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2023学年广东深圳福田区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3学年广东深圳福田区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史学界对我国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研究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基础作用的是()A.科技的不断进步B.对古文献的整理C.考古的不断发展D.对神话传说的研究【答案】C2.据考古学家考证,早期北京人的寿命如下表,出现表格中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总人数14岁30岁以下45﹣50岁50﹣60岁死亡年龄不明3939.5%7%7.9%2.6%41.9%A.狩猎生活,危险过大B.不会用火,只吃生食C.没有工具,食物匮乏D.个体生活,难以生存【答案】A3.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天然火的运用B.打制石器的使用C.群居生活出现D.原始农业的兴起【答案】D4.张光直在《中国青铜时代》一书中介绍了西方按照社会进化的观点将民族学上的各种社会加以分类排列的理论,其演进模式为:游团(地域性的狩猎采集集团)——部落(一般与农业经济相结合)——酋邦(具有初步不平等的复杂社会)——国家(阶级社会)。据此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相当于()A.“游团”B.“部落”C.“酋邦”D.“国家”【答案】B 5.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神话传说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答案】A6.在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较多带有神徽的玉琮;殷商帝王墓中也出土了与良渚文化形状相似的玉琮,但没有神徽。近日,四川三星堆遗址发掘出与商王朝时期一致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A.南北文化渐趋一致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不同文化间互动频繁D.古蜀文化相对先进【答案】B7.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三次祭祀黄帝陵的高潮,凝聚了中华民族,团结了全球华人。这是因为黄帝()A.为首的部落联盟是华夏族前身B.推行了禅让制C.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D.主持治水有功【答案】A8.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主题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的演进B.生产工具的进步C.耕作技术的发展D.古代纹饰的演进【答案】A9.禹死后,启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这一记载表明()A禹禅让于启使华夏族分崩离析B.夏启通过战争手段获得了王位C.父子相传已成王位继承的定制D.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变革【答案】D 10.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区。有的墓葬随葬品很多,有的墓葬却一无所有。这些考古发现表明()A.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B.夏朝用武力统治民众C.夏朝时期的疆域辽阔D.夏朝的中心地区在今山西境内【答案】A11.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关于夏朝的历史记载有西周的《尚书》、战国时期的《左传》、西汉的《史记•夏本纪》与《竹书纪年》等文献。这些文献()A.是证明夏朝确实存在的原始史料B.是后人编造的历史材料C.说明夏朝的存在有一定的历史依据D.是对远古传说的汇编【答案】C12.很多史学家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以下相关史料的比对研究,与上述最符合的是()A.良渚遗址与《回忆良渚遗址的发掘》B.殷墟甲骨卜辞与《史记•殷本纪》C.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D.远古炎黄传说与汉代画像砖上的黄帝像【答案】B13.阅读下面“周朝分封制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土地1000千亩150千亩100千亩60千亩军队六军三军三军一军A.等级制度森严B.周王室衰微C.封建制度形成D.生产力提高【答案】A14. 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又规定受封者应“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并将这些载入文告,公布于世。这一做法旨在()A.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B.突出周天子权力的至高无上C.缓和周王与诸侯之间的矛盾D.推动诸侯为周王朝开疆拓土【答案】A15.《诗经•小雅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苗姜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小雅北山》到《诗经•小雅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B.青铜器的制造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答案】D16.《三字经》有这样的文字:“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这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是()A.早期人类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的产生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大一统时代【答案】C17.阅读如下表,反映出战国时期列国变法()魏国“食有劳而禄有功”楚国“使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绝减百吏之禄”韩国“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燕国“公子无功而不当封”秦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A.完全废除爵位制度B.打破世袭等级制度C.造成社会阶层固化D.秦国商鞅最早变法【答案】B18. 《秦集史》指出,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早已推行,而秦国“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这说明()A.东方各国实行了商鞅变法B.商鞅变法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C.秦国变法较早于其他国家D.商鞅首创的县制促使秦国强大【答案】B19.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促进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大转型措施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C.建立县制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答案】A20.据《战国策·秦策》载:秦“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此策最重要的历史影响是()A.增强秦国的战斗力B.发展了秦国的农业C.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D.秦国确立土地私有制【答案】C21.如图是战国时期主要农业地区分布图,其中农业发达区主要分布在A.农牧分界线以北B.汉水流域C.黄河中下游地区D.长江以南【答案】C22.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表明都江堰A.反映出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B.至今仍然发挥巨大作用C.具有防洪、灌溉和水运等功能D.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答案】D23.史书记载,春秋初年的17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十几个了。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_____A.诸侯国的割据混战日益扩大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加深重C.历史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D.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起来【答案】C24.清“万世师表”匾为康熙帝所赐(如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到曲阜孔庙祭孔时,听了监生孔尚任讲完《大学》首章后御赐此匾。康熙帝赐孔子为古代“万世师表”的历史依据是()A.提出“仁”的思想B.主张以“德”治国C.主张“有教无类”D.撰写《大学》一书【答案】C25.某同学在研究成语起源时,有如下发现,这说明百家争鸣()成语揠苗助长杞人忧天滥竽充数东施效颦来源《孟子》《列子》《韩非子》《庄子》A.各派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B.在当时引起了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C.为中华民族的起源奠定了思想基础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答案】D26.儒、道、墨、法四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代表学说,他们的思想各树一帜,但它们也有不少共同之处,如(  )A.都推动改革,重建社会秩序 B.都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C.追求平等,维护地主利益D.强调和谐,建立大同社会【答案】B27.面对“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的局面,诸子百家提出各自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用以解决社会问题。此行为()A.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责任感B.代表了周王的利益C.表现了民本思想深入人心D.实现了人民愿望【答案】A28.贾谊的《过秦论》中记载:“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使……退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长城是秦朝时开始修建的B.修筑长城令士兵怨声载道C.秦长城东西横跨七百余里D.长城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答案】D29.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曾说“及天下统一,秦之政治亦渐上文治轨辙,而一面仍恣意役使民众,如五岭戍五十万,长城戍三十万,阿房役七十万;此等皆为苦役……陈胜、吴广即由此起”。材料中钱穆认为秦灭亡的重要原因是A.任意屠杀文武大臣B.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C.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D.实行苛刻的刑罚【答案】C30.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一群被征发到边疆驻守长城的贫苦农民,在安徽大泽乡杀死了押送他们的军官,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由此爆发。这一事件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秦的暴政B.天气原因C.秦朝的治安状况恶劣D.天下还不稳定【答案】A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未、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微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共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材料三《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程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2)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据材料三,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答案】(1)末、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制作简单的玉器或原始乐器。(2)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等。(3)由集体耕作到租佃制出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生产力得到发展)。(4)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走向封建社会。【详解】(1)据材料一的“未、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可以列举出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是:末、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丰富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2)据材料二的“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出土青铜礼器40件。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共器和900多枚铜镞”获得的信息是: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分析材料二的“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微文字”获得的信息是: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等。 (3)分析材料三的“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迟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耕作方式的变化是:由集体耕作到租佃制出现。材料三反映出租佃制的出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使生产力得到发展。(4)材料一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处于原始社会时期,材料二的青铜器主要出现在奴隶社会,材料三的租佃制体现的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因此,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走向封建社会。32.文字是文明的载体,汉字的出现与演变承载着中华文明之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字发明以前的口头知识不利于传播和积累,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刻符号)、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传说文字起源于仓颉造字从历史的角度看,汉字系统不可能是由一个人发明的,仓颉应该是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所以被认为是汉字的创造者。——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组成果集•我们的文字》材料二:材料三:汉字是中华各民族各地区共同使用的交流工具。汉字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对几千年的中国政治等方面的贡献值得引起高度关注如果没有一种通行的文字,中央政令不能通行全国,中国将分成多个国家我国是多民族统一的大国…我们这个综合国力来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汉字是不可缺少的联系纽带。——任继愈《汉字为中华民族立了大功》(1)根据材料一,从文字起源传说中,提取较为可信的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二,参考“木”字的演变特点,写出A、B两处对应的汉字。通过体验,你认为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存在怎样的联系?(3)阅读材料三,在秦统一全国后,秦朝“通行的文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分析文字统一的作用。【答案】(1)文字发明之前,人们使用结绳、刻画符号等方法来辅助记事;文字不是一个人发明的,而是古代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文字的创造中,类似仓颉的重要人物,做出了突出贡献。(2)A:雨;B:火;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3)小篆。作用:如果没有一种通行的文字,中央政令不能通行全国,中国将分成多个国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小问1详解】据材料“小篆。作用:如果没有一种通行的文字,中央政令不能通行全国,中国将分成多个国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可知,文字发明之前,人们使用结绳、刻画符号等方法来辅助记事;据材料“传说文字起源于仓颉造字从历史的角度看,汉字系统不可能是由一个人发明的……”可知,文字不是一个人发明的,而是古代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据材料“……仓颉应该是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所以被认为是汉字的创造者。”可知,在文字的创造中,类似仓颉的重要人物,做出了突出贡献。【小问2详解】A:据图片可知,A处对应的汉字是雨。B:据图片可知,B处对应的汉字是火。联系:据所学可从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等角度回答。【小问3详解】秦统一的文字: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全国后,秦朝“通行的文字”是小篆。作用:据材料“如果没有一种通行的文字,中央政令不能通行全国,中国将分成多个国家……”可知,如果没有一种通行的文字,中央政令不能通行全国,中国将分成多个国家;据材料“我国是多民族统一的大国…我们这个综合国力来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汉字是不可缺少的联系纽带”可知,统一文字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33.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是秦朝地方行政机构示意图 ——摘编自何成刚《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古代史(上)》材料二:秦朝管理社会(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相关法律一览表法律名称主要内容《田律》及时上报受雨、谷物生长情况,发生了旱灾、涝灾、风灾等要上报受灾情况和受灾范围。《厩苑律》主要是加强对全国耕牛、马匹的管理,耕牛因过度劳累而腰围减瘦对主事者给予惩罚,官牧牛马有死亡者应及时上报。《工律》官府有关机关每年要校正衡器的权、斗桶和升。“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摘编自何成刚《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古代史(上)》材料三: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法]勒内•格鲁塞《东方的文明》(1)材料一中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特点?(2)材料二中的秦律涉及政府对哪些经济领域的管理?体现了秦朝怎样的统治政策?(3)材料三反映了法国学者对秦朝的什么认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否认同法国学者的认识?请列举两项史实来说明你的认识。【答案】(1)制度:郡县制。特点:机构完备,结构严密;各司其职,分工明确。(2)领域:农业和手工业。统治政策:重视农业(重农政策),重视法律,加强中央集权。 (3)秦朝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4)认同该学者的观点。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秦朝还制定一系列法律加强对国家的管理,并采取统一货币、文字、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可知,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开创了历代王朝行政的基本模式。根据图片中秦朝地方行政机构中官员的职责、工作效能、彼此之间的关系、与中央行政机构的关系等方面概括可得,特点是机构完备,结构严密;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及时上报受雨、谷物生长情况,发生了旱灾、涝灾、风灾等要上报受灾情况和受灾范围。”“主要是加强对全国耕牛、马匹的管理,耕牛因过度劳累而腰围减瘦对主事者给予惩罚,官牧牛马有死亡者应及时上报”“官府有关机关每年要校正衡器的权、斗桶和升。“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可知,秦律涉及政府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管理。体现了秦朝重视农业,重视法律,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政策。【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可知,法国学者认为秦朝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小问4详解】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认同法国学者观点。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文化方面:统一文字,命令李斯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交通军事方面:统一车轨,修筑道路,开凿灵渠;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秦朝的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1-29 11:15:01 页数:12
价格:¥2 大小:404.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