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度四校联考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命题教师:审题教师:考试时间: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粘贴好条形码,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新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这是新时代向诗人们提出的新课题。我们急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郑重的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诗歌的崇高美,是多样化的。在百年中国新诗史上,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如郭沫若狂飙突进的诗歌;又有国家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如王久辛的抗日长诗《狂雪》等。这种多姿多彩的崇高“传统”,在新时代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那么,我们在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来?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弩斯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他强调了“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性。但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激越情感方能产生崇高的情感?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会去“哀民生之多艰”,反而两耳不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这种把“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二元对立起来的观点和现象比较普遍,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作”是非诗的,而唯有欲望性的“个人写作”才是诗的。殊不知,“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鉴的,从前者出发,可以抵达后者。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崇高是“伟大的心灵的回声”。这就要求诗人努力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同时要与自然和传统“竞赛”,而不是臣服于自我和大自然,并对自我和大自然的细枝末节进行乐此不疲的摹写;也不能对古今中外传统“无主脑”地模仿,而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要与之对话,乃至对抗,进而超越它们,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诗艺。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曾经激励过多少爱国民众投身于中华民族抗战的伟大事业!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经鼓舞过多少男女老幼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大公无私、心怀远大志向,必须统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进步,同时具备广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一等真诗”。概言之,新时代的诗歌写作,既要力避“假小空”的真平庸,也要警惕“假大空”的伪崇高。真正具有活力、热力和魅力的崇高是不容躲避的,也不许玷污,更严禁消解。毕竟具有崇高美的诗歌不是说服,而是给人以狂喜、惊叹和激奋,并使人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也只有具备如此崇高美的诗歌,才有普遍性和永久性。(摘编自杨四平《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材料二:诗歌创作既要表现诗人独有的情怀,也要走出个体的小世界,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诗人应当有社会良知,有一颗对故乡、祖国、人民的炽热的爱心,保持对时代、社会、人类的关注。当然,我们不能只注意社会生活化的表象,我们要多注意社会精神与民众道德,避免诗歌写作的社会性被庸俗化、浅显化。每一个诗人都应该不断探索怎样才能写好诗,让诗歌成为照亮社会、照亮人们心灵的神灯。在创作中,要把“写什么”和“怎么写”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当前的一些诗歌,强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杜甫、白居易等古代诗人和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实践中,早就为我们提供了范例。诗人们既要在个性化的语言和个性化的体验上下功夫,更要努力使自己的诗歌写作保持介入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使之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诗歌写作的个性与共性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个性强调的是独有的个性体验,共性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性、人民性。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能够用个性化的体验和语言,去表现具有社会性的对象与内涵。诗人在创作实践中应时刻保持自省,在自己的矢志追求中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当前的一些诗人要么缺钙,写出来的东西总是轻飘飘的,远离生活的本质;要么玩“捉迷藏”,把神圣的诗歌艺术当作玩弄语言文字的游戏,故意让人读不懂,孤芳自赏。这样的诗人 缺乏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是在一种自己酿造的怪圈里玩弄所谓的诗歌艺术,诗人们照亮的只是自己,其结果是人们把他们遗忘。回顾新诗发展的历程,我们清晰地看到,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近40年来,不少诗人还坚持着对现实生活的抒写和反映,体现了很好的责任感。他们的作品对时代进行了深刻的记录,成为时代和社会的心灵信史。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诗歌作品虽然反映了现实,但只是表现了生活的表象,是简单的事项罗列,还上升不到诗歌的层面。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关注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与注重诗歌的艺术性,是合二为一的事情,不能顾此失彼。(摘编自刘晓平《新诗写作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百年来,中国新诗的崇高美多姿多彩,诸多优秀作品为新时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B.当前一些诗人的诗歌创作故意让人读不懂,孤芳自赏,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C.新时代的诗歌创作,应以净化和升华思想为价值取向,极力避免真平庸,警惕伪崇高。D.诗人应该对新时代有深刻的认知,超越“小我”,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真情的恰当流露对诗歌崇高美的产生有重大影响,所以诗人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创作的诗歌就具有崇高美。B.“刘又源/一个人/在玩/手机/游戏”,这样的诗歌缺少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只不过是一种玩弄语言文字的游戏。C.当前诗歌写作的社会性被庸俗化、浅显化,诗歌强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的深度和广度。D.诗歌创作既要关注社会生活表象,也要关注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二者同等重要。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A.在新时代,我们要写出更多敢于承担社会历史责任、对艺术风骨负责的好诗。B.伟大的诗人一定有伟大的抱负,即使遇到人生逆境,也会勇敢地去搏击。C.新时代诗歌与互联网的联动,是诗歌打开自我空间、走进百姓生活的新路径。D.诗人在语言技艺上的精进和成熟,一定是在和时代的回应关系中完成的。4.请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请分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材料二所提到的“诗歌写作的个性和共性问题”。(6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题。一封寄给上帝的信【墨】格雷戈里奥·洛佩兹在谷地的一座小山包上,住着一户人家。站在山顶上,能望见山脚下的小河,望见畜栏边上那块玉米地。玉米在扬花结苞,地里种的豌豆也花开正茂——这可是庄稼人朝思夕盼的丰收前景呵!这个时候,地里最需要的莫过于水了,下一场大雨该多好呀,不然,下小阵雨也能给庄稼解解渴。莱恩科大叔心疼庄稼,这天他整个早上都搁下活不干,专门仔细地观察东北方向天空上云彩的变化。“老婆子,我看这场雨可真的下定了。”老婆子在忙着做饭,附和着说:“是要下雨了,真是上帝赐的福。”大一点的孩子在地里干活,小一点的小孩在屋边玩耍。莱恩科大婶直起嗓子把他们喊回来: “吃饭喽……”不出莱恩科大叔所料,当一家人正在吃饭的时候,天上的乌云像一座座巨大的山峰,滚动翻腾,从东北方向迅速涌来,越来越近。雨、大滴大滴地下起来了。空气也变得湿润凉爽了。莱恩科大叔跑出屋外,跑到畜栏里,似乎要找点什么东西。其实,他什么也没找,而是想淋个痛快,使心里更加舒畅。他返回屋里,大声说道:“老天爷给咱们下的不是雨,是一块块新钱币,大的十分,小的五分咧……”莱恩科大叔心花怒放。他出神地凝望着笼罩在雨幕中的秆粗芭肥的玉米和万千朵豌豆花。脸上显出了惬意的神情……突然,狂风骤起,大块大块的冰雹夹杂着雨点从天空中倾泻下来。晶莹光洁的冰雹纷纷落下,这倒真的像天降钱币了。孩子们一窝蜂从屋里跑出去,冒着雨捡拾那些晶亮得像珍珠似的冰雹。“哎呀,糟糕!”莱恩科大叔望着漫天冰雹,像挨了重重的一拳,立刻惊叫起来,“这冰雹不能再下了!”然而,冰雹仍下个不停。它整整地下了一个小时,把屋顶、菜园、山坡、田地都盖满了。整个山谷一片白茫茫的,仿佛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盐。树木被打成光秃秃的,一片叶子都不剩;地里的玉米全给糟蹋了,豌豆花七零八落。莱恩科大叔伤心透了。冰雹过去后,他站在他那块玉米地里,对着孩子们唉声叹气地说:“如果遭的是蝗灾,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这冰雹打得庄稼一棵不留!今年,我们连一颗玉米、一颗豆子也收不到了……”黑夜降临了,这是个多么令人忧伤的夜晚。“累死累活,颗粒无收!”“没有哪一个人能帮咱们的忙!”“今年就等着挨饿了……”在这间处于谷地深处的孤零零的屋子里,人们心中只剩下唯一的希望:上帝救救我。“庄稼看来是没有指望了,不过,咱们也不必太难过。别忘了,上帝不会让咱们饿死的。”“不饿死一个人——牧师们都是这样说的嘛!”找上帝救出苦海。希望之火在莱恩科大叔的心中彻夜燃烧。他从牧师的教诲中知道,上帝的眼睛洞察一切,人们心里想些什么,上帝也会知道。莱恩科大叔身体健壮,在地里干起活来就像一头牛似的,力大无穷。别看他是个五大三粗的庄稼汉,他还是识点字的。到了礼拜天,天刚刚亮他就起来祷告。他确信有守护神在冥冥中保佑他,于是,立刻拿起笔来写信,并准备亲自拿信到城里的邮局去投寄。他写的不是什么别的信,而是一封寄给上帝的信。“上帝,”他写道,“如果您不搭救,我们全家今年就要挨饿。我需要100比索买种子,买粮食,以便在地里重新播种,维持生活,因为雹灾……”他在信封上只写了三个字:上帝收。他把信装进信封以后,便带着一种难以平静的心情进城去了。到了邮局,他买了张邮票贴在信封上,把信投进邮箱里。邮局里有个雇员,他既当邮差,又兼打杂。他从邮箱里取出了那封寄给上帝的信,递给领班时,忍不住一个劲地哈哈大笑。上帝住在哪里,他当了这么多年邮差,却从未听说过上帝的地址啊!领班是个和蔼可亲的胖子,他看到这封信,也不禁笑起来。但是,他很快就收敛笑容,把信在自己的办公桌上顿了顿,神情严肃地说:“多么坚定的信仰!但愿我的信仰也跟这个寄信人那样坚定。我要想他之所想,像他那样信心满怀地去开拓与上帝取得联系的通途!”这封寄给上帝的信虽然没有办法送到上帝手中,但是,它却使领班深受感动。为了不使这信仰的奇迹幻灭,他心中升起了一个念头:以上帝的名义复信。然而,他把信拆开一看,才知道要回复这封信,不是费点纸张墨水、写几句好话就能把问题解决了的。不过,领班是个意志坚强、决不食言的人,既说复信,就得复信。他请雇员们捐款,自己也拿出了部分薪金;此外,他有几个朋友也高高兴兴地掏出了钱。因为他告诉他们,这是一个表示“上帝之爱”的行动。领班无法凑够100比索这样一笔巨款。他寄给莱恩科的钱只有其所需数目的一半多一点。他把钱装进信封,写上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并写了一封信。信上什么话也没有,只有一个签名:上帝。又一个礼拜天到了。莱恩科大叔急着打听他的信件,早早就来到了邮局。把信交给他的还是那个雇员,领班则站在邮局门口的台阶上看着,心里甜滋滋的——谁会做了好事不感到愉快?!莱恩科大叔对上帝给他寄钱的事是深信不疑的,所以,当他看见信封里装有一沓钞票的时候,脸上一点惊异的表情也没有。等到数清了钞票的数目。他竞生气起来:难道连上帝也出差错,克扣他所需要的金钱吗?这是绝不可能的事!莱恩科大叔猛然转身走到柜台前,要来纸张、笔墨,在那张公用写字台上把信纸一摊,又挥 起笔来。他眉头紧锁,沉思默想,显然是在搜索枯肠,寻找字句,来表达他那愤激的感情。写完信,他到柜台前买了张邮票,用舌头舔上点口水,举起拳头往信封狠狠一捶,把邮票贴上了。信一投进邮箱,领班就走过去把它取了出来。信是这样写的:上帝:我要的钱没有如数收到,只收到70比索。请再寄30比索,我急需使用。下次付款切勿邮寄,因为邮局这帮家伙都是盗贼,没有一个好东西。(摘自《读者》)6.下列关于小说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既写出了莱恩科家玉米地丰收的场景,渲染出清新欢快的气氛,同时也奠定了全文温馨的感情基调。B.邮局领班是小说中一个穿针引线式的人物,他把“上帝”和莱恩科大叔一家联系起来,让莱恩科感受到了“上帝”之爱,保护了莱恩科虔诚的基督教徒信仰。C.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冰雹突如其来、铺天盖地的场面,以及对庄稼毁灭性的伤害。D.文章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邮局领班以及雇员们的善举没有得到应有的感谢,还被莱恩科大叔误以为是盗贼窃取了他的比索,引人深思,耐人寻味。7.下列关于小说主人公莱恩科的人物形象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莱恩科大叔在地里干起活来就像一头牛似的,力大无穷,可以看出他的勤劳能干。B.从盼雨成真时的心花怒放、神情惬意到受灾后积极的寻求帮助,说明他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C.从受灾后向上帝写信寻求帮助,对上帝给他寄钱的事深信不疑等一系列情节看出他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虔诚的基督徒,信仰无比坚定。D.从莱恩科最后回信中,请上帝再寄30比索,并大骂邮局这帮家伙都是盗贼可看出他是一个贪得无厌、不懂感恩的人。8.塞·约翰逊曾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本文也有大量的对话,请列举出三处并分析人物的心理。(4分)9.文章情节跌宕起伏,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种跌宕起伏之感是如何被作者表现出来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辛未,令曰:“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十九年,公至孟津。天子命公置旄头,宫殿设钟虡。乙未,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又曰:“夫刑,百姓之命也,而军中典狱者或非其人,而任以三军死生之事,吾甚惧之。其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于是置理曹掾属。(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B.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C.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D.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讳,称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在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B.孝廉,即“孝顺亲长、廉能正直”,原是察举制的科目,明清时也用作对举人的雅称。C.迁,晋升或调动官职。古代官职变动包括升级、降级、转调三种,文中的“迁”即升级。D.乙未,干支组合之一,古人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文中为纪年。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曹操与众不同。他年少之时机智敏锐,能随机应变,但放浪形骸,因此桥玄、何颙等认为他非同常人。B.曹操重视人才。他认为如今天下尚未平定,正是需要贤才的时候,执政者应该去寻访贤才,唯才是举。C.曹操关爱士兵。他下令官府要慰问救济无基业、难以维持生活的战死士兵的家庭,不得停止供应食粮。D.曹操重视军法。他认为把将士的生死大权委任给不通晓法律的人是可怕的,因此设置理曹掾属之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4分)(2)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4分)14.对于“有行”和“进取”的关系,曹操的观点是什么?他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请用现代汉语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小题。太原早秋①李白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②。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秋天。这年夏季作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贵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诗。②大火,星名,《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即用秋天的典型景象来照应题目中的“早秋”,“众芳歇”表明花草凋零,“大火流”表明天气依然炎热。B.颔联中的“早”“秋”两字巧妙点题,“霜威”“云色”则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景象。C.颈联的“绕”和“飞”字,采用了比拟的手法,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D.这首律诗条理清晰,前两联写太原的早秋之景,后两联则着重于抒发情感。16.同样是写秋天,本诗在意象和情感表达方面与《沁园春•长沙》有什么不同?(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李白蔑视权贵、不苟合于世的诗句是:“,?”(2)杜甫《登高》中,诗人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来感受秋天的气息,他眼中的落叶、江水是:“,”(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借助对听者和江中月影的描写来侧面表现琵琶音乐动听的诗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推崇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共识。“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________,“偏毫厘不敢安”的________,“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全国劳动模范当中,许多人就是实现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他们以一流的技艺,托起一流的产业,做出一流的产品。如此一流技艺,源自从99%到99.99%的极致追求,源自从一天到一生的心无旁骛,映照着沉潜专注背后的钻劲和匠心。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高超娴熟的技能、精雕细刻的理念,最终要落实于奋发进取的干劲。“十三五”时期,从“嫦娥”奔月到“奋斗者”潜海,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京张高铁________……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诞生,离不开工匠们接续奋斗的实干,刻印着劳动者远望苍穹、探索深海、焊花闪烁、刀锋起舞的身影。18.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全国劳动模范当中,许多人就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他们以一流的技艺,做出一流的产品,托起一流的产业。B.全国劳动模范当中,许多人就是实现工匠精神的重要代表,他们以一流的技艺,做出一流的产品,托起一流的产业。C.全国劳动模范当中,许多人就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他们以一流的技艺,托起一流的产业,做出一流的产品。D.全国劳动模范当中,许多人就是践行工匠精神的重要代表,他们以一流的技艺,托起一流的产业,做出一流的产品。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兴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共9分科学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在这个问题上,糖友普遍比较关心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但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①___。糖友在选择合适食物的同时,也要注意进食顺序,只有这样控糖才能事半功倍。回想一下自己的进食顺序,很多人都是混合进食,一口饭一口菜混合吃;或者是先吃饭,吃肉,最后再吃青菜,饭后再来一碗汤。其实这些进餐顺序对于糖友来说都是不对的。正确的进餐顺序是吃饭前,喝一小碗汤,增加饱腹感,减少主食的摄入量。这里说的汤,一定要清淡,少油少盐。不喜欢喝汤或高尿酸患者可以喝水代替。②___,尽量吃绿叶蔬菜,蔬菜的热量比较低,吃得多也不会让血糖升得太快。加上青菜的纤维素多,会有饱腹感。吃青菜的时候可以搭配肉类,肉类的量控制在一个巴掌大小,即150~200克左右,③___,不然会增加总热量,不利于血糖控制。最后吃主食,由于已经进食了蔬菜跟肉类,胃容量被占据了一大半,所以主食的量肯定会相应减少。21.下列句子中的“自己”和“回想一下自己的进食顺序”中的“自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别说外话,咱们都是自己人,我才这么着。B.我记着这样的话:为了人类,牺牲自己。C.部队胜利地冲了过去,自己伤亡很少,倒把敌人打死很多。D.“乘早不必多那个事,我告诉你句好话!”他很“自己”地说。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美国诗人惠特曼说:“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码头。”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习近平说:“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从中任选两则材料作为写作触发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 1.B2.B3.A4.①提观点: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②摆现象:崇高美是多样化的。③析做法:如何创造新诗的崇高精神。在这一部分提出了两个分论点,一是要有激越真情,二是崇高思想。④做总结:提出新诗写作的努力方向,要力避真平庸,警惕假崇高,使人思想净化升华。5.①诗歌写作的个性是诗人独有的个性体验。这首诗体现了郭沫若在五四前后体验到的狂飙突进的社会氛围,以及个人急欲改变落后中国的热烈愿望。②诗歌写作的共性是社会诗歌的社会性、人民性。这首诗表达了当时的人民对推倒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强烈呼唤,是时代的先声。③这首诗使用了个性化的热烈直白的语言,表现了当时社会摧枯拉朽破旧立新的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主要原因是……”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这样的诗人缺乏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强调主要原因。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内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诗人在强烈情感的驱使下创作的诗歌就具有崇高美”错误,由材料一“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可知,“……就……”说法绝对。C.“当前诗歌”错误,扩大范围;“忽视社会大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错误,材料二说的是“当前的一些诗歌,强调个人的体验,忽视社会大生活”。选项将“一些”变为“当前的诗歌”;将“忽视社会大生活”变为“忽视社会大生活的深度和广度”。D.“二者同等重要”错误,曲解文意,由材料二“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只是表现了生活的表象,是简单的事项罗列,还上升不到诗歌的层面”可知,关注诗歌的时代性、社会性、人民性比关注社会生活表象更重要。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中心观点是“当下的诗歌写作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A.强调了新时代诗歌写作的方向,与材料二观点吻合。B.描述了伟大诗人抱负远大、不畏困难、勇敢搏击的特征。C.仅指出新时代诗歌写作在“诗歌与互联网的联动”方面的变化。D.强调重心是诗人的语言技艺问题。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开头即提出“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这是材料的观点句;接着列举了诗歌的崇高美的多样化,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在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来?”;接着采用并列式结构,从“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两个角度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见主体部分是采取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最后总结“概言之,新时代的诗歌写作,既要……也要……也只有具备如此崇高美的诗歌,才有普遍性和永久性”。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由原文“诗歌创作既要表现诗人独有的情怀……”“诗人们既要在个性化的语言和个性化的体验上下功夫,……”可知,诗歌写作的个性是诗人独有的个性体验;由原文“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可知,这首诗体现了郭沫若在五四前后体验到的狂飙突进的社会氛围,以及个人急欲改变落后中国的热烈愿望。由原文“也要走出个体的小世界,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人生。诗人应当有社会良知,有一颗对故乡、祖国、人民的炽热的爱心,保持对时代、社会、人类的关注”“共性强调的是诗歌的社会性、人民性”可知,诗歌写作的共性是社会诗歌的社会性、人民性;由原文“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可知,这首诗表达了当时的人民对推倒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强烈呼唤,是时代的先声。由原文“总是能够用个性化的体验和语言,去表现具有社会性的对象与内涵”可知,个性化的语言非常有张力;由原文“啊啊!……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可知,诗歌运用强烈的语气词和简短的排比修辞,这些个性化的热烈直 白的语言,表现了当时社会摧枯拉朽破旧立新的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6.A7.D8.①“老婆子,我看这场雨可真的下定了。”老婆子在忙着做饭,附和着说:“是要下雨了,真是上帝赐的福。”莱恩科大叔与大婶的对话体现了两人对即将到来的大雨的期盼与渴望。②“老天爷给咱们下的不是雨,是一块块新钱币,大的十分,小的五分咧……”体现了大雨一如莱恩科大叔预料一般的来临,充分体现了莱恩科大叔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之情。③“如果遭的是蝗灾,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这冰雹打得庄稼一棵不留!今年,我们连一颗玉米、一颗豆子也收不到了……”体现出了期待的福音变成了一场噩耗,莱恩科大叔的失望与沮丧之情。④“多么坚定的信仰!但愿我的信仰也跟这个寄信人那样坚定。我要想他之所想,像他那样信心满怀地去开拓与上帝取得联系的通途!”领班看到莱恩科大叔的信仰后决定帮助他的感动与坚定之情。9.①文章开头通过莱恩科大叔期盼已久的大雨与意料之外的冰雹形成反差,展现出情节的一起一落;②领班坚定帮助莱恩科大叔为其筹钱与莱恩科大叔误以为领班偷了他的钱形成对比,体现出了文章的跌宕起伏:③作者通过对比与反差体现出前后情节的截然不同、出乎意料,从而展现出跌宕起伏之感,令人读来印象深刻、回味无穷。【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A.“奠定了全文温馨的感情基调”错,全文感情基调并不全是温馨的,结尾处情节莱恩科对上帝信仰的坚定是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并不温馨。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D.“他是一个贪得无厌、不懂感恩的人”错,是为了表现莱恩科对上帝信仰的坚定,而非贪得无厌、不懂感恩。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小说的人物对话有多处,对话推动了情节发展,莱恩科大叔的心理也随着对话有了变化:由期盼,到喜悦、到失望。当然还有其他人物的对话描写,也能展现人物形象和心理。①莱恩科大叔与老婆子的对话,“‘老婆子,我看这场雨可真的下定了。’老婆子在忙着做饭,附和着说:‘是要下雨了,真是上帝赐的福。’”对话的背景是他们一家住在谷地的一座小山包上,以种庄稼为生,期盼着下一场雨,能够获得丰收,莱恩科大叔与大婶的对话体现了两人对即将到来的大雨的期盼与渴望。②终于下雨了,莱恩科大叔跑出屋外,淋了个痛快,返回屋里,大声说道:“老天爷给咱们下的不是雨,是一块块新钱币,大的十分,小的五分咧……”体现莱恩科大叔心花怒放,内心无比激动与喜悦。③下起了冰雹,庄稼面临着颗粒无收,“哎呀,糟糕!”莱恩科大叔望着漫天冰雹,像挨了重重的一拳,立刻惊叫起来,“这冰雹不能再下了!”“如果遭的是蝗灾,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这冰雹打得庄稼一棵不留!今年,我们连一颗玉米、一颗豆子也收不到了……”体现出了期待的福音变成了一场噩耗,莱恩科大叔的失望与沮丧之情。④除了主人公,还有其他人物的对话描写,如对银行领班的语言描写,“多么坚定的信仰!但愿我的信仰也跟这个寄信人那样坚定。我要想他之所想,像他那样信心满怀地去开拓与上帝取得联系的通途!”体现领班看到莱恩科大叔的信仰后决定帮助他的感动与坚定之情。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艺术手法的能力。①文章开头“老婆子,我看这场雨可真的下定了”体现出对即将到来的大雨的期盼与渴望,“哎呀,糟糕!”莱恩科大叔望着漫天冰雹,像挨了重重的一拳,立刻惊叫起来,“这冰雹不能再下了!”“累死累活,颗粒无收!”写冰雹给他带来的意料之外的打击,前后情节形成反差,展现出情节的波澜起伏;②“多么坚定的信仰!但愿我的信仰也跟这个寄信人那样坚定。我要想他之所想,像他那样信心满怀地去开拓与上帝取得联系的通途!”领班坚定帮助莱恩科大叔为其筹钱,“因为邮局这帮家伙都是盗贼,没有一个好东西”莱恩科大叔误以为领班偷了他的钱,二者形成对比,体现出了文章的跌宕起伏:③作者通过对比与反差体现出前后情节的截然不同、出乎意料,从而展现出情节跌宕起伏之感,避免了平铺直叙,令人读来印象深刻、回味无穷。10.B11.D12.A13.(1)太祖二十岁时,被选举为孝廉,做了郎官,后又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晋升为顿丘县令,又被召入朝廷做议郎。(2)假如一定是廉洁之士然后才能被任用,那么齐桓公用什么称雄天下呢?14.(1)曹操认为,有德行的人未必能够努力上进,努力上进的人未必能够有德行。(2)他举了陈平和苏秦的例 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最近几年来,军队多次远征,有时还遇到瘟疫,官兵多有死亡,不能再回家乡,妻子失去丈夫,百姓流离失所,这难道是仁爱之人乐意看到的吗?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自顷已来”作状语,“军”是“数征行”的主语,故应在“军”前面断开,排除CD。“家室”是一个词,指妻子,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文中为纪年”错误,文中为纪日。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曲解文意。原文是“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可见,应是曹操年少之时放浪形骸、不修品行功业,因此不为当时人们所重视,只有桥玄、何颙认为他非同常人。故选A。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举”,(被)推举;“除”,(被)任命、授职;“迁”,晋升或调动官职;“征”,(被)征召。(2)“若”,假如;“用”,任用,举用;“何以”,用什么,怎么;“霸世”,称雄天下。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找到文中曹操对“有行”和“进取”的关系进行论述的相关语句,即“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据此进行概括,可得出曹操的观点;他举了陈平德行不佳、苏秦不守信用却都建立了功勋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参考译文: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太祖年少时就机智敏锐,有谋略,见义勇为、扶助弱小,不受拘束、恣意放任,不修品行功业,所以当时的人都不重视他;只有梁国人桥玄、南阳人何颙认为他非同常人。桥玄对太祖说:“天下将要大乱,没有闻名于世的才能不能拯救天下,能使天下安定的,大概就是你吧!”太祖二十岁时,被选举为孝廉,做了郎官,后又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晋升为顿丘县令,又被召入朝廷做议郎。建安十四年春三月,曹公率军到了谯县,制造快船,训练水军。辛未日,曹公下令说:“最近几年来,军队多次远征,有时还遇到瘟疫,官兵多有死亡,不能再回家乡,妻子失去丈夫,百姓流离失所,这难道是仁爱之人乐意看到的吗?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特此命令,凡是战死士兵家中没有产业,难以维持生活的,官府不得停止供应粮食,官吏必须慰问抚恤,这才符合我的心意。”建安十五年春天,曹公又颁布命令:“自古以来,凡是受天之命和振兴王朝的君主,谁不是得到贤人君子和他们共同治理天下呢!君主求贤时,竟然连闾巷都不走出去,难道是希望偶然碰上吗?是高高在上的执政者不去寻访罢了。如今天下还未平定,这正是寻求贤才的紧急时候。假如一定是廉洁之士然后才能被任用,那么齐桓公用什么称雄天下呢?难道现在天下就真的没有像吕尚那样富有才华却穿着破衣服在渭水边垂钓的人吗?各位一定要帮助我举用出身低微的有才之士,只要有才能就举荐,使我能够重用他们。”建安十九年,曹公到达孟津。汉献帝命曹公出行时设置和皇帝一样的先驱骑兵,宫殿中摆设刻着猛兽的钟磬大架。乙未日,曹公下令说:“有德行的人未必能够努力上进,努力上进的人未必能够有德行。陈平难道力行其事吗?苏秦难道守信用吗?但陈平奠定了汉朝的基业,苏秦辅佐弱小的燕国渡过难关。由此而论,有才之士有缺点,难道就应该废弃吗?官吏要仔细考虑,弄清这一点,那么有才能的人就不会被遗漏,官员就不会荒废工作了。”又说:“刑罚,有关百姓的生命,如果军队中主管刑狱的官员有不称职的,却把三军将士的生死大权委任给他,我非常害怕。应该选用通晓法律的人,让他主持刑罚。”因此设置了理曹掾属之职。15.A16.①《沁园春·长沙》意象丰富,色彩绚丽;本诗意象简单,色调黯淡。②《沁园春·长沙》借湘江秋景抒发一种乐观积极昂扬向上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本诗借悲秋抒发思乡怀人的情感。【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大火流’表明天气依然炎热”错误。“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 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因此“大火流”表明时至七月,天气开始转凉了。故选A。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结合“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可知,诗人描绘了一副壮阔绚丽的秋景图,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一系列的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类。山、林、江、舸分别为万山、层林、漫江、百舸,以数量和外在的表象渲染博大的、辽远的空间;“红”“碧”等绚丽色彩的使用,写出了典型意象的特点。可见《沁园春·长沙》意象丰富,色彩绚丽。结合“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可知,随着岁月的流逝,美丽的花儿都凋谢了;在大火星向西移动的时候,一也就是炎暑消退的时候。这时塞外就已经升始下霜了,黄河以北已经呈出一派秋天的气息。本诗意象简单,色调黯淡。上片先写景,上片就结尾处发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可知,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不禁问道: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结合“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可知,看到这边城的月亮,我梦想回到安陆家中。我对于家乡的思念,就像长长的汾水一样没有尽头,没有一天心里不充满相思之愁。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时刻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以及渴望归乡的急切心情。1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注意易错字:摧、事、萧、尽、滚、舫、唯。18.精益求精   一丝不苟  风驰电掣19.A20.以汗水浇灌鲜花使之绽放引出实干使事业兴旺,这是“兴”;以“鲜花”来比“事业”,以“汗水”来比“实干”,以“鲜花绽放”来比“事业兴旺”,这是“比”。效果:生动形象地表现实干精神对于事业兴旺的意义。【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强调“要求极高”。结合语境“专一行”可知,此处强调“要求高”,应使用“精益求精”。第二空,“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此处“偏毫厘不敢安”说的是认真细致,应使用“一丝不苟”。第三空,“风驰电掣”,形容速度飞快。此处是形容京张高铁的速度,应使用“风驰电掣”。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存在两处语病:第一处语病,“实现……精神”搭配不当,应是“践行……精神”,排除B;第二处语病,“托起一流的产业,做出一流的产品”语序不当,应先“做出一流的产品”,再“托起一流的产业”,排除CD。故选A。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及赏析其表达效果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首先要回顾“比兴”这一手法,把握其构成,然后结合画线句具体分析。“比兴”由“比”和“兴”组成。“比”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就画线句来看,“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先说汗水浇灌让鲜花绽放,以之引出实干使事业兴旺这一内容,有比也有兴。“鲜花”“汗水”都是喻体,“事业”“实干”都是本体,把“事业”比作“鲜花”,把“实干”比作“汗水”,把“事业的兴旺”比作“鲜花的绽放”,生动形象展现实干之于事业的意义。 21.B22.①那就是进食的顺序  ②喝汤后吃蔬菜(然后再吃蔬菜)  ③不要过量【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一般词语含义的能力。“回想一下自己的进食顺序”中的“自己”是自我的意思。A.“自己”指说话者本人这方面的人。B.“自己”指的是自我。C.“自己”指说话者本人这方面的人。D.“自己”指知己亲近;关系密切。故选B。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结合前句“但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和后句“注意进食顺序”的语境可知,此处忽略的是进食顺序,可填“那就是进食的顺序”。第二处,结合“正确的进餐顺序是吃饭前,喝一小碗汤……”和后句“尽量吃绿叶蔬菜”的语境可知,进食顺序是先喝汤,再吃蔬菜,此处可填“喝汤后吃蔬菜(然后再吃蔬菜)”。第三处,结合“肉类的量控制在一个巴掌大小,即150~200克左右”和后句“不然会增加总热量”的语境可知,此处强调要控制肉类的量,可填“不要过量”。23.例文:目标是成功人生的方向追逐阳光是向日葵的目标,所以她总是自豪地面向太阳;冲破黑暗是种子的目标,所以它最终置身于光明的怀抱;满载沉甸甸的金黄是麦苗的目标,所以他终在秋日里含笑……他们因为拥有目标而走向成功,他们的成功向我们展示着一个道理——目标是成功人生的方向。目标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并不受现实的束缚,并不是说因为现实不好,目标便无望了。目标是属于现在而存在于未来的,它指明现实向未来迈进的方向,有了好的目标,就等于有了好的方向就等于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大家所熟知的陈涉,那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是多么豪放而远大的目标呀。正是因为有了“鸿鹄”之志,才会有后来的大泽乡起义,才会使陈涉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领导农民起义的领袖。这向我们证明,目标是迈向成功人生的方向。又如,我国的伟大周恩来,在其幼年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目标,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奋进,才会真正实现“中华之崛起”。是目标,让他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最终成为受人爱戴的总理。当然,这并不意味有了目标便有了成功。毕竟目标只是一个方向,一个动力。空有目标而不赴诸行动,那目标便毫无价值。许多人不正是如此吗?他们大谈自己的目标如何如何,却从不站在现实的角度向目标迈进,他们的目标是虚幻的,是空想,因为他们从不用奋斗与拼搏去实现目标。最终的结果,也无非是枉自空闲到白发,增添几声叹息罢了。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一方面,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另一方面,我们要不停地为目标而努力奋斗。目标是迈向成功的方向,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而奋斗则是迈向成功的保障,是迈向成功的第二步、第三步……只有拥有奋斗、拼搏作为保障的目标,才是真正象征着成功人生的目标。正所谓“未曾经历,如何懂得?”未曾经历曾经的奋斗与艰辛,怎会懂得成功的来之不易?懂得不易才会且行且珍惜。没有了目标,人生会如没有帆的船在生活的海洋中漂荡,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正如向日葵、种子、麦苗一样,他们因为有了目标,才会有迈向成功的方向和动力,才会有获得成功的希望。【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一是惠特曼的,“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码头”,在所处领域内不断追求,穷尽自己的一切可能,侧重于眼界与胸怀。“做一个世界的水手”,“世界”强调一个人广阔的眼界与博大的胸怀,要能够突破本位的局限,从更高处放眼世界。具有了广阔的眼界与博大的胸怀,才可能奔赴世界各地不同的码头,才有可能发现世界精彩,取得事业的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材料二,塞涅卡的,“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格言是通过比喻表意。“风”之于“码头”,即如资源之于目标。直白地说,就是: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一切资源都不能有助于他的发展。侧重于目标,不管是近期还是远期,人生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很难在人生的航程中顺利前行。 第三则材料,是习近平的,“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侧重于青年人要志存高远,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题干要求“从中任选两则材料作为写作触发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能够针对这三则材料中的任何两则,写出由此而产生的联想、思考和看法,都是符合写作内容的。如果选取材料一、二分析立意,第二则格言是从利用资源的角度在谈确立目标的重要性。这样,两则格言虽然在“要立志”的大方向上相同,但一者志于多,一者志于一,立意正相反。写作时,可将两种观点作辩证的分析,察其殊途,明其同归,也可以执其一端,一破一立,以破为立。也可以认为,第二则格言是从实践层面在谈如何实现目标。如生活中需要目标;做一个有胸襟的人等。如果选取材料一、三分析立意,可写眼光与坚持;相信自己,坚持不懈等。如果选取材料二、三分析立意,可以写做一个持之以恒的追梦人;理想与坚持等。结构示例:可以结合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引出论点“目标在生活中非常重要”。然后分别分析论述目标的重要性,如有了目标才能为自己定位好;有了目标,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目标可能会变成现实;有了目标,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勇气等。最后,可以提出自己的期望或做法。如我们需要确定目标,坚持不懈,不断奋斗,成就完美的人生。立意:1.既要志向远大,又要目标专一。2.理想远大,坚持可达。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1-22 19:30:02 页数:12
价格:¥2 大小:48.4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