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屯溪一中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每小题3分,共60分)1.中国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我国数以千计的新石器遗址可以分为以下六大板块。板块一陕豫晋邻近地区,以仰韶文化为代表。板块二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板块三湖北及邻近地区,以巴蜀文化和楚文化为代表。板块四长江下游地区,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板块五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地区。板块六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以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为代表。上表可以说明()A.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B.当时的南北方文化交流频繁C.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D.早期中华文明各自独立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观察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专家将我国数以千计的新石器遗址按照地理分布,梳理为六大板块,反映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故C项正确;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未将“板块三”“板块四”“板块五”等概括其中,故排除A项;仅有六大板块的分布和代表,不能说明当时南方与北方文化交流频繁,排除B项;材料虽然提到了中华不同地区的文明,但综合起开看是为了突出中华文明起源多元性,排除D项。故选C项。2.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墓葬、房址等遗存,其中多数墓葬无随葬品,有随葬品的墓,随葬品的数量悬殊,少者仅一两件,多者百件以上。这表明当时()A.早期奴隶制国家产生B.阶级对抗尖锐C.男性处于统治地位D.贫富分化出现【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多数墓葬无随葬品”“随葬品的数量悬殊,少者仅一两件,多者百件以上”体现了当时墓葬中 随葬品的差异,表明当时出现了贫富分化,D项正确;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排除A项;B项“尖锐”的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男女地位,看不出男性处于统治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3.西周分封制下,土地和劳动者名义上都归周王所有,下一级须对上--级承担缴纳贡赋服力役、军事保卫和述职等义务。这表明,周王通过分封制A.加强对地方统治B.使国家日益强盛C开发了边远地区D.直接控制了地方【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下一级须对上一级承担缴纳贡赋服力役、军事保卫和述职等义务”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与使国家日益强盛、开发边远地区的说法无关,排除BC项;西周通过分封制对地方实行间接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4.商鞅变法“分异令”中规定:家庭内如果有两个及以上成年儿子,要为其子分家,否则要加倍征收其家之赋税。这一措施旨在()A.保证国家治理的物质基础B.为秦国兵源提供有利保障C.为小农经济形成奠定基础D.加强中央对地方严格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当时税收来源很大一部分是所谓“户赋”即按户缴纳赋税,政府要求从原本的大家庭中析分出大量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这样政府所掌握的户数大大增加,其征收的户赋收入自然随之提高,就会为国家治理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A项正确;B项和C项不是其主要作用,排除BC项;县制主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严格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5.《舆地志》记载:“秦始皇并天下,分置三十六那,各领县。”使郡县制成为定制,并以那辖县。秦始皇的做法()A.推动了全国统一完成B.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C.消除了地方割据基础D.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答案】B【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大力推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中央集权得到巩固,B项正确;郡县制的推行与全国统一的完成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C项中的“消除了”说法错误,排除C项;秦始皇的做法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6.汉初,中央政府在东方原楚、齐、赵等六国旧地主要分封诸侯王;在西部基本沿用郡县制。由此可见,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意在()A.以血缘关系拱卫皇权B.安抚灭楚异姓功臣C.推动边患问题的解决D.从俗而治维护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汉初,中央政府在东方原楚、齐、赵等六国旧地主要分封诸侯王;在西部基本沿用郡县制”可知,由于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等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西汉初年政府“从俗而治”,在东部分封诸侯王有利于巩固新生的政权,D项正确;东边的分封能够体现以血缘关系拱卫皇权,但是西边的分封制无法体现,A项片面,排除A项;安抚异姓功臣的确是通过分封,但是无法解释材料中区域分布的现象,排除B项;西汉时期边患问题的解决是通过军事斗争实现的,排除C项。故选D项。7.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地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A.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C.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D.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董仲舒迎合国家大一统的需要,对儒学进行改造,形成新儒学,说明的是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A项正确;董仲舒的新儒学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排除B项;孔子是儒学的代表,不被认可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董仲舒新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8.《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南朝沈约的《宋书》中却描述江南地区“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种变化()A.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政区的调整C.说明江南的条件优越D.缘于北方移民南迁【答案】D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南朝沈约《宋书》中却描述江南地区‘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及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大量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农业的发展,D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始于唐朝中期,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农业产量的大幅提高,其直接原因是农业生产方面的因素,而不是政区调整,排除B项;《史记》所说的汉代和南朝时期,江南自然条件都优越,排除C项。故选D项。9.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云冈石窟建设进入晚期。与中期造像相比,菩萨造像大多身形修长,身缠帔帛,神情高傲,给观者以洒脱超然之感,而这种形象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神仙形象相符合。这反映当时A.佛像雕刻技术日益创新B.北方分裂割据混战不止C.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D.民族交融进程停滞不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云冈石窟造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仙形象相符合,体现了佛教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呈现出本土化趋势,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北方分裂割据混战不止,排除B项;D项说法错误,此时各民族不断交融,排除D项。故选C项。10.《元和郡县图志》载:“炀……通济渠……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该河道的开通()A.缓和了隋朝的社会矛盾B.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D.淡化了社会门第等级观念【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此河道为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发展,C项正确;隋朝大运河加重了徭役负担,激化了隋朝的社会矛盾,排除A项;隋朝大运河并不是藩镇割据出现的原因,排除B项;隋朝运河开通与社会门第等级观念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11.唐政府为加强同边疆各族的联系,采取了灵活的民族政策。其中为加强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而采取的策略是()A.武力征服B.实行和亲C.册封吐蕃首领D.设机构直接管理【答案】B【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唐政府实行和亲政策。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B项正确;唐政府通过实行和亲以加强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A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12.唐高宗以后,最高统治者一方面通过“墨敕”“内降”等方式,绕开正规的颁诏程序,直接处理行政事务;另一方面,在三省制外设置大量的使职,使职“不缘曹司,特奉制敕”,并直接“入奏天阙”。这些措施的实施()A.便于集体决策以减少失误B.使中央集权得到逐步加强C.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D.有利于分化事权加强皇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高宗以后……在三省制外,设置大量的使职,使职‘不缘曹司,特奉制敕’,并直接‘入奏天阙’”可知,这些措施实施的目的在于分化事权以加强皇权,D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有利于集体决策减少失误,而高宗以后的措施不利于集体决策减少失误,排除A项;中央集权涉及削弱地方,加强中央,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中国古代在君主专制的官僚体制下任何举措都无法绝对保障吏治的清明与高效,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的选官制度。这说明朝代制度选拔标准或方式汉代察举制德行学问,荐举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声望,品评隋唐科举制考试成绩A.政府对读书人控制减弱B.官吏道德水平不断下降C.世家子弟入仕日益受阻D.官员选拔整体趋向公平【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选拔标准从举荐到门第再到考试成绩,这种演变趋势体现了官员选拔整体趋向公平,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科举选官注重读书人的考试成绩,因此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体现了政府对读书人控制逐渐增强,而不是减弱,排除A项;“官吏 道德水平不断下降”的说法从材料中不能看出,而且说法过于武断,排除B项;科举制下,世家子弟也可以通过读书、考试入仕,故“世家子弟入仕日益受阻”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4.《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历史修撰由私家撰著到官方主持,这说明政府开始干预史书的编撰,说明官修史书修撰突出其政治性,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政治性,没有体现真实性、公正性和客观性,排除ABD项。故选C项。15.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后期(中国)。这道题目最怕看错单位,图表说的是每户而不是每个人。注意到这一点以后,我们看特殊值,比例最大的是20-130亩,最小的是300亩以上。每户人家必然不止一个人,平均下来的话,个人占有的土地并不多,而20-130亩就是一个几口人的农户所占有的土地,这个规模的土地占比高,就说明大部分是自耕农,A项正确;从300亩的规模占有比例最低可知,土地集中并不突出,如果300亩以上的 比例是百分之七十几,那么我们倒是可以这么说,排除B项;C选项时间上错误,均田制在北魏时期创立,在唐中叶瓦解,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生产效率,排除D项。故选A项。16.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后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A.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B.缓和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根据材料信息,“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设立政事堂,而政事堂设立之后“鲜有败事”,说明政事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政过程中的扯皮现象,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D项正确。在君主专制体制下,唐太宗建立政事堂本就是君主的权力,A项中“扩大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政事堂的设立缓解了各部门之间的扯皮情况,但不代表会缓和各部门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君权和相权矛盾解决的标志是在明太祖废丞相,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7.据《新唐书》记载,“(唐初)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代宗时,始以亩定税,而敛以夏秋。”这反映了两税法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B.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D.促进了均田制的稳定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代宗时,始以亩定税,而敛以夏秋。”可得出两税法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并分夏、秋两季征收,这样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也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B项正确;保证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两税法是税收政策,不能抑制土地兼并,排除C项;均田制已经瓦解,才有两税法的推行,排除D项。故选B项。18.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文艺成就达到高峰,出现了“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这一时期文艺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有(  )①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②官僚政治逐渐成熟提供了人才基础③程朱理学提供了思想源泉④民族交融提供了多元的文化基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恢复,南方经济开发,为文艺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①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成熟和发展,②正确;程朱理学形成于宋代,与材料不符,③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及隋唐时期的开明民族政策,提供了多元的文化基因,④正确;故选B项;排除A、C、D项。19.下表是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此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两宋时宰相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强大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B项正确;南宋时期任职宰相的人,其祖辈是高级、中级官员的情况大大减少,而祖辈无官职记录的情况明显增多,说明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这是科举制功能强化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20.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创立的政治制度对应正确的是() A.契丹——“四等人制”B.西夏——南、北面官制C.金朝——猛安谋克制D.蒙古——八旗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朝推行猛安谋克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体制,C项正确;元朝推行四等人制,排除A项;辽推行南北面官制度,排除B项;清朝推行八旗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题,共计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伙邪臣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天子观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故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及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馀焉。吴楚时,前后诸侯或以适削地,是以燕、代无北边郡,吴、淮南、长沙无南边郡,齐、赵、梁、楚支郡名山陂海成纳于汉,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馀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汉都八九十,形错诸侯闲,犬牙相临,秉其院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据司马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整理材料三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延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制据的地理条件。……——中国论文网(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初期所面临的政治问题和解决方法。(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答案】(1)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2)政治问题: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统治不稳定。解决办法:通过“推恩令削弱诸侯。补充解决揩施:政治:刺史制度。通过派遣刺史定期监察地方,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经济:盐铁官营,通过将盐铁专营权收归国有,增加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文化:尊崇儒术,通过思想的大一统加强政治大一统。(3)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解析】 【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周、秦朝、西汉时期的中国。制度:材料“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是对西周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描述;材料“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是对西汉时期郡国并行制的描述。【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政治问题:根据材料“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伙邪臣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可知,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统治不稳定。解决办法:根据材料“天子观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可知,通过“推恩令削弱诸侯。补充解决揩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补充措施如政治:刺史制度,通过派遣刺史定期监察地方,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经济:盐铁官营,通过将盐铁专营权收归国有,增加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文化:尊崇儒术,通过思想的大一统加强政治大一统。【小问3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时期的中国。原因:根据材料“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可知,行省权力大而不专;根据材料“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制据的地理条件”可知,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关系上的大动荡和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结构上的宗法“礼治”逐渐松弛和瓦解,从而使“士”阶层从宗法制度的羁绊下解放出来,选而为”百家争鸣”的兴起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摘编自周继旨《论先秦的“百家争鸣”与“士”阶层的解放》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学派,人们总称为诸子百家。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即相互影响,又互相批判,在思想战线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加争鸣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百家争鸣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促进作用。——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家争鸣兴起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时期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答案】(1)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诸侯纷争,社会动荡;新兴士阶层的崛起;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私学兴起(或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学术环境宽松自由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儒家:孟子,人性善、“仁政”(或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道家:庄子,崇尚道遥自由;阴阳家:邹行,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相生相胜”理论墨家:墨子,节俭、“兼爱”“非攻”、 尚贤法家:韩非,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因素:由材料“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关系上的大动荡和大变革”得出,社会经济的发展,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由材料“政治结构上的宗法‘礼治’逐渐松弛和瓦解,从而使‘士’阶层从宗法制度的羁绊下解放出来,从而为‘百家争鸣’的兴起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得出,私学兴起,学术环境宽松自由,新兴士阶层的崛起;由所学知识可知,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小问2详解】代表人物:由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提倡隆礼重法;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崇尚道遥自由;阴阳家代表人物是邹行,他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主张节俭、“兼爱”“非攻”、尚贤;法家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23.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刻地指出,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结合某一具体时期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答案】示例一:论题:唐朝的民族政策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阐述:唐朝采取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态度,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政策。通过实行设置行政机构,加强对边疆的管辖;和亲;册封;战争;会盟多种治理方式,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各民族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汉族与边疆民族的交往与交流。总之,唐朝民族的政策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开拓了疆域,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示例二:论题: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北方动荡。公元5世纪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北方长期分裂动荡的局面,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为了吸收汉族文化,巩固北魏统治,北魏孝文帝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孝文帝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 治,把国都从平城迁到洛阳;迁都之后采取全面汉化的政策,移风易俗。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奠定了基础。总之,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解析】【分析】【详解】根据“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史实,可以拟出论题: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阐述: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以及孝文帝的影响进行阐述。最后总结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其他论题,言之成理即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0-19 07:30:02 页数:12
价格:¥2 大小:38.5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