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秋季学期高(一)年级上学期11月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班级:姓名:考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文艺要服务人民,就必须积极反映人民生活。今天,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3亿多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国家蓬勃发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欢乐忧伤,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广大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我们的文学艺术,既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从而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选自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材料二:自从天宝晚期以后,杜甫十几年内写了大量的时事诗和政治诗,不管是陈述政见,或是揭发统治者的荒淫和残暴,或是比喻和寓意,或是对于穷苦的人民的关怀和同情,也都是个人的情感和实事相结合的。还有不少长篇,有的记载国家十几年来的大事,有的叙述地方变乱,有的回忆往事,更是像浦起龙所说的“慨世还是慨身”(《读杜心解·读杜提纲》)。杜甫个人不幸的遭遇与种种感触和国家的危机与人民的痛苦永远是胶漆般地密切结合,难以分割,这就使他大部分的诗篇充溢着个人的和时代的血泪,产生巨大的感人力量。白居易的《秦中吟》和《新乐府》反映社会现实,指责社会中不合理的现象,同情人民疾苦,多是优秀的诗篇,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很大的进步作用,但大抵只限于客观的叙述,使人感到其中缺乏杜诗里那种深刻而炽烈的思想感情。这是现实主义的白居易和不能以现实主义来局限的杜甫的不同之点。杜甫的时事诗和政治诗大都含有强烈的抒情成分。 杜甫诗集里并不都是时事诗和政治诗,还有占有很大比重的写景兼抒情的诗。杜甫写过许多歌咏自然的名篇和名句,无论是山河、草木、虫鱼,他都能根据地点和时序的不同,观察它们在此地此时的形态,予以刻画,无一雷同。这些描绘自然的诗,也同样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经常联系着时事。在这上边,是和南北朝以来一般的山水诗迥然不同的。历代的诗话、诗评对于杜诗里高度的“情景交融”作过许多精透的阐述。我们却认为,杜诗里不只有高度的情景交融,而且有情、景与时事的交融。作者在写景和抒情时,很少离开现实,随时随地都想到他所处的干戈扰攘、国困民疲的时代。王夫之在《薑斋诗话》卷二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若齐梁绮语,宋人抟合成句之出处(宋人论诗,字字求出处),役心向彼掇索,而不恤己情之所自发,此之谓小家数,总在圈缋中求活计也。”这里所说的“意”,对于杜甫来说,就是诗人深厚的思想感情,对于生活的执著和对于国家与人民的热爱。这种执著和热爱,作者在写诗时,无论歌咏的对象是什么,都迫切地要求表达出来。不像一些留连风景的诗人,掇拾描绘自然的诗句,而缺乏热情和中心思想,像是人们评论谢灵运的诗那样,常常是“有句无篇”。总的说来,杜甫的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现实,但是像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木兰诗》,以及白居易的《新乐府》那样纯然叙事的诗并不多。他的诗,尤其是长篇的古体诗,“多纪当时事”,里边却含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同时他的写景兼抒情的诗(多半是近体诗)也经常联系时事。这两大类诗是他的诗集中最主要的部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也就是这些诗千古传诵,感动无数后代的读者,使杜诗得到了诗史的称号,给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奠定了一个崇高的地位。(选自冯至《论杜诗和它的遭遇》,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艺术需要人民,一是因为优秀的艺术需要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二是因为人民才是作家价值的唯一判断者。B.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只有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C.南北朝以来一般的山水诗在描绘自然的时候往往没有联系时事,一些诗人留恋自然风景,雕琢词句,却缺乏热情和中心思想。D.王夫之说“意犹帅也”,而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木兰诗》,白居易《新乐府》等因为局限于纯然叙事,就缺乏了“意”。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有积极拥抱时代,反映人民生活的文艺作品才能为大众所喜爱,才有可能成为传世的经典之作。B.杜甫作品大都含有强烈的抒情成分,不限于客观叙述,所以他难以像白居易一样被称为现实主义作家。C.有些诗作有佳词丽句却缺乏“意”,被人们称为“有句无篇”,它们往往缺乏感动人心的巨大力量。D.杜甫诗歌能感动历代读者,是因为无论时事政治诗还是写景抒怀诗,都饱含着对生活的执著,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班固《答宾戏》评述孔子孟子:“仲尼抗浮云之志,孟轲养浩然之气。” B.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C.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D.蒲松龄《聊斋志异》被郭沫若赞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4.茹志鹃的《百合花》是反映革命年代生活的小说,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它成为经典的原因。(4分)5.在诗歌史上有崇高地位的诗人,其创作通常应具备哪些特点?请综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吴召儿孙犁我们的机关搬到三将台,是个秋天,枣儿正红,芦苇正吐花。我们来了一群人,不管牛棚马圈全住上,当天就劈柴做饭,上山唱歌,一下就和老乡生活在一块儿了。我组织民校妇女识字班。有一天,我翻着点名册,随便叫了一个名字:“吴召儿!”我听见嗤的一声笑了。抬头一看,在人群末尾,靠着一根白杨木柱子,站起一个女孩。她正在背后掩藏一件什么东西,好像是个假手榴弹,坐在一处的女孩子们望着她笑。她红着脸转过身来,笑着问我:“念书吗?”“对!你念念头一段,声音大点儿。大家注意!”她端正地立起来,两手捧着书,低下头去,就念开了,书念得非常熟快动听。就是她这认真的念书态度和声音,不知怎样一下就印进了我的记忆。下课回来,走过那条小河,我听到了只有在阜平才能听见的那紧张激动的水流的声响,听到在这山草衰白柿叶霜红的山地,还没有飞走的一只黄鹂的叫唤。十一月“反扫荡”。我当了一个小组长,我们的向导老不来。我跑到村长家里去找,村长散披着黑羊皮袄,看见我就笑着说:“男的分配完了,给你找了一个女的!”“怎么搞的呀?”我急了,“女的能办事吗?”这时一个女孩子跟着村长跑出来。穿着一件红棉袄,一个新鲜的白色挂包,斜在她的腰里,装着三颗手榴弹。“真是,”村长也在抱怨,“这是‘反扫荡’呀,又不是到区里验操,也要换换衣裳!红的目标大呀!”“尽是夜间活动,红不红怕什么呀,我没有别的衣服,就是这一件。”女孩子笑着,“走吧,同志!”说着就跑下坡去。“路线记住了没有?”村长站在山坡问。“记下了,记下了!”女孩子嚷着。“别这么大声怪叫嘛!”村长说。在路上,她走得很快,我跑上前去问她:“我们先到哪里?”“先到神仙山!”她回过头来一笑,这时我才认出她就是那个吴召儿。 “到了神仙山,我有亲戚。”她说,“我姑住在山上,他家的倭瓜又大又甜。今天晚上,我们到了,我叫他给你们熬着吃个饱吧!”天黑的时候,我们才到了神仙山的脚下。她爬得很快,走一截就坐在石头上望着我们笑,像是在这乱石山中,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彩云来。北斗星转下山去,我们才到了她的姑家。第二天,我们在这高山顶上休息了一天。我们从小屋里走出来,看了看吴召儿姑家的庄园。这个庄园,在高山的背后,只在太阳刚升上来,这里才能见到光亮,很快就又阴暗下来。东北角上一洼小小的泉水,冒着水花,没有声响;一条小小的溪流绕着山根流,也没有声响,水大部分渗透到沙土里去了。这里种着像炕那样大的一块玉蜀黍,像锅台那样大的一块土豆,周围是扁豆,十几棵倭瓜蔓,就奔着高山爬上去了!当我们正要做下午饭,一个披着破旧黑山羊长毛皮袄、手里提着一根粗铁棍的老汉进来了;吴召儿赶着他叫声姑父,老汉说:“昨天,我就看见你们上山来了。我来给你们报信,山下有了鬼子,听说要搜山哩!”吴召儿说:“这么高的山,鬼子敢上来吗?我们还有手榴弹哩!”老汉说:“这几年,这个地方目标大了,鬼子真要上来了,我们就不好走动。”这样,每天黎明,吴召儿就把我唤醒,一同到那大黑山的顶上去放哨。山顶不好爬,又危险,她先爬到上面,再把我拉上去。山顶上有一丈见方的一块平石,长年承受天上的雨水,被冲洗得光亮又滑润。我们坐在那平石上,月亮和星星都落到下面去,我们觉得飘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这一夜下起大雨来,在这样高的山上,我们觉得不是在下雨,倒像是沉落在波浪滔天的海洋里,风狂吹着,那块大平石也像要被风吹走。吴召儿紧拉着我爬到大石的下面,不知道是人还是野兽在那里铺好了一层软软的白草。听到四下里山洪暴发的声音,雨水像瀑布一样,从平石上流下,我们像钻进了水帘洞。一清早放晴,我们就看见从邓家店起,一路的村庄,都在着火冒烟。我们看见敌人像一条虫,在山脊梁上往这里爬行。一路不断响枪,那是各村伏在山沟里的游击组。敌人的目标,显然是在这个山上。他们从吴召儿姑父的羊圈那里翻下,转到大黑山来。我看见老汉仓惶地用大鞭把一群山羊打得四散奔跑,一个人登着乱石往山坡上逃。吴召儿把身上的手榴弹全拉开弦,跳起来说:“你去集合人,我去截兔崽子们一下。”她在那乱石堆中,跳上跳下奔着敌人的进路跑去。我喊:“红棉袄不行啊!”“我要伪装起来!”吴召儿笑着,一转眼的工夫,她已经把棉袄翻过来。棉袄是白里子,这样一来,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山羊了。一只聪明的、热情的、勇敢的小白山羊啊!她登在乱石尖上跳跃着前进。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不断被风吹卷,像从她的身上撒出的一朵朵的火花,落在她的身后。当我们集合起来,从后山上跑下,来不及脱鞋袜,就跳入山下那条激荡的大河的时候,听到了吴召儿在山前连续投击的手榴弹爆炸的声音。不知她现在怎样了。我能断定,她的生活和历史会在我们这一代生活里放光的。1949年11月(有删改)文本二:身为冀中人民的儿子,孙犁先生把对家乡的爱倾注在对小说诗意美的追求上,他不仅是讲故事的能手,也是能够把你带入诗意境界打动你心灵的高手。 孙犁的作品伴随了我这一代人的成长。当我一再重读孙犁先生的作品时,那些女孩子们——年轻的、美好的、鲜亮的生命,有如初春的平原上绯红的朝霞,就会被重新召唤出来,让人惦记,让人怀念。我怀念水生嫂、吴召儿、妞儿们,那是因为,她们身上有孙犁先生一生所信仰和追寻的“美好的东西”。(摘编自铁凝《怀抱着胸中那一簇火焰——孙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召儿第一次出场时,掩藏像假手榴弹的东西这一细节,既设置了悬念,又为后文写她投手榴弹勇敢杀敌埋下伏笔。B.一开始,“我”并不知道村长安排的向导是吴召儿,所以当我得知向导不是男人是女人时,心里并不满意。C.吴召儿与老村长的对话生动有趣,老村长的谆谆告诫、担忧紧张与吴召儿的率真可爱、无所畏惧形成鲜明对比。D.姑父前来报信这一情节,表现出当地人民对抗日的支持以及备战的状态,同时也为后文截击的情节作铺垫。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写“我们”组织民校妇女识字、唱歌、碰球,既表现男女平等的思想,更表现出军民的鱼水之情。。B.“我们觉得飘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写出由山顶眺望时温馨美好甚至不真实的感觉,这与后文的战斗情形形成对比,舒缓了紧张的气氛。C.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的有限视角叙事,“我”是叙述者也是亲历者,这种叙述视角不仅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展开,也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D.小说对姑妈家菜园的描写,突出了它昏暗、阴冷、湿寒的特点,既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又烘托了战前紧张的氛围。8.小说多次写到“红棉袄”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9.孙犁以战争为主题的小说,大都具有“诗化小说”的特征。请结合文本二对诗化小说的分析,谈谈文本一“诗化”的具体表现。(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齐伐鲁,索谗鼎①,鲁以其雁往。齐人曰:“雁也。”鲁人曰:“真也。”齐曰使乐正子春来吾将听子鲁君请乐正子春乐正子春②曰:“胡不以其真往也?”君曰:“我爱之。”答曰:“臣亦爱臣之信。”(选自《韩非子·说林下》)材料二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选自《孟子·离娄上》)【注释】①谗鼎:又称崇鼎、岑鼎,天子的宝器。②乐正子春:鲁国人,复姓乐正,曾经跟随曾子求学,以诚信而著称。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齐曰A使B乐正子春C来D吾将E听子F鲁君G请H乐正子春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以其雁往”与“衡阳雁去无留意”两句中的“雁”的意义和用法相同。B.怪,认为……奇怪,与《三峡》中“绝峨多生怪柏”的“怪”意思不同。C.黥,又称墨刑,以刀刻凿人面(体)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D.焉,疑问代词,哪里,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的“焉”意思与用法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君因为喜爱谗鼎而留下了它,乐正子春恪守自己的信用而婉拒了鲁君让他出使齐国的请求。B.北门徙木就能够获取五十金,政府取信于民,在此基础上颁布法令,秦国百姓无不遵照执行。C.孟子认为想要得到人才,就要自己实行仁政,然后自然就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才;当德高望重的人才被吸引来了,那天下人就归顺你了。D.隐居的伯夷与姜太公都认为周文王善于赡养老人,于是归依文王,从而带动天下百姓归依文王。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4分)(2)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4分)14.同为取信于人,乐正子春与商鞅的做法各是什么?(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①前珠翠绕,蓬壶殿②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③。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①万岁山:北宋京城汴梁内皇帝营造的精美宏伟的假山。②蓬壶殿:汴梁内宫殿名。③膏锋锷:血肉浸透刀剑。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作上片由“想当年”“到而今”两句领起今昔对比,往昔的升平繁华,与当前的战乱险恶形成强烈反差。B.“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对仗工整,“珠翠绕”“笙歌作”,描绘了一派国家富庶,百姓安乐的景象。C.词的下片以连用的两个设问句开头,让心中的愤懑与沉痛喷涌而出,表达了作者对士兵战死、民众流离的痛惜。D.“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用典故写作者心中宿愿——领军率队,直渡黄河,肃清金人,复我河山。16.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词。(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用远景镜头描绘村庄的平静、朦胧和安详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作为“国家相册”,纪录片有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近年来,①一大批题材各异、形态不同的优秀纪录片,②生动深入地讲述着中华文明故事,③深受广大观众所好评。④虽然这些优秀纪录片千姿百态,⑤却拥有一个显著的共性,⑥即深挖“新”与“常”,⑦于新处见常,于常处出新,⑧以守正创新呈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字”从遇见你》单集5分钟,每集聚焦一个汉字,节奏明快,以说唱、动画等方式讲述汉字的独特性、延续性;《如果国宝会说话》基于对一件件文物细致独到的观察,让文物“自我表达”,讲述中华文明故事;《书简阅中国》通过30封古人书信,联通古人与现代人的共同情感,纸短情长;《鲜生史》通过鲁迅、苏轼、曹雪芹、白居易与美食的渊源,展示美食里的中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纪录片创作的无穷宝藏。坚持守正创新,纪录片在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方面,拥有无限可能,令人期待。(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08月16日,有删改)18.下列各项中省略号用法与文中相同的是(  )(3分)A.“还没结婚吧?”“……”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B.他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做有用……的人!”C.看着他留给我的这幅画,良久,我的心底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D.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热,没有希望,没有光,没有温情……没有法律,没有人道。19.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优秀的纪录片的命名往往也很有艺术性,请结合文本,从“‘字’从遇见你”“大运河之歌”“鲜生史”三个片名中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理解。(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从机器翻译到智能教育,从刷脸支付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已渗透人类生活各领域,并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力。人工智能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领域,①       。不过,人们不必对此过于担心,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类职业的同时,②       。未来,一些重复性的工作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就像自动集装箱出现以后,搬运工人担心会失业,在港口却出现了很多吊桥工人。人工智能不是谁都能够驾驭的,它是能为人类的发展插上翅膀,还是将人类重重摔在地上,现在还不得而知。正如霍金所说:“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③       。”既不沉迷于科技带来的红利,也不低估风险因子的破坏能力,对科技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才能将发展的钥匙紧紧操在我们手里。虽然在当下家庭生活中,漫天飘过“天猫精灵”“小爱”“小度”,但很难产出那种兼具自主目的、情感、联想和想象力的人工智能。目前人工智能属于弱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发展,人工自为者或许在未来会出现。21.下列各句中的“谁”和“人工智能不是谁都能够驾驭的”中的“谁”,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A.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2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链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①       ②       ③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材料一:1906年在日本留学学医的鲁迅,认识到最须急切地疗救的是国人的病态灵魂,弃医从文,笔耕一生;1917年,24岁的毛泽东在读湖南一师时写下《心之力》,立志“应以天下为己任,拯救黎民于水火”;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材料二:树的方向,由风决定;人的方向,自己决定。很多时候,成功除了勇敢、坚持不懈外,更需要正确的方向。方向的选择中有魄力,方向的选择中有情怀,方向的选择中有智慧……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宜昌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秋季学期高(一)年级上学期11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D2.B3.A4.(1)取材于革命年代,反映伟大的革命战争生活,能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战争年代的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大爱与大道;(2)塑造和刻画了一系列典型人物,反映了普通人也是英雄人民创造历史的主题,手法高超,作品充满了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5.①诗作反映个人命运和时代生活,反映人民真情实感。②诗作有对于生活的执著和对于国家与人民的热爱。③诗作质量普遍上乘,能感动不同时代的读者。【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而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木兰诗》,白居易《新乐府》等因为局限于纯然叙事,就缺乏了‘意’”错误。根据材料二原文“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木兰诗》,以及白居易的《新乐府》那样纯然叙事的诗并不多”,可知,原文没有提到它们缺乏“意”,也没有认为因为局限于纯然叙事,就缺乏了“意”。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B.“所以他难以像白居易一样被称为现实主义作家”错误。根据材料二原文“白居易的《秦中吟》和《新乐府》反映社会现实,指责社会中不合理的现象,同情人民疾苦,多是优秀的诗篇,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很大的进步作用,但大抵只限于客观的叙述,使人感到其中缺乏杜诗里那种深刻而炽烈的思想感情。这是现实主义的白居易和不能以现实主义来局限的杜甫的不同之点。杜甫的时事诗和政治诗大都含有强烈的抒情成分”可知,杜甫是“不能以现实主义来局限”,并不是说他难以被称为现实主义作家。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错误。根据材料一原文“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可知,材料一的观点为文艺作品要与人民联系在一起。此项只是在评价孔子与孟子。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我们的文学艺术,既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从而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可知,茹志鹃的《百合花》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反映的是革命战争生活,能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战争年代的人间真情,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大爱。根据原文“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可知,茹志鹃的《百合花》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人物,反映了普通人也是英雄人民创造历史的主题,让作品充满了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根据原文“文艺要服务人民,就必须积极反映人民生活。今天,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 的大地上,13亿多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国家蓬勃发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欢乐忧伤,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广大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可知,他们的诗作能反映个人命运和时代生活,反映人民的真情实感。根据原文“杜甫个人不幸的遭遇与种种感触和国家的危机与人民的痛苦永远是胶漆般地密切结合,难以分割,这就使他大部分的诗篇充溢着个人的和时代的血泪,产生巨大的感人力量”,可知,他们的诗作有对于生活的执着和对于国家与人民的热爱。根据原文“也就是这些诗千古传诵,感动无数后代的读者,使杜诗得到了诗史的称号,给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奠定了一个崇高的地位”,可知,他们的诗作质量普遍上乘,能感动不同时代的读者。6.B7.D8.①人物:烘托吴召儿美丽、热情、活泼、率真、乐观、机智、勇敢的人物形象。“像是在这乱石山中,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彩云来”表现,她的美丽乐观;“我要伪装起来!”,表现她的机智;②情节:助推故事情节的开展。红棉袄在不同地方出现,又起到了串联情节并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③环境:给色调单一的景致增添耀眼、靓丽的色彩,红棉袄与乱石山特定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代表生活的亮色。9.①讲故事淡化情节,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构思富含诗意。没有正面描写紧张的矛盾冲突,而是集中描写温情的日常生活,如民校上课、放哨等。②环境描写具有诗情画意,营造诗意境界。有关秋天、吴召儿姑妈家的菜园等景物的描写,充满诗情画意。③塑造诗意美好的人物形象。小说塑造了以吴召儿为代表的美丽乐观、率真活泼、机智勇敢的形象,展现出人情美、人性美。【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能力。B.“所以当我得知向导不是男人是女人时,心里并不满意”错误,我不知道向导是吴召儿并不是我不满意的原因,二者没有因果关系。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烘托了战前紧张的氛围”错误,“东北角上一洼小小的泉水,冒着水花,没有声响;一条小小的溪流绕着山根流,也没有声响,水大部分渗透到沙土里去了。这里种着像炕那样大的一块玉蜀黍,像锅台那样大的一块土豆,周围是扁豆,十几棵倭瓜蔓,就奔着高山爬上去了!”没有烘托紧张氛围,而是体现一种诗意和美好。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物象的理解,可从线索作用、象征作用、对人物性格的展现和主题表达作用等几点进行分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特点的能力。可结合材料二,从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塑造等分析。10.ADF(加上标点符号是:齐曰:“使乐正子春来,吾将听子。”鲁君请乐正子春。)11.A(“鲁以其雁往”中的“雁”通“赝”,指赝品,与“真”相对。)12.B(“在此基础上颁布法令,秦国百姓无不遵照执行”错误。在太子犯法,“刑其傅”“黥其师”之后,秦人“趋令”。)13.(1)变法令颁布了一年,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秦国百姓数以千计。(“期年”,第一个“之”,定语前置各1分,句意通畅1分)(2)他们两位老人是天下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们去归依文王,这就好比是天下的父亲都归依了文王。(两处判断句,各1分。“大老”,指元老,称年高、品德高的人,1分。句意通畅1分) 14.乐正子春不说假话,不用假货;(1分)商鞅有令必依、违法必究。(2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齐国讨伐鲁国。索要谗鼎,鲁国就把赝品送去了。齐人说:“这是赝品。”鲁人说:“是真的。”齐人说:“叫乐正子春来证明,我就相信你。”鲁君请求乐正子春,乐正子春说:“为什么不把真的送去?”鲁君说’:“我喜爱谗鼎。”乐正子春回答说:“我也爱惜我的信誉。”材料二: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金。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金,以此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变法令颁布了一年,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秦国百姓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材料三:孟子说:“伯夷为躲避殷纣,隐居在北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便说:‘何不去归依他啊!我听说西伯是善于赡养老人的人。’姜太公为躲避殷纣,隐居在东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便说:‘何不去归依他啊!我听说西伯是赡养老人的人。’他们两位老人是天下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们去归依文王,这就好比是天下的父亲都归依了文王。天下做父亲的归依了文王,他们的儿子还会跑到哪儿去呢?诸侯中如有施行文王之政的,七年之内,必定能统治整个天下。”15.B16.①上片先写眼前遥望的中原大地、荒草寒烟、众多城郭和铁骑满畿之景,为实写;再回忆宫苑花团锦簇、柳树成荫、楼阁精美、歌舞升平的景象,为虚写。虚实结合,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痛失大好河山,不忘中原故土的爱国之情。②下片由此时登临胜地,感叹眼前的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为实写;想象自己有朝一日收复失地,再归来重游故地,想象来日得胜后的欢乐之情,是虚写。虚实结合,表达了作者坚定乐观的信念和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和鉴赏表现手法的能力。B.“珠翠绕”代指宫女众多;“笙歌作”,写皇室享乐景象。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的能力。上片通过“遥望中原”“到而今”等语句写黄鹤楼上远望中原,荒草烟波的地方,有着许多的城池,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尘沙弥漫,战势凶险,是实写;通过“想当年”等句回忆过去,当年,城中花团锦簇、柳树成荫,楼阁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升平,热闹非凡,是虚写。上片由词人登上黄鹤楼所见之景发端,追忆了昔日汴京城的繁华,再回到眼前讲述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情景,今昔对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痛失大好河山,不忘中原故土的爱国之情。下片“兵安在?”“民安在?”“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等句承接上片写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是实写;“何日请缨提锐旅”“却归来、再续汉阳游”等句想象自己有朝一日收复失地再归来重游故地,想象来日得胜后的欢乐之情,是虚写。下篇虚实结合,抒发了词人对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和光复中原的强烈愿望。17(1)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18.D19.③可改为:深受广大观众好评。④可改为:这些优秀纪录片虽然千姿百态 20.①“‘字’从遇见你”,通过谐音,在人们熟悉的句子中嵌入纪录片关键词——“字”,引发人们对汉字起源、演变的兴趣和对汉字背后故事的联想;②“大运河之歌”,用比喻手法,表明看此纪录片,就是聆听大运河的传奇故事,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如同一首韵味悠长的歌,突出纪录片主题;③“鲜生史”,谐音双关,新巧别致,纪录片记录的是鲜美食物的故事,也是文化大家(先生)们的趣味历史故事,表明此节目是通过美食家们的经典“文人菜”展现悠久的饮食文化,视角独到。【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D.与文中省略号作用都是表示列举未尽。A.省略号表示沉默不语。B.表语音的断断续续。C.表示语意未尽。故选D。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③“深受广大观众所好评”句式杂糅,成分赘余,可改为“深受广大观众好评”。④“虽然这些优秀纪录片千姿百态”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前后主语一致,关联词语放在主语之后,改为:这些优秀纪录片虽然千姿百态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①“‘字’从遇见你”,“字”谐音“自”,通过谐音,在人们熟悉的句子中嵌入纪录片关键词——“字”,可以让人理解句意为:自从遇见“字”、你遇见了“字”等内容,从而引发人们对汉字起源、演变的兴趣和对汉字背后故事的联想;②“大运河之歌”,用比喻手法,把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比喻为一首歌,从而生动表明,看此纪录片就是聆听大运河的传奇故事,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如同一首韵味悠长的歌,突出纪录片主题;③“鲜生史”,谐音双关,新巧别致。“鲜生”既指鲜美食材,又指那些和美食相关的“先生”们;“史”是历史。“鲜生史”告诉观众,纪录片记录的是鲜美食物的故事,也是文化大家(先生)们的趣味历史故事,二者结合,就是通过美食家们的经典“文人菜”展现悠久的饮食文化,视角独到。21.A(例句:泛指,表示任何人。A.特指,表示具体的某个人。BCD都是泛指,没有具体指向某个人。故选A。)22.①还将影响到人类的职业领域;②也会催生一些新职业/并不会让人都失业;③要么是最糟的第一空,此处与上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领域”是递进关系,根据“不过,人们不必对此过于担心,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类职业的同时”可知,后面说到了人类的职业,据此可填“还将影响到人类的职业领域”。第二空,依据后文“就像自动集装箱出现以后,搬运工人担心会失业,在港口却出现了很多吊桥工人”可知,这里是说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类职业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职业,所以并不会导致人们失业。可填“也会催生一些新职业”或“并不会让人都失业”。第三空,此处与“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是选择关系,根据“既不沉迷于科技带来的红利,也不低估风险因子的破坏能力”可知,此处是说不好,可填“要么是最糟的”。23.【审题立意】这是一道以“方向”为核心话题的材料作文。材料一陈述三则人物素材,鲁迅、毛泽东、袁隆平,均为本学期课文人物,结合教材紧密。材料二共分三层意思:第一句话为第一层,意在引出有关“方向”这一话题,从“树”和“人”的角度解读“方向”,前者不由自己做主,后者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权在我们自己手 中;第二层就是第二句话,围绕“成功与方向”的关系,阐明方向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第三句话就是第三层,讲“方向的选择”的意义,省略号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方向的选择中有担当,有奉献,有追求……”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2-27 07:50:02 页数:13
价格:¥2 大小:46.6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