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卷(北京专用,统编版选必上、中册)(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高二语文·全解全析(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测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上册+选择性必修中册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5分)材料一“同一律”作为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之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想必须保持同一性。具体而言,就是在同一思考、同一表述、同一交谈、同一辩论等思维过程中,一个概念自身必须保持确定的同一内容,不能任意变更。如果无意识地违反同一律在概念方面的要求,就会犯“混淆概念”的错误;有意识地违反则会犯“偷换概念”的错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判断、一个论题,也应当保持同一性,不能中途任意转换、变更。如果无意识地违反同一律在判断和论辩方面的要求,就会犯“转移论题”的错误;有意识地违反则会犯“偷换论题”的错误。例如:“你们店的大米粥怎么这么稀,还这么贵?”“物以稀为贵嘛。”“物以稀为贵”中的“稀”应指事物存世稀有,“贵”指价值珍贵。而在这组对话中,顾客说的“稀”指粥里的米放得少,“贵”指价格高;店主却“①”,以“物以稀为贵”搪塞顾客的批评。又如:“服务员,您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了。”“哦,不要紧,一点儿都不烫。”在这组对话中,顾客提醒服务员注意服务规范和卫生问题,同时表达了不满,而服务员装作浑然不觉,故意将顾客的提醒转移到汤的温度上,以“②”的方式回避指责。同一律的作用在于保证思维的确定性。思维具有确定性,才能正确地反映世界,人们才能进行正常的思想交流。 (取材于《选择性必修·上册》《形式逻辑》等相关文章)材料二我们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无论是用口头语言还是用书面语言,都应该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要做到这些,就应当遵循基本的思维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又称“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切思想(包括概念和命题)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比如“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超出同一思维过程,就不能要求所有思想绝对同一、永远同一。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相互否定的两个命题,不能同时肯定为真,其中至少有一个为假。例如:“夜晚,整栋楼漆黑一团,只有一个房间灯火明亮。”在这句话中,“整栋楼漆黑一团”与“一个房间灯火明亮”自相矛盾,两种情况不能同时并存。假如超出同一思维过程,或事物本身存在矛盾着的两方面性质,需要用语言揭示,如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诗人通过作品能自圆其说,这就不算违反矛盾律。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相互矛盾的两个判断,不能同时否定,必须承认其中一个为真。例如“或者采纳他的建议,或者不采纳他的建议,我都不赞成。”在这句话中,“采纳”和“不采纳”相互矛盾,不能同时否定,“我都不赞成”违反了排中律。人们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思想必须具有论证性,观点才能立得住。因此,充足理由律要求在任何一个论证过程中,都必须为论断提供充足理由。具体地说,就是理由必须真实,理由与论断之间要有逻辑关系。违反充足理由律,就会犯“虚假理由”以及“推不出”的逻辑错误。例如小说《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在得知祥林嫂的死讯后,竟然高声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祥林嫂不幸死在年关,鲁四老爷却以“偏偏要在这时候”为理由,推出“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的结论,显然犯了“虚假理由”的错误。了解基本的思维规律,我们就容易发现日常话语中出现的逻辑错误。例1:“为演好课本剧我可以赴汤蹈火,要不是雨下得太大了我就赶去排练了。”例2:“他出生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他此生注定不平凡。”例3:“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是不全面的。”以上四例都违反了基本的思维规律。(取材于《选择性必修·上册》《逻辑学十五讲》等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填入文中①②两处指出例句违反同一律的原因,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偷换概念②偷换概念B.①偷换概念②偷换论题C.①偷换论题②偷换论题D.①偷换论题②偷换概念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遵循思维规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遵循思维规律,是人们能够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思想的基本保证。B.遵循同一律,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所有思想都需要保持绝对同一。C.遵循矛盾律和排中律,可以避免混淆话题,使语言表达更具有论证性D.遵循充足理由律,就要在论证中提供真实且与论断有逻辑关系的理由。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第六段中的例句违反思维规律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例1违反矛盾律,例2违反排中律,例3违反充足理由律。B.例1违反排中律,例2违反矛盾律,例3违反充足理由律。C.例1违反排中律,例2违反充足理由律,例3违反矛盾律。D.例1违反矛盾律,例2违反充足理由律,例3违反排中律。4.材料二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为何违反了思维规律?请参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内容简要说明。(6分)【答案】1.B(3分)2.C(3分)3.D(3分)4.①第一个“鲁迅的作品”指鲁迅先生的所有作品;②第二个“鲁迅的作品”指鲁迅先生的一篇作品;③两个“鲁迅作品”概念不同一,导致最后推出错误结论。(6分)【解析】【1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同一律概念要求“一个概念自身必须保持确定的同一内容,不能任意变更”,“有意识地违反则会犯‘偷换概念’的错误”。同一律在判断和论辩方面要求“一个判断、一个论题,也应当保持同一性,不能中途任意转换、变更”,“有意识地违反则会犯‘偷换论题’的错误”。例①中,“物以稀为贵”中的“稀”本指事物存世稀有,店主却改指粥里的米放得少,目的是想搪塞顾客,属于有意识违反同一概念,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例②中,顾客提醒服务员注意服务规范和卫生问题,服务员却故意将顾客的提醒转移到汤的温度上,目的是想回避指责,属于有意识违反同一论辩,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故选B。【2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C.“可以避免混淆话题”错,根据材料二第三、四段,遵循矛盾律和排中律是为了避免自相矛盾。故选C。【3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相互否定的两个命题,不能同时肯定为真,其中至少有一个为假。”例1中“为演好课本剧我可以赴汤蹈火”和因为“雨下得太大”不去排练自相矛盾,根据前句,雨下得再大也应该去排练,可见违反了矛盾律。“充足理由律要求在任何一个论证过程中,都必须为论断提供充足理由。具体地说,就是理由必须真实,理由与论断之间要有逻辑关系。”例2中“他出生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与“他此生不平凡”没有逻辑关系,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可知违反了充足理由律。“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相互矛盾的两个判断,不能同时否定,必须承认其中一个为真。”例3中“不能说是全面的”与“不能说是不全面的”相互矛盾,不能同时否定,违反了排中律。故选D。【4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分句一“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中,“鲁迅的作品”指鲁迅先生的所有作品;分句二“《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中,“鲁迅的作品”指鲁迅先生的单篇作品;前后句“偷换概念”,不能推出结论“《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违反了同一律中,“一切概念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的要求。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12分)文段一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君是我的学生。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节选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文段二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面色像死人一样地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譬如讲芦柴棒吧,她的身体实在瘦得太可怕了,放工的时候,厂门口的“抄身婆”(检查女工身体的女人)也不愿意去接触她的身体……但是带工老板是不怕做噩梦的!……“放她?行!还我二十块钱,两年间的伙食、房钱。”他随便地说,回转头来对她一瞪:“不还钱,可别做梦!宁愿赔棺材,要她做到死!”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做平均,两年来在她身上已经收入了二百三十块了!(节选自夏衍《包身工》) 5.依据文段一,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郑重介绍学生刘和珍时忽然“觉得有些踌躇了”,因为刘和珍是令作者肃然起敬的“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作者既为之骄傲又颇有些惭愧。B.作者亲眼目睹了刘和珍与同伴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英勇行为,被她们的勇毅深深折服,屡次感叹这几位女子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C.作者认为刘和珍等四十多位青年英勇牺牲,不仅让“苟活者”对未来产生了一丝希望,而且能够激励“真的猛士”更加坚定地去为国家争取光明的未来。D.结尾“呜呼,我说不出话”包含着作者太多无法全部用文字表达的情感和思绪,其中既含有对刘和珍之死的深深哀痛,也包含着惋惜、愤怒等多种感情。6.依据文段二,下列对文中数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福临路的东洋厂从一家纱厂发展为六个纱厂、五个布厂,说明中国纺织业很发达。B.“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体现了包身工恶劣的生活条件和超负荷的工作强度。C.芦柴棒干满三年仅得二十元,而她两年来二百三十元的工钱全被带工老板剥削了。D.数字彰显了资本疯狂的扩张,带工老板残酷的压榨,数字里浸透了包身工的血泪。7.文段二体现了报告文学的哪些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6分)二、【答案】5.B(3分)6.A(3分)7.①通过列举翔实数据,并以芦柴棒的真人真事为例,说明资本的疯狂扩张和包身工遭受的深重剥削,体现了报告文学讲究客观真实的新闻性;②生动描述包身工的劳累、衰弱、带病工作的状态,记叙带工老板的冷酷言语,饱含作者的同情和控诉,体现了报告文学写人记事讲究文学性;③作者聚焦包身工的遭遇,揭露东洋厂迅速扩张背后对包身工的残酷压榨,化用索洛的话直接表达愤怒,体现了报告文学针砭时弊的政论性。(6分)【解析】【5题】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B.“亲眼目睹”错。根据文章内容“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可知,作者没有“亲眼目睹”。故选B。【6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说明中国纺织业很发达”错误。根据“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可知,东洋厂飞跃地发展说明了帝国主义利用包身工获得了巨额利润,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点明这是帝国主义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的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故选A。 【7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报告文学简单地说就是运用文学艺术形式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动的一种文学体裁,具有“文学轻骑兵”的作用。报告文学兼有新闻性、文学性和政论性三大重要特征。根据“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可知,这一段列举了大量的数字,作者通过东洋厂三十年前后数字的对比,向我们揭示了东洋厂发展之迅速,规模之壮大,而这一切的取得都是建立在压榨中国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从而向读者揭示出工厂的规模越大压榨就越惨烈的可怕现实。文章以芦柴棒的真人真事为例,说明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准确真实的数字,增加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体现出报告文学新闻性的特点。根据“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面色像死人一样地惨”可知,这段句子整散结合,形式整齐匀称,而有变化之美。并且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生动描述包身工的劳累、衰弱、带病工作的状态,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帝国主义剥削中国工人的愤慨,对包身工不幸遭遇的同情。修辞的运用增加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从而使之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感染力和说服力。政论性可以说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政论性具体表现为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性语言。这种议论,是在形象。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在强烈感情支配下的论断。作者聚焦包身工的遭遇,揭露东洋厂迅速扩张背后对包身工的残酷压榨。根据“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可知,作者联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话,化用索洛的话直接表达愤怒,体现了报告文学针砭时弊的政论性。三、文言文阅读及背诵默写(23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13分)文段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文段二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形容:身形面容B.而蒙世俗之温蠖乎温蠖:尘垢C.会论虞常会论:会面讨论D副有罪,当相坐相坐:相连治罪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被发行吟泽畔不顾恩义,畔主背亲B.以见放何以汝为见C.又安能以皓皓之白遂自投汨罗以死D.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10.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整个世界都是污浊的,为什么不能随波逐流呢B.何故怀瑾握瑜为什么要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志向呢C.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卫律大吃一惊,自己抱着苏武,让医生快跑来救人D.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卫律又举起剑向苏武比画着要杀他,苏武一动不动11.请将下列文言句子中画线的部分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②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③反欲斗两主,观祸败。(二)背诵默写(10分)12.选做10道小题,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③于是废先王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________________,自然之理也。⑥岂曰无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⑦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___________________。⑧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_____。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⑨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当时已惘然。⑩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泪千行。⑪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_____。(一)【答案】8.C(3分)9.D(3分)10.C(3分)11.①不为外物所拘束。②白白地用自己的身体给荒野做养料。(或白白送死用身体去滋养荒野)③反而想让汉天子和匈奴单于相斗。(或反而挑拨汉天子与单于互相攻击)(4分)【解析】【8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C.会论:会同论议。句意:一起来审处虞常。故选C【9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畔”,名词,旁边;第二个“畔”,动词,通“叛”,背叛。句意:披散头发,在水泽边面走,一面吟咏着/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B.第一个“见”,介词,表被动,被;第二个“见”,相见。句意:因此被放逐/我为什么要见你。C.第一个“以”,介词,让;第二个“以”相当于“而”,连词,表承接,不译。句意: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D.两个“虽”都是连词“即使”。句意: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故选D。【10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句子的能力。C.“抱持”解释为“抱着”错,应为“抱住、扶好”;“驰召医”理解为“让医生快跑来救人”错,应为“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正确的译文为:卫律大吃惊,亲自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 故选C。【11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凝滞”,拘束;“于”,介词,被。②“空”,白白地;“膏”,使动用法,使……肥沃。③“斗”,使动用法,使……相斗;“两主”,指汉天子和匈奴单于。参考译文:文段一屈原到了江滨,披散着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文段二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亲自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敲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过了好半天才恢复气息。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抬回营帐。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值得敬佩,早晚派人探望、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剑斩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卫律说:“你通过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的灾祸,将从杀死我苏武开始了!”(二)背诵默写(10分)12.【答案】①.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③.焚百家之言④.信 而见疑⑤.逸豫可以亡身⑥.与子同袍⑦.落月摇情满江树⑧.莫使金樽空对月⑨.沧海月明珠有泪⑩.相顾无言⑪.铁马秋风大散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兽、德、焚、疑、豫、袍、满、樽、沧、顾、散。第Ⅱ卷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武刚君,姓金氏,名辟疆,其先楚人也。七世祖镤居于越之耶溪,闻欧冶子①者,通于天地阴阳五行变化之理,得铸人术,因往见之。欧冶子熟视镤曰:“子之质美矣,尝试以吾术治之,当为国器。”乃留与居,汰去粗悍,萃其精英,旬锻月炼,磨砻而淬砺之,文彩艳发,其材气天下亡双。欧冶子抚之曰:“子所谓铁中铮铮者,昔孔子尝铸颜渊矣。今吾铸子,合则成体,散则成章,变化不测,其犹龙乎?”因号曰龙渊子,以荐于楚王。楚之所以霸诸侯者,龙渊子之力为多。亲属散居四方,时时窃借其名以行;独武刚君辟疆者,起于楚、汉之间,挺挺有祖风烈。辟疆之为人,明锐劲正,遇事立断。其学长于天文、地理、阴阳、刑法、兵家战斗之术。性刚果,不喜人之为柔佞者,见有祸乱奸宄②,必欲削平之而后已;其志气凛如严霜秋水,毅然有不可犯之色。以故乱臣贼子奸邪见之,胆破股栗,不敢仰视。其与人交,惟有德者,阴卫助之,久而无斁③。秦始皇帝既灭六国,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兵。武刚君遁逃山泽间,与一时布衣豪俊游,其耿耿自若也。项籍少年时,尝从君学不成,去,其叔父梁怒之。籍曰:“君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盖不知君者也。独高祖微时,雅与君善,尝俱行丰西大泽中,有大蛇当径,前行者还报,高祖被酒曰:“壮士何畏!”乃与君俱前斩蛇,所谓白帝子者。复与项籍争天下,武刚君未尝不在左右。即帝位,第功君居第一,在萧何、曹参之右;封之峡中,号武刚君,赐丹书铁券。籍以锦绣,藏之金匮石室,使世世袭之。又取武库为君第,与秦人传国于汉者公玉玺待遇略等。至晋太康中,回禄氏作乱,劫武库,焚荡武刚君之第,因以失国。而君之远族干将显于世焉。干将者,与其妻莫耶氏,得神仙幻化之术,隐于豫章丰城,怀材抱德,气应于斗牛之间。太史公曰:“古者五行物立,其官金姓,盖出于少昊④氏。其族散居五方,而刚柔利钝,性亦不同。”武刚君之得姓,其北方之强者欤?卒能佐汉以兴,传国数百载,可谓盛矣!予来延平,感干将、莫耶氏之事,考诸传记,嘉武刚君之烈,采其行事大略著于篇。(取材于李纲《武刚君传》)注释:①欧冶子: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越国人,铸剑大师。②宄(guǐ):坏人。③斁(yì):厌弃。④少昊:黄帝的长子,东夷部落首领,号金天氏。1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欧冶子熟视镤曰轻车熟路B.雅与君善多愁善感C.有大蛇当径独辟蹊径D.又取武库为君第屡试不第1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因往见之因号曰龙渊子B.尝试以吾术治之以弱天下之兵C.以荐于楚王而君之远族干将显于世焉D.不喜人之为柔佞者古者五行物立1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指代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之质美矣子:七世祖镤B.阴卫助之之:有德的人C.乃与君俱前斩蛇君:白帝子D.采其行事大略著于篇其:武刚君16.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挺挺有祖风烈挺拔刚正,有先祖品格风范B.其耿耿自若也他虽心有芥蒂,但表面泰然自若C.与秦人传国于汉者公玉玺待遇略等与秦人到汉代的传国玉玺的待遇大致相同D.武刚君之得姓,其北方之强者欤武刚君姓氏的由来,大概与北方之地的强健有关吧17.本文借鉴史书为人物作传的方法给宝剑作传,从不同角度将剑与人巧妙结合,请选取两个角度,并结合文章内容对此加以分析。(4分)【答案】13.C(3分)14.A(3分)15.C(3分)16.B(3分)17.名号上,仿照人物传记,以质材为姓,为剑取名命号。家世上,以欧冶子铸造为剑编织族谱谱系,家世显赫,与人相类。经历上,把剑参与的国君事迹作为其功劳,表明战功和所获优待。形象上,把剑刚直锐利的特点与人性格的“明锐劲正,遇事立断”联系起来,塑造其形象特点。(任写两点即可)(4分)【解析】【13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熟”,仔细地。句意:欧冶子仔细观察金锁后说道。“熟”,熟悉的。句意: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B.“善”,与……交好。句意:一向与您交好。“善”,容易。句意:经常发愁,容易感伤。C.“径”,均为“路”的意思。句意:有一条大蛇挡在路上/自己开辟一条路。D.“第”,府第。句意:又把武器库作为武刚君的府第。“第”,科举考试中第。句意:多次考试依然不中。故选C。【14题】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因”均为连词,于是。句意:于是前往见他/于是号称龙渊子。 B.“以”,介词,用。句意:我尝试用我的方法打造。“以”,连词,用来。句意:来削弱天下兵器。C.“于”,介词,向。句意:拿来向楚王推荐。“于”,介词,在。句意:而武刚君的远方族人干将开始在世上显露。D.“者”,助词,定语后置标志词。句意:不喜欢伪善谄媚的人。“者”,助词,放在表时间的词后面,无实义,不译。句意:古代五行使万物各具特点。故选A。【15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白帝子”错,此处“君”指武刚君,白帝子是大蛇。句意:于是和武刚君一起上前斩杀大蛇。故选C。【16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B.“心有芥蒂”错,“耿耿”的意思是耿直,正直坦荡。句意:他正直坦荡像平时一样。故选B。【17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从“名号、家世、经历、形象”等角度分析,每个角度中,“剑”与“人”的特点对应要正确。名号上,给剑号为“龙渊子”,“姓金氏,名辟疆,其先楚人也。七世祖锁居于越之耶”,以其材质为姓,并取名“辟疆”,号为“武刚君”,都仿照人的字号特点。家世上,“武刚君,姓金氏,名辟疆,其先楚人也。七世祖锁居于越之耶溪……独武刚君辟疆者,起于楚、汉之间,挺挺有祖风烈”,作者把欧冶子铸造的“龙渊子”称为“武刚君”的“七世祖”,仿造人的族谱介绍其家世,并说它继承了先祖的风格。经历上,把剑参与的国君重要事迹,作为它们的功劳,如“以荐于楚王。楚之所以霸诸侯者,龙渊子之力为多”“乃与君俱前斩蛇,所谓白帝子者。复与项籍争天下,武刚君未尝不在左右”“第功君居第一,在萧何、曹参之右;封之峡中,号武刚君,赐丹书铁券”“籍以锦绣,藏之金匮石室,使世世袭之。又取武库为君第”,不但写了它们参与国家战争的功劳,而且写了国君赐予它们的待遇。形象上,武刚君虽是一把剑,作者却把它塑造成刘邦的下属、征战沙场的将军、世享荣华的勋爵,用形容人的词语来塑造它,如“挺挺有祖风烈”“性刚果不喜人之为柔佞者,见有祸乱奸究,必欲削平之而后已;其志气凛如严霜秋水,毅然有不可犯之色。以故乱臣贼子奸邪见之,胆破股栗,不敢仰视。其与人交,惟有德者,阴卫助之,久而无斁”,让人感到他是一位刚烈正直、坦荡善良、惩恶扬善的英雄。参考译文:武刚先生,姓金,名辟疆,他的先祖是楚地人。七世祖金锁,居住在越地的耶溪,听说欧冶子精通天地阴阳五行变化的奥秘,有铸造人的方法,就去拜见他。欧冶子仔细观察金镇后说道:“您本性美好,尝试用我的方法打造,一定能成为治国良才。”于是让金锁留下来和自己居住,除去粗糙的地方,提炼精华的部分,经过反复锤炼,不断淬火磨砺,最终色泽明亮、光彩照人,才气天下无双。欧冶子抚摸着它说:“您可称得上是铜铁之中最坚贞刚正的。过去孔子曾将颜渊陶冶成才,现在我造就了您,聚合时庄严华美,离散 时神采灵动,千变万化让人难以预测,就像龙一样!”于是给他起号叫“龙渊子”,并举荐给楚王。楚王能够称霸诸侯,多依赖龙渊子的力量。龙渊子的亲属分散居住在各地,经常私自打着龙渊子的旗号行事;只有金武刚辟疆,在楚、汉之地起家,挺拔刚正,有先祖龙渊子的遗风。辟疆为人,敏锐刚正,遇见事情当机立断。所学擅长于天文、地理、阴阳、刑法、兵家战斗方法等。武刚君秉性刚毅果断,不喜欢伪善谄媚的人,遇见犯法作乱的人,一定要铲平他们才停止;他的神态气质像冰霜秋水一样庄严,坚定不可被侵犯。因此,那些乱臣贼子奸诈之人见到他,极其害怕,不敢抬头正视他。金辟疆与人交往,只要是有德行的人,都会暗中保护、帮助他们,即使过了很久,也不懈怠。秦始皇灭掉六国之后,(用收缴来的兵器)铸造了十二个金人,来削弱天下兵器可能带来的危害。武刚君逃到山野之中,与当时的平民或豪杰交往,正直坦荡像平时一样。项籍年少的时候,曾经跟从武刚君学习,没有学成便离开了,他的叔父项梁为此很生气。项籍说:“武刚君(的本领)只能够抵挡一人,不值得学,应该跟能抵挡万人的人学习。这是他不了解武刚君啊。只有汉高祖在未显达时,一向与武刚君交好,曾与武刚君一起在丰西的大湖沼中经过,有一条大蛇挡在路上,走在前面的人回来报信给高祖,高祖带着几分酒意说:“身为壮士,有什么可惧怕的!”于是和武刚君一起上前斩杀大蛇,这条蛇就是传说中的白帝的儿子。(后来)又与项籍争夺天下,武刚君都陪伴在身边。高祖即皇帝位后评定功共等次,武刚君为第一名功劳在萧何、曹参之上;把峡中作为武刚君的封地,并赐“武刚”的封号,同时赐予他丹书铁券。在用锦绣装饰的功勋册上记录武刚君的功劳,并把功勋册收藏在国家秘藏文书的重要地方,让他的后世代代承袭。又把武器库作为武刚君的府第,使他的待遇与从秦传国到汉朝的玉玺的待遇大致相同。到了晋太康时期,回禄氏兴兵作乱,掠夺了武器库,焚毁了武刚君的府第,于是晋国灭而武刚君的远方族人干将开始在世上显露。干将,和他的妻子莫邪氏,具有神仙变化的本领,隐居在江西f丰城这个地方,他们既有才能又有德行,气势可达天上的牛斗星之间。太史公说:“古代五行使万物各具特点,以金为姓氏的人,应该是出自于少昊这个部族。少昊族散居在各地,他们或刚强或阴柔或锋利或迟钝,性情不同。”武刚君姓氏的由来,大概与他所居住的北方之地的强健有关吧!最终能辅佐汉朝兴起,并传国至数百年,真可算得上兴盛啊!我来到延平这个地方,有感于干将、莫邪的事迹,并考察了相关记载,赞美武刚君的刚直,选取其行为的主要方面写成了这篇传记。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7分)《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大观园里众人结诗社,作诗咏白海棠,宝钗写道:咏白海棠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1】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注:【1】白帝: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故常以白帝代指秋天。18.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刻画花主亲手浇灌白海棠,因“珍重”而“掩门”不愿将其轻易示人。B.颔联描写白海棠洗掉了胭脂色,动人的花影在冰雪覆盖的台阶轻轻地摇曳。C.颈联“淡极”“更艳”看似矛盾,实则写出白海棠于淡雅中更显风姿绰约。D.颈联以“愁多”美玉怎能没有斑点,来衬托白海棠的平和淡然洁白无瑕。19.小说中的宝钗对咏物诗有自己的见解,她说:“古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宝钗这首诗如何借咏白海棠“寄兴写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答案】18.B(3分)19.①宝钗以花自喻(或借咏白海棠自写身份,或暗用《庄子》“抱瓮灌畦”的典故);②首联明写花主对白海棠珍重有加,自喻矜持自重(端庄自持)的处世态度;③颔联、颈联描写白海棠洁白无瑕的花容,自喻冰清玉洁的精神追求;④尾联描写白海棠在秋天的夕阳中静美绽放,自喻淡然平和(随分从时、宁静自安)的心性。(4分)【解析】【18题】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动人的花影在冰雪覆盖的台阶轻轻地摇曳”错误。“冰雪招来露砌魂”是说带露水的台阶旁招来了白海棠冰雪般的精魂,“冰雪魂”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般洁白。故选B。【19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诗人端凝庄重的性格。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的处世态度。诗人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  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现出本色,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露砌”和“秋阶”同指白海棠生长的环境。“冰雪魂”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般洁白,亦是宝钗自写身份。  颈联“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进一步描写白海棠的色彩、丰韵之美。上句承“胭脂”句发挥,谓白海棠一洗颜色,淡极更艳,颇合艺术辩证法,实写自我身份:安分随时,藏愚守拙,而更显淑女之端庄凝重。下句承“冰雪”句开掘,谓白海棠清洁自励,宁静自安,自喻冰清玉洁的精神追求。尾联“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白帝”在此实指自然,全联的意思是说:白海棠愿以其清洁之身回报自然,她婷婷玉立,默然不语,迎来了又一个黄昏。这实际上是宝钗的内心自喻淡然平和的写照。此诗有意以白海棠关合自己,以花写人,反映出薛宝钗以稳重、端庄、淡雅、宁静、清洁自诩的内心世界。六、阅读与表达(一)阅读《红楼梦》第74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的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7分)黛玉已睡了,忽报这些人来,也不知为甚事。才要起来,只见凤姐已走进来,忙按住他不许起来,只说:“睡罢,我们就走。”这边且说些闲话。那个王善保家的【注】带了众人到丫鬟房中,也一一 开箱倒笼抄检了一番。因从紫鹃房中抄出两副宝玉常换下来的寄名符儿,一副束带上的披带,两个荷包并扇套,套内有扇子。打开看时皆是宝玉往年往日手内曾拿过的。王善保家的自为得了意,遂忙请凤姐过来验视,又说:“这些东西从那里来的?”凤姐笑道:“宝玉和他们从小儿在一处混了几年,这自然是宝玉的旧东西。这也不算什么罕事,撂下再往别处去是正经。”紫鹃笑道:“直到如今,我们两下里的东西也算不清。要问这一个,连我也忘了是那年月日有的了。”王善保家的听凤姐如此说,也只得罢了。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一时众人来了。探春故问何事。凤姐笑道:“因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恐怕旁人赖这些女孩子们,所以越性大家搜一搜,倒是洗净他们的好法子。”探春冷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说着便命丫头们把箱柜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凤姐陪笑道:“我不过是奉太太的命来,妹妹别错怪我。何必生气。”因命丫鬟们快快关上。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凤姐只看着众媳妇们。周瑞家的便道:“既是女孩子的东西全在这里,奶奶且请到别处去罢,也让姑娘好安寝。”凤姐便起身告辞。探春道:“可细细的搜明白了?若明日再来,我就不依了。”凤姐笑道:“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里,就不必搜了。”探春冷笑道:“你果然倒乖。连我的包袱都打开了,还说没翻。明日敢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你趁早说明。”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的,只得陪笑道:“我已经连你的东西都搜查明白了。”探春又问众人:“你们也都搜明白了不曾?”周瑞家的等都陪笑说:“都翻明白了。”那王善保家的本是个心内没成算的人,素日虽闻探春的名,那是为众人没眼力没胆量罢了;况且又是庶出,他敢怎么。他自恃是邢夫人陪房,今见探春如此,他只当是探春认真单恼凤姐,便要趁势作脸献好,因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一语未了,只听“拍”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谅我是同你们姑娘那样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他,就错了主意!”说着,便亲自解衣卸裙,拉着凤姐儿细细的翻。凤姐平儿等忙与探春束裙整袂,口内喝着王善保家的。又劝探春休得生气。探春冷笑道:“我但凡有气性,早一头碰死了!不然岂许奴才来我身上翻贼赃了。明儿一早,我先回过老太太、太太,然后过去给大娘陪礼,该怎么,我就领。”那王善保家的讨了个没意思,在窗外只说:“罢了,罢了,这也是头一遭挨打。我明儿回了太太,仍回老娘家去罢!”探春喝命丫鬟道:“你们听他说的这话,还等我和他对嘴去不成。”待书等听说,便出去说道:“你果然回老娘家去,倒是我们的造化了。只怕舍不得去。”凤姐笑道:“好丫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探春冷笑道:“我们作贼的人,嘴里都有三言两语的。这还算笨的,背地里就只不会调唆主子。” 平儿忙也陪笑解劝。凤姐直待伏侍探春睡下,方带着人往对过暖香坞来。因惜春年少,尚未识事,吓的不知当有什么事,故凤姐也少不得安慰他。谁知竟在入画箱中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来,约共三四十个,又有一副玉带板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入画也黄了脸。因问是那里来的,入画只得跪下哭诉真情,说:“这是珍大爷赏我哥哥的。因我们老子娘都在南方,如今只跟着叔叔过日子。我叔叔婶子只要吃酒赌钱,我哥哥怕交给他们又花了,所以每常得了,悄悄的烦了老妈妈带进来叫我收着的。”惜春胆小,见了这个也害怕,说:“我竟不知道。这还了得!二嫂子,你要打他,好歹带他出去打罢,我听不惯的。”凤姐笑道:“这话若果真呢,也倒可恕,若这话不真,倘是偷来的,你可就别想活了。”入画跪着哭道:“我不敢扯谎。”凤姐道:“这个自然要问的,只是真赏的也有不是。谁许你私自传送东西的!你且说是谁作接应,我便饶你。”惜春道:“嫂子别饶他这次方可。”凤姐道:“素日我看他还好。但不知传递是谁。”惜春道:“若说传递,再无别个,必是后门上的张妈。”凤姐听说,便命人记下,将东西且交给周瑞家的暂拿着,等明日再议。【注】王善保家的:邢夫人的陪房和心腹。20.依次填在下列横线上的人名,正确的一项是()(3分)在抄检大观园过程中,不同人有不同的反应:在宝玉的怡红院,有位姑娘“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她是。有位姑娘的屋子,王熙凤特地叮嘱“断乎检抄不得”,她是。到了迎春的院子,有位姑娘被查出藏有男女私情之物,却“低头不语,也并无畏惧惭愧之意”,她是。A.袭人宝钗鸳鸯B.晴雯湘云鸳鸯C.晴雯宝钗司棋D.袭人湘云司棋21.下列关于抄检大观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A.“抄检大观园”的导火索是傻大姐在大观园中拾到“绣春囊”,王夫人为此同意对园中丫鬟们进行大搜查;反映了主子与奴才间的矛盾。B.“抄检大观园”深层原因是邢夫人想借抄检大观园找到把柄,打击荣国府掌权者王夫人等人的势力;反映了主子与主子间的矛盾。C.探春感慨“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抄检大观园确实导致不少人物离去甚至死亡,是“人散”“家败”的重要事件之一。D.大观园是作者极力刻画的诗化的乐园,这里的人都有理想的人格,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矛盾;“抄检大观园”意味着世俗势力对这一理想世界的彻底破坏。22.探春在本回中得到了充分刻画,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探春的人物形象。(5分)23.脂砚斋对本回的点评是“一处一样”,比如王熙凤在不同的抄检之处就有不一样的表现。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说明王熙凤“一处一样”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6分)(一)20.C(3分)21.D(3分)22.①精明能干。如有理有据地抗拒抄检,令精明如凤姐这样的抄检者也只能让步。②刚强自尊。如掌掴王善保家的。③有远见。如预见到贾府衰败。④ 有责任感,为家族前途担忧。如因预见到家族一败涂地而流泪。⑤为人仗义,呵护下人。如表示可以抄检自己的东西,但不允许动丫鬟们的东西。(5分)23.在黛玉处,凤姐主动替黛玉解释有宝玉的东西很正常,使得王善保家的只得作罢;原因是凤姐与宝玉黛玉关系亲密,且清楚贾母宠爱这二人,因而有意袒护他们。在探春处,凤姐息事宁人,如她多次“陪笑”,一步步退让;原因是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精明刚强,所以避其锋芒。在惜春处,凤姐公事公办,如细致追问,按规矩处理;原因是惜春毕竟是宁国府的小姐,与自己关系相对疏远。(6分)【解析】【20题】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名著阅读积累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从学生备考的实际出发,可以积累以下方面的内容:1.作家作品常识,包括作家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2.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等;3.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4.作品的大致主旨。抄检的起因是园子里发现了绣春囊。这可能是司棋与潘又安幽会时遗落在园里山石上的。这件东西是男欢女爱的象征,而园子里住的是未婚男女,所以才使王夫人感到震惊。她尤其担心宝玉乱性,做出风流情事,坏了名声。尤其是当她听信了王善保家的挑拨,于是下令抄检。晴雯长得漂亮,王夫人妄断:“好好的宝玉,叫这蹄子勾引坏了。”又因晴雯全无媚骨,最反奴性,从不献媚讨好谁,遂成为恶奴王善保家的之流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暗下谗言,诋毁中伤,正像晴雯判词中所言“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因此,她成为抄检的首要目标。尽管在这之前,她已受到王夫人的斥骂、警告,明知自己已身处危境,但面对无理抄检,凭空诬陷,依然表现出毫不妥协的反抗和蔑视:“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给王善保家的一个“没趣”。一个凌然傲骨、敢怒敢为的勇敢的晴雯形象活现眼前。宝钗是外亲,王熙凤特地叮嘱“断乎检抄不得”,并没被抄检,为避嫌疑,宝钗在事后搬出大观园。司棋是王善保家的外孙女,王善保家本来不想翻的,就是象征性的翻了翻,但是凤姐翻了一下,最后翻出了她和乡下表哥潘氏的情信,又翻出了几十两银子,所以被赶出去了。故选C。【21题】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及主旨的鉴赏理解能力。应对这类问题,需要熟悉作品内容,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全面把握理解D项,“这里的人都有理想的人格,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矛盾”错误,大观园是作者精心虚构的一座人间仙境,是宝玉和少女们的人间乐园。这座花园寄寓了作者的人生及社会理想,它干净、闲雅、脱俗,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主子与丫鬟之间几乎忽略了等级差别。里面没有功名利禄等世俗愿望的干扰,也没有外面世界的污浊恶臭。在宝玉看来,只有在园子里才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女儿们才能永葆青春与清净。他希望这座花园能常驻人间,女儿们也永远不要离开这里。但这里的人并不是都有理想的人格,例如林黛玉,她细心、淡泊、真实、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绝顶聪明、善良纯真、清高独立,但也有多愁善感、尖酸刻薄的一面。“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矛盾”也不正确,例如黛玉与宝钗之间就存在矛盾,黛玉因为贾宝玉和薛宝钗走得比较近的原因对宝钗怀有敌意。 故选D。【22题】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能力。鉴赏人物形象时,要抓住人物的语声、神态、动作、心理、细节的描写及侧面、环境描写的烘托染来概括人物的特点,要结合作者的处境和写作背景,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依据“探春冷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说着便命丫头们把箱柜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凤姐陪笑道:‘我不过是奉太太的命来,妹妹别错怪我。何必生气。’因命丫鬟们快快关上”可见,探春能够有理有据地抗拒抄检,令精明如凤姐这样的抄检者也只能让步,足见其精明能干。依据“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可见,探春是个为人仗义,呵护下人的人。依据“一语未了,只听‘拍’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谅我是同你们姑娘那样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他,就错了主意’”,可见其刚强自尊的性格。依据“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可见其有远见。依据“说着,不觉流下泪来”可知,这“泪水”中包含的是对家族前途的担忧,可见她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23题】本题考查概括小说内容,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应对这类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问题指向,概括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小说的整体内容及主旨分析人物心理。依据“王善保家的自为得了意,遂忙请凤姐过来验视,又说:‘这些东西从那里来的?’凤姐笑道:‘宝玉和他们从小儿在一处混了几年,这自然是宝玉的旧东西。这也不算什么罕事,撂下再往别处去是正经。’”,可见凤姐是十分袒护宝玉与黛玉的。原因有二:第一,王熙凤是一个极其精明的人,她阿谀奉承贾母,做事注意投合贾母心意,而宝玉与黛玉又深得贾母宠爱,王熙凤自然也会因此袒护二人;第二,此事涉及宝玉,而凤姐与宝玉关系亲密,对其进行袒护也在常理之中。依据“凤姐陪笑道:‘我不过是奉太太的命来,妹妹别错怪我。何必生气。’”“凤姐只看着众媳妇们”“凤姐笑道:‘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里,就不必搜了’”“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的,只得陪笑道:‘我已经连你的东西都搜查明白了。’”可见,王熙凤对探春是有所顾忌的,主要是因为探春性格的原因,如本回中写到“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的”,探春的精明刚强令凤姐不得不避其锋芒,多次“陪笑”,一步步退让。依据“凤姐笑道:‘这话若果真呢,也倒可恕,若这话不真,倘是偷来的,你可就别想活了。’”“凤姐道:‘这个自然要问的,只是真赏的也有不是。谁许你私自传送东西的!你且说是谁作接应,我便饶你。’”“凤姐听说,便命人记下,将东西且交给周瑞家的暂拿着,等明日再议”可见,凤姐在惜春处是公事公办,细致追问,按规矩处理。其原因主要是“惜春” 的身份,惜春是宁国府中贾珍的胞妹,虽然贾家四姐妹名字相仿,但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是荣国府的人,而贾惜春是宁国府的人,与凤姐关系相对疏远。【点睛】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要素。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表现一定的主题。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外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二)微写作(10分)任选一道小题,按要求完成微写作,不超过150字。24.经典小说中的经典形象总能打动人心。请从大卫·科波菲尔、圣地亚哥、玛丝洛娃中选择一个最触动你的人物,结合相关细节描述你对这个人物的印象。要求:形象特点突出,语言简练,有吸引力。不超过150字。25.按要求完成微写作。小区物业呼吁住户不要将生活垃圾存放在楼道。请你围绕“共同营造美好生活环境”这一宗旨,帮助物业写一份倡议书。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有号召力。26.请以“走过”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任选一道小题,按要求完成微写作,不超过150字。24.【答案】示例:硬汉式的圣地亚哥,他的“不服老”最触动我。他住简陋的居室,却拒绝任何人的帮助。他独自一人驾一条小船就敢出海,遇到大鱼,没有选择割断鱼丝转而搜寻其他目标,他颇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勇气,与大鱼斗了起来。尽管最后大鱼的血腥味引来各种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马林鱼被咬得只剩下一副骨架,但他值得人们赞赏和尊敬。【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本题是描写类微写作。写作要求。本题要求从大卫•科波菲尔、圣地亚哥、玛丝洛娃中选择一个最触动你的人物,结合相关细节描述你对这个人物的印象。注意只能从三人中选一个,要结合人物具体细节,写出人物突出的特点,能让人产生共鸣。最后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表达更生动形象。写作思路指导。先表明最触动你的人物是谁,让你印象深刻的特点是什么。然后结合人物言行等细节具体阐述。这些都是课本里的人物,可以回顾小说中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也可以找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并分析该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的名著《复活》中的女主人公。她原本是个善良、淳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诱奸和抛弃后,流落为妓女,又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她的复活是真正的完全的复活,和政治犯的结合,预示着她走向新生。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年迈老渔民的形象,他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84 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鱼的劲非常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在返航时不幸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历经一番艰辛,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和一身的伤,可还是得到了人们的赞赏。老渔夫圣地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25.【答案】示例:倡议书尊敬的业主:您好!小区卫生环境与每位市民息息相关,近期我们发现有些业主将生活垃圾存放在楼道,不仅影响其他业主出行,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存在健康和安全隐患。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文明、优美、安康的生活环境,我们提出如下倡议:1.不要将生活垃圾放在楼道里,保证楼道整洁、通畅,以免影响出行。2.生活垃圾请用袋子分类装好,及时入箱入桶,以免腐坏造成环境污染。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为打造一个干净整洁、健康宜居的生活小区而共同努力。倡议人:××小区物业×年×月×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本题为实用类微写作。阅读题干要求可知,要围绕“共同营造美好生活环境”这一宗旨,帮助物业写一份倡议书。首先,要求考生熟悉倡议书的写作格式,倡议书的写作格式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落款几部分构成。标题一般在第一行中间写上“倡议书”字样。有的倡议书还写上所倡议的内容,如本文可写“关于共同营造美好生活环境的倡议书”。倡议书称呼要求注明受文单位的名称称呼或个人的姓名,要在标题下隔两行顶格写,后加冒号。本题是小区物业写给业主的倡议书,称呼应为“尊敬的业主”。其次,在倡议的内容上要符合题干要求,重点在如何体现“共同营造美好生活环境”这一点上。题干还有“小区物业呼吁住户不要将生活垃圾存放在楼道”这一相关信息,因此在具体倡议中应该体现出来,如引导业主将生活垃圾入箱入桶、不乱扔、乱倒垃圾等都可写进去。因为本题为微写作,因此要用较少的文字表达清楚倡议内容即可,但也要注意条理要清晰。26.【答案】示例:最开始走过时,我并未在意。后来走过时,我只觉愈发冷清,不自觉被低着头的人群裹挟着前进。可是,当我再一次走过,书屋被移平了;我再一次走过,爬山虎被清除了;我再一次走过,新墙被建起,施工人员在墙内敲敲打打……我知道当我下一次走过,会有新的风景展现在我面前,但我依然怀念那曾经走过的那条老街,那间旧书屋……【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写作类型:抒情类微写作。审题:试题所给定的命题是“走过”,可以是经历过的意思。表明是过去了的事,如你和亲人一起经历过,和朋友一起经历过,你自己努力做过一件事。你经历了这些事,就一定会明白一个道理,得到某种启示,获得某种教义,得到某种经验,这件事就一定会给你一个价值,值得你思考、回味,能够指导你未来的生活,帮助你明确方向。当然,对于“走过”,也可以是以旁观者的角度,从“我”走过的所见所闻去看到他人他物的变化,如生活空间的改变、世事的变迁等。而“走过”所看的变化可以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可以是曾经拥有,也可以是现在正在体验的。写作思路指导:对此,写作时可以从“走过”的主体展开,比如抒发他人的走过,或拟人化“春夏秋冬”、某种物品甚至是大时代等的走过,并表达其带给自己的思考与感受,或揭示背后所蕴藏的故事或启示,比如赞颂走过之后与原本的冷清和单调形成对比,更加欣欣向荣,一切都在前进。也可以参照上述审题指导中的第一种解读,通过“走过”表达对过往的追忆与怀念。第Ⅲ卷七、作文(50分)27.按要求完成作文。请将题目“_________的召唤”补充完整,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700字。七、作文(50分)27.【答案】例文:时代的召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新一代青年该如何抉择?答案是:听从时代的召唤,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人生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为国家和社会奉献力量,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在考清华大学时,语文和历史成绩特别优秀,都是满分,钱伟长选择了中文系,这符合他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但是,在他进入中文系的第二天,日本对中国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学生们纷纷罢课,要求抗日。钱伟长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他决定改学物理系,将来科学救国,于是他弃文转理,为中国力学物理奠定了基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时代的召唤,鲁迅弃医从文;秦玥飞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回到祖国最贫困的山村当一名村官;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也一次次改变自己钻研的方向。这些楷模让我们知道,能把小我融入大我,听从时代的召唤,才能迸发出生命的最强音!青年的追求与向往,代表着时代的主旋律,响应者时代的召唤,一代代青年人用无悔的青春书写共和国的发展篇章。建国初期,新中国一声召唤,几百万青年人走出家园,开赴偏远的北大荒,在荒山建工厂,将沃野变良田,于是年轻的共和国,有了最初的东北工业摇篮,有了稻麦飘香的北大仓。如今的青年人,紧跟时代 潮流,听从党的号召,扎根乡村基层,用坚强的意志和现代化的科学知识,让广大农村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变。青年们,勇敢弄潮,创新图存,与时代共舞,为共和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动力。如今的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醒来的东方睡狮,让全世界惊叹瞩目。每一个群体的成功都离不开其成员的共同努力,离不开自我修养与实践磨炼。开拓眼界,提升自我,练好基本功,才能承担起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而我们时代青年要做的,就是将个体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从而凝聚成一个时代的最强音,进而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这是来自新时代的召唤。因此,若想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听从时代召唤,把个人兴趣与社会发展需求结的合起来,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人生短短数十载,时间在不停地运转着、流动着、变化着,我们需要用青春的光阴来实现人生抱负,时代在向我们招手,时代在向我们呼唤,乘着时代的风帆,让我们努力拼搏,奋勇向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以“_________的召唤”为题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在命题内容上,主要突出个性化,考生既可以联系自己熟悉的生活,也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对自然、对成长、对社会和对人生等的思考。根据写作要求,考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召唤”中蕴含的对理想的执着向往、挚爱亲情的力量、对成功的渴望等内涵,为构思立意寻找突破口。要联系生活经历,选择典型的素材,倾注真挚的情感。同时,在“的召唤”这一题目中,需要选定“召唤”前面的修饰语,其限定了写作的主题、情节、线索等,因此在横线上注意选择词语或短语时要注意:谁的召唤,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作用,围绕“召唤”发生了什么故事,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结局如何等,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情感。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成长和变化,无一不是缘于一种召唤的力量。“爱的召唤”“信念的召唤”“知识的召唤”“理想的召唤”“善意的召唤”“时代的召唤”,能使心灵颤动,使心智变化,都可以成为写作内容。行文思路上,如写议论文,可写听取心灵的召唤,运用对比论证,不要师心自用,也别全盘吸收,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如写记叙文,可写母爱的召唤,以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表达自己对母亲的误解,然后通过一两件小事转变了看法,自然地表达出母爱深情,使情节曲折有致,形成波澜起伏。立意:1.理想召唤我们前行。2.坚定的信念,人生的指引。3.听从心灵的召唤,做人生的主人。4.善良如阳光,召唤人心。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1-14 13:00:02 页数:22
价格:¥2 大小:71.6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