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仁寿一中北校区高2025届高二上生物入学测试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一分,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50分)一、单选题1.白头叶猴和黑叶猴是分布于我国南部的两种灵长类动物,二者的自然分布区没有重叠,白头叶猴分布在左江以南、明江以北,而黑叶猴分布于左江以北和明江以南。在动物园中,二者曾成功杂交并产生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头叶猴和黑叶猴种群存在着地理隔离B.由动物园杂交结果可知二者属于同一物种C.二者毛色差异可能与自然选择压力无关D.二者均朝着适应各自生活环境的方向进化【答案】B【解析】【分析】判断是否为同一物种的依据是生殖隔离,生殖隔离:在自然条件下不能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详解】A、白头叶猴和黑叶猴种群生活环境不同,存在着地理隔离,A正确;B、杂交后代育性未知,故不清楚确定是否属同一物种,B错误;C、毛色变异可能是中性突变,C正确;D、二者均朝着适应各自生活环境的方向进化,D正确。故选B。2.小鼠的黄色体毛基因被甲基化后,基因中的碱基序列不变,但基因的表达会被抑制,这样的现象叫作(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表观遗传D.染色体变异【答案】C【解析】【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详解】生物表观遗传是指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小鼠的黄色体毛基因被甲基化后,但基因的表达会被抑制,这样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C正确。 故选C。3.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1、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的分配是不均等的,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了三个小的极体和一个大的卵细胞。2、受精作用过程中♀、♂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不是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正常情况下雌配子远远少于雄配子。【详解】A、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进行的是不均等分裂,因此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大于1/4的细胞质,A错误;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均等,B错误;C、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后,含有很少的细胞质,因此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正确;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但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D错误。故选C。4.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可据此判断出显性性状和性状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分别为(  )杂交组合子代表型及数量一甲(顶生)×乙(腋生)102腋生,98顶生二甲(顶生)×丙(腋生)197腋生,202顶生三甲(顶生)×丁(腋生)全为腋生A.顶生;甲、乙B.腋生;甲、丁C.顶生;丙、丁D.腋生;甲、丙【答案】B 【解析】【分析】判断显性性状的一般方法为: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则亲本表现型则为显性;或者根据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全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个体全为纯合子;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详解】杂交组合三甲(顶生)×丁(腋生),子代全为腋生,因此可以确定腋生为显性性状,顶生为隐性性状,且亲本全为纯合子,即甲为隐性纯合子,丁为显性纯合子;而杂交组合一和二的子代中腋生、顶生均约为1:1,因此可以确定乙(腋生)和丙(腋生)均为杂合子,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因此能稳定遗传的个体为甲和丁,B符合题意。故选B。5.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SS的个体占24%,Ss的个体占72%,ss的个体占4%。该种群中基因S和s的频率分别是()A.24%、76%B.36%、64%C.57%、43%D.60%、40%【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SS的个体占24%,Ss的个体占72%,ss的个体占4%。该种群中基因S和s的频率分别是,S=24%+1/2×72%=60%,s=4%+1/2×72%=40%,D正确。故选D。6.乳腺癌已经成为危害女性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HER2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其编码的H蛋白的过量表达会导致女性乳腺癌的发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正常细胞存在HER2基因B.H蛋白的过量表达是由于该基因的两条链都可以转录出mRNAC.H蛋白的翻译场所在核糖体,此过程需要三种RNA的参与D.癌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降低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癌症的发生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出现癌细胞的所有特点。 【详解】A、正常细胞存在原癌基因(HER2基因),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进程,原癌基因表达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A正确;B、转录过程只能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过量表达是指转录出的mRNA和翻译的H蛋白增多,B错误;C、H蛋白的翻译场所是核糖体,此过程需要tRNA(转运氨基酸)、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和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参与,C正确;D、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导致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D正确。故选B。7.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对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B.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基因都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D.基因重组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2.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能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和低频性,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详解】A、基因突变大多数对生物是有害的,少数是有利的,A错误;B、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但体细胞中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后代,B错误;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基因,C错误;D、基因重组是可遗传变异,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D正确。故选D。8.克里克根据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于1957年提出了中心法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对中心法则作出了补充,例如新冠病毒和肺炎链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遗传信息流动的方向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单链十RNA病毒,该+RNA既能作为RNA翻译出蛋白质,又能作为模板合成—RNA,再以—RNA 为模板合+RNA。如图为中心法则的完整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链球菌细胞中能发生①②⑤过程B.①、③过程所需要的原料相同C.④、⑤过程碱基配对方式相同D.新冠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能进行①②③④⑤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①DNA复制,②转录,③逆转录,④RNA复制,⑤翻译。【详解】A、①DNA复制,②转录,⑤翻译,肺炎链球菌为原核生物,遗传物质为DNA,能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A正确;B、①DNA复制、③逆转录过程需要的原料都是脱氧核糖核苷酸,B正确;C、④RNA复制、⑤翻译过程都是RNA和RNA之间进行碱基互补配对,配对方式相同,C正确;D、由题意可知,新冠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形成子代的过程不涉及逆转录、DNA的复制和转录,D错误。故选D。9.下列有关DNA与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模板B.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每个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它是生物体遗传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2、遗传效应:指具有复制、转录、翻译、重组突变及调控等功能。3、一个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的脱氧核糖组成。【详解】A、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为其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A正确;B、一个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的脱氧核糖组成,因此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B正确; 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正确;D、DNA分子中绝大多数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但每条链末端的一个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D错误。故选D。10.已知某品种油菜粒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独立遗传),基因型为AaBb的黄粒油菜自交,F1中黄粒:黑粒=9:7。则F1的黄粒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A.1/2B.1/4C.1/9D.1/16【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已知某品种油菜粒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黄粒油菜自交,F1中黄粒∶黑粒=9∶7,这是“9∶3∶3∶1”的变式,黄粒的基因型为A_B_,黑粒的基因型为A_bb、aaB_和aabb,黄粒中的纯合子是AABB,占黄粒个体的比例是1/9,C符合题意。故选C。11.在基因的转录终止点附近存在一段富含GC碱基且对称的区域,以该区域为模板转录出部分序列容易形成发夹结构阻止RNA聚合酶的移动,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基因可以是真核生物的核基因B.发夹结构存在碱基配对且G-C碱基对比例高C.图中的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一般指相同D.图中的mRNA既可作为翻译的模板又能调节转录过程【答案】A【解析】【分析】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因为核孔的存在,转录出的mRNA需要进入细胞质才能和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的过程,图示的过程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不是细胞核基因。 【详解】A、图示基因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可能是原核生物的基因或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基因,不能是真核生物的核基因,A错误;B、发夹结构是富含GC碱基且对称的区域,故存在碱基配对且G-C碱基对比例高,B正确;C、图中的核糖体以相同的mRNA为模板,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一般相同,C正确;D、图中的mRNA可以作为核糖体的模板,又存在发夹结构能阻止RNA聚合酶的移动,调节转录过程,D正确。故选A。12.选择正确的方法和适合的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和差速离心法可以探究DNA的半保留复制C.利用荧光染色法可以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构建物理模型能够概括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共同特征【答案】B【解析】【分析】1、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进一步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3、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详解】A、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进一步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A正确;B、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实验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B错误;C、现代生物技术通过荧光标记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属于构建物理模型,D正确。故选B。13.下图表示科研人员研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降解目的是将RNA和蛋白质水解为小分子B.该实验说明RNA也能控制生物性状C.该实验证明了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D.烟草细胞为TMV的复制提供模板、原料等所需的条件【答案】B 【解析】【分析】1、烟草花叶病毒为RNA病毒,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RNA构成,需要寄生于活细胞。2、由图分析可知,将烟草花叶病毒TMV的蛋白质和RNA分开,分别感染烟草,接种RNA烟叶会感染病毒,接种蛋白质烟草未感染病毒,这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是蛋白质。【详解】A、由图观察可知,降解目的是将烟草花叶病毒TMV的蛋白质和RNA分开,A错误;B、接种RNA烟叶会感染病毒,也就是说RNA也能控制生物性状,B正确;C、该实验得目的是证明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遗传物质是RNA,C错误;D、烟草细胞为TMV的复制提供原料、酶等所需的条件,模板是由烟草花叶病毒(TMV)提供的,D错误。故选B。14.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的分离定律是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基础的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用于分析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C.大肠杆菌遗传物质的遗传也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合子形成的过程中【答案】B【解析】【分析】分离定律是对一对相对性状适用,自由组合定律是对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适用的。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无论多少对相对独立的性状在一起遗传,再怎么组合都会先遵循分离定律。【详解】A、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A错误;B、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是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B正确;C、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D错误。故选B。15.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均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的配子中的一个和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也是自由组合。【详解】A、所谓平行关系即两者的行为要表现一致,基因突变是DNA上的某一基因发生变化(微观变化),而染色体(宏观)没有变化,故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A错误;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一致性,即具有平行关系,B正确;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一致性,即具有平行关系,C正确;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即A也发生缺失,表现出了染色体与基因的平行关系,D正确。故选A。16.如果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牡丹杂交,F1是粉红色的,有人认为这符合融合遗传理论,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完全显性遗传的结果。为探究上述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牡丹再杂交一次,观察后代的花色B.让F1进行自交,观察后代的花色C.对F1进行测交,观察测交后代的花色D.让F1与纯种红牡丹杂交,观察后代的花色【答案】A【解析】【分析】若发生基因融合现象,则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若基因不融合,粉色是由于F1红色基因只有一个,合成的红色物质少造成的,则F1进行自交或让F1与纯种白牡丹或者红牡丹杂交,后代均会发生性状分离。【详解】A、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牡丹再杂交一次,其后代仍然是粉红色,无法确定是否发生了融合,A错误;B、让F1进行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比值为1:2:1,可以证明不是融合遗传,B正确;CD、让F1与纯种白牡丹或者红牡丹杂交,其中一个杂交组合为测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比值为1:1,可 以证明不是融合遗传,CD正确。故选A。17.某遗传病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都为隐性纯合时表现为患病。下列有关该遗传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B.正常男、女婚配生出患该遗传病的女孩的最大概率是1/8C.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该遗传病患儿的出生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选择该遗传病比红绿色盲更合适【答案】D【解析】【分析】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3)禁止近亲婚配: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详解】A、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据题意可知,两对基因都为隐性纯合时表现为患该病,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A正确;B、当正常男、女基因型为Aabb和aaBb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最大,为1/4,因此患该遗传病的女孩的最大概率是1/4×1/2=1/8,B正确;C、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产前诊断是指医生通过专门的检测手段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因此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该遗传病患儿的出生,C正确;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常选择患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红绿色盲是单基因遗传病,该遗传病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因此选择红绿色盲比该遗传病更合适,D错误。故选D。18.烟草叶肉组织发育初期,胞间连丝呈管状,能允许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通过;发育成熟后,胞间连丝呈分支状,只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400的物质通过。烟草花叶病毒(TMV)能依靠自身的p30运动蛋白,调节烟草细胞之间胞间连丝的孔径,进而通过胞间连丝侵染相邻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MV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p30运动蛋白是在烟草叶肉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B.在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历程中,TMV感染烟草实验说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X射线照射能定向诱导TMV的p30运动蛋白缺失突变体的产生以保证烟草作物产量D.烟草叶肉组织的发育过程中,可通过改变胞间连丝的形状来适应其生长与发育的需要【答案】D 【解析】【分析】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病毒不是。烟草花叶病毒属于R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细胞间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通过物质间接传递信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通过胞间连丝等通道传递信息。【详解】A、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A错误;B、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错误;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不能用X射线定向诱变,C错误;D、据题意可知,烟草叶肉组织的发育过程中,可通过改变胞间连丝的形状来适应其生长与发育的需要,D正确。故选D。19.野生马铃薯是二倍体,体细胞中含24条染色体,经过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可培育成具有优良性状的栽培新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B.该新种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C.该新种可能具有块茎较大的优良性状D.该新种的优良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答案】B【解析】【分析】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详解】A、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内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B、该新种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B错误;C、马铃薯经加倍后形成四倍体,该新种可能具有块茎较大的优良性状,C正确;D、该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其优良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D正确。故选B。20.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杂种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矮茎豌豆,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型是指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详解】A、生物的表现型由遗传物质决定,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个体的身高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营养条件、锻炼等有关。故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A正确;B、绿色植物幼苗在黑暗环境中变黄,是因为光照影响叶绿素的合成,是由环境造成的,B正确;C、人的血型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O型血夫妇的基因型均为ii,它们后代的基因型都是ii,表现型都是O型血,C正确;D、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杂种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DD、Dd、dd三种基因型,即出现高茎、矮茎两种表现型,这是等位基因发生分离的结果,D错误。故选D。2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M基因可自发突变为m1或m2基因,但m1基因不可能突变为M基因B.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自然条件下,大肠杆菌可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新性状D.染色体上的DNA某处发生了个别碱基的增添属于基因突变【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变化,具有不定向性、普遍性、稀有性、可逆性、有害性等特点;基因重组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M基因可自发突变为m1或m2基因,m1基因也可突变为M基因,A错误;B、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自由组合,该过程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C、自然条件下,大肠杆菌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新性状,基因重组不会产生新性状,且该过程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生物钟,大肠杆菌没有基因重组,C错误;D、染色体上的DNA某处发生了个别碱基的增添未必属于基因突变,因为该变化可以发生在染色体DNA的非基因序列,D错误。 故选B。22.促黑激素能够促进黑色素合成,使皮肤及毛发颜色加深;烟酰胺和茶多酚是化妆品中常见的成分,具有美白等作用。科研人员研究了、烟酰胺以及茶多酚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中酪氨酸酶积累过多会引起雀斑以及白发等问题B.实验结果表明的作用是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C.实验结果表明烟酰胺在低浓度时能提高酪氨酸酶活性,高浓度时降低其活性D.实验结果表明烟酰胺和茶多酚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研究α-MSH、烟酰胺以及茶多酚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α-MSH、烟酰胺以及茶多酚的有无及浓度,因变量是酪氨酸酶的活性。【详解】A、人体中酪氨酸酶积累过多会引起雀斑和黑色素沉积等问题,而头发变白是因为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A错误;B、分析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添加-MSH后酪氨酸酶活性升高,B错误;C、据图可知,烟酰胺浓度与酪氨酸酶活性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如在不添加茶多酚的条件下,2g/L的烟酰胺降低酪氨酸酶活性的效果低于5g/L时,C错误;D、与M组相比,施加烟酰胺或茶多酚后酪氨酸酶活性有所降低,结果表明烟酰胺和茶多酚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D正确。故选D。23.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B.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D.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答案】D【解析】【分析】DNA复制:(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2)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3)方式:半保留复制(4)条件:①模板:亲代DNA分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②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③能量:ATP④解旋酶、DNA聚合酶等。(5)特点:边解旋边复制、DNA半保留复制。(6)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存在。原核细胞的复制,主要在拟核处。【详解】A、DNA复制4次,结果共产生24=16个DNA分子,A正确;B、用15N标记该DNA分子,复制4次后,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占2/16=1/8,B正确;C、由于A+C=1/2总碱基数,即A+60=100,该DNA中腺嘌呤40个,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是40×(24-1)=600个,C正确;D、DNA是半保留复制,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含有14N的DNA分子有16个,占100%,D错误。故选D。24.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HM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与作为对照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说明()A.基因在DNA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C.基因具有遗传效应D.DNA具有遗传效应【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详解】根据对照实验,正常小鼠吃高脂肪食物则肥胖,具有基因缺陷的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体重仍保持正常,说明肥胖由基因控制,因此基因能够控制性状,具有遗传效应,C正确。故选C。 25.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时含有DNA和RNA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C.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D.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A、同时含有DNA和RNA的生物,即细胞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C、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D、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A。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26.有研究者对基因型为EeXFY的某动物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图1中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的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的数量关系划分的。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细胞甲的名称是________。若细胞乙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E,则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2)图2中类型b的细胞对应图1中的________细胞。(3)图2中类型c的细胞可能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4)着丝粒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述)。【答案】(1)①.次级精母细胞②.E、eXFY、eXFY(2)乙和丙(3)0或n(4)①.b→a②.d→c【解析】【分析】1、分析图1可知:细胞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为初级精母细胞;细胞丙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为精原细胞。2、分析图2可知:类型a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类型b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有丝分裂前期、中期;类型c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可以是体细胞;类型d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类型e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1)图1细胞甲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为次级精母细胞;若细胞乙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E,不含性染色体,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Y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同一极并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基因型分别为E、E、eXFY、eXFY。(2)图2中类型b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说明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数为2n,该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各时期,对应图1中的乙(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丙(有丝分裂中期)。(3)图2中类型c若为体细胞或精原细胞,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4)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但核DNA数没变,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对应图2中的b→a和d→c。【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细胞分裂图像的推理、减数分裂过程的异常情况及相关结构的数量变化。27.下图1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2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b),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图中①②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其中②代表__________过程。(2)β链碱基组成是__________。(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性遗传病。(4)Ⅱ代6号基因型是______,Ⅱ代6号和Ⅱ代7号婚配后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要保证Ⅱ代9号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____________。(5)若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为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会不会发生改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答案】(1)转录(2)GUA(3)①.常②.隐(4)①Bb②.1/8③.BB(5)不会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前后所控制的氨基酸为同一种氨基酸。(或因为当基因中的CTT突变成CTC时,转录的信使RNA上的密码子由GAA变成GAG,但这两个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均为谷氨酸,所以翻译的蛋白质不变,生物的性状不会发生改变。)【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左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其中①表示DNA的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乙图表示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3号和4号都正常,但它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小问1详解】据图分析,②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表示转录过程。【小问2详解】根据左边转录过程分析可推知,β链是以α链为模版转录形成的mRNA链,两者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β链碱基组成为GUA。【小问3详解】右图中的Ⅰ3和Ⅰ4正常,而他们的女儿Ⅱ9患病,则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小问4详解】Ⅱ6和Ⅱ7正常,但是其儿子患病(基因型是bb),因此二者的基因型都为Bb;由于Bb×Bb→BB∶Bb∶bb=1︰2︰1,因此,Ⅱ6和Ⅱ7婚后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1/2=1/8;Ⅱ9是患者,基因型为bb,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基因型为B-),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BB。【小问5详解】由于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当基因中的CTT突变成CTC时,转录的信使RNA上的密码子由GAA变成 GAG,但这两个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均为谷氨酸,所以翻译的蛋白质不变,生物的性状不会发生改变。28.看图回答有关DNA分子的相关问题:(1)DNA分子具有_____结构(空间结构),其基本骨架是_____,图一④表示的是_____。(2)在DNA分子稳定性的比较中,_____碱基对的比例越高,其稳定性越高,其中碱基对之间通过_____连接。(3)若已知DNA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是5’-ATGCCAT-3’,则与它互补的另一条链的碱基组成为_____;若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G)/(T+C)=0.8时,在整个DNA分子中(A+G)/(T+C)=_____。(4)图二所示DNA的复制,该过程发生在_____期,需要的酶有_____。【答案】(1)①.双螺旋②.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③.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①.G与C②.氢键(3)①.3’-TACGGTA-5’②.1(4)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②.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解析】【分析】DNA结构:①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②DNA分子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基本骨架。③DNA分子两条链的内侧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并以氢键互相连接。DNA复制是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小问1详解】DNA分子由两条链形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其基本骨架是磷脂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在外侧。图一④是由磷酸、脱氧核糖、碱基形成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小问2详解】GC碱基对含有3个氢键,AT碱基对含有2个氢键,G与C碱基对比例越高,氢键数目越多,稳定性越 高,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小问3详解】DNA两条链反向平行,且碱基互补配对,互补链的碱基组成是3’-TACGGTA-5’。整个DNA分子中A=T,G=C,则整个DNA分子中(A+G)/(T+C)=1。【小问4详解】图二所示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催化使DNA解旋,然后DNA聚合酶催化子链延伸。29.根据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全为黄色圆粒,自交后代表现为9:3:3:1的性状分离比,据此实验孟德尔提出了对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说,其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并通过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其假说,从而总结出了该定律。(2)有人提出孟德尔运用自交的方法也可进行验证,如下是相应的实验方案:方法一:将进行自交,如果出现9:3:3:1的分离比,即可证明假说。方法二:将自交得,让植株分别自交,单株收获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成为一个株系。观察并统计的性状。①你认为方法一可行吗?__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方法二实验结果分析:出现9:3:3:1的分离比,且的双显性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3:1的占_____________,出现9:3:3:1的占_____________;单显性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占_____________,中双隐性植株自交后代全部表现一致,则孟德尔的假说成立,若未出现上述情况则不成立。③已知上述假设成立,实验发现自交得到的过程中有1/4比例的个体不发生性状分离;还有_____________(比例)的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与该比例相对应的中共有___________种基因型。【答案】①.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②.测交③.不可行④.让进行自交只是对实验进行了重复,并不能证明假说⑤.4/9⑥.4/9⑦.2/3⑧.1/2⑨.4 【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四种,比例是1:1:1:1,可以用测交实验进行验证。【详解】(1)孟德尔通过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假说,其主要内容是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并用假说内容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释,进而通过测交实验验证其假说,总结出了该定律。(2)①让进行自交只是对实验进行了重复,并不能证明假说,因此方法一不可行。②中出现了9种基因型,分别为1YYRR、2YyRR、2YYRr、4YyRr、2yyRr、1yyRR、2Yyrr、1YYrr、1yyrr,的分离比为9:3:3:1,用方法二进行验证,如果的双显性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3:1的占4/9,即2YyRR和2YYRr;出现9:3:3:1的占4/9,即4YrRr;单显性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占2/3,即2yyRr、2Yyrr;中双隐性植株自交后代全部表现一致,则孟德尔的假说成立,若未出现上述情况则不成立。③根据②中的分析可知,实验发现自交得到的过程中有1/4比例的个体(即四种纯种)不发生性状分离;还有1/2的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与该比例相对应的中共有4种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Yyrr和yyRr。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10-18 00:05:07 页数:20
价格:¥2 大小:748.0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