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泸县五中2023年秋期高一第一学月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最初的“鼎”是一种陶制的烹饪器具,在一些地方是用来煮肉以及贮藏肉类的。随着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青铜鼎出现了。青铜鼎被用于重大场合上作为旌功记绩的礼器。商周时期,等级制度严格,人们崇尚神明,祭祀成为了沟通人神的重要环节,因此统治者推出“鼎”这一礼器,青铜鼎就这样成为了礼器之首。除了祭祀之外,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或者大臣在重要的典礼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造青铜鼎,用来记载盛况。这种仪式直到现在仍然流传。那么为什么青铜鼎又成了国家权力的象征呢?《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又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传说黄帝一统天下后,曾铸鼎荆山;而大禹曾经收九牧之金铸造九鼎,用来象征着九州,成为传国重器。从“大禹造九鼎”的传说开始,青铜鼎被视为国家以及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的意义。在商周时期,统治者都将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在商周时期,工匠在青铜器上雕纹;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则改用印纹。印纹通过一种花纹模具,能够多次连续使用,节省工作时间又能够创造出精美统一的艺术图案,是古代工艺的一大进步。在装饰的纹样当中最主要的是蟠螭纹,此外还有目羽纹、绳索纹,这些纹路都是由前朝各种野兽纹路的变形演变而成。随着各地区之间的不断交流,各种铸造方式如失蜡法、模印法制范、镶嵌工艺的进步,让青铜鼎的铸造技术更加成熟;从青铜鼎表面花纹的精良,能够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而在战国后期,随着冶铁技术的出现,铁制工具逐渐产生,这给了青铜器的装饰一个十分便利的条件,铁制工具可以在青铜器上刻画精致的纹路,从印纹到划纹的发展,使此时的青铜鼎更加精妙华美。青铜鼎上的纹路也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青铜鼎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承载了古人的智慧与审美,也凝聚了民族的力量与精神。它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明,是举世无双的瑰宝。(摘编自一更历史《细说青铜鼎的功能及艺术特色》) 材料二: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往往用“杖”象征权力,而中国上古却把权力寄寓在普普通通的炊器或食器上。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它是用普通人不易得到的珍贵的材料制作的。青铜是当时产量不多的、极珍贵的原材料。第二,这些食器和炊器是祭祀用的礼器。古代中国人事死如事生,鬼神祭祀,不仅食品讲究,器皿也十分华贵,多用青铜制作。古人特别重视祭祀,春秋时人言“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这样祭祀用的礼器,价值也会倍增。第三,鼎鼐等食器等于现代的饭锅,谁占有了用天下九州贡献的青铜制造的饭锅,自然也就象征性地掌握了天下人的饭碗,古代治国,“食”有极重要的地位。《尚书·洪范》中谈到治国“八政”第一个就是“食”。孔子说为政三要,为兵、食、信。食物在中国的确也成为实现社会有效控制的手段。西方的权杖象征着武器,君王要领兵和外邦作战;中国权力象征的鼎是大家长实现统治和控制的工具。流传至今的能够大体上确定为夏代的铜器极少,鼎就更少。商代的青铜炊器、食器、饮具流传后世和出土的极多,许多著名的大鼎都出自商代。商代铜器的精美,后世也罕有其匹。商代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的风格与出土的原始时代陶器的器形和纹饰迥然不同。原始陶器虽然制作粗糙,但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一概是轻盈活泼、开朗欢快,充满稚气。而商代的铜器造型凝重、肃穆,纹饰图案狰狞恐怖,令人感到神秘莫测。这就是当时权力本质的体现。这些图案不少是被夸张了的动物或怪物的头像,多为双目凸出,血脉贲张,锯齿獠牙,血盆大口,这种虽然是处在静态但却充满了动感的图案似乎蕴涵着一股巨大的力量,时时准备暴发出凶猛的怒吼和迅疾的腾跃搏击。恐怖的形象对被统治者、被压迫者的精神自然而然形成一种重压、一种威慑力量;而食具的拥有者,便和器物所体现的力量和威严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可见,食具逐渐变成祭祖的器具,祭器又变成重器,还与它们的造型、图案有关。正因为它们要起象征权力重器的作用,才有如此的造型。(摘编自王学泰《鼎的文化演进》)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最早的鼎是陶制的,是一种实用工具。当青铜鼎出现后,它就被赋予了更多象征意义,也具有了更多功能。B.我国最早的鼎是黄帝采集首山的铜铸造而成的,从此鼎就成了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了尊贵的内涵。C.我国的青铜鼎承载了我国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研究青铜鼎的功能与艺术,其实也是在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D.商代是我国青铜器比较盛行的时代,一是体现在流传后世和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很多,二是体现在其工艺的精美。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上冶铁技术的出现要晚于青铜铸造技术,但冶铁技术的出现可以有助于青铜器变得更加精美。B.西方用“杖”来象征权力,而中国上古用鼎这种食器来象征权力,可见古代西方和中国的文化背景不同。C.材料二引用“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意在强调祭祀是国家重大事务,从而体现青铜鼎的重要意义。D.青铜鼎有作为祭祀礼器的功能,也有作为权力象征的功能,两则材料都认为这两种功能是相互作用的。3.下列选项中的四个成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是()A.拔山扛鼎B.钟鸣鼎食C.革故鼎新D.问鼎中原4.1995年10月21日,为庆贺联合国成立50周年,我国向联合国赠送一尊名为“世纪宝鼎”的青铜巨鼎。此举意义深远,请结合材料一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写到了青铜鼎的纹饰,但目的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B2.D3.D4.①我国古代有在重大典礼铸鼎来记载盛况的传统,故我国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这一重大典礼上,赠送“世纪宝鼎”来记载其盛况。②鼎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明的载体,我国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是文化自信的体现。5.①材料一写青铜鼎的纹饰,主要是借纹饰来表现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进步和艺术的日益精美。从商周到春秋战国,从雕纹到印纹再到划纹,工艺不断进步,纹饰也日益精美。②材料二写青铜鼎的纹饰,主要是以此作为论证“鼎是权力的象征”的论据之一。青铜鼎上纹饰图案狰狞恐怖、神秘莫测,给人以压迫感,是因为统治者借此来体现权力的威压。【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此项有两个错误。“黄帝采首山铜铸鼎”只是一个传说,不能说我国最早的鼎就是它。而且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可知,鼎成为权力的象征、“鼎”字被赋予尊贵的内涵,是从“大禹造九鼎”的传说开始的。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两则材料都认为这两种功能是互相作用”不对。材料一没有提及两种功能的相互作用;材料二第一段只提到青铜鼎的祭祀功能有助于使它成为权力的象征。故选D。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材料一第三段的主要观点是“青铜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A.“拔山扛鼎”的意思是移动大山,举起巨鼎,形容力气强大。B.“钟鸣鼎食”指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突出的是富有。C.“革故鼎新”指革除旧的,建立新的,这里的“鼎”是动词。D.“问鼎中原”原指楚庄王不甘偏居一隅,来到周朝都城洛邑附近擅问九鼎,有觊觎天下之野心。后用于比喻有夺取国家政权的野心。“问鼎中原”符合要求。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材料一第二段“青铜鼎被用于重大场合上作为旌功记绩的礼器”“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或者大臣在重要的典礼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造青铜鼎,用来记载盛况。这种仪式直到现在仍然流传”可知,我国古代有在重大典礼铸鼎来记载盛况的传统,故我国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这一重大典礼上,赠送“世纪宝鼎”来记载其盛况。②由材料一第五段“青铜鼎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承载了古人的智慧与审美,也凝聚了民族的力量与精神。它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明,是举世无双的瑰宝”可知,鼎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明的载体,我国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是文化自信的体现。【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①由材料一的第四段“在商周时期,工匠在青铜器上雕纹;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则改用印纹。印纹通过一种花纹模具,能够多次连续使用,节省工作时间又能够创造出精美统一的艺术图案,是古代工艺的一大进步”“随着各地区之间的不断交流,各种铸造方式如失蜡法、模印法制范、镶嵌工艺的进步,让青铜鼎的铸造技术更加成熟”“而在战国后期,随着冶铁技术的出现,铁制工具逐渐产生,这给了青铜器的装饰一个十分便利的条件,铁制工具可以在青铜器上刻画精致的纹路,从印纹到划纹的发展,使此时的青铜鼎更加精妙华美。青铜鼎上的纹路也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可知,这一段是按时间顺序介绍青铜鼎的铸造工艺和与之相应的纹饰变化,主要是借纹饰来表现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进步和艺术的日益精美。从商周到春秋战国,从雕纹到印纹再到划纹,工艺不断进步,纹饰也日益精美。②由材料二的第二段“商代的铜器造型凝重、肃穆,纹饰图案狰狞恐怖,令人感到神秘莫测。这就是当时权力本质的体现。这些图案不少是被夸张了的动物或怪物的头像,多为双目凸出,血脉贲张,锯齿獠牙,血盆大口,这种虽然是处在静态但却充满了动感的图案似乎蕴涵着一股巨大的力量,时时准备暴发出凶猛 的怒吼和迅疾的腾跃搏击。恐怖的形象对被统治者、被压迫者的精神自然而然形成一种重压、一种威慑力量;而食具的拥有者,便和器物所体现的力量和威严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可见,食具逐渐变成祭祖的器具,祭器又变成重器,还与它们的造型、图案有关。正因为它们要起象征权力重器的作用,才有如此的造型”可知,写青铜鼎的纹饰,主要是以此作为论证“鼎是权力的象征”的论据之一。青铜鼎上纹饰图案狰狞恐怖、神秘莫测,给人以压迫感,是因为统治者借此来体现权力的威压。(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中国萧红一早晨起来就落着清雪。在一个灰色的大门洞里,有两个戴着大皮帽子的人,在那里响着大锯。“扔,扔,扔,扔……”好像唱着歌似的。不远就有一段树林,沿大道的两旁长着。说是养了一百来年的大树,从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将来还要传给第二代、第三代儿孙,最好是永远留传下去,好来证明这门第的久远和光荣。可是,今年却是这树林的主人自己发的号令,用大锯锯着。树上的喜鹊窝,新的旧的有许多。树一被伐倒,喜鹊窝也跟着覆到地上,有的跌破了,有的则整个的滚下来,就坐在那亮晶晶的雪上。一百多棵榆树,现在没几棵了。上房的门喀喀的响着就开了,老管事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从台阶上下来,怀怀疑疑,把嘴唇咬着。那两个拉锯的,一看这情景就知道大先生又在里边闹了。老管事的走进大门洞,把信封拿给他们两个细看。他们都不识字,老管事的也不识字。不过他闭着眼睛也可以背得出来,这样的信,他的主人从生了病的那天就写,一天或是两封三封,或是三封五封。已经写了三个月了,老管事的把信封头朝下、脚朝上的倒念着:中华抗日英雄耿振华吾儿收父字全念对了,中间写在红绶上的那一行,他只念了“耿振华收”。一个拉锯的,连忙补添着说:“耿振华吾儿收。”清雪还照旧的下着,两个拉锯的,又在那里唰唰的工作起来。这样好的木头那里去找去!现在锯了,毁了,劈了烧火了。好像他们自己的命运一样,看了未免有几分悲哀。“百多棵树,耿大先生想儿子想疯了。” 大少爷一走,开初耿大先生不表示什么意见。他想,过了一些时候,就会回来的。自己年轻时也是那样。孙中山先生革命的时候,还偷偷地加入了革命党呢。只希望他在外边碰了钉子就回来了。儿子的母亲,一哭哭了三四天,说儿子走的三四天前,她就看出孩子有点不对。眼泡是红的,一定是不忍心走,哭过了的,还有他问过母亲一句话,他说:“妈,弟弟他们每天应该给两个钟头念中国书。尽念日本书,将来连中国字都不认识了,等哪天咱们把日本人打跑了,还满口日本话,那该多么耻辱。”妈就说:“什么时候会打跑日本?”儿子说:“我就要去打日本了……”这不明明跟母亲露一个话风吗?可惜当时她不明白,现在她越想越后悔。儿子一去就是三年,只是到了上海时,有过两封信。以后就音信皆无了。传说就在上海的抗日部队里,当了兵。后来,又说他早就不在上海了,在陕西八路军里边工作。母亲在这三年中,会说东忘西的,无所因由似的说哭就哭。可是耿大先生则不然,关于儿子,他一字不提。只是夜里不睡觉,静静的坐着,往往一坐坐个通宵。他夜里坐了三年,竟把头发坐白了。大少爷一走,全家都散心了,院墙倒了,用一排麦秆附上;房子漏了雨,拿一块砖头压上。一切的光辉生气随着大少爷的出走失去了。现在耿大先生早已经病了,有的时候清醒,有的时候则昏昏沉沉的睡着。今年阴历十二月里,他听到儿子大概是死了的消息。这消息是儿子从前的一个同学那里传出来的。耿大先生拿起这些日子所有的报纸,看了半夜。直到鸡叫天明,他枕着那些报纸,忽然做了一梦。在梦中,他的儿子并没有死,而是做了抗日英雄,带着千军万马,从中国杀向“满洲国”来了。耿大先生一梦醒来,从此就病了。清醒的时候,他就指挥着伐树。“伐呀,不伐白不伐。”把树木都锯成短段。“烧啊!不烧白不烧,留着也是小日本的。”等他昏迷的时候,他就要笔要墨写信。只要客人来了,他就说:“你等一等,给我带一封信去。”家里的人,觉得这是一种可怕的情形。若是来了日本客人,他也把那抗日英雄的信托日本人带去,可就糟了。所以自从他发了病,也就被幽禁起来,把他放在花园角上那凉亭子里去了。那花园里素常没有人来,一到了冬天,满园子都是白雪,凉亭里边生了一个炭火盆,他寂寞的时候,就往炭火盆上加炭。 有一天,厨子给老爷送饭的时候,一开门,满屋子的蓝烟。往地上一看,耿大先生就在火盆旁边卧着,一只手按着自己的胸口,好像是在睡觉,又好像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似的。耿大先生死了。1941.3.26(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耿少爷走后音信渺茫,连死讯都只是传言,写出了动荡时局中投身抗战的东北青年辗转不定的处境。B.耿大先生年青时也参加过革命党,小说以此将两代人的青春关联起来,展现了不同时期青年同样的担当精神。C.耿大先生梦见儿子率军归来收复家园的景象,与梦醒后儿子已不在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增强了故事的悲怆色彩。D.小说结尾耿大先生被幽禁园中,孤愤难言,他的死是时代的悲剧,也与周围的人求全自保,冷漠疏离有关。7.小说中“树”多次出现,与之相关的叙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榆树是家园环境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B.养树、惜树象征对家园的热爱,对血脉传承的重视。C.伐树隐喻了家庭命运的转折和家败人亡的悲剧。D.焚树表现了耿大先生因儿子牺牲而精神错乱。8.请从表层情节和隐性情节相互渗透的角度,对画线处耿振华母子的对话进行分析。9.“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题风格的形象写照。萧红小说是如何透出这层“悲凉之雾”的,请结合文本分析。【答案】6.D7.D8.①更完整地理解表层情节进程中不能得到很好解释的某些因素。说弟弟们“尽念日本书”“我就要去打日本了”,这解释了耿振华离家的原因。②丰富和拓宽了小说风云变化的时代背景。“满口日本话“什么时候会打跑日本”隐含了北中国已沦陷的现实,体现日寇铁蹄践踏中国的时代特征。③巧妙地展现了人物的心路历程。“连中国字都不认识”“耻辱”“打日本”展现了爱国年的心路历程,暗示了抗日斗争的艰辛,凸显了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9.①以场景描写来营造悲凉的情境感。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侵略者占领之下的小城单调压抑的日 常生活图景,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②将人物情绪的悲凉感贯穿事件的叙述中。从当前耿大先生的病写起,以其因儿子投身抗战牺牲而生病死亡的悲剧故事为主线展开叙述。③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寄寓悲凉深意。以耿家为中心,将家国浮沉、两代人的故事凝聚一处,透露出浓重的时代悲凉之感。【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周围的人求全自保,冷漠疏离”错误。结合“家里的人,觉得这是一种可怕的情形。若是来了日本客人,他也把那抗日英雄的信托日本人带去,可就糟了”“凉亭里边生了一个炭火盆”“有一天,厨子给老爷送饭的时候”分析,也是为了保护耿先生和大家的安全,并非冷漠疏离。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物象的把握能力。D.“因儿子牺牲而精神错乱”错误。文章中写到树木被砍伐时这样写道:“清醒的时候,他就指挥着伐树。‘伐呀,不伐白不伐。’把树木都锯成短段。‘烧啊!不烧白不烧,留着也是小日本的’”,由此可以看出焚树表现了沦陷区人民不屈的信念和玉石俱焚的决心。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本题要求学生从表层情节和隐性情节相互渗透的角度,对画线处耿振华母子的对话进行评析。首先要找出对话中的显性信息,再探讨其不表现于外的深层次内容。(1)对话内容很短,先是儿子跟妈妈说:“妈,弟弟他们每天应该给两个钟头念中国书。尽念日本书,将来连中国字都不认识了,等哪天咱们把日本人打跑了,还满口日本话,那该多么耻辱。”表层情节是“弟弟们尽念日本书”,其实质是隐含了北中国已经被日本占领,根本没有“中国书”可念,已经沦陷的现实,其中一句“尽念日本书,将来连中国字都不认识了,等哪天咱们把日本人打跑了,还满口日本话,那该多么耻辱”可以看出耿振华的内心想法,他是心有不甘的,所以他才会说“我就要去打日本去了……”,这也很好的解释了耿振华离家的原因;(2)文中对话简单平实,情节上在母子之间展开,只有寥寥的“妈妈说”“儿子说”,没有过多的描写,内容上也简短明了,比如“什么时候会打跑日本?”“我就要去打日本去了……”,在普通的语言对 话后面,隐含着当时残酷的社会背景,母子之间的对话是儿子走的三四天前发生的,儿子眼泡是红的,一定是不忍心走,但是为了抗战离开家里,暗示了抗日斗争的艰辛,同时也可以看出,土地可以沦陷,但是人心不能沦陷,在耿振华身上凸显了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这次对话只是耿振华母子之间的对话,也只是普通人之间的对话,却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对话”,作者截取了这样的一场看似普通的对话,反映了普通民众的想法和追求,这样处理反映了作者擅长以小人物的命运表现时代主题。【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体裁特征以及表现手法的能力。由“一早晨起来就落着清雪。在一个灰色的大门洞里,有两个戴着大皮帽子的人,在那里响着大锯”可知,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侵略者占领之下的小城单调压抑的日常生活图景,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由“他主人从生了病的那天就写,一天或是两封三封,或是三封五封。已经写了三个月了”“百多棵树,耿大先生想儿子想疯了”“他夜里坐了三年,竟把头发坐白了”“现在耿大先生早已经病了,有的时候清醒,有的时候则昏昏沉沉的睡着”“今年阴历十二月里,他听到儿子大概是死了的消息”“耿大先生拿起这些日子所有的报纸,看了半夜。直到鸡叫天明,他枕着那些报纸,忽然做了一梦。在梦中,他的儿子并没有死,而是做了抗日英雄,带着千军万马,从中国杀向‘满洲国’来了”“耿大先生一梦醒来,从此就病了”可知,小说从当前耿大先生的病写起,以其因儿子投身抗战牺牲而生病死亡的悲剧故事为主线展开叙述,将人物情绪的悲凉感贯穿事件的叙述中。小说以耿家为中心,围绕耿少爷走的故事展开叙述,耿家因为耿少爷的离去而发生转折,伐树隐喻了家庭命运的转折和家败人亡的悲剧;耿大先生梦见儿子率军归来收复家园的景象,与梦醒后儿子已不在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小说以小见大,将家国浮沉、两代人的故事凝聚一处,透露出浓重的时代悲凉之感。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①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②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③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 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④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⑤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有改动)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B.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C.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D.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即表字,是名的注解、补充。不便直呼其名,故取意思相关联的别名以表其德,韩愈的字“退之”与名“愈”有相反相成以求平衡之意。B.进士: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C.“出”指离京外任,“辟”指官署征聘,“调”“转”指调动官职,“拜”指授予官职。D.元和,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每位皇帝一生只有一个年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生性直率,敢于直言。他曾上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听取,他就大为生气,因而被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B.韩愈很有才能,史才突出。他仕途不顺、多被贬黜,就写《进学解》自明心志,受到执政者怜惜;又因史学才能被委任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C.韩愈很重感情,记人恩情。他曾受到裴均照顾,尽管裴均之子平凡鄙陋,但他仍对其子很友好,在赠 序中仍尊称其字。D.韩愈宽宏通达,待人如一。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待人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交往的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13.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14.韩愈撰写《平淮西碑》多记裴度的事迹,请分析其中的原因。【答案】10.C11.D12.A13.(1)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韩愈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2)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会见识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14.①他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认为裴度平乱功劳最大,借撰写《平淮西碑》赞扬裴度。②他应裴度之请,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时,因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因而心怀感恩。【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而就当时首先进入蔡州活捉吴元济一事而言,李愬功劳为第一,所以李愬对碑文不服,李愬的妻子经常出入宫中,借机向皇帝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便下诏叫人磨掉韩愈写的碑文,并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碑文并刊刻碑上。“李愬”作“功”定语,故“李愬”后不能断句,排除AD。“禁中”是“出入”的宾语,故“出入”和“禁中”之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每位皇帝一生只有一个年号”错误,一位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他就大为生气”错误,张冠李戴。根据原文“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可知,应该是皇帝大为生气,不是韩愈。故选A。【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喧”,传播;“喧于朝列”,状语后置句,“于朝列喧”;“坐”,因为;“是”,这。(2)“日”,每天;“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对;“知”,同“智”,智慧,见识。【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其辞多叙裴度事”可知,他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认为裴度平乱功劳最大,借撰写《平淮西碑》赞扬裴度。②由原文“宰臣裴度……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可知,他应裴度之请,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时,因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因而心怀感恩。参考译文:①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不做官也不出名。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还需要奖励来督促。等到考取进士时,(韩愈)在公卿之间投送自己的文章,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大力为他传布名声,因此他在当时很出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②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请韩愈作他的巡官。董晋的职员班子撤除后,徐州的张建封又请他去做佐官。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不擅长处理一些世俗事务。后来调他去做四门博士,再后来升为监查御史。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也不好好负责。宫市的弊端很明显,但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接纳。韩愈曾经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听反而很生气,把他贬到阳山县做县令,后来酌情转到江陵府做掾曹。③韩愈自己觉得自己很有才,但却常被朝廷排挤贬黜,就写了一篇《进学解》自明心志。政府中管事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很同情他,因为韩愈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作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又提升为考功郎中(大概是负责绩效考评的人力资源部官员)知制诰(起草政令的人),然后封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有看着韩愈不顺眼的人,翻出他以前的旧事,说韩愈曾经降职到江陵府期间,荆南节度使裴均用比较优厚的条件招待韩愈,裴均的儿子裴锷凡俗鄙陋,近日回京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序文为裴锷送行,称呼裴均的字。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韩愈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④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担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请韩愈作他的行军司马。淮西和蔡这两个地方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首都长安,凭借功劳授予他刑部侍郎,还下诏命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中韩愈多处记述裴度的事迹。而就当时首先进入蔡州活捉吴元济一事而言,李愬功劳为第一,所以李愬对碑文不服,李愬的妻子经常出入宫中,借机向皇帝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便下诏叫人磨掉韩愈写的碑文,并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碑文并刊刻碑上。⑤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升沉,他总不改变态度。他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 人张籍友好,当时两位还没有名气,也未曾显达,韩愈不辞寒暑,在公卿之间给他俩说好话,推荐他俩,其中张籍终于考中进士,在仕途上很顺利。后来韩愈虽然仕途通达,名声显贵,常常在办完公事有空暇的时候,就(跟他们)谈话会餐,论文作诗,和过去一样。而遇到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就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理睬。对后进则奖掖鼓励,十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有时弄得自己早饭也供应不上,却仍然和颜悦色毫不介意。他总是把兴起名教、弘扬奖励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总共(经他资助)内外亲戚以及朋友的孤女出嫁的有十人之多。(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去者日以疏①《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来者日已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注】①游子路出城郊,看到墟墓,有感于乱世而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统领全诗,以富于形象的哲理警句作为序幕,对人生命运进行了深刻思考。B.诗人眼前所见图景触目惊心:埋葬死人的古墓被平成耕地,松柏也被摧毁化为柴薪。C.“萧萧”形容秋风,白杨树在秋风吹拂下发出悲凄的声响,使人联想到死去的故人。D.最后两句看似游离之笔,却显示出了诗歌的跳跃性,它和上文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16.这首诗抒发了主人公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前两句的“去”“来”和“疏”“亲”是作者直接感慨时光流逝,也是人生的感悟。②对世事变迁之感伤。三到六句写出所见之景,点明世事的变化,带给人伤感之情;(或即景所生的悲愁)③羁旅他乡之愁。思归故乡,亦即为旅居他乡而愁。④思归欲归而不可得的无奈。末尾两句直接点明归思之急,但找不到回家的路。【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使人联想到死去的故人”错误,此处是说“白杨树在秋风吹拂下发出悲凄的声响啊,那萧萧悲凄的声 响使人愁煞”。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是说“死去的人因岁月流逝而日渐疏远了啊,活着的人却会因离别愈久而更感亲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前两句的“去”“来”和“疏”“亲”是作者直接感慨时光流逝,也是人生的感悟。死去的人岁月长了,印象不免由模糊而转为空虚、幻灭。新生下来的一辈,原来自己不熟悉他们,可经过一次次接触,就会印象加深。今日之“去”,曾有过往昔之“来”;而今日之“来”,当然也会有来日之“去”。联系后文,应该是作者走出郭门,看到遍野古墓,萌起了生死存亡之痛、人天廖廓之想,表达了世事无常、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是说“作者走出城门,来到郊外,放眼望去,却只见遍地荒丘野坟。古墓被犁成了耕地啊,墓地中的松柏也被摧毁而成为柴薪”。埋葬死人的“古墓”是人生的最后归宿了,然而死人也还是难保。他们的墓被平成耕地了,墓边的松柏也被摧毁而化为禾薪。点明世事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之感伤。“思还故里闾”,是说“身逢乱世,羁旅天涯我想返回故乡”,表达了天涯游子的羁旅他乡之愁。“欲归道无因”,是说作者“心想回家却又找不到回家的路”,直接点明归思之急,表达了作者思归欲归而不可得的无奈。(三)情景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思绪万千,不禁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表现心系天下的博大胸襟。(2)《沁园春·长沙》中表达词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沁园春·长沙》中能展现“同学少年”们中流击楫、乘风破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问苍茫大地②.谁主沉浮③.携来百侣曾游④.忆往昔峥嵘岁月稠⑤.到中流击水⑥.浪遏飞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苍、携、峥嵘、稠、遏。第II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代流传下来的百十来字“豆腐块儿”散文,犹如①的宝石。这些精美短文具有“三个诀窍”。第一,立意独到。譬如,150余字的《马说》(韩愈),提出与一般见解相悖的观点。人们常说:“缺人才啊。”该文却振臂高呼:“不缺人才,缺的是赏识人才的人!”振聋发聩,令人②。又如,仅68字的《武帝求茂才异等诏》(刘彻),是官府通告,提出要聘用有缺点的“茂材异等”,这跟古往今来征求人才时罗列一条条优异资质③。第二,论据精当,给力。如80余字的《记承天寺夜游》(苏轼)着力刻画承天寺之静,正是有环境的寂静,才能注意到竹树倩影;有内心的宁静,方有心思从地上疏影联想到池中水藻——别出心裁的“影子论据”营造出环境和内心的“双重安静”,让承天寺之静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第三,语言洗练、易懂,句句干净、好懂。“三个诀窍”跟清代桐城派姚鼐提出的“义理”“考据”“辞章”相契合,关涉文章的“论点”“论据”“语言”。“论点”如“货”,“论据”似“船”,“船”坚不漏,“货”才安稳如山。“语言”好比吹帆之风,罡风劲吹,“货”才运得远。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0.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A.古代流传下来的百十来字“豆腐块儿”散文。B.这些精美短文具有“三个诀窍”。C.营造出环境和内心的“双重安静”。D.关涉文章的“论点”“论据”“语言”。【答案】18.①晶莹剔透②耳目一新③大相径庭19.这几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论点、论据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在这里,作者把一篇文章比作一艘运货的船只,论点是货物,论据是船只,语言是吹动船儿前行的风,把三者之间抽象的关系具体化,使人一目了然。20.A【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的词语(包括熟语),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根据句式“犹如……的宝石”,可知挖空处应是修饰宝石状态的形容词,故可填“晶莹剔透”。晶莹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通明,结构细巧。②前文提到韩愈的《马说》提出与一般见解相悖的观点。在常人的看法里是“缺人才”,但此文却另辟蹊径,说“不缺人才,缺的是赏识人才的人!”这种说法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故可填“耳目一新”。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③原文说“这跟古往今来……”,将《武帝求茂才异等诏》一文与其他征求人才的相关文章进行比较,而根据前文“其一,立意独到”可知,这里说明的是《武帝求茂才异等诏》的与众不同之处,故可填“大相径庭”。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赏析语段的表达效果的能力。画线句中,“如”“似”“好比”等比喻词可知,句子运用的是比喻中的明喻。其中,本体分别是“论点”“论据”“语言”,而喻体则分别是“货”“船”“吹帆之风”。“论点”“论据”“语言”本来是写作这个专业话题中的一些专门术语,因而具备较强的专业性,若非没有写作过的人,可能较难理解其中的关系。而作者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船运装货物,风拉动船帆使船前行这一现象来进行比喻,说明论据和语言协作,完成论点表达的关系,则更为直观具体,容易被一般人理解。【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常见的标点符号的能力。A.“豆腐块儿”用以表示文章短小精悍,故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三个诀窍”引号表示强调。C.“双重安静”引号表示强调。B.“论点”“论据”“语言”引号表示强调。故选A。(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常见的肝病有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代谢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病毒性肝病以乙肝居多,另外还有丙肝、甲肝、戊肝等。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酒精性肝病和代谢性肝病发病率越来越高。酒精性肝病是过量饮酒导致的。代谢性肝病,是人们没有控制好饮食或饮食不合理造成的。药物性肝病主要是①。自身免疫性肝病是因为免疫系统不能识别自身组织器官,对肝脏发动攻击,形成了自身免疫性肝病。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相应,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②,养肝也是如此。中医认为四季的简要特点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的状态也应该与自然“生长收藏”保持一致。《黄帝内经》认为,“夏三月”应该“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意思是夏天时可以睡得略晚一些,仍然需要早一点起床;不要因为夏天过于炎热而不进行正常活动;调整因夏天天气闷热带来的不良情绪,让人的精神像自然界万物一样茂盛生长、蓬勃向上,从而使身体生长之气得以顺畅,不良气机得以调节。这样才能保证肝脏健康。在此基础上,规避容易影响肝脏的不良习惯,注意 作息规律,运动有度,饮食合理,就是对肝脏的保护,也会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或③。2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用法和横线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即使硬干,也要犯毛主席批评过的“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的错误。B.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C.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21.A22.①因为使用了伤肝药物②养生要与四季相应③避免肝脏疾病发生【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表示直接引用。A.引号表示直接引用毛主席说的话;B.“闭关主义”用引号表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C.引号表示特殊含义;D.引号表示反语,表明这几个老板并不“慈祥”。故选A。【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语境是对不同肝病类型的分类解说,此处是说“药物性肝病”,要表达与药物服用相关并正确写明因果关系,应填:因为使用了伤肝药物。②此处是从养生引申到养肝,前文说“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相应”,后文说“中医认为四季……人体的状态也应该与自然……保持一致”,可见中医认为养生要与四季相应,应填:养生要与四季相应。③前文说“规避容易影响肝脏的不良习惯”“是对肝脏的保护”,可见“注意作息规律,运动有度,饮食合理”是养肝,应填:避免肝脏疾病的发生。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每到饭点,城市的大街小巷、商超楼宇就会出现外卖小哥奔忙的身影。配送时间短让用户享受到“美味不用等”便捷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送餐人员超速、逆行、闯红灯、边骑车边打电话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以至于不少人惊呼外卖小哥是在“以命送餐”。 据媒体报道:2019年上半年,上海市共发生涉及快递、外卖行业各类道路交通事故325起,造成5人死亡、324人受伤,平均每天要发生近2起交通事故。超速与车祸、算法与异化、资本与人性……围绕外卖骑手的相关争议不断升温。有人认为外卖小哥“勤抢单,多挣钱”但不应该置安全利益和公共利益安全于不顾;有人认为外卖公司脱不了责任,因为时间是外卖公司争夺客户的杀手锏之一,外卖平台的薪酬和用工制度设计在“催促”外卖骑手疯狂抢时间;也有人认为交管部门也要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进行科学有效的安全监管,避免更多外卖员和交通参与者为超速外卖买单。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一名当代青年的身份选择外卖小哥、外卖平台或交管部门等相关方中的一方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想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收信人,并统一以“小华”为写信人,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别让外卖小哥“拿生命送餐”外卖平台领导:您好!我是一名当代青年,最近看到一些新闻评论,围绕外卖骑手和外卖行业的相关争议在不断升温,有些话想和您说,所以写了这封信,希望您能抽空听听我的想法。如果说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那么外卖则深刻改变了城市上班族的一日三餐,外卖让就餐更多样化,便捷化,让上班族们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在凡事都要讲求效率的当下,外卖时限也成了外卖小哥头上的一道“紧箍咒”,时刻提醒着他们在送餐的路上加速再加速,不然就会得到一个差评,差评的后果就是面临公司罚款,这个处罚可能会让自己一天的辛苦就白白付出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点了外卖,除了美食的口味,最在意的可能就是外卖的送到时间了。我们的外卖平台也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打出各种送达时限广告,吸引消费者选择各家的送餐服务,而这种承诺最终是要靠外卖小哥们用“速度和激情”来实现。他们不得不在安全送达和公司利润之间做出第三种选择——牺牲自己的安全保障,以速度来换取公司的利益,但这带来了公共交通安全的巨大风险。在我看来,平台设立的“超时罚款”“差评罚款”等规则,也进一步加剧了外卖小哥的交通违法行为。“一旦没有按时送到就要罚钱,有时候超时久了配送费一分都拿不到。我们也不想拿自己的安全换钱,实在是没办法啊!”外卖小哥如实说到。作为领导,在考虑平台利益的前提下,还应该考虑外卖小哥的个人交通安全问题。我认为,外卖小哥“拿生命送餐”的快进键必须得慢下来。为外卖小哥降速,需要更多主体的参与、更多措施的发力。从平台的角度来说,外卖平台是否可以设立更为合理的考核机制以及薪酬管理机制,让 外卖小哥在送餐路上多一份从容。还可以强化对送餐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送餐人员的法律意识,并且加强对送餐人员的考核。当前资本市场风起云涌,随着“饿了么”宣布合并“百度外卖”,有人说,外卖江湖进入了发展下半场。这个下半场,不应仅仅意味着资本巨头开始了新阶段的较量,更应推动整个行业树立起健康有序发展的新追求。别再让外卖骑手“生命送餐”的呼声越来越高,倘若外卖平台能抓住契机,优化升级,这对平台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冒昧地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还望平台领导海涵,不当之处,敬请原谅。此致敬礼!当代青年:小华2020年11月18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所给任务很明确,“请以一名当代青年的身份选择外卖小哥、外卖平台或交管部门等相关方中的一方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想与思考。”本次命题角度着眼于社会热点问题,引导考生关注身边生活,贴近时代。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所给的材料讲的是互联网外卖市场扩张,送外卖的快递员为了确保送达时间而违章的情况,这导致了人们对于快递员的生命安全问题的思考。命题材料,来自身边的社会现象,引导考生关注公民文明素质,提升个人情怀,培养敬畏生命意识、遵守社会规则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对违法与执法,法律与人文关爱的思考,当然思想深刻的同学可能还会关注经济发展与制度制约,计算机先进算法与实际操作条件的矛盾等等问题的思考。回归理性,理性关爱,见微知著。命题限定为书信体。考生必须注意书信体格式问题。参考立意:既要速度,又要守规则做事要把握好度常把安全记心间珍爱生命规则合理,天下和谐科学有效,强化监管素材:(1)是谁为外卖小哥按下了“加速键”?表面看是那嘀嗒作响的倒计时,实际是激烈竞争的外卖平台以 及简单粗暴的盈利模式。三年前,资本视外卖这一领域为风口,“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等不约而同地开启了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价格战。据统计,曾经的三大平台全国日订单量约达2000万单。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烧钱补贴用户的路子走不通了,拼服务就成为重要着力点,而准点率则是重中之重。在“多送多得”的逻辑下,外卖小哥自然是期盼多接订单。外卖平台也恰恰利用了这一心理,与其形成了你情我愿的默契。这种业绩考量不乏合理之处,但“唯快是图”也无异于变相鼓励忽视安全风险的投机之举。然而,平台将本应承担的责任转嫁成为社会风险,有失信失责之嫌;为了盈利只顾惠及客户而忽视送餐员的权益,有失德失誉之忧。(2)一个“快”字,可以说是外卖行业的立身之本,由此衍生的速度要求堪称苛刻。而现实中,附着在送餐时间链条上的不确定因素却不少。比如,用餐高峰期,接单商家还要兼顾堂食,往往会延长外卖的出餐时间;送餐路上,交通路况、天气条件、电梯门禁等等,每个变量都影响着抵达的速度。然而,对于不少用户而言,如是种种都不是美食迟到的借口。在用户差评和“一路狂奔”的安全风险之间,送餐员们往往更担心前者,因为那意味着远超收入的罚款。只是,在这场“对赌”中,骑手们的侥幸心理未必每次都能成功。(3)国务院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办公室专家杨东认为,为了多接单、抢单,担心迟到被投诉是外卖员慢不下来的三大原因。平台运营与奖惩机制的不合理、外卖员自身安全意识淡薄、非机动车不尽完善的管理模式等都使得外卖员送餐中“争分夺秒”。“我每天送的外卖数量在50单左右,要是跑得快单量也能多一些。”美团外卖骑手王浩说。据介绍,目前外卖平台采取的激励机制主要是按单计酬,准时送到才可拿到配送费,多送多得。为了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更多单子,获得更多收入,很多外卖小哥都会选择“用违法违规换时间”。(4)从法律上看,目前来说我国关于外卖配送的法律法规仍较少,《外卖配送服务规范》系团体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主要依靠外卖配送机构主动遵守。整个外卖行业法律法规还存在空白,因此需要国家主导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标准,使得有法可依。与此同时,改变外卖小哥的工作待遇和计酬方式,将他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给他们更多基本保障,也有助于让外卖小哥的车子慢下来。示例结构:文章题目“别让外卖小哥‘拿生命送餐’”亮明观点,揭示主题。文章以写作信件的缘由开篇,简单明确,符合书信体要求,接着先从正面肯定外卖行业出现的好处,然后过渡引出外卖小哥的艰难,分析他们送餐路上加速的原因,接着从外卖平台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可以设立更为合理的考核机制以及薪酬管理机制,强化对送餐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等,最后提出希望,呼吁号召。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五中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数学(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数学(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1-20 08:25:07
页数:20
价格:¥2
大小:55.4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