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1
2
/21
剩余1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们习惯用史料来描述文学史的高峰状态,而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我们可尝试用大数据来显示和验证,并透视数据背后的文学史意义,进而反思数据存在的问题和展望未来努力的方向。作品多的诗人词家,是否影响力大、知名度高?根据综合影响指数排名,唐代诗人影响力第一的是杜甫,其次为李白、王维,而作品量居第一的白居易,影响力排在十名之外。宋代词人作品量和影响力第一的都是辛弃疾,苏轼和周邦彦分别居第二、第三。高居宋诗影响力榜首的是苏轼,作品量雄居榜首的陆游紧随其后。数据不仅标示谁第一、谁领先,还蕴含更深层的文学史意义,可以探究其背后隐藏的历史过程和变化动因,揭示规律性认识。比如,通过检视和分析唐诗名篇崔颢《黄鹤楼》的各种数据,可以发现第一接受者李白的评价和创作比拼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除作品自身的艺术含量外,故事传播和意见领袖的评价也是名篇生成的重要因素。数据能具体显示诗人词家名声的高下。提到唐诗宋词的名家,人们习称“李杜”“苏辛”,似乎李优于杜、苏胜于辛。但综合影响指数表明,杜甫高于李白、辛弃疾强于苏轼。更令人意外的是,最受追捧的词人不是苏辛而是周邦彦。在一百首和三百首宋词名篇中,周邦彦各占15首和40首,占有率远高于苏、辛。数据可以明确展示名篇名家影响力的时代变化。宋明以来,崔颢诗作《黄鹤楼》和苏轼词作《赤壁怀古》的影响长盛不衰,故分别成为唐诗宋词的第一名篇。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名篇佳作,到近现代才广受注目,故综合影响力排名靠后。岳飞《满江红》、陆游《卜算子·咏梅》等也都是到现当代才被发掘出的名篇。数据还反映出诗人影响力与作品量的关系。杜甫、李白的诗作量名列前茅,辛弃疾、苏轼的词作量也是第一、第二。由此可以说,影响力大的诗人,其作品量往往也很大,但不能说作品量大的诗人就一定影响力大,比如前文提到的白居易。由此可见,精品名作多才是成为影响力大的诗人的决定性因素。虽然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描述显示文学史的发展面貌和进程,揭示隐藏在历史背后的真相与意义,但数据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效度有限,只能说明文学史的部分问题,而无法有效解决所有问题。二是信 度受限,无论是人工挖掘还是机器自动提取,受人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制约,数据的信度会有优劣高下的差异。由于指标种类少,目前衡量名篇名家的数据还不充分完备,尤其缺少内质型数据,因此需要持续不断地挖掘和充实。挖掘数据的难度,不仅在于到哪里找数据,更在于要找哪些数据。文学史上从来没有数据意识和数据存量,什么样的数据对衡量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期的文学繁荣程度、评价作家作品的优劣高低有用有效,这既是实践操作问题,也是理论认识问题。大数据时代的文学数据,需要分类分层建立起文学史数据的指标体系,以确保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有了完整的指标体系,才有目标和途径去寻找发掘数据,才有可能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自动分析提取数据,不断扩大数据的种类和体量。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自动提取获得海量数据,不断满足大数据时代学术研究的需求。(摘编自王兆鹏《大数据里的唐宋诗词世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既可以通过史料了解唐诗宋词世界的华茂繁荣,也可尝试用大数据对此进行显示和验证。B.数据显示,诗词名篇的影响力不仅和其作者的作品量有很大关系,也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C.无论是从操作层面,还是从理论层面,我们都需要重视数据对评价作家作品优劣的有效性。D.建立起完整科学的文学史数据指标体系,有助于解决数据在信度和效度方面存在的问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纵向展开,逻辑上逐层递进。B.文章第四段列举数字,表明人们经验判断与数据反馈的实际情况有出入,具有说服力。C.文章大量引用名家名篇,突出了数据在描述文学史发展进程、揭示历史真相方面的作用。D.文章在论证时,既能多角度阐述数据的功能,也能客观指出数据的局限性,颇具辩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名篇生成与故事传播、意见领袖评价关系密切,离开“李崔比拼”,《黄鹤楼》不可能流传。B.《春江花月夜》如能提前受到关注,张若虚在唐诗领域的综合影响力可能会超过“李杜”。C.《蜀相》《登岳阳楼》《阁夜》等众多经典诗篇的传诵,成就了杜甫在唐诗领域的非凡影响力。D.增加内质型数据指标,可以解决数据效度和信度问题,可使计算机自动提取获得海量数据。【答案】1.B2.C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诗词名篇的影响力”错误。张冠李戴。应是“诗人词家”的影响力和其作者的作品量有很大关系,而非“诗词名篇”。 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文章大量引用名家名篇”错误,文章没有“引用”名家名篇的“诗句”,只是“列举”了名家名篇的“篇名”,采取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说法绝对。故事传播和意见领袖的评价是名篇生成的重要因素,但“作品自身的艺术含量”也是考虑因素,不能说离开了“李崔比拼”《黄鹤楼》就“不可能流传”。B.于文无据。“张若虚在唐诗领域的综合影响力可能会超过‘李杜’”文中没有体现。D.逻辑混乱。指标体系不健全,影响数据信度和效度问题的解决,但完整的指标体系不只包含内质型数据指标。另外,“增加内质型数据指标”与“计算机自动提取获得海量数据”没有关系。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史典籍浩如烟海,但由于朝代更迭、战争、自然灾害以及年代久远等原因,大量古籍已流失或毁坏。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拉开帷幕,首次对全国古籍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普查。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日前上线的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集中讲述了普通人与古籍的故事。有人历时5年做出了古籍中记载的300多道宋代佳肴,有人通过古籍考证还原古代服饰,有人以古籍版刻为母版设计了4万多个艺术字……让古籍“活”起来的尝试,近年来还有很多。《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古书复活记》等节目不断涌现。多家图书馆纷纷依托古籍资源推出文创产品。阅文平台发起“甲骨文”主题征文,10天内收到2500部作品。各地古籍存藏单位联合举办“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延续古人“曝书护书”之习俗,更取当下“晒”字“展示分享”之新义。不仅晒当地的文物珍宝,也晒修复、装帧、传拓等相关技艺,有的还能现场体验。存续中华文脉的古籍,将被更多的人以各种方式看见,给予人们更多文化滋养。(摘编自《让中华古籍真正“活起来”》,《人民日报》,2022年4月30日)材料二: 4月23日,作为西藏古籍普查保护工作数字化最新成果,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在继2020年4月25日试运行上线首批50函、6581叶(叶,古籍特有数量词)珍贵古籍文献后,再次上线百余函、1.6万余叶珍藏古籍文献。“古籍文献从放在书库,不外借,阅览门槛高、手续杂、条件多,仅有部分专家学者阅览,到全球免费共享。”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边巴次仁说,西藏古籍标准数字化保护利用不仅解决了古籍文献“重藏轻用”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古籍普查“将珍贵文献公布于世,为学界和社会服务的初衷和理想”。古籍文献上线试运行至今,读者点击阅览次数达近十万人次,创西藏自治区图书馆线上阅览新高。曾经束之高阁的珍贵古籍,如今与读者的距离,只有一层薄薄的屏幕。边巴次仁说,目前仅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馆藏藏文古籍文献就有15000余函,其中可先行数字化的善本达3000余函,因此未来“云共享”空间依然很大。“这一平台的开放,将对我国目前藏文古籍标准数字化在线共享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他说。(摘编自《2万余叶珍贵古籍文献带你“云”看西藏的前世今生》,新华网,2021年4月23日)材料三:遗存丰富的河南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文明亘古绵延、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但由于多种原因,河南面临着古籍底数不清,收藏条件较差,古籍老化、破损严重等问题。随着普查工作在全省全面铺开,河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网站以简报形式按月通报的全身古籍普查进度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河南省文化厅建立了全身古籍保护工作进度月报制度。通过月报制度,各级领导、收藏单位和普查员们可以准确掌握全省古籍普查进度。同时,人才短缺和专业知识的缺乏仍是开展普查最大的难点。为此,河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不仅积极组织全省古籍收藏单位参加国家层面的各类古籍培训班,还借助国家和本身古籍专家力量,自己举办培训班,培养各地市古籍普查的骨干。此外,河南各级古籍保护中心还通过报纸、宣传车、电视广告等途径宣传古籍普查保护工作,呼吁民间藏家参与普查,市民们积极响应,纷纷到图书馆登记。洛阳、安阳等图书馆甚至还获赠市民捐出的清乾隆刻本《阳宅大成》等家藏古籍。在去年举办的“册府千华——河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的启发下,河南民间藏家一改藏书界藏之自赏、秘不示人的传统,两个月后即以“中原古书联盟”名义发起举办“豫见古书之美感受故纸芬芳——首届中原民间珍贵古籍展”,集中展出河南藏唐代至民国时期的珍贵古籍文献近200种。(摘编自《千年典籍源起华夏腹地,数载耕耘守护中华文脉》,搜狐网,2019年3月18日)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007年启动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活动,是首次开展的全国范围古籍普查,旨在全面深入调查古籍的情况。B.由于朝代更迭、战争、自然灾害以及年代久远等原因,大量古籍已流失或毁坏,这已经引起国家的高 度重视。C.当下拍摄和制作的与古籍有关的纪录片、电视节目越来越多,古籍正逐渐通过新颖的形式走进普通百姓生活。D.相关单位通过文创产品开发、“晒书”活动等形式,以各种方式展示分享古籍,以期古籍给人们以文化滋养。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决古籍文献“重藏轻用”矛盾,贯彻古籍普查服务学界、社会的目标,这是西藏古籍数字化保护取得的成果。B.西藏古籍普查保护工作数字化成果不断涌现,极大地拉近了古籍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广受欢迎,且提升空间还很大。C.为推进全省古籍普查工作,河南主要采取了建立月报制度、举办古籍培训班、借助媒体宣传、举办展示活动等方式。D.河南民间藏家一改传统,举办古籍展,主要是因为官方古籍保护宣传到位,同时也受市民捐赠、省藏特展等影响。6.如何加强古籍保护利用,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答案】4.A5.D6.①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古籍普查工作,摸清古籍现状;②创新古籍传播形式,促进古籍大众化传播,挖掘古籍时代价值;③推动古籍保护利用数字化,解决“重藏轻用”矛盾,拉近古籍与读者间距离;④举办各类古籍培训班,解决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培养古籍普查骨干;⑤多途径宣传古籍普查保护工作,呼吁民间藏家参与普查。【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旨在全面深入调查古籍的情况”错,“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目的不仅仅是“调查古籍的情况”,更是为了“古籍保护”。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主次原因颠倒。从材料三“河南各级古籍保护中心还通过报纸、宣传车、电视广告等途径宣传古籍普查保护工作,呼吁民间藏家参与普查”“在去年举办的‘册府千华——河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的启发下,河南民间藏家一改藏书界藏之自赏、秘不示人的传统”可知,河南民间藏家举办古籍展,主要原因是 受省藏古籍特展启发,次要原因是受官方古籍普查保护宣传影响。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一“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拉开帷幕,首次对全国古籍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普查”,材料三“河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网站以简报形式按月通报的全身古籍普查进度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河南各级古籍保护中心还通过报纸、宣传车、电视广告等途径宣传古籍普查保护工作,呼吁民间藏家参与普查”,可概括出“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古籍普查工作,摸清古籍现状”;结合材料一“日前上线的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集中讲述了普通人与古籍的故事……”“《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古书复活记》等节目不断涌现。多家图书馆纷纷依托古籍资源推出文创产品。阅文平台发起‘甲骨文’主题征文,10天内收到2500部作品。各地古籍存藏单位联合举办‘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延续古人‘曝书护书’之习俗……存续中华文脉的古籍,将被更多的人以各种方式看见,给予人们更多文化滋养”,可概括出“创新古籍传播形式,促进古籍大众化传播,挖掘古籍时代价值”;结合材料二“西藏古籍标准数字化保护利用不仅解决了古籍文献‘重藏轻用’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古籍普查‘将珍贵文献公布于世,为学界和社会服务的初衷和理想’。古籍文献上线试运行至今,读者点击阅览次数达近十万人次,创西藏自治区图书馆线上阅览新高。曾经束之高阁的珍贵古籍,如今与读者的距离,只有一层薄薄的屏幕”,可概括出“推动古籍保护利用数字化,解决‘重藏轻用’矛盾,拉近古籍与读者间距离”;结合材料三“人才短缺和专业知识的缺乏仍是开展普查最大的难点。为此,河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不仅积极组织全省古籍收藏单位参加国家层面的各类古籍培训班,还借助国家和本身古籍专家力量,自己举办培训班,培养各地市古籍普查的骨干”,可概括出“举办各类古籍培训班,解决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培养古籍普查骨干”;结合材料三“河南各级古籍保护中心还通过报纸、宣传车、电视广告等途径宣传古籍普查保护工作,呼吁民间藏家参与普查,市民们积极响应,纷纷到图书馆登记”,可概括出“多途径宣传古籍普查保护工作,呼吁民间藏家参与普查”。(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猜透千古之谜毕淑敏早年间,江南有一富豪,酷爱藏书,他家有两册古时传下的医书,集无数医家心血之大成,为杏林一绝。富豪视若珍宝。藏在书楼里。秘不传人。后来,富豪出门遇险,一位壮士从强盗手里救了他的性命。 富豪感恩不尽,欲以斗载车装的金银答谢。壮士说,财宝再多,再贵重,也是有价的,我救了你,你的命无价。富豪说,莫非壮士还要取了我的命去?壮士大笑说,我不是要你的命,是想用你的医书,救普天下人的性命。富豪想了半天,说,我可以将医书借给你三天,但是三日后的正午,你必须完璧归赵。说罢,命人从木制书楼里,将饱含檀香气味的医书捧了出来。壮士得了书后,快马加鞭急如星火地赶回家,请来乡下的诸位学子,连夜赶抄医书。书是孤本,时间又那样紧迫,萤萤灯火下,抄书人目眦尽裂,总算在规定时间之内,依样画葫芦地描了下来。壮士把医书还了富豪,长出一口气,心想从此以后,便可以用这本深锁在豪门的医学宝典,造福于天下黎民了。谁知,抄好的医书拿给方家一看,才知竟是不能用的。医家以人的性命为本,极需严谨稳当。这种在匆忙之中由外行人抄下的医方,讹脱衍倒之处甚多,且错得离奇,漏得古怪,寻不出规律,谁敢用它在病人身上做试验呢?壮士造福百姓之心不死,急急赶回富豪家,想晓以大义,再请富豪将医书借出一回,这一次,请行家高手来抄,定当可以精当了。当他的马热得汗涔涔地到达目的地时,迎接他的是冲天火光。富豪家因遭雷击燃起大火,藏书楼内所有的典籍已化为灰烬。从此这两册抄录的医书,就像鸡肋一样一代代流传了下来。没有人敢用上面的方剂,也没有人舍得丢弃它。书的纸张黄脆了,布面断裂了,后人就又精心地誉抄一遍。因为字句的文理不通,每一个抄写的人都依照自己的理解,将它订正改动一番,结果愈加面目全非,几成天书。医书传到曾祖父手里,曾祖父目光炯炯直逼祖父。祖父说,您是要我把它们校勘出来?曾祖父说,我希望你能穷毕生的精力,让它死而复生。但你只说对了一半,不是它们,是它。工程浩大,你这一辈子,是无法同时校勘两本书的。现在,你就从中挑一本吧,留下的那本,只有留待后代子孙,再来辨析正误了。祖父看着两本一模一样的宝蓝色布面古籍,费了斟酌,一时不知所措。随意吧。它们难度相同,济世救人的功用也是一样的。曾祖父催促。祖父随手点了上面的那一部书。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一个动作,就把自己的一生,同一方未知的领域,紧紧地粘在一起了。好吧。曾祖父把祖父选定的甲册交到他手里,把乙册收了起来,不让祖父再翻,怕祖父三心二意,最终一事无成。祖父没有辜负曾祖父的期望,用了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皓首穷经,将书中所有的错漏之处更正一新。册页上临摹不清的药材图谱,他亲自到深山老林一一核查。无法判定成分正误的方剂,他采集百草熬药炼成汤,以身试药,几次昏厥在地。为了一句不知出处的引言,他查阅无数典籍……凡是书中涉及的知识,祖父都用全部心血一一验证,直至确凿无疑。祖父的一生围绕着这册古医书旋转,从年少翩翩直变作鬓发如雪。 到了祖父垂垂老矣的时候,他终于将那册古书中的谬误全部订正完了。祖父把眼睛从书上移开,目光苍茫,好像第一次发现自己已走到生命的尽头。人们欢呼雀跃,毕竟从此这本伟大的济世良方,可以造福无数百姓了。但激动之情只持续了极短的一段时间。远方发掘了一座古墓,里面埋藏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古书。其中正有甲书的原件。人们迫不及待地将祖父校勘过的甲书和原件相比较,结果是那样令人震惊。祖父校勘过的甲书,同古书完全吻合。也就是说,祖父凭借自己惊人的智慧和毅力,以广博的学识和缜密的思维,加之异乎寻常的直觉,在黑暗中摸索,将甲书在漫长流传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错误,全部改正过来了。祖父用毕生的精力,创造了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又在瞬忽之间,灰飞烟灭。甲书已经出土,正本清源,祖父的一切努力,似乎都化为劳而无功的泡沫。有人深深地叹息说,如果你在当初选择的那一瞬间,挑选了乙书,结果也许就完全不一样了啊。祖父笑了笑,没有说话。窗外,已是红霞满天。(有改动)7.下列对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构思精巧、情节跌宕。“抄书出讹误”“天火焚医书”“古墓现真迹”等情节的设置,异峰频起,一波三折。B.小说开头欲用医书救普天下人的性命的壮士形象和后文用尽毕生心血勘书的祖父形象相呼应,时空虽异,胸怀相同。C.小说用大量的笔墨对祖父实地核查、以身试药、查阅典籍等研究过程加以细节描写,突出了祖父严谨的治学态度。D.甲书的古本出土及其内容的重见天日,是对祖父毕生精力的肯定,也让祖父一生的努力染上了令人叹惋的色彩。8.小说的主要情节是祖父校勘医书,却以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开头,这样写有何妙处?9.面对旁人的叹息,祖父为何笑而不语?试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答案】7.C8.①交代事情的缘起,为下文祖父勘书等情节做铺垫。②与下文情节形成时空落差,扩大了情节的发展空间,延伸了小说的表现张力。③开头故事塑造的壮士形象对后文中的祖父形象起到了衬托作用,丰富了小说的主旨。④吸引读者,引人入胜,增加了小说的故事性和可读性。9.①祖父更看重勘书的过程。无论是甲书还是乙书,勘书的难度是一样的,付出也是一样的,都会为后世积累丰富的经验。② 祖父更看重勘书的意义。无论是甲书还是乙书,济世救人的功用是一样的,都是出于悲天悯人的情怀和造福百姓的责任感。③祖父更看重努力的价值。甲书的出土证明了自己已“猜透千古之谜”,证明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细致严谨的态度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大量的笔墨”“细节描写”错误,小说中有关祖父实地核查、以身试药、查阅典籍等内容是简要叙述,不是细节描写,也没有使用“大量的笔墨”。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首先找到开头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概括故事的内容,然后分析这一内容以及塑造的形象与下文情节以及主要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文章开头写壮士救富豪,想要用两册医书来救普天下人的性命,富豪给壮士三天时间,壮士找了众多学子抄录医书,因为时间紧迫导致“讹脱衍倒之处甚多,且错得离奇,漏得古怪,寻不出规律”,医书没有用处,而之后医书正本又被焚毁。这是交代了故事的缘起,因其错误,才有下文祖父校勘医书的情节,所以为下文做铺垫。开头所写传奇故事是“早年间”,故事发生的地点是“江南”;下文“医书传到曾祖父手里”,两处情节形成时空落差,拓宽了小说的发展空间。开头传奇故事中的壮士欲用医书救普天下人的性命,下文祖父实地核查、以身试药、查阅典籍、校勘医书,济世救人,二者形象是一致的,壮士的形象是对祖父的衬托。无论是“抄书出讹误”,还是“天火焚医书”,这些情节都带有传奇色彩,可以增加读者阅读的兴趣。【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别人叹息,是认为甲书出土让祖父的努力“化为劳而无功的泡沫”,而祖父“笑”说明祖父看重的并非最终的结果,而是他校勘医书的过程,校勘医书的意义以及他努力的价值。从校勘的过程来看,“用了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皓首穷经,将书中所有的错漏之处更正一新。册页上临摹不清的药材图谱,他亲自到深山老林一一核查。无法判定成分正误的方剂,他采集百草熬药炼成汤,以身试药,几次昏厥在地。为了一句不知出处的引言,他查阅无数典籍……凡是书中涉及的知识,祖父都用全部心血一一验证,直至确凿无疑”“将那册古书中的谬误全部订正完”“它们难度相同”,祖父为了校勘医书,他实地核查、以身试药、查阅典籍,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管他选择哪本书,校勘医书的难度是一样,需要付出的也是一样的,祖父看重的是这一过程。 从校勘的意义来看,“济世救人的功用也是一样的”“人们欢呼雀跃,毕竟从此这本伟大的济世良方,可以造福无数百姓了”,这两本医书的功用是一样的,无论校勘哪本医书,都是出于悲天悯人的情怀和造福百姓的责任感,祖父看重的是校勘医书的意义。从校勘付出努力的价值来看,“祖父校勘过的甲书,同古书完全吻合”“祖父凭借自己惊人的智慧和毅力,以广博的学识和缜密的思维,加之异乎寻常的直觉,在黑暗中摸索,将甲书在漫长流传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错误,全部改正过来了”“祖父用毕生的精力,创造了一个奇迹”,出土的甲书证明了祖父的努力,说明祖父猜透了千古之谜,证明自己付出的价值,祖父看重的是努力的价值。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燕太子丹患之。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导。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愿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选自《战国策·燕策三》,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B.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C.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D.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置之匈奴”与“沛公则置车骑”(《鸿门宴》)两句中的“置”字含义不同。B.“是丹命固卒之时也”与“率疲弊之卒”(《过秦论》)两句中的“卒”字含义相同。C.“愿太傅更虑之”与“仍更被驱遣”(《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更”字含义不同。D.“所善荆轲可使也”与“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两句中的“善”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鞫武认为燕国在西边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在南边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在北边与匈奴,单于结交,然后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B.鞫武向太子举荐田光,田光向太子举荐荆轲,鞫武和田光都举荐别人,但原因并不完全相同。C.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鞫武认为收留他对燕国很不利,建议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该建议被太子丹否决后,鞫武又推荐田光去刺杀秦王。D.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秦王返还诸侯的全部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大乱,六国趁机合纵破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燕太子丹患之。(2)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答案】10.D11.B12.C13.(1)秦国将灭掉六国,秦兵又已逼近易水,恐怕祸临燕国。太子丹为此非常忧虑。(2)如果(我们)能够劫持秦王,让他全部返还侵占诸侯的土地,那就最好了;如果不行,就趁势杀了他。【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那些秦国大将这时都在国外指挥军队,而国内出现了大乱,这样,君臣会互相猜疑。(我们)凭借这样机会,诸侯能够再次合纵,打败秦国就是必定无疑的了。这是我的最大愿望,但不知这个使命用来交给谁好,(我)希望您多多关心这件事。” “于外”作“擅兵”的后置状语,不要断开;排除C;“诸侯”以及后一个“其”都是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排除ABC;“所以委命”作前句的宾语,后面断开;排除B。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前者是“安置”的意思,后置是“丢弃”的意思;句意:将他送到匈奴去。/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B.前者是“终了”的意思,后者是“士兵”的意思;句意:(反正)这是我性命本当绝的时候了。/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C.前者是“改变”的意思,后者是“竟然、却”的意思;句意:希望太傅再想一个别的计策。/但仍然还是要被驱赶。D.都是“交好”的意思。句意:我有一位交好的朋友荆轲可以为您所用。/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于文无据,原文是说将樊将军送到匈奴后可以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推荐田光也不是直接让他去刺杀秦王,而是让他帮助谋划。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且”,将要;“以”,已经;“患”,担心,忧虑;(2)“诚”,如果;“悉”,全部;“大善”,最好;“则”,如果;“因”,趁势;参考译文:秦国将灭掉六国,秦兵又已逼近易水,恐怕祸临燕国。太子丹为此非常忧虑。樊将军逃离秦国到燕国,太子丹接纳了他。太傅鞠武劝他说:“不行啊!秦王很残暴,对燕国积累了很深的仇恨,真让人(或“为这件事情”)胆战心惊,更何况秦国听说樊将军逃到了燕国呢!这就像将肉放置在饿虎往来的路上,(您遭受到的)灾祸一定无法挽救了!我希望您赶快把樊将军送到匈奴去,以便消除秦国进攻燕的借口。”太子丹说:“樊将军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走投无路了,才投奔到我这里来,我总不能因为被强秦压迫,便抛弃了我所可怜的朋友,将他送到匈奴去。(反正)这是我性命本当绝的时候了。希望太傅再想一个别的计策。”鞠武说:“燕国有位田光先生,可以和他研究谋划。” 太子丹跪着上前迎接田光,向后倒着走为田光引路,跪着为他抹拭坐席。田先生坐好以后,太子丹看看左右没人,便离开坐席请教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关心一下这件事。”田光说:“现在太子您听到的是我精力旺盛时的情况,可不知道现在我的精力已经消耗完了。虽然如此,我不敢因为我(精力不如以前)就荒废了国家大事。(庆幸的是)我有一位好朋友荆轲可以为您所用。”太子说:“希望通过您(让我)与荆轲结交。可以吗?”田光说:“可以。”太子送他到门口,说:“我向您汇报的情况,和您自己说的话,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漏出去。”田光俯下身子笑了笑,说:“好”。田光去见荆轲,说:“我和您关系很好,这在燕国是无人不知的。我向太子推荐了您,希望您到宫中去拜见太子。”荆轲说:“愿接受您的教导。”田光说:“希望您赶快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表明我不会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泄漏出去了。”于是田光自刎而死。荆轲见到太子丹,说田光已经自刎而死。太子听了,跪下拜了两次,又跪着往前行,泪流满面。过了一会才说:“我所以请田光先生不要说出去,是想通过他来实现一个伟大事业的计划。现在田先生死了,这哪里是我的本意呢?”荆轲坐好以后,太子离开坐席,叩头至地说:“田先生不知道我不才,让您来到这里,我希望(向您)说出我的想法,这是上天哀怜燕国,不抛弃他的后人啊。我想如果能够找到一位勇冠天下之士出使秦国,用重利引诱秦王,秦王贪图那些厚重的礼物,(我们)一定能实现愿望。如果真能劫持秦王,让他全部返还侵占诸侯的土地,那就最好了;如果不行,趁势就杀了他。那些秦国大将这时都在国外指挥军队,而国内出现了大乱,这样,君臣会互相猜疑。(我们)凭借这样的机会,诸侯能够再次合纵,打败秦国就是必定无疑的了。这是我的最大愿望,但不知这个使命用来交给谁好,(我)希望您多多关心这件事。”过了好一会,荆轲说:“这是国家大事,我才学很低下,恐怕不能胜任这个使命。”太子上前叩头至地,坚决请他接受这个使命,不要推辞。这样,荆轲才答应了。于是太子尊荆轲为上卿。(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①韵辛弃疾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②,风雨佛狸愁。季子③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④,直觅富民侯⑤。【注】①人:指杨济翁、周显先,是东南一带名仕。②鸣髇(xiāo)血污:出自《史记·匈奴传》,即头曼单于被太子冒顿以鸣髇射杀,此处借指金主完颜亮南侵失败为其部下所杀之事。③季子:苏秦的字,战国时著名策士,他年轻时曾穿黑貂裘西入秦,寻求建立功业,④射南山虎:出自《史记·李建军列传》,指李广射虎事。⑤富民侯:出自《汉书·食货志》“武帝未年,悔征伐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后以 “富民侯”称安天下、富百姓的高官。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首先追忆了当年金主完颜亮背盟南侵时南宋军队坚守大江的情景,两军对峙,战争一触即发。B.词人化用《晋书》苻坚“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的典故,称赞苻坚举兵南下时的军力强大、意气风发。C.下阕“倦游”两句蕴含着词人复杂的心情,他倦于宦游,想要归隐田间,但又内心矛盾,不忍离去。D.这首词在构思上与陆游的《书愤》有相似之处,通过抚今追昔,运用典故,寄寓情感,抒发心志。15.有人评价这首词“词前半颇类英雄史诗的开端,然而其状词到后半却全无着落,反添落莫之感”,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答案】14.B15.①词的上阕追忆往昔金兵南侵、两军对垒的情景,豪迈激越,抒发了立志报国的壮志豪情,颇有英雄史诗的气势。前四句将“胡骑”与“汉家”对举,写敌寇入侵,宋军坚守,自然营造出两军对峙、一触即发的战争紧张气氛;后两句词人以“季子”自拟,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欲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豪情。②下阕一反上阕的豪情壮志,由激越转为消沉,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与无奈,饱含落寞失意之感。词人以“今老矣,搔白首”与上阕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深感年华易老、壮志难酬的愁苦愤懑;接着,词人“欲去江上”种橘置产,劝友人不要效仿李广南山习射,只须谋“富民侯”之安逸清闲。实则表达了自己一心为国却无用武之地,欲去而不忍去的矛盾心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称赞苻坚举兵南下时的军力强大、意气风发”错误,“谁道投鞭飞渡”化用苻坚的典故,目的在于通过表现苻坚南侵东晋时的不可一世但最终失败来暗指完颜亮发动南侵兵败被杀,不是“称赞”,而是批判。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此词上阕是“追昔”。“胡骑猎清秋”即指完颜亮1161年率军南侵事。前一句“落日塞尘起”是先造气氛。从意象看:战尘遮天,本来无光的落日,便显得更其惨淡。准确渲染出敌寇甚嚣尘上的气焰。紧接二句则写宋方抗金部队坚守大江。以“汉家”与“胡骑”对举,自然造成两军对峙,一触即发的战争气氛。“组练十万”、“列舰”“层楼”,均极形宋军阵容严整盛大,有一种必势的信心与气势。前四句对比有力,烘托出两军对垒 的紧张气氛;“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正是作者当年飒爽英姿的写照。苏秦字“季子”,乃战国时著名策士,以合纵游说诸侯而后佩六国相印。他年轻时曾穿黑貂裘“西入秦”。作者以“季子”自拟乃是突出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少年锐进之气。“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笔锋所及转为“抚今”。上片结句才说到“年少”,这里却继以“今老矣”一声长叹,其间掠过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跨度。老少对比强烈,叹中之愁闷顿显突出。这里的叹老又不同一般文人叹老嗟卑的心理,而是类乎“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属于深忧时不我待、老大无成的志士之愁苦。南渡以来,作者长期被投闲置散,志不得伸,此时翘首西北,“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真有不胜今昔有别之感。接下“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因为倦于宦游,想要归隐田园,植橘置产。作者一心为国,希望能效力沙场,而朝廷无能、力不能伸,想解甲而去但终心系祖国,说“欲去”而又不忍去,正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矛盾。然后劝友人“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作者劝道:“您们二位(二客)乃东南名流,腹藏万卷,胸怀大志,自不应打算像我一样归隐。但有一言还想与君等商议一下:且莫效李广那样南山习射,只可取‘富民侯’谋个安逸轻闲。”李广生不逢高祖之世,空有一身武力,未得封侯,而“富民侯”却能不以战功而取。要之,无论说自己“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也好,劝友人“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也好,都属激愤语。表达了自己一心为国却无用武之地,欲去而不忍去的矛盾心情。(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作者杜牧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否则会重蹈覆辙。(2)抗疫之战虽然取得了初步胜利,但要恢复经济、振兴国力并赢得应有的国际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优秀的人才和建设者更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毅的精神,正如《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用了六个意象,写出了夔州秋天萧瑟的景色。【答案】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②.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③.士不可以不弘毅④.任重而道远⑤.风急天高猿啸哀⑥.渚清沙白鸟飞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哀、鉴、弘毅、猿啸、渚清。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正如总导演郑晓龙所言,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着力人物的“高光时刻”。可以说,每一位在时代中出场的功勋人物,都肩负着一段“小人物”的大故事。再现功勋人物,则是用一段段小故事来讲述“大人物”,于是,我们在《功勋》中看到,有大国重器的时代所需,就有于敏、孙家栋、黄旭华一心报国的奋斗;袁隆平、屠呦呦心系黎民苍生的生计,①地钻研;申纪兰、李延年、张富清满腔热血的赤诚只为父老乡亲的家国所依。这样的故事,是千万个同路人的缩影。正如每个单元片尾的字幕致敬,“献给为……作出贡献的……”。②的“功勋”,出自每一位平凡的个人;而()。《功勋》的每个单元片尾,画面自过去穿越时空,视角由往事观照现实,郑重作出回答:为什么“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为什么“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其实,先辈的功勋与祖国的山河、我们的美好生活③。“愁与哀皆忘,选一个信仰”。现在,连续剧《功勋》已经收官,结束追剧的你我,不妨对标先辈们执着追求的“希望与前途”,在民族与国家的星空里,成就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的“高光时刻”。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数个平凡人打造的奋斗着的“高光”,成就着时代的“不凡”B.无数个平凡人,成就着时代的“不凡”,打造着奋斗的“高光”C.打造着奋斗的“高光”的无数个平凡人,成就着时代的“不凡”D.无数个平凡人,打造着奋斗的“高光”,成就着时代的“不凡”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正如总导演郑晓龙所言,《功勋》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着力发掘人物的“高光时刻”。B.正如总导演郑晓龙所言,《功勋》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着力人物的“高光时刻”。C.正如总导演郑晓龙所言,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着力挖掘人物的“高光时刻”。D.正如总导演郑晓龙所言,截取“人生最有华彩的一部分”,着力发掘人物的“高光时刻”。【答案】17.①呕心沥血②声誉卓著③密不可分18.D19.A【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①处,“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要填写的成语是用来修饰“功勋”人物袁隆平、屠呦呦如何钻研的,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可填“呕心沥血”或其它符合文意的相近成语。第②处,“声誉卓著”形容声望名誉突出地好。要填写的成语用来修饰“功勋”,并和后面的“平凡的个人”形成对照,突出功勋之高,声誉之好,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可填“声誉卓著”或其它符合文意的相近 成语。第③处,“密不可分”形容十分紧密,不可分割。要填写的成语用来说明“先辈的功勋”与“祖国的山河、我们的美好生活”之间的关系,结合文意不难知道,此处可填“密不可分”或其它符合文意的相近成语。【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通过括号前面的“……‘功勋’,出自每一位平凡的个人”及表示转折的“而”可以推断,接下来要说的是平凡的个人如何建立“功勋”方面的内容,应该以“平凡人”为主语,排除A项;应该先有奋斗“高光”,再有时代的“不凡”,据此再排除B项;比较C、D两项,D项主语“无数个平凡人”比C项主语“打造着奋斗的‘高光’的无数个平凡人”更简练,与上一句衔接更紧密。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成分残缺,“截取”前残缺主语,应在前边添加主语“《功勋》”;(二)搭配不当,“着力人物的‘高光时刻’”动宾搭配不当,应用“发掘”与“人物的‘高光时刻’”搭配。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A项。故选A。(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鱼线马甲线我想要,腰间的赘肉卡卡掉……”近日刘畊宏和妻子在直播平台的燃脂健身操爆红网路,引发了包括消防员在内的全民打卡健身热。疫情下,人们居家时间多,身心压力较大,运动无疑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健康解压的释放方式。相对于其他健身操,刘畊宏选择的动作多数比较简单,但跟着直播持续跳一个小时强度也很大,可以满足网友“暴汗”的需求。而直播时代的“云健身”,不仅免去了办卡、环境等方面的限制,还有①,让运动显得不那么孤独和难以坚持。加上刘畊宏与妻子一起健身时,刘畊宏在前方跳得给力,妻子在背后累得咧嘴,②,也是刘畊宏走红的一大因素。刘畊宏健身操的火爆反映了网友追求健康和美好生活的初心,不过网络上也不断爆出“刘畊宏女孩”跟练受伤的新闻,所以③,科学运动,循序渐进是关键。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简述第一、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答案】20.①众多在线伙伴的陪伴和鼓励②直播氛围和谐有趣③运动也需要注意安全21.示例:因为①符合居家防疫需要,②动作简单易学,③参与方便、互动性强,且④直播氛围和谐有趣,所以⑤刘畊宏网络健身直播爆火“出圈”。【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合后文“让运动显得不那么孤独和难以坚持”可知,这里是说可以跟大家一起在线运动,互相鼓励,据此写“众多在线伙伴的陪伴和鼓励”;第二空,结合后文“刘畊宏在前方跳得给力,妻子在背后累得咧嘴”可知,夫妻搭档,尤其是“妻子在背后累得咧嘴”,使得直播不那么枯燥,增加了趣味性,据此写“直播氛围和谐有趣”;第三空,前面说“网络上也不断爆出‘刘畊宏女孩’跟练受伤的新闻”,后面有“科学运动,循序渐进”,可见是说运动也要科学、适量、安全,据此写“运动也需要注意安全”。【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及句式变换的能力。第一段结合“近日刘畊宏和妻子在直播平台的燃脂健身操爆红网路,引发了包括消防员在内的全民打卡健身热”可概括出“刘畊宏网络健身直播爆火‘出圈’”;第二段是说刘畊宏健身操火爆的原因。结合“疫情下,人们居家时间多,身心压力较大,运动无疑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健康解压的释放方式”可概括出“符合居家防疫需要”;结合“相对于其他健身操,刘畊宏选择的动作多数比较简单”可概括出“动作简单易学”;结合“不仅免去了办卡、环境等方面的限制,还有……让运动显得不那么孤独和难以坚持”可概括出“参与方便、互动性强”;结合“刘畊宏在前方跳得给力,气质在背后累得咧嘴”可概括出“直播氛围和谐有趣”。然后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因果关联词将原因和结果联系起来即可。注意字数要求。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红楼梦》中,刘姥姥告诫女婿:咱们庄稼人,守多大碗,吃多大饭。材料二:北京冬奥会上荣获两金一银的谷爱凌在微博上写道:创造历史,突破个人界限一直是我人生 最大的追求。综合理解以上两则材料,联系当代青年所面临的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或叙写你的经历和体验,或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一是出身底层的刘姥姥劝诫女婿要认清自己的境况和身份地位。这里的“守多大碗,吃多大饭”指的是要了解自己、发现自己、认清自己,有自知之明。如果达不到他人的水平,也不好高骛远,不自怨自艾,不自暴自弃,盲目伪装、盲目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材料一揭示的是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即人生目标和自身实际、能力之间的关系。材料二是2022年冬奥会冠军获得者谷爱凌发在微博上的话,关键词是“创造历史”“突破个人界限”,指的是要打破自我的局限性以让自己获得完善、提升。材料二侧重于不断进取,突破自我的人生态度。两则材料貌似对立却有机统一。综合材料,可以明确“守与破”是本次作文的核心思辨主题,具体分为人应该在“认清自我,有自知之明”之下去“突破自我”,在脚踏实地的前提上突破自我,在知限的范围内不断突破自我;或者辩证的看待与“认清自己”“突破自己”的关系:“认清自己”是“突破个人界限”的前提基础;敢于突破个人界限,可以更好地认清自己。材料提示语“叙写你经历和体验”更适合写记叙文、小小说,通过讲述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更适合写议论文。行文构思上,可以概述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当代青年既要自知,准确定位人生;又要脚踏实地,不断突破自我。接下来论述人生要认清自我,准确定位自己,脚踏实地做好该做的事,唯有如此,才能为突破打牢基础。然后在论述人生在夯实基础之上,还需要不断突破自我,永无止境地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敢于突破个人界限,可以更好地认清自己。最后联系当下,明确当代青年在时代大潮中既需要认清自我,又需要突破自我。立意:1.以脚踏实地为基,寻突破自我之路。2.怀实干之心,秉突破精神。3.踏实肯干,勇攀高峰。4.量力而行牢基础,尽力而为显风采。 5.以本分奠定辉煌,用突破超越理想。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安徽省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安徽省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安徽省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安徽省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亳州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6-26 00:12:01
页数:21
价格:¥2
大小:53.3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