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泸县一中高2022级高二(上)第三学月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管好。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两大部类,科学技术作为最富革命性格的生产力,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日益增多的方便与享受,使人类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19世纪以降,尤其是20世纪,相当多的人把科学技术视作全知、全能、全在的救世主,以为所有难题,包括精神、价值、自由都可以经由科学技术获得完满解决。科学方法是从研究自然界(尤其是物理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物质化”方法,或“非人格化”方法,其应用显然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科技文化存在若干盲点,需要人文文化去关照。这首先表现在,对人类的生命意义而言,科技是“价值中立”的,因此,科学技术的健康走向,有赖人文文化指引。原子能的释放,可以发电、医疗、也可以大规模杀伤人类,乃至毁灭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星球。科学推进原子能技术的发展,却并不左右原子能技术为何种目标服务。但是作为社会人的科学家却不应是价值中立的。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便是从人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的。科技需要人文文化弥补的又一理由是:科学技术可以提供日益强大、有效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类对于政治理念、伦理规范和终极关怀等层面的需求,总之,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而现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困扰,往往发生在“价值理性”管辖的领地,发生在“意义危机”频频袭来之际。工具理性愈益强大,不少人精神上却无所皈依,在滚滚红尘中泯灭了灵性,以至正义感、使命感、公德心、自尊心低落,有些人富贵则淫,贫贱则移,威武则屈。面对这种社会现状,呼唤人文传统,并对其加以现代改造,便显得有双倍的必要。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尤其是在道德层面,可以成为文明人类公认的生活准则。诸如不忍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都是贯通古今、中外认可的。“人无信不立”,何尝不是成熟的现代市场交易所应遵循的经济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也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须臾不可脱离的黄金法则。两种文化对立,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产物,但二者间达成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关系又是完全可能的。人文学者借鉴科学技术的成就与方法,自然科学家也能在人文学科中得到启示。学术泰斗王国维提出的以地下之遗物(考古材料)比照纸上之遗文(文献材料)的二重证据法,是人文学者借取科学的实证原则的成功一例。达尔文与华莱士不约而同地从马尔萨斯《人口论》中获得灵感,则是人文学科滋补自然科学发展的典型例证。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创造性活动彼此间存在相关性、联系性和互补性。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协调发展,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所在。其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科学将继续长足进步,这是可以预期的,因为人类创造的“工具理性”已经赢得了无可阻遏的前行势能;而人类的“价值理性”还较为脆弱,我们并未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便是古人所云“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而今天的中国人应当有此“百年积德”的自觉。(摘编自冯天瑜《两种文化协调发展的随想》)材料二:教育是人发展自身的重要社会现象,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丰富复杂的。就教育促进人的心智发展而言,我们的教育活动可以分成四个层次或境界。这四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常识层次、知识层次、智慧层次和精神层次。(如图1“教育心智塔”)教育心智塔的这四个层次,虽然是人的发展的四重境界,但在这里我们主要指的是教育活动本身的境界,即一个教育活动能在怎样的高度自觉地引导和促进人的发展。这四个层级,反映的是每一个教育活动可能达到的不同层次和境界。一个小学教师,可以在智慧和精神等很高层次上来展开教孩子们“1+1=2”这样简单知识的教育活动;而一个大学教师讲授高级微积分的教育活动或许只能达到知识的层次。 在谈论教育中的科学和人文问题时,我们经常会将其分开甚至对立起来。实际上,在教育心智塔的两个较低层次,人文和科学的确是可以分开的;然而,一旦教育活动进入智慧和精神的高级层次,人文和科学就是统一一体、密不可分的了,这里的科学也是人文的一部分。科学,即便是纯粹的自然科学,尽管它生产的是关于自然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无一不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它本身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智慧教育和精神教育的层面,科学必须还原为人文,才能真正显现其作为科学的意义。人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真正的目的在于其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提升,而不是止步于记住这些知识。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发展,获得知识不过是人的发展的一个方面和一种手段。知识唯有转化成智慧,才能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科学与人文的疏离,实质上是科学知识与自身意义的疏离,其结果就是教育和知识本身的异化。当下,知识更加易得,也日益失去了获得之后的趣味性和兴奋感,同时教育也逐渐丧失了神圣感和崇高感,并逐渐向教育心智塔的低层退缩,最后退化为一种简单记住一些无意义符号的活动,这是一种只是“记住”而非“知道”的未完成教育。教育仅限于常识和知识层次,对人的发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哪怕我们只是要培养一名从事简单劳动的工匠,智慧和精神层次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科学教育也只有在智慧和精神层次的人文化过程中走向完整,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因此,科学与人文的平衡,乃至科学教育本身的再人文化,是当代学校教育走出危机所必需的。(摘编自项贤明《当代学校教育中的科学和人文危机》)1.对两则材料中画横线的词语,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物质化”是指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实证、体验、理解、领悟、量化处理等。B.“价值中立”指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行善和威慑,科技成果的走向并不由科技本身决定。C.“意义危机”指当下社会注重工具理性,缺乏价值理性而造成的道德迷失的现状。D.“记住”而非“知道”描述的是低层次的教育,学生只能记住某些符号,但却不能形成自己的智慧和精神。2.下列对于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的“工具理性”发展迅速,“价值理性”发展则相对滞后,要求人们的关注要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领域上来。B.应倡导人们更多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或广泛运用人文的方法来开展科研,以便实现两种文化的协调发展。C.根据“教育心智塔”,能够在智慧和精神等高层次上展开教育的老师,和只讲解知识的老师相比,前者的教育水平和层次更高。D.科学教育只有从知识提高到智慧和精神的层次,才能使科学转化成人的创造力,才能在培养人的科学精神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教育的意义。3.下列名人的论述中,不能证明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梁启超——“我绝不承认科学破产,不过也不承认科学万能罢了”。 B.托尔斯泰——“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人和人的生活”。C.爱因斯坦——“人类精神必须置于技术之上”。D.池田大作——“科学的思维法产生了轻视生命的倾向,容易忽视活生生的人的真实风貌”。4.两则材料都有对两种文化关系的思考,但侧重点却有明显的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小刚是一名高中生,立志成为科研人才,他一心沉浸在理科的刷题中,却忽视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请你以老师的口吻,劝说小刚同学平衡好这两者的关系。请结合材料列出要点。【答案】1.A2.D3.B4.①材料一从科技自身的弊端出发,分析人文对其的指引与补充矫正的作用,强调两者要协调发展,特别要关注人文文化的发展;②材料二从教育的层级和境界的角度,分析科学教育要在人文化过程中走向智慧和精神的层次,强调了科学与人文要平衡发展,当代学校教育才能走出危机。5.①科学有“价值中立”的局限性,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能够让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②具备良好的人文传统和素养能够抵御当下社会的种种困扰,为你的科学研究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动力。③人的发展是丰富而全面的,优秀的科学家不仅具备科学知识,还具备科学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A.“‘物质化’是指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错误。“物质化”是“非人格化”方法,体验、理解、领悟是人格化的方法。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A.“要求人们的关注要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领域上来”错误。根据原文“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协调发展,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所在。其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可知,重在协调发展,并非把关注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世界。B.“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或广泛运用人文的方法来开展科研”错误。材料一说“二者间达成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关系又是完全可能的”,并不是要用科学方法研究人文,或用人文方法开展科研。C.“前者的教育水平和层次更高”错误。四个层级揭示的是教育活动的水平,而不是教育者的水平,选项张冠李戴。故选D。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B.托尔斯泰的话,论证的是科学和艺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与材料一观点不符。梁启超和池田大作的话是说科学的局限性,爱因斯坦的话是说科学要有人类精神来引领。都是材料一的观点。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科技文化存在若干盲点,需要人文文化去关照”“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协调发展,是人类未来希望所在。其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可知,材料一从科技自身的弊端出发,分析人文对其的指引与补充矫正的作用,强调两者要协调发展,特别要关注人文文化的发展;由“在教育心智塔的两个较低层次,人文和科学的确是可以分开的;然而,一旦教育活动进入智慧和精神的高级层次,人文和科学就是统一一体、密不可分的了,这里的科学也是人文的一部分”“科学与人文的平衡,乃至科学教育本身的再人文化,是当代学校教育走出危机所必需的”可知,材料二从教育的层级和境界的角度,分析科学教育要在人文化过程中走向智慧和精神的层次,强调了科学与人文要平衡发展,当代学校教育才能走出危机。【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由“对人类的生命意义而言,科技是‘价值中立’的,因此,科学技术的健康走向,有赖人文文化指引”可知,科学有“价值中立”的局限性,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能够让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由“而现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困扰,往往发生在‘价值理性’管辖的领地,发生在‘意义危机’频频袭来之际。工具理性愈益强大,不少人精神上却无所皈依,在滚滚红尘中泯灭了灵性,以至正义感、使命感、公德心、自尊心低落,有些人富贵则淫,贫贱则移,威武则屈。面对这种社会现状,呼唤人文传统,并对其加以现代改造,便显得有双倍的必要”“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尤其是在道德层面,可以成为文明人类公认的生活准则”可知,具备良好的人文传统和素养能够抵御当下社会的种种困扰,为你的科学研究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动力。由“科学推进原子能技术的发展,却并不左右原子能技术为何种目标服务。但是作为社会人的科学家却不应是价值中立的。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便是从人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的”可知,人的发展是丰富而全面的,优秀的科学家不仅具备科学知识,还具备科学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革命者朱山坡黄昏,家门外突然传来马的嘶鸣。我打开门,看见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朝着我家张望。只有一匹马。没见人影。我兴奋地往屋子里喊:“祖父回来了。”祖母几乎是小跑着从屋子里走出来。马背上驮着两袋子沉重的物品,两袋子上都用炭黑墨水写着一个人的名字:银兴邦。尽管字迹模糊,但也足以让我们知道是大伯回来了,而非祖父。大伯在井那边给马打水,向我们招手。马一口气便把一桶水吸干。大伯要祖母帮忙把物件卸下来。祖母警惕地问:“这是什么?”“你放心,不是军火,是书。”大伯说。马比他高出一大截。他拍拍马背上的鞍子,意思是说他是骑马从省城回来的。我不知道他是如何骑上去的。平时,去往省城,人们都是乘船。祖母说:“书比军火更危险。让它离家远一点。”祖母从没出过远门,近年患胃疾,更是足不出户,但她似乎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比如,每隔一段时间,省城里总要枪杀一些不听话的读书人。那些读书人被押到大学的北面,一堵著名的“南墙”前,面朝墙壁,士兵们端起枪,朝他们的脑袋开枪。祖父每半月一信,核心内容便是让祖母提防大伯,不要让他跟那些所谓的革命者有染。祖父在广州做生意,很少回来。这个家由祖母作主,事无巨细,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却无法掌控大伯。大伯在省立大学里教政治学,三年前竟然也开始迷醉上画画,是西洋画,人体肖像,而且竟然在政治课上讲授西洋美术,教学生画油画。但有人从他的画里看到了反意,告他的密。警察一次又一次上门,将他的画当场付之一炬,并将他驱逐。大伯露面的次数便越来越少,越来越隐蔽。他不断地换地方,最后连祖母也搞不清楚他到底在干什么,究竟要干什么。然而,四个月后,大伯回来了,身上散发着西洋画颜料的气味。大伯搬不动书,只好央求我帮忙。我和他合力把两袋子书从马背上卸下来。祖母仿佛闻到了那些书散发出来的邪气和危险,坚决不让这些书进家门。我们只好把书抬进小粉河畔一间废弃的猪舍。马也安顿在那里。猪舍落在山坡上,对着弯曲的河流。时值汛期,河面开阔,停靠的唯一的一条船好久没有离开过码头了,它肯定已经长出了根,稳稳地扎在河里。在我父亲的帮忙下,大伯很快将猪舍修葺得焕然一新。除了屋顶加了一层稻草,将四周封闭起来,还清理杂草,地面填上了沙土,平整干净,看上去不再像是猪舍。大伯把那些书摆到用木板临时搭起来的书架上。都是一些西方哲学书,也有美术和建筑方面的书籍。还有一些没有完成的画作。 当他每隔一段时间便把寄往省城的信件交到我的手上时,我愿意替他效劳,踏着泥污的道路跑一趟镇邮政局。尽管我知道,信封里装的并不是什么信函,而是他刚好完成的裸体女人。大伯瘦小单薄的身躯很不显眼,以至过了不短的一段时间了,银村的乡亲还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倒是那匹马,引起了人们的惊奇。他们纷纷围观,并不吝用最好的言辞表达了对马的赞美。过了不到半月的时间,我能熟练地单独驾驭这匹马了。骑在马背上看大伯,他显得更矮小。我父亲去见大伯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从猪舍走出来,我父亲的脸色都很凝重。有一天,一个陌生男人急匆匆闪进我家,拨掉嘴上的假胡子,露出一张年轻而白净的脸。他从广州带回来一条让我们震惊的消息:祖父被杀头了!那人说,祖父是共产党,跟他一起被杀头的有十六人,他是年纪最大、官阶最高的一个。祖母惊愕地张开嘴巴,断然否认来人所言,但那人从怀里掏出一封祖父留下的亲笔信,祖母看后才慢慢安静下来。“一个老傻瓜!”祖母将信揉成一团塞进口袋里,朝着我父亲和大伯说,“你们告诉我,天底下究竟有多少我不知道的秘密!”当天夜里下了一场大暴雨,我能感觉得到屋顶上水流成河。有雷鸣声滚过天际,彻夜不绝。下人们在外面喧嚷着收拾东西,疏浚下水道。祖母房间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祖母的苍老的怒骂声和悲叹声穿透窗户和雨幕震动着我的耳膜。我家从没有过如此紧张得让人揪心的气氛。仿佛祖父的头颅就悬挂在大门外。天还没有亮,伯母将我从床上拾起来,令我马上到大伯那里去,帮他办一件大事。我有点迷糊。我要找我父亲。伯母悄声告诉我,他昨晚连夜过小粉河逃跑去了。为什么要逃跑?我睁大眼睛。“你爸爸是共产党游击队队长!”伯母说,“贪官县长就是他们杀的……事情败露了。完兵马上就要到了!”外面雨停了。黑暗中有了曙光。一切都安静下来。小粉河涨水。那条船高出了河面,颠簸着,挣扎着,迅猛而慌乱的河水冲击河床发出“轰轰”的声响。大伯在猪舍里淡定地收拾东西,烧毁书籍和信笺,还有没有完成的裸体画,屋子里弥漫着呛人的气味。“把画送给‘南墙’对面的宏远火锅店老板,一个叫屠三的人。”大伯说。“四十八个人的生命安危全靠这幅画了。”大伯说,“我所有的画都隐藏着生死攸关的秘密。”乘船和乘车都来不及了。大伯让我骑马去。马上就走。“你怎么办?”我问。大伯遥指小粉河上那条船:“我跟你伯母一起从水路逃跑。”但那条船多少年没有离开过河湾了!小粉河多少年不行船了!又遇上洪水,连鱼都无法逃跑,何况一条废弃多年的船? 我既兴奋,又害怕。天色越来越明亮。远处的群山像刚睡醒的巨人艰难地蠕动,那里好像藏着千军万马。“不能走大道。宪兵已经沿着大道朝这里来了。”大伯说,“我已经听得见他们杀气腾腾的马蹄声——你尽管跑,不要管那些蠢驴。”我从没有出过远门。不知道省城离此有多远,甚至搞不清楚省城到底往哪个方向走。“朝着血腥味最浓的方向走!”大伯厉声提醒我。我记住了。我拼命张开鼻子,仿佛闻到了从遥远的“南墙”飘过来的血腥味,那是来给我引路的。我双腿一夹,缰绳一拉,这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扬起蹄脚,驯顺地奔跑起来。(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祖母认为大伯的书会给家里带来危险,所以不让这些书进家门;大伯不愿舍弃自己的书,只好去住猪舍。B.大伯隔一段时间就往省城寄送装着刚完成的裸女油画的信件,实际上是在秘密传递革命情报。C.祖母骂祖父“一个老傻瓜”,包含着她对祖父革命行为的尊重、释然以及对祖父为革命而牺牲的痛惜。D.大伯提醒我“朝着血腥味最浓的方向走”,因为许多觉醒的读书人,为了革命理想牺牲在省城“南墙”,让那里充满了血腥味。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展开叙述,便于控制叙事节奏,让读者容易进入故事,提升阅读体验。B.小说情节设置颇具匠心,开篇马驼着书到来的悬念、结尾“我”骑马离开的呼应、中间的插叙与波澜等都增添了小说的魅力。C.大伯是一名有知识、有理想、有热情、有智慧、大无畏的革命者,文中却多次提到他的单薄瘦小,这样的对比别有意蕴。D.革命叙述文本中的革命者一般来源于无产阶级,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却出自地主家庭,这是它最大的成功之处。8.请分析文本中三处画波浪线语段的作用。9.文中的“我”尚未成年,最后也走上革命的道路,请分析“我”成长为革命者的原因。【答案】6.C7.D8.第一处点染环境,为后文大伯驾船出逃情节埋下伏笔;第二处隐喻祖父去世带来的震撼、革命形势的危急;第三处暗示大伯出逃结局的凶险,展示人物大无畏的精神。9.(1)家庭环境濡染。祖父、伯父、父亲等都是革命者,他们的言行都无声息地影响着年少的“我”。 (2)国恨家仇感发。祖父遇害,伯父、父亲被迫出逃,更多革命者面临危险。(3)革命情势催迫。大伯最后的画作关系到几十名革命者的命运,“我”是送画的合适人选。(4)自我觉醒成长。学习骑马,接触伯父的书画,为伯父寄邮件到省城等都在帮助“我”了解、思考、认可、参与革命。【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释然”错误,祖母的骂声中有痛惜,有无奈,有不太理解,没有释然。从伦理上,祖母对亲人爱恨交织,但无论怎样,只求能保亲人平安。祖母自以为对家事明察秋毫,了如指掌,生活在一种自足和自得的想象中。她与这个家庭主要成员之间,都隔着一层纸。直到祖父遇害,她才从梦中惊醒。祖母时刻思虑亲人安危,规避种种险情,而危机却总在逼近,死亡终变事实。此种精神悲剧,确乎直抵人心。故不能说成“释然”。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这是它最大的成功之处”错误,本文主人公的来源,是小说的一个特色,但不能说是最成功的地方。作为地主家庭成员,大伯的角色具有相当的异质性,属于那种不安定的分子,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物,颠覆了我们对于革命及革命者的想象,构成了这篇小说饶有兴趣的审美点,但不能说是最大的成功之处,小说对叙述者、叙述节奏、叙事张力,以及人物关系都把握得相当精准,都很成功。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猪舍落在山坡上,对着弯曲的河流。时值汛期,河面开阔,停靠的唯一的一条船好久没有离开过码头了,它肯定已经长出了根,稳稳地扎在河里”,此处描写猪舍周围的环境,并且特意指出“停靠的唯一的一条船好久没有离开过码头了”,“船”的出现为后文大伯驾船出逃这一情节埋下了伏笔。“粉河涨水。那条船高出了河面,颠簸着,挣扎着,迅猛而慌乱的河水冲击河床发出‘轰轰’的声响”,这是第二处画波浪线语段,结合前文的情节“我家从没有过如此紧张得让人揪心的气氛。仿佛祖父的头颅就悬挂在大门外”“我要找我父亲。伯母悄声告诉我,他昨晚连夜过小粉河逃跑去了”,此处暗示祖父去世带来的震撼,说明革命形势相当危急。 “小粉河多少年不行船了!又遇上洪水,连鱼都无法逃跑,何况一条废弃多年的船”,此处特意指出连鱼都无法逃跑,更何况想从水路逃跑的大伯,这就暗示了大伯出逃结局的凶险,从而展现大伯大无畏的革命斗争精神。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全都出自地主家庭,“我”祖父、伯父、父亲等都是大无畏的革命者,他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无声息地影响着年少的“我”,使“我”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濡染,促使尚未成年的“我”,最后也走上革命的道路。“我家从没有过如此紧张得让人揪心的气氛。仿佛祖父的头颅就悬挂在大门外”“我要找我父亲。伯母悄声告诉我,他昨晚连夜过小粉河逃跑去了”“我跟你伯母一起从水路逃跑”,祖父遇害,伯父、父亲被迫出逃,更多革命者面临危险,国恨家仇感发着“我”进行革命。“把画送给‘南墙’对面的宏远火锅店老板,一个叫屠三的人”“四十八个人的生命安危全靠这幅画了”“我所有的画都隐藏着生死攸关的秘密”“大伯让我骑马去。马上就走”,大伯最后的画作关系到几十名革命者的命运,“我”是送画的合适人选,革命情势催迫“我”成长为革命者。“过了不到半月的时间,我能熟练地单独驾驭这匹马了”“当他每隔一段时间便把寄往省城的信件交到我的手上时,我愿意替他效劳,踏着泥污的道路跑一趟镇邮政局。尽管我知道,信封里装的并不是什么信函,而是他刚好完成的裸体女人”,“我”学习骑马,接触伯父的书画,为伯父寄邮件到省城等,都在潜移默化的帮助“我”了解、思考、认可、参与革命,促使“我”觉醒,成长为革命者。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霸少学律令,喜为吏,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坐同产有罪劾免。簿书正,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自武帝末,用法深。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尚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时,上垂意于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太守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霸与语,道此。后日吏还谒霸,氂霸见迎劳之,曰:“甚苦!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以霸具知其起居,所问豪不敢有所隐。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务在成就全安长吏。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又乐陵侯史高以外属旧恩侍中贵重,霸荐高可太尉。天子使尚书召问霸:“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 如国家不虞,边境有事,左右之臣皆将帅也。夫宣明教化,通达幽隐,使狱无冤刑,邑无盗贼,君之职也。将相之官,朕之任焉。侍中乐陵侯高帷幄近臣,朕之所自亲,君何越职而举之?”尚书令受丞相对,霸免冠谢罪,数日乃决,自是后不敢复有所请。然自汉兴,言治民吏,以霸为首。为丞相五岁,甘露三年薨,谥曰定侯。(节选自《汉书·循吏传》,有改动)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肉B.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肉C.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肉D.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察,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为察举制,虽以地方推荐为主,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B.同产,同母所生,在这里指同胞兄弟,古人还有“手足”“昆季”“伯仲”等代指兄弟。C.邮亭,政府专设的机构,是供古代传递文书的人沿途休息的处所,有时也称驿馆。D.薨,古代称诸侯之死,或用于高等级的嫔妃及其子女,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以称“薨”。12.下列读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霸熟悉律令,断案公正。他从小学习律度法令,思维敏捷而且通晓法律条文;处事议政合乎法度,得到官吏百姓的敬爱。B.黄霸通达明理,进退有度。黄霸欲推荐史高为太尉,皇帝认为此举不利于“偃武兴文”,因而未同意;黄霸主动认识到错误,不再进奏此事。C.黄霸宣传朝中政策,不遗余力。面对皇帝国家治理的各项诏令,官吏们懒政怠政,黄霸为此选拔优秀官员,分地区宣传,让政策落地。D.黄霸重视教化,长于治民。极力推行教化,然后才施用刑罚,制定并推行相关措施,深得民心,郡中户口增加。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尚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2)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14.黄霸举荐乐陵侯史高担任太尉,却被皇帝批评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0.B11.A12.B13.(1)(昭帝)于是遵守武帝时代的法度,用严厉的刑罚约束广大臣民,因此才智平庸的官吏崇尚使用严酷的刑法来显示自己有能力,而唯独黄霸因为宽容温和而著名。(2)太尉一职撤销很久了,丞相兼任这一职务,用来表明朝廷(已经)停止武备、提倡文治了。 14.①违背了朝廷停止武备、提倡文治的国策,②若国家有意外或战事,臣子均可为将帅,无需专设太尉,③皇帝认为黄霸不应该越职言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黄霸)曾经想要调查密事,他选择一位老成的廉吏前往访察,前往访察,嘱咐他让其秘密行事。廉吏出发,不敢住宿邮亭,在道旁吃饭,乌鸦攫取了他吃的肉。“择”作谓语,“长年廉吏”作“择”的宾语,故应在“择”前停顿,排除AC;“食”作谓语,“于道旁”作后置定语,修饰“食”,故“食于道旁”之间不能停顿,排除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虽以地方推荐为主,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错。汉朝的选举制度是察举制,常以地方推荐为主,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B.“黄霸主动认识到错误,不再进奏此事”错。原文是“霸荐高可太尉。天子使尚书召问霸:‘太尉官罢久……君何越职而举之?’”“霸免冠谢罪,自是后不敢复有所请”,可见他是因为受到皇帝斥责而不敢再进奏,而非“主动认识到错误”。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绳”,约束;“尚”,崇尚;“用”,因为;“名”,著名。(2)“罢”,取消,免除;“兼”,兼任;“偃”,停止;“所以”,用来。【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1)根据“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可知,违背了朝廷停止武备、提倡文治的国策。(2)根据“如国家不虞,边境有事,左右之臣皆将帅也”可知,若国家有意外或战事,臣子均可为将帅,无需专设太尉。 (3)根据“夫宣明教化,通达幽隐,使狱无冤刑,邑无盗贼,君之职也。将相之官,朕之任焉。侍中乐陵侯高帷幄近臣,朕之所自亲,君何越职而举之”可知,皇帝认为黄霸不应该越职言事。参考译文:黄霸,字次公,是淮阳郡阳夏县人。黄霸年少时就学习法律条令,向往当官。武帝末年以待诏身份捐钱而获赏为官,补侍郎谒者,因亲兄弟犯罪而被弹劾罢免。黄霸记账公正不欺瞒,以廉洁被称赞,被举荐补任河东郡均输长,后又因廉洁被察举升任河南郡太守丞。黄霸为人明察秋毫、思维敏捷,又熟悉法律条文,却又待人温良谦让,足够体察人,善于团结众人。担任太守丞时,处事议政合乎法度,顺应人心,太守十分信任他,官吏百姓也敬爱他。自汉武帝末年开始,使用法律严格。昭帝即位,年幼,大将军霍光代为辅政,大臣之间争夺权利,上官桀等人与燕王合谋作乱,霍光诛杀他们,于是遵守武帝时代的法度,用严厉的刑罚约束广大臣民,因此才智平庸的官吏崇尚使用严酷的刑法来显示自己有能力,而唯独黄霸因为宽容温和而著名。恰逢宣帝即位,他在民间时便深知百姓苦于官吏用刑的严峻,又听说黄霸持法公平,便召黄霸做了廷尉正,黄霸数次裁决疑难案件,庭中都一致认为判得公平。当时,皇上专心于国家治理,多次颁发恩泽诏书,官吏没有奉命大力进行宣传。太守黄霸为此挑选优秀的官吏,分地区去宣传皇帝的诏令,让百姓都知道皇上的恩意。黄霸曾经想要调查密事,他选择一位老成的廉吏,前往访察,嘱咐他让其秘密行事。廉吏出发,不敢住宿邮亭,在道旁吃饭,乌鸦攫取了他吃的肉。百姓中正好有想要到官府陈报事情的人看到这一情况,黄霸与他交谈,他便告诉了黄霸此事。日后那廉吏回来拜见黄霸,黄霸迎上前慰劳他,说:“太辛苦了!在路上吃饭还被乌鸦抢走了肉。”廉吏大惊,以为黄霸全部知道他外出的起居情况,所以对黄霸问及的情况不敢有丝毫的隐瞒。黄霸大力推行教化,然后才施用刑罚,以求培养长期稳定的官员。黄霸因为外表宽厚内心清明,得到了官吏和百姓的爱戴,户籍人口每年都在增加,治理状况是天下最好的。乐陵侯史高凭借外戚的身份及对汉宣帝的旧时恩义担任侍中,黄霸推荐史高适合于太尉一职。天子派尚书召来黄霸问道:“太尉一职撤销很久了,丞相兼任这一职务,用来表明朝廷已经停止武备、提倡文治了。如果国家出现难料的情形,边境发生战争的事情,天子身边的大臣都是将帅。至于说阐明扬善的教化,延揽隐居的人才,使监狱没有冤屈的刑罚,城乡没有奸邪的盗贼,这些就是您的职责了。而拜将任相之类,就是朕的职责了。侍中乐陵侯作为朕身边的近臣,是朕所亲近的人,您为何越出职分去举荐他呢?”令尚书令也听取黄霸的回答,黄霸摘下冠冕告罪,几天才止,从此以后,黄霸再也不敢向皇帝奏请此事了。然而自从汉朝兴起,讲到治理地方官吏民众的,还是以黄霸为第一。黄霸任丞相五年,甘露三年寿终,谥号定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日别王长史王勃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绘了开阔辽远的时空,以“千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感情。B.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颔联用两个典故,点出时令和地点,含蓄而新颖。C.颈联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寒雾、暮烟衬托离愁别绪,渲染了悲伤、沉郁的气氛。D.颈联诗人宕开一笔,转而写景。前一句是远景描写,后一句是近景描写。诗人借景抒情,情随景生。16.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对王长史知遇之恩的感激。②与王长史离别时的不舍。③对今后不能再侍奉王长史的遗憾与伤感。【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语言、情感和艺术手法的能力。D.“前一句是远景描写,后一句是近景描写”错误。前一句是近景描写,后一句是远景描写。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联“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分别之后,诗人前方的路途千里迢迢,对王长史恩情百年难忘。用“千里”“百年”强调路途之远和时间之长,表明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通过本诗的题目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写到田野的景色笼罩一层寒雾,山上的光线逐渐黯淡,暮烟升起。借景抒情,抒发了与王长史离别时的不舍。“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意思是终归知道难以再挽留,想起你的恩德,我还是忍不住落下了泪水。诗人始终知道他与王长史今后很难在一起,想到相见渺茫,诗人心中的悲伤又加重了许多。表现与与王长史离别时的不舍,对今后不能再侍奉王长史的遗憾与伤感。(三)情景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月光照进树林,点染出春江月夜的奇异之花;“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思妇、游子、诗人之情交织一片,月光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余音袅袅。(2)《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三国时的曹植欢饮为例劝友人尽情饮酒。(3)《老子》中,老子认为“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道者是不会这样做的。【答案】①.月照花林皆似霰②.落月摇情满江树③.陈王昔时宴平乐④.斗酒十千恣欢谑⑤.(曰)余食赘行⑥.物或恶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霰、宴、恣、谑、赘。第II卷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从珠海景色最美的滨海道路——情侣路上向东远眺,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蜿蜒腾越于一碧万顷的海面上。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综合建设难度最大、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在▲的外海搭建使用寿命120年的钢铁巨桥,在海底40多米深处建造最长的沉管隧道,穿越30万吨级航道和白海豚保护区……可以说,每一项挑战都▲。“港珠澳大桥是一座▲的科技大桥,在这些世界级挑战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攻坚和科技支撑的强力驱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表示。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贝壳岛不简单。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且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纪录。传统沉管隧道都是‘浅埋’,但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顶部荷载超过传统沉管5倍,如果按照国外经验,采用节段式管节(柔性),有可能存在接头抗力不足、接头漏水等风险。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这一方案与国外专家提出的“深埋浅做”方案相比,节省了工期。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B.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提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揭示了“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C.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提出“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D.技术人员最终从理论上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结构新的方案。 19.下列在文中■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B.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C.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D.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20.依次填入文中▲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翩若惊鸿惊涛骇浪空前绝后名不虚传B.翩若惊鸿风大浪急前所未有名不虚传C.宛若蛟龙惊涛骇浪空前绝后名副其实D.宛若蛟龙风大浪急前所未有名副其实【答案】18.C19.B20.D【解析】【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画线句子中“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和‘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搭配不当,“揭示了……新结构方案”谓语和宾语不搭配,可改为“揭示了深埋沉管结构体系受力及变形机理,创新提出‘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方案”,C项修改正确。A项,搭配不当,“提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搭配不当,应为“揭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沉管结构新的方案”语序不当,应改为“沉管新结构方案”。B项,搭配不当,“提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揭示了……方案”搭配不当,应为“揭示了……受力及变形机理”“提出了……方案”。D项,搭配不当,“揭示了……方案”搭配不当,应改为“揭示了……机理,提出了……方案”;“沉管结构新的方案”语序不当,应改为“沉管新结构方案”。故选C。【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语段陈述的对象是“巨龙”,也就港珠澳大桥,A项、C项、D项的主语都是“小岛”,B项的主语是“巨龙”,也就是港珠澳大桥,所以从保持陈述对象一致性的角度来看,A项、C项、D项与上文衔接不紧密,应排除。故选B。【2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翩若惊鸿:形容女子体态之美。宛若蛟龙:形容蜿蜒之态。结合后文“蜿蜒腾越”分析,选用“宛若蛟龙”。风大浪急:指风浪很大。惊涛骇浪: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文中指外海海面的情况,用“风大浪急”恰当。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此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某种成就或盛况,带有夸张赞叹的意味。文中说的是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遇到的挑战,用“前所未有”恰当。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文中说港珠澳大桥是一座真正的科技大桥,用“名副其实”更恰当。故选D。【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太阳也会有“发脾气”的时候。1989年,加拿大魁北克地区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的“罪魁祸首”是一次大的太阳风暴。作为太阳系的中心,①。而这场停电,更加坚定了科学家们的决心——摸清太阳的“脾气”。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正担负着这一使命。“羲和号”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太阳进行扫描“拍照”。作为一名“摄影师”,要想拍得更清晰,②。要想在相距1.5亿公里的地方给太阳“拍照”,一次微小的振动,都会让成像效果大打折扣。但是,“羲和号”采用了非接触式磁浮卫星平台,就像给相机装上了稳定器,任它“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通常在太阳活动高年,太阳爆发活动较多,太阳风暴发生频次较高。相反,在太阳活动低年,太阳爆发活动少,太阳风暴发生频次低。在太阳风暴发生时,大量高能粒子的袭击不仅会毁坏人造卫星,③,因为此时航天器受到的阻力陡增,定位、姿态都会被改变。2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B.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C.将来等你成了人,也叫你母亲风光风光——风丫头呢?D.严于律己、坚强乐观——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了他身上。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1.A22.①太阳对地球(人类)的影响很大②相机必须拿稳③还会影响航天器的运行【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A.表述解释说明;B.表示声音延长;C.表示话题转换;D.表示总结上文。故选A。【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合语境“1989年,加拿大魁北克地区发生大规模停电”可知,作为太阳系的中心,应该是对人类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科学家们才决心摸清太阳的“脾气”。所以这里可填:太阳对地球(人类)的影响很大。第二空,依据后文“一次微小的振动,都会让成像效果大打折扣”可知,要想拍得更清晰,相机必须要稳当。所以可填:相机必须拿稳。第三空,依据前文的“不仅会”可知,所填句子应以“还会”开头;还结合“因为此时航天器……”可知,这里可填:还会影响航天器的运行。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深秋,苏州的“落叶景观道路”水泽路进入不清扫、保留落叶模式。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铺满道路,这份自然美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拍照打卡。材料二:时值深秋,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人行道两旁的梧桐树叶纷纷落下。学校环卫工人将厚厚的落叶扫到一起,创造性地拼出爱心、山峦等造型,这份富于创意的美引得同学们驻足流连。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行“美与美育”征文活动,请你结合材料写一篇征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立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 让美育成就“美丽人生”走在铺满落叶的小道上,目光追随着翩跹起舞的落叶,仔细揣摩它生命最后的轨迹所蕴含的自然之歌,以落叶为席,以树干为倚,信手拾起一枚落叶夹在时光的书里。从“确保地面没有一片落叶”到“最美落英缤纷”,体现的是城市管理者给予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的人文关怀。即使落叶满地,人们也能从中感受到自然之美,让美景映于眼眸,让人文关怀的温情常驻心中。这,就是大自然给我们最好的一节美育课。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美育何曾离我们太远,它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张潮《幽梦影》中说:“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美育就在我们生活的点滴之中。美育是疫情期间小学生们争相模仿世界名画的惟妙惟肖之中;美育是苏东坡先生在赤壁赋当中的纠结与洒脱;美育还是《诗词大会》中朗朗上口的诗韵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评价美育时说:“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以美育人生,让青年一代涵养一颗美丽心灵。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美育为的是我们能够人格更健全,心灵更健康。毛姆说:“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社会总是发展太快,扪心自问,是不是失去了初心,应该等等我们的灵魂!美育就是对生命直觉的回归,美育就是用来温润眼睛和心灵的。当有对美执着追求的孩子们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时,美的力量早已成为他们小小年纪最大的动力!恰如乔布斯对极简之美的追求,让他有勇气、有动力突破任何面前的科技阻力!以美育人生,让青年一代涵养一颗美丽心灵。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美育恰如人生城堡最生机盎然的树木,滋养人生。林徽因:“旬月里来去,日子都是可以歌唱的旧事。”没有人会永远地一帆风顺,没有人可以永远生活在温室里,去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勇气和动力,美育能给我们很多!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经受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如果不是对美执着地追求,樊锦诗,比诗歌还要美好的女子,如何能舍得半生给茫茫大漠?美早已种进了灵魂,所以不畏困难!以美育人生,让青年一代也涵养这样一颗美丽心灵。习近平说:“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育是一种刚需,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以美育人生,让青年一代也涵养这样一颗美丽心灵。【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围绕“落叶”,充分展现了“美”这一主题。材料一中,体现了我们对自然诗意美的尊重。落叶不扫,看似违背了清扫的工作原则,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落叶可以让人感悟自然之美,是大自然智慧的充分展现。它让我们惊叹起自然生命的无穷力量,惊艳于生命之美。与自然融洽的浪漫,与季节一并芬芳的遐想,这本身就是诗情画意。踏在落叶铺就的路上,这何尝不是自然的教化?同时,亲眼看过落叶,人们才会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经典名句有更为深刻的感悟。可见,落叶不扫,更是诗意美与文学美的媒介。而在材料二中,除了展现落叶不扫之外,还强调了“创造性地拼出爱心、山峦等造型,这份富于创意的美引得同学们驻足流连”。这则充分展现了对美的创造的能力。这说明,我们不仅仅是美的接受者,每个人都能成为美的创造者,不论身分高低、修养学识。而对我们青少年来说,落叶不扫等种种呵护美的行为,可以唤醒师生的美好情怀,也是美育应有之义。生活与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青年学生,不能只有教材、题海、分数和网络,还要有情怀。如果落叶不扫撩拨出来的情怀,能直入人心而让人铭记,也是一种教育。试题要求围绕“美与美育”这一主题写一篇征文。对此,首先应当分析,材料中“落叶不扫”的行为内涵,由此引出“美”这一话题。然后,可从古今中外角度论述学会欣赏、创造“美”的重要性,比如可针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说明“美”的重要性。然后,则可结合自身青少年身份,说明学会欣赏、创造美,就要加强美育这一话题。对此,则可从政府部门、教育工作者、学生自己等角度,多方面展开论述。立意:1.落叶不扫的诗意情怀,就是最好的现场美育。2.携美育同行,做时代新人。3.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4.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涵育全民人文情5.以美育人,向美而行。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五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1-13 18:55:02
页数:20
价格:¥2
大小:867.5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