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PDF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3/13

4/13

5/13

6/13

7/13

8/13

9/13

10/13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度(上)阶段性考试(一)高2021级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3、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和刮纸刀。4、除翻译、默写、作文以外,其他简答题请分点作答。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数字叙事是数字技术进入叙事领域的产物,是一种在线叙事,它须与互联网共存,离开了网络就无法叙事,与网络小说相比,数字叙事具有更为突出的交互性,由制作者、读者和计算机共同完成。目前主要有超文本小说、互动影视作品等类型。数字时代的叙事文本已经很难用经典叙事学加以阐释和分析了。尽管数字叙事中“讲故事”这一核心因素仍然存在,但故事的结构形式和文本的呈现方式已经改变,这对经典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构成了挑战。视角是经典叙事学中的关键要素,指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直接决定作品的面貌和风格。英国小说理论家卢伯克在《小说技巧》中提到,视角在叙事文本中处于支配地位,是理解叙事作品的入口。而在数字叙事中,视角常常游移不定。如在超文本小说中,制作者提供了故事的各类材料和节点链接,不同节点的链接使视角的不定性成为必然。随着读者将界面的一个个链接打开,故事的焦点不断转移,从一个人物跳到另一个人物,从眼下事件转向另一事件,观察角度始终处于变换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视角的承担者除人物和叙述者外,作为操作者的读者也加入其中。与视角相关联的叙述者也面临同样的命运。在经典叙事学中,叙述者作为叙述主体,是故事的讲述者和组织者。而在数字叙事中,叙述者的叙述功能受到读者制约,叙述者须根据读者的指令展开叙事进程,也就是说,叙述者需要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才能完成事件的组织和故事的进展。如在超文本小说中,节点的设置往往造成叙述的搁置,只有通过读者的点击才能延续故事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与叙述者共同承担着叙事功能。时间是经典叙事学的又一基本特征。尽管在常规纸质叙事文本中,叙述时间也会出现闪前、闪回、交错的现象,或多条线索并行发展,但这些并不影响读者对故事情节的把握,读者仍然可以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叙述中辨认出明晰的时间脉络,并获得重建的快乐。数字技术完全颠覆了这一秩序,数字叙事呈现的是叙述时间的空间化。如在布满节点的超文本小说中,时间被割裂,呈播散态势,情节发展主要不是依据时间而是通过链接把各种叙事片段随机组合在一起,不同的链接纵横交错,叙述时间成为一座来回缠绕的迷宫。在互动影视作品中,时间轨迹也因读者的介入和选择而朝不同方向发展,形成不同的故事结局。叙述时间的空间化也表现在数字叙事呈现的方式中。如今的数字叙事主要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现,除文字外,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形式也作为文本的重要因素存在于叙事文本中。在这样一个多媒体异质共存的空间中,叙述时间被淡化甚或被遮蔽,数字叙事从时间走向了空间。高三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QQABLYCUggigAAAAAQgCAw2wCEGQkAGAAIoGhEAMIAAAgANABAA=}#} 在数字叙事中,文本没有主轴结构,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内在结构呈“块茎”分布,具有非延续性和扩张性的特征。就文本而言,数字叙事由多个节点组成,这些节点不仅造成了叙事的间断,而且标示了多条路径,故事由此不断分叉、延伸。这些节点之间既没有等级之分,也没有先后顺序,因此不存在某个固定中心。读者在阅读中可以随时定位,自由选择某个瞬间作为中心,并在操作中不断转移关注点。简言之,数字技术进入叙事,已不仅仅是媒体变迁所出现的“换笔”,也不是跨界所造成的某种叙事扩张,而是对经典叙事学理论的根本性冲击和改造,具有某种革命性的意义。数字叙事的成果还有待时间检验,但这些文本所充盈的对常规的反抗,激发了对叙事学的更多的探索和思考。(摘编自胡亚敏《数字时代的叙事学重构》)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字叙事是一种依赖于网络,由制作者、读者和计算机共同完成的具有突出交互性的在线叙事。B.虽然数字叙事仍保留了经典叙事中“讲故事”这一核心因素,但其故事的结构形式和文本的呈现方式却有了很大变化。C.数字叙事中叙述者的叙述功能受到读者制约,叙述者须根据读者的指令展开叙事进程,叙述者的主体地位被读者取代了。D.数字叙事完全颠覆了经典叙事的时间秩序,其情节发展主要不是依据时间而是通过链接把各种叙事片段随机组合在一起。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对数字叙事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它给经典叙事学带来了挑战,具有统领全文的作用。B.文章第五段运用例证法,以超文本小说和互动影视作品为例,论证了数字叙事具有叙述时间空间化这一观点。C.文章多从比较的角度出发,将数字叙事与经典叙事进行对比,从而阐明数字叙事对经典叙事学的冲击。D.文章从视角、叙述者、时间、结构四个方面纵向深入,论述了数字叙事对经典叙事学构成的挑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超文本小说中,读者与叙述者共同承担叙事功能,共同完成事件的组织、故事的进展和节点的设置。B.在经典叙事中,读者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叙述中梳理出明晰的时间脉络,因参与叙事和改变叙事方向而获得重建作品的快乐。C.在数字叙事中,文本没有主轴结构,故事又因节点而不断分叉、延伸,这意味着读者在阅读中具有更大的自由。D.数字叙事是对经典叙事学理论的革命性改造,它不是媒体变迁所出现的“换笔”,也不是跨界所造成的叙事扩张。(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和一体部署。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科技创新、经济繁荣、人才强国,都与教育强国有根本的联系。教育是人才涌现的基础和科技发展的先导,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摘编自怀进鹏《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三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QQABLYCUggigAAAAAQgCAw2wCEGQkAGAAIoGhEAMIAAAgANABAA=}#} 材料二:“拔尖创新人才”这一概念预设了我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我们的人才观和发展观,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公平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是面向最广大儿童的因材施教,只有在整体提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拔尖。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群体概念,具备复杂特征。拔尖创新人才需具备能力、动机、性格三方面素质。其中能力包括言语和计算能力,设计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动机包括对学习内容的积极认识、特定认知情感、优势与兴趣;性格包括人格、态度和意志、人际交往。其中,动机和性格属于非智力因素,动机强调人与所学内容的关系,性格强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由此看出,拔尖创新人才不等同于天才,而是能力、动机和性格有机融合形成的。因此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卓越的学科能力基础外,要注重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探究,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实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个性化有机融合。摘编自张晓光《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应由“拔尖”转向“普育”》)材料三:每一个青少年都有无限的发展可能,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更要开发、助力这些可能,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每个人的发展潜力都得到持续激发,才能在人人成才的基础上涌现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和潜能,着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是当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教育需要包容人的差异性,发现、肯定和培育不同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教育生态。培育创新人才,需要给学生留出更多自由思考、自由探索时间,被动完成任务的仓促和局促,对创新人才的成长极为有害。培育创新人才不能过度追求标准答案,要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过程和意义、习惯诘问和质疑,鼓励奇思妙想。创新人才成长需要兴趣的引领,教育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阅读面、接触面,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探究的方法和思维习惯。培养创新人才需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除认知品质外,还要特别重视情感和意志品质,以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摘编自王烽《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绝不仅仅是面向少数天才学生的教育改革!》)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教育与科技、人才、经济关联密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中,四者需协同配合并以发展教育为基础。B.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既要重视智力因素,也要关注动机、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并在实践探究等活动中有机融合。C.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能以任务驱动,要引导学生不迷信标准答案,勇于探索与实践,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D.追求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注重因材施教,发现并培养不同学生的优势和特长。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平教育是我国的教育理念,要在人人成才的基础上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战略性支撑。B.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使之具备卓越的学科能力,然后培养体现综合能力的意志品质、情感态度、大际交往等素质。C.一个人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长时间专注并探究有价值的问题,这符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对动机和性格的素质要求。D.如果不能包容青少年的多种发展可能性,不尊重他们各自的优势和特长,这样的教育生态将不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三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QQABLYCUggigAAAAAQgCAw2wCEGQkAGAAIoGhEAMIAAAgANABAA=}#} 6.下面的图表是某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部分内容,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对该课程设计意图的理解。(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给儿子陈村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你从跳板走上岸,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走半个小时。你能看到村子了。狗总是最先跳出来的。你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门口坐下,要口水喝。主人总是热情的,而狗却时刻警惕着。也许会引来它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出对你的兴趣。你要沉住气。你谢过主人,再别理狗的讹诈,去河边寻找滩船。如果你运气好,船上只有一两个客,你就能躺在舱里,将头枕着船帮,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船在桨声中不紧不慢地走。双桨“吱呀吱呀”的,古人说是“欸乃”,也对。怎么说怎么像。板桥就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你沿着大埂走,右边是漕河,它连接着巢湖和长江。河滩如没被淹,一定有放牛的。你走过窑场就不远了。可以问问人,谁都愿意回答你,也许还会领你走一段,把咄咄逼人的狗子赶开。走到你的腿有点酸了,那就差不多到了。走下大埂,沿着水渠边的路走。你走过一座小桥,只有一条石板的桥就是进村了。我曾写过它。这时,你抬起头,会发觉许多眼睛在看着你。你对他们说,你叫杨子,你是我的儿子。儿子,你得找和你父亲差不多年纪的人,他们才记得。他们会记得那五个“上海佬”,记得那个戴近视眼镜的下放学生。他们会说他的好话和坏话。不管他们说什么,你都听着,不许还嘴。他们会告诉你一些细节,比如插不齐秧,比如一口气吃了个12斤的西瓜。你跟他们一起笑吧,确实值得笑上一场。你们谈到黑了,会有人请你吃饭。不必客气,谁先请就跟谁去。能喝多少喝多少,能吃多少吃多少,这才像客人。天黑了,他们会留你住宿。他们非常好客。儿子,你去找找那间草屋。它在村子的东头,通往晒场的路边,三面环水。你比着照片,看它还像不像当年。也许那草屋已经不在了,当年它就晃晃的,想必支撑不到你去。也许,那里又成了一片稻田。高三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QQABLYCUggigAAAAAQgCAw2wCEGQkAGAAIoGhEAMIAAAgANABAA=}#} 晚上,你到田间小路上走走。你边走边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感受会深深的。风吹来暖暖的热气,稻穗在风中作响。一路上,有萤火虫为你照着。假如你有胆量,就到村东头的大坟茔去。多半会碰上“鬼火”,也就是磷火。你别跑,你坐在坟堆上,体会一下死的庄重和沉默。地下的那些人也曾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繁殖。他们也曾埋葬过他们的祖先。你会捉摸到一点历史感的,这比任何教科书都有效。住上几天,你就熟悉村子了。男人爱理干干净净的发式,两边的头发一刀推净,这样头便显得长了。顶上则是长长的头毛,能披到眼睛,时而这么一甩,甩得很有点味道。我喜欢见他们光着上身光着脚的样子。皮肤晒成了栗色,黑得发亮发光,连麦芒都刺不透它。他们不是生来这样的。和他们一起下河,你就知道,他们原先比你还白。现在,他们和你的祖先一样黑了。和你父亲当年一样黑。你要是下田,就和你一样黑。下田去吧,儿子。让太阳也把你烤透。你弯下腰,从清晨弯到天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的肩膀不是生来只能背背书包的。你挑起担子,肩上的肌肉会在扁担下鼓起。也许会掉层皮,那不算什么。你去拔秧,插秧,锄草,脱粒。你会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你去握一握大锹,它啥时候都不会被取代。工具越原始就越扔不了,像锤子,像刀,总要的。你得认识麦子,稻子,玉米,高粱,红薯。它们也是扔不了的。你干累了,坐在门边,看着猪在四处漫游,看着鸡上房,鸭下河,鹅窜进秧田美餐一顿。你听着杵声,感觉着太阳渐渐收起它的热力。你心平气和地想想,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的土墙,那牛,那狗。那威力无比的太阳。你会爱的。你就这样住着,看着,干着。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当然,这实在不算什么,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也许,借父亲的还不行,你得自己去找。当你离开板桥的时候,人们会送你。你是不配的,儿子。你得在晚上告别,半夜就走。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要是凑巧,你可以带条狗崽子回来。找条有主见的。开始,也许它有点想家。日子长了,你们能处好。你会发觉,为它吃点辛苦是值得的。也就是这些话了,儿子。你得去,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就去。我不知道究竟会怎样。要是你的船走进漕河,看见的只是一排烟囱,一排厂房,儿子,你该替我痛哭一场才是。虽然我为乡亲们高兴。1984.8.5(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想象儿子上大学后会像时髦青年一样爱旅游,由此切入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关联话题。B.儿子在渡船上会邂逅许多陌生人,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C.父亲设想儿子一路上常会遇到狗,并建议儿子离开时带走一条狗,可见狗应是父亲当年乡村生活中难忘的一部分。D.儿子的板桥之旅除了坐车乘船,还需步行走过许多路,如江堤、大路、大埂、渠边小路、石桥等,带有较浓的寻访意味。8.“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三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QQABLYCUggigAAAAAQgCAw2wCEGQkAGAAIoGhEAMIAAAgANABAA=}#}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材料一: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材料二: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也。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忠臣之所以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庆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故主仇法则可也。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节选自《韩非子·有度》)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故A当今之时B能去私C曲就公法者D民安E而国治F能去私行G行公法者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田部吏,是指古时候征收田赋的官吏。战国时赵国设置,掌收租税。B.因,指趁机,与贾谊《过秦论》中的“因遗策”的“因”词义相同。C.比周,指结党营私;又指集结、联合。在文中的意思就是结党营私。D.“弊”,指被埋没,与“戍卒叫,函谷举”中的“举”,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奢在收取租税的过程中,秉公执法,处决了平原君家族的九位具体管理者,这种行为符合韩非子“奉法者强”的标准。B.赵奢和韩非都认识到法治强弱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但两人侧重不同,赵奢侧重制度执行,而韩非强调君王奉法治国的重要。C.君主要以法治国,制定法律条文明确衡量标准,以此治理群臣百官;群臣权贵亦不能徇私枉法,损害国家利益。D.忠臣没有罪过却遭难而死,他们就会设埋伏反抗;奸臣没有功劳却安然得利,他们就会争相进用。这就是国家衰败危亡的根源。高三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QQABLYCUggigAAAAAQgCAw2wCEGQkAGAAIoGhEAMIAAAgANABAA=}#}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蒜山怀古吴伟业①沽酒南徐,听夜雨、江声千尺。记当年、阿童②东下,佛狸深入。白面书生成底用?萧郎③裙屐偏轻敌。笑风流北府④好谈兵,参军客。人事改,寒云白。旧垒废,神鸦集。尽沙沉浪洗,断戈残戟。落日楼船鸣铁锁,西风吹尽王侯宅。任黄芦苦竹打寒潮,渔樵笛。【注】①吴伟业:明末清初人。②阿童:指曾东下灭吴的西晋名将王浚,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有“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之句。③萧郎:指南北朝梁武帝萧衍之侄萧渊藻,因轻敌而丧失蜀地。④北府:东晋时京口的别称。东晋时谢玄将聚居在京口的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组建成一支军队,史称北府军。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怀古伤今,由蒜山连缀起数百年间的不同事件,说古慷慨激越,议论精警雄快。B.上阕开头以浩荡江流、磅礴声势渲染氛围,《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有类似表达。C.“东下”“深入”等词深刻人微地写出气势、程度。“偏轻敌”言明多读兵书才是取胜之道。D.下阕以景结情,黄芦苦竹、寒潮笛声,从视听角度共同强化了词人悲壮激烈的心情。15.本词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写了“神鸦”,但用意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比较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铁锅石头、土块沙砾,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2)李商隐在《锦瑟》中化用典故“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成语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体系。了解成语的发展史,可以更好地领略成语的文化意蕴。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神话故事,如“夸父逐日”,源自《山海经》,讲的是夸父因追赶太阳而半路渴死的故事,后用“夸父逐日”比喻决心大或不自量力;二是寓言故事,如“狐假虎威”,源自《战国策》,讲的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走百兽的故事,后用“狐假虎威”比喻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三是历史典故,如“纸上谈兵”,源自《史记》,讲的是赵括熟读兵书高三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QQABLYCUggigAAAAAQgCAw2wCEGQkAGAAIoGhEAMIAAAgANABAA=}#} 却不能活用因而兵败长平的故事,后用“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四是文人作品,如“水落石出”源自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后比喻事情真相大白;又如“门前冷落”,_____________;五是外来文化,如“火中取栗”,源自法国寓言《猴子与猫》,后指冒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成语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信息,使人们从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天文、地理、历史、艺术、音乐、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的信息。例如:从“七月流火”“动如参商”等成语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天文知识;从“五湖四海”“泾渭分明”等成语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地理知识;从“围魏救赵”“四面楚歌”等成语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历史知识;从“繁弦急管”“黄钟大吕”等成语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乐器知识:从“孝悌忠信”“从一而终”等成语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道德伦理知识。成语蕴含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在继承这份悠久的文化遗产时也要拿出足够的耐心,正所谓()。只有当我们积累了足够多的成语时,我们才能领略到汉语成语的独特魅力和成语文化的博大精深。17.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B.牵一发而动全身C.磨刀不误砍柴工D.墙倒众人推20.请从以上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成语”下定义,不超过75个字。(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请从下列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借鉴材料中“纸上谈兵”的讲解形式,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100个字。(6分)三顾茅庐图穷匕见负荆请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60分)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曾说过:“早成者未必有成,晚成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2023年6月29日,我国两架搭载国产涡扇-15发动机的歼-20首飞当天,航空工业官方微博账号就引用了上面的话。歼-20的发动机从2011年的俄制发动机到2023年国产发动机,历经了12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语文试题第8页共8页{#{QQABLYCUggigAAAAAQgCAw2wCEGQkAGAAIoGhEAMIAAAgANABAA=}#} 成都列五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阶段性考试(一)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答案】1.C2.D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叙述者的主体地位被读者取代了”无中生有。文中只提到“而在数字叙事中,叙述者的叙述功能受到读者制约,叙述者须根据读者的指令展开叙事进程,也就是说,叙述者需要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才能完成事件的组织和故事的进展”,并未说“叙述者的主体地位被读者取代了”。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纵向深入”不正确,四者之间是并列关系。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共同完成事件的组织、故事的进展和节点的设置”无中生有,原文为”如在超文本小说中……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与叙述者共同承担着叙事功能”,并未提到.“共同完成事件的组织、故事的进展和节点的设置”。B.“因参与叙事和改变叙事方向”无中生有,原文为“读者仍然可以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叙述中辨认出明晰的时间脉络,并获得重建的快乐”,并未提及“因参与叙事和改变叙事方向”。D.“它不是媒体变迁所出现的‘换笔’”过于绝对,原文为“已不仅仅是媒体变迁所出现的‘换笔’”,此处将“已不仅仅是”改为了“它不是”。故选C。4.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能以任务驱动”有误,据原文“被动完成任务的仓促和局促,对创新人才的成长极为有害”可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反对的是被动且仓促完成任务,不是说不能以任务驱动。故选C。5.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首先……然后……”有误,据原文“因此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卓越的学科能力基础外,要注重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探究,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实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个性化有机融合”可知,“使之具备卓越的学科能力”和“培养体现综合能力的意志品质、情感态度、大际交往等素质”不是先后关系,而是培养范围的关系。故选B。6.①基础性课程关注学生对必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②拓展性课程内容丰富,有利于激发兴趣和潜能,促进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发展;③课程强调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探究,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在实践中形成探究的方法和思维习惯。(每点各2分)【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图片中“青蓝课程”的一部分是“基础性课程”,包含语文、数学、英语、劳动、美术、音乐等具体的基础课程,,可见培养拔尖人才设置基础课程时应关注学生对必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这样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公众号:高中试卷君图片中“青蓝课程”的另一类是拓展性课程,其中包含兴趣类、社团类、俱乐部类课程,可见拓展性课程内容丰富,有利于激发兴趣和潜能,促进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发展;综合来看,课程中“科技技能”“人工智能”等强调实践探究;德智体全面培养侧重综合性学习。课程整体强调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探究,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在实践中形成探究的方法和思维习惯。7.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的能力。B.“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错误,结合“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分析可知,父亲是想让儿子观察人生百态,告诉儿子他们没有坏意,不是教儿子如何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8.①写出干农活的劳累和辛苦,感悟到我们有可以干很多事的潜能,人生要能承受生活之重;②由有些农活可能干不了,体悟到我们的局限,我们并非全能;③写出了生活中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需要一直传承和延续;④感悟生活的美好和大地的仁慈,感悟到对生活的热爱。(答满4点得6分,答3点得5分。可酌情给分)9.甲组答案示例: 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乙组答案示例: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故选B。(每点得2分)【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结合“让太阳也把你烤透。你弯下腰,从清晨弯到天黑,你恨不得把腰扔了。你肩膀不是生来只能背背书包的”“也许会掉层皮,那不算什么”分析可知,作者由此写出干农活的劳累和辛苦,感悟到我们有可以干很多事的潜能,人生要尽力而为,要能承受生活之重;结合“你去拔秧,插秧,锄草,脱粒。你会知道自己并非什么都行”分析可知,作者由此感悟到有些农活我们可能干不了,体悟到我们的局限,我们并非全能,做事要量力而行;结合“它啥时候都不会被取代”“它们也是扔不了的”分析可知,作者由此写出了生活中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需要一直传承和延续;结合“坐在门边,看着猪在四处漫游,看着鸡上房,鸭下河,鹅窜进秧田美餐一顿”“你心平气和地想想,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分析可知,作者由此感悟生活的美好和大地的仁慈,感悟到对生活的热爱。【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甲组:围绕“未来·回忆·成长”三个词选取本文的相关内容进行评析。未来:结合“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分析可知,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回忆:结合“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他们没有坏意”“你对他们说,你叫杨子,你是我的儿子”“他们会记得那五个‘上海佬’,记得那个戴近视眼镜的下放学生。他们会说他的好话和坏话。不管他们说什么,你都听着,不许还嘴。他们会告诉你一些细节,比如插不齐秧,比如一口气吃了个12斤的西瓜”等内容分析可知,本文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成长:结合“该说大地是仁慈的。它在无止无息地输出。我们因为这输出,才能存活,才得以延续”“这实在不算什么,应当珍视的是你懂了自己。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也许,借父亲的还不行,你得自己去找”分析可知,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想通过本文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用心感悟生活,在其中找到自我。乙组:围绕“河流”从相关的几个方面,选取本文的相关内容进行评析。结合“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你就这样住着,看着,干着。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等内容可知,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作者的好多记忆和生活感悟都和河流有关。结合“你沿着大埂走,右边是漕河,它连接着巢湖和长江”“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那土黄色的土墙”“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等内容分析可知,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结合“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你去过了,你就会懂得父亲,懂得父亲笔下的漕河”“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要是你的船走进漕河,看见的只是一排烟囱,一排厂房,儿子,你该替我痛哭一场才是。虽然我为乡亲们高兴”等内容分析可知,从主题上看,河流既是人们的得生活环境,也是自然风景,它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对生活生命的思索。10.(3分)BDF(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11.(3分)B(“因遗策”的“因”是“沿袭、承袭”之义。) 12.(3分)D(“他们就会设伏反抗”错误。文中的“伏”是隐退的意思。)13.(8分)(1)诸侯出兵侵犯,这样赵国就会灭亡,您还怎能保有这些财富呢?(得分点:“加兵”“是”““安得”,每点1分,大意2分)(2)忘记君主在(朝廷)外搞私人交情,引进他的同党,那么这些臣子用来为君主尽力的心思就少了。(得分点:“外交”“与”“所以”,每点1分,大意2分)材料一译文: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在收租税的时候,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依法处治,杀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平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赵奢趁机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要是纵容您家而不遵奉公家的法令,就会使法令削弱,法令削弱了就会使国家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这样赵国就会灭亡,您还怎能保有这些财富呢?以您的地位和尊贵,能奉公守法就会使国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平原君认为他很有才干,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材料二译文:国家没有永久的强、也没有永久的弱。执法者强国家就强,执法者弱国家就弱。所以当今之时,能除私欲趋国法的就会民安而国治;能除私行行国法的,就会兵强而敌弱。所以明察得失有法律制度的,加在群臣头上,君主就不会被狡诈虚伪所欺骗;明察得失有衡量标准的,用来判断远方事情,君主就不会被天下轻重不一所欺骗。现在若按声誉选用人才,臣下就会背离君主而在下面结党营私;若凭朋党关系举用官吏,臣民就会营求交结而不求依法办事。所以官吏不称职的,国家就会混乱。凭好名声行赏,凭坏名声处罚,那么好赏恶罚的人,就会弃公务,行私术,紧密勾结来互相包庇利用。忘记君主在(朝廷)外搞私人交情,引进他的同党,那么这些臣子用来为君主尽力的心思就少了。交情广,党羽多,内外结成死党,即使犯了大罪,为他掩饰的人却很多。所以忠臣无罪却遭难而死,奸臣无功却安然得利。忠臣遭难而死,并不因为有罪,他们就会隐退;奸臣安然得利并不凭功,他们就会进用。这是国家衰亡的根源。像这样下去,群臣就会废弃法治而注重私利、轻视国法了。所以明君用法选人,不用己意推举;用法定功,不用己意测度。能干的人不可能被埋没,败事的人不可能被掩饰,徒有声誉的人不可能被升官,仅受非议的人不可能被斥退,那么君主对臣下就辨得清楚而易于控制了,所以君主依法办事(仇法:运用法制)就可以了。所以用法令来治国,就是用法令作为标准衡量事物罢了。法令不偏袒权贵,绳墨不迁就曲木。法令该制裁的,智者不能逃避,勇者不敢争辩。14.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言明多读兵书才是取胜之道”错,“萧郎裙屐偏轻敌”,内含了梁武帝被困的故事,指出了华而不实的少年贻误国事,而非“多读兵书才是取胜之道”。故选C。15.①辛词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两句(1分),描绘了沦陷区人民把异族统治者当作神明供奉的热闹场景(1分),意在告诫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表达了收复失地的渴望(1分)。②本词中“旧垒废,神鸦集”两句(1分),描写了乌鸦聚集鸣噪,昔日战场营垒只剩断戈残戟的残败景象(1分),抒发了王朝兴替、国破家亡的感慨(1分)。【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辛词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两句的意思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如今“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痛心的事。意在告诫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表达了收复失地的渴望。本词中“旧垒废,神鸦集”两句的意思是:旧时的营垒一片荒芜,觅食的乌鸦聚集鸣噪。昔日的战场,已一片冷寂、空旷、残败的景象,只剩下让后人凭吊的遗迹。此处词人面对夕盛今衰之景,抒发了王朝兴替、国破家亡的感慨。16.(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7.(3分)源自白居易《琵琶行》“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后指人失势以后,前来交往的人很少。(出处正确1分,释义正确1分,语意连贯1分)18.(3分)修改为“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的信息,人们从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天文、地理、 历史、音乐、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的信息”。或“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的信息,人们从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天文、地理、历史、艺术、道德伦理等诸多方面的信息”(改对1处得1分,共3分。第一处,多重定语语序不当;第二处,删掉“使”;第三处,“天文、地理、历史、艺术、音乐、道德伦理等”一处有并列不当的语病,“音乐”属于“艺术”范畴,故应该将“音乐(或艺术)”)19.A20.(5分)成语是源自神话、寓言、历史典故、文人作品及外来文化等方面的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信息、蕴含着文化遗产的被人们长期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内容要点齐全3分,句式恰当2分)21.(6分)示例:“三顾茅庐”:源自《出师表》,讲的是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以诚心感动诸葛亮的故事,后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图穷匕见”:源自《战国策》(或《荆轲刺秦王》),讲的是荆轲为刺秦王,以献燕国督亢的地图为名,先把匕首藏在地图里,待秦王展开地图,最后露出匕首趁机刺杀秦王的故事,后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负荆请罪”:源自《史记》(或《廉颇蔺相如列传》),讲的是廉颇跟蔺相如不和,扬言要羞辱相如,相如为了国家利益故意退让,廉颇听闻相如此举后,便背着荆条去向相如谢罪的故事,后指主动向对方认错,请求责罚。(出处正确1分,故事讲解正确2分,含义阐释正确3分)22.成事不关早与晚,笃行不怠稳致远“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是出自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名句。成事不在早晚,只要持之以恒。不要自矜于“早成”,不能自弃于晚不达。早成而不努力,蹉跎岁月,最终“未必有成”,而年岁虽晚却锲而不舍,钻研进取,也“未必不达”。正所谓:成事不关早与晚,笃行不怠稳致远。当代青年应有矢志不渝的勇毅与定力,在追逐中国梦的征途上赢取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熬得住万丈孤独,藏得住星辰大海。”耐得住寂寞,才能迎得来繁华。“古来圣贤皆寂寞”。耐得住寒冬,才等得到花开;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自朝歌受挫之后,姜子牙便隐退渭水之畔,直至八十岁受聘于文王出山。在这段时间里,世人眼中的姜子牙垂垂老矣,就是一介无名老翁,且看起来不太聪明,要不,他怎会用直钩钓鱼呢?可是,在这期间,寂寞的姜子牙可没闲着,而是不停给自己“充电”,这才有了出山之后的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姜子牙告诉我们:耐得住寂寞,才能迎得来繁华。“许我人间三百年,更兼风雪路八千。”努力到不遗余力,成功只是早晚问题。真正厉害的人,都明白厚积薄发的道理,从来很努力,丝毫不着急。东晋时,王献之一出生就活在父亲王羲之的书圣光环下,长大后难免急于在书坛打出自己的名声。十四五岁时,他的书法已经很出色,但比起父亲来,还是远远不够。但心急的王献之听了父亲的教诲后,不再急于求名,而是一心专研书法,最终被世人誉为书坛“亚圣”,留名千古。没有人能成为你永远的避风港,不遗余力,持续努力,才是自己人生路上的导航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定力筑就成功。有人说,人生最幸运,不过是大器晚成。但大器晚成的前提,是一个人持之以恒地刻苦努力,是对遗憾的释怀,以及对梦想的坚守。在此之前,他曾多次入选备份乘组,却又多次与飞天失之交臂。即使这样,邓清明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飞天梦想,反而一直25年如一日的努力着。如今已经圆梦九天的邓清明,正在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向我们证明:年龄,从来都不是限制梦想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人的定力,决定他最终能走多远。定力不灭,心中的灯永远照亮前方黑暗的路。成事不关早与晚,笃行不怠稳致远。生活也是这样,或许我们天资愚笨,但一定要笨鸟先飞,用勤奋来弥补我们的不足。名不必少,有梦则赢;“大器晚成”者,亦屡见不鲜。所以,人有小聪明,可喜可贺但不足为恃,千万别忘了勤奋和坚持;人迟钝笨拙也不可怕,更不必气馁,只要肯用功,不怕吃苦,坚忍不拔,照样也能踏上成功的坦途。【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第一段材料引用冯梦龙《警世通言》的两句话。前两句话的意思是:早成熟的人不一定有成就,晚通达的人不一定不显达。这里体现了对于成名早晚的思辨性分析。后两句意思是不可因年纪小而懈怠轻慢,不可因为年纪大而 自暴自弃。这里则体现了我们对此应有的态度与应对方式。早熟的人可能会在早期阶段表现出色,但他们的成功并不一定可持续或者能够持续到成年期;晚熟的人可能在早期阶段表现平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他们可能会变得更加成功。这提醒我们不要轻易地根据一个人的早期表现来下定论,也不要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过于武断。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节奏和路径,而这些路径不应该被简单地标签化或者过早地定义。第二段材料写的是我国国产战斗机歼-20搭载以2011年的俄制发动机到2023年国产发动机,历经了12年,最终完成自主开发研制的事例。这个材料拓展了写作空间,从个人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强调了持之以恒的力量。写作要求是写出从以上材料引发的联想与思考,启迪学生应结合自身与社会,谈成功的启示。对此,首先应对材料中成功早晚的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论早晚,只要成功,都值得肯定。此后,则针对成功因素进一步展开分析,说明一个人真正衰老的标志,从来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丧失了对自我的要求。这世上最好的保养品,是你的自律和不将就。最后,则可结合自身与国家因素展开分析,表明态度:无论个人或国家,不应妄自菲薄,而是认清方向,矢志不渝,直至成功。立意:1.成事不在早晚,贵在持之以恒。2.早成而不努力,最终“未必有成”。3.无论年龄大小,都要保持正确心态,才可以成就事业。4.每个人或者集体都有自己的节奏,要认清自己,保持定力,才能成功。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28 07:30:02 页数:13
价格:¥3 大小:1.38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