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亳州二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湖北和辽宁等地的遗址中,发现了6000多年前各具特色的“龙”文物,华夏、苗蛮和东夷部族都有与龙相关的传说。这些考古发现和传说反映出()A.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B.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C.中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D.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在河南、湖北和辽宁等地的遗址中,发现了6000多年前各具特色的‘龙’文物,华夏、苗蛮和东夷部族都有与龙相关的传说。”可得出华夏族与周边的其他民族都有“龙”的信仰,说明他们都有龙的文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统一,排除A项;材料不能证明中原是核心,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周边认同华夏文明,因为材料不能说明“龙”就一定来源于华夏族,排除D项。故选B项。2.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A.原始社会末期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夏代的青铜制造已有一定水平。商周是青铜器的繁盛时代,青铜器的数量、种类之多都是空前绝后的,这是三代之所以称“青铜时代”的主要依据。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器铸造。3.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繁荣局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说明这些思想家都()A.努力恢复西周制度B.代表旧贵族的利益C.适应封建社会要求D.追求理想社会秩序【答案】D【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无为而治”,“兼爱”,“非攻”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诸子百家针对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以期实现社会的有序发展,D项正确;克己复礼是孔子的思想内容,其他没有,排除A项;韩非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墨子代表的是下层平民利益,排除B项;孔子和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此时封建社会尚未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撰写本国史籍时,多称自己为“夏”或中国”;同时还追溯它与夏商周各代王朝的过往关系。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B.农耕文明的扩展C.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家国同构的理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撰写本国史籍时,多称自己为“夏”或中国”;同时还追溯它与夏商周各代王朝的过往关系。”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以“夏”或“中国”自居,还要向前追溯夏商周的过往关系,说明各诸侯国对华夏的认同在加强,都以华夏人自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农耕文明的信息,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是在秦朝时期,排除C项;家国同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5.秦统一后,启动了大规模的土木建设工程,其中有“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褒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阴山,逶蛇以北”的修建长城工程。秦能够修建大型工程的政治因素是()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B.思想文化统一的需要C.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D.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可知,秦统一后,启动了大规模的土木建设工程,这些大型工程,需要国家强有力的组织和动员能力,这得益于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程建设,A项正确;思想文化统一是思想原因,排除B项;社会经济发展是经济原因,排除C项;国内环境稳定不符合秦朝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6.秦朝御史大夫下设副职御史丞、御史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史。御史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些举措主要功能在于()A.削弱诸侯实力B.加强官吏管理C.提高行政效率D.减少决策失误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朝设立御史以负责监督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工作,有利于加强官吏管理,B项正确;秦朝没有分封诸侯,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C项;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加强官吏管理,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7.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屈民以申君”,要求臣民必须服从君主;同时也提出“屈君以申天”,君主必须要服从天意。只要君主的行为合乎“天道”,就可以永保太平。这些主张()A.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B.确保了西汉政权的稳固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董仲舒的“屈民以申君”要求臣民必须服从君主,强调的是君主对臣民的统治,是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屈君以申天“要求君主必须要服从天意,这是天人感应思想的体现。只要君主的行为合乎“天道”,就可以永保太平,同样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A项正确;董仲舒的新儒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西汉政权的统治,但并不能确保西汉政权的稳固和长治久安,排除B项;董仲舒的主张继承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C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儒学的独尊地位是在汉武帝尊崇儒术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后确立的,排除D项。故选A项。8.汉文帝时期,贾谊认为:“天下之势方病大瘇,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表明贾谊主张()A.扩大地方权力B.郡国并行制C.削弱王国力量D.实行分封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文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天下之势方病大疽,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及所学可知,贾谊主张在诸侯国的基础上再进行分封,使诸侯国的势力越来越小,从而削弱了王国的力量,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削弱地方的权力,排除A项;材料并未主张实行郡国并行制,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贾谊并不主张分封制,而主要强调削弱国王势力,排除D项。故选C项。9.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许多杰出人物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苏武绝不“屈节辱命”的精神,马援“马革裹尸”的情怀,班 超“投笔从戎”的追求。他们的事迹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原因是都蕴含着()A.家国天下的情怀B.耕读传家的理想C.勤劳勇敢的品质D.无为而治的理念【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两汉时期。根据材料“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苏武绝不‘屈节辱命’的精神,马援‘马革裹尸’的情怀,班超‘投笔从戎’的追求。”及所学可知,这些历史文化反映了两汉时期杰出人物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耕读传家的理想,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并不是强调历史人物的勤劳勇敢品质,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与无为而治的理念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0.汉画像石中描绘力士斗兽的题材有很多,如图画面有一力士,仰面跨步挥臂,牛怒目弓背,以角前抵,画面右侧一狮被力士击败而逃。这类画像石(  )A.印证铁犁牛耕的推广B.体现了崇尚勇武的时代风貌C.凸显社会矛盾的尖锐D.展现了注重意境的绘画风格【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材料中的画像石描绘了力士挥臂挡住了狂奔而来的牛,另有一狮被力士击败,这类斗兽画像石在汉代有很多,体现尚武的社会风气,B项正确;材料中出现的牛为斗牛,不能说明其用于农耕,排除A项;画像石描绘了力士斗兽的场景,没有涉及社会矛盾的问题,排除C项;画像石的描绘生动形象,没有体现对意境的重视,注重意境是文人画,排除D项。故选B项。11.十六国时期,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箭”,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他们此举主要是为了()A.学习汉晋王朝的制度文明B.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C.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D.谋求与汉族王朝和平共处【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材料表明大夏国、北魏、北周政权的建立者都认为自己是中原王朝推崇的祖先的后代,可知他们这是为了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B项正确;材料不体现具体怎样学习中原王朝的制度文明,只是说自己的祖先是中原正权推崇的祖先,排除A项;材料只是也推崇中原王朝的祖先,不涉及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排除C项;材料只是表明追求自己政权的合法性,不涉及与汉族王朝和平共处及交往,排除D项。故选B项。12.西晋前后,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据不完全统计,南下流民约占当时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大都分布于江淮地区或长江中下游沿岸。这一现象有利于()A.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中原农业的恢复发展D.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西晋前后,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据不完全统计,南下的流民约占当时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大都分布于江淮地区或长江中下游沿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前后,北方人民大批南迁,有利于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A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排除B项;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不利于中原农业的恢复发展,排除C项;题干没有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3.唐代初期,政事堂只是宰相们临时开会场所,原本只有三省的长官出席;后来,唐代的宰相逐渐增多,开会时政事堂人满为患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一发展趋势()A.推动了相权与君权的平衡B.利于促进中枢决策科学化C.表明三省的分工日益明晰D.是对原始民主传统的践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政事堂是三省长官联合办公之处,更多宰相的进入利于促进中枢决策科学化,B项正确;“宰相逐渐增多”使得相权被削弱,加强了君权,不是平衡,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分工本来就明确,排除C项;唐朝是封建专制社会,材料所述发展趋势加强了君权,不是“对原始民主传统的践行”,排除D项。故选B项。14.下图是现存于大英图书馆的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由 此可知唐朝()A.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B.各项科技领先于世界C.已经有了雕版印刷品D.佛教思想最受到尊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据此判断,在唐朝时期,雕版印刷品已经出现了,C项正确;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开始”一词说法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比的信息,无法判定“领先世界”,也无法判定“佛教最受尊崇”,排除B项和D项。故选C项。15.豪放纵逸的李白在其许多作品中融入了道教思想的元素;沉郁顿挫的杜诗,则以儒家学说的积极方面为其创作基础;而王维、储光羲等人的田园山水诗,又常常流露出佛教“静”“空”思想的痕迹。这一现象()A.表明儒家正统地位受到冲击B.得益于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C.凸显了诗歌创作世俗化倾向D.反映了唐朝国内政局的变动【答案】B【解析】【详解】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题意可知,代诗人的作品中既有儒家,也有道家乃至佛教文化的影响,这体现出当时的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的特征,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在于思想的包容互鉴,而非儒家思想的地位变动,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的是唐朝诗歌受儒、佛、道思想的影响,排除C项;“反映了唐朝国内政局的变动”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6.宋太祖将二十余万禁军的一半部署在京师,其余一半分散到外地驻扎;驻屯京师的禁军和驻扎外地的禁军经常调动,轮流换防;军队将领也须经常更换。这些举措()A.分散了中枢机构的权力B.体现了崇文抑武 C.遏制了藩镇势力的坐大D.强化了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材料“将二十余万禁军的一半部署在京师,其余一半分散到外地驻扎;驻屯京师的禁军和驻扎外地的禁军经常调动,轮流换防……”,可知,宋太祖将禁军一半部署在京师,同时轮流换防,强干弱枝,达到强化中央集权的目的,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中枢机构的权力变化,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军事调整,并未提及崇文抑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中央权力的强化,而北宋已经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世卿世禄制是氏族贵族特权的残余,亦是对君主任免官吏权力的限制。由国君掌握任免权力的官僚制度,起源于春秋中后期。一大批没落的中小贵族离开其原来的宗族,凭借其个人才能,以单纯士人的身份投身于有势力的卿大夫之家,与其投靠的卿大夫家族没有血缘宗法关系,仅仅是凭着对新家主的忠心而受到新主人的豢养。战国时期,这种官僚制度由于士阶层的壮大而获得发展。此时教育制度亦正发生着根本变化,私学培养着官僚的后备人才。这个时期各国的变法,更是从立法与法制上对官僚体制作了制度上的规定,并最终宣告世卿世禄制退出舞台。——摘编自沈长云等《战国史与战国文明》材料二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摘编自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官僚制度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有哪些发展?请简述科举制推行的积极意义。【答案】(1)原因:士阶层的壮大;私学的兴起;变法运动的推动;世卿世禄制(分封制)的废除;君主权力的加强;奖励军功。(2)发展:选拔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主发展为以学识才能为主;选拔方式由评议推荐发展为以考试选拔为 主;选拔范围扩大。意义: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保证了行政人员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任答两点即可,若答出使社会形成重学风气、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等也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原因:根据材料“战国时期,这种官僚制度由于士阶层的壮大而获得发展”可知士阶层的壮大;根据材料“此时教育制度亦正发生着根本变化,私学培养着官僚的后备人才”可知私学的兴起;根据材料“这个时期各国的变法,更是从立法与法制上对官僚体制作了制度上的规定,并最终宣告世卿世禄制退出舞台”可知变法运动的推动及世卿世禄制(分封制)的废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主权力的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学知识可知,奖励军功。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唐中国。发展:根据材料“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拔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主发展为以学识才能为主;根据材料“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经义、时务策与诗赋”可知,选拔方式由评议推荐发展为以考试选拔为主;根据材料“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可知,选拔范围扩大。意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科举制的推行使得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保证了行政人员来源;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这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初年以妥协为主的隐忍战略,为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但也存在边境饱受侵扰等弊端。七十年的“休养生息”,为汉武帝反击匈奴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提振国威,汉武帝改变了柔弱的边防政策,大规模开疆拓土,经过三十余年的经营,汉朝的边疆地区得以稳固和发展。——摘编自王玉冲《汉武帝治边方略》材料二唐朝治边思想是对汉末以降几百年间民族冲突与融合进程中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唐皇室在治边思想上有较少的夷夏意识,唐高祖提出要“追革前弊……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治边指导方针,唐太宗曾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怀之以文德的羁縻之策是唐朝在确立“君臣之位”光环下统驭边疆的手段,唐朝后期,随着国力的衰落,边疆地方势力开始抬头,最终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摘编自刘俊珂《汉唐西南边疆经略再研究》(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治边方略与汉初相比有何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 因。(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的治边策略,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策略。【答案】(1)变化:由妥协隐忍转变为开疆拓土。原因:汉初休养生息奠定基础;汉武帝加强皇权,削弱诸侯王势力,巩固了政权;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增加了财政收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促进了思想统一。(2)策略:怀柔(羁縻)。评价:积极: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消极:埋下了分裂割据的隐患(地方势力抬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权。【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初年中国。变化:据材料“西汉初年以妥协为主的隐忍战略”“汉武帝改变了柔弱的边防政策,大规模开疆拓土”得出由妥协隐忍转变为开疆拓土。原因:据材料“七十年的‘休养生息’,为汉武帝反击匈奴奠定了物质基础”得出汉初休养生息奠定基础;结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所学知识,从加强皇权,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尊崇儒术等方面分析。【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策略:据材料“怀之以文德的羁縻之策是唐朝……统驭边疆的手段”得出怀柔(羁縻)。评价: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据材料“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并结合所学得出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据材料“唐朝后期,随着国力的衰落,边疆地方势力开始抬头,最终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并结合所学得出埋下了分裂割据的隐患(地方势力抬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权。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省分掌议政、决政和执行之权,实则将以前如汉代丞相之权,分隶三省,而总于皇帝,以便于皇帝控制。(唐代中期)以后仆射不是宰相,不参预决策,而专管行政。但还是注意发挥三省的定策、封胶和执行的作用,以期收到既能加强集权又能提高决策和行政效率的后果,从而强化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唐朝设置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其目的也在于此。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是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必要条件。——摘编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材料二 这样君权与相权互相制衡,避免了皇帝的独断专行。空帝作为最高领导,看待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很大的个人色彩宰相代表政府官僚机构,一般强调要按制度办事,要遵循官僚机构的运转规律,所以双方的冲突时有发生。——摘编自马克走《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三省制的运作过程并指出唐朝设立三省制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三省制【答案】(1)运作过程: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目的:加强君主专制:提高行政效率;强化地主阶级的统治。(2)评析:三省之间既相互限制,又互为补充,明确分工,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生深刻变化的标志,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三省是本质仍是封建皇权主导下的官制,是封建统治的工具。【解析】【详解】(1)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三省制的运作过程,即“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目的:根据材料一中的“以便于皇帝控制”可得出“加强君主专制”;根据材料一中的“以期收到既能加强集权又能提高决策和行政效率的后果,从而强化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可得出“提高行政效率,强化地主阶级的统治”。(2)评析历史事件应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二中的“这样君权与相权互相制衡,避免了皇帝的独断专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三省之间既相互限制,又互为补充,明确分工,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制“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其消极影响是“三省是本质仍是封建皇权主导下的官制,是封建统治的工具”。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武帝和唐太宗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皇帝。有人认为汉武帝的丰功伟业可简单用“文治武功”四字概括,其卓越的功绩在于承前启后,独具开创性,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唐太宗李世民,年轻时封秦王,立下赫赫战功。即帝位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摘编自《中国史上十大开疆拓土的皇帝》请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两位君主中的其中一位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史实充分,持论有据,逻辑清晰)【答案】汉武帝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汉武帝统治期间,政治上,通过颁布“推恩令” 、设置中朝、确立察举制等措施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改革币制,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增强了政府财政收入;文化上,尊崇儒术,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学说。另外,汉武帝在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的疆域,还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力。总之,汉武帝的统治使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使汉王朝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作用。即帝位后,能吸取隋亡的教训,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发展和完善了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重要制度,政治上出现了古代少有的清明局面;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使唐朝经济迅速恢复并有了很大发展;文化上,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也实行了许多推进文学艺术发展的政策,为唐代文化昌盛的局面奠定了基础。总之,唐太宗是一位积极有为、开明勤政的封建君主,造就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汉唐时期的中国。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材料描述了汉武帝和唐太宗两位中国历史上的皇帝,结合史实,谈谈对这两位君主中的其中一位的认识。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论述的。其次,结合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中外朝制度、盐铁官营、铸币权收归中央、独尊儒术、军事上打击匈奴、开通丝绸之路或唐太宗知人善任、完善科举制、轻徭薄赋等相关史实,对人物进行论述。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史实充分,持论有据,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1-07 05:20:02 页数:11
价格:¥2 大小:383.0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