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2023届高考语文考向核心卷试题(新高考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考向核心卷新高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从夏商直到春秋时期,文学传播以口头传播为主。那时虽然有了甲骨、金石、竹木简及帛丝等文字载体,但是由于受到各种限制,它们在文学传播方式中还不能居于主导地位。《汉书》中有“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全在竹名故也”。也就是说,《诗经》虽然在秦代被焚毁,但是汉代还能完整保留下来,就是因为人们口口相传,不完全是依靠竹帛的记录。西汉以后,直至唐代,随着统治者对文学典籍的重视,特别是造纸技术的不断提高,萌芽于先秦时期的抄写才真正成为文学传播的主要方式。魏晋时期甚至出现了“佣书”,即专职抄写员。“佣书”的出现大大加快了文字的传播速度。当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作品为世人追捧,出现过“每有一诗到都下,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的场面。至于雕版印刷,有史可考的说法是源自唐初。进入五代时期,雕版印刷得到了统治者的鼓励。到了宋代,雕版印刷技术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清人编著的《书林清话》记载:“书籍自唐时镂版以来,至天水一朝,号为极盛。而其间分三类:曰官刻本,曰私宅本,曰坊行本。”描述了宋代雕版印刷呈现的特征——宫府、私人和民间集体共同参与,刻书地域分布广泛,书籍种类和数量众多。《宋史·邢禺传》载:景德二年(1005年)夏,宋真宗到国子监视察,问及书籍刊刻情况,邢禺回答说:“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传正义皆备。”这当中就包括为宋朝统治阶层所推崇的韩愈作品集。(摘编自郭平《宋代印刷术繁荣放大韩愈影响力》)材料二:北宋初期到中期,是印刷术逐渐成熟并渗入日常生活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士人敏锐感受到了印刷术发展对传统阅读方式的冲击。急遽增多的书籍对阅读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士人不得不放弃抄本时代字斟句酌的反复咀嚼。获取书籍的便捷,在缓解记诵压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士人读书的粗疏。尽管如此,时代确实在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向前发展。士人的阅读方式和知识结构持续改变。曾让杜甫沾沾自喜的“读书破万卷”,对宋人而言不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王安石自称“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欧阳修不但读书多,而且以读书为人生第一乐事,“ 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宋人的阅读量空前增长,知识面迅速拓宽,因而建立起淹通经史、学兼四部的新型知识体系。新型知识体系又促使他们的思考方式发生转变。新兴的文艺思想即在此基础上得以生长。北宋中后期,宋代文艺思想迈入全面繁盛的阶段。印刷术发展对宋代文艺思想的潜移默化,于此时收获了累累硕果。首先,对学识积累的高度重视,成为此时期士人的共同追求。宋人以博学相尚。基于印本的易得和阅读速度的提升,士人们读书之多、学问之博,一般远超前代文人。据记载,有人对宋神宗说,苏轼文才可与李白相比,宋神宗回答:“不然,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在他的眼中,论诗歌的天才,李白、苏轼或可比肩;而论学识的渊博,则李白一定不如苏轼。神宗的说法虽只是一己之见,但也反映了宋人对学识的重视程度之高。其次,宋人不仅追求学识的积累,还追求学识的创造性转化。伴随知识增长而来的,是理性的判断和积极的思索。宋人不满足于知识的组合与叠加,而追求博学基础上的超越和探索属于自己的特色。这一倾向在诗学领域的体现尤为突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哲理性、议论性的增强,是宋诗区别于唐诗的重要特征。智性思维和思辨色彩,也成为宋代文学及文艺思想的突出特色。再次,知识面的大幅拓展与新型知识体系的建立,推进了文学内部各文体以及文学艺术各门类之间的交汇与整合,促生了集大成式的文艺思想观念。大量的阅读与坚实的储备,不但有助于宋人遍考前作,而且激励他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文学内部而言,各文体之间的相互勾连、相互影响极为突出,形成“破体为文”的重要观念。破体为文的现象在宋代文学中大量存在,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以文为赋、以赋为文……各文体之间的界限被频繁打破,作者不断吸收其他文体的特长,充分发掘各文体的表现潜能,丰富了文学的面貌。与此同时,文学又与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交汇,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在音乐基础上,词的独特形制与艺术专长得以成型,进而成为宋代文学之突出代表。从技术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南宋印刷术达到极盛。随着印刷业的持续扩大,专门性的文艺批评著作得以迅速增多。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宋人在“知识爆炸”之后的反思。知识的大幅增多,固然拓展了眼界,但也带来了许多困惑——面对众多庞杂的信息该如何取舍?对知识的依赖可以达到怎样的程度?知识积累是否是提升文学艺术境界的唯一途径?正是在这类反思中,主张“铺张学问”“点化陈腐”的江西诗风遭到反拨,闭门觅句的做法受到否定。(摘编自周剑之《印刷术与宋代文艺思想之演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时期,竹木简、帛丝等文字载体未能在文学传播方式中居主导地位。秦朝之后《诗经》得以完整保留,仍与竹帛的记录方式完全无关。B.魏晋时期,专职抄写员“佣书”的出现大大加快了文字的传播速度,当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作品迅速得到广泛传播就很大程度上依靠了“佣书”。 C.印刷术发展带来的不全是正面的影响,急遽增多的书籍对宋代士人的阅读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们读书的粗疏。D.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以文为赋、以赋为文等做法丰富了文学面貌,是文学内部各文体之间的界限被频繁打破的具体表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史料可知,雕版印刷源自唐朝初期,到宋代已取得空前发展,呈现出了刻书地域分布广泛、书籍种类和数量众多等特征。B.如果李白、杜甫与苏轼都生活在宋代,那么李白就有可能在学识上赶超苏轼,而杜甫也就更能体会到“读书破万卷”的乐趣。C.唐诗宋诗各有特色,唐诗胜在“丰神情韵”,而宋诗胜在“筋骨思理”,宋诗的智性思维与思辨色彩是宋代文艺思想的折射。D.两则材料对印刷术的论述各有侧重,材料一侧重于论述它与文学传播的关系,材料二侧重于论述它对宋代文艺思想演进的作用。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雕版印刷所使用的版料,一般是纹质细密且木质极为坚实的木材,例如枣木、梨木、黄杨木等,并需把它们锯成一块块木板。B.唐朝后期雕版印刷逐渐普及开来,长安、四川、淮南、江浙等地民间盛行雕印和出售日历、佛经、字书、诗文、占卜等书。C.宋朝文学体裁多种多样,不仅有词、诗歌、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而且还有游记、科学说明文、笔记体小说等。D.宋诗之所以形成“以学识为诗”的特色,是因为宋人有重视学识的观念,比如严羽认为诗歌“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4.材料一是文章的节选,它在文章中处于最前面的位置,理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5.印刷术给宋代文艺思想的演进带来的影响是划时代的,而宋人所走过的道路又能为当今的文艺工作者提供哪些启示呢?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A2.B3.D4.①文章论述的内容是宋代印刷术繁荣放大韩愈影响力,则宋代印刷术的情况属于背景性材料,应处于文章最前面,而节选部分正是这一内容。②节选部分最后提到韩愈,从结构上讲,显然是要引出下文的关于韩愈情况的论述。5.①高度重视学识的积累;②运用理性思维,创造性转化知识;③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注重文艺各门类之间的交汇与整合;④善于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自我。(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完全无关”错,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不完全是依靠竹帛的记录”可知,与竹帛还是有部分关联的,因此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选项中“李白就有可能在学识上赶超苏轼”的假设是建立在“李白在学识上不如苏轼”的基础之上的,而原文“论诗歌的天才,李白、苏轼或可比肩;而论学识的渊博,则李白一定不如苏轼”是宋神宗的观点,以此为依据进行推断是不合理的。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A.只是在说雕版印刷版料的选择,与宋代文艺思想之演进无关。B.内容是关于唐朝的,不是宋朝的。C.只是在说宋朝文学体裁多样,与印刷术和宋代文艺思想之演进都无关。D.合乎材料二中宋人重视学识的内容。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谋篇布局的能力。从内容来看,材料一节选自郭平《宋代印刷术繁荣放大韩愈影响力》,可见宋代印刷术繁荣放大应该是韩愈影响力存在的背景。从时间记录的顺序来看,材料一由“夏商直到春秋时期”,再到西汉,进而唐宋,自然先综合而言再截取重点,即先说明宋代印刷术发展情况进而再写韩愈影响力,印刷的繁荣使韩愈作品得以大量留下并传承,符合时代变迁思路以及由面到点的逻辑顺序。因此描述宋代印刷术的情况应属于背景性材料,应处于文章最前面,而节选部分正是这一内容。从论述思路来看,材料一由文学传播以口头为主到“有了甲骨、金石、竹木简及帛丝等文字载体”,再到“西汉以后,直至唐代,随着统治者对文学典籍的重视,特别是造纸技术的不断提高,萌芽于先秦时期的抄写才真正成为文学传播的主要方式。魏晋时期甚至出现了‘佣书’,即专职抄写员”,接下来是“至于雕版印刷,有史可考的说法是源自唐初”,最后写到“《宋史·邢禺传》载:景德二年(1005年)夏,宋 真宗到国子监视察,问及书籍刊刻情况,邢禺回答说:‘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传正义皆备。这当中就包括为宋朝统治阶层所推崇的韩愈作品集。’”从结尾句子来看,结构上具有引出下文的铺垫作用,符合写作的结构布局安排。【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探究问题并提出自己观点的能力。解答本题,筛选并概括相关信息即可宋代“对学识积累的高度重视,成为此时期士人的共同追求”,启示我们要高度重视学识的积累;宋人“追求学识的创造性转化”,启示我们要运用理性思维,创造性转化知识;宋人“知识面的大幅拓展与新型知识体系的建立,推进了文学内部各文体以及文学艺术各门类之间的交汇与整合,促生了集大成式的文艺思想观念”启示我们应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注重文艺各门类之间的交汇与整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宋人在“知识爆炸”之后的反思,在这类反思中,主张“铺张学问”“点化陈腐”的江西诗风遭到反拨,闭门觅句的做法受到否定。这些启示我们,要善于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自我。(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十八岁的李响蔡楠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我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他越来添乱,冷不丁就会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还一直蹦来跳去的。他耳不聋眼不花,就是说话含混不清。我讨厌他这一点,有话就说,说完就走不好吗?还有,我怕他蹦来跳去的,要是摔坏了,我可没时间送他去医院。李直也没时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于是我想赶他走。我泡上一杯茶给他端过去,他却轻飘飘地躲开我,像个气球一样飘到了窗户前。我赶紧关严了窗户,我怕他飘出去。我把茶水送到了他的嘴边,说,喝点茶吧,喝了茶哪里来的你就回哪里去,我明天还要出门呢!李响就把一杯茶喝光了。喝完茶,他不蹦不跳了,稳稳当当地站在了那里。我知道,茶水冲掉了这些年堵在他喉咙里的东西,他的声道开始通畅了。我拿出一把宜兴紫砂陶壶,又拿出一罐好茶,一并递给他,说,你可以走了。李响却没有要走的意思,他把东西扒拉到一边,说,我不是来要东西的,我想跟你出门,去南泥湾!我吃了一惊,他怎么会知道我要去南泥湾?我赶紧去扶他,我怕他说胡话犯病啥的。我把座椅搬了出来,放到他的屁股底下。他却不坐,腰板挺直了盯着我,大声说,李游,你说,到底带不带我去? 我去是有项目做,你去干什么?我给你当向导,我熟悉那里,我在那里打过仗!李响一字一顿地说。快别说你打仗的事了,你当年是瞒着父母偷着跑出去的,连新婚十天的媳妇都瞒着。知道李直为什么讨厌你吗?就是因为当年你偷着离开家。我那不是偷着跑,是当兵抗日去了。贺龙在冀中打了齐会战斗,大获全胜,部队需要补充兵员,我就跟上队伍走了。李响争辩着。那你打仗了吗?打了,不过……李响这回坐下了,他的眼神有些黯淡,他缓缓地说,我跟上队伍走的第三天,就在石家庄附近的陈庄和鬼子打了一仗,可还没冲锋,我的腿就中了一枪,后来腿病了,我就当了炊事员。我扑哧一声笑了,刚喝进去的一口茶差点喷出来,问,那后来呢?后来我参加了百团大战,跟着部队去了晋西北,再后来就去了延安。说到这,李响的眼神突然有了光芒,慢慢地说,我是跟着部队一瘸一拐地来到延安的。那时候,我和战友们都觉得这回有仗要打了,我们得保卫延安啊!可是……上级却让我们去南泥湾种地了。你是说,你去南泥湾开过荒?怎么这些年没听你说过呢?我觉得李响的话有点离谱。这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在老家又不是没种过地!再说了,你和李直哪里关心过我啊,啥时候耐心地听我说过话呀?李响说得对,我和李直确实不大关心他。他十八岁就扔下媳妇偷着跑了,李直出生的时候都不知道他爹是谁。李直和娘在动乱的时光里能熬过来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关心他!李响叹了口气,接着说,你们不关心我,可我惦记你们!原来我想打完鬼子就回来,后来我又想等南泥湾的地种好了再回来,可南泥湾很难缠啊……你就别找理由了,你根本没想过回来!我对李响喊道。别……别瞎说,我李响不是那种人。那时候的南泥湾,确实难缠,天寒地冻,荒无人烟。部队开拔到那里,没吃、没穿、没住的地儿,我当炊事员还不知道吗?红米饭、南瓜汤,那是后来才有的。挖野菜也当粮,可大冬天的到哪里去挖野菜啊?反正,炊事班里也没饭可做,我就拿起做饭的铁铲,穿着单衣,去开荒了……听到这,我不说话了。听李直讲过,他两岁的时候,县上的干部把李响的包裹送回来时,里面确实有一把铁铲,不过铲子只剩了个破片片。见我不说话,李响来劲了,说,你相信我说的是真的吧,那就带我去吧!我凑近李响,把他抱住了。他的身体很轻,我知道我抱住的不单是李响,还有李响的故事。我决定带李响走,不乘飞机了,我要亲自开车去南泥湾。李响跟着我来到了南泥湾镇,却蒙了。他怎么也找不到开过荒的地方在哪里了。他不吭声了,任由我给他当向导。我开着导航,带他去了三五九旅旅部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党徽广场、稻香门广场,还带他去 了南泥湾风景区,参观了南泥湾特有的民宿……看,我就是在这里开过荒,在这里住过!李响在一个被改造成农家院的窑洞前站住了,大呼小叫起来。我知道,我应该办我的大事了。我走进窑洞,一群人早已等在那里了。这些人是南泥湾开发区的领导,我从电脑包里拿了一份签好字的合同,说,这是我们公司引进的石墨烯技术,现在我把它无偿献给南泥湾,用上这种材料,窑洞加热快,也非常环保。再有,我的公司想捐赠一批环保充电车,方便南泥湾的旅游,第一批已经在路上了……办完这件大事,我回头再找李响,却看不见他的踪影了。这下我可急坏了,弄丢了李响,我没法向我的父亲李直交代,他正在家辛苦地帮我带孩子。我猜到李响去了哪里。我急匆匆赶到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前,果然看到李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确切地说,是他的名字嵌在了纪念碑里。这时,我听到了导游的讲解: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四亩的纪录,他用铁铲和矍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倒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我的眼泪疾速地涌了出来,我大声喊道,爷爷,你的孙子来看你了!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用“蹦来跳去”“像个气球一样飘到了窗户前”等看似荒诞的语言描写李响,暗示了他的形象萦绕在“我”心里挥之不去。B.“这些年堵在他喉咙里的东西”,指的是李响参加革命直到在南泥湾牺牲的故事。家人不知道这些事,因此对他有些误解和埋怨。C.小说中用“我”的不断追问和“扑哧一笑”的表现,意在说明“我”觉得祖父李响瞒着家里去参加革命是可笑而且没有意义的。D.李直讨厌父亲李响,是因为李响十八岁就扔下父母和新婚的媳妇,偷着离开家去参加革命,没有尽到做儿子、丈夫、父亲的责任。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在魔幻的情节中凸显现实生活的真实,拓展了小说的内部空间,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小说在刻画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时,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肖像、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多种表现手法,因而李响的形象鲜活、生动、丰满。C.小说前面说李响要给“我”当向导,后来却变成了“我”给李响当向导,情节上前后照应,侧面写出了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南泥湾变化之大。D.从前文故事中的李响到导游讲解的烈士李响,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感知其形象。小说以“我”的一 声呼喊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空间。8.“铁铲”在小说中出现过多次,请简要分析其作用。9.“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请结合李响和李游这对祖孙的故事,谈一谈你对“南泥湾精神”的理解。【答案】6.C7.B8.①表现了人物形象。既符合李响在部队做炊事员的身份,又是他后来在南泥湾垦荒的工具。②使前后的情节形成照应。李响牺牲后,县上的干部把他的包裹送回来时,里面有一把铁铲,以及小说结尾导游对李响事迹的介绍,形成了前后的照应。③凸显了小说的主题。这把铁铲象征了革命先烈在困苦的环境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9.舍家为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可笑而且没有意义”错,“我”在心里与想象中的祖父对话,是因为他瞒着家里离开,没能对家庭尽到责任,“我”的心里有心结需要解开。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肖像”错,文中没有关于李响的肖像描写。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物象的作用的能力。原文涉及“铁铲”的情节有:“反正,炊事班里也没饭可做,我就拿起做饭的铁铲,穿着单衣,去开荒了”“听李直讲过,他两岁的时候,县上的干部把李响的包裹送回来时,里面确实有一把铁铲,不过铲子只剩了个破片片”“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四亩的纪录,他用铁铲和矍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倒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铁铲”的出现突出了李响这一人物形象,“铁铲”既是李响在部队做炊事员的工具,又是他后来在南泥湾垦荒的工具。“听李直讲过,他两岁的时候,县上的干部把李响的包裹送回来时,里面确实有一把铁铲,不过铲子只剩了个破片片”,文章介绍说李响牺牲后,县上的干部把他的包裹送回来时,里面有一把铁铲,“铁铲”的出现使前后的情节形成了呼应,起到了前后照应的作用。文章结尾处说“这时,我听到了导游的讲解: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四亩的纪录,他用铁铲和矍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倒在了地里, 那年他只有十八岁……”,小说结尾处导游对李响事迹的介绍,与前文形成了照应。文章虚写祖孙的对话,实写“我”到南泥湾做公益项目,中间加入关于“铁铲”的叙述,“铁铲”既是炊事工具,又是垦荒工具。这把铁铲象征了革命先烈在困苦的环境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由此进一步突出了小说的主题。【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我那不是偷着跑,是当兵抗日去了。贺龙在冀中打了齐会战斗,大获全胜,部队需要补充兵员,我就跟上队伍走了。李响争辩着”,新婚不久的李响跟上队伍去抗日,体现了舍家为国,无私奉献的“南泥湾精神”。“那时候的南泥湾,确实难缠,天寒地冻,荒无人烟。部队开拔到那里,没吃、没穿、没住的地儿,我当炊事员还不知道吗?红米饭、南瓜汤,那是后来才有的。挖野菜也当粮,可大冬天的到哪里去挖野菜啊?反正,炊事班里也没饭可做,我就拿起做饭的铁铲,穿着单衣,去开荒了……”,南泥湾没吃、没穿、没住的地儿,需要人们去开荒,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县上的干部把李响的包裹送回来时,里面确实有一把铁铲,不过铲子只剩了个破片片”“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四亩的纪录,他用铁铲和矍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倒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为了开垦南泥湾,李响的铁铲用成了“破片片”,创造一天开荒四亩的纪录,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倒在了地里,体现了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精神。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之伐北匈奴也,使假司马班超出使西域。超行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曰:“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曰:“到已三日,去此三十里。”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初夜,超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超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告以汉威德,自今以后,勿复与北虏通。广叩头,“愿属汉,无二心”,遂纳子为质。还白窦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帝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前功。”(汉章帝建初)元年,诏征还班超。超将发还,疏勒举国 忧恐;其都尉黎弇曰:“汉使弃我,我必复为龟兹所灭耳,诚不忍见汉使去。”因以刀自刭。超还至于阗,王侯以下皆号泣曰:“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互抱超马脚不得行。超亦欲遂其本志,乃更还疏勒。疏勒两城已降龟兹,而与尉头连兵。超捕斩反者,击破尉头,杀六百余人,疏勒复安。(汉和帝永元)十四年,班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书乞归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谨遣子勇随安息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见中土。”朝廷久之未报,超妹曹大家上书,帝感其言,乃征超还。八月,超至洛阳,拜为射声校尉。九月,卒。(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注:文中“部善”“疏勒”“龟兹”“于阗”“尉头”“安息”均为古西域国名。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会天大风/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B.会天大风/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C.会天大风/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D.会天大风/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假司马,旧时官名的“假”字有代理、非正式之意,假司马即代理司马、非正式的司马。B.卿曹,是“君等”“你们”的意思。卿,古代也用于表示对人的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C.纳子为质,质即质子,指古代派往敌方或他国的外交使节,多为王子等出身贵族之人。D.大家,古时可用来尊称学识高、品德好的妇女,班超妹妹的丈夫姓曹,故她被称为“曹大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鄯善王广原来对待班超恭敬有礼,但后来突然疏远,班超敏锐地洞察出是北匈奴使者的到来致使鄯善王广改变了态度。B.班超向随从们仔细分析形势,将他们当时的危险处境比喻为虎穴,提出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化险为夷,使出使取得成功。C.匈奴使者被杀一事震惊整个鄯善国,班超借机告知汉朝的国威与恩德,鄯善王广叩头谢罪,表示臣服汉朝,不再有二心。D.疏勒国两城归降龟兹,并且和尉头国连兵,班超逮捕斩杀了叛变者,还打败了尉头国,使疏勒国恢复了安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2)还白窦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14.班超为什么“久在绝域”,最后才回到中原地区?请简要说明。【答案】10.A11.C12.B13.(1)如果让鄯善王逮捕我们送交匈奴,那我们的尸骨就会永远被豺狼吞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2)班超回来,向窦固禀告了出使经过,窦固十分高兴,上书朝廷详细报告班超的功劳,并请求另行选派使者出使西域。14.①当时边疆尚不稳定;②班超想要实现原来的志向;③西域民众多相挽留;④朝廷没有及时召回。(答出三点即可)【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句意:正赶上刮大风,班超于是就顺风放火,(营帐)前后鼓声齐鸣,喊声震天,匈奴众人惊慌失措,班超亲手格杀三人,手下官兵杀死北匈奴使者及随从共三十多人,其余一百多人全被烧死。“吏兵”做“斩其使……”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虏众”是“惊乱”的主语,“虏众”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指古代派往敌方或他国的外交使节”错误。质子,指作抵押的人质,不是外交使节。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将他们当时的危险处境比喻为虎穴”分析错误。“虎穴”不是比喻他们当时的危险处境,而是比喻匈奴使者的住地。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收”,逮捕;“骸骨长为豺狼食矣”,被动句,“为”表被动;“长”,永远;“奈何”,怎么办。(2)“白”,禀告;“具”,详细地;“功效”,功劳;“更”,另行。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由原文“疏勒两城已降龟兹,而与尉头连兵。超捕斩反者,击破尉头,杀六百余人,疏勒复安”可知,这时疏勒已有两城归降了龟兹,并与尉头国联合兵力。班超逮捕斩杀叛变者,击败了尉头国,杀了六百多人,疏勒又恢复安定了。由此可知,当时边疆尚不稳定;由原文“超亦欲遂其本志,乃更还疏勒”可知,班超也想完成他原来的志向,于是更改路线回到疏勒。由此可知,班超想要实现原来的志向;由原文“超还至于阗,王候以下皆号泣曰:‘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互抱超马脚不得行”可知,班超在归途中经过于阗,王侯以下的人都哭号着说:“我们依赖汉朝使者,就像依赖父母一样,您确实不能离开啊!”他们相互抱住班超的马脚,使他无法前行。由此可知,西域民众多相挽留;由原文“朝廷久之未报,超妹曹大家上书,帝感其言,乃征超还”可知,奏书呈上,朝廷久不答复,班超妹妹曹大家上书,皇帝被班昭的奏书感动,于是征召班超回国。由此可知,朝廷没有及时召回。参考译文:(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讨伐北匈奴,派假司马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到了鄯善,鄯善王广用十分周到的贵宾礼仪待班超,后来忽然改变了态度,疏远怠慢班超等人。班超说:“这一定是有北匈奴的使者来到,(而鄯善王)犹豫不知归附谁的缘故。明智的人会看到事情没发生时的迹象,更何况已经很明显了。”于是他召来侍胡,假装已知实情,说:“匈奴使者来了几天,如今在哪里呢?”侍胡惊慌地说:“已经来了三天,距离此地三十里。”班超就把侍胡禁闭起来,把自己带来的三十六个官员全都会集起来,与他们一起饮酒,饮到酣畅之时,趁机激怒大家说:“你们与我都在绝远荒域,现在北匈奴使者才来了几天,鄯善王广对我们的礼敬立即停止了,如果让鄯善王逮捕我们送交匈奴,那我们的尸骨就会永远被豺狼吞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官员都说:“现在我们身处危亡境地,愿跟从司马您同生共死。”班超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现在的计策,只有乘夜用火攻匈奴使者,使对方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马,他们一定非常震惊恐惧,这样便可将他们一网打尽。消灭了北匈奴使者,那么鄯善人就会胆战心惊,我们的事情就会办成也可以建立大功。”刚入夜,班超就率领官兵奔向北匈奴使者的营帐。正赶上刮大风,班超于是就顺风放火,(营帐)前后鼓声齐鸣,喊声震天,匈奴众人惊慌失措,班超亲手格杀三人,手下官兵杀死北匈奴使者及随从共三十多人,其余一百多人全被烧死。第二天,班超叫来鄯善王广,拿出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鄯善全国震恐。班超将汉朝的国威和恩德告诉鄯善王,让他从今以后,不要再跟北匈奴交往。广叩头,“我愿归属汉朝,没有二心”,于是把王子送到汉朝做人质。班超回来,向窦固禀告了出使经过,窦固十分高兴,上书朝廷详细报告班超的功劳,并请求另行选派使者出使西域。明帝说:“像班超这样的官员,为什么不派遣,却另选他人呢?现任命班超为军司马,命他完成先前的功业。”(汉章帝建初)元年,皇帝下诏召回班超。班超将要动身返回,疏勒全国忧虑恐慌;疏勒都尉黎弇说:“ 汉朝使者抛弃了我们,我们必定再次被龟兹灭亡,实在不忍心看汉朝使者离去。”于是拔刀刎颈自杀。班超在归途中经过于阗,王侯以下的人都哭号着说:“我们依赖汉朝使者,就像依赖父母一样,您确实不能离开啊!”他们相互抱住班超的马脚,使他无法前行。班超也想完成他原来的志向,于是更改路线回到疏勒。这时疏勒已有两城归降了龟兹,并与尉头国联合兵力。班超逮捕斩杀叛变者,击败了尉头国,杀了六百多人,疏勒又恢复安定了。(汉和帝永元)十四年,班超久在绝远荒域,因年老思念故土,上书请求回国,奏书说:“我不敢企望回到酒泉郡,只愿能活着进入玉门关。现在我恭敬地派遣我的儿子班勇随同安息国的进贡使者入塞,趁我尚在人世,让班勇能亲眼见到中原的风土。”奏书呈上,朝廷久不答复,班超妹妹曹大家上书,皇帝被班昭的奏书感动,于是征召班超回国。八月,班超到了洛阳,被任命为射声校尉。九月,班超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岑参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余光。[注]《西京杂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先写自己“年纪四十”,“头白始为郎”,有年华已逝、自伤身世之感。B.颔联描写了作者读书的清幽环境,既照应题目,也为下文的抒情言志做了铺垫。C.颈联通过写“惊蝉““求高树”,“旅雁”“厌后行”,直露心迹,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D.全诗写作者于秋夕读书之时,生幽思、发慨叹,有“语奇体峻,意亦造奇”之妙。16.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直抒胸臆:首联“蹉跎”“自怜”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慨叹;②借景抒情:颔联借写秋景,表达了岁月蹉跎的悲凉之意;③用典抒情:尾联运用凿壁偷光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李侍郎提携的心愿。【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 C项,“直露心迹,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错,颈联触景生情,以“惊蝉”和“旅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仕途上进的愿望。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手法的能力。题目问的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的,也就是从抒情手法的角度思考。诗人先写自己“四十”始“为郎”,有自伤身世之感,“蹉跎”“自怜”直抒胸臆,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慨叹。接着一句是“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此联借景抒情,在时序交替中抒发了岁月蹉跎的悲凉,同时也使他悟到,没有外力的作用,没有他人的提携,要想使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走“干谒”这条道路了。那么向何人献诗进行干谒呢?岑参想到的是李进。“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明白地表达了自己欲选调之意。“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这两句诗用了匡衡凿壁引光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李侍郎提携的心愿。(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先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手法描写周瑜卓越战绩。(3)“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伏清白以死直兮②.固前圣之所厚③.谈笑间④.樯橹灰飞烟灭⑤.沧海月明珠有泪⑥.蓝田日暖玉生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直、厚、谈、樯橹、沧、蓝、暖、蜉蝣、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他并不是一位农民伯伯,而是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共和国少将张连印。退休后,他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左云县张家场村。 望着一片光秃秃的荒山,张连印下定决心:“作为一个退休的老兵,我想把植树造林作为自己退休后的最后一个战场。”但改变生态环境,不像房前屋后栽几棵树那么容易,它需要科学指导,整体规划。张连印带兵是内行,干这活儿却是外行。但是他①_________________,放下曾经的特殊身份,拜专家为师,学习植树防沙的知识。此外,他还通过去部队老战友那里走访、到林业部门咨询相关政策、与金融部门进行接洽等多种形式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到处奔波。在荒山上,张连印②_________________,总是抢在劳动第一线,带头与村民们吃住在一起。由于经验不足,第一年栽下的树苗成活率还不到50%。在成片枯死的树苗前,张连印一坐就是半天,心情很差。在失败的打击下,他没有灰心,而是③_________________,及时总结,又悉心请教当地农技专家,逐步摸索出适合家乡气候的植树方法。(1)四年多的风餐露宿,四年多的含辛茹苦,四年多的甜酸苦辣,张连印终于收获了硕果。荒山绿化面积达到3000余亩。(2)黄鹂鸟来了,杜鹃来了,黄羊也来了。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①不耻下问②身先士卒③重振旗鼓19.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他到处奔波,走访部队老战友,到林业部门咨询相关政策,又与金融部门进行接洽。20.两组排比句,分别展现了张连印带领村民植树造林的经历和感受,以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两组排比句,句式整齐一致,节奏感强,第(1)组极尽铺陈之势,突出了植树造林的艰辛程度,第(2)组则具体可感,形象地表达了植树造林取得成功的喜悦之情。【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语境是强调曾是军区原副司令、共和国少将的张连印放下曾经的特殊身份,拜农林专家为师,学习植树防沙的知识,可填“不耻下问”。“不耻下问”意思是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第二空,语境是强调张连印总是抢在劳动第一线,冲在前头带领大家干活。可填“身先士卒”。“身先士卒”指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代也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第三空,语境是强调张连印失败之后没有灰心,而是重新振作,总结教训并摸索出适合的植树方法。可填“重振旗鼓”。“重振旗鼓”比喻失败后,重新整顿再起。【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长句变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方法是将长句划分层次,找出主干句,再把非主干句分成几个层次,每一层作为一个短句出现即可,注意不要丢掉信息,不改变原意。本句主干句是“他到处奔波”,然后将几个非主干句提炼出来,第一句是奔波的目的,“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然后是其中解决问题的几种形式,第二句是“去部队老战友那里走访”,第三句是“‘到林业部门咨询相关政策”,第四句是“与金融部门进行接洽”,最后将这几句话连缀成通顺句子即可。【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效果的能力。两句均采用了“四年多的……”和“……来了”的句式,三句结构相同的句子构成了排比结构。分析排比这一修辞的效果,可从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增强句子的气势,更好地体现表达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等角度分析。第一组句子,四年多的“风餐露宿”“含辛茹苦”“甜酸苦辣”,是张连印带领村民植树造林经历的各种困难、不易的真实概括,运用排比能集中体现这些经历和感受,铺陈之势,突出了植树造林的艰辛程度;第二组句子,张连印带领人民坚持植树绿化,终于收获了硕果,荒山绿化面积达到3000余亩,“黄鹂鸟来了,杜鹃来了,黄羊也来了”,通过写这些动物因为绿树成荫环境变好纷纷而来,具体可感,形象地表达了植树造林取得成功的喜悦之情。两组句子使用排比,从节奏、效果角度看,句式整齐一致,节奏感强,能增强句子的气势,更好地表达内心感受。(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论语》包含丰富的、密集的、精练的、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文化含量非常高。举例说,一本《论语》五百多则,一万五千余字,有一百多个成语,成语是最原始的出处,最原始的本意,②。《论语》里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包含了大量的人生智慧。这种知识体系,跟今天的教材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读《论语》一年,与其他孩子差距有多大,不用考试证明。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山上走,走得有点吃力,才有提升。每一步走得很轻松,一定是在往山下走。教育也是一样的道理,往上走还是往下走,结果不一样;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现在的孩子,甚至读到博士、博士后了,工作了,还是心智不成熟。③:一是正确认识自己;二是正确认识他人和环境;三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真正的成熟很正派很规矩,同时温良恭俭让。21.下列句子中的“规矩”和文中画横线处的“规矩”,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红楼梦》第七回:“亲友知道,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规矩都没有?” B.《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如今我拿待上司的规矩待他,他还心上不高兴。”C.《荀子·儒效》:“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D.《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靠右的一间正屋住着屋主罗斯托玛乞维列,一个规规矩矩的市民。”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1.D22.①《论语》是知识体系②不是成语字典里的教条③心智成熟需要做到三个方面【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选文中的“规矩”意为老老实实,恪守本分。A.“连个规矩都没有”,礼法、法度之意;B.“待上司的规矩”,一定的标准;C.“设规矩”,圆规和方矩;D.“一个规规矩矩的市民”,恪守本分之意。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所要补写的文句是段首句,故在语意上应是中心句,阅读后文可知,此文段主要内容是讲《论语》里所包含的知识,从“这种知识体系”一句可知上述内容就是讲《论语》的知识体系,故可填“《论语》是知识体系”。第二处,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上文“成语是最原始的出处,最原始的本意”,下文应该从事物不是什么的方面来写。成语原始的出处,相对于“成语在字典里的意思”,故可填“不是成语字典里的教条(释义)”。第三处,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上文“还是心智不成熟”和下文“一是……;二是……;三是……”,此处应该填写承接上下文的语句,即承上要写“心智”,承下要写“心智成熟有几个方面”,故可填“心智成熟需要做到三个方面(或,心智成熟有下面三个方面的表现)”。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 尽心上》,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提升个人品德修养;得志时就改造天下,造福天下百姓。在这方面,苏轼可谓典范。当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屡遭贬谪时,做到独善其身,寄身文章,留下了许多光照千古的名篇;当他受到执政者重用时,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绩显著。上述材料能给当代青年很多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属于引语式材料作文题,由材料和写作要求组成材料分两层:第一层对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进行了具体解释,这是整则材料的中心,“穷”是“不得志”,此时要洁身自好,提升个人修养;“达”是“得志”“达成自己的意愿”,此时要造福天下。第二层以苏轼为例,阐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因此,作文的核心话题是“穷与达”。具体写作时,必须围绕“穷与达”来写,不仅要考虑“穷”时怎样提高品德修养,“达”时怎样“兼济天下”,还要考虑“穷”与“达”的关系。导写语“上述材料能给当代青年很多启示”中的“当代青年”是对考生身份的界定,文章中要有“当代青年”的身份意识;“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中,“结合材料”要求观点从材料中得出,即观点不能和材料无关。行文构思上,可以由名言引入,也可由材料中苏轼的事例引入,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穷”“达”列举相关事例,接着联系当下青年,点明当代青年的家国情怀,最后可以再以名言呼应开头。立意:1.穷不失义,达不离道。2.得志与民,不得志独行其道。3.达则兼济,心怀天下。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9-24 23:30:02 页数:19
价格:¥3 大小:50.5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