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23级高一(上)10月月考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3年2月,学堂梁子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位于今天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整个遗址面积约124200平方米,发现石制品300多件,主要是以当地砾石为原料制作的大型石器,有石核、石片、尖状器等。对于该遗址所处历史时期描述合理的是( )①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②出现铁制工具和封建君主专制③出现文字,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以当地砾石为原料制作的大型石器,有石核、石片、尖状器等,这意味着当时为原始社会。①④:原始社会,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①④正确。②:出现铁制工具和封建君主专制,这属于封建社会状况,②排除。③:“出现文字,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属于奴隶社会状况,③排除。故本题选B。2.历史总是按照自己的逻辑向前演进,下列对漫长的原始社会解体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阶级的出现—金属工具的出现—国家的诞生—私有制的产生—个体劳动的盛行B.金属工具的出现—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个体劳动的盛行—国家的诞生C.金属工具的出现—个体劳动的盛行—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国家的诞生D.国家的诞生—阶级的出现—剥削的产生—私有制的产生—个体劳动的盛行【答案】C【解析】【详解】原始社会末期,金属工具的出现,促进了个体劳动的盛行,生产资料相应地转归家庭私有私有制产生,促进阶级的出现,进而国家诞生。A:金属工具的出现在先,促进个体劳动的盛行,生产资料相应地转归家庭私有,私有制产生促进阶级的出现,进而国家诞生,A说法错误。
B:金属工具的出现,促进的是个体劳动的盛行,生产资料相应地转归家庭私有,私有制产生促进阶级的出现,进而国家诞生,B说法错误。C:金属工具的出现,促进个体劳动的盛行,私有制的产生,促进阶级的出现,进而国家诞生,C说法正确。D:金属工具的出现在先,促进个体劳动的盛行,生产资料相应地转归家庭私有,私有制产生促进阶级的出现,进而国家诞生,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某班同学以“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为议题,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同学们了解了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过程,讨论了“为什么存在剥削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以下说法能够回答和解释这一问题的有()①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②生产资料公有到私有的变化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根本原因③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的制度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决定意义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详解】①④:存在剥削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是因为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①④正确。②:生产力的发展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根本原因,②错误。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奴隶的制度属于生产关系,有利于组织较大规模的生产协作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但不能够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决定意义,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4.土地所有制是生产资料断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国家确认的土地所有权归属的制度。下列关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认识正确的有()①它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②它在确立之初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它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④它使农民完全失去自由,成为地主的奴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起初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①②正确。③:地租是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③错误。④:农民有一定自由,不是地主的奴隶,④错误。故本题选A。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中常常出现如下现象:牧场主将牛奶倒入大海;农场主将土豆翻入地下当作肥料,拿玉米棒子当作燃料;企业纷纷倒闭,工人因失业而失去收入来源,生活异常窘迫。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B.资本主义国家不能通过阶级斗争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D.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A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AD不选。B:资本主义国家是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推动其发展的直接动力,B不选。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C入选。故本题选C。6.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B.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C.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D.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答案】B【解析】【详解】B: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通过科技革命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因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克服,B符合
题意。A:材料中提到的是科技创新使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涉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A不符合题意。C: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因此科技革命的发展,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自我调节功能不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C不符合题意。D:材料观点并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7.某校思政学习社团围绕“石器——原始社会,青铜器——奴隶社会,铁器——封建社会,蒸汽机——资本主义社会”几个分议题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下列符合本次学习的主议题是()A.生产力水平变化决定生产关系变化B.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向前发展C.生产工序变化必然导致社会形态变化D.生产工具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向前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A:材料中指出生产工具的变化带动着社会形态的变革,这说明生产力水平变化决定生产关系变化,故A正确。BC:题干中强调的是生产工具的变化与社会形态的关系,未体现生产工序的变化,不单只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故BC不选。D:材料中指出生产工具的发展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强调的是二者的关系,不单只强调生产工具的变化,故D不选。故本题选A。8.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高一某同学对阶级社会中“剥削的秘密”很感兴趣,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最确切的是()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不完全占有奴隶——奴隶被剥削的直接原因②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农民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④资本家提高工人工资待遇——缓解了阶级矛盾,消除了工人对资本家的人身依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
【详解】②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在于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②③正确。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这是奴隶被剥削的直接原因,①错误。④:资本家提高工人工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但没有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④错误。故本题选C。9.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其历史进步性和功绩,主要体现在()①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的问题,找到了社会变革的正确路径②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③为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④包含的积极合理主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积累了有价值的思想素材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故①说法错误。②④: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其包含的积极合理的主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积累了有价值的思想素材,故②④说法正确。③: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却反对阶级斗争,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没有为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提供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0.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
【详解】③④: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石,揭示了人类社会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找到了无产阶级这一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指明了实现人类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这也是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的地方。③④符合题意。①②:空想社会主义也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图景进行了勾画,但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因此这两个选项不能表明科学社会主义相对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即不能说明其科学性,①②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1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它()①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②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③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④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现成的答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马克思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行的原因,①③正确。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②排除。④:马克思主义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不能提供现成的答案,④排除。故本题选A。12.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它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①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前提②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③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①不符合题意。②:《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符合题意。③:《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③符合题意。④: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新纪元,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13.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下列选项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①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十月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③十月革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跨越④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②④: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很大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故②④错误。①③:由于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跨越,所以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故①③正确。故标题选B。14.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从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的《资政新篇》到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再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都未能改
变旧中国的命运,究其原因()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存在软弱性和妥协性②列强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③当时的清朝政府也在不断尝试改革缓和矛盾④当时中国人民的思想过于保守、觉悟太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但都失败了,这是因为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存在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帝国主义列强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①②正确。③:材料强调梁启超、孙中山等无数仁人志士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命运的原因在于自身的软弱和妥协以及外国列强的扼杀,而该选项强调清政府采取改革缓和矛盾,这不是设问的原因,③排除。④:材料中的梁启超、孙中山等无数仁人志士思想比较先进,觉悟较高,因此,该选项并不是其失败的原因,④排除。故本题选A。15.近代以来,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最终,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下列符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的是()①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谋求幸福有了主心骨②五四运动作为转折点,在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③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④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A.②-①-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③: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③应排第一位。②: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②应排第二位。①:1921年,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谋求幸福有了主心骨,①应排第三位。
④:1949年,经过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④应排第四位。故本题选B。16.习近平主席说,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④进行“一化三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近代以来,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①③正确切。②④: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任务,进行“一化三改”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②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17.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表明五四运动()A.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B.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C.激励人民群众协力同心,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D.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是捍卫民族尊严的革命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A:五四运动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依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错误。B: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五四运动,B错误。C: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是五四运动,C错误。D:从材料中的“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等信息可知,五四运动孕育了爱
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是捍卫民族尊严的革命运动,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8.小小红船承载千钧,秀水涣侠精神永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①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②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③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④对“如何实现共产主义”给出了终极的答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①。②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②③正确。④: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并没有对“如何实现共产主义”给出终极的答案。该选项的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④。故本题选C。19.人民英雄纪念碑文:“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两者所属的革命范畴和结果相同②两者革命任务和革命前途相同③两者最具决定意义的革命领导权不同④两者所处的基本国情和社会性质相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①错误。
②:就革命前途来说,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②错误。③④: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两者当时所处的基本国情和社会性质相同,两者最具决定意义的革命领导权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20.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人民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②实现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③彻底结束了中国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④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并没有实现国家富强,故①不符合题意。②: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故②不符合题意。③④: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人民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体现了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中国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故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21.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他指出:“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我国革命分为两个步骤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④社会主义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由此可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①③正确。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②错误。④: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社会主义革命不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方向,④错误。故本题选B。22.党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列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理解正确的有()①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历程②总路线和总任务规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③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错误。②:党的八大规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错误。③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短暂过渡,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当时完成这一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是()①个体农业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②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③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体性因素
④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开始了对它们的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主导性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②④正确。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而不是“适应了”,①错误。③: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③错误。故本题选C。2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下列与之相符的有()①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②农业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要求,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③中国制造给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在高铁、支付宝和网购推广应用方面领先④科技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中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①②正确。③④:中国在高铁、支付宝和网购推广应用方面领先,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中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成就证明的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富中国、强中国而非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③④排除。故本题选A。25.下表是中国国民经济(1952年、1956年)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统计资料所反映的1956年国家主体经济成分是()时间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19.1%1.5%0.7%71.8%6.9%1956年32.2%53.4%7.3%7.1%接近0A.资本主义工商业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新民主主义经济D.社会主义公有制【答案】D【解析】【详解】AB:1956年,基本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经济接近0,其不是国家主体经济成分,AB不选。C:新民主主义经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前,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领导的,由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组成的过渡性经济,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C不选。D:社会主义公有制在1956年,占到了主体地位,D入选。故本题选D。26.1953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批示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①标志着中国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②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③标志着中国开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使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标志着中国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①错误。②: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②正确。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198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③错误。④: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使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④正确。故本题选D。
2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①工业资产阶级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②人民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③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④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故①说法错误。②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故②④说法正确。③: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不是主要矛盾,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2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初步探索。初步探索取得的成就有()①找到了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②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照搬照抄苏联经验③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④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建设的正确道路,①正确。
②: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错误。③: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这不是初步探索的成就,③不合题意。④: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④正确。故本题选B。29.为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好“大思政课”的要求,某校组织开展“讲-一个故事、写一份心得”活动,.让史料成为思政“教材”,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下列对应正确的是()①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实现了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一一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一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战略构想的具体举措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①对应错误。②: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不是“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②对应错误。③: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对应正确。④: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战略构想的具体举措,为我国实现工业化开辟正确道路奠定了基础,④对应正确。故本题选D。30.从70年代初东方红卫星上天,到2022年天问一号从火星祝贺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一次次振奋人心的火箭腾飞,一项项令人惊叹的航天成就,勾勒出新时代航天人的奋斗轨迹。中国航天取得伟大成就的最根本条件是()A.航天人勇于攀登与攻坚的精神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结果D.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上升【答案】D【解析】【详解】D:一次次振奋人心的火箭腾飞,一项项令人惊叹的航天成就,勾勒出新时代航天人的奋斗轨迹。中国航天取得伟大成就的最根本条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上升,D符合题意。ABC:航天人勇于攀登与攻坚的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断提升教育质量,这均是中国航天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条件,排除ABC。故本题选D。31.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此次会议()①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②实现了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③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④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①②符合题意。③: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马克思列宁主义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③与题意不符。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突破,此次会议并未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2.2022年是邓小平南方讲话30周年。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进一步明确了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就是()A.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扩大对外开放C.肯定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取得的重要成就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答案】D【解析】【详解】D:“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一论断进一步明确了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D入选。AC: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不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也不是肯定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取得的重要成就,AC排除。B: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成立,2001年我国加入。故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讲话和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扩大对外开放无关,B排除。故本题选D。33.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实践、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精神品格。能够体现改革开放精神的历史事件有()①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②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③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航天事业大发展,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①符合题意。②:1992年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②符合题意。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①不符合题意。④:1970年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4.1984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年。某同学搜集了一些1984年的资料,如下表所示。由这些资料可以推断出( )
1月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①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②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③沿海城市的开放,有力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动力和国民经济的活力④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沿海城市的开放,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①③符合题意。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②不符合题意。④: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5.小波同学准备用手机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农村改革初期的微视频。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A.外景:村委会门口悬挂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红色横幅B.内景:村民挤在村委会观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的电视新闻C.近景:坐在炕头上的村民老刘听说“建设美丽乡村”后笑得合不上嘴D.特写: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的红手印图片【答案】D【解析】【详解】D: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的红手印图片发生在农村改革的初期,D符合题意。A: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村委会门口悬挂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红色横幅不是发生在改革的初期,A不符合题意。B:村民挤在村委会观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的电视新闻发生在2001年,中国入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水平,B不符合题意。
C: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开始建设美丽乡村,坐在炕头上的村民老刘听说“建设美丽乡村”后笑得合不上嘴不属于我国农村改革初期,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6.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45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地位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①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④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而非改革开放,①排除。②③: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②③正确。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各个领域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引领党和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下列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符合题意。BCD: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均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下列描述与理论成果相符合的有()①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三个代表②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走自己的路——邓小平理论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科学发展观④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应与科学发展观对应,①错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创立邓小平理论,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符合题意。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③错误。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四个坚持”中包含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9.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支柱。“四个自信”是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取得各方面伟大成就的产物,是新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又一创新。下列关于“四个自信”说法正确的是()①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②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高成就③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制度和治理体系④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支撑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物质力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③:这两项对于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表述正确,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就,“最高成就”说法错误,②排除。
④:文化属于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40.过去十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6%的经济增长;2022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2年下降34.4%,绿色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交织成一幅幅美好图景。下列关于“绿色发展”所呈现出的“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①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助推绿色产业发展—坚定制度自信②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坚定文化自信③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进人民福祉,构建和谐社会—坚定道路自信④融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等生态理念—彰显理论自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助推绿色产业发展,使绿色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体现了坚定制度自信,①正确。②: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体现了坚定理论自信而非文化自信,②错误。③: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进人民福祉,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坚定道路自信,③正确。④:融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等生态理念,体现了坚定文化自信而非理论自信,④错误。故本题选B。二.材料分析题(20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宫仓化为土。——张籍《野老歌》材料二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在雇佣劳动条件下追求价值增值的过程,工人生产着作为敌对权力的资本。用较为形象的语言来说,工人为自己铸造着越来越长、越来越重的锁链。——《光明日报》中《马克思对资本范畴本质的揭示》结合材料,运用阶级社会演进的知识,说明两则材料分别是对哪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描述?并简要回答两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特点【答案】
材料一描述的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特点是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材料二描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解析】【分析】背景素材:社会生产关系的变迁考点考查:阶级社会演进能力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知识限定较为明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阶级社会演进的知识,说明两则材料分别是对哪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描述?并简要回答两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特点,难度较小,考生结合材料并联系教材组织答案即可。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老翁靠耕种三四亩山田为生,田亩少,赋税多,没有吃的→可联系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关键词②: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在雇佣劳动条件下追求价值增值的过程→可联系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升放初期的1.8%上升到18%,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现在,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答案】①40多年来,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②
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我们必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因此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改革开放考点考查:伟大的改革开放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注意作答主体为我国,需要调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关键词②: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关键词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