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年秋季高2022级11月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下图为根据学者观点整理的“周秦之变”示意图。据此分析,这一变化反映了该时期()A.国家动员能力得到提升B.贵族政治彻底退出舞台C.权力平衡模式逐渐打破D.中央垂直管理体制瓦解【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周秦之变”,结合图示可知郡县制下,皇帝可以对基层进行直接管理,皇帝的动员能力大大高于分封制下的周天子,其“国家能力”也高于分封制下的周天子,A项正确;“贵族政治彻底退出舞台”,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权力平衡模式逐渐打破,排除C项;中央垂直管理体制在建立而非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2.1944年版画《村选大会》(如图)描绘了当时的村选场景。此美术作品可以用来研究()A.中共人民民主政权的尝试B.中共抗日民主政权建设C.基层民主建设的早期探索D.农业合作社成立的场景【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图片可知,时间为1944年,为全面抗战时期,会议内容为村选大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基层民主建设上的探索,C项正确;中共人民民主政权的尝试是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排除A项;中共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主要表现为三三制原则,材料内容为村选,排除B项;农业合作社成立的时间是新中国成立后,排除D项。故选C项。3.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商鞅变法的总体评价不同:从商鞅变法至汉武帝之前,是对变法正面评价最为辉煌、普遍的时期;从汉武帝尊崇儒术至清末民初“经学解体”时期,是商鞅变法饱受批评的时期;从清末民初至今,人们对商鞅变法的认识逐渐客观,评价总体持赞扬态度。这表明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历史评价缺乏统一标准C.时代愈近评价的愈客观D.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答案】A【解析】【详解】对于同一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认识,由于所处时代、经济基础等方面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结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材料中“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商鞅变法的总体评价不同”,正好体现这一原理,故选A项;BCD说法错误,排除。4.朱元璋经常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由“吏部考其股最”,分5等;同时,严惩贪官污吏,受财任法者,1贯以下杖70,每5贯加1等,至50贯纹,“脏至六十两以上者,袅首示众。”为了监督官吏,特地规定:凡地方长官贪污者,允许老百姓上京城告发。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明初()A.严刑酷法激化社会矛盾B.以民为本初具民主理念C.整肃吏治实践善治目标D.革除吏治弊病成效显署【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明朝初年。明朝初年朱元璋对官吏进行考核并严惩贪官污吏,是为了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秩序,实现善治目标,C项正确。严刑酷法是针对贪官污吏的,而不是百姓,所以不会激化社会矛盾,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对百姓如何,因此体现不出民本思想,排除B项;材料只有措施,没有体现革除吏治弊病效果如何,排除D项。故选C项。5.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1979—1990年),英国政府通过对文官的“通才”选拔中可能存在“专业缺位”的问题进行改革,要求文官在具备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精通某个专业领域,于是“专业性”逐渐成为对文官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此可知,这场改革()A.不利于政府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B.顺应了工业革命后改革官制需求C.奠定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框架D.促进了英国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英国政府要求文官“在具备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精通某个专业领域”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样有利于提高文官的文化水平、工作能力,促进英国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D项正确;“对文官的专业性考核”不会阻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排除A项;材料时间是“1979—1990年”,不是工业革命后,排除B项;奠定西方文官制度基本框架的不是这场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6.19世纪末,维新派首倡禁止缠足。中华民国成立后,妇女解放成为国家的重要议题。北洋政府颁布《女子教育条例》,规定女性有受教育的权利。1929年,国民政府开始允许女子参加文官考试。由此可知()A.男尊女卑观念被摒弃B.女性解放成为社会潮流C.时代变迁推动女性解放D.女性社会地位普遍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929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19世纪末一直到1929年,妇女解放运动不断深入,从维新派首倡禁止缠足,到女性享有与受教育权利,再到国民政府开始允许女子参加文官考试,这说明时代变迁推动女性解放,C项正确;A项中的“摒弃”表述绝对,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女性解放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材料内容只是体现了妇女解放的现象,排除B项;D项“普遍”表述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7.《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A.坚守儒家礼法B.辅助君主统治C.德治代替法制D.强化法治威严【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据材料“开国承家,有法有制”“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可知,这些治理方式都是礼法规范和乡约教化来辅助君王统治,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德治和法治的相辅相成,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国家治理方式是强调“礼、法、教化”,而不是德治代替法制,也不是“法治威严”,排除C、D项。故选B项。8.“1982年宪法颁布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此后,全国人大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写入宪法。”这体现出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立法()A.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B.削弱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C.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D.开始重视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立法适应了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需要,使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充分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A项正确;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立法没有削弱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195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排除C项;我国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开始,就重视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排除D项。故选A项。9.“中华”一词始见于西晋末,是中原士人为把中原的政治与文化同“胡人”相区分而产生的自我称谓。入唐以后,“中华”-词被广泛使用,不仅成为唐朝的别称,也成为中国名号。这意味着“中华”称谓()A.源自于地城文化双向交流B.是当时胡汉冲突之下的产物C.见证了民族深度交融发展D.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至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华”称谓由区分胡汉政治与文化到被广泛运用,表明胡汉之间差异逐渐淡化,民族交融不断加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C项正确;“中华”是中原士人为把中原的政治与文化同“胡人”相区分而产生的自我称谓,未涉及地城文化双向交流,排除A项;“中华”称谓变化见证了民族深度交融发展,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中华民族这一历史概念到近代才逐步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10.1958年广交会拟订的“对外宾宣传工作计划提要”明确指出,对亚非拉国家来宾,扩大其在和平、反帝、友好方面的积极面,减少其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和依赖;对西方国家来宾,挖掘其在不同程度上与中国的共同点。据此可知,当时()A.区域合作成为发展前景B.国际形势影响外交重心 C对外宣传策应国家需求D.经贸关系左右对外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8年的中国。材料“对亚非拉国家来宾,扩大其在和平、反帝、友好方面的积极面,减少其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和依赖”“对西方国家来宾,挖掘其在不同程度上与中国的共同点”体现的是当时广交会迎合了国家对外交往的需要,为中国取得政治、经济和外交上的新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项正确;亚非拉地区并不属于区域合作,排除A项;材料与国际局势无关,排除B项;对外政策制定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非经贸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1.以下表格反映了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演变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时间重大事件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中国是创始国之一1980年中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三大成员2016年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A.该组织主要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B.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C.发达国家在全球金融组织拥有支配权D.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不断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2016(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人民币地位越来越重要,说明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B项正确;该组织主要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中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的关系,未涉及发达国家在全球金融组织中的地位,且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法体现全球外汇储备,排 除D项。故选B项。12.1986年起,中国开始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设立了扶贫开发专门机构,制定与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扶贫开发方针,并多次制定了扶贫规划纲要,明确了阶段性扶贫开发目标,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说明()A.国家实现了治理能力现代化B.国家最关注的是人民温饱问题C.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D.国家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86年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986年中国政府开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放。这说明了国家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D项正确;“实现了”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国家关注贫困地区人民的脱贫致富,排除B项;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表所示可以说明,汉代()史料史料出处“过(赵过)能为代田(新的耕作方法),一亩三畎。岁代处,故曰代田”《汉书·食货志》“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关中辅渠,灵轵引堵水;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钜定,太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史记·河渠书》“今辽东耕犁,既用二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楼,凡用二牛六人”[东汉]崔寔《政论》A.铁犁牛耕技术成熟B.农业注重精耕细作C.经济模式取得突破D.史书渗透重农思想【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朝赵过创新耕作方法、兴修水利、辽东耕犁等,说明汉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B项正确;犁耕技术成熟是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排除A项;汉代农业经济模式仍是自然经济,并未取得突破,排除C项;三部汉代书籍仅是各自摘取涉及农业发展的一项,难以看出作者的重农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14.据考证,公元前四世纪,相当于中国西汉年间,就已有南丝绸之路,蜀地的商队,赶着马队,驮着货物,翻蜀道,踏出四川盆地,过西昌,又越岭,来到云贵高原,经大理,腾冲,出国门,经缅甸或西藏来到印度。由以上材料可知()A.地缘政治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必然条件B.古代印度拥有较强大的对外贸易能力C.印度在古代丝绸之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D.中印外交关系有着较复杂的历史渊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四世纪(亚洲)。根据材料“公元前四世纪,相当于中国西汉年间,就已有南丝绸之路,蜀地的商队,赶着马队,驮着货物,翻蜀道,踏出四川盆地,过西昌,又越岭,来到云贵高原,经大理,腾冲,出国门,经缅甸或西藏来到印度”可知,材料中描述的是西南丝绸之路的情况,说明当时的印度与中国保持着商业贸易往来,印度在古代丝绸之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C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西南丝绸之路,没有体现地缘政治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西南丝绸之路,没有涉及印度的对外贸易能力,排除B项;材料中描述的是西南丝绸之路,其终点是印度,没有涉及中印外交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5.中国陶瓷一度垄断东非市场,750年后阿拉伯帝国的工匠们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光瓷”。他们在烧制上釉的罐子上涂上一层银和铜,使其变得闪闪发光。这些罐子挤占了中国陶瓷在东非的市场份额。这表明()A.中国海外贸易优势丧失B.科技创新推动帝国扩张C.欧亚文明融合进程加快D.商业竞争促进技术革新【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8世纪非洲。材料“他们在烧制上釉的罐子上涂上一层银和铜,使其变得闪闪发光。这些罐子挤占了中国陶瓷在东非的市场份额。”体现的是阿拉伯帝国的工匠们通过技术创新,挤占了中国陶瓷在东非的市场份额,即商业竞争促进技术革新,D项正确;仅从东非市场的情况来看,是无法判断出中国海外 贸易的丧失,也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与帝国扩张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欧亚文明的融合,排除C项。故选D项。16.1913年福特汽车率先使用自动流水线,将制造一辆汽车的时间从12.5个小时降到1925年的10秒钟。1914年,一位工人的妻子写信给福特说:“你的传送带比奴隶主的皮鞭还厉害”。这反映了()A.流水线优化了产业结构B.汽车生产带来社会危机C.机器生产激化阶级矛盾D.管理创新是把“双刃剑”【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13年左右美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913年福特汽车使用自动流水线大大降低了生产一辆汽车的时间,同时工人被自动流水线压迫的更严重。因此美国福特汽车的生产管理革新是把双刃剑,D项正确;A、C项只提到题干的部分意思,不能完整反映题干含义,排除A、C项;材料提到的是汽车生产的新兴生产管理方式,而不是汽车生产,排除B项。故选D项。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注重对于国家管理者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重视通过道德教化,培育官员的家国情怀,激发官员的浩然正气;通过法律规范,规制机构的职责程序,约束官吏的行为举止,从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历代王朝所实施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模式中,道德始终是国家治理的主要手段,“德治”成为历代统治者所弘扬、追求的政治理想。正如中国历史经历五千多年的发展而未尝中断一样,中国古代的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也由周之乡遂到明清保甲,辗转相承,代有兴苹,绵延不绝,都以巩固基层、维持治安、寓教于民、保障民生为目的。——摘编自朱勇《中国古代社会基于人文精神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材料二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是“家国同构”,这种由带有某种血缘温情的宗法制度和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相结合的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起初,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也曾出现过“家国同构”。比较单一的经济结构使得城邦与家庭之间还没有产生明显的利益冲突。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变法改革,氏族血缘关系逐步解体,家庭的政治组织色彩逐渐消退,国家制度逐渐以财产和地域为政治基础,个人身份从家庭成员转换到城邦公民,形成了“家国异构”的社会政治结构模式。——改编自周靖《“家国同构”与“家国异构”-中西传统家国关系对法的影响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特点。(2)据所学分析西方社会政治结构走向不同于中国的原因,并指出影响中西方政治结构走向不同的最主要因素。【答案】(1) 特点:注重对统治阶层和管理者的约束;重视法律与道德的结合;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制度的作用;制度建构的延续性。(2)原因:经济结构的变动;社会内部的变法改革。最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中:农耕经济;西:商品经济)。【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一“中国古代注重对于‘国家管理者’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约束官吏的行为举止”等信息可得出注重对统治阶层和管理者的约束以及重视法律与道德的结合;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的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也由‘周’之‘乡’遂到‘明清’‘保甲’”可得出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制度的作用以及制度建构的延续性。【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及世界。原因:据材料二“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变法改革’,氏族血缘关系逐步解体,家庭的政治组织色彩逐渐消退,国家制度逐渐以‘财产’和地域为政治基础”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经济结构的变动;社会内部的变法改革。最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知最主要的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中国是农耕经济,西方商品经济比较发达。18.人类社会的商贸活动给经济、生活带来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材料二(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年12月31日)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玉米传入中国后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东印度公司的特点和对英国社会转型所起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该时期国际贸易格局的特征,并分析形成该特征的原因。【答案】(1)提高了粮食产量和抗饥荒的能力;促使人口增长;推动经济作物种植和商品经济发展;产生人地矛盾;过度垦荒导致水土流失。(2)特点: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拥有贸易垄断权;享有国家给予的政治、经济、军事上的特权;殖民扩张的工具。(考生答“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也可)作用:促进英国资本原始积累。(3)特点: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在世界贸易中处于垄断地位)。原因:17、18世纪,英国相继打败荷兰和法国,控制海上贸易和世界殖民霸权;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遍及美洲、亚洲和非洲;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度逐步确立。【解析】【小问1详解】影响:根据材料“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可知提高了粮食产量和抗饥荒的能力;根据材料“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可知促使人口增长;根据材料“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可知推动经济作物种植和商品经济发展;根据材料“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可知产生人地矛盾;根据材料“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可知过度垦荒导致水土流失。【小问2详解】特点:根据材料“(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可知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根据材料“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可知拥有贸易垄断权;根据材料“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可知享有国家给 予的政治、经济、军事上的特权;殖民扩张的工具。作用:根据所学可知促进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小问3详解】特点:结合材料三中贸易方向可知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在世界贸易中处于垄断地位)。原因:结合近代殖民扩张相关知识可知17、18世纪,英国相继打败荷兰和法国,控制海上贸易和世界殖民霸权;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遍及美洲、亚洲和非洲;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度逐步确立。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特定时代中突发性、渐近性的历史变革往往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并对后续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据此,有学者针对“特定时代”与“历史变革”整理出下图如下:——摘编自程实《大拐点、大趋势》等就材料整体或局部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答案】示例一论题:历史变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阐释: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逐步瓦解井田制,进而引发社会大变革,各国纷纷变法,西周宗法制、分封制走向崩溃。秦国顺应历史潮流,通过商鞅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最终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 集权国家,实现了时代发展中的“周秦变革”。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由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经济上盛行庄园经济,但也有工商业繁荣的自治城市;文化上形成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西欧中古时期的变革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综上,时代发展影响历史变革,只有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才能理解历史变革的必然性,不断推陈出新。示例二论题:1949年以来中国正在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阐释:1949年以来,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我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并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综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独立、富强、复兴之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积极投身于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解析】【详解】示例一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和西欧。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历史变革往往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得出论题:历史变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次,结合图中信息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各国变法的史实,以及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由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变化展开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逐步瓦解井田制,进而引发社会大变革,各国纷纷变法,西周宗法制、分封制走向崩溃。秦国顺应历史潮流,通过商鞅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最终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实现了时代发展中的“周秦变革”。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由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经济上盛行庄园经济,但也有工商业繁荣的自治城市;文化上形成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时代发展影响历史变革,只有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才能理解历史变革的必然性,不断推陈出新。示例二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49年以来的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历史变革“对后续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以及图中1949年以来的信息得出论题:1949年以来中国正在实现 伟大的民族复兴。其次,结合图中信息和1949年以来中国的社会大变革的史实,从三大改造完成使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一五计划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角度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独立、富强、复兴之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积极投身于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2-12 00:00:02 页数:13
价格:¥2 大小:436.1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