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拂⋅晓(fú)     禀⋅告(bǐng)      气冲斗⋅牛(dǒu)B.涟漪⋅(yī)     呐⋅喊(nà)         随声附和⋅(huó)C.胆怯⋅(qiè)    逞⋅能(chěng)    恪⋅尽职守(kè)D.嶙⋅峋(lín)    发窘⋅(jiǒng)      吹毛求疵⋅(cī)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敏感的人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刻制自己的敏感。B.开始于盛气临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C.袅袅烟云在我身边漂浮,而你那充满生机的树梢,却刚够得着我的脚尖。D.鸭们十分乖巧,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幅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3.下列语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别的学生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B.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D.此刻,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B.通过我市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C.“川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D.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3分,共9分))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伤仲永        【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试卷第13页,总13页 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A.世隶⋅耕隶:属于B.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D.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称赞(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A.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其⋅真无马邪B.或以⋅钱币乞之以⋅刀劈狼首C.贤于⋅材人远矣能谤讥于⋅市朝D.卒之⋅为众人将军岂愿见之⋅乎(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A.本文叙写“神童”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而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揭示了后天教育对于人的成才的重要性。B.全文叙事简约,如第二段中一“闻”一“见”一“问”,寥寥数语,即交代了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的几个阶段。C.善用对比,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全文主要通过“材人”与“众人”的对比,突出了“不受之人”的严重后果。D.作者在叙事中流露出对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哀伤和惋惜,进而借事说理,提出了对世人的告诫与警醒。(4)把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父异焉,借旁近与之。②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两章)(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                 ?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试卷第13页,总13页 (4)请在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和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四、现代文阅读(共9分))7.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位次的讲究            ①《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初进荣国府,处处小心,光是为了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费了一番思量。比如到舅母王夫人处,黛玉“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到吃饭的时候,凤姐让黛玉坐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让。        ②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到哪里”这个问题上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里行差踏错,让人笑话。在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座次的尊卑。        ③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一般不住人,是举行吉凶大礼的地方,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而“室”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例如,汉明帝与老师桓荣交谈时,为表达对桓荣的尊重,就安排他坐在靠西边、面朝东的位置。后来,人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        ④至于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到了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然而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排序又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大。例如赤壁之战,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这种情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尊。明朝建立以后,又再次变为“左”尊,自此后的500多年,“左尊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        ⑤所以,现在在传统戏剧舞台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坐在左边,而主人总是在右侧陪坐。于是也就出现了《红楼梦》里,黛玉被请到左边席面上的描写了。        (有删改)(1)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哪两方面进行说明的?答:________(2)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一事,试分析其作用。答:________(3)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讲究”?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史记•陈涉世家》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白居易《望月有感》答:________。五、作文(60分))8.挥手自兹去,出自李白《送友人》,意思是“挥挥手,从此离开”。粗读,平淡无奇;细品,意蕴丰厚。《孤独之旅》中,杜小康战胜孤独,走向成熟,告别原来的自己,挥手自兹去;最后一课里,小弗朗士幡然醒悟,悄然蜕变,远离过往的生活,挥手自兹去……“挥挥手,从此离开”的,也许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段时光;“试卷第13页,总13页 挥挥手,从此离开”时,或许有一点无奈,一丝洒脱、一份期待……请以“挥手自兹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B卷六、诗歌鉴赏(共4分))9.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        锦江思        李新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1)从全诗来看,诗人“思”到了哪些内容?请概括作答。(2)本诗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中的“醉”,所含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赏析。七、文言文阅读(共12分))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扬江陵府曲江楼记        【宋】朱熹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乃凿门通道,以临白河,且为楼观以表其上。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而西陵诸山,空濛晻①霭,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②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盖皆翛然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悲夫!”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予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瞻眺江山,览观形制,然后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张公远矣,而读其书者,未尝不为之掩卷太息也。是则是非邪正之实,乃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不可已者。登此楼者,于此亦可以反诸身,而自得之矣。        予于此楼,既未得往寓目焉。 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独次第敬夫本语,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        (选自《朱熹诗文选译》,有删改)【注释】①晻:昏暗不明。②曲江公: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宰相,后为李林甫所谮,贬为荆州刺史。曾作《登郡城南楼诗》。(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A.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病:担心,忧虑B.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行:实行,推行试卷第13页,总13页 C.而以书来属⋅予记之属:通“嘱”,嘱咐D.于此亦可以反⋅诸身反:反对,违背(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①予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译文:________②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译文:________(3)作者借为曲江楼作记,抚今追昔,抒写的所思所感是什么?请概括作答。答:________。八、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你该记得贝多芬的故事,有一回他弹完了琴,看见听的人都流着泪,他哈哈大笑道:“嘿!你们都是傻子。”艺术是火,艺术家是不哭的。这当然不能一蹴即成,尤其是你,但不能不把这境界作为你终生努力的目标。罗曼罗兰心目中的大艺术家,也是这一派。这段文字摘自傅雷1954年11月23日夜写给儿子的信,信中他希望儿子达到“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这是小说《童年》中外祖母的一番话。请回答这番话中的“谢谢你”是外祖母针对什么事情所讲的?请概括作答。(二)现代文阅读(18分))1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诗与成都肖复兴①和其他一些城市相比,成都一个特别之处,便是它和诗的关系格外特别。②成都古今曾经出过的诗人很多,历代来过成都的诗人更是无数,他们的诗写得或联对得再漂亮,并不足以说明成都就是一个诗城。能够证明成都是一座诗城的,是诗对这座城市的影响,以及诗如水一样在这座城市蔓延的滋润和普及。③试卷第13页,总13页 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的写诗的热情。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自得其乐,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④还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说是抗战期间,在半边街魏家祠堂对面开有一家饭馆,战争期间经济拮据,怕人吃饭不给钱或赊账;饭前先要钱呢,又觉得不大好,既怕得罪人,又怕伤自己的面子。店家便写下一首诗,贴在墙上:“进门好似韩信,出门赛过苏秦,赊账桃园结义,要账三请孔明。”句句用典,又通俗好懂,众人皆会意而笑,皆大欢喜。在成都,诗不止于诗家之间风雅的唱和,而很实在,很实用,又有几分居家过日子的恬淡和狡黠,以及艰辛日子里的苦中作乐。⑤再举一例,便是在成都,连乞丐都能够写诗。一个成都乞丐的“烘笼”诗:“烟笼向晓迎残月,破碗临风唱晚秋,两足踏翻尘世路,一盅喝尽古今愁。”居然把凄凉写得如此诗意盎然。也许,这只是乞丐中的凤毛麟角,但他们确实曾经存在过并为成都留下了他们不俗的诗作。这在别的城市里,我还真的未曾听说过。⑥1913年,成都慈善人士曾经在北门一破庙旧址上搭建一排瓦屋,专供乞丐在寒冬时有个避风的地方,并取了个典雅的名字,为“栖流所”。没过多久,便被乞丐在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是士绅工商之友,与魑魅魍魉为邻”。既工稳,又俏皮。⑦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平起平坐。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⑧成都的诗的传统,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而诗的传统更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诗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⑨记得同为诗人的冯至先生曾经说过一段话:“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这实在是成都的福气。成都人便也格外珍惜这一福分,将杜甫当做自己的诗神,把草堂当成诗的殿堂,每年人日即正月初七这一天,都要到草堂里祭拜,已经成为了由来已久的习俗。如果没有这样长久的珍惜和敬重,如何能够形成诗的传统?诗的传统在一座城市走过了一千多年,这座城市又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成色?⑩安史之乱后,杜甫携带稚子,从甘肃同谷步行了一个多月才走到了成都,投奔到时任剑南节度使的朋友严武门下。但不多日后,杜甫坚持搬出条件优越的严府,而居于简陋的寺院之中。日后,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写下《堂成》一诗,其中“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一联,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以后才有了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样我们情趣盎然,又令我们会心会意,平易得任何人都懂得的诗句。我一直这样认为,正由于杜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诗不再是高雅的代名词,不再是诗人的专利,而属于大众和这座城市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⑪成都,便不仅是一座茶城,一座花城,一座美食城,还是一座诗城。(有删改)(1)第①段中说,成都和诗的关系“格外特别”,诗与成都“格外特别”的关系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2)文章③-⑥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成都是一座诗城的”?请分点简要概括。(3)文章第④段“赊账桃园结义,要账三请孔明”中的两个三国典故,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样用典有何好处?试卷第13页,总13页 (4)第⑩段中引用了杜甫建成草堂后的若干诗句,而并未引用杜甫在草堂的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若在此处引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十、语言运用(共12分))14.成都美食,名扬四海。成都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美食活动。其中“成都美食节”是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1)如图是一位设计师以红辣椒为元素设计的成都美食节标识,请分条说明其含义。答:________(2)请为“成都美食节”活动写一则宣传语,要求突出成都美食的特点,体现蓉城人民的热情,有一定文采,不超过20字(含标点)。答:________(3)在成都美食节上,《今日成都》记者正在采访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请你根据采访情景和回答的内容,补出所提的问题。问:________。试卷第13页,总13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B2.C3.B4.A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3分,共9分)5.(1)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D项错误,“称”的意思是相当,相符合.(2)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指词的变用,哪一点相似都可以.结合自己对词语的积累,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得出答案.A项第一个其代词,代替仲永写得诗;第二个“其”是语气助词,难道,表推测.B中两个“以”都是用.C项第一个“于”是副词,比;第二个“于”是介词,在.D项第一个“之”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翻译;第二个“之”是代词,他.所以选B.(3)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各个选项描述的要点,对应内容,判断即可.C项错误,“本文主要通过‘材人’与‘众人’的对比”错误,应该是通过方仲永前后的变化,突出了“不受之人”的严重后果.(4)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重视句式的选择、特殊用法和句中关键词的意思.第一句要注意关键词“异”是词类活用,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诧异;第二句要注意关键词“受之天”的意思.答案(1)D(2)B(3)C(4)①仲永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借来了书具给仲永.②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的时候,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它们.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借邻居的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刻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这首诗把赡养父母、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奇,渐渐请他父亲去做客,还有的人用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仲永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仲永的才能已经)已经消失,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远远地超过有才能的人.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则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试卷第13页,总13页 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6.(1)地利不如人和(2)谁家新燕啄春泥(3)谁道人生无再少(4)《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四、现代文阅读(共9分)7.(1)该题考查了文章的概括能力.本文共5段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自然段,举《红楼梦》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例子,并引出主题“位次的研究”.第二部分为③自然段,详细地论述了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得尊卑问题.第三部分为第④-⑤自然段,论述左、右谁为尊,谁为卑.理清脉络就会发现,答题点锁定在第三部分即④-⑤两段,概括一下就可得到答案.(2)从题干分析来看,主要是分析本文首段和尾段的作用.明确首段的作用:a设置悬念,吸引读者;b、增加趣味性、生动性、增加文学色彩,引起读者兴趣;c、引出说明对象;d、点明中心.尾段的作用:a、照应开头,使结构严谨;b、点明文章中心.(3)本题属于文段知识运用题,只要紧扣原文段“位次的讲究”里“南北东西”和“左右”谁尊谁卑,就能解决.A项中的“闾左“指贫民,古时贫民居住闾左,富人居住闾右.在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左右排序以”右“为尊.A项中的“左”为卑,“右”为尊,符合本文所介绍的左右尊卑问题.B项中的“西东”指兄弟各走各的路,由于时局原因,不能相聚在一起,在这里不指具体方位,更不指位次.答案:(1)本文从南、北、西、东四个方面的尊卑和“左右”谁尊谁卑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说明.(2)①文章开头列举“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事例,引出下文,点明文章中心-位次的讲究;②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兴趣.③结尾再次提到“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一事,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④再次点明文章中心,说明位次的研究.(3)A五、作文(60分)8.【例文一】挥手自兹去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望着眼前的灯红酒绿,跟前的繁华着实夺目光彩,炫晕了我的双眼.终于还是走到这里了,终于还是到了要选择的时刻了.可是,在这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我该往哪个方向走?为了到达这个十字路口,我走了整整15年,这一路走来,路上沾满了我的泪水和汗水,地上更是印满了我凌乱的脚印.迷迷茫茫的这些年,每一步,原来都是一种成长啊!还记得刚上初一的时候,才脱去小学的我稚嫩的面孔,就要面临青春期对我的考验.那时候的我,第一次留宿第一次独立生活,如此的转变带给我的是极大的不适应.我时常在宿舍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学校的电话亭每天的排队大军总会有我的身试卷第13页,总13页 影,一旦抓起电话一听到爸妈的声音的时候,我总是泣不成声.爸爸妈妈比任何时候都心疼我,在电话的那头紧张不安着.哭泣的初一那一年随着我对校园的渐渐适应日子过的飞快,很快初二向我迎面走来.初二的一年,我再也不会整天哭哭啼啼了,我开始紧张我的成绩我的排名还有一年后的中考.那一年的进步是飞速的,虽然还是会因为成绩问题容易掉眼泪和感到无助,容易在考试的时候紧张忐忑,初二的我虽然有所成长但还是不够成熟.时间流逝地飞快,跌跌撞撞的我终于跨进初三这个门槛,门前一个世界门后更是一个世界.门前还能看到父母焦虑的面孔和神情,以及他们手上每天变化着的补品和爱心餐,而门后的我则是再也没有时间哭哭啼啼,只想挤出更多的时间留在学习上.每天的我奔波于老师办公室和课室之中,每天的我重复着做题做题翻书翻书的习惯性动作当中.日复一日,我终于走进了中考的殿堂,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恍惚中从回忆里抽离了出来,我回过头,突然看到了父母那饱含泪水的双眼.他们在路口的对面依依不舍地对我摇晃着手臂,嘴里叨念着对我满满的期望和不舍.看到这一幕,我的眼泪止不住往上溢,我突然大喊着:“爸爸妈妈,就送到这儿吧!剩下的路我会自己走的了,你们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的!”我急忙擦去脸庞的泪水,用坚定的眼神看着他们.挥手自兹去,我终于有勇气向爸爸妈妈挥手,向我的过去挥手道别.终究还是要告别过去,憧憬未来,学会独立的!再次看着眼前的十字路口,我突然不再焦虑了,向前走,不后悔,那一定会是一条适合我的路!【例文二】挥手自兹去时光真的过的很快,都注意到时间的脚步.当妈妈把衬衫拿来时,我才知道夏天已经过去了,当妈妈把厚厚的羽绒服拿出来时,我才发现秋天也已经过去了.一切都是这样的悄悄地,悄悄地,期末考试也悄悄地来到了.时间有时候很充裕,但有时也很紧迫.切换一个镜头,回到刚开学的那个时候,一些事情让我哭笑不得--全班的暑假作业让我丢了.该说这是件丑事,不应该拿出来“晒晒”但是,觉得这个错误应该让我牢记一辈子,我应该不希望还犯类似的错误的.还记得第一次月考,满怀自信的进入了考场,也满怀信心的答了卷子.考的还不错啦,具体是第几名…对不起,我给忘了,不过那几天确乎是有点得意忘形,大大咧咧,不求甚解.我还满怀着希望能够再一次的荣登前几名的宝座.但是,落后就要挨打,说的真的没错,被我超过的几位,真的是发奋图强起来了,期中考试让我大跌眼镜,还算是“远远”的落在的别人后面.我觉得我应该收敛一下了,不能只求细枝末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这句话说的确实是真的,是我所得到的道理启示,也可以说这是张老师给我的这个启示创造了条件.前几天的成语竞赛,每个同学摩拳擦掌,狂背成语,都希望能在这个有趣又有挑战性的竞赛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当然了,这也算是张老师希望我们这些“文盲”能够积累多点的墨水吧,张老师的要求是“要质量高的成语”呵呵,我反反复复的斟酌了这句话,我确乎是意识到了张老师的用意--质量高的成语里必须会有关于做人、做事和学习的.张老师呵.真是用心良苦啊.让我们自己懂得如何学习如何做人…我要感谢张老师,她给我创造的条件,让我偶遇到了这个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如果我们的脑子常常转动,常常流动…明天张老师给我们班的学委下了个任务:把离考试的天数写在黑板上.说实话,我对这种从航天倒计时学来的方法很反感,会让人有一种紧迫和不自在的感试卷第13页,总13页 觉.当你轻松一下或者被某个笑话逗笑的时候,偶然看见黑板的字,心里会立刻凉了一大截.黑板上的倒计时,就如同一个苹果,一天被咬下一圈,不久就会露出那个又酸又涩的苹果核.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例文三】挥手自兹去成长的烦恼相继而来,好像从未断续过,好像永远都是无尽头的,好像都是让我望而生畏的,好像…然而烦恼多了,人的负担又加重了,肩上的负担常常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所以我选择了解决.上初一一段时间了,可是我却从来没有向父母讲一些关于学校的事情,甚至连我的好朋友的名字也不敢和父母讲.因为我害怕,我害怕父母会了解更多关于我的生活.终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心理战,我鼓起了勇气要向父母说我在学生生活的第一件事.碰巧那天是过了圣诞节后不久,于是我将同学送给我的礼物展现了个父母看.可是父母的脸上没有挂着一丝的表情,他们只是认为我的同学太浪费了.我顿时仿佛一下子跌进了山谷,重重地摔了一跤,让我很难再爬起来.我于是发誓再也不像他们倾吐我在学校所发生的事了.但是我又忍不住了,因为我觉得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应该与父母分享,所以我又鼓起了莫大的勇气,向他们说了出来.这一次,他们的反应与上一次的反应截然相反,这让我很高兴.直到现在,我依然会向父母分享我的好事坏事.因为我不希望与父母产生代沟,也不希望让他们担心.这一个烦恼解决了,但另一个烦恼又接踵而至,那就是学习时间不能合理安排.待这个烦恼解决了,又一个烦恼又相继而来.但每次却都被我解决了.烦恼再多也不要害怕,因为总有破戒的时间.要是生活遇到了烦恼,不要心烦,不要意乱,也许它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过去的;也许它只是和你开个玩笑,让你的人生更加地有趣味.挥手自兹去,好想和它说再见,但它永远却不会再见…【例文四】挥手自兹去我是一条小鱼,一条可怜的小鱼.回头望望,我生活的家园已被污染,我曾经嬉戏玩耍的乐园已被侵占,现在我只能挥挥手,含泪告别我的家园.回想起往事,我的愁苦就会烟消云散,那时的我只知道玩耍,像一个淘气包,在清凉的河水里幸福生活每一天.有一次,我邀请了我的伙伴们去玩耍,我们玩儿起了捉迷藏,我来找,他们藏.于是我解开厚厚的纱布,开始寻找了.有一条小鱼把身体藏在了水草后,可是尾巴却露在外面,我悄悄地游过去捏住它的尾巴,高声的叫喊:“找到了!找到了!”然后其他的几条小鱼也依次被我找到了.我高兴得欢呼雀跃,在水里吹起了喇叭,水面顿时泛起了一串串白色的泡泡…那时的小河清澈见底,每次路过的小朋友都会在这里驻足,洗脸、刷牙、照镜子…有一次,一头小鹿来到这里照镜子,她苦着脸说:“我多么不漂亮!”因为小鹿头一回来这里做客,我和其他几位小朋友决定送给他一件礼物.我们找到蚌婆婆,向她要了几颗珍珠,用友谊的红线给她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当她戴上项链看到自己变得格外漂亮时,高兴得连蹦带跳,跑进了大森林,向同伴们炫耀去了.还有一次,小鱼丽丽过生日,我们相聚在她的家里,唱歌跳舞,吃生日蛋糕,品尝我们用小河的水酿制美酒,祝福她生日快乐,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可是现在呢?一切都变了.美好的过去成了过眼烟云,快乐的日子成了浪漫的梦幻.人类把废水排到小河里,把吃完的果皮扔进河里,小河一下子变得惨不忍睹:满身的污垢,满身的臭气.试卷第13页,总13页 如今,小燕子恋恋不舍的飞走了,小鹿再也不来做客了,我也在这里呆不下去了,只好挥挥手,含泪告别我的家园,我曾经最美好的乐园!B卷六、诗歌鉴赏(共4分)9.“思”到了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定会斫成生鱼片,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不同。本诗中的“醉”是作者在如画美景中,为美景所醉,表达的是一种悠闲、愉悦的心情。而“醉里挑灯看剑”的“醉”,是说诗人醉梦中还不忘细细看“剑”,表达的是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译文:独自一人在沧浪古岸边吟诗。,看到了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心想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定会斫成生鱼片,那是我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七、文言文阅读(共12分)10.D我看了敬夫来信,得知此楼的佳处.,无法像范公写《岳阳楼记》那样,描写群山众流、风光景物、朝朝暮暮、一年四季的变化.①朱熹读了张敬夫来信,得知登临曲江楼能够看到许多佳景,于是渴望与敬夫同游,在楼上纵览江山,饮酒咏诗.②朱熹因为张敬夫提到了张九龄的经历,想到了读过他书的人都会对是非曲直有所感悟,想到只要登上此楼的人,都能够从登临眺望中得到感悟、收获.八、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11.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12.阿廖沙将自己捡废品得来的钱塞给外祖母。(二)现代文阅读(18分)13.(1)成都古今中外出过的诗人很多,来过成都的诗人更是无数;诗如水一样在这座成都滋润普及:百姓、乞丐等自发写诗的热情;“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来到成都,并留下让人敬仰的“杜甫草堂”。(2)百姓茶馆对诗;诗的恬淡和狡黠;乞丐也能作出不俗的诗。(3)意思:赊账的时候就像桃园结义一样爽快,等到要账的时候店家就像刘备三请诸葛亮一样难办。好处:这两个典故通俗易懂,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赊账的简单,要账的困难,彰显出成都百姓写诗的热情和功底。(4)不合适。第⑩段引用的诗,皆取材于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体现的是的一种情趣盎然的恬淡、舒适、愉悦之感,与下文所说的杜甫诗歌的平民性以及让诗属于“一棵树”“一朵花”相呼应;《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重在抒发自己的困难以及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总体基调与文本内容不相符合。十、语言运用(共12分)14.(1)本题考查的图形标志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图文意义的转化.首先要宏观把握图形标志的外形特点,再通过具体看见的图形的外形特点传达出标志主体所蕴含的隐含意义.整个图案是嘴唇的形状,那嘴唇就是美食的直接的感觉器官,所以二者是有联系的.其次要从微观角度去把握图形的构成元素,元素通常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这就要考查考生的课外见识与积累的综合能力了.所以这类题型要有明锐的观察了还试卷第13页,总13页 要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的积累.四川成都是美食之乡,以辣远近闻名,我们考生应该有一定的生活常识的积累.(2)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拟写标语时要注意:①要抓住活动主题,突出主题,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②语言简练,句子结构紧凑,形式整齐;③要有有号召力和感染力,鼓动性、宣传性.满足题目对修辞、字数、用词等要求.本题围绕着“成都美食节”主题来拟写,并能体现美食的特点即可.(3)本题是考查换位思考以及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综合提取主要信息是美食活动名扬四海,吸引游客的原因和未来实施的具体计划,那么我们作为记者提的问题应该就是围绕“美食活动名扬四海,吸引游客的原因和未来实施的具体计划”的问题.答案:(1)①美食节的图案标志是由两根辣椒构成的嘴唇形状,而美食美味则是主要通过味觉表现.所以这个嘴唇的图案标志也与美食节的主题非常吻合.②构成美食节图案标志的是两根鲜红的辣椒,突显出四川成都美食以辣椒为主要构成元素,这是四川成都美食的特色.(2)千古蜀人情似火,万年美食辣如炙.(3)您能说说成都美食节成功举办的原因以及未来的相关发展计划吗?试卷第13页,总13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10-11 12:47:01 页数:13
价格:¥17 大小:62.91 KB
文章作者: 真水无香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