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丽水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2月三校联考历史学科试题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填涂);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某文化遗产证实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存在着一个有统一信仰体系和经济上由稻作农业支撑的区域性国家,也代表了一个具有复杂功能和结构的早期城市文明。该遗产位于()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期(中国)。据材料可以知道该可知这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据所学知识,这时的遗址包括长江中下游的龙山文化、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根据位置,判断③是良渚文化,良渚文化经济上以稻作农业支撑,C项正确;①是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文化遗址,排除A项;②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仰韶文化遗址,并且不种植稻,排除B项;④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排除D项。故选C项。2.青铜时代,指的是青铜作为制造工具、用具、武器的重要原料的阶段。中国青铜时代,涵盖于夏商周三代之中,与中国王朝的诞生几乎同步。下列有关这一时期说法正确的是()A.青铜农具是农业生产中主要工具B.周天子实际上占有全国土地和臣民C.各级贵族可以随意买卖土地和奴隶D.井田制是这一时期土地经营方式【答案】D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符合材料信息,D项正确;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和兵器,很少用作农具,排除A项;井田制的实质是周天子名义下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井田制的下的土地不可以买卖,排除C项。故选D项。3.某思想家的观点:“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此论述提及的是()A.孔子的思想B.孟子的思想C.墨子的思想D.荀子的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题干材料主要表达了贤良之士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进而要求统治者求“众贤”,即“尚贤”,这是墨子的观点,C项正确;孔子强调“仁”,没有提出材料中的观点,排除A项;孟子强调“仁政”,与材料中观点不符,排除B项;荀子主张隆礼重法,与材料观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4.“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战国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潮流,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两者的共同之处()①都推动了封建经济社会发展②都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③都为后世大一统奠定了基础④都有移风易俗制度革新内容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战国、北魏(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变革,两次变革的共同点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商鞅变法推行小家庭制,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都有移风易俗制度革新内容,①②③④都是共同点,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5.科举制开创于隋,以封闭性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能使一般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是隋唐以后中国古代社会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入仕途径。下列有关隋唐科举制表述正确的是()A.隋文帝在位时设立进士科B.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C.武则天任用高官主持考试D.唐玄宗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增加了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科为主,B项正确;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排除A项;唐玄宗时期,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排除C项;武则天时期,开创了武举和殿试,排除D项。故选B项。6.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政策是历代统治者的共识。下列是某同学整理各朝代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措施,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A.①安西都护府②宣慰司③伊犁将军④新疆行省B.①安北都护府②宣政院③伊犁将军④新疆行省C.①安西都护府②宣慰司③理藩院④伊犁将军D.①唐蕃会盟②宣政院③察合台汗国④新疆行省【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我国古代对西域地区的管辖知识可知,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与宣慰司,清朝设伊犁将军与新疆行省,A项正确;元朝的宣政院不是管辖西域的机构,而是管理西藏的机构,排除B项;理藩院是清朝政府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与新疆的管理无关,排除C项;①唐蕃会盟是唐朝与吐蕃的交流,与新疆的管理无关,③察合台汗国是元朝时期的蒙古封国,与清朝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7.历史因果逻辑推导能力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思维能力,下列推导符合因果逻辑的是()A.察举制失去基础——确立九品中正制——促进门阀政治——皇权受到一定制约B.安史之乱——形成藩镇割据——国家出现外重内轻——宋初加强中央集权C.养兵养官——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实现富国强兵目的D.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中央集权加强【答案】A【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晚期,察举制失去了社会基础,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但九品中正制在实行的过程中演变为只看门第,促进了门阀政治的形成,而非威胁到皇权,A项正确;安史之乱之前,唐玄宗就在边境地区设置军镇,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排除B项;养官养兵,能够增加财政压力,但与变法压力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明太祖废丞相、雍正帝设立军机处都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并非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A项。8.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并逐渐成为官方正统思想的过程。有关儒家思想发展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先秦儒学中“仁”“仁政”“隆礼重法”思想适应了诸侯兼并战争需要B.从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逐渐受到官方尊崇C.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隐含平等叛逆色彩D.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是对此时期社会剧烈动荡的反思【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的新儒学的产生是当时社会环境剧烈变化的产物,如君主专制走向强化、商品经济发展、理学走向僵化等,D项正确;儒家思想并不适应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排除A项;南宋以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排除B项;陆王心学并未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排除C项。故选D项。9.卜正民在《哈佛中国史》中写道:“李鸿章待在直隶近1/4世纪,新一代的有力管理者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近20年。这样的地方大员掌握了对于布政使、按察使,以及知府、知县的任命权,他们通常从个人幕僚中提名。”这一局面的形成源于()A.两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东南互保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李鸿章待在直隶近1/4世纪,新一代的有力管理者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近20年”及所学知识可知,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汉族地主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迅速崛起,所以材料中局面形成源于太平天国运动,B项正确;两次鸦片战争中并没有汉族地主的崛起,排除A项;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汉族地主已经崛起,早于东南户保和甲午中日战争,排除CD项。故选B项。10.下方分别为晚清与民国时期两幅结婚照片。从中可明确反映出() ①男女平等思想的传播②西式生活方式的影响③政府剪辫法令的作用④民主共和观念的普及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依据图中人物的穿着及礼仪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上呈现出中西合壁、土洋并存的特征,男性都是短发,可见政府剪辫法令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仅从图片不能体现男女平等思想以及民主共和观念传播,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11.观察下方地图,判断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B.“二次革命”国民党反对袁世凯独裁C.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反对D.孙中山利用西南军阀发起护法运动【答案】C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事件可知,四川、云南、广州、广西、陕西等地区均在1915年、1916年相继独立,这主要和袁世凯复辟帝制有关,说明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C项正确;武昌起义是在1911年,排除A项;二次革命的时间是1913年,排除B项;护法运动是在1917年,排除D项。故选C项。12.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1935年爆发了一二·九运动。两者的共同点是()A.都以北平学生为主力首先掀起B.都宣传了中国共产党主张C.都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新觉醒D.都反对国民政府的妥协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一二·九学生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新觉醒,两次学生运动都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C项正确。1919年名称是北京,1935年名称是北平,且五四运动学生是先锋,工人是主力,排除A项;1919年还没有成立中国共产党,排除B项;五四运动反对的是北洋政府,排除D项。故选C项。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3.西汉前期的墓葬一般比较节俭,汉武帝后帝王权贵的厚葬现象开始十分突出,“厚葬多藏,器用如生人”,丧葬耗费十分惊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纷纷仿效,厚葬成为一时风气。这一变化表明A.礼乐制度走向瓦解B.经济水平影响丧葬习俗C.理学日益深入人心D.君主专制遭到严重打击【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因为经济凋敝,所以墓葬一般比较节俭;到汉武帝时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因此“厚葬”现象突出,说明的是经济水平影响丧葬习俗,B项正确;礼乐制度走向瓦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理学产生于宋朝,排除C项;汉武帝君主专制得到加强,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4.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九月,诏曰:“天下百姓口分永业田,频有处分,不许买卖典贴。如闻尚未能断,贫人失业,豪富兼并,宜更申明处分,切令禁止。若有违犯,科违敕罪。”对该诏书认识正确的是()A.描述了租庸调实施的背景B.有助于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反映出当时土地兼并严重D.有助于保证两税法的顺利实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天下百姓口分永业田,频有处分,不许买卖典贴……若有违犯,科违敕罪”及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下永业田不允许买卖,但当时出现了私下买卖永业田的情况,使得皇帝发布诏书来应对,反映了当时土地兼并较为严重,C项正确;唐玄宗之前就实行租庸调制,排除A项;该诏书强化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B项;唐玄宗时期尚未实行两税法,排除D项。故选C项。15.孙思邈:“乃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务在简易,以为《备急千金要方》一部,凡三十卷……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这说明孙思邈的《千金方》()A.吸收了理学为生民立命精神B.奠定了传统中医的理论基础C.全面总结了历代药物学成果D.体现了中医的医德伦理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中的“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可知,孙思邈认为人的生命非常宝贵,因此医生在治病救人时应该尽职尽责,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医的医德伦理思想,D项正确;孙思邈是唐代医药学家,而理学在宋朝产生,排除A项;《黄帝内经》奠定了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排除B项;材料强调是医德的重要性,而非对历代药学成果的全面总结,排除C项。故选D项。16.据《宋史·夏国上》记载:“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曰翊卫司,曰官计司,曰受纳司,曰农田司,曰群牧司,曰飞龙院,曰磨勘司,曰文思院,曰蕃学,曰汉学。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已下,皆分命蕃汉人为之。”该官制()A.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B.背离了因俗而治的统治方针C.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D.反映了差别对待的歧视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西夏在中央也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和御史台等机构,甚至还设立了与北宋汴京重名的开封府,这表明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A项正确;藩汉分治并未背离因俗而治的统治方针,排除B项;材料与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及差别对待的歧视政策的说法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17.乾隆时期,英国派出使团来华,希望扩大贸易、曾开通商口岸,乾隆在写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说:“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由此无法推知的是()A.当时世界市场和世界贸易活跃B.体现清朝天朝上国盲目自大心态C.传统华夷观念已退出历史舞台D.清朝外交政策无法顺应世界潮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乾隆时期,清朝时期仍然存在“天朝上国”的观念,退出历史舞台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根据材料“希望扩大贸易、曾开通商口岸”可知,当时世界市场和世界贸易活跃,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根据材料“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可知,当时清朝存在天国上国的观念,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根据材料“……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可知,清政府拒绝同世界交往,这是不顺应历史潮流,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8.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并逐渐发展,出现了大约有216个机器厂矿和小火轮公司。这一时期的经济结构转换中,新因素虽微乎其微,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动力。下列与之相关的是()①产生了中国第一批工人阶级②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③产生了中国第一批资产阶级④为民主革命提供基础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出现了大约有216个机器厂矿和小火轮公司”可知,浙西而民族工业是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属于新的生产方式,②正确,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资产阶级,③正确,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民主革命提供了基础,④正确,②③④正确,C项正确;中国第一批工人阶级出现在外资企业,其出现早于中国民族工业,①错误,排除AB项;③正确,D项不全面,排除D项。故选C项。19. 晚清一条约中写明:“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以下选项中出自同一条约的()A.开放通商口岸的传教权B.列强获得了内河航行权C.禁止华北科举考试五年D.增开沙市、重庆等口岸【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材料中的内容出自《辛丑条约》,其中禁止华北科举考试五年也出自《辛丑条约》,C项正确;近代西方侵略者获得在中国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权利是《黄埔条约》,排除A项;使列强开始取得中国内河航行权的条约是《天津条约》,排除B项;增开沙市、重庆等口岸与《马关条约》有关,排除D项。故选C项。20.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宣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表明,维新变法运动()A.缺乏社会基础B.具有一定局限C.实行君主立宪D.全面接受西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材料“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体现的是光绪帝试图以圣贤义理之学为根本,在此基础上学习西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社会基础、君主立宪制的主张,排除AC项;材料体现的是光绪帝主张有选择的学习西方,排除D项。故选B项。21.民国十五年,中国国民党发展北伐檄文:“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保我平等,还我自由。”下列有关这次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B.基本推翻北伐军阀的统治C.广州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与统一D.革命形势发展到长江流域【答案】C【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伐战争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十五年是1926年,其中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通过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C项错误,符合题意;民国十五年是1926年,此时正处于北伐战争时期,北伐战争的主要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这次战争基本推翻北伐军阀的统治,使革命形势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ABD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22.中共某次会议强调:“要将已经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并从中来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统一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次会议是()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要将已经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可知该会议发生在抗战之前,根据材料“并从中来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统一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国。”可知,该会议要求完成建立民族共和国的目标,可知这是洛川会议,D项正确;“八七会议”主要目标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A项;“遵义会议”结束王明“左”倾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B项;“瓦窑堡会议”初步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23.下图所示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幅宣传标语,内容为“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拥护真正实行对日作战的苏维埃红军!反对国民党出卖中国的塘沽协定及一切秘约!打倒出卖中国的卖国贼蒋介石国民党!”据此可知,当时()A.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B.工农群众抗日热情高涨C.党的工作中心已经发生转移D.社会主要矛盾逐渐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可知,红军在长征途中的标语,重点强调抗日,反对帝国主义,结合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可知,红军长征是在1934—1936年,这一时期发生了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红军对抗日的宣传也体现了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项正确;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时间上晚于红军长征,排除A项;仅凭红军的标语看不出工农群众抗日热情高涨,排除B项;党的工作中心在1927年后转入农村,直到1949年才转入城市,长征时期并未发生转移,排除C项。故选D项。24.以下关于抗日战争的研究,史实与史论对应正确的是()史实史论A.1931年9月27日,在北平的奉天会馆召开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成立大会,其宗旨是:“抵抗日人侵略,共谋收复失地,保护国家主权。”抗日救亡已成为全民共识B.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日本在华中使用日本银行券和法币作为军事通货;1937年10月,日本在华中占领区发行军票。日本实行“以战养战”政策C.1935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D.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决定取消苏区,红军接受改编等。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日本在华中使用日本银行券和法币作为军事通货”并结合所学可知,抗战时期,经济上,日本侵略者实行“以战养战”,对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垄断沦陷区工矿、金融、交通业,日本借发行军票等行为掠夺中国资源,体现了其实行“以战养战”政策,B项正确;史实中不涉及民众的态度,仅凭“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宗旨不能得出“抗日救亡已成为全民共识”,排除A项;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并非中共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排除C项;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并非1937年7月15日,排除D项。故选B项。 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5题20分,第26题20分,共40分)25.棉纺织业为代表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材料二明朝时江南棉纺织业内部显现出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棉布品种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出现了专门从事布匹收购经营的棉布字号。……明中叶之后,广州一地的棉纺织工场就有2500多家,纺织工人有5万余名。苏松地区大量棉业市镇兴起,棉货贸易繁荣。但苏松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带来的商品经济的繁荣,只是局部小范围的,受到封建经济的束缚,棉纺织业内部的新兴因子发展缓慢。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丝棉纺织业的发展导致了桑稻争田,由此造成了江南地区粮食供应的紧张。康熙年间,“两浙民稠地窄,产为无多。全赖江楚粮艘”。……从江南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内容来看,基本上是苏、松、杭等地的丝棉织品输向全国各地,而湖广、江西一带的粮食则源源不断地输入江南。——摘编自杜君立等人《明清时期的棉花革命》等文章材料三一战的爆发,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对中国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为中国民族工业让出了部分中国国内市场,也利于中国商品开拓国外市场。1911-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为迅速,火柴、造纸等轻工业有显著发展。但好景不长,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就萧条下去。——摘编自焦雪琴《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之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南方棉花种植推广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江南棉纺织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从粮食生产格局和国内贸易形式变化角度分析这一时期江南丝棉纺织业发展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的原因,概括材料三中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及启示。【答案】(1)原因:国家政策的推动(或政府重视,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棉纺织技术和纺织工具的改进与推广(或黄道婆的贡献)农书的编纂(农学理论的发展)。影响:推动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对传统自然经济有一定突破;农产品商品化(或推动商品经济发展)。(2) 新变化:棉纺织业内部显现专业化分工生产趋势;棉业市镇经济的兴起;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或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影响:进一步导致粮食主产区从长江下游地区和太湖流域转到湖广、江西一带;推动了长途贸易(或跨地区贸易)和大额贸易的发展。(3)原因: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等(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给分)发展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发展短暂;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2点即可)启示: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1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即可给分)【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元时期(中国)。原因:据材料“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可知,国家政策的推动;据材料“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可知,棉纺织技术和纺织工具的改进与推广;据材料“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可知,农书的编纂(农学理论的发展)。影响:据材料“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推动棉纺织业的发展;同时棉花的种植和出售,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对传统自然经济有一定突破。【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新变化:据材料“明朝时江南棉纺织业内部显现出专业化分工的趋势”可知,棉纺织业内部显现专业化分工生产趋势;据所学知识可知,棉业市镇经济的兴起,如松江的棉纺织专业发达;据材料“广州一地的棉纺织工场就有2500多家,纺织工人有5万余名”及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影响:据材料“基本上是苏、松、杭等地的丝棉织品输向全国各地,而湖广、江西一带的粮食则源源不断地输入江南”及所学知识可知,进一步导致粮食主产区从长江下游地区和太湖流域转到湖广、江西一带,进而推动了长途贸易和大额贸易的发展。【小问3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对比类、影响类、认识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民国初年(中国)。原因:据材料“一战的爆发,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对中国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可知,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可以从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等角度进行说明。发展特征:据材料“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为迅速,火柴、造纸等轻工业有显著发展”可知,以轻工业为主;据材料“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就萧条下去”可知,发展短暂;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启示: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就迅速萧条,反映了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26.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机进行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开始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把现代化运动导向了社会经济领域。洋务派认识到国防军事的现代化有赖于经济的现代化,“船炮机器之用,非铁不成,非煤不济”。维护民族独立,抵御外国经济侵略,也是洋务派转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民用企业多以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几种形式出现,采用雇佣劳动关系和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方式,因而在中国第一次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王继平《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材料三人们常说,江西是一片红土地,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是土壤中含铁的成分比较多。还有一种形象的解释就是,江西的土地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江西红土地上辟新途、写新篇、创奇功、建伟业,架构了治国理政的文韬武略。(1)结合所学指出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目标,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近代国人推动“政治觉悟”和“伦理觉悟”的社会运动。说明陈独秀断言“伦理的觉悟”是“吾人最后之觉悟”的深层原因。(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列举1927-1931年间相关事件及各自意义,佐证“江西是一片红土地”的说法,并说明这一时期我党在江西开辟了怎样的革命“新途”。 【答案】(1)目标:自强、求富;影响:有利于增强国防工业的基础;有利于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或促进经济现代化,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实践活动:政治——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伦理——新文化运动;原因:中华民国有名无实(或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反思)陈独秀主张思想解放(唤醒民众、民主科学)。(3)事件及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井冈山会师,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共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目标是自强、求富;影响:根据材料“洋务派开始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把现代化运动导向了社会经济领域”“维护民族独立,抵御外国经济侵略,也是洋务派转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雇佣劳动关系和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方式,因而在中国第一次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所学可知,可从利于增强国防工业的基础、利于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及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角度进行分析。【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实践活动:根据材料“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和所学知识可知,政治方面特指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改革或者革命;伦理方面特指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解放运动;原因:根据材料“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和所学可知,可从中华民国有名无实、陈独秀主张思想解放等角度进行分析。【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事件及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西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江西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井冈山会师,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共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1-31 11:35:02 页数:15
价格:¥2 大小:574.3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