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五)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河南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五)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中国传统的“象”,一开始就跟某一种具体的东西相关,是最接近“隐喻”的,事实上“象”就是一个隐喻性的名词。“隐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人的经历性、经验性,把人们曾经的某种经验、经历借助另一种东西表达出来。“象”对原始的具体经验的留存,使它有别于西方的“意象”“印象”(image)。从象形的角度来考察汉语语境下的“意象”的“象”的生成可以看出,“象”的经验性、具体性,甚至是我们后面看到的所谓的“触物性”——跟具体事物相接触后的经验性,构成了“意象”之“象”的第一个特性,这也是“意象”的第一个特性。“象”为什么会成为一种具有特别代表意义的文字符号?古代先民描绘动物的文字符号很多,为什么独独只有“象”的符号从同样是对实物的绘形演变成一个表述人们的想象活动的名词?《韩非子》说:“人希见生象也。”“象”这种动物,后人能见到的太少。对于使用这个符号的人来说,人们因很少见到实物所以只能去想象。其他的呢?犬、马、猪、牛、虎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依然能直接见到,无须想象。所以《韩非子》又说:“案其图以想其生也。”借助“象”的绘形去想象这样一种动物——“想象”的意义便酝酿其中。“象”的符号也就成了一种从具体而变为想象进而变为抽象的经验和经历的表达。我们通过追溯“象”的字源意义,可以看出汉语传统的“意象”和在西方“image”概念下滋生出的“意象”“印象”的区别——两者在原始意义上,或在隐喻意义上完全不同。源于“象”的中国传统“意象”的原始意义指的是某种具体存在(“大象”);我们所知道的“image”则指的是人的大脑对万事万物的一种反映、一种印象。两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传统“意象”最终生成为一个审美范畴,其中“象”的隐喻意义,也就是它对一个物体的“具体描绘”的特性,依然被保留在后来的“意象”范畴里 面,这个特性是西方人的“意象”(image)所不具备的。如果硬要说西方的“image”也有某种具象性的话,那一定是有其他的因素参与进来。我们还可以通过与文艺学的重要范畴“象征”一词做对比来加深对中国传统意象的理解。源自西方的“象征”(symbol)最早指的是双方之间的某种契约:把一个木板分成两块,各拿一半作为约定,合在一起,便是完成一个契约——借助某个符号化的“象”(木板)来验证和实现其所代表的意义——这就是“象征”最早的含义。“象征”具有某种“预先注入”的意义,也就是“事先约定好”的意义。后来“象征主义”的“象征”越来越像“意象”了,尤其是越来越像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意象”。“象征”不仅具有预定的意义,“象征”意象本身还会滋生出新的意义,也就是说每一个“象征”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个新的意象,一个新的语义世界。这一点跟中国传统的“意象”内涵是接近的。但“象征”的这个新义是从哪里来的呢?很显然不是从它的词源来的,而是后来人们在象征活动中,通过一种哲学性认知强加进来的、在西方原本的语言环境下,“image”和“象征”在词源上都找不到跟我们传统“意象”相近的那个意义。(摘编自熊开发《中国古典文学意象研究》)材料二: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子。“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隐喻”在文中指某一具体的东西中暗含着人们曾经的某种经验、经历,中国传统的“象”是最接近“隐喻”的。B.“意象”的第一个特性由经验性、具体性、触物性构成,在“意象”里,保存着对物体的“具体描绘”的特性。C.“象征”最早具有某种“预先注入”的意义后来在某种意义上能像中国传统“意象”一样滋生出新的语义世界。D.诗人理解了词语概念中的意义,就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并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言说。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韩非子》可知,“象”这种动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少见,所以人们需要通过想象去感知“象”的实物存在,于是便酝酿出“想象”的意义。B.西方的“image”在没有其他因素参与进来的前提下.不具有某种具象性的特征,因此也就无法生成为一种审美范畴。C.西方“象征”的新义不是从词源发展来的,而是通过哲学性认知强加进来的,在某方面接近中国传统的“意象”内涵。D.“树”与“叶”形象十分一致,都让人联想到密密的浓荫,但因为古典诗歌用词的独特性,“树”“叶”两个字很少连在一起。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曾经发生的赤壁之战,“赤壁”在古诗词中、经常暗含着古战场的影子,也会让人想到周瑜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B.《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会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是叶子,从而描写了秋天的树疏朗的形象。C.《致云雀》中的“云雀”具有积极昂扬志向高远的象征意义,在词源中与中国传统意象中“鲲鹏”的意义相近。D.“通灵宝玉”是《红楼梦》中的典型意象,蕴含多重内涵与意义,了解它就能洞察《红楼梦》的深刻内涵。4.请根据材料一对“触物性”的解读:跟具体事物相接触后的经验性,谈谈你对材料二“木”这一意象“触物性”的理解。5.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都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思。在鉴赏诗歌“意象”的含义时,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D2.B3.A 4.①“木”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树干,暗示着落叶,在经验中给人以疏朗的印象。②“木”的颜色可能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可能是干燥的,“木叶”在经验中给人落叶的微黄和干燥之感。5.①把握“意象”的原始含义,诗歌的意象具有具体性,诗歌意象包含对原始的具体经验的留存,把握意象的原始含义是理解其隐喻性的基础。②理解“意象”的隐喻性。“象”是一个隐喻性的名词,在诗歌的“意象”中,隐含着人们曾经的某种经验、经历。③理解“意象”的暗示性。诗人在使用意象时,通过暗示性,赋予诗歌语言“潜在的力量”,形成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把握意象的暗示性是理解诗歌情感的关键。【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D.“诗人理解了词语概念中的意义,就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并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言说”错误。由原文“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可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言说的条件是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并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B.“在没有其他因素参与进来的前提下,不具有某种具象性的特征”错误。由原文“如果硬要说西方的‘image’也有某种具象性的话,那一定是有其他的因素参与进来”可知,“硬要说”表明即使有某种因素参与进来,image也不具备中国“意象”的具象性。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B.“想起树干,而不是叶子”错误。由原文“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可知,“落木”会让我们想起落叶。C.“在词源中与中国传统意象中‘鲲鹏’的意义相近”错误。由原文“但‘象征’的这个新义是从哪里来的呢?很显然不是从它的词源来的,而是后来人们在象征活动中,通过一种哲学性认知强加进来的”可知,“云雀”的象征意义并不是从词源上来的。D.“了解它就能洞察《红楼梦》的深刻内涵”错误。意象只是我们了解文学作品的一个方面,并不是说理解了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就能洞察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所以理解“通灵宝玉”蕴含的多重内涵与意义,是我们洞察《红楼梦》深刻内涵的一个角度,但并不是说一定就能洞察《红楼梦》的深刻内涵。 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由原文“‘触物性’——跟具体事物相接触后经验性”可知,“触物性”是指跟具体事物相接触后的经验和感受。由原文“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可知,“木”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树干,暗示着落叶,在经验中给人以疏朗的印象。由原文“‘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可知,“木”的颜色可能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可能是干燥的,“木叶”在经验中给人落叶的微黄和干燥之感。【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由原文“源于‘象’的中国传统“意象”的原始意义指的是某种具体存在”“中国传统的‘象’,一开始就跟某一种具体的东西相关,是最接近‘隐喻’的,事实上‘象’就是一个隐喻性的名词”“‘象’对原始的具体经验的留存”可知,把握“意象”的原始含义,诗歌的意象具有具体性,诗歌意象包含对原始的具体经验的留存,把握意象的原始含义是理解其隐喻性的基础。由原文“‘隐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人的经历性、经验性,把人们曾经的某种经验、经历借助另一种东西表达出来”可知,“象”是一个隐喻性的名词,在诗歌的“意象”中,隐含着人们曾经的某种经验、经历,所以要理解“意象”的隐喻性。由原文“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可知,诗人在使用意象时,通过暗示性,赋予诗歌语言“潜在的力量”,形成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把握意象的暗示性是理解诗歌情感的关键。(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裕兴池里老舍戴水晶墨镜的那个,我看出来,是尤二爷。他们一共有五六个人,可不是一块儿来的。尤二爷和那个胡子是最先到的。烟茶来齐,电话还叫着,尤二爷把墨镜摘了放在桌上:“五哥,我不在乎那几个钱;输了赢了的还算回事?!不在乎钱;牌品,我说的是牌品!早知道有他,我就不耍!”五哥——那个胡子——已把丝袜子脱下,串着指缝:“没什么,赶明儿再凑一局,还约上他,圆过这个场;这么搁着也不像是回事,也没什么。”“咱不在乎那几块子钱;哎,子元!”子元进来了,穿着洋服,四十来岁,胖胖的,鼻子上满是笑纹;立好了向五哥和尤二爷鞠躬:“晚来一步!都有茶了?”五哥赶紧停止串脚缝,用“原来当”的手递烟,子元双手去接,“咦,喽。”鼻子上的笑纹过了眼睛,上了脑门。“子元哥,”尤二爷拍着自己的木床,“这儿!昨天的那个碴儿……”“就是。”“我不在乎那点钱,讲的是牌品。”“就是。”“子元,”五哥串了下儿满意的,“得给他们圆上这个磕儿,老这么搁着也不像回事儿。”“就是,五哥,那谁——”“六条的电话叫来没有,小四儿?”五哥问。“那谁——”“叫不通。”“先叫马科长那里!”“那谁——”子元忘了下句,“可不是。”“不在乎,”“子元,”光二爷和五哥说到了一块。尤二爷嚷了:“五哥?”“我刚要说这个,赶明儿咱们得圆上这个碴儿。”“五爷,电话!”“马,马!”五哥忙着喝了口茶,忙着把烟头扔在地上,忙着又点上一支,一手提着裤衩,忙着慢慢地走了。“子元哥,常玩,还能在乎几块子钱?你昨天没加入,可是总该看见了:他那是怎么打呢?!我告诉你,子元哥,气得我一夜没睡好。”“就是,五哥说得好,圆上这个碴儿。” “子元,”五哥叫,“马科长跟你说话。”“哟,你们二位,失陪,马科长电话。”子元向刚进来的两位立正鞠躬。“华亭,孟康?”尤二爷拍着木床,“这边!我说,昨个那一场,一夜没睡,我!不在乎那几块钱;牌品,牌——”“五哥!”华亭和孟康一齐立起来叫。“坐!我说,咱们得给他们圆上昨天那个碴,这么搁着不像回事。”五哥坐下。“当然!”华亭的声儿粗,孟康的声儿细,一齐这么说,合着音。“马科长,刚打来电话,说,今晚上都到他那儿去,再凑凑,也约上‘他’;二爷——”子元回来。“子元,我本来约大伙儿到我那儿去;既然马科长这么说,莫若今个先吃他,明天是我的。”“我都好办,有吃儿就行。”华亭哈哈地笑起来。“五哥,”尤二爷叫,脸上微微红了些:“我可是交待明白了,我可不为那几块钱;他太不够朋友!”全不言语了。华亭用热手巾擦脸上的油灰,孟康转着眼珠扒袜子。五哥叫:“小四!李二闲着哪吗?刮脸!”“叫曹五修脚,修完再洗,疼得钻心!”孟康的袜子还没扒下来呢。“我洗池子。”华亭知道非洗池子不能退油。“五爷,那边刮吧!”小四嚷。五爷走了。子元笑着跟了过去,“我也刮刮。”我看出了神,也跟去刮脸。“子元,晚上你去?”“稍晚一点,去总得去。”子元扭过头去笑。“二爷,”五哥放低了声,“二爷的话——”“就是,”子元紧跟着嗽了一声。孟康来了。“五哥,二爷今天是——”子元又嗽了声。尤二爷也跟来了,脸还红着点,眼睛来回扫着大家,极慢地往外喷着烟。“五哥,晚上我去不去呢?”“怎好意思不去呢;本来是我的请,吃马科长还不是一样?反正是咱们这伙人。”五哥说。“我先洗去了,”孟康说,“曹五这小子大概是死了!”“洗完再修也好。”尤二爷赶着说,很和气,有点无聊。“你问子元,”五哥说,“我是不是先约的马科长,子元?”“是,五哥。”子元的头立起来,用刮过的半边脸代表着全体的笑意。“我先约的他,他说他已经预备了;不去不大好意思,是不是?”“不是,”尤二爷心中似乎有点发乱,“我倒不是别扭;昨个,咱们不在乎那点钱!” “当然。”子元的头又立起来。尤二爷点了几下头,脸上透着思想很深沉,走过子元这边来。他俩走出理发室去,曹五拿着家伙包儿走进来。“曹五,人家找你半天了!”李二很不满意的样儿说。“又是那群王八兔子贼呀?”曹五往我这么看了一眼,看我是生人,他放大了胆。我多给了一毛的小账;要是曹五给我刮了脸,或是修了脚,我至少得给一块。骂得真脆!要是有人把这群玩意儿都煮巴煮巴当狗肉卖,我一定都买来,倒在河里去请王八们开开斋。(摘编自一九三五年一月《东方杂志》,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尤二爷口中的“他”自始至终没有出场,但通过尤二爷的介绍和其他人的反应可以明确,“他”和尤二爷几人是一丘之貉,但因牌品差而被这些人轻视。B.文中多次出现的“圆上这个碴儿”中,“碴儿”指嫌隙,“圆上”指弥补上、解决,文中的意思指说话人要想办法解决尤二爷和“他”昨晚打牌造成的小矛盾。C.尤二爷向五哥请教自己今晚去不去马科长家,并且表明去马科长家打牌不是为钱,但这种欲盖弥彰的话五哥看得很透彻,所以一直没有明确表态。D.李二等几个伙计身处社会底层,他们隐忍、狡猾,同时也有世俗生存技巧,会当面奉承尤二爷等人,也敢在背地里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是小说的叙述者、见证者,没有参与小说的情节发展,是作为局外人来观察尤二爷等人的,不表达自己的观点。B.尤二爷的水晶墨镜、五哥的丝袜、子元的洋服等都能体现出这几个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小说开篇用服饰就表现了人物特征。C.小说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述形式,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交代环境、叙述事件、推动情节发展等,能比较准确地表现人物的真实性格。D.“全不言语了”一句话后面分别描写了华亭、孟康、五哥等人的动作、语言等,形象地展现出他们在听了尤二爷的话后尴尬的状态。8.小说塑造了子元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尤二爷逢人就说昨天打牌的事和鲁迅《祝福》中祥林嫂逢人就说阿毛的故事,体现了二人哪些相同的心理?请简要分析。【答案】6.B7.A8.①极尽谦恭。看见五哥和尤二爷,“立好了”向他们鞠躬;“双手” 接过五哥递来的烟;接马科长的电话前,向华亭、孟康二人立正鞠躬。②处事圆滑。面对尤二爷的抱怨,子元都是用“就是”回答,不给出自己的意见;为了不发表有关尤二爷问题的意见,紧紧跟随着五哥刮脸;看到尤二爷跟过来了,用咳嗽提醒其他人不要讨论尤二爷的事情等。9.①逢人便说,对事情不能释怀。无论是尤二爷还是祥林嫂,他们都给遇到的很多人讲相同的事情。尤二爷心疼输掉的钱;祥林嫂在丧子后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逢人便说透露出她内心难以释怀的悲伤。②宣泄内心情感,得心理安慰。尤二爷愤怒昨晚打牌时那个“他”因为牌品差使得自己输钱,他心疼钱,但又碍于所谓的面子,就不断地给别人说昨晚牌局的事情,以此博取别人的同情;祥林嫂内心极度悲伤,想通过讲故事来表达对阿毛的思念之情,获得心理安慰。【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但因牌品差而被这些人轻视”表述有误,根据原文内容,“他”是和尤二爷几人一起打牌的牌友,尤二爷因打牌输了,心怀不满,但又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心疼输掉的钱,于是一再强调“他”的牌品不行,但从其他几个人的反应,要想办法解决尤二爷和“他”昨晚打牌造成的小矛盾可见,其他几个人并不轻视“他”。C.“一直没有明确表态”表述有误,根据原文内容,当尤二爷问五哥他去不去的问题,五哥的回答是“怎好意思不去呢;本来是我的请,吃马科长还不是一样?反正是咱们这伙人。”可见,五哥认为尤二爷应当去。D.“他们隐忍、狡猾,同时也有世俗的生存技巧,会当面奉承尤二爷等人,也敢在背地里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表述不当,原文中并没有他们“当面奉承尤二爷等人”的体现,他们在背地里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也不能说明他们狡猾。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艺术手法的能力。A.“我”“不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述有误,我对尤二爷一行人也是深恶痛绝的,原文当中有明确的表达,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如果是曹五给刮了脸,我要给他一块小账,只因曹五骂那群人骂得真脆,同时“要是有人把这群玩意儿都煮巴煮巴当狗肉卖,我一定都买来,倒在河里去请王八们开开斋。”都可看出“我”痛恨这些人。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根据原文对子元的描写,子元对所有人都毕恭毕敬,“鼻子上满是笑纹;立好了向五哥和尤二爷鞠躬”“子元双手去接”“子元向刚进来的两位立正鞠躬”等的描述,可见他的极尽谦恭。子元还是一个十分圆滑的人,他不表达自己的意见,只是随声附和他人的说法,比如文中不管谁说了什么,他的回答都是“就是”,再比如为了不发表有关尤二爷问题的意见,紧紧跟随着五哥刮脸;看到尤二爷跟过来了,用咳嗽提醒其他人不要讨论尤二爷的事情等都可见,他的圆滑周到,不发表任何意见,不得罪任何人。【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尤二爷逢人就说昨天打牌的事和鲁迅《祝福》中祥林嫂逢人就说阿毛的故事,两人共同的心理,一、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同情、认可,小说中尤二爷逢人就说起昨晚打牌数钱的事情,并一再强调“不在乎钱;牌品,我说的是牌品!”,他自己心疼输钱,又碍于面子不愿直说,于是就不断地给别人说昨晚牌局的事情,强调自己是不满于“他”的牌品太差,以此博取别人的同情、关注;《祝福》中的祥林嫂痛失爱子,“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她想通过自己的反复讲述来表达自己的痛苦,期望得到周围人的同情。二、逢人便说,对事情不能释怀。小说中的尤二爷心疼输了钱,一直耿耿于怀,“气得我一夜没睡好”等可见,他心中对于输钱一事难以释怀。祥林嫂对阿毛的死一直自责,“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她心中内心难以释怀的自责和悲伤。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①,乃载行。(求)太公、吕后不相遇。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求汉王,反遇楚军。楚军遂与归,报项王,项王常置军中。是时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间往从之,稍稍收其士卒。至荥阳,诸败军皆会,萧何亦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复大振。楚起于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项王之救彭珹,追汉王至荥阳,田横亦得收齐,立田荣子广为齐王。汉王之败彭城,诸侯皆复与楚而 背汉。汉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赦仓粟。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县,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①孝惠、鲁元:刘邦儿女。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楚A亦B使C人D追E之F沛G取H汉I王J家K家L皆M亡N不O与P汉Q王R相S见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睢水为之不流”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两句中的“为之”含义相同。B.“汉王间往从之”与“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两句中的“间”含义相同。C.“汉军荥阳”中的“军”是名词作动词,与成语“军临城下”中的“军”在用法与含义上不同。D.赐骸骨,是请求赐回骸骨,归葬故乡,是请求告老还乡的委婉说法和习惯用语,也称“乞骸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王带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攻打楚军,项羽命令其他将领攻打齐国,自己带领军队迎击汉王军队,并将之打得惨败。B.汉王在逃跑的过程中,家人也各自分散,最终孝惠、鲁元得以逃脱,而太公、吕后和吕后的兄长被项羽抓住。C.汉王到荥阳后,会集各路军队,萧何也征发了一些老弱之人,于是汉王实力大振,得以阻止楚国军队西进。D.因为项王多次侵夺汉军甬道而致粮食匮乏,汉王感到害怕,请求与项羽讲和,项羽在范增的劝说下没有答应汉王的请求。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2)汉王之败彭城,诸侯皆复与楚而背汉。14.汉王利用陈平提出的反间计成功离间了项王和范增的关系,请简要概括汉王反间计实施的具体过程。【答案】10.GKN11.A12.B13.(1)吹断了树木,毁坏了房屋,飞沙走石,天色渺茫,白日光线昏暗,(狂风)向楚军迎面扑来。(2)汉王在彭城战败,诸侯们又都亲附(跟从)楚王而背叛了汉王。 14.①看到项王使者来,先准备丰盛的宴席;②假装将项王的使者误认为是范增的使者;③撤掉丰盛的宴席,以不好的饭食招待项王的使者。【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句意:楚军也派人追往沛县,捉拿汉王家眷,家眷都已逃亡,没能和汉王相见。“之”为动词,宾语为“沛”,所以应在“沛”后面断开,即在G处断开;“取”的宾语为“汉王家”,所以应在第一个“家”后断开,即在K处断开;第二个“家”的谓语为“亡”,所以应在“亡”后断开,即在N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A.“含义相同”错误,含义不同。“因为/凝结”;句意:睢水因此堵塞断流/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B.正确。均为“从小路”;句意:汉王抄小路来到周吕侯那里/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C.正确。“驻扎/军队”;句意:汉军驻扎在荥阳/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D.正确。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而太公、吕后和吕后的兄长被项羽抓住”错误。由原文“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求汉王,反遇楚军。楚军遂与归,报项王,项王常置军中”可知,太公、吕后和吕后的兄长被楚军抓住,而不是被项羽抓获。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晦”,昏暗;“逢迎”,迎面扑来。(2)“与”,亲附;“背”,背叛。【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县,举欲进之”可知,看到项王的使者来,先准备丰盛的宴席;由原文“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可知,假装将项王的使者误认为是 范增的使者;由原文“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可知,撤掉丰盛的宴席,以不好的饭食招待项王的使者。参考译文:春天,汉王统率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共五十六万人,东进攻打楚国。项王听到这个消息,就命令诸将攻打齐国,而自己带领精兵三万人南进,从鲁县出胡陵。四月,汉军已全部进入彭城,掳掠那里的财宝、美人,每天摆酒席大会宾客。项王于是从西边的萧县出发早晨攻击汉军,向东进发到达彭城,中午,把汉军打得大败。汉军都败逃,相继逃入谷水、泗水,楚军杀死了十多万汉军士卒。汉军向南往山里逃跑,楚军又追击到灵壁东面的睢水上。汉军退却,被楚军逼迫,死伤惨重,汉军十多万人都落入睢水,睢水因此堵塞断流。楚军将汉王重重包围。这时大风从西北刮起,吹断了树木,毁坏了房屋,飞沙走石,天色渺茫,白日光线昏暗,(狂风)向楚军迎面扑来。楚军大乱,溃不成军,汉王才得以和几十个骑兵逃走。汉王打算经过沛县,接家眷西行。楚军也派人追往沛县,捉拿汉王家眷,家眷都已逃亡,没能和汉王相见。汉王在路上遇到了孝惠帝、鲁元公主,就用车拉着一块儿走。他寻找太公、吕后,没有找到。审食其跟随太公、吕后从小路潜行,寻找汉王,反而碰上了楚军。楚军就带他们回到军营,报告了项王,项王把他们安置在军营里。这时吕后的哥哥周吕侯为汉率兵驻扎在下邑,汉王抄小路来到周吕侯那里,慢慢收集了一些逃散的士卒。到了荥阳,各路败军都会合在一起,萧何也征发关中没有进行兵役登记的老弱来到荥阳,声势又振作起来。楚军从彭城出发,常常乘胜追击败兵,与汉军在荥阳南面的京、索之间交战,汉军打败了楚军,楚军因此不能越过荥阳西进。项王援救彭城,追赶汉王到达荥阳,田横也乘机收复了齐地,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汉王在彭城战败,诸侯们又都亲附(跟从)楚王而背叛了汉王。汉军驻扎在荥阳,修筑了一条甬道,与黄河相连,以便运取敖仓的粮食。汉高祖三年,项王屡次侵夺汉军的甬道,汉王粮食缺乏,恐慌起来,请求讲和,划分荥阳以西归汉。项王想要答应他。历阳侯范增说:“汉军容易对付,现在放掉他们,不予以消灭,以后一定要懊悔。”项王就和范增加紧围攻荥阳。汉王深为忧虑,就采用陈平的计策离间项王和范增。项王的使者来了,给他准备了猪、牛、羊齐全的丰盛筵席,打算端上去。端饭菜的人一看使者,假装惊愕地说:“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没想到是项王的使者。”把饭菜又端了下去,拿粗菜恶饭给项王的使者吃。使者回来报告了项王,项王就怀疑范增私通汉军,渐渐剥夺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的形势,大局已定,君王好自为之。请让我回家吧。”项王答应了他。范增走了,还没有到彭城,因背上长毒疮死去了。(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鹧鸪天 李清照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①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蓠菊蕊黄。【注】①仲宣:王粲,字仲宣。十七岁时因避战乱,南至荆州依刘表,不受重视,曾登湖北当阳县城楼,写了著名的《登楼赋》。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用词精练,“上”字写词人观看光线爬上窗棂时的百无聊赖;“恨”字写梧桐之恨,实则凸显词人内心之恨。B.“仲宣怀远”借王粲写《登楼赋》抒发壮志未酬、怀乡思归之情的典故,透露出词人孤身漂泊,思归不得的幽怨之情。C.结尾两句借“尊前醉”“菊蕊黄”自我宽解,寻求自我超脱,词人随意痛饮,不辜负大好秋光,流露出悠然自得的心理。D.本词上片以景物烘托气氛,下片引历史人物抒写悲慨、并且以“酒”贯穿全词,将“愁”情暗含于其中,情感抒发委婉含蓄。16.本词是作者晚期作品,主旨写“愁”,第三、四句中为什么却说“更喜”“偏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5.C16.①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更觉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②茶能解酒,更喜苦茶,说明酒喝得多,可见内心的愁情之重;梦醒更能闻到瑞脑香气宜人,说明环境的清寂,反映的是作者内心的冷清。③以“喜”“宜”写“愁”,以喜写悲,更能衬托出作者愁情之重和内心的孤独与寂寥。【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流露出悠然自得的心理”错,“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蓠菊蕊黄”两句写飘零的命运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日思夜想的故土不知何日才能重归,总不能一直凄凉感伤,被无边的愁苦压倒吧。不如端起杯中美酒,随意痛饮,别辜负了东篱盛开的菊花。此两句本来是借酒浇愁,却又故作达观;而表面上的达观,实际隐含着悲愁难遣的家国之思。因此,把酒对菊绝非赏心乐事,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排遣。这种自宽自慰的说法,看似轻松,实则含怨。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从句意上看,“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两句的意思是: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更觉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从情感上看,酒饮得多,表明愁重。苦茶虽宜解酒,但精神上的苦闷,根本不是借酒浇愁、饮茶解醉所能排解。主人公在燃香独坐、默然沉思中,似乎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其内心深处,仍是愁云恨雾,挥之不去,内心无比冷清。从手法上看,以“喜”“宜”写“愁”,以喜写悲,更能衬托出作者愁情之重和内心的孤独与寂寥。(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象密集,描绘出作者登高所见之景,为下文抒发情感作出充分铺垫。(2)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遥望金陵后,生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3)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过渡,由对阿房宫的地理位置的描写转到对阿房宫的具体建筑的描写。【答案】①.风急天高猿啸哀②.渚清沙白鸟飞回③.雕栏玉砌应犹在④.只是朱颜改⑤.二川溶溶⑥.流入宫墙【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猿”“渚”“砌”“溶”等。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阅读和欣赏《红楼梦》,家族文化是一个①______的内容。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曹雪芹对家族是充满热爱的。对家族基业的开创者宁、荣二公,作者充满敬意和景仰之情,透出一种自豪感。()足见作者的虔诚。对家族的破败没落,作者并没有②______,而是为之惋惜。比如第五回中,荣、宁二祖对警幻仙姑嘱咐:()第十三回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从这两处可以看到,无论是人物的对话还是场面的描写,作者都是郑重其事的,丝毫看不出有反讽、嘲弄的色彩。对于造成家族悲剧的根源,曹雪芹有着很清醒的认识。首先,是因为家族主要成员的堕落。()其次,家族的破败也是奴仆们明争暗斗的结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正是很多小事汇集起来,形成强大的破坏力,摧毁了整个家族。通过作者对家族兴衰的描写,揭示出一个中国古代家族生存的结论,这就是“富不过三代”。祖先出 生入死、③______开创基业,子孙花天酒地、胡作非为,不能守业,这是中国古代许多家族难以逃脱的宿命。《红楼梦》生动展示了这条规律。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下列从《红楼梦》中选取的相关事例,填入文中括号中,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使彼跳出迷人圈子,入于正路。”②《红楼梦》第二回,作者借冷子兴之口说出了这一点;③比如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中的祭祖场面描写;④“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A.③①④②B.④②③①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答案】18.①不可或缺(必不可少)②幸灾乐祸(冷嘲热讽)③含辛茹苦(筚路蓝缕)19.作者通过对家族兴衰的描写,揭示出一个中国古代家族生存的规律,那就是“富不过三代”。20.A【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由前文“阅读和欣赏《红楼梦》,家族文化是一个……”可知,此处突出家族文化的必不可少,故用“不可或缺/必不可少”。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必不可少:绝对需要的或者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的。第二空,由前文“对家族的破败没落,作者并没有……”可知,此处表达作者并没有嘲笑家族的破败没落,故用“幸灾乐祸/冷嘲热讽”。幸灾乐祸:对别人的灾祸不但不同情,反而感到高兴。冷嘲热讽:尖刻、辛辣的嘲笑和讽刺。第三空,由前文“祖先出生入死”可知,此处突出祖先开创基业时的艰辛,故用“含辛茹苦/筚路蓝缕”。含辛茹苦:形容经受过艰辛困苦。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一是语序不当造成主语残缺,应把“通过作者……”改为“作者通过……”;二是搭配不当,应把“揭示……结论”改为“揭示……规律”。【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第一处,由后文“足见作者的虔诚”可知,此处表达作者的敬意和景仰之情的文中体现,故填“ 比如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中的祭祖场面描写”;第二处,由前文“比如第五回中,荣、宁二祖对警幻仙姑嘱咐”可知,此处为荣、宁二祖的嘱咐之语,故填“使彼跳出迷人圈子,入于正路”;第三处,由前文“第十三回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可知,此处为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之语,故填“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第四处,由前文“首先,是因为家族主要成员的堕落”可知,此处为原文中借冷子兴之口说出家族主要成员的堕落,故填“《红楼梦》第二回,作者借冷子兴之口说出了这一点”。综上,填入文中括号中的应是③①④②。故选A。(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江南水乡竟然也会发生大旱,我国“南涝北旱”的格局正在改变。最快15天就会发生一场特殊的干旱灾害……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___①___,其中,有一类发展迅速、预见期短、强度大、破坏性强的干旱——骤旱也愈加频繁与强烈。___②___?顾名思义,骤旱是指在异常高温和降水极度亏缺的共同作用下,局地土壤湿度快速下降,在数周内即发展至重度干旱的干旱事件。骤旱会快速降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导致湖泊等地表水体迅速干涸,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在湿润地区,骤旱往往比缓旱___③___。湿润地区水汽充足,当雨季少雨时,强烈的太阳辐射和高温热浪会加速水分的损失;同时湿润地区植被茂盛,缺水时植物也可以从深层土壤汲取水分,有利于蒸散发的增加,容易形成骤旱。人类活动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由缓旱向骤旱的转变,与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化引起的蒸散发异常和降水短缺异常显著加剧密切相关。在部分地区,骤旱也许将成为一种新常态。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2.请简要概述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语言流畅,不超过70个字。【答案】21.①干旱事件频发;②什么是骤旱;③发生得更频繁/更容易发生22.水汽充足、植被茂盛的湿润地区,在雨季少雨时,太阳辐射剧烈、高温热浪、植物汲水都会导致大量水分损失,再加上人为因素,所以容易发生骤旱。【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依据“最快15天就会发生一场特殊的干旱灾害……”推断干旱事件发生频繁,故可填写“ 干旱事件频发”。第②空,依据“顾名思义,骤旱是指……”以及句尾的问号推断此处应该是问什么是骤旱,故可填写“什么是骤旱”。第③空,依据“湿润地区水汽充足,……容易形成骤旱”推断湿润地区更容易发生骤旱,故可填写“发生得更频繁/更容易发生”。【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第一句为总领句,是说在湿润地区,“骤旱”更容易发生;后面是分析骤旱形成的两个原因,“湿润地区水汽充足,当雨季少雨时,强烈的太阳辐射和高温热浪会加速水分的损失;同时湿润地区植被茂盛,缺水时植物也可以从深层土壤汲取水分,有利于蒸散发的增加,容易形成骤旱”,概括为:水汽充足、植被茂盛的湿润地区,在雨季少雨时,太阳辐射剧烈、高温热浪、植物汲水都会导致大量水分损失;“人类活动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由缓旱向骤旱的转变,与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化引起的蒸散发异常和降水短缺异常显著加剧密切相关”,概括为:人为因素。据此,使用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所以……”表达即可。故答案为:水汽充足、植被茂盛的湿润地区,在雨季少雨时,太阳辐射剧烈、高温热浪、植物汲水都会导致大量水分损失,再加上人为因素,所以容易发生骤旱。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谏太宗十思疏》直言进谏,警示君主;《答司马谏议书》据理辩争,剖白心迹;《阿房宫赋》立足现实,评说盛衰;《六国论》借古讽今,以史为鉴;等等。作为青少年,在我们身边,从来不缺少理性的声音,我们既要能够发出理性的声音,又要善于倾听理性的声音。请以“理性的声音”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以四篇古文为陈述对象,突出其中“理性的声音”,以及古人对待“理性的声音”的态度。作文要求中对写作立意及文体做了较明确的引导:“发出理性的声音”“倾听理性的声音”,以“理性的声音” 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理解什么是“理性的声音”;二、阐述如何对待“理性的声音”;三、结合时代论述“理性的声音”的现实意义,增加作文的高度和深度。另外,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与要求,除开头的称呼语和问候语之外,结尾要有结束语和致谢;同时,要注意演讲稿的语言,体现出新时代青年的热忱与理性思辨精神。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唐太宗时期魏徵常痛切陈词、犯颜直谏,发出理性的声音,触及唐太宗思想深处的隐微,而唐太宗也从谏如流,虚怀若谷,善于倾听并接受理性的声音,从而成全了两人的千古美名的事例,同时引用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名言,论证青年一代应理性思考,敢于发出理性的声音,并善于倾听理性的声音。在论据的选择上,应注意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的综合使用。如可以引用霍尔巴赫“一切正直和诚实的心灵都倾听理性的声音”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也可以立足于当下,结合当下社会存在的迷信权威,偏听偏信,随波逐流等现象,以其危害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立意:1.倾听理性声音,让人生充满智慧。2.用理性武装自己,让理性照耀人生。3.发出理性的声音,展现人生的智慧。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27 15:15:01 页数:19
价格:¥2 大小:49.8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