首页

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二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前四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古时期的欧洲,国王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王室领地。在国家权力中,英法等国的封建贵族控制着国家的财政大权,如果没有议会的同意,国王很难实施征税。这反映出中古时期的欧洲A.贵族垄断政治B.经济基础薄弱C.王权相对薄弱D.中央集权瓦解2.有学者认为,所谓的西方国家文官,就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有不与内阁共进退,一般经过公开竞争考试,无过失即可长期任职的文职人员。据此可知,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A.利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B.避免了争权夺利现象C.破坏了资产阶级政党政治D.削弱了内阁政治地位3.商鞅说:“以刑治则民威(畏),民威(畏)则无奸”“禁奸止过,莫若重刑”。韩非说:“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故明壬峭其法而严其刑”。由此可知,二者都A.重视法令畅通B.推崇严刑峻法C.主张法律平等D.强化君主权威【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4.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一条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五条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次宪法修正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调控B.反映了依法治国理念的确立C.旨在提升私营经济的地位D.助推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5.二战以后,以国际经济法为主体逐渐发展出国际贸易法、国际货币法、国际投资法、国际产品责任法、国际反托拉斯法、国际税法等法律,有关国际经济关系的实体法也大大增加,扩展了国际法的适用范围。这些法律的出现A.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B.提升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C.说明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D.有效避免了全球经济危机爆发6.1928年至1935年间,国民党实施统一财政、整顿税务、整理债务、再借新债的财政政策,并利用政权力量建立了国有的“四行两局”(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和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信托局)的金融体系。这些做法A.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经济基础B.保护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有效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D.逐步确立了官僚资本垄断地位7.南宋时期,临安府设置了征收商税及其他税收的机构“都商税院”,在各州、府设“都税务”,各军、县、镇也设置相应的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商税。这些举措A.提升了商人的经济地位B.完善了政府治理体系C.意在调整重农抑商政策D.解决了政府财政困难8.乾隆时期的《户部则例》载:“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赌具、窝逃奸拐、私铸私销、私盐踩曲、贩硝敛财、聚会等事,及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牌头、甲长、保正都被赋予及时查报的职责。据此可知,乾隆时期【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 A.基层组织初步建立了起来B.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C.保甲制度强化了社会管控D.社会治安状况趋于恶化9.法国大革命后,制宪议会将全国划分为近百个省份,他们希望无论居住在何处,市民都能在一天内抵达省会;自治市镇是底层的政权单位,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这反映了近代法国A.市镇经济发展速度快B.议会成为权力的中心C.基层治理趋于民主化D.封建制度残余被清除10.在欧洲人来到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基本上靠人力耕作,工具仅限于木、石、骨器及少量青铜器。这可用于说明,古代美洲A.农业经济结构亟待调整B.殖民扩张破坏农业发展C.社会转型亟须农具革新D.农业生产水平较为滞后11.据记载,在威尼斯的乌迪内地区有1586年以来持续不断的玉米价格记录。17世纪上半叶,乌迪内地区的玉米价格在低于小麦价格20%~50%的区间起伏。17世纪玉米种植在威尼斯已十分重要,并向伦巴第、维罗纳方向延展。由此可见,这一时期A.玉米逐渐成为威尼斯人主食之一B.玉米在欧洲多地广泛种植C.欧洲与美洲的经济联系更为密切D.美洲农作物大量传入欧洲12.多年来,中国和印尼在杂交水稻种植、经济作物开发、农业技术交流等多个领域进行积极互动。中国某集团在印尼爪哇岛、巴厘岛、苏门答腊岛等主要岛屿都有固定的农艺师团队。这说明A.农业合作成为外交的重要手段B.中国保障第三世界的粮食安全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世界主题D.中国为世界粮食生产提供支撑【高二历史第3页(共6页)】·24-235B· 13.图1所示是19世纪20年代英国某纺织厂生产的场景。这可用于说明当时图1A.工人开始有意识地反抗B.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C.流水线生产提高了效率D.妇女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14.20世纪初到50年代,世界化肥工业得到一定规模发展,化肥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品种增多,产量增大,并逐步成为一个工业部门。材料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B.欧美城市化不断加速C.科技革命的有力推动D.饥饿困扰发展中国家15.新亚述时期(前935—前612年),西亚的银钱借贷活动与此前相比有了明显的不同:依法订立的借据上,各项要素更加完备;借贷活动普遍增加了抵押品。这反映出,新亚述时期的西亚A.商业违约行为频发B.金融资本积累加快C.商品经济有所发展D.法律更偏向债权人16.浙江湖州南浔在南宋初期只是个村落,由于蚕丝业的兴起,到明代后期一跃为“(南)浔虽镇,一都会也”。促进这一变化的有利条件是①重商主义的盛行②农产品的商品化③长途贸易的发展④交通条件的改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高二历史第4页(共6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外交主体不仅涉及各国工人阶级政党,还包括右翼政党等其他类型政党。在新型党际关系下,政党之间的交往不仅涉及政治议题,还聚焦经济、贸易、文化、社会、党建等多个领域。随着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转型,其政党外交的形式也日趋多样。政党对外交往的出访人员不仅包括外交有关部门负责人,还增加了政党高层官员,形成了高层密切交往、多层级参与的政党外交方式。中国共产党已与多个国家的多个政党形成了定期互访机制,定期举办双边或多边理论研讨会、商贸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党外交的对外宣介力度进一步加大,宣传治国理政经验,与其他政党交流互鉴,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摘编自臧秀玲《中国共产党百年政党外交的转型与经验》(1)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以后中共政党外交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政党外交的经验。(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自17世纪起,大批旅游图册的出版与热销帮助欧洲人建构了相对系统完整、全面清晰的“中国图像”,成为欧洲人了解中国的窗口,满足了欧洲人对神秘东方的好奇心。此外,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成熟与时尚资讯的迅速传播,时装版画也成为欧洲人了解东方与世界服饰文化的平台。“18世纪英国的乔治时代,即使在偏僻的乡村杂货店中,也能买到东方缎带等一些时髦的奢侈品。”东西方服饰贸易出现了繁盛局面。来自异域的新鲜生活信息与时尚潮流资讯伴随着借助海洋贸易流入的大量东方服饰纺织品向西方扑面而来,冲击着西方传统的服饰纺织文化与相应的“衣冠之制”。——摘编自宋炀《17—18世纪东方国家外销服饰纺织品与近代世界文化建构》材料二随着18—19世纪英国产业革命的成功,清政府不断颁布的“禁海令”对于正处在世界范围的经济扩张高潮中的英国人来说显然是一种障碍。1791年,英国对从中国进口的瓷器、漆器施行严格的高额关税,很明显就是为了遏制中国商品对英国本土企业的冲击。在此情况下,英国政府便向中国皇帝派出了第一个使节,说明此时清廷“禁海令”已然不仅仅是海上商业贸易层面的事了,已上升到国家政治层面,中英双方的冲突也在所难免了。摘编自胡良益、潘天波《清代海上丝路漆器文化外溢:贸易、想象与环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东西方服饰贸易繁盛的原因以及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英冲突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析。(6分)【高二历史第5页(共6页)】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后,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浪潮,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城市的基础设施高度完善,并呈现出信息化和智能化趋势,大批购物中心和生活配套设施涌现,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与此同时,在城市中心过度拥挤以及交通运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从以集中为主转向以分散为主,中心城市人口逐渐向郊区分散,郊区化特征日趋明显。经历了二战后60多年的发展,至2013年,西方发达国家总体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79.8%,法国、德国的城市化水平超过了75%,英国与美国则有80%以上,日本更是超过了90%。材料二二战以后,面对城市化的压力,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加强了对城市化的干预,加大财政投入,兴建和改善基础设施,并逐步形成和完善了福利体制。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化加强干预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通过经济、政治、法律手段,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以及再分配的功能,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与空间定位,为更好地发挥城市功能创造了条件。——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袁帅、孙媛《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深入发展的表现。(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深入发展的原因。(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兼听独断”是中国古代专制君主决策的基本形式。管子说:“明主者,兼听独断,多其门户。”刘向说:“众人之智,可以测天,兼听独断,惟在一人。”所谓“兼听”,就是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就是谋,可以扩大视听,防臣下之蒙蔽。所谓“独断”,就是在决策过程中由君主作出最后的决断,可以防止大臣专权,维护君主专制。谋之在“兼听”,断之在“独断”,“兼听”是“独断”的基础,只有“独断”才能保障“兼听”,“独断”又是“兼听”的结果,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摘编自樊有平《论中国古代专制君主“兼听独断”决策机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高二历史第6页(共6页)】 高二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1.C2.A3.B4.D5.A6.D7.B8.C9.C10.D11.A12.D13.B14.C15.C16.D17.(1)特点:意识形态色彩淡化;对象多元化;范围广泛;领域众多;形式多样。(4分,答出两点即可)原因: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党的外交理念不断发展与成熟。(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经验:独立自主;与时俱进;灵活务实;立足国情;交流互鉴;注重宣传。(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18.(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使东西方海上交通联系加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扩大;世界市场的逐步拓展;旅游图册的出版与热销;印刷技术的发展成熟与时尚资讯的迅速传播;东方纺织业技艺高超。(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服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丰富了欧洲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推动了西方服饰文化的变革和创新。(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实质:工业革命的进行使英国对中国商品和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之间的矛盾。(经济利益与政治立场的冲突)(2分)评析: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与世隔绝,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需求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对外国市场的需求,其对中国采取的高额关税则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利于中英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4分)19.(1)表现: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呈现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趋势;购物中心和配套设施大量涌现;城市郊区化特征明显;城市化率达到极高水平。(6分,答出三点即可)(2)原因:新科技革命的推动;政府的积极干预和调控;经济的持续发展;相对稳定的国内外环境;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先前城市化经验的借鉴。(8分,答出四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0.示例观点:强化皇权始终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主要趋势。(2分)论述: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历程中,君主权力的不断强化始终占据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秦代确立的三公九卿制,在地位、职责和权利等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但由于皇帝制度对于君主权力中心地位的确立,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惰唐确立三省六部制,相权被一分为三,三省之间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宋代形成二府三司制度,继续分割宰相的权力,从而巩固了君主专制;至明清,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等不断推动君主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加强,君主的“独断”权力空前强化。(8分)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始终以强化君权为核心,君主权力不断发展,至明清达到顶峰。(2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评分唯一标准,答案言之有理、理由充分即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1-31 16:20:01 页数:7
价格:¥2 大小:64.6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