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模拟考试
>
备战2024年高考各地模考(新高考卷区)语文好题优选优组卷03(11月)(Word版附解析)
备战2024年高考各地模考(新高考卷区)语文好题优选优组卷03(11月)(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9
2
/19
剩余1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好题优选优组卷·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11月模拟卷03(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河南衡水中学11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红楼梦》中的人物、事情都有蓝本。世人往往把创造看作空中楼阁,而把写实看作模拟,却不晓得想象中的空中楼阁也有过去经验作为蓝本,若真离弃一切的经验,心灵便无从活动了。《红楼梦》作者的手段是写生。在逼近真事真情这点特殊风格外,实事求是这个态度又引出第二个特色来。我们的民众向来是以团圆为美的,无论哪种戏剧小说,莫不以大团圆为全篇精彩之处。《红楼梦》作者则不然,他的材料全是实事,不能任意颠倒改造,于是不得已要打破窠臼得罪读者了:《红楼梦》是悲剧。《红楼梦》的不落窠臼,在我们文艺界中很有革命的精神。我以为《红楼梦》作者的第一大本领,只是肯说老实话,《红楼梦》看上去平淡,却成为我们中国过去文艺界中的一部奇书。《红楼梦》以前的作者大多感情浮动,握笔作文,发泄者多,含蓄者少,所作文章可以悦俗目,不可以当赏鉴。《红楼梦》缠绵悱恻的文风恰与之相反,初看时觉似淡的,没有什么绝伦超群的地方,再看几遍渐渐有些意思了,越看得熟,所得的趣味便亦愈深永。所谓百读不厌的文章,大都有真挚的情感,深隐地含蓄着,非与作者有同心的人不能知其妙处所在。作者亦只预备藏之名山,或竟覆了酱瓿,不深求世人的知遇。并不是作者有所珍惜隐秘,只是世上一般浅人自己忽略了。发于愤怒的文章容易发泄,发于哀思的呢,比较容易含蓄,这是情调的差别,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并非说发于愤怒的没有好文章,并且哀思与愤怒有时是不可分的。但在比较上立论,含怒气的文字容易一览而尽,积哀思的可以渐渐引人入胜,所以风格上后者比前者要高一点。《水浒传》与《红楼梦》的两位作者,都是文艺上的天才,中间才性的优劣是很难说的:不过我们看《水浒传》,在许多地方觉得有些过火似的,看《红楼梦》虽不满人意的地方也有,却又较读《水浒传》的不满少了些。换句话说,《红楼梦》的风格比较温厚,《水浒传》则锋芒毕 露了。这个区别并不在乎作者才性的优劣,只在写书的动机不同。(摘编自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材料二:《红楼梦》的风格是什么呢?要准确地把握它,《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的“出则”中有两处说话,可以说是探索此问题的一把钥匙。一是“出则”劈头的第一句话,也是《红楼梦》的第一句话: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二是“出则”结束时的一首诗,也是作者自己的(不是按书中人物身份写的)第一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一头一尾的两次说话,其实都是强调一个意思,即告诉读者,《红楼梦》表面上看来似乎有许多“荒唐”的东西,但实际上是一部很有“趣味”的书,只是这种“味”不是仅从表面文字一览就可领略到的,而必须“细按”,认真索“解”,才能获得。作者同时表示担心的是读者不能“解其中味”。《红楼梦》的风格也就是含蓄。因为含蓄,所以才有“味”;因为其“味”含蓄于中,所以须“细按”“熟思”,才能获得。《红楼梦》的含蓄风格,反映在书中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大的如它原来的书名“石头记”,以及人物如薛宝钗等形象的塑造、许多大事件如元妃省亲等的描述,都是写得十分含蓄的;小的如一个小情节、人物的一句对话、一个灯谜、一个酒令、一首小诗以至一个戏目、一个人名等,也处处都含蓄有“味”。《红楼梦》含蓄风格的形成,则特别与时代和作家的身世有着十分直接的联系,而这两者又是密不可分的。乾、嘉以后考据学之大盛,实际上可以看成是整个学术界的一种沉默,一些进步的政治、学术思想,竟也要借助别的形式来表现。清初以来,凡是真正能揭露些现实黑暗的作品,都不得不采用各种不同的委婉含蓄的手法。曹雪芹不但同样生活在这个时代,而且还有他自身经历的特殊原因,他以一个罪人之孥的身份,要写这样一部“石头”都忍不住要说话的长篇巨著,很难设想他能超出这种含蓄手法之外。他怎能不出之以委婉曲折的含蓄笔墨呢?所以《红楼梦》的含蓄风格,乃是历史的必然产物。从这个意义来说,作者采用含蓄的手法,“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衍出来”,乃是有不得已的原因的。但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受束缚,相反,他以娴熟的技巧,得心应手地驾驭了这种手法,充分发挥了它的特点,因而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红楼梦》的含蓄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表面看来“虽近荒唐”,而“细按则深有趣味”。也就是说,它的含蓄并不晦涩难懂,令人看后摸不着头脑。它就像一个浩瀚的海洋,可以取之不尽,因而屡读不厌。《红楼梦》以外的小说,恐怕找不出一个这样的例子来。就拿与《红楼梦》有许多相似之处的《金瓶梅》来说吧,它写的也是一个家族的败落,也反映了十分广阔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但读它很难产生那种想一读再读的兴致,主要原因就是里面缺少那种可以使人细细咀嚼而感到余味无穷的细节。(摘编自曾扬华《<红楼梦>引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所写的人、事都是以过去经验作为蓝本,经过作家的心灵创造、想象而来的。B.《红楼梦》是一部奇书,《红楼梦》这类书的作者并不刻意隐秘什么,也并不想被世人知遇。C.《红楼梦》含蓄风格的形成,外因是清朝乾、嘉之后盛行考据学,整个学术界一片沉默。D.《红楼梦》《金瓶梅》都写了家族败落,反映了广阔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可咀嚼出无穷余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看一两遍肯定是不够的,要多看几遍,看得越熟,趣味越多,体会越多,收获越多。B.民众向来以大团圆为美,而曹雪芹为了打破窠臼,用革命性的创造精心设计了悲剧结局。C.《水浒传》在许多地方是过火了一些,不及《红楼梦》温厚,根本原因是作者创作的动机不同。D.因特定时代背景和作者自身的特殊遭遇,曹雪芹只好“将真事隐去”,不得已“用假语村言,敷衍出来”。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红楼梦》“含蓄风格”的一项是( )A.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的写妙玉的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B.第八回,薛宝钗出场:“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C.第七十五回,中秋赏月,贾政要求限一“秋”字即景作诗。看了贾兰的诗,贾政“喜不自胜”;宝玉作完,贾政看了却只是“点头不语”。 D.第九十八回,林黛玉咽气之际声声叫着:“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4.请说说材料二前五段在文中的作用。5.材料一中说“发于愤怒的文章容易发泄,发于哀思的呢,比较容易含蓄”。请以你的阅读积累,列举两例简要说明发于哀思的作品是如何“含蓄”的。【答案】1.A2.B3.B4.①提出论述的话题,明确论述的中心:《红楼梦》的风格是含蓄。②以原著第一回的“出则”中的两处说话切入,摆事实,得出结论,很有说服力。5.示例:①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下片记梦,虚实结合,写梦中与亡妻相见。“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言”更显得沉痛,此时无声胜有声,词人用“无言”含蓄地表达了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亡妻的哀悼与思念。②如《项脊轩志》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作者想念妻子而触及与妻子有一定关系的物,睹物怀人,引发了对往事的伤怀,含蓄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言有尽而意无穷。【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也并不想被世人知遇”错,原文为“他们不深求世人的知遇”,并非完全不想被世人知遇。C.“外因是清朝乾、嘉之后盛行考据学,整个学术界一片沉默”错,根据材料二中“乾、嘉以后考据学之大盛,实际上可以看成是整个学术界的一种沉默,一些进步的政治、学术思想,竟也要借助别的形式来表现。清初以来,凡是真正能揭露些现实黑暗的作品,都不得不采用各种不同的委婉含蓄的手法”可知,“乾、嘉之后盛行考据学”并不是《红楼梦》含蓄风格形成的真正“外因”,“乾、嘉之后盛行考据学”的背后是清朝当时大兴文字狱。D.“因而可咀嚼出无穷余味”错,根据材料二“《金瓶梅》来说吧……但读它很难产生那种想一读再读的兴致……缺少那种可以使人细细咀嚼而感到余味无穷的细节”,作者认为《金瓶梅》缺少使人细细咀嚼而感到余味无穷的细节。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曹雪芹为了打破窠臼,用革命性的创造精心设计了悲剧结局”错,根据材料一中的“他的材料全是实事,不能任意颠倒改造,于是不得已要打破窠臼得罪读者了:《红楼梦》是悲剧”可知,曹雪芹是为了尊重事实,不得已打破窠臼的。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这个判词暗示了妙玉的可悲命运。B.只是对薛宝钗的肖像描写和性格上的点评,不能体现“含蓄风格”。C.“贾政看了却只是‘点头不语’”,这里留下空白,供读者自己体会。D.“你好……”含有多重意蕴,读者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和作用的能力。①结合“《红楼梦》的风格是什么呢?要准确地把握它”“《红楼梦》的风格也就是含蓄”可知,提出论述的话题,明确论述的中心:《红楼梦》的风格是含蓄。②结合“《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的‘出则’中有两处说话,可以说是探索此问题的一把钥匙”“一是‘出则’劈头的第一句话……”“二是‘出则’结束时的一首诗……”可知,以原著第一回的“出则”中的两处说话切入,摆事实,得出结论。增强说服力。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本题列举“含蓄”表达哀思的作品简要分析即可。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后面虚实结合,写梦中与亡妻相见。“夜来幽梦忽还乡。”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在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重逢。“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正唯“无言”,方显沉痛;正为“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正唯无言,才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别后种种从何说起?只有任凭泪水倾盈。“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之胜,全在于此。词人用“无言”含蓄地表达了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亡妻的哀悼与思念。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作者结尾不直接表达思念妻子,而是以景结情,触及与妻子有一定关系的物,即枇杷树,睹物怀人,而物是人非,从而引发了对往事的伤怀,含蓄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言有尽而意无穷。(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湖南长郡中学11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春天里的一堂课王蒙从文学观念上说,西方人更重视的是小说的虚构性。英语里头,没有一个真正代表小说的词儿,short story是短篇小说,novel是长篇小说。整个的小说叫什么呢,像小说二字的叫法fiction。fiction是什么意思?虚构之意,所以说谎话也叫fiction。中国也说那种靠不住的话叫“小说家言”,办真事儿,不能按小说家言办。 中国的小说一词起始于庄子,庄子说:“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就说你修理、修饰,制造一批小说、制造一批段子,不是大说不是大言,尤其不是给朝廷报的那个策论。你“干县令呢”就是你意欲用你的小说来表达你对那个最大的命题、最大的事业的意见,表达对国之大者的关心,这是不得体的,是很难做到的。庄子告诉你说,小说是引车卖浆之流的下等人喝着茶闲扯的那些事儿。但是这个也不是一个坏话。因为小说确实有一个特点,从小见大。但是虚构的能力,我始终觉得我们还可以发展发展。我再说一个,就是语言是符号,是思维的符号,又是一个自己的世界。文艺里头,按受众的数量来说,远不如歌曲戏剧电视节目,所以挣钱文学也不灵。但是呢,文学又非常重要。您看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举的例子基本上是文学。原因就是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所以我认为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应该有相对比较强大和深邃的思维能力。当然,叫座的表演也很好,那个谁也不能轻视他。尤其是每年这个春晚,这已经成为中国的春节生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可是你要想发展思维能力,①不能离开文学,不能不看文学的书。同时,语言本身它能够成为一个世界。尤其是中文和汉字,因为它是综合性的文字,它表音、它表义、它表达一种逻辑,而且它有非常美好的形状,就是有无穷妙处的形、义、音、理的结合与结构。这个结构是文字和语言的结构,不仅仅是逻辑的结构。比如说骈体文的对仗,它不仅是语义上的相对应,而且是平仄、词性、语法上的对应。比如说“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桃花红”。“又是”和“依然”意思差不多。如果仅只作为符号看,它们互相重复,不可取。②但作为对联,它极佳。尤其是在中国的诗词里,文字有跳跃性,有蒙太奇,有互相不相关的东西,都摆在那儿,非常吸引人,如说“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月明珠有泪”,写到了极致,已经是永远无法超越的了。“蓝田日暖玉生烟”,③“玉生烟”,好得没法再好了,写出了玉的湿度、玉的生命。但是珠与玉,有文字上的匹配,却无逻辑与事实上的联通。蓝田也有麻烦,因为蓝田是陕西的一个地名。他跟那个沧海,实际对应连贯不上。但是你把它作为汉字来对,却是绝无差错、美好圆满。我不知道在座的有多少是写小说为主的,多少是写诗歌为主的,但是写诗的、写小说的,我希望都互相尝试尝试,对方对语言的构思与结构。语言艺术有很强的音乐性,文字、文句、段落、章节的铺排,有造型性,例如从一行一个字到一行十几个字的金字 塔形诗。文字的联结与转化,有姿态性舞蹈性,还有正话反说、正说、颠倒次序、俗韵雅韵、拗口绕口……有杂技性、趣味性、故事性、调笑性。我顺便再说一句,神哨的话就结束了。我们的很多著名的就是比我年轻一点的,一批同行朋友,他们都特别佩服《百年孤独》开头:“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里雷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既是现在时,又是未来时。同行们五体投地,全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面前趴下了。其实这有什么新鲜的?李商隐一千六百几十年以前,远远在加西亚·马尔克斯之前,写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你问我的归期,这是现在问。未有期,在可预见的未来,回不去。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现在进行时。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未来时:什么时候我能与你回忆我的现在呢?共话巴山夜雨时,是讲未来时期的过去时,即我的如今的现在时。我丝毫不敢对加西亚·马尔克斯有所不敬。为什么呢?因为加西亚·马尔克斯他是左翼,他是那个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阿拉法特的朋友。所以那个秘鲁的诺奖得主略萨就攻击他,说他是阿拉法特的太监,他不予置理。一九八六年二月初,我在纽约出席国际笔会的第四十八届大会,与陆文夫作为贵宾与会。在那个会上,美国的这个国务卿是舒尔茨。舒尔茨刚一发言,美国那些作家,脱下鞋来用鞋跟砸桌子。为什么?美国不准加西亚·马尔克斯入境。但是写作上的这些小技法呀,中国有的是。越是做作的怪招,越没有太大的价值,而且怪招只能用一次,玩第二次就只能丢人。尤其是你要看诗词的话,哎哟,无意中的创新,把你活活服死。所以我还希望跟大家说,活一天学习一天,学习中国的传统,学习世界上的各种新书、可爱的书,学习生活中随时出现的新的想象、新的可能,④学习学习再学习![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3年第8期,有删减]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子对小说的看法不同于西方人,庄子认为小说登不得大雅之堂,只是乡间坊里流传的事儿,作者对庄子的看法有些赞同。B.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举了许多和文学相关的例子,这充分证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思维的工具。C.汉字将音、义、逻辑和美好的形状结合在一起,它是综合性文字;作者认为,中文和汉字同其他语言一样本身能够成为一个世界。 D.美国作家脱鞋砸桌子,以此来反抗美国国务卿,表达对马尔克斯的支持,作者借这个事件表达了自己对马尔克斯的看法。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运用了否定和双重否定,语气强烈,态度坚决,指出文学对思想的重要性。B.句子②紧紧承接上文语意,“它极佳”一语表达了作者对传统对联用字的正确看法。C.句子③分析了“玉生烟”的好处,作者感悟到了诗人赋予玉的特征,把握到了精髓。D.句子④运用反复修辞,语言铿锵有力,表达了作者对读者要不断学习的强烈呼吁。8.文章前三段介绍了小说的两个特点,请分析鲁迅先生的《祝福》是如何表现这两个特点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头素来被称为神来之笔,评论家和小说家对此向来赞誉有加,但是王蒙的看法不同于他们,你是如何理解王蒙的看法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A(“作者对庄子的看法有些赞同”,此说法不正确,从文章第1、2段来看,作者引用庄子对小说的看法,是想证明小说具有虚构性。从第3段可知,庄子对小说是鄙夷的态度,但作者对小说是赞同的态度,并希望我国小说在虚构方面有更大的发展。〕7.B(句子②并没有承接上文语意,而是进行了转折。上文讲述了从语言符号的角度看该对联互相重复,不可取,而句子②从对联的角度对它进行了肯定。)8.《祝福》一文表现了小说“以小见大”和“虚构性”两个特点,《祝福》通过一个农村妇女的在失去丈夫后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对中国妇女的残害,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2分)《祝福》将农村妇女的悲惨遭遇放到祥林嫂一个人身上,通过她来集中表现受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压迫,这个人物具有虚构性,但正是这种虚构却恰好表现了当时的现实。(2分)9.王蒙对这种未来过去时的写法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他对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认可的,(2分)只不过王蒙并不认为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头富有独创性,(2分)并且王蒙认为这种开头虽有技巧但不要重复使用,小说的艺术性在于创新,要从书中和生活中学会创新。(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辽宁省实验中学11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材料一:高适者,渤海蓚人也。适少落魄,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数年之间,体格渐变,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及翰兵败,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至德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兵罢,宰相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乃左迁太子少詹事。(节选自《旧唐书》)材料二: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人。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远。后举有道,授封丘尉。未几,哥舒翰表掌书记。后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李辅国忌其才。蜀乱,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迁西川节度使。还,为左散骑常侍。永泰初卒。适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年五十,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尝过汴州,与李白、杜甫会,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人莫测也。中间唱和颇多。今有诗文等二十卷,及所选至德迄大历述作者二十六人诗,为《中兴间气集》二卷,并传。(选自《唐才子传》)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B.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 勇战/安可得C.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D.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本文中的“迁”,与《琵琶行并序》中的“左迁”不同。B.江东,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理概念,古代指长江以东地区。按照地理概念,古人也称“江东”为“江右”。C.耻,意为“以……为耻”,与《师说》中的“而耻学于师”的“耻”意思相同。D.永泰,文中指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禄山反叛时,高适征讨哥舒翰,哥舒翰让他做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于是他又辅佐哥舒翰镇守南阳。B.皇帝让各个皇子分别镇守地方,高适曾极力劝阻,但未被采纳。后来永王李璘造反,肃宗召其商量,认为他的意见与众不同并让他领兵平定叛乱。C.高适忠心耿耿,敢于直言劝谏,招致李辅国的嫉恨。李辅国在皇帝面前诋毁高适,高适因此被贬为太子少詹事。D.同为高适作传,材料一所记高适劝谏及预言永王必败的事,表明他在政治军事上有突出的才能,而材料二所记偏重他的才学品性,其他如政治活动、为官业绩等却一笔带过。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2)负气敢言,权近侧目,李辅国忌其才。14.材料二中说高适“敢言”,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0.C11.B12.A13.(1)当时右丞相李林甫独揽大权,对文辞十分轻视,只用对待举子的礼节对待他。(2)高适仗恃意气,敢于直言。朝中权贵近臣都怕他,李辅国妒忌他的才干。14.①高适谒见玄宗,陈述哥舒翰兵败的原因在于监军不关心军卒,南阳各路首领各持权力。②高适在 永王叛乱时趁机向肃宗陈述江东利害,称永王必败。③高适的诗歌里有很多发自肺腑的语句。④高适在玄宗把各王子分封到各地时强烈劝谏不可以。【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高适从骆谷向西奔驰,拜见玄宗,于是陈述哥舒翰兵败的原因说:“监军李大宜不关心军卒,军卒吃粮仓的米饭尚且还不够,想让他们奋勇征战,怎么可能?……”“玄宗”是“谒见”的宾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B;“军卒”是“不恤”的宾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C。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升迁;降职、贬官。句意:不久升他做侍御史。/我降职做九江郡司马。B.错误。“古人也称‘江东’为‘江右’”错误,应为古人也称“江东”为“江左”。C.正确。句意:以参加科举考试为耻。/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D.正确。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高适征讨哥舒翰”错误,文中“征于翰讨禄山”指高适被哥舒翰征召去讨伐禄山,而不是高适征讨哥舒翰。故选A。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擅权”;独揽大权;“薄”,轻视;“以”,用……礼节。(2)“负”,仗恃;“侧目”,害怕;“忌”,妒忌。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可知,高适谒见玄宗,陈述哥舒翰兵败的原因在于监军不关心军卒,南阳各路首领各持权力。②由原文“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可知,高适在永王叛乱时趁机向肃宗陈述江东利害,称永王必败。③由原文“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可知,高适的诗歌里有很多发自肺腑的语句。 ④由原文“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可知,高适在玄宗把各王子分封到各地时强烈劝谏不可以。参考译文:材料一:高适,是渤海郡蓚县人。少年时四处流落,没有固定的事做。小时候家里贫困,客居梁、宋,以乞讨为生。他性格对权贵十分傲气,观察事物有透彻的了解。等到二十岁时才关注诗歌,几年之间,诗歌的体裁格调渐渐变化,凭借气质自我欣赏,每吟诵一篇,喜欢被爱好诗歌的人传诵。宋州刺史张九皋对他的才能十分惊奇,推荐他到有道科。当时右丞相李林甫独揽大权,对文辞十分轻视,只用对待举子的礼节对待他。高适拂袖而去,客居河右。河西节度史哥舒翰见了他觉得他很与众不同,于是上表推荐他做左骁卫兵曹,担任自己府上的掌书记,跟着哥舒翰上朝,在皇帝面前极力称赞他,不久高适又离哥舒翰而去。恰逢安禄山叛乱,高适被哥舒翰征召去讨伐禄山,任命高适做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旧辅佐哥舒翰守南阳。等到哥舒翰兵败,高适从骆谷向西奔驰,拜见玄宗,于是陈述哥舒翰兵败的原因说:“监军李大宜不关心军卒,军卒吃粮仓的米饭尚且还不够,想让他们奋勇征战,怎么可能?况且南阳的各路首领都各持权力,难道像这样打仗能取得胜利吗?陛下趁此机会向西迁入蜀中,躲避歹毒之人,不算是羞耻之事。”玄宗完全接受了他的意见。后来安禄山的兵灾果然没有触及到蜀中。玄宗称赞他,不久升他做侍御史。至德二年,永王李璘在江东起兵,想要占据扬州。当初,玄宗把各位王子分封到各地,高适强烈劝谏,认为不可以。等到永王叛乱,肃宗听到他的意见很有道理,于是召见他谋划这件事。高适趁机陈述江东利害,称永王必败。肃宗认为他的回答很与众不同,让高适兼任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定江淮叛乱。平叛后,宰相李辅国憎恨高适敢于直言,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于是被贬为太子少詹事。材料二:高适,字达夫,还有一种说法是仲武,沧州人。他年轻时心胸宽广,不拘小节,以参加科举考试为耻,混迹于赌徒之中,才气名声却传播开来。后来高适考中有道科,授职封丘县尉。不久,哥舒翰上表推荐高适任掌书记,后来又升任谏议大夫。高适仗恃意气,敢于直言。朝中权贵近臣都怕他,李辅国妒忌他的才干。蜀中内乱时,高适出任蜀州、彭州的刺史,又升西川节度使,归朝后,任左散骑常侍。于永泰初年去世。高适崇尚气节,谈论王业与霸业,滔滔不绝,从不厌倦。他遭逢国家多难之时,以建功立业自我期望,到50岁才学写诗,立即就写得 很好,凭借气质自我欣赏,有很多发自肺腑的语句。每写完一篇,好事的人总喜欢传扬吟诵。高适曾到汴州,和李白、杜甫相会,酒酣耳热之际登上吹台,慷慨悲歌,迎风怀古。没有人能揣测他们的心情。相互间有许多唱和之作。现在高适还有诗文等二十卷著作,以及他编选的从至德到大历年间作者二十六人的诗,为《中兴间气集》二卷,都传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广东省肇庆高三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初秋小雨陆 游雨来一洗肺肝热,风过远吹禾黍香。谁识山翁欢喜处,短檠①灯火夜初长。望雨(其二)邵 雍久旱偶成雨,方喜慰愁苦。虽能敛尘土,不能救禾黍。【注】①檠:灯台,灯架。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是描写对象,也点明了环境。陆诗写出了雨的清凉,邵诗着意表现雨的洁净作用。B.陆诗和邵诗虽然都写到了喜悦之情,但诗人喜悦的程度却有所不同。C.陆诗写初秋时节的小雨驱散了暑热,邵诗写到久旱后的雨却未提及季节。D.陆诗的“山翁”是指诗人自己,邵诗中虽未直接出现诗人但情感贯穿始终。16.两首诗中,“禾黍”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5.A16.①陆诗中的“禾黍”是诗人选取的意象,秋风送来禾黍之香,表现了丰收在即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②邵诗中的“禾黍”代指庄稼和收成,是诗人关心和忧虑的对象,虽下了雨,但却不能解决庄稼的干旱问题,诗人心忧百姓、社稷之情跃然纸上。【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A.“邵诗着意表现雨的洁净作用”错误,由原文“久旱偶成雨”可知,邵诗着意表现的应是“雨”滋养万物、缓解干旱的作用。故选A。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陆诗:由原文“雨来一洗肺肝热,风过远吹禾黍香”可知,诗人在开头两句将雨形容为洗涤人的内脏(肺肝热),表达了雨水的清凉和洗净的作用;接着,他提到风吹过远处的禾黍,弥漫着一股香气。这里通过描绘风吹禾黍的情景,增加了秋天的生机盎然的感觉,表现了丰收在即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邵诗:由原文“虽能敛尘土,不能救禾黍”可知,此联表达了作者的深切遗憾,雨水虽然能够洗去尘土,但却无法挽救已经凋零的禾稻和谷物。这里,禾黍被用来代指人们的生活和农田的收成,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干旱带来的损失和痛苦的思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广东省肇庆高三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两句,写出了人的寿命长短要听凭造化,最后终归结于消亡。(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两句,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雄阔壮观画面。(3)古人描写秋天,多有沉郁萧索之意。但也有很多诗句写出了明丽的秋日风光,比如:“,”。【答案】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详解】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修”“生”“鹜”“霄”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江西景德镇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瓠子,又名甘瓠、瓠瓜,原产印度和非洲,7000年前在我国即有栽培,且分布广泛,以长江流域一带为主。瓠子与葫芦出自一宗,葫芦是它的一个变种。葫芦有大小两截亚腰,中间细两头粗。瓠子的形状①,长者可至一米多,有点像长长的棒槌。瓠子去皮后肉质软,稍有甜味,爽口。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里介绍瓠子的吃法“可煮食,不可生吃,夏日为日常食用”。可见古人②,而且这种菜蔬的吃法多样,既可烧汤,又可做菜,既能腌制,也能干晒。烧汤清香四飘,其味鲜美。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食用瓠瓜,还是它的叶子,③,成熟后它便失去了食用价值。 ①瓠子的味道并非清一色,有一种瓠子的苦味,常混迹瓠子之中,这种苦瓠子是不能吃的。②它含有一种毒素,即便加热熟炒后毒素也不易被破坏。③误食后,轻度中毒者会口干,头昏,恶心,乏力,嗜睡;④重度中毒者则出现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脱水。⑤有经验的食客,在买瓠子时,常会在瓠子头部掐一层皮,放舌尖尝尝,看有没有苦味。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19.材料第三段的五句话有二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案】18.①一般是长圆形 ②把瓠子当作菜蔬吃 ③都要在嫩的时候19.①句:改为“有一种苦味的瓠子”。④句:句末加上“等症状”。【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结合前后句“葫芦是它的一个变种”“长者可至一米多”可知,瓠子既有葫芦的“椭圆”的“圆”,又长,可填“一般是长圆形”。 ②此处总结古人瓠子的吃法,后句为“而且这种菜蔬的吃法多样”,可知此处提到蔬菜,可填“把瓠子当作菜蔬吃”。 ③根据“成熟后它便失去了食用价值”可知,此处指要嫩时吃,可填“都要在嫩的时候”。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句:“有一种瓠子的苦味,常混迹瓠子之中”结构混乱,前后句主语不一致,把“有一种瓠子的苦味”改为“有一种苦味的瓠子”。④句:“出现”缺宾语中心词,句末加上“等症状”。(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车子正行进在三门峡的百里生态廊道上,缤纷和青翠扑面而至,道路两侧,一边是绿树鲜花密密层叠;另一边则是一条碧波荡漾的大河如影随形。前方视线里突然出现十余只天鹅,只见通体洁白的天鹅在清澈的水面缓缓游弋,它们时而俯身汲水,时而仰脖舒颈,长长的颈项优美端庄,姿意酣畅,仿佛一对对文雅高贵的王子与公主正在翠玉铺就的舞池中①。(2)远山嵯峨,湾水凝碧,烟霞撷英,岸柳清风,满目盎然,宛如仙境的景象如此动人心魄。黄河明珠,天鹅之乡的美誉果真是②,三门峡用它惊世骇俗的美艳,给予了所有到来者不同凡响的礼遇。 (3)对于三门峡人来说,1957年4月14日意义非凡。这一天,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人民日报在头版还发表了一篇社论《大家来支援三门峡啊!》。这篇文章在当时几乎燃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很多年后还被一代又一代关心和热爱黄河的人们③。社论一出,来自全国各地的水利工作者、工人、农民、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各行各业人士纷纷奔赴这个叫作“三门峡”的地方。20.请在文中①②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艺术特色,请加以赏析。(4分)22.材料的三个自然段各有标点符号错误,请按段落序号依次修改。(3分)(1) (2) (3)【答案】20.①翩翩起舞 ②名不虚传 ③津津乐道21.①运用比喻,把眼前所见之景比作仙境,生动形象地写出景色的优美、动人心魄;②句式整齐,运用排比,有节奏感;整散结合,表达灵活多变;③写景由远到近,语序连贯合理。22.“密密层叠”后分号改为逗号“黄河明珠,天鹅之乡”是特定称谓,要加引号“人民日报”要加书名号。【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本处将十余只通体洁白的天鹅在清澈的水面缓缓游弋的情景比作一对对文雅高贵的王子与公主正在翠玉铺就的舞池中起舞的情景,可用“翩翩起舞”。“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②因为前面写到作者看到十余只天鹅在清澈的水面缓缓游弋这里又写到动人心魄的景色,所以黄河明珠,天鹅之乡的美誉是很事实相符的,可用“名不虚传”。“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③本处是说《大家来支援三门峡啊!》很多年后还被一代又一代关心和热爱黄河的人们说起,可用“津津乐道”。“津津乐道”,兴味特别浓厚地乐意说道。21.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特色进行分析鉴赏的能力。“宛如仙境的景象如此动人心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本体为眼前所看到的远山、湾水、烟霞岸柳清风,喻体为仙境,生动形象地写出景色的优美、动人心魄。“远山嵯峨,湾水凝碧,烟霞撷英,岸柳清风,满目盎然”中,每一小句都运用了四字短语,句式整齐,运用排比,有节奏感。“远山嵯峨,湾水凝碧,烟霞撷英,岸柳清风,满目盎然”中,每一小句都运用了四字短语,句式整齐,为整句。而“宛如仙境的景象如此动人心魄”和前面的句子在句式上不同。所以整散结 合,表达灵活多变。“远山”“湾水”“烟霞”为远景,“岸柳清风”为近景,所以写景由远到近,语序连贯合理。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密密层叠”后分号错误。“一边是绿树鲜花密密层叠”和“另一边则是一条碧波荡漾的大河如影随形”是并列关系,句子之间的并列用逗号,所以“密密层叠”后分号改为逗号。“黄河明珠,天鹅之乡”是人们给三门峡的一种赞誉,属于特定称谓,特定称谓要加引号。“人民日报”是报纸的名称,报纸名称要加书名号。四、写作(60分)23.(海南省2024届高三11月检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上岸”是当前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用语,一般就是指终于通过了某次考试或终于完成了某项既定的目标。有人说,生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经历一次又一次的“上岸”,才能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稳定的大陆。也有人说,人生若只剩下“上岸”,人就会被一个又一个的“任务”追赶,再也无法享受随机和未知带来的惊喜。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围绕网络热词“上岸”展开,并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人生就是一次次上岸构筑自己的大陆;观点二,忙于“上岸”就会失去生活应有的美好。两种观点无所谓对与错,主要是为了引发学生对“上岸”的思考,进而获得某种生命的启发。材料中提到“上岸”是指通过考试或完成既定目标,然后引发了对人生过程中“上岸”次数和意义的不同看法。因此,核心立意应该是分析人生中不同阶段的“上岸”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联想和思考:一是不同阶段的“上岸”,可以描述人生中不同阶段的“上岸”经历,如通过考试、完成任务、实现目标等,并分析这些经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二是“上岸”的意义:可以讨论“上岸”对个人成长、生活稳定和社会认可等方面的意义,以及这些意义在不同阶段的变化;三是“上岸”与人生追求:可以探讨“上岸”与人生追求的关系,分析如何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探索精神;四是生活中的随机与未知:可以讨论如何在追求“上岸”的过程中,不忘享受生活 中的随机与未知带来的惊喜,保持人生的丰富多彩。总之,应该以客观、深入的态度来展现“上岸”这一主题,通过分析人生中不同阶段的“上岸”经历和意义,引导读者对人生中的“上岸”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思考。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提出观点,人生因每一次“上岸”而更加充实丰盈。然后结合材料阐述“上岸”在这里的寓意:面对困难、挑战,或者生活中的重大变化,能够应对并从中成长。接着论述经历一次又一次的“上岸”正体现了人生的过程性和成长性。要勇于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不畏挫折,勇往直前,因为这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可运用举例论证,比如在多次的感情经历中,我们学会如何处理情感问题;在多次的学习挑战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应对压力和竞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上岸”,个人的内心世界会变得更加坚韧、自信,形成稳定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等。最后重申论点,强调每一次的“上岸”都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它们构成了我们内心的稳定大陆,让我们在生活的海洋中稳步前行。立意:1.以“上岸”之姿态,构筑灿烂人生。2.“上岸”欣赏风景,下海劈波斩浪。3.搏击风浪,奋勇“上岸”。4.“上岸”是一种勇气和力量。5.珍惜“上岸”的经验,打造强大的自我。6.不因“上岸”而迷航,完美实现自己的梦想。例文:漫步人生,逐梦前行“上岸”,一个充满激情与拼搏的网络用语,它代表着我们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与成长。有人说,生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经历一次又一次的“上岸”,才能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稳定的大陆。然而,也有人说,人生若只剩下“上岸”,人就会被一个又一个的“任务”追赶,再也无法享受随机和未知带来的惊喜。面对这样的观点,我不禁陷入了沉思,究竟怎样的生命历程才是最有价值的呢?回首过去,我们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一次次考试、选拔,无疑都是我们人生中的重要节点。这些节点仿佛是一座座独木桥,我们需要鼓足勇气,奋力一搏,才能成功“上岸”。而每一次的“上岸”,都意味着我们离梦想更近了一步,意味着我们的人生将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感到疲惫,会感叹生命的无常,但只有经历了这些,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 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快乐。诚然,人生若只剩下“上岸”,被一个又一个的“任务”追赶,确实会让人感到压力重重,无法享受生活中的点滴惊喜。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些“任务”不正是推动我们不断向前的动力吗?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挑战,我们才能在磨砺中成长,在奋斗中收获。每一次的“上岸”,都是我们在未知的海域中探索,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彼岸。在我看来,生命中最美好的状态,莫过于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既能勇往直前,又能欣赏沿途的风景。我们应当把每一次的“上岸”当作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驿站,停下来歇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才能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建构属于自己的稳定大陆。“上岸”并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当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应当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也许前方的道路依然荆棘丛生,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实现我们的梦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还要学会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份温暖。因为正是这些人和事,让我们在艰难的时刻找到力量,在黑暗的时刻看到光明。生命就像一场奇妙的旅程,我们都是这旅程中的探险家。在人生的道路上,让我们怀揣梦想,勇往直前,不断“上岸”,建构属于自己的稳定大陆。同时,也让我们学会珍惜,享受过程,让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山东省2023届高考语文考向核心卷试题(新高考卷)(Word版附解析)
新高考卷03-备战2024年高考高频考点题型精讲 精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
备战2024年高考各地模考(新高考卷区)语文好题优选优组卷05(11月)(Word版附解析)
备战2024年高考各地模考(新高考卷区)语文好题优选优组卷04(11月)(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模拟考试
发布时间:2024-01-14 11:20:02
页数:19
价格:¥3
大小:681.4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