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Cu:64Fe:56Cl:35.5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D.“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石灰”指的是Ca(OH)2【答案】D【解析】【详解】A.火药爆炸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用铁锅熬煮胆矾,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发生置换反应,故B正确;C.沙里淘金说明了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故C正确;D.石灰石加热后能制得生石灰,“石灰”指的是碳酸钙,故D错误。答案选D。2.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9nm,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碳纳米泡沫”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C.石墨转化为“碳纳米泡沫”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用激光笔照射“碳纳米泡沫”,光线通过时出现明亮的光路【答案】B【解析】【详解】A.“碳纳米泡沫”是碳原子构成单质,故A错误;B.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碳纳米泡沫”与石墨都属于碳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C.石墨转化为“碳纳米泡沫”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丁道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碳纳米泡沫”是纯净物,不属于胶体,故D错误;故答案为B 3.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B.CuSO4·5H2O属于纯净物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答案】B【解析】【详解】A.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CuSO4·5H2O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C.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物质才是酸,硫酸氢钠可以电离出氢离子和钠离子,不属于酸,故C错误;D.盐类物质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如NH4NO3等铵盐就不含金属阳离子,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4.依据下列实验事实,所得结论正确的是选项ABCD实验结论铜是电解质NaCl固体中不含离子NaCl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电离NaCl是电解质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铜丝能够导电是由于金属Cu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但金属Cu是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铜不是电解质,A错误;B.NaCl是离子化合物,但在固体中含有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NaCl固体不能导电,B错误;C.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产生中有一定离子而能够导电,电离并不需要在通电条件下 发生,C错误;D.NaCl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能够导电,因此NaCl是电解质,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稀硫酸滴在铁片上:B.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C.过量的与澄清石灰水反应:D.硫酸铜溶液滴在铝片上:【答案】C【解析】【详解】A.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A错误;B.氢氧化镁不溶于水,不拆分,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2H2O+Mg2+,故B错误;C.过量的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D.离子方程式要满足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数守恒,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Cu2+═2Al3++3Cu,故D错误。答案选C。6.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以下物质间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CaOCa(OH)2CaCO3Ca(HCO3)2A.CaO→CaCO3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B.反应①②③④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C.实现反应③只能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D.反应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CO2+H2O=2HCO【答案】A【解析】【详解】A.CaO吸收CO2生成CaCO3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故A正确;B.反应①Ca与氧气化合生成CaO,②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③Ca(OH)2生成CaCO3根据元素守恒可知不属于化合反应,④CaCO3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a(HCO3)2属于化合反应,③不可通过化合反应 实现,故B错误;C.反应③也可以通过Ca(OH)2和碳酸钠反应生成CaCO3,故C错误;D.CaCO3是难溶电解质,写离子方程式不能拆CaCO3+CO2+H2O=2HCO+Ca2+,故D错误;故答案为A。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A.的离子方程式为,A不符合;B.的离子方程式为,B不符合;C.的离子方程式为,C符合;D.的离子方程式为,D不符合;答案选C。8.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SO、CO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SO、NO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NH、SO、Cl-D.强酸性溶液中:Na+、K+、CO、NO 【答案】A【解析】【详解】A.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呈碱性,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反应且和OH-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A正确;B.无色溶液中不含有色离子,Cu2+呈蓝色,不符合无色条件,B错误;C.能和Ba(NO3)2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a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溶液呈强酸性,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故选A。9.某未知无色溶液可能含、、、、。取少量溶液,滴加石蕊试剂,溶液变红,另取少量试液,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一定有B.一定有C.一定没有D.一定没有【答案】A【解析】【详解】溶液是无色的,一定没有,取少量试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试液显酸性,则一定没有,另取少量试液,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则肯定含有,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AgCl,但此氯离子可能来源于上一步骤加的氯化钡,故不能确定,所以选项A错误,BCD选项均正确。故选A。10.通过相同实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事实:①②③判断下列物质在此实验条件下氧化性最强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①;②; ③;由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可以得出氧化性:①;②;③,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氧化性大小关系:,氧化性最强的为氯气;故选D。11.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A.,得到电子,,失去电子,得失电子标反了,故A错误;B.,失去2e-电子,,得到2×e-电子,故B正确;C.,得到2e-电子,4个中只有两个被氧化生成Cl2,失去2×e-电子,故C错误;D.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时,箭头应由失电子指向得电子原子,所以箭头应由铜元素指向硫元素,故D错误;故选B。12.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则中的M的化合价是()A.+4B.+5C.+6D.+7【答案】C 【解析】【详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原则可知,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共得到电子6mol,则M元素化合价降低,共失去6mol电子,故M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至+6价,答案为C。13.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和可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反应中的还原剂B.还原性:C.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D.每消耗1个,反应转移12个电子【答案】D【解析】【详解】反应中,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2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据此分析;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则NO2是氧化剂,故A错误;B.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NH3>N2,故A错误;C.反应中,O2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H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故C错误;D.每消耗1个O2,同时消耗4个NH3,则反应转移12个电子,故D正确。答案选D。14.以下反应不属于“同一价态的同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是A.2H2O22H2O+O2↑B.6NaOH+3S2Na2S+Na2SO3+3H2OC.KClO3+6HCl=KCl+3Cl2↑+3H2OD.Na2S2O3+H2SO4=Na2SO4+H2O+S↓+SO2↑【答案】C【解析】【详解】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化合价即升高被氧化又降低被还原,故A不符合 题意;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硫单质中的硫元素化合价即升高被氧化又降低被还原,故B不符合题意;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硫酸钾中+5价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氯化氢中—1价氯元素的化合价部分升高被氧化,故C符合题意;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硫代硫酸钠中的硫元素化合价即升高被氧化又降低被还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还原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反应2A2++B2=2A3++2B-可得氧化性是B2>A3+,又由2B-+Z2=B2+2Z-可得氧化性是Z2>B2>A3+,则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A正确;B.Z元素在①中化合价升高,在反应中被氧化;在③中化合价降低,在反应中被还原,B错误;C.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中,氧化性XO4->Z2;反应②2A2++B2=2A3++2B-中,氧化性B2>A3+;反应③2B-+Z2→B2+2Z-中,氧化性Z2>B2,所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C正确;D.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中,还原性Z->X2+;反应②2A2++B2=2A3++2B-中,还原性A2+>B-;反应③2B-+Z2→B2+2Z-中,还原性B->Z-,所以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16.实验室制备Cl2,可以用下列三种方法:①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③KClO3+6HCl(浓)=KCl+3Cl2↑+3H2O若制得的氯气的质量相同,则反应①②③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A.1:5:3B.6:6:5C.1:1:1D.3:5:1【答案】B 【解析】【详解】由方程式可知,反应①中生成1mol氯气,转移2mol电子,反应②中生成1mol氯气,转移2mol电子,反应③中生成1mol氯气,转移mol电子,则制得相同质量的氯气,反应①②③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6:6:5,故选B。17.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B.金属钠与溶液反应时,既有白色沉淀生成又有气体逸出C.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氯化镁溶液的试管中,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D.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试管底部有红色物质生成【答案】D【解析】【详解】A.钠和氧气常温时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时反应生成过氧化钠,A正确;B.金属钠与溶液反应时,钠首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该反应既有白色沉淀生成又有气体逸出,B正确;C.钠与盐溶液反应时,一般先与水反应,则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氯化镁溶液的试管中,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C正确;D.钠性质活泼,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D错误;故选D。18.以下是某种粗盐(主要含、、等杂质离子)精制成NaCl溶液的部分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的除杂试剂可以是溶液B.②中加入过量溶液后,只有被除去C.③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过滤,还需加适量稀盐酸D.杂质离子的去除顺序还可以是③①②【答案】B 【解析】【详解】A.为了得到纯净的NaCl,第一步除去硫酸根需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第二步除去钙离子,需加入过量的碳酸钠,除去钙离子的同时除去过量的钡离子;第三部除去镁离子,加入过量氢氧化钠,将沉淀过滤;最后加入过量的盐酸,将杂质离子碳酸根,氢氧根除去,蒸发结晶过程中,氯化氢会从中挥发出来,最终得到纯净的氯化钠;A正确;B.加入碳酸钠的作用,一方面为除去杂质离子钙离子,另外一方面除去除杂过程中引入的钡离子;B错误;C.通过A中的分析可知,C正确;D.在该除杂过程中,必须确保除硫酸根在除钙离子之前,主要目的是除钙的同时将除硫酸根离子过程中引入的钡离子一块除去,除镁离子可以在任何时候加入;故可以是③①②,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木大题共4小题,共46分)19.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向饱和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该正确操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现象,该过程利用的胶体性质是___________。(3)丙同学在做实验时加热时间过长,结果形成了悬浊液,原因是___________。(4)戊同学认为制备的Fe(OH)3胶体中混有FeCl3杂质,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提纯,该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放置2min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答案】(1)①.丙②.FeCl3+3H2OFe(OH)3 (胶体)+3HCl (2)丁达尔效应(3)破坏了胶体的组成,会导致胶体聚沉,使之形成大颗粒的沉淀(4)①.渗析②.有白色沉淀生成【解析】【小问1详解】制备Fe(OH)3 胶体是把FeCl3 饱和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不能用NaOH溶液,否则产生的是Fe(OH)3 沉淀,丙同学操作正确;该正确操作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 (胶体)+3HCl;【小问2详解】检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丁达尔效应;【小问3详解】加热时间过长破坏了胶体的组成,会导致胶体聚沉,使之形成大颗粒的沉淀;【小问4详解】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溶液可以通过,分离Fe(OH)3胶体中混有FeCl3杂质,可以用渗析的方法,分离出FeCl3,FeCl3进入烧杯的蒸馏水中,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可以观察到有白色的AgCl沉淀生成。20.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钠,②纯醋酸,③CO2,④H2SO4,⑤Ba(OH)2,⑥氨水,⑦稀盐酸,⑧NaHSO4,⑨碳酸氢钠,⑩乙醇(1)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填序号)。(2)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⑧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4)⑨和⑦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答案】(1)①.①⑥⑦②.②④⑤⑧⑨③.③⑩(2)Ba(OH)2+2HCl=BaCl2+2H2O(3)NaHSO4=Na++H++(4)H++=H2O+CO2↑【解析】【小问1详解】①Na是单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够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纯醋酸由分子构成,无自由移动的微粒,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③CO2由分子构成,无自由移动的微粒,不能导电;本身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④H2SO4由分子构成,无自由移动的微粒,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⑤Ba(OH)2由离子构成,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⑥氨水中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但氨水属于混合物,因此氨水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⑦稀盐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的微粒,能够导电;但是盐酸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⑧NaHSO4是盐,由离子构成,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⑨碳酸氢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但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而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⑩乙醇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上述物质中能够导电的是①⑥⑦;属于电解质的有②④⑤⑧⑨,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③⑩;【小问2详解】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则为酸(或NaHSO4)和碱的反应,碱只有Ba(OH)2,而NaHSO4、硫酸与Ba(OH)2反应还会生成硫酸钡沉淀,醋酸为弱酸不能写成氢离子的形式,因此两种物质为氢氧化钡和稀盐酸,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小问3详解】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小问4详解】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H++=H2O+CO2↑。2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钠与MgSO4溶液的反应,设计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省略)。首先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煤油和几粒金属钠,再从U形管左端加入Mg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加热铜丝。回答下列问题:(1)从试剂瓶取出后剩余的Na能否放回原试剂瓶?___________(填“能”或“否”)。 (2)U形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A.有气泡生成B.钠在煤油面上四处游动C.溶液中有银白色金属生成D.溶液变浑浊(3)写出钠与Mg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铜丝的变化现象是___________,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1)能(2)AD(3)2Na+2H2O+MgSO4=Mg(OH)2+Na2SO4+H2↑(4)①.黑色固体变为红色②.H2+CuOCu+H2O【解析】【小问1详解】钠表面有煤油隔绝空气,且钠很活泼,有一定危险性,所以从试剂瓶取出后剩余的Na能放回原试剂瓶;【小问2详解】钠与硫酸镁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现象:有气泡生成,钠熔化成小球,溶液变浑浊,故答案为:AD;【小问3详解】钠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气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MgSO4=Mg(OH)2+Na2SO4+H2↑;【小问4详解】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所以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方程式为:H2+CuOCu+H2O。22.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中是一类重要反应类型。KMnO4、FeCl3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氧化剂。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迅速制备少量气可利用反应:(未配平)。①上述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为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②与反应生成,发生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③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注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KMnO4+□HCl(浓)→□KCl+□MnCl2+□Cl2+□H2O(未配平)(2)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制作印刷电路板。其制作原理可用表示。①上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②若有32g铜被氧化,则参与反应的FcCl3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答案】22.①.Mn②.氧化③.23.①.FeCl2②.162.5【解析】小问1详解】①上述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的元素为Mn,故答案为:Mn;②Fe2+与KMnO4反应生成Mn2+,则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Fe2+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3,生成Fe3+,所以Fe2+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③反应中锰元素化合价+7价变化为+2价,电子转移5e-,氯元素化合价-1价变化为0价,电子转移2e-,电子转移总数为10e-,结合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电子守恒配平书写标记电子转移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①由反应原理2FeCl3+Cu═CuCl2+2X及原子守恒可知,X为FeCl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3-11-27 18:05:06 页数:14
价格:¥2 大小:771.2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