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泸县五中2023年秋期高一第一学月考试地理试题试卷满分:100;考试时间:75分钟第1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部分: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祖国与苍穹同高,天宫会日月争辉”,2023年1月1日,当新年第一缕阳光撒入中国空间站内时,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记录下了这壮观的一刻,并开启了直播模式,让观众随着空间站的第一视角鸟瞰地球,一眼千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空间站中的航天员可能观测到的下列事物或现象属于天体的是()①一闪而过的流星②行星爆炸后的碎片③轮廓模糊的星云④太空中的载人飞船⑤天空中飘动的云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2.最可能对航天员直播造成干扰的现象是()A.耀斑爆发B.极光现象C.对流现象D.太阳辐射【答案】1.C2.A【解析】【1题详解】轮廓模糊的星云、行星爆炸后的碎片和太空中的载人飞船都基本上按天体力学规律运行,属于天体,②③④正确;天空中飘动的云朵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一闪而过的流星只是流星体与地球大气层相互作用的发光现象,不是天体,①⑤错;综上所述,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中国空间站与地球站通信联系依靠的是无线电短波。耀斑爆发属于太阳活动,会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A正确;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发光现象,该现象对通信影响小,B错误;对流现象、太阳辐射不影响通信,CD错误。故选A。【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2020年7月15日,历时近两年建设的青电入豫工程正式启动送电,每年有400亿千瓦·时来自青海等地的光伏、光热、风电、水电等,通过1587km的“电力天路”,源源不断送往中原大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青海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天气C.纬度D.植被覆盖率4.材料体现太阳辐射可以()①维持地表温度②为生产、生活提供能量③被捕获并储存④推动地球上水和大气运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3.A4.D【解析】【3题详解】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且由于海拔较高,空气水汽少,不易出现阴雨天气,所以青海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天气受地形影响,多晴天,A正确,B错误;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主要与高原地形相关,纬度的影响较小,C错误;植被的覆盖率与太阳能资源的多少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4题详解】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地表温度,但材料中并未体现,①错误;由太阳能转换的能源被送往中原大地,人们利用进行生产、生活,所以太阳辐射为生产生活提供能量,②正确;太阳能能够被捕获,转化为电能、热能,但很难储存,③错误;太阳辐射提供的能量为水循环的外因,推动水的运动,在地势落差大的地区,人们可以获取水电能源,由于地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为风,人们借此利用风能资源,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昼夜长短(纬度)、太阳高度大小(纬度)、天气状况、地势高低等。2021年10月2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一颗距地球2800万光年外的行星。该行星位于旋涡星系“梅西耶51a”,是目前人类发现的第一颗银河系外行星。据科学家观测,该行星的质量可能是地球的3倍,与恒星的距离和地球大致相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若该行星存在生命,则其具备外部条件有()A.有液态水存在B.体积、质量与地球相似C所绕恒星状态稳定D.大气成分与地球相似6.行星质量越大,引力越大。与地球相比,该行星()A.表面获得恒星光照较多B.受外部小行星撞击的概率较小C.相同坡度,河水的流速较慢D.大气层较厚【答案】5.C6.D【解析】 【5题详解】题意限制为“行星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所绕恒星状态稳定,给生命形成和演化创造稳定环境条件,这是行星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之一,C符合题意;有液态水存在,体积、质量与地球相似,大气成分与地球相似,对于生命存在也非常重要,但这属于行星自身内部条件,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6题详解】“梅西耶51a”质量是地球的3倍,则其引力更大,大气层的厚度较地球要厚,大气层越厚,D正确;题意表明,该行星与恒星距离和地球大致相等,加上该行星大气较厚,对恒星光照的辐射削弱作用较强,因此表面获得的恒生光照不一定比地球较多,A错误;该行星质量比地球大,引力比地球大,容易吸引外部的小行星,受小行星撞击的概率有可能较大,B错误;由于该行星质量比地球大,引力比地球大,重力加速度较大,因此相同坡度条件下,该行星的河水的流速较快,C错误。故选D。【点睛】地球之所以有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金锁链条件,主要因为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周期不长,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导致具有适宜的温度;由于温度适中,加上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产生水汽,导致拥有充足的液态水;由于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力较强,使得地球具有比较厚大气层。2022年8月,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重庆发生了森林火灾。在合适的气象条件下,消防员采用了“以火攻火”的方法扑灭了山火。“以火攻火”指在山火蔓延的前方修建隔离带,然后人为点火,人工火带会向山火带移动,当两火带相遇时,因缺氧和可燃物燃烧殆尽,山火就会熄灭。完成下面小题。7.“以火攻火”的灭火方式需要的气象条件是()A.大风天气B.弱风天气C.高温天气D.高压天气8.人工火带形成后快速向山火带移动的原因是()A.山火带处气流上升强烈B.山火带与人工火带之间气流上升强烈C.人工火带气流下沉D.山火带与人工火带之间气流下沉强烈【答案】7.B8.A【解析】【7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以火攻火”是借助缺氧和燃烧物燃烧殆尽来灭火,大风天气容易破坏缺氧环境,不利于灭火,而在弱风条件下,制造的缺氧环境相对较为稳定,由此可知,A项错误、B项正确;高温天气容易引发或加剧森林火灾,不利于“以火攻火”的灭火方式的操作,C项错误;高压天气气流下沉,天气晴朗干燥,不利于灭火,D项错误。故选B。【8题详解】结合下图可知,山火处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使山火前方气流向山火处移动,此时在隔离带与山火之间人工点火,将人工火带和山火带之间的可燃物燃烧殆尽,可实现“以火攻火”,由此可知,A正确;人 工火带点燃后,气流流向山火带低压处,在这之间气流并不是上升或下沉状态运动,BD错误;隔离带处未被点燃,此处温度较低,气流下沉,C错误。故选A。【点睛】森林大火爆发和难以扑灭的原因:气候和水文:火灾爆发区属于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干湿分明,每年11月-4月该地区为干季,湖泊和河流由于长时间无降水处于干季,水位低、蒸发量小,从而导致降水稀少,没有形成能够阻止和扑灭森林大火的降水;地形:干热河谷、山地地形影响之下,气流飘忽不定导致风向变化异常,地形导致焚风效应加剧火势、影响扑救;植被:火源区是连绵不断的大山,原始森林覆盖率高,枯枝落叶较厚,松柏树广布,一旦火情爆发将极快扩散;其他原因:可能存在不文明祭扫(烧纸钱)和其他不文明行为(乱丢烟头等);难以扑灭的原因:森林覆盖率高、森林大火火势凶猛、大火爆发期间风力大、风向多变,不具备人工降雨大范围扑灭大火的条件。生态小康家园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在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生态农业庭院经济模式。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我国某地生态小康家园示意图9.夜间,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穹顶,首要目的是()A.减少病虫害B.减少能量损耗C.减少水分蒸发D.增加室内温差 10.“楼顶花园,楼上家园,地面果园”是生态农业庭院写照,楼顶花园主要生态作用是()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B.增加湿度,利于产出C.天然氧吧,实现零排放D.资源再生,提高产能11.该生态小康家园地源热泵使用的主要季节是()A.春季、夏季B.夏季、秋季C.秋季、冬季D.冬季、春季【答案】9.B10.A11.D【解析】【分析】【9题详解】夜间,玻璃顶外降温快,玻璃顶内的热量易透过玻璃散失掉;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穹顶利于减少玻璃顶内的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B正确。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穹顶不能减少病虫害、不能减少水分蒸发、不能增加室内温差,A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楼顶花园,楼上家园,地面果园”是生态农业庭院的写照,楼顶花园是人鱼花菜共生温室,主要生态作用是增加绿地,夏季隔热,冬季保温,A对。增加产出、提高产能不是生态作用,B、D错。是人工种植,不是天然氧吧,不能实现零排放,C错。所以选A。11题详解】该生态小康家园地源热泵使用的主要季节是春季、冬季,春季气温不稳定,有倒春寒等灾害,冬季气温低,D对。夏季气温高,不需要地源热泵。秋季作物大多成熟收获,对地源热泵使用需求较少,A、B、C错。所以选D。【点睛】地源热泵和地热不同,地源热泵主要是利用地下土层或地下水中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不是主要利用地下岩浆的内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关于该图反映的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B.处于南半球C.不考虑摩擦力D. 处于近地面13.图中d代表的是()A.地转偏向力B.摩擦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D.风向【答案】12.D13.B【解析】【12题详解】图中a与等压线垂直,从高压指向低压,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图中箭头b与等压线斜交,大致由气压高处指向气压低处,应为风向;图中箭头d与风向相反,应为摩擦力;图中箭头c与风向垂直,应为地转偏向力。由此判断,图中大气运动受到了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三个力的作用,AC错误;由于图中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因此图中反映的大气运动发生在近地面,B错误,D正确。故选D。【13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应为图中a,与气压梯度力成一夹角的b为风向,与风向垂直的c为地转偏向力,图中箭头d与风向相反,故表示的是摩擦力,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点睛】大气水平运动过程中的水平受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地转偏向力(改变方向)∶摩擦力((降低风速)。在不受摩擦力时(如高空大气),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顺着气压梯度力方向指向右,南半球指向左)﹔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如低空大气),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顺着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2021年12月4日下午,爪哇岛东部的塞梅鲁火山剧烈喷发,喷出的火山灰覆盖多个乡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塞梅鲁火山喷出的岩浆来源于()A.地壳B.地幔C.地核D.岩石圈15.塞梅鲁火山喷出火山灰可以()A.增强大气逆辐射B.增加土壤的有机质C.缓解全球变暖趋势D.增强太阳辐射量【答案】14.B15.A【解析】【14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岩浆主要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存在于地幔中,B正确;地壳、地幔、地核同属于地球的内部的三个圈层,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的部分,AC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 塞梅鲁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上升到数百米的高空,能减少地球热量散失,增强大气逆辐射,A正确。火山灰可以增加土壤的矿物质,不是有机质,B错误。火山灰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不能缓解全球变暖的趋势,且火山灰分布范围相对较小,对全球气候影响较小,C错误。火山灰可以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D错误。故选A。【点睛】火山灰的作用:火山灰会为土壤带来丰富的养料,可以使土壤非常肥沃,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火山喷发会给当地带来很多矿物质;火山灰的工业用途也很多,比如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制成墙板、楼板和隔音保温材料等;在化学工业方面,可磨粉用作过滤剂、干燥剂和催化剂;火山灰还可用于填料工业,制作光学玻璃高级磨料、塑料抛光剂、橡胶塑料等其他化工品填料。还有人将火山灰用作杀虫剂的载体和肥料的控制剂。第2卷选择题(55分)二、非选择题部分:4小大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图为太阳系示意图。(1)图中M天体为____,并说明太阳成为太阳系中心天体的原因。____(2)描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特征。(3)推测水星相对于地球难以存在生命的原因。【答案】(1)①.哈雷彗星②.原因:太阳质量巨大,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地球是距太阳第三近的行星;地球与金星、火星相邻。(3)距离太阳过近,表面温度过高;没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存在;质量和体积较小,对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吸引力弱。【解析】【分析】本题以太阳系示意图为资料,涉及了天体、地球位置和存在生命条件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 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图中轨道和位置可知,M天体为哈雷彗星;结合所学可知,太阳成为太阳系中心天体的原因为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根据图片可知,地球是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地球内侧的是金星,外侧的火星,因此地球与金星、火星相邻。【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内部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结合地理位置可知,水星相对于地球而言,距离太阳过近,地面温度较高,不适合生命的生存;金星相对于地球而言,缺少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金星的质量和体积相比于地球较小,对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吸引力弱,不利于生命的生存。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材料二新疆正在利用戈壁荒漠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利用基地,将在哈密、吐鲁番等地区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光伏并网电站以及3-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区。材料三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辖区阿拉善盟,地处荒无人烟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海拔约1000米,是戈壁沙漠的一块小绿洲。它距离这里最近的酒泉市直线距离超过200千米。 (1)写出图中甲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简要分析甲地成为高值中心的原因。(2)读材料二,简析在新疆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有利条件。(3)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系列飞船均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读材料三,试评价该基地作为卫星发射场的自然环境条件(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分析)。【答案】(1)3600小时--3800小时;甲地的地势(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且该地日照时数长,获得太阳辐射多,因而成为高值中心。(2)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丰富;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荒漠土地租金低廉。(3)优势:地处戈壁滩中,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气候干燥少雨,晴天多,云量小,大气透明度好,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劣势:冬季严寒,夏季干热,温差大,风沙多,无霜期短,生存环境较差。【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及太阳能电站和卫星发射基地为背景材料,涉及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太阳能开发条件和卫星发射场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和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差值为200,甲乙两地都为数值闭合的区域。从等日照线分布上看,甲周边是3600,往外到3400,再向外3200,从这种超势上判断应高于3600但低于3800。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有纬度、地形、天气状况等,据图中省区轮廓可知,甲位于我国的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被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日照时间长,因而太阳辐射能丰富。【小问2详解】读材料二可知,新疆深居我国内陆地区,距海遥远,各大洋水汽均很难到达,因而降水稀少,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强,因此太阳能丰富;太阳能较分散,大型光伏电站占地面积广,新疆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荒漠土地租金低廉。综上所述,新疆有利于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三,该基地并不在酒泉,发射基地地处戈壁滩中,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安全性能高;位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各大洋水汽均很难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少雨,晴天多,云量小,大气透明度好,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该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大陆影响,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冬季严寒,夏季干热;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春季节多大风,风沙多,无霜期短,生存环境较差,被称为“生命禁区”。18.【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大气组成及垂直分层案例材料:2021年7月6日23时5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5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案例思考:(1)描述卫星升空过程中大气温度的变化特点。(2)简述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特点。(3)解释大气平流层利于高空飞行的理由。【答案】(1)递减→递增→递减→递增。(2)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3)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大气上热下冷;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水汽、杂质少,天气晴朗,能见度高。【解析】【分析】本题以大气组成及垂直分层为材料设置地理试题,涉及各大气层的气温变化,对流层的特点和平流层利用高空飞行的原因,主要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特点,突出了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 卫星升空过程中途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结合图中各分层中气温垂直分布的变化示意图可知,卫星升空过程中大气温度在对流层中逐渐降温,进入平流层中逐渐升温,进入中间层又逐渐降低,进入热层和散逸层后,大气温度逐渐升高。【小问2详解】对流层中集中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由于它的主要热量主要来之地面,因此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因此对流形成下热上冷的大气温度变化,对流层中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就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不规则的乱流运动。对流层中大气中的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由于近地面地表地势起伏不平,对流层厚度大小有变化,对流层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分布不均。【小问3详解】结合图示可知平流层的气温下低上高,空气难以对流,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飞机飞行时不会上下颠簸﹔平流层少水汽和尘埃,天气晴朗少变,能见度高,并且很少有飞鸟出现,利于飞机飞行。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几内亚岛是太平洋最大的岛,多火山地震。下左图是新几内亚岛简图,下右图示意该岛屿某次地震地震波传播路径,O代表震源。该岛屿周围海域有油气资源分布,人们通常利用地震波变化原理来勘探海底油气资源。(1)指出该岛屿山脉所属的地球内部圈层,判断该圈层在图中沿140°E的厚度分布特点并说出理由。(2)指出右图中地震波横波、纵波均能到达的地点并说明原因。(3)说明人们利用地震波变化勘探海底油气资源的原理。【答案】(1)圈层:地壳。分布特点:由薄变厚,再变薄。理由:大洋地壳薄,陆地地壳厚;山地地壳厚且位于中部地区。(2)地点:甲和丁。原因:横波无法通过地核,所以丙与乙检测不到从O处向下传播过来的横波。(3)利用了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下传播速度不同的原理;地震波通过岩石层与通过石油层的速度变化不同。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新几内亚岛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内外部圈层和地震波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脉所在的内部圈层为地壳。大陆一般地壳厚,大洋一般地壳薄,山脉所在处为大陆海拔较高处,地壳厚度大,140°E经线穿过海洋、低地、山脉,山脉位于中部地区,因此地壳的厚度是由薄变厚,再变薄。【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横波可以在固态物质中传播,不能在液态和气态物质中传播;纵波则可以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中传播;由于横波不能在液态物质中传播,且地球外核为液态,其仅能到达地幔与地核的交界处,即古登堡界面;由于横波无法通过地核,乙丙处受地核遮挡,横波不能通过,故乙丙处检测不到O处传来的横波。由此结合图片分析可知,横波和纵波均能到达的地点为古登堡界面以上,即甲和丁。【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海底油气资源为液态物质,地震波的横波不能穿过,而纵波在穿过液态物质时的速度也会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主要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下传播速度变化的原理进行海底油气资源勘探。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10-25 21:55:01 页数:12
价格:¥2 大小:1.27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