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9
2
/19
剩余1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3~2024年度上学年河南名校高二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下册及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至8课。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新时代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是时代所唤、现实所需和群众所愿,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因此,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不断改进英雄文化的培育方式路径。英雄是国家的丰碑、民族的荣耀,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爱。但是,当前英雄文化的培育和弘扬受到了不良社会风气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污蔑英雄、解构英雄的现象有所滋生,英雄文化受到严重冲击。新时代英雄文化培育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满足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精神需要和文化需求,凸显中国梦这一主题,充分发挥英雄文化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功能,不断激发人们投身中国梦的斗志和激情。中国梦具有高度的吸引力、感召力,能够极大地凝聚力量、提振精神。当前,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要高扬中国梦的主旋律,着力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史国史教育,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尊崇英雄,关爱英雄,传承英雄精神,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多维推动,以形成合力。其中,要格外重视青年学生群体的作用。一方面,青年的成长发展需要英雄人物的引领和号召,需要英雄精神的熏陶和哺育,每个青年学生心目中都有自己向往的英雄人物,这会对青年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可以说,青年学生正处于学习英雄、崇尚英雄意愿最强烈、动力最强劲的时期,他们也是传承与弘扬英雄文化的生力军和先锋队。另一方面,青年学生价值观念尚未定型,人生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是非辨别能力有待提高,易受各种错误思潮、观念的蛊惑和误导。尤其是网络空间中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化等思潮,对青年学生荼毒较深,在他们心中种下错误的种子,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对英雄人物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将英雄事迹、英雄人物、英雄精神等融入思政课教学 中,围绕这些资源积极开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等,以英雄精神、英雄文化为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补钙”,使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英雄观,不断深化青年学生对英雄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践行。思政课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学术专长,从理论上深刻剖析各种错误思潮的谬误之处,切实为青年学生解惑答疑、廓清迷雾。积极引导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到纪念堂馆、革命遗迹进行瞻仰、祭扫活动,近距离感受英雄文化、感悟英雄精神。总之,思政课是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的重要渠道,思政课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将英雄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使之成为高校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资源,使青年学生将英雄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为英雄事业的接班人、英雄精神的传承者。(摘编自于安龙《新时代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论析》)材料二: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英雄是人们昂扬精神的象征,是人们美好理想的寄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没有自己的英雄。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拥有英雄而不尊崇英雄的民族则更为可悲。任何民族和国家,如果没有英雄人物所代表的价值追求,就不可能有自己的精神坐标和前进力量。那些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牺牲的英雄人物,无一例外地受到本国人民的传颂和推崇,甚至跨越国界,成为人类的共同偶像。每个民族,都有令人自豪的民族文化,而最能代表民族文化核心内涵和价值取向的,就是英雄文化。英雄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艺术结晶,也是民族文化中最壮丽、最动人、最璀璨夺目的瑰宝,始终激励着中华民族九死不悔、百折不挠、生生不息。正因为英雄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力量,世界各国无不颂扬本国英雄以展示国家形象、体现民族精神。苏联英勇的卓娅和舒拉、钢铁战士保尔·柯察金、太空英雄尤里·加加林等,都是文艺作品竞相描写和赞美的英雄人物。一部中国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英雄史。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每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总会有众多民族精英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慷慨赴死。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这种精神既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作品中。英雄从来不是一个在当下与我们渐行渐远的称谓,而是我们身边普遍而真实的存在,各个系统各条战线,到处都跃动着他们斗志昂扬、忘我奋斗的英雄身影。他们如同精神的路标,提醒着我们从哪里来,指引着我们该往哪里去。英雄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营造了全社会崇尚英雄、热爱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这既是亿万人民奋勇前进的动力源泉,更是无数英雄人物脱颖而出、茁壮成长的营养剂。不论我们所处什么时代、什么历史方位,英雄文化所倡导的英雄精神和英雄气概,从来都是照耀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灭灯塔,是激励一个民族和国家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特别是在中华民族走向伟 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弘扬英雄文化,用浩然正气凝聚起14亿多人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摘编自慈爱民《让英雄文化成为伟大时代的主旋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新时代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是时代所需、民心所向,但当前英雄文化的培育和弘扬受到多方影响。B.尊崇英雄,关爱英雄,传承英雄精神,不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要每个人心中有个英雄梦就可以。C.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算没有自己推崇的英雄,同样可以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D.英雄看似是一个离我们渐行渐远的称谓,当下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成为自己的英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第二段中,作者引用习总书记的话,是为了强调在日新月异的当下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B.青年学生群体是传承与弘扬英雄文化的生力军和先锋队,所以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提高是非辨别能力。C.材料二列举卓娅和舒拉、保尔·柯察金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世界各国无不颂扬本国英雄以展示国家形象、体现民族精神”的观点。D.弘扬和传播英雄文化,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学习英雄的氛围,有利于激励民族和国家前赴后继、自强不息。3.下列选项,不属于英雄文化的培育方式与路径的一项是()A.校尉营中学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以“学习戍边英雄凝聚爱国力量”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思政课,加强党性修养,统一思想认识,凝聚爱国力量。B.“雷锋班”第27任班长牟振华以《感悟雷锋精神真谛筑牢立身做人根基》为题,给孩子们讲述雷锋生前的故事,解读雷锋精神的内涵。C.某边防总队组织全体官兵观看某军旅英雄题材电影,观影结束后,官兵们深受启发和鼓舞,纷纷表示一定要将电影传递的正能量化为动力。D.得知杭州外卖小哥彭某跳江救人的事迹后,一位来自广东的女性骑手,出于对英雄的崇拜和敬仰,声称自己可以无条件地嫁给彭某。4.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弘扬英雄文化,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5.青年仇某在网络平台上使用其个人注册账号,先后发布了两条贬低、嘲讽卫国戍边的英雄的信息。该信息在网络平台迅速扩散,遭到网友们的强烈谴责。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案】1.A2.B3.D4.①材料一侧重阐述新时代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的重要性及方式与途径,强调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要格 外重视青年学生群体的作用。②材料二侧重阐述英雄及英雄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引领作用,强调我们在新时代更加需要弘扬英雄文化。5.①英雄是国家的丰碑、民族的荣耀,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爱。仇某发布贬低、嘲讽卫国戍边的英雄的信息,背离了英雄文化,伤害了人们的情感,甚至涉及违法。②网络空间充斥着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化等思潮和错误观念,仇某在网络平台发布的不良信息会误导价值观念尚未定型的青年学生群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③尊崇英雄,关爱英雄,传承英雄精神,需要全民共同参与。该信息遭到网友们的强烈谴责,体现了全民参与性。【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不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错误,原文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多维推动,以形成合力”。C.“同样可以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错误,原文是“要想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没有自己的英雄”。D.“看似是一个离我们渐行渐远的称谓”错误,原文是“英雄从来不是一个在当下与我们渐行渐远的称谓”。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B.因果关系错误,原文为“青年学生正处于学习英雄、崇尚英雄意愿最强烈、动力最强劲的时期,他们也是传承与弘扬英雄文化的生力军和先锋队。另一方面,青年学生价值观念尚未定型,人生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是非辨别能力有待提高,易受各种错误思潮、观念的蛊惑和误导”,前后文并不构成因果关系。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主要信息及理解其含意的能力。D.英雄文化的培育方式与路径包括: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等等。“声称自己可以无条件地嫁给彭某”属于个人行为,不属于英雄文化的培育方式与路径。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材料一,“新时代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是时代所唤、现实所需和群众所愿,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不断改进英雄文化的培育方式路径”“新时代英雄文化培育的核心任 务,就是要满足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精神需要和文化需求,凸显中国梦这一主题,充分发挥英雄文化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功能,不断激发人们投身中国梦的斗志和激情”“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要高扬中国梦的主旋律,着力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史国史教育,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格外重视青年学生群体的作用”,侧重阐述新时代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的重要性及方式与途径,强调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要格外重视青年学生群体的作用。材料二,“英雄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艺术结晶,也是民族文化中最壮丽、最动人、最璀璨夺目的瑰宝,始终激励着中华民族九死不悔、百折不挠、生生不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每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总会有众多民族精英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慷慨赴死。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英雄从来不是一个在当下与我们渐行渐远的称谓,而是我们身边普遍而真实的存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弘扬英雄文化,用浩然正气凝聚起14亿多人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侧重阐述英雄及英雄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引领作用,强调我们在新时代更加需要弘扬英雄文化。【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原文有“英雄是国家的丰碑、民族的荣耀,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爱”。“仇某在网络平台上使用其个人注册账号,先后发布了两条贬低、嘲讽卫国戍边的英雄的信息”,仇某发布贬低、嘲讽卫国戍边的英雄的信息,背离了英雄文化,伤害了人们的情感,甚至涉及违法。结合“网络空间中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化等思潮,对青年学生荼毒较深,在他们心中种下错误的种子,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对英雄人物的评价”分析可知,网络空间充斥着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化等思潮和错误观念,仇某在网络平台发布的不良信息会误导价值观念尚未定型的青年学生群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结合“尊崇英雄,关爱英雄,传承英雄精神,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多维推动,以形成合力”分析可知,尊崇英雄,关爱英雄,传承英雄精神,需要全民共同参与。该信息遭到网友们的强烈谴责,体现了全民参与性。(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房屋出售[法]都德这是一扇关不严的木门,使小花园的很大一片沙地混进了从公路上吹来的泥土;很久以来,木门上方一直挂着一块招牌,在夏日的烈日下纹丝不动,在秋天的狂风里飘摇震颤,招牌上面写着:房屋出售。这 几个字似乎也意味着这是一幢被遗弃的房屋,因为周围实在是太静谧了。但是房屋里却住着人。一缕淡淡的青烟,从略微高出墙头的砖头烟囱里冒出,表明这里有人正过着隐蔽、审慎、凄凉的生活,就如同这缕穷人家的炊烟一样。此外,透过摇摇晃晃的门板缝隙,我们看到的不是遗弃、荒废,以及预示着房屋出售和主人离开的杂乱景象,而是整齐的小径、圆顶的凉棚、放在水池边的浇水壶,以及靠在小屋边的园艺工具。老人在附近没有一个熟人。除了面包店的马车会在村庄唯一的街道上挨家挨户地停一停,他就再也没有其他来访的客人了。有时,某个过路人想寻找一块位于半山腰、适合做可爱果园的肥沃土地,看见门上的招牌,便停下来敲门。起初,房子里没有动静。再敲两下,就听见有木鞋的声音缓缓从花园深处走来,老人微微打开大门,一脸怒色:“您有什么事?”“这房屋出售吗?”“是的,”老人吃力地回答,“是的……这房子要卖出去,不过我要事先告诉您,它的卖价非常贵……”他的手挡住门,随时准备再把它关上。他的双眼喷着怒火,将人拒之门外;他站在那里,像一条恶龙,守卫着他的几方菜地和沙土庭院。于是过路人只得重新上路,心里纳闷怎么会碰上这么一个怪僻的人,在发什么神经病,既要出售自己的房屋,却又如此强烈地希望留着它。这个谜终于被我解开了。一天,我经过小屋,听见里面有愤怒的争吵声。“必须卖掉,爸爸,必须卖掉……您答应过我们……”我这才知道,那是他在巴黎开小店的儿子和儿媳妇,他们逼老人卖掉这块心爱的土地。然而,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过去了,老人被催得更急,受的折磨也更深。小店主们什么办法都用上了。他们还带来了孩子诱惑他:“您瞧,爷爷,房子卖掉以后,您就来和我们住。大家在一起多快乐呀!……”老人默默无语地听着,他们在谈论他,仿佛他已经死了;谈论他的房子,仿佛它已经塌了。他驼着背,含着眼泪走着,一路上习惯地寻找着需要修剪的树枝、需要照顾的果实;可以感觉到,他的生命如此深深地扎根于这一小块土地,他是永远没有力量离它而去的。事实上,不管别人对他说些什么,他总是把离开的时间往后推。夏天,当樱桃、醋栗、茶黑子——这些略带酸味、散发着一年青涩的果子成熟时,他自言自语道:“等到收获以后吧……收获以后我马上卖掉。”可是,收获结束了,樱桃的季节过去了,接下来便是桃子,然后是葡萄,葡萄过后是那些几乎要在雪地里采摘的漂亮的棕色欧楂。于是冬天来了。农村一片灰暗,花园里也空空如也。再也没有过路人,再也没有买主。甚至连小店主们星期天也不来了。整整三个月的休息时间,用来准备播种,为果树修剪枝丫;这时,那块无用的招牌仍然在路边摇晃,在风雨中飘零。渐渐地,孩子们越来越不耐烦,他们深信老人在想方设法让买主避而远之,所以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 定。他的一个儿媳妇搬来跟他住在一起,她是那种店铺里的小女人,从早晨就开始打扮,装出一副讨人喜欢的样子和虚情假意的温柔,一种生意人惯有的阿谀的殷勤。门前的马路好像是属于她的。她把门开得大大的,高声讲话,笑迎路人,仿佛在说:“请进……您瞧……这幢房子准备出售!”老人再也没有喘息的时间了。有时,他试图忘记她的存在,于是便用铁锹翻一翻那几方菜地,重新播撒种子,犹如临死的人爱做计划,以排遣对死亡的恐惧一样。那个小店铺的女主人成天跟着他,折磨他:“唉!何苦呢?……您这样辛苦,结果还不都是为了别人?”老人佝偻着脊背,一言不发,望着日渐长高的豌豆自我安慰。那块招牌则依然挂在老地方:房屋出售。今年,我回到乡下,发现房子还在;不过,可惜的是,那块招牌已经不见了。房子卖出去了!透过门上开着的栅栏窗,可以看到里面的花园。它已不再是原来的果园了,到处是花篮、草坪和瀑布,所有这些弥漫着有钱人气息的杂乱无章的东西,全都映射在一个巨大的金属球上。新主人在房子上加建了一层楼,翻新了栅栏。在这座整修一新、还散发着油漆味的小房子里,一架钢琴飞快地演奏着著名的四对舞曲和公众舞会上的波尔卡舞曲。舞曲声传到路上,听起来令人浑身燥热;加上七月漫天的尘土、令人炫目的巨大花朵和胖女人,以及这流露无遗的平淡庸俗的快乐,所有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揪心。我想起了那位可怜的老人,他在这里散步的时候是那么幸福、那么平静;我想象着他在巴黎,戴着他的草帽,弯着园艺工苍老的脊背,在某一个店铺的后院游荡;他忧愁,羞怯,热泪盈眶,而此时,他的儿媳妇却以胜利者的姿态坐在崭新的柜台后面,柜台里传来出售小屋所得的钱的叮当声。(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门上方一直挂着一块招牌……房屋出售”,说明这座等待出售的房子已经存在很久了,但是仍然没有被售卖出去。B.小说开篇展现的是一扇关不严的木门、一幢经历风吹日晒的被彻底遗弃的房屋和周围静谧的环境,给人一种破败荒凉的感觉。C.从“不过我要事先告诉您,它的卖价非常贵……”“他的手挡住门,随时准备再把它关上”可以看出,老人并不想出售房屋。D.小说写老人在儿子和儿媳妇的逼迫下出售房屋,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老人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老人的儿子和儿媳的讽刺和批判。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两段景物描写,语言生动,状物细腻,多用短句,简洁明了,如“在夏日的烈日下纹丝不动,在秋天的狂风里飘摇震颤”。 B.“他的双眼喷着怒火,将人拒之门外;他站在那里,像一条恶龙”,运用神态描写和比喻修辞,意在塑造老人具有凶恶的一面。C.小说围绕“房屋出售”展开叙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塑造老人的形象,展现老人内心的情感。D.小说中对老人的儿子、儿媳妇、孙子的语言描写,都表现出他们对老人的催促和逼迫,加剧了小说的矛盾冲突,推动了情节的发展。8.请结合小说内容,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9.小说的对比手法很有特色。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答案】6.B7.B8.①画线部分运用神态描写,“忧愁,羞怯,热泪盈眶”表现了老人对房屋出售不舍、失落和痛苦。②画线部分运用动作描写,儿媳妇坐在柜台里、“柜台里传来出售小屋所得的钱的叮当声”表现了儿媳妇的庸俗与市侩。③画线部分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房屋出售之后老人和儿媳妇的不同表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在喧闹、粗俗、市侩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很难保留一块宁静、淡泊的精神净土。9.①房屋环境的对比。刚开始房屋是静谧的,后来变得嘈杂、喧闹,如老人与儿子、儿媳的争吵,房屋大门大开,儿媳高声讲话,笑迎路人。前后对比,刻画了人物形象。②在对待房屋态度上的对比。老人不愿出售房屋,儿子、儿媳执意出售房屋,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推动情节的发展。③在对待房屋布置上的对比。老人留下的果园、菜园,都变成了草坪、瀑布等,房子也被用来举办舞会。二者形成对比,深化了小说的主旨。【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一幢经历风吹日晒的被彻底遗弃的房屋”错误,原文是“招牌上面写着:房屋出售。这几个字似乎也意味着这是一幢被遗弃的房屋,因为周围实在是太静谧了”,文章说的是“似乎”,并且从后文“整齐的小径、圆顶的凉棚”来看,并不能说这里是被彻底遗弃的。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意在塑造老人具有凶恶的一面”错误,并非意在表现老人的凶恶。从后文“守卫着他的几方菜地和沙土庭院”来看,老人这样做,只是为了守卫自己的东西,为了寻找一处宁静的港湾。故选B。【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①“他忧愁,羞怯,热泪盈眶”运用神态描写,这是“我”想象老人卖了房屋到了巴黎之后的情景,“忧愁”“羞怯”是因为没有了自己的住处,“热泪盈眶”是因为不舍和痛苦。这些神态描写表现了老人对房屋出售的不舍、失落和痛苦。②“他的儿媳妇却以胜利者的姿态坐在崭新的柜台后面”运用动作描写,“胜利者的姿态坐在……”是因为她终于逼迫老人卖掉了房屋,她的心愿得逞;而“柜台里传来出售小屋所得的钱的叮当声”表现了儿媳妇的庸俗与市侩。③“他忧愁,羞怯,热泪盈眶”“他的儿媳妇却以胜利者的姿态坐在崭新的柜台后面”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房屋出售之后老人和儿媳妇的不同表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在喧闹、粗俗、市侩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很难保留一块宁静、淡泊的精神净土。【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写作手法的能力。①房屋环境的对比。刚开始房屋是静谧的,“我们看到的不是遗弃、荒废,以及预示着房屋出售和主人离开的杂乱景象,而是整齐的小径、圆顶的凉棚、放在水池边的浇水壶,以及靠在小屋边的园艺工具”,后来变得嘈杂、喧闹,“透过门上开着的栅栏窗,可以看到里面的花园。它已不再是原来的果园了,到处是花篮、草坪和瀑布,所有这些弥漫着有钱人气息的杂乱无章的东西,全都映射在一个巨大的金属球上”“在这座整修一新、还散发着油漆味的小房子里,一架钢琴飞快地演奏着著名的四对舞曲和公众舞会上的波尔卡舞曲。舞曲声传到路上,听起来令人浑身燥热”,如老人与儿子、儿媳的争吵,“一天,我经过小屋,听见里面有愤怒的争吵声。‘必须卖掉,爸爸,必须卖掉……您答应过我们……’”,房屋大门大开,儿媳高声讲话,笑迎路人,“他的一个儿媳妇搬来跟他住在一起……门前的马路好像是属于她的。她把门开得大大的,高声讲话,笑迎路人”。前后对比,刻画了人物形象。②在对待房屋态度上的对比。老人不愿出售房屋,“他的手挡住门,随时准备再把它关上。他的双眼喷着怒火,将人拒之门外;他站在那里,像一条恶龙,守卫着他的几方菜地和沙土庭院”;儿子、儿媳执意出售房屋,“必须卖掉,爸爸,必须卖掉……您答应过我们……”,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推动情节的发展。③在对待房屋布置上的对比。“它已不再是原来的果园了,到处是花篮、草坪和瀑布,所有这些弥漫着有钱人气息的杂乱无章的东西”“在这座整修一新、还散发着油漆味的小房子里,一架钢琴飞快地演奏着著名的四对舞曲和公众舞会上的波尔卡舞曲”,老人留下的果园、菜园,都变成了草坪、瀑布等,房子也被用来举办舞会。二者形成对比,深化了小说的主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齐王问孟子曰:“或谓寡人勿取燕,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诸侯将谋救燕。齐王谓孟子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徯①我后,后来其苏②。’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已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③,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齐王不听。已而燕人叛。齐王曰:“吾甚惭于孟子。”陈贾曰:“王无患焉。”乃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陈贾曰周公使管叔监商管叔以商畔也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陈贾曰:“然则圣人亦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三》,有删改)[注]①溪(xī):等待。②苏:解救,拯救。③旄倪(máoní):老人和幼儿。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陈贾曰A周公使B管叔C监商D管叔以商畔也E周公知F其将畔G而使之与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旬而举之”与“举以予人”(《六国论》)两句中的“举”字意思相同。B.“何以待之”与“客得之,以说吴王”《五石之瓠》)两句中的“以”字意思不同。C.“系累其子弟”与“薄产累尽”(《促织》)两句中的“累”字意思不同。D.重器,古代君王所铸造的作为传国宝器的鼎之类的器物。迁其重器,意味着灭亡其国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王跟孟子说,有人建议他不要攻占燕国,也有人建议他攻占燕国,还说如果不攻占燕国的话就会有天灾。B.各国策划援救燕国。齐王问孟子该怎么办,孟子劝齐王停止战争,施行仁政,但齐王没有采纳孟子的建议。C.燕国人纷纷反叛齐国,齐王叹息地说后悔没有听孟子的话,陈贾宽慰了齐王,并拜见孟子,为齐王犯错找借口。 D.孟子说,哪个国家更强大,燕国百姓就认为哪个国家能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百姓就欢迎哪个国家。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2)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14.孟子是如何反驳陈贾“圣人亦有过”的观点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0.ADE11.A12.D13.(1)(齐国)凭借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那里的老百姓)用竹筐盛着饭、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齐军,难道有别的原因吗?(2)天下本来就畏惧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土地又增加了一倍,如果不施行仁政,那么就会招致天下的讨伐。14.①孟子反驳陈贾所列举周公的事例说,作为弟弟的周公信任哥哥管叔,没有预料到管叔会反叛,这种错误是可以理解的。②孟子又将古代和现在的君子做对比,古代的君子能够正视错误且知错就改,现在的君子知错不改,还找托词掩饰错误,以此反驳陈贾的观点。【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陈贾又说:“周公派管叔监视商朝旧地,管叔却在商地反叛。周公知道管叔会反叛而派他去吗?”“曰”是对话标志,其后A处断开;“周公使管叔监商”中“周公”是主语,“使”是谓语,“管叔监商”是宾语,其后D处断开;“也”是句末语气词,后面E处断开。故在ADE处断句。【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错误。攻克、攻占。/拿、用。句意:五十天就攻克了。/拿来把它送给别人。B.正确。用、凭借。/用来。句意:用什么办法来对待这件事?/客人得到了这个药方,用来取悦吴王。C.正确。拘系、捆绑。/积累。句意:抓捕他们的子弟。/微薄的家产逐渐耗尽。D.正确。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哪个国家更强大”错误,原文“民以为将拯已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可见应该是哪个国家善待百姓,实行仁政,百姓就欢迎哪个国家。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箪食”,用竹筐盛着饭;“壶浆”,用壶盛着浆汤;“他”,别的原因。(2)固”,本来;“倍地”,土地又增加了一倍;“动”,摇动、使不稳定,这里可引申为“招致”。【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由“陈贾曰:‘然则圣人亦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可知,孟子反驳陈贾所列举周公的事例说,作为弟弟的周公信任哥哥管叔,没有预料到管叔会反叛,这种错误是可以理解的。孟子又将古代和现在的君子做对比,古代的君子能够正视错误且知错就改,现在的君子知错不改,还找托词掩饰错误,以此反驳陈贾的观点。参考译文:齐王请教孟子:“有人建议我不要攻占燕国,有人却建议我攻占它。(我想,)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五十天就攻克了,这靠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只能是天意)。如果我不攻占它,一定会有天灾。攻占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如果攻占它而燕国的老百姓很高兴,那就攻占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就是这样。如果攻占它而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攻占它,古人也有这样做的,周文王就是这样。(齐国)凭借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那里的老百姓)用竹筐盛着饭,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齐军,难道有别的原因吗?就是为了跳出水深火热的战祸啊。如果新统治下水更深,火更热,百姓又将转而投奔别的国家了!”各国策划援救燕国。齐王又对孟子问道:“各国都谋划来讨伐我,用什么办法来对待这件事?”回答说:“我听说过只占有七十里而能统一号令天下的例子,就是商王汤;没听说过拥有千里之广的国家而总是畏惧别人的。《尚书》说:“‘盼望我们的君主,他来了我们就可以获得解救。’现在燕国虐待它的百姓,大王前往征服它,燕国人民认为是从水深火热中拯救了他们,都箪食壶浆前来迎接仁义之师。您如果杀了他们的父兄,抓捕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祖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那怎么能行呢?天下本来就畏惧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土地又增加了一倍,如果不施行仁政,那么就会招致天下的讨伐。大王您应该立即下令,释放被捕的老幼百姓,停止掠夺燕国的财宝,与燕国民众商议,推举新的国君,然后离开燕国,这样做还来得及。”齐王却没有采纳孟子的劝告。不久,燕国人果然纷纷反叛齐国。齐王叹息道:“我真惭愧没听孟先生的话。”陈贾说:“ 大王不用担心。”于是他前去见孟子,问:“周公是什么样的人?”回答:“是古代的圣人。”陈贾又说:“周公派管叔监视商朝旧地,管叔却在商地反叛。周公知道管叔会反叛而派他去吗?”回答说:“周公预先不知道。”陈贾便说:“如此说来圣人也会犯错误吗?”孟子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的错误是可以理解的!况且古代的君子,有了错误就改;现在的所谓君子,有了错误听之任之。古代的君子,他的过失像日食月食,人民都看得到;待到他改正,人民便更加景仰他。现在的君子,不但听任错误不改,反而寻找托词!”(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吴文英①乔木生云气,访中兴、英雄②陈迹,暗追前事。战舰东风悭借便③,梦断神州故里。旋小筑、吴宫闲地。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溅清泪。遨头④小簇行春队,步苍苔、寻幽别墅,问梅开未?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此心与、东君⑤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怀此恨,寄残醉。[注]①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②英雄:抗金名将韩世忠,他在官场中受排挤,后迁居沧浪。③战舰东风悭借便:黄天荡之役中,天霁风止,金人兀术逃走,韩世忠退回镇江。悭:吝惜。④遨头:俗称太守遨头。⑤东君:春神,此处指履斋。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乔木生云气”这一开阔巨大的形象开篇,有“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意味,乔木让人想起了中兴英雄韩世忠。B.“叹当时、花竹今如此”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慨叹,词人又以眼前的景物“枝上露,溅清泪”来加以渲染和烘托。C.“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写词人盼望春天的到来,春天能够催发寒梢冻蕊,字里行间充满信心和希望。D.“此心与、东君同意”点明在呼吁国家有所作为这一点上,词人与履斋先生的心意是一样的,二人的知己之情由此可见。16.这首词运用了哪些抒情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词人借乔木、梅花枝头的清露等景物,即景生情,歌颂了抗金名将韩世忠,表达了对南宋王朝的不满。②直抒胸臆。“叹当时”“怀此恨”等句直接抒发了词人感时伤怀的悲愤之情。③运用典故。词人反用周瑜借东风的典故,表达了对天不助人的遗憾之情。④象征手法。如“乔木”象征高大的英雄形象,“枝上露,溅清泪”象征人民群众的悲恸,“寒梢冻蕊” 象征南宋王朝怯懦无能、不图进取的政治形势。【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字里行间充满信心和希望”错误,“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是词人面对南宋王朝不图进取、苟且偷安的现状的呐喊,饱含了词人的悲愤之情,而不是充满信心和希望。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鉴赏抒情手法的能力。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乔木生云气”,不仅写故家旧宅郁郁葱葱的气象,并暗示南渡的英雄人物离开此地已经很久,树木早已长得云气苍然了。“叹当时花竹今如此”,神韵凄绝,“风景不殊,正自有河山之异”,由人事说到花竹,又由花竹而感染到人事,然后用“枝上露”点明梅花,“溅清泪”双绾花和人。枝头花梢上洒落清露点点,仿佛是淌下无数清冷的泪滴。词人借乔木、梅花枝头的清露等景物,即景生情,歌颂了抗金名将韩世忠,表达了对南宋王朝的不满。②直抒胸臆。“叹当时花竹今如此!”深深叹息从前繁茂的花竹,如今却如此萧条冷寂。“怀此恨,寄残醉”,只能满怀悲恨和忧悒,把酒杯频频举起。抒发今不如昔的愤慨,对南宋小朝廷进行婉讽。“叹当时”“怀此恨”等句直接抒发了词人感时伤怀的悲愤之情。③运用典故。“战舰东风悭借便”,是借用周瑜曾乘东风之便,大破曹操军于赤壁的典故。这里作反用,意思是天不助人。这句连同以下“梦断神州故里。旋小筑,吴宫闲地”两句,用深沉悲壮的语言,为当日黄天荡一战未能生擒活捉金兀术,使得英雄的陕北故乡仍然沦于敌手而倍感惋惜,特别是为韩世忠后来因避权奸迫害休官退居而寄慨。④象征手法。“乔木生云气,访中兴、英雄陈迹”,乔木,指梅树,象征高大的英雄形象;“枝上露,溅清泪”,“溅清泪”双绾花和人,象征人民群众的悲恸;“寒梢冻蕊”象征南宋王朝怯懦无能、不图进取的政治形势。(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读书人要立志成为国家和社会的脊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论语·泰伯》中曾子就曾经指出“________,________”。(2)杜牧《阿房宫赋》中,用对比的手法突出阿房宫中音乐声之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3 )杜甫《登岳阳楼》中,诗人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士不可以不弘毅②.任重而道远③.管弦呕哑④.多于市人之言语⑤.戎马关山北⑥.凭轩涕泗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弘毅、呕哑、戎、凭轩、涕泗。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满族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的民间口头叙事性长篇说唱文学,被誉为“北方民族生活的百科全书”“①的史诗”,不仅具有民族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价值,还具有文学价值,在学术界广泛引起关注。从内容上说,它大体分为以下几类作品:第一类是“窝车库乌勒本”,也就是原始创世神话;第二类为“包衣乌勒本”,即家族传记类文学;第三类为“巴图鲁乌勒本”,指英雄传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传说故事类作品。“天宫大战”系列作品,属于“窝车库乌勒本”,包括最早的创世神话《天宫大战》,以及与其一脉相承的一系列史诗性作品《恩切布库》《奥克敦妈妈》等。《天宫大战》是满族神话的始祖与源头,其后世的神话或由这一神话衍生而来,或与这一神话有②的联系。《天宫大战》及其相关联的一系列作品,凝结着原始先民对天地形成、万物产生、人类诞生等问题的丰富想象。这一系列神话,情节生动,文字优美,感情色彩浓烈,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神话园地。满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以及③的包容精神。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词和文中“瑰宝”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答案】18.①包罗万象②千丝万缕③海纳百川19.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民族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20.B【解析】 【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由“百科全书”“史诗”可推知是说内容丰富,什么都有。可填“包罗万象”。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②由“《天宫大战》是满族神话的始祖与源头,其后世的神话或由这一神话衍生而来”“联系”可知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可填“千丝万缕”。千丝万缕: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③修饰“包容精神”,可填“海纳百川”。海纳百川: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也指心胸宽广)。【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语序不当,“不仅……还”后面的分句应该调换位置。“广泛”位置不当,应放在“关注”前面。【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瑰宝”用了比喻修辞。A.“眉”借指头部,用了借代手法。B.“苇”指像苇叶似的小船,用了比喻手法。C.“杜康”指美酒,用了借代手法。D.“樯橹”指船只,代指曹操的水军,用了借代手法。故选B(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如何让深藏于乡野阡陌、都市街巷的①?如何让浸润着匠人匠心的古老技艺、民俗艺术焕发新的光彩?影像记录本身就是保护非遗的必要手段,非遗技艺也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现象级“网红”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全新视角走进故宫,通过文物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带领人们了解故宫博物院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把镜头对准匠人们的手艺生活,用贴近年轻人的创新表达,展现精妙技艺背后的情怀与故事、凝结的审美与文化;纪录电影《天工苏作》从琳琅满目的苏州传统工艺门类中,选取养蚕丝织、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等非遗项目,展示古老技艺的工艺之美、匠心之巧。匠心之巧纪录片的艺术性再现,让我们在一招一式、一榫一卯、一针一线中了解古老技艺的前世今生、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深深触动了无数人的内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而传统,有些还有着较高的欣赏门槛,普通人②,而纪录影片恰恰可以充当人们走近非遗的“桥梁”。最初,田野考察中拍摄影像的目的,主要是做好非遗的记录和留存工作,侧重真实性、准确性。而面向大众的影视纪录作品,③,还努力追求镜头美、语言美、叙事美,以期给观众带来人文精神和审美体验的双重享受,也因此被寄予了更多传播、普及非遗的期待。如今,从走进院线的电影,到在网络上火热的微视频,越来越多非遗题材纪录影片逐渐打破“小众”“冷门”的标签,走进大众视野。它们精练地浓缩非遗的传承流变,讲述传承人背后的冷暖人生,为我们打开一扇扇认识非遗、了解传统文化的大门。21.请简要分析文中加点的三个词语的表达效果。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①多个数量词从建筑、丝织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非遗技艺的过程,表现了非遗技艺的精妙。②三个四字词语连用,增强了情感和语势,表达了对非遗技艺的高度赞叹之情。22.①非遗文化走进更多人视野②想要深入了解并不容易③在真实记录非遗技艺的同时【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一招一式、一榫一卯”对应建筑,“一针一线”对应纺织;“一”的意思是“每一”,强调“古老技艺”的细节。多个数量词从建筑、丝织等的细节方面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非遗技艺的过程,表现了非遗技艺的精妙。“一招一式、一榫一卯、一针一线”三个四字词语连用,增强了情感和语势,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表达了对非遗技艺的高度赞叹之情。【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此处问句引出后文的阐述,结合“保护非遗的必要手段,非遗技艺”可知,这里说的是“非遗”;再结合后文“影像记录本身就是保护非遗的必要手段,非遗技艺也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知,语段是强调“如何让大家认识、了解非遗文化”,可填“非遗文化走进更多人的视野”。②结合前后文“有着较高的欣赏门槛”“纪录影片恰恰可以充当人们走近非遗的‘桥梁’”可知此处说普通人了解非遗比较难,可填“想要深入了解并不容易”。 ③此处呼应前文的“侧重真实性、准确性”,下承“还……”,可填“在真实记录非遗技艺的同时”。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电视剧《麓山之歌》中,麓山重工直面困境,坚守主业,在创新智造中奋勇争先,勇于同世界工程机械巨头争锋。该剧一经播出,广受好评。像这样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还有很多,这也一再证明:创作者唯有对工业、工厂的魅力有感悟,观众才可能有感触;创作者对艺术有敬畏、能敬业,对生活有挖掘、肯投入,观众就一定不会吝惜掌声与赞美。反观有的电视剧,情节注水拖沓、脱离现实,主角光环笼罩等,“雷剧”频频出现,遭到观众吐槽。这些现象无不反映出创作者浮躁、功利的心态。上述材料让你对“敬业与浮躁”有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业精于“敬”荒于“躁”很多年前,韩愈老先生就对后人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谆谆告诫。纵使世殊时异,但是,韩昌黎的警言睿语在当下仍然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每一个从业者来说,只有以敬畏之心精耕细作于从事的职业,才能把所操之业做好。如果以浮躁之心敷衍塞责,只会把事情做得一塌糊涂。敬业,源于对职业的敬畏。如果没有敬畏之心,人浮于事,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麓山之歌》剧组正是以对职业的敬畏,精耕细作于从事的事情,才取得观众的掌声和赞美。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从事电视剧职业的人,由于被功利心加持,心浮气躁,速成的各种雷人的剧目非但没有赢得一片喝彩之声,反而是吐槽声不断。两相对照,我们清晰地看到,只有用敬畏的思想经营自己的职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才可能有很好的收获。否则,只会把自己置于被动不堪的境地。被誉为“泥腿子专家”的袁隆平,凭借对杂交水稻研究的挚爱,走出象牙塔,把实验室搬迁到田间地头,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终于突破一个个科研难关,解决了很多人的吃饭问题,成为“杂交水稻之父”;钟扬,为了搜集种子,填补科研空白,突破身体和生理的极限,甚至舍生忘死。之所以这样,源于他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一份爱。也正是以一份敬畏之心从业,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可否认,每一个卓有成就的人取得辉煌的成就都离不开他们对所操之业的敬畏。从敦煌女儿樊锦诗到教育楷模张桂梅,她们都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敬业爱业,为从事的职业奉献自己的精神。试想,每一个在运动赛场挥汗如雨的运动员,他们能够在各种赛场上争金夺银,如果没有敬畏职业的精神,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们怎么可能实现梦想,站在最高领奖台。 身处新时代,我们的未来充满太多的未知。作为未来的职业者,我们都肩负着一份责任和使命。如何在业界成为翘楚,不是以投机取巧的浮躁之心对待,而应该以只争朝夕、兢兢业业的敬畏之心精耕细作。一分付出一分馈赠,唯有精耕于本业,才有可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唯有精心呵护,才有可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麓山之歌》的成功和“雷剧”的吐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考和警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综合分析情境材料,它以电视剧《麓山之歌》的成功为话题切入点,探讨了其成功的原因:对职业的敬畏和勇于体验和实践的精神。如果没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如果不肯投入与挖掘,很难取得成功,也就不可能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探讨了《麓山之歌》的成功之后,材料又举反面例子,说明一些对职业没有敬畏感,被浮躁和功利裹挟的电视剧创作者拍摄雷剧,遭到观众的吐槽,进一步说明要获得成功,必须以敬畏之心从事所操之业。由此,可以思考的角度有:《麓山之歌》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对待自己从事的职业,是敷衍塞责,还是尽心尽力。厘清了情境材料的内容与关系,再回到写作任务。两句话,提出两个方面的要求,写作时只有把这两个要求落到实处,才完成了写作任务,体现了写作意旨:敬业与浮躁,提示了写作的思辨关系,明确了写作必须围绕这个辩证关系展开分析论述;“感悟与思考”,明确了文章表情达意的范围与内容,即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提取关键内容,然后由此引发感悟和思考。具体行文,可先简要分析材料,顺势提出文章中心论点——从事职业应该以敬畏之心经营,不应该以浮躁敷衍之思对待。然后,用观点观照现实,摆事实,讲道理,从不同角度阐述以敬畏之心从业的意义和以浮躁之意从业的弊端;最后,联系现实,现身说法,进一步阐述敬业对自我成长与发展的价值。立意:1.业精于“敬”荒于“躁”。2.敬畏职业不蹉跎。3.敬业是从业者的基本操守。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年高二生物下学年段性检测(四)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阶段性检测(四)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阶段性检测(四)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阶段性检测(四)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Word版附答案)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阶段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9月调研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28 00:45:01
页数:19
价格:¥2
大小:52.7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