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一)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2026届拔尖强基联合定时检测(一)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学生保存,以备评讲)。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玉石钺,最初是一种农具,后来演变成为兵器,以至成为一种刑具。这一变化反映了()A.社会演进的趋势B.早期文明的成熟C.青铜铸造的发达D.生产工具的革新【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末期(中国)。根据材料玉石钺从农具发展到兵器再发展到刑具,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演进过程,体现了国家职能的强化,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早期文明的成熟,排除B项;青铜铸造发达是在商周时期,排除C项;材料不仅涉及生产工具,还有刑具和兵器,排除D项。故选A项。2.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学者运用“二重证据法”判断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但是,随着新的碳14测年数据的公布和西方学术观点的影响,部分学者不同意给二里头文化及其他文化贴上夏文化的标签。材料主要反映出()A.中国考古研究远落后于西方B.科学技术进步影响历史研究C.二里头文化并非夏文化遗存D.史实认定只能依赖考古发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中国)。据材料可知,新的碳14测年数据的公布和西方学术观点的影响,使得部分学者不同意给二里头文化及其他文化贴上夏文化的标签,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影响历史研究,B项正确;中国考古研究远落后于西方,说法错误,排除A项;二里头文化并非夏文化遗存,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排除 C项;史实认定只能依赖考古发现,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3.殷墟考古发掘中共发现族徽150种,每一种族徽代表一个血缘家族,他们很多是从外地迁徙来的。其中带“韦”字族徽的青铜器分见于殷墟不同地点。这些现象说明商代()A.宗法分封制度形成B.阶级分化现象明显C.处于早期国家阶段D.国家机构更加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族徽150种,每一种族徽代表一个血缘家族,他们很多是从外地迁徙来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墟考古发掘发现数量较多的族徽,众多从外地迁徙而来的家族,组成了早期国家,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都是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C项正确;宗法分封制形成于西周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关于阶级分化现象的相关论述,排除B项;商代处于早期国家阶段,仅凭材料无法判断商代的国家机构是否更加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4.春秋时期的外交“辞令”多是群策群力,战国时期的外交“辞令”则多为个人随机应变、有的放矢,还出现了专供辩士学习与取用的虚拟游说文辞资料。这一变化是当时()A.礼乐制度强化的结果B.列国纷争激烈的反映C.王室衰微加速的表现D.华夏认同增强的体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材料表明在春秋时期的外交“辞令”多是群策群力,而到了战国时期外交“辞令”多为个人随机应变甚至还出现了专供辩士们学习与取用的虚拟游说文辞资料,这说明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的外交活动更加频繁,也反应了列国纷争更加激烈,B项正确;根据所学春秋战国时期是礼崩乐坏时期不是礼乐制度强化的结果,排除A项;材料是要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外交辞令变化的本质,而不是在研究周王室加速衰亡的表现,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的外交活动更加频繁,也反应了列国纷争更加激烈,不是华夏认同增强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5.战国中期以后,秦国已普遍采用牛耕,而在秦国以外的其他地区,牛耕发展则较为缓慢。这可以用来说明秦国()A.最早出现铁犁牛耕技术B.先进耕作方式向外扩展 C青铜生产工具已被摒弃D.农业生产技术巨大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中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中期以后,秦国已普遍采用牛耕,而在秦国以外的其他地区,牛耕发展则较为缓慢。这表明秦国农业耕作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这可以用来说明秦国农业生产技术已发生巨大变化,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秦国最早出现牛耕技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秦国及秦国以外的其他地区采用牛耕的情况,未体现“农业耕作方式向其他地区扩展”,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青铜农具,排除C项。故选D项。6.“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与材料相符的是()A.削弱宰相权力B.倡导五德终始C.恢复礼乐制度D.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根据材料“要在中央,四方来效”得出强调中央集权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和宰相无关,排除A项;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度最早在秦朝实行,当时礼乐制度已经崩溃,排除C项。故选D项。7.战国时,杨朱提倡“重生贵己”,墨翟提倡“兼相爱”,有一位思想家对他们进行批判,认为“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位思想家应该属于()A.法家B.儒家C.道家D.农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可以看出该思想家主张尊卑有序,体现的是儒家思想,B项正确;法家思想主张严刑峻法,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排除C项;农家思想注重的是农业生产,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秦自立国以来,一直受到犬戎等周边民族的威胁与侵扰。最初秦国为防范犬戎的进攻,在边境设置兵民合一的村落城池,后来演变成郡县。由于能有效地组织军事力量抗击周边民族的侵犯,所以秦国普遍在边 境上设置郡县。这说明郡县制的设置源于()A.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B.防范外族对边关的侵扰C.消除割据势力的威胁D.建立大统一国家的诉求【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秦国为防范犬戎的进攻,在边境设置兵民合一的村落城池,后来演变成郡县,这说明郡县的设置源于防范外族对边关的骚扰,B项正确;材料信息与“加强皇权”、“消除割据”、“建立大统一国家”关系不大,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9.秦朝以前,一般人皆可自称为“朕”。秦统一后,“朕”成为皇帝的专属自称,皇帝的命令称为“诏”,印章称为“玺”,对皇帝的名字也要进行避讳。这些规定旨在()A.凸显皇帝独尊B.确保皇帝独裁C.重建贵族等级D.宣扬君主功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朕、诏、玺为皇帝专用,避讳皇帝的名字,这些规定主要是凸显皇帝独尊,A项正确;材料这些规定无法体现保证皇帝独裁,排除B项;材料这些规定与重建贵族等级无关,排除C项;朕、诏、玺为皇帝专用,避讳皇帝的名字,无法体现宣扬君主功业,排除D项。故选A项。10.如下图为出土秦标准计量器主要分布示意图。该图反映的信息可用来说明()A.私营商业迅速发展B.秦朝重视巩固统一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D.经济格局发生变动【答案】B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秦代(中国)。据本题图示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出土的秦标准计量器,既有北方地区,又有南方长江流域,说明其是秦巩固统一的措施,B项正确;仅从图示,无法得出私营商业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中外交流的信息,排除C项;仅从分布图示,并不能得出经济格局的变动,且这一时期并未发生变动,排除D项。故选B项。1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写道: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其意在强调()A.六国旧贵族势力的隐患B.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C.精英知识分子的重要性D.秦朝政治制度存在缺陷【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可得出不同的阶层对秦的统治都有所不满,秦朝的灭亡是多种原因推动的,B项正确;材料不仅涉及六国旧贵族,排除A项;精英知识分子只是材料的一个方面,排除C项;材料只是强调秦朝灭亡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和秦朝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2.汉初以刑名黄老之学为政治措施之最高指导原则,是西汉初年最高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因文帝皇后窦氏坚持黄老之学,景帝时的大儒辕固生险因刺豕而死,武帝时的赵绾、王臧(均为儒生)则因而自杀。这反映()A.阶级斗争复杂性与残酷性B.思维固化不利于社会发展C.意识形态符合现实的需要D.儒学在哲理上思辨化不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初(中国)。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统治者采取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休养生息,这一思想是现实的需要,C项正确;题干反映了意识形态符合现实的需要,没有体现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斗争与矛盾,排除A项;此时采用黄老之学是现实的要求,不是思想的固化,排除B项;儒学在哲理上的思辨化出现在理学产生之后,且与题干没有关联,排除D项。故选C项。13.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建议,下诏削夺依托冶铁、铸钱、煮盐等致富的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引发 吴、楚等七国叛乱。朝廷派兵平定了这场叛乱。平定七国之乱()A.为盐铁官营创造了条件B.彻底地解决了王国问题C.出于“惩亡秦孤立之败”D.奠定了文景之治的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汉景帝时期,下诏削夺诸侯国冶铁、铸钱、煮盐等权力,为汉武帝时期实现盐铁官营创造了条件,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削弱诸侯国的实力,引发吴、楚等七国叛乱,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最终彻底地解决了王国问题,排除B项;汉初,出于“惩亡秦孤立之败”的原因,推行郡国并行制,排除C项;汉初以来的休养生息政策,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14.从汉武帝元封五年时开始,朝廷规定刺史不再只是每年秋分巡察地方,而是在地方设立固定的办公机构,并有意与所在郡的郡治保持距离。刺史的级别仅相当于低级县令,但朝廷会及时提拔成绩卓著者。上述做法着眼于()A.扩大刺史监察范围B.提高官员文化素养C.削减诸侯王国封地D.优化国家监察机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材料“朝廷规定刺史不再只是每年秋分巡察地方,而是在地方设立固定的办公机构,并有意与所在郡的郡治保持距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置了刺史,在地方有了固定的办公机构,且和当地原有的机构保持一定距离,有利于国家对地方的监察,优化了国家监察机制,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刺史监察的范围,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如何提升官员文化素养,无法得出该结论,排除B项;材料强调刺史机构设置的情况,与诸侯王国封地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5.在汉武帝支持下,桑弘羊作“平准之法”,“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转输)”又在都城设平准官,接受各地聚积运来的货物“贱买贵卖”。这一政策的施行()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调控B.阻碍了各地商品正常流通C.提高了地方官员工作效率D.冲击了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为加强对经济的调控,推行均输平准的政 策,A项正确;均输平准有利于促进商品的流通,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没有描述官员的工作效率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描述重农抑商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6.董仲舒认为,人和天是可以相互感应的,如果自然界发生了灾害,这就是对人间的警告,如果不去反省改正,那么这个国家就会衰败。由此可知,“天人感应”学说体现了()A.借助自然强化皇权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宗教迷信盛行一时D.儒学仁政民本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汉代儒学的发展。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将自然界的现象同君王的行为相联系,自然界的灾害是君王失德的表现,因此希望通过灾异劝解君主施行仁政关爱百姓,D项正确;“天人感应”期望规劝君主,不是强化皇权,排除A项;B项不符合“天人感应”的内容,排除B项;儒学并非宗教,排除C项。故选D项。17.西汉初年,汉文帝确立了“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南,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无离,臣主相安,具无暴逆”的汉匈政策。这一政策()A.化解了汉匈之间的矛盾B.突出了长城的防御地位C.有利于汉初的民族交融D.推动了农耕文明的扩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西汉初期。根据材料“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单于;长城以南,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可知,汉文帝时期,推行汉政权与匈奴政权分疆自守,互不侵犯的政策,这有利于汉族与匈奴的民族交流与交融,C项正确;“化解了汉匈之间的矛盾”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突出长城的防御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农耕文明向边疆的扩展,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8.下面为甘肃敦煌莫高窟323属的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及其简介。 据此判断,该壁画()A.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B.说明佛教在初唐传入西域C.折射出唐代西北地区市民文化的独特性D.兼具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初唐(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通过壁画内容,一方面可以了解初唐时期的雕刻艺术,同时也可以了解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史实,D项正确;“客观真实”,表述错误,有一定的艺术成分,排除A项;佛教是汉朝传入中国的,排除B项;仅从壁画中,无法得出唐朝西北地区市民文化的状况,排除C项。故选D项。19.东汉初年,由内朝尚书组织与外朝三公九卿一起组成的双轨行政管理体制变为“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而已”。时人仲长统言:“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据此可知()A.外朝在形式上完全隶属于内朝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了严重削弱C.内朝实际上成为国家政务中枢D.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东汉。根据材料“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得出当时的三公已经没有实际权力,内朝的尚书台成为国家的政务中枢,C项正确。外朝和内朝不是隶属关系,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中枢机构的演变,和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外戚和宦官专权,排除D项。故选C项。分析】 【点睛】20.汉光武帝废除更役制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同时,还整顿吏治,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官吏严格要求。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A.强化君主的专制权力B.减少中央的财政开支C.促进民众的政治认同D.提高政府的治理效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据材料“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同时,还整顿吏治,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官吏严格要求”,可知,汉光武帝通过简政减吏,整顿吏治,提高政府的治理效能,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地方的管理,并未提及君主专制,排除A项;仅从材料,并不能得出中央财政开支变化,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民众的政治认同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21.“藩国大者,夸(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原因()A.西周实行分封制B.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C.秦朝实行郡县制D.汉初实行郡国并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大的王国兼有郡县,官制和朝廷一样,这体现了西汉初年郡国并行制的特点,D项正确;分封制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排除A项;礼崩乐坏是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排除B项;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会出现材料现象,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22.西汉司马迁认为,在推翻秦朝的过程中,项羽是天下诸侯的盟主,“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故而将其列入《史记》本纪。唐代刘知几则认为:“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两位史家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A.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B.历史人物面相的复杂C.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D.个人情感倾向的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汉代、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司马迁“在《史记》中将项羽列入本纪”,刘知几指出“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知几是太过拘泥于名号、等级,刻板地要求必须身为天子才能立为本纪,如果身为诸侯,就绝无设为本纪之理。关键在于,他未能理解,司马迁设置本纪的主要着眼点不在身份名号,而在于以之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史事之总纲领,看其是否起到支配历史大局的作用,所以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刘知几对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项羽本身面相的复杂性,排除B项;情感因素不是导致两者不同认识的根源,排除D项。故选C项。23.汉武帝时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中后期,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A.皇帝喜好决定汉赋兴盛B.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C.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D.赋仅在汉代民间流行【答案】C【解析】【详解】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富强,对外打击匈奴,军功强盛,因此规模宏大、规模宏大的大赋兴盛;东汉中后期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国家逐渐衰落,所以抒情小赋取代了大赋。由此可知汉赋的风格受到时代的影响,故选C;皇帝喜好是影响汉赋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A;根据“以抒情为主”可知B项没有全面涵盖题意,排除B;汉代赋是主要文学体裁,并不仅仅流行于民间,排除D。故选C。24.《九章算术》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共收录了246个问题,涉及农业生产、造酒等手工业生产、工程量的计算、劳动力的分配、运输及利息的计算等等,几乎包括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解决这些方面的数学问题提供了方法。材料体现出《九章算术》具有()A.创新性B.系统性C.理论性D.实用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共收录了246个问题,涉及农业生产、造酒等手工业生产、工程量的计算、劳动力的分配、运输及利息的计算等等,几乎包括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解决这些方面的数学问题提供了方法。这体现出《九章算术》具有实用性,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创新性,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系统性,排除B项;《九章算术》注重实用性,缺乏理论性,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8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代的士,虽然政治主张不同,但是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儒家 的孔子公然提出“学而优则仕”的口号,培养了大批弟子如子路、子贡等参政。孟子更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墨家以“兼爱”、“非攻”等立场鲜明的政治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至于法家,更是以研讨政治权术、建立政治统治、实行富国强兵为宗旨,在战国时代各国先后兴起的众多变法活动中,领导的重任多由这一派的士子担任。即使是老子的“小国寡民”归隐思想,也只是在实现自己政治理论无望的时局下,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的扭曲表现。——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材料二西周末年,士作为低级贵族从政治结构中游离出来,面临着再就业的选择。士再就业的事实,决定他们必须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根据现实的需要,提出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解决方案,并在私学的背景之下不断强化自身独特的思想立场,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由礼崩乐坏所导致的士的再就业需求促进了私学的兴盛,无论是后世诸子百家的称谓也好,还是九流十家的说法也好,都表明了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的丰富程度。中国思想由此实现了突破,并确立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精神价值,塑造了国人的精神世界。——摘编自何善蒙《“士”的再就业与百家争鸣》(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治国思想的异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答案】25.同:强烈政治参与意识。不同:儒家:学而优则仕,积极入世;墨家:兼爱、非攻;法家:主张通过变法富国强兵;道家:小国寡民26.私学兴起;士阶层的壮大,提出自己的治国方案;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宗法制崩溃,礼崩乐坏;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得出相同点为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根据材料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墨家以“兼爱”“非攻”等立场鲜明的政治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法家以实行富国强兵为宗旨,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得出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学而优则仕,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主张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道家主张小国寡民。【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据题干可知是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士作为低级贵族从政治结构中游离出来,根据现实的需要提出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解决方案,并在私学的背景下不断强化自身独特的思想立场得出私学兴起,士阶层的壮大,提出自己的治国方案。根据所学知识得出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宗法制崩溃,礼崩乐坏,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 【分析】【点睛】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初功臣封侯时,“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了文景时代,“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户口的充分回归与迅速蕃息,是社会生产逐步走向安定有序、实现正常化的反映。西汉王朝的国力也因此得到了空前的充实。——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材料二汉武帝继位后,随着治国思想的改变,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要求就被提到日程上来了。所谓“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皇帝对朝臣的控制;二是加强朝廷对各地的控制。这两个层次的控制加强的结果,自然是一切大权统归于至高无上的皇帝。——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初至文景时期社会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意义。【答案】(1)变化:人口增多;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趋于稳定;国力增强。(答出两点即可)原因: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与民休息政策的实行;生产力的发展。(答出两点即可)(2)有利于政治稳定;维护了国家统一;为反击匈奴侵扰奠定了基础;为后世所效仿和借鉴。(答出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变化:根据材料一中的“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社会生产逐步走向安定有序、实现正常化”等信息可以得出人口增多;根据材料一中的“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富厚如之”“走向安定有序、实现正常化”等信息可以得出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趋于稳定;根据材料一中的“西汉王朝的国力也因此得到了空前的充实”、“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等信息可以得出国力增强。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与民休息政策的实行;生产力的发展。【小问2详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1-13 12:00:03 页数:12
价格:¥2 大小:288.1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