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嘉兴市当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A.分封制B.禅让制C.宗法制D.中央集权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西周形成了天下一统的观念,主要得益于分封制对国家的管理,故A项正确。夏商周时期已经是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排除B。宗法制的原则主要适用于家族内部,与题干强调分封制的影响不符,排除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于秦朝,与题干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2.下列有关秦朝文书制度的描述合理的是()A.往来文书分由九卿决断B.李斯口头请示修改秦律C.扶苏上书要求反击匈奴D.项羽起兵消息次日上报【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因此“扶苏上书要求反击匈奴”符合秦朝文书制度的要求,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推行皇帝制,往来文书由皇帝决断,而非九卿,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文书制度规定凡该行文请示之事,必须书面上报,不得口头或拖人代办请示,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文书制度规定公文必须当天发出或传送,不得过夜,排除D项。故选C。3.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汉朝某一时期行政中枢的思维导图(如下图)。此图可用来辅助说明()A.西汉丞相府一直都是行政决策所在B.东汉尚书台剥夺了外朝的行政权力 C.汉武帝设立中朝并削弱丞相的权力D.东汉九卿不再属于外朝的官员体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所知,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C项正确;根据图中标注,中朝设置后掌握了决策权,排除A项;“剥夺”一次词不符合史实,尚书台设置后,外朝的权力受到削弱,排除B项;根据图例和所学可知,“九卿”仍属于外朝官员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4.宋代的“路”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起初是一种由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司机构,设置的初衷是为防止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下列机构职能演变与其相同的有①郡②州③道④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州和道最初都是作为监察区而设置的,后来转化为行政机构,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郡和省没有监察职责,①④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点睛】5.古希腊城邦国家中,雅典与斯巴达实行的制度差异很大,但都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是()A.两城邦均实行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B.公民大会对贵族专权有一定的限制C.城邦的陪审法庭成员以部落为基础D.官员均由选举产生并接受民众监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雅典与斯巴达城邦中,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关,对贵族专权有一定的限制,B项正确;斯巴达实行的是寡头政治,并不是直接的民主,排除A项;C项符合雅典,排除C项;D项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6.罗马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帝国的演变。罗马共和国时期,行使国家权力的是()①公民大会②执政官③陪审法庭④元老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罗马)。本题要求找出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国家机构。据所学知识,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机构由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掌握。①公民大会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②执政官有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主要职责是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执行相关决议,③陪审法庭是古代雅典的权力机关,④元老院由卸任高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行动,①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③陪审法庭是雅典的机构,排除A、B、D项。故本题选C项。7.中古西欧的政治制度以法国、英国为代表,其中代表法国政治制度的是A.议会君主制B.等级君主制C.君主立宪制D.民主共和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法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B项正确;议会君主制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是近代政治体制,排除A项;君主立宪制也是近代资本主义政体,排除C项;民主共和制也是近代资本主义政体,排除D项。故选B项。8.13世纪通过的英国《大宪章》规定:国王不得随意征税,要确立相关的法律程序;国王不得任意逮捕或监禁任何自由人或没收其财产。这反映了《大宪章》()A.是英国首部成文宪法B.确立英国议会至上原则C.奠定君主立宪制基础D.国王与贵族妥协的结果【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国王不得随意征税,要确立相关的法律程序;国王不得任意逮捕或监禁任何自由人或没收其财产”信息可知,《大宪章》对国王的绝对权力进行约束,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这是英国贵族为胁迫约翰王向自己妥协而在兰尼米德草原签署的重要文件,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就不是成文法国家,当然迄今为止英国也没有一部成文宪法,“英国宪法”是七八百年来习惯法的总和,最早就追溯到《自由大宪章》,排除A项;议会至上的原则是在《权利法案》中确立的,排除B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9.观察表中有关法律(或制度)的表述,可以得出()体现原则(或确立制度)1787年美国宪法三权分立主权在民…… 1791年法国宪法主权在民……1688英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权分立主权在民责任内阁制……①上述国家都已确立了共和政体②法律条文都体现防止专制倾向③《临时约法》是最完善的法律④民主与法治是近代社会历史潮流A.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表中有关法律(或制度)的表述”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并非民主共和制,①错误;材料中美国宪法和法国宪法都强调主权在民,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的权力要受到宪法的制约,《中华民临时约法》中体现了三权分立和主权灾民的原则,故法律条文都体现了防止专制的倾向,②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临时约法》是最完善的法律,③错误;材料中的四个国家的宪法都体现了民主和法治,说明民主与法治是近代社会的潮流,④正确。②④正确,C项正确;③错误,排除A项;③错误,排除B项;③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10.某一时期,各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数百个号称为“党”或“会”的政党或政治派别,如“中华民国联合会”“统一党”“统一共和党”等等。某一时期是指A.维新变法时期B.“预备立宪”时期C.中华民国初年D.新文化运动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由此可知,材料中的某一时期是指中华民国初年,C项正确;维新变法时期主要是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政党尚未出现,排除A项;“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在努力维护专制统治,没有出现政党政治,排除B项;1913年袁世凯镇压了二次革命后,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政党政治名存实亡,新文化运动时期政党政治已经名存实亡,排除D项。故选C项。11.1944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号召,要求“团结更多的人共同工作”。这一主张利于A.制定宪法大纲,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B.国共再次合作,开始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C.边区推行选举,准备遵循“三三制原则”D.团结党外人士,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44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号召,要求‘团结更多的人共同工作’。”并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正值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时期,为了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共中央提出“对于人的处理问题取慎重态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团结更多的人共同工作”,这有利于团结党外人士,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项正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1931年11月通过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此时已经国共合作,陕甘宁边区政府已经建立,排除B项;1940年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在陕甘宁边区实行三三制原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2.梁启超提出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为此()A.戊戌变法采取上策,使得科举制度受到很大冲击B.清末新政采取中策,并将其与新式选官制度结合C.百日维新采取下策,废八股,改试申论D.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末废除科举制,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D项正确;戊戌变法时期仍然存在科举制,排除A项;清末新政废除了科举制,排除B项;百日维新期间并未推行废八股,改试申论的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13.毛泽东在1949年新年贺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中指出中国的每一个政治派别和团体都应该“为着推翻中国人民的共同敌人而采取一致的步骤。”这个“一致步骤”指()A.团结各党派巩固统一战线赢得解放战争胜利B.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施政纲领C.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了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D.民主党派共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毛泽东在1949年新年贺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中指出中国的每一个政治派别和团体都应该‘为着推翻中国人民的共同敌人而采取一致的步骤。’”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个“一致步骤”指的是团结各党派巩固统一战线赢得解放战争胜利,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前后,召开了第一 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排除B项;这个“一致步骤”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确定无关,排除C项;此时还未进入到社会主现代化经济建设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1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下列理论或主张按时间排序①“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②“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④“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明确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和突破口。”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①为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②为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内容,于1956年提出;③是习近平于2013年11月12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内容;④为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按时间排序为②①④③,C项正确;ABD项排序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15.汉宣帝刘询曾指出当时地方所上的计簿,是虚假不实的具文。因此他命令()A.郡国汇总计簿时仅考核县官德行B.每三年一次对地方官员考满审计C.御史要加强对计簿的查对和核实D.六科给事中分别考查京内外官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汉宣帝刘询曾指出当时地方所上的计簿,是虚假不实的具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宣帝针对计薄的虚假不实,命令御史要加强查对和核实,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薄,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每三年一次对地方官员考满审计”发生在明清时期,这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六科给事中设置于明朝,这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6.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御史监察系统(印监察制度)和谏官言谏系统(即谏议制度),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成为维承官僚体系的重要机制,下列属于宋朝监察制度的内容和特征的是 A刺史巡视制度B.台谏合一制度C.考满考察制度D.都察院和六科【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监察制度的内容和特征的是台谏合一制度,B项正确;刺史巡视制度是汉代的,排除A项;考满考察制度是明清官吏考核制度,排除C项;都察院和六科是明朝的,排除D项。故选B项。17.1904年1月13日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及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它的颁布()A.标志着中国科举制的废除B.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C.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D.标志着中国学堂选官制度的正式设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04年1月13日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及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并结合所学可知,学制设置制度化、系统化,标志着中国学堂选官制度的正式设立,D项正确;1906年起废除科举制,排除A项;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制设学部,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排除B项;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18.《鲁迅日记》载,民国元年8月22日晨见教育部任命状,余为佥事,按当时官制()A.文官考试由考试院负责B.文官考试制度已建立C.女子不得参加考试D.所有官员均需考试选拔,方得任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民国元年,当时的女性地位正逐步上升,但是受晚清思想影响,女子不得参加考试,直至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此后又颁布一系列法规,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C项正确;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 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一考试院负责,但不是所有官员均需考试选拔,AD项错误;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文官考试法草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B项错误;故选C项。19.国民政府于1929年8月颁布了《考试法》,并自1931年始,由考试院陆续组织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公务员录用考试,截止1946年底,中央、地方公务员考试共考取及格人员十多万名。以上史料说明()A.国民政府的公务员考试实现了民主化法制化B.国民政府的公务员考试体现了开放性进步性C.《考试法》避免了北洋军阀时期的制度弊端D.《考试法》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国民政府于1929年8月颁布了《考试法》……截止1946年底,中央、地方公务员考试共考取及格人员十多万名。”,可以看出自1931年开始,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使得符合条件的人员能够参加,并且参加人数在不断的增涨,体现出国民政府的公务员考试体现了开放性进步性,B项正确;“实现了民主化法制化”,表述绝对,排除A项;《考试法》吸收融合了北洋军阀时期的制度,排除C项;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20.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提出“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该报告A.成为英国文官制度的起点B.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最终形成C.奠定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D.提出建立文官委员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提出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和4项重要建议,从此奠定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C项正确;1855年文官改革命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排除A项;1870年英国枢密院颁布第二个文官改革法令,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最终形成,排除B项;该报告提出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和4项重要建议,成为英国文官制度的起点,“提出建立文官委员会”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21.中共中央在1945年抗战胜利后派遣大批干部到东北工作。下列人员属于干部的是()①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五团政治处组织股长兼总支书记;②山东农民抗日救国会会长;③山东某兵工厂技术副厂长兼总工程师;④掖县抗日民主政府民政科长。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答案】C【解析】【详解】①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五团政治处组织股长兼总支书记属于军队上的干部;②山东农民抗日救国会会长是中共领导下的干部;③山东某兵工厂技术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属于技术干部;④掖县抗日民主政府民政科长属于行政干部。上述都属于干部,①②③④正确,C项正确;A、B、D三项概括不全,排除。故选C项。2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位于如图中的()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苏维埃政权所在地是江西瑞金,位于地图中的“中央”地区,B项正确;鄂豫皖是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A项;井冈山是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C项;闽浙赣是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D项。故选B项。23.1951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A.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认为中国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而是“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结合已学可判断出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选C;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与题 干的主旨无关,排除A;各民主党派不直接参与政府管理,坚持中共的执政党地位,B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是政党制度,D错误。24.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八大C.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九大【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A项;十八大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排除B项;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排除D项。故选C项。25.嘉善同善会是明末清初江南的民间慈善组织。它规定“不孝不悌、赌博健讼、酗酒无赖及年少强壮、游手游食以致赤贫者,一律禁止施济”。这一规定()A.弥补了政府救济的不足之处B.确立了理学正统地位并广泛传播C.经政府默许具有法律约束力D.一定程度上具有教化乡里的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不孝不悌、赌博健讼、酗酒无赖及年少强壮、游手游食以致赤贫者,一律禁止施济”可知,嘉善同善会禁止对不良行为的人施济,一定程度上具有教化乡里积极向善的作用,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同善会禁止对不良行为的人施济,没有体现其弥补政府救济不足的方面,排除A项;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宋元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同善会禁止对不良行为的人施济,没有体现其与政府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26.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这些主张实际上反映了()A.孔子最早表达了德治理念B.孟子主张废弃刑罚实行德政C.董仲舒完全摒弃德治思想D.儒家维护统治同时重视民意【答案】D【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施仁政于民,省刑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主张仁政,重视民意以维护统治,D项正确;A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孟子主张废弃刑罚,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德治,排除C项。故选D项。27.《唐律疏议》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就是夫妻确实不能和睦相处,可以协商离婚,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但和离需要丈夫提出,妻子不可以主动提出。这则材料说明()A.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B.唐代是女性解放的时代C.唐律有男尊女卑的观念D.唐代有重视家训的传统【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但和离需要丈夫提出,妻子不可以主动提出。”,可以看出《唐律疏议》中关于夫妻和离的规定,必须丈夫提出,妻子不能主动提出,体现出唐律男尊女卑的观念,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唐律中男尊女卑的观念,未涉及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法律中体现男尊女卑观念,不能得出唐代是女性解放的时代,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家训的传统,排除D项。故选C项。28.朱熹在《小学》中说:“小未有知,常示以正事,不宜示以欺诳。”这一著作表明()A.宋朝理学开始向基层渗透B.朱熹注重幼童的行为规范C.《家礼》是教化乡里范本D.理学著作开始带有强制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小未有知,常示以正事,不宜示以欺诳”可知,朱熹认为对幼儿应该给与好的行为示范,进而规范幼童的行为,B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朱熹的观点,不能反映理学向基层的渗透,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家礼》,不能得知《家礼》是教化乡里范本,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了朱熹的观点,没有反映其是否具有强制力,排除D项。故选B项。29.中国历史上某时期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这是在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明孝宗弘治年间,刑部删定《问刑条例》,“例”成为正式的法律,而后开始出现“律”、“例”并行的局面。明神宗万历年间,始将律、例合编为一书,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称为《大明律集解附例》,从而开创了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的先例,C项正确。唐朝编写《唐律疏议》,保存了大量唐代 的令、格、式的内容,排除A项;宋朝沿用唐朝的律令格式,排除B项;清朝编写《大清律》依然参照的是明朝的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格式,排除D项。故选C项。30.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是()史实结论A1912年国民党在参众两院选举中获胜议会斗争路线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行得通B18—19世纪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建立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C1948年蒋介石当选中华民国总统中华民国确立真正的宪政体制D2022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日本终结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19世纪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建立,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理想,B项正确;1912年国民党在参众两院选举中获胜并不代表议会制在中国行得通,排除A项;1948年蒋介石当选中华民国总统,建立了独裁统治,并不是宪政体制,排除C项;2022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并没有终结,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31.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断创新与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所谓一赏者,利禄官爵抟(音同“团”,凭借之意)出于兵,无有异施也。夫固知愚、贵贱、勇怯、贤不肖,皆尽其胸臆之知,竭其股肱之力,出死而为上用也;天下豪杰贤良从之如流水;是故兵无敌而今行于天下。——《商君书》材料二:免役之法,据家资高下,各令人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宋史・王安石传》(1)依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结合所学评价商鞅变法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废除官僚特权的措施和后果。综合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认识“求变”、“求新”传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1)措施: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作用: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得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2)措施:官僚与民众按等第出钱(免役钱);废除原来不服役的特权。后果:王安石被罢职;变法措施被废止。认识:勇于变革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但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解析】【详解】(1)商鞅变法的措施:根据材料一“所谓一赏者,利禄官爵抟(音同“团”,凭借之意)出于兵,无有异施也。”可知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作用:根据材料一“皆尽其胸臆之知,竭其股肱之力,出死而为上用也;天下豪杰贤良从之如流水;是故兵无敌而今行于天下。”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得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2)王安石废除官僚特权的措施:根据材料二“免役之法,据家资高下,各令人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可知王安石主张官僚与民众按等第出钱(免役钱);废除原来不服役的特权。后果: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王安石被罢职;变法措施被废止。“求变”、“求新”传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从坚持变革带来的作用和影响来分析。即勇于变革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但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3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婢等,均无权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之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这对排除当时门阀士族的残余势力,提高官吏的素质和改善吏治,都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二英国内阁办公厅并非是首相的影子。相反,首相若想让自己取得最佳执政效果,必须与内阁办公厅,特别是内阁秘书长(注:领导内阁的高级事务文官)密切合作,并在内阁政府的惯例下行使职权,比如履行集体责任,而非大权独揽,实行自上而下的专断统治。走马上任的首相及其政府会 带来一系列有待实施的政策,而内阁秘书长则要发挥才智,保证内阁办公厅发挥作用,为首相及其政府提供服务,落实政策。当这一合作机制运行良好时,内阁秘书长就如同左脑,负责逻辑、分析和保持客观,而首相则相当于右脑,负责直觉、政治意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当两者协调一致时,政治上就会出现最佳结果。——【英】安东尼·塞尔登、乔纳森·米金:《内阁办公厅:现代政府的诞生》(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唐代科举制的进步意义。(2)对于英国文官制度中的政治和管理分离的做法,一种观点认为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消极作用是次要的;一种观点认为消极作用是主要的,积极作用是次要的。请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证其中的一种观点。【答案】(1)意义:以考试选人;扩大了用人范围;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有助于废除当时门阀士族的残余势力;提高官吏的素质和改善吏治;(2)①积极作用:政治与管理分离,避免专断统治;两者协调一致时,政治上就会出现最佳结果;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②消极作用: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文官层级过多,争权夺利,影响政府工作效率。【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可知以考试选人;根据材料“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之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可知扩大了用人范围;根据材料“这对排除当时门阀士族的残余势力,提高官吏的素质和改善吏治”,可知有助于废除当时门阀士族的残余势力、提高官吏的素质和改善吏治;根据所学可知,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小问2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近代(西方)。作答时从两种观点中选取一种作答,结合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展开论证。例如,选择积极主要、消极次要,那么在展开论述的时候,要侧重于回答积极的方面,兼顾消极作用。根据材料和所学,积极方面从避免专断、提高效率、政治稳定等角度去回答,消极方面从增加政府负担等方面作答。33.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民们,所有陆上和海上的外敌都被我们震慑了,但是国内存在着敌人。他们中的第一类人欠下巨额债务却拥有大量的土地、房屋、金钱、奴隶,企图靠拥护喀提林来发布取消债务的新法令。他们中的第二类人认为能在动乱中取得那些在和平时期无法得到的官职—难道在公民的血泊中他们能成为执政官或独裁官甚或是国王吗?既然喀提林把这样一批邪恶的人纠合在身边,那么,公民们,把你们的军队摆出来,去对抗喀提林这支臭名昭著的军队吧! ——根据西塞罗公元前63年10月30日在公民大会上的演说整理(注;公元前63年,执政官西塞罗发表了旨在挫败政敌喀提林叛乱的四次著名演说,这是第二次演说)材料二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批准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全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基本路线和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提出,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材料一中西塞罗的演说反映了罗马共和国当时存在着哪些社会问题?在挫败喀提林阴谋的过程中,公民大会能发挥决定性作用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政权建设的内容并分析其意义。【答案】(1)问题:债务危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尖锐。不能。因为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2)内容:设边区政府;设立各级参议会;“三三制”原则;民主集中制,人民选举产生领导人。意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为新中国政协制度的形成提供借鉴。【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罗马)。根据材料一中“第一类人欠下巨额债务却拥有大量的土地、房屋、金钱、奴隶,企图靠拥护喀提林来发布取消债务的新法令”体现了当时罗马共和国存在着债务危机,根据材料中“公民们,把你们的军队摆出来,去对抗喀提林这支臭名昭著的军队吧”体现了当时罗马共和国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尖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其政体具有贵族寡头特征,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所以不能在挫败喀提林阴谋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二中“边区(省)、县参议会”,“三三制”,“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及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政权建设的内容有设边区政府;设立各级参议会;“三三制” 原则;民主集中制,人民选举产生领导人。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政权建设最大的意义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应对民族危机,所以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有利于保证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同时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政权的建设为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唐高宗永徽年间修订颁布《永徽律》,之后又对律文逐条解释,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摘编自选必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材料二近代法国的民法典将罗马法作为基础编纂范式,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民法典。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封建领主制经济正在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和私有制的发展,亟需一部民法典来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提供保护。……几任革命政府为铲除旧体制,都以制定统一民法典为政治追求。法学家康巴塞雷斯三次临危受命,提出民法典草案,均在议会审议中宣告流产。直至1799年,在拿破仑的支持下,执业律师雅克米诺发布了民法典草案,成为正式立法的先声。此后,由马尔维尔等法学精英组成“四人委员会”,经过四年的起草工作,终于完成了民法典的编纂。——摘编自张亮《世界史中的民法典与新中国民法典的编撰历程》等(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的原因,并指出《唐律疏议》在中国古代法治史上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民法典》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的名称。【答案】(1)原因:儒学成为主流;儒学士人以经注律,统治者支持。地位: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是礼法结合的典范。(2)背景:古罗马法为其提供了基础编纂范式;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随着工业革命扩展,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封建领主经济及封建旧体制的阻碍;几任革命政府及法学家们的执着努力;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深入人心。名称:“大陆法系”或“民法系”。【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时期、唐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之后,儒学成为主流,儒学士人也纷纷以经注律;材料中唐高宗时期先后修订律法,也可推测出魏晋时期儒学入法的原因之一是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地位:根据材料“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可分析得出是礼法结合的典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法国)。背景:根据材料“近代法国的民法典将罗马法作为基础编纂范式”可分析得出古罗马法为其提供了基础编纂范式;根据材料“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可分析得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根据材料“封建领主制经济正在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工商业和私有制的发展,亟需一部民法典来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提供保护”可分析得出随着工业革命扩展,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而封建领主经济及封建旧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料“在拿破仑的支持下,执业律师雅克米诺发布了民法典草案,成为正式立法的先声。此后,由马尔维尔等法学精英组成’四人委员会’,经过四年的起草工作,终于完成了民法典的编纂”可分析得出几任革命政府及法学家们的执着努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深入人心也影响了《法国民法典》的产生。名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的名称是“大陆法系”或“民法系”。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1-03 00:35:02 页数:17
价格:¥2 大小:333.0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