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河南省许昌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许昌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XCS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纵观人类历史上的艺术创造,材料和工具的创造发明总是推动着新艺术种类的出现,中国剪纸艺术的出现也不例外。在剪纸艺术出现以前,利用各种材质和工具进行镂空、剪刻的艺术形式屡见不鲜,从原始先民利用石头创造的刻痕岩画,到战国时期利用铜、银皮革等材料创造的皮革镂花、银箔镂空刻花以镂空技术为艺术造型手段,就已经奠定了剪纸艺术的技术与形式规范。中国汉代冶铁术和造纸术的成熟,为剪纸艺术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民众生活的精神需求滋生了民俗艺术发展的空间。我们可从散记在各种历史文献中的资料了解到剪纸艺术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存在状况和发展历程。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于头鬓;亦造华胜以相遗。”这里记载的人日节最初为楚地风俗。“人日”二字最早见于云梦睡虎地《日书》,是上古的一种择日占卜活动。“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是指“人日”这天用剪刀和刻刀在彩色丝绸或薄金属片上剪制和镂刻成人形,贴于门户、屏、帐上,或佩戴于头发,并相互馈赠。剪制和刻制成人形的叫“人胜”,剪制成花鸟形的叫“华胜”,还有相交的双菱形叫“方胜”。戴胜为人日节的重要标志,故人日节又称”人胜节”。湖南长沙五里牌东汉墓曾出土过一枚金胜,是较早的“华胜”文物。20世纪60年代在新疆出土的文物中,还有一件唐代的人胜剪纸,7个女子人形排列成行,此胜用于围饰头发。剪纸中的人物形象体格健硕丰肥,明显带有唐代世俗生活中的美女特征。现存甘肃敦煌莫高窟北区与藏经洞的唐朝和五代部分剪纸也反映出剪纸艺术应用于宗教活动的具体情况。如唐代水墨画镂空剪纸《菩萨立像》,绘制与镂空剪刻相结合,可能是绘制洞内壁画、雕刻石像和泥像的第一设计稿。宋时手工业的繁荣,也促使民间剪纸适应都市需求,跻身小商品市场。周密《武林旧事》载,当时杭 州的“小经纪”就有170多种,其中如“剪字”“剪花样”都属剪纸门类。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当时京城“汴梁向旧天都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又中瓦有余敬之者,每剪诸家书者皆专门。其后,忽有少年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更精于二人,于是独擅一时之誉”。此文中记载了当时剪纸专业艺人各有所长,有擅剪“诸色花样者”,还有能剪“诸家书者”。说明宋代市井生活中对名家书法的欣赏需要影响到剪纸的专业水平,独擅一时之誉。明代剪纸还被用来装饰扇面。1965年。在江苏出土的一把剪纸折扇,制作年代为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前后)。折扇用竹骨十八根,扇面用棉盘纸夹裱了一幅“梅鹊报春图”剪纸。对光观看,梅花枝分左右,中间站立一只喜鹊,扇面周围有锦框般的花边。在构图上明暗搭配,疏密有致,中心空出,整体协调,不愧为当时剪纸艺术的佳作。(摘编自张彦《剪纸艺术发展史》)材料二:在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显著特征:很少有表现消极悲观的情绪和气氛的作品,我们见到的都是民间艺术家对自己的乡土生活予以积极的认识和大胆的肯定,即从乐观的方面去认识和肯定自己的生活。人们总是将美好的理想和心愿寄托在剪纸艺术中,歌颂积极的感情和美好的事物,表现对生活的热爱、积极的生存意识和顽强的生命力。剪纸艺术成为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载体,各类剪纸艺术作品给人们留下的总是一派热闹火红的场面,它们的乐观、诙谐,刚健、热情、善良、美好如同和煦的春风、甜美的甘露、温暖的初阳,给人以生机与希望。在旧时代,劳动妇女一直都是剪纸艺术的创作主体。她们大都处于社会生活的底层,生活艰苦、饱受艰辛,当物质生活的改善不能实现的时候,她们把现实的目光投向自己的精神生活,投向能够自主为之的民间艺术。在剪纸这个艺术世界里,她们成了真正的主人,一切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人物风情……都在她们的意志下自由、和谐地创作出来,长期形成的生活压抑和苦闷使她们真正体会到了自由、宽松的美好氛围,由衷表达了自己朴素,纯真的情感世界,这是一种毫不矫揉造作、毫不掩饰的真情,犹如一股扑面而来的山风,具有一种特殊的、质朴清新的泥土气息。毫不夸张地说,她们的作品是一种在其他艺术表现中难以感受到的独特的美,劳动者纯朴、天真的个性尽现其中。情趣美是剪纸艺术美的核心,而情趣美又是随意性、抒情性的综合体现。常会听到民间剪纸艺人自豪地说:“我爱啥就铰啥,只要心里有,看不见的东西也能在纸上铰出来,做耍货没有一定的尺棒,手就是尺棒,眼就是尺棒,想着怎样好看就怎样铰。”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剪纸艺术随意而抒情的创作心理状态。当有人询问一位民间剪纸艺人:“为什么侧面牛的眼睛是两只?”回答说:“因为牛都长着两只眼睛。”当问到:“为什么大牛肚子里套着一只小牛?”回答说:“牛怀着犊子就是这样的。”在剪纸艺人的眼里,这是最真实生动的,他们抛开视觉世界的真实,依照自己的美好愿望和寓意(六畜兴旺,抑或生命繁衍的吉祥含义)来安排形象,实现了艺术与心灵的直接对话。 剪纸是艺人思想和情趣的物化表现,民间剪纸艺人在选择物象进入剪纸创作时,往往也是定位在思想与情趣之间。比如,一幅以公鸡为对象的剪纸,艺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它所代表的含义,因为在汉语中“鸡”与“吉”谐音,所以当创作这幅剪纸时,首先考虑的是它的含义,其次才是鸡的形象。有时为了充分表达一种思想,民间艺人还可能在鸡的身上附加许多其他的形象:如将鸡的尾巴变形为鱼的形象,表示“吉庆有余”。在陕北剪纸的抓髻娃娃形象中,娃娃头上的两个抓髻常被剪成两只鸡,因为鸡可以吃掉虫子保护娃娃不受侵害,寄托了母亲盼望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所以,民间剪纸艺人在选择动物形象和安排画面时“不求形似”,而求得一种美好的精神象征或满足喜庆吉祥的审美趣味。(摘编自李小片《民间剪纸与审美情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和工具的创造发明推动着中国剪纸艺术的出现,冶铁术和造纸术的成熟也为剪纸艺术的诞生提供了物质条件。B.“人日”是一种择日占卜活动,人们也可以在“人日”这天把剪制和镂刻成的人形贴于门户上,这些都记载于《日书》中。C.宋朝,民间剪纸因繁荣的手工业发展得以跻身小商品市场,有些剪纸手艺人甚至可以剪出名家书法家的书法作品。D.民间艺术家在剪纸中寄托美好的理想和心愿,大胆肯定自己的乡土生活,表现积极的生存意识和顽强的生命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来叙写剪纸艺术的发展史,写出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剪纸艺术的存在状况和发展历程。B.材料二通过举例和类比的论证方法来论证作者的观点,既增强了论述的力量和说服力,又让文章内容富于启发性。C.材料二第三段用民间剪纸艺人的话,论证了剪纸艺术具有随意性和抒情性的情趣美。D.材料二第四段中,民间剪纸艺人在选择剪纸物象的时候,物象形象本身的重要性不亚于物象含义的重要性。3.下列诗句中的“剪纸”或“剪彩”,不具有社会功能的一项是()A.“剪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李远《剪彩》)B.“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李商隐《人日即事》)C.“疏河似剪纸,决壅同裂帛”(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D.“数家祈福来浇奠,剪纸糊灯作上元”(方回《野庙》)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剪纸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 5.剪纸艺术具有怎样的审美情感,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答案】1.B2.C3.C4.①南朝时,剪纸是人日的重要物件。②唐代的剪纸带有世俗生活的特征,并且剪纸艺术已经应用于宗教活动。③宋代市井生活中民间剪纸为适应都市需求,跻身小商品市场,具有专业化水平。④明朝剪纸被用来装饰扇面,讲究艺术性与整体构图。5.①积极愉悦:人们总是将美好的理想和心愿寄托在剪纸艺术中,歌颂积极的感情和美好的事物。②具有情趣美:剪纸艺术在剪纸的世界里自由的创作,体现劳动者淳朴天真的个性,实现艺术与心灵的直接对话。③具有思想性:民间剪纸艺人更注重物象所象征的含义,在选择动物形象和安排画面时“不求形似”,而求得一种美好的精神象征或满足喜庆吉祥的审美趣味。【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这些都记载于《日书》中”错,原文用剪刀和刻刀在彩色丝绸或薄金属片上剪制和镂刻成人形,贴于门户、屏、帐上,记载于《荆楚岁时记》中;而“人日”是一种择日占卜活动则记载于《日书》中。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A.“总分总的结构”错,材料一是总分结构。第一段先总说“我们可从散记在各种历史文献中的资料了解到剪纸艺术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存在状况和发展历程”,接下来以时间为序,介绍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B.“类比”错,材料二“比如,一幅以公鸡为对象的剪纸,艺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它所代表的含义”“如将鸡的尾巴变形为鱼的形象”有举例论证,没有使用类比论证;D.“物象形象本身的重要性不亚于物象含义的重要性”错,物象的含义比物象本身的形象更重要。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婚姻礼仪;B.民俗风尚;D.招魂驱邪; C.“剪纸”是一个“喻体”,指的“疏通水道像剪破薄纸一样轻松,打开堵塞如同撕开绸帛一样容易”。作者想象大禹治水易如反掌,清除堵塞、引去流水,不过同剪纸撕绸一样容易。比喻巧妙,把传说故事中的大禹写得风度潇洒,技超一筹,也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消除水灾的急切心情,与其他三个选项中的“剪”的社会含义不同。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①“‘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是指“人日”这天用剪刀和刻刀在彩色丝绸或薄金属片上剪制和镂刻成人形,贴于门户、屏、帐上,或佩戴于头发,并相互馈赠”南朝时,剪纸是人日的重要物件。②“剪纸中的人物形象体格健硕丰肥,明显带有唐代世俗生活中的美女特征”“现存甘肃敦煌莫高窟北区与藏经洞的唐朝和五代部分剪纸也反映出剪纸艺术应用于宗教活动的具体情况”唐代的剪纸带有世俗生活的特征,并且剪纸艺术已经应用于宗教活动。③“宋时手工业的繁荣,也促使民间剪纸适应都市需求,跻身小商品市场”宋代市井生活中民间剪纸为适应都市需求,跻身小商品市场,具有专业化水平。④“明代剪纸还被用来装饰扇面”“在构图上明暗搭配,疏密有致,中心空出,整体协调,不愧为当时剪纸艺术的佳作”明朝剪纸被用来装饰扇面,讲究艺术性与整体构图。【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①积极愉悦:“人们总是将美好的理想和心愿寄托在剪纸艺术中,歌颂积极的感情和美好的事物,表现对生活的热爱、积极的生存意识和顽强的生命力”人们总是将美好的理想和心愿寄托在剪纸艺术中,歌颂积极的感情和美好的事物。②具有情趣美:“在剪纸艺人的眼里,这是最真实生动的,他们抛开视觉世界的真实,依照自己的美好愿望和寓意(六畜兴旺,抑或生命繁衍的吉祥含义)来安排形象,实现了艺术与心灵的直接对话”剪纸艺术在剪纸的世界里自由的创作,体现劳动者淳朴天真的个性,实现艺术与心灵的直接对话。③具有思想性:“剪纸是艺人思想和情趣的物化表现,民间剪纸艺人在选择物象进入剪纸创作时,往往也是定位在思想与情趣之间”“当创作这幅剪纸时,首先考虑的是它的含义,其次才是鸡的形象”“民间剪纸艺人在选择动物形象和安排画面时‘不求形似’,而求得一种美好的精神象征或满足喜庆吉祥的审美趣味”民间剪纸艺人更注重物象所象征的含义,在选择动物形象和安排画面时“不求形似”,而求得一种美好的精神象征或满足喜庆吉祥的审美趣味。(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陈奂生上城①高晓声“漏斗户②主”陈奂生,今日悠悠上城来。他到城里去干啥?他到城里去做买卖。他去卖什么?卖油绳③。自家的面粉,自家的油,自己动手做成的。有五根一袋的,有十根一袋的,又好看,又干净。一共六斤,卖完了,稳赚三元钱。赚了钱打算干什么?打算买一顶簇新的、呱呱叫的帽子。年纪到了,也怕脑后风了,上两趟寒流来,就缩头缩颈,伤风打喷嚏,日子不好过,非买一顶帽子不行。走到县城的时候,还只下午六点不到。他不忙做生意,一路游街看店,遇上百货公司,就弯进去侦察有没有他想买的帽子。这时候突然一拍屁股,想到没有带钱。受了这点挫折,心情挺不愉快,一路走来,便感得头上凉嗖嗖,更加懊恼起来。十点半以后,陈奂生的油绳就已经卖光了。汽车站下车的旅客一拥而上,七手八脚,伸手来拿,把陈奂生搞得昏头昏脑,卖完一算账,竟少了三角钱。他叹了一口气,自认晦气。真是双拳不敌四手,两眼难顾八方。只好认了吧,横竖三块钱赚头,还是有的。他又叹了口气,想动身凯旋回府。谁知一站起来,双腿发软,两膝打颤,竟是浑身无力。他只得找个位置坐下,觉得此番遭遇,完全错在忘记了带钱先买帽子,才受凉发病。一着走错,满盘皆输;弄得上不上、下不下,进不得、退不得,卡在这儿,真叫尴尬。可又一想,他陈奂生是个堂堂男子汉,一生干净,问心无愧,死了也口眼不闭;活在世上多种几年田,有益无害,完全应该提供宽裕的时间,没有任何匆忙的必要。想到这里,陈奂生高兴起来,他嘴巴干燥,笑不出声,只是两个嘴角,向左右同时嘻开,露出一个微笑,便一头横躺在椅子上卧倒了。一觉醒来,天光已经大亮,陈奂生体肢瘫软,头脑不清,眼皮发沉;他懒得睁眼,翻了一个身便又想睡。他用手一摸,身下贼软;连忙一个翻身,低头望去,是睡在一张棕绷大床上。原来陈奂生这一年真交了好运,逢到急难,总有救星。他发高烧昏睡不久,候车室门口就开来一部吉普车,他好像有点印象,一时又糊涂难记,好不容易才想出了县委吴书记和他的汽车。记得秋天吴楚在大队蹲点,有一天突然闯到他家来吃了一顿便饭,听那话音,像是特地来体验体验“漏斗户”的生活改善到什么程度的。还带来了一斤块块糖,给孩子们吃。陈奂生想罢,心头暖烘烘,眼泪热辣辣,在被口上拭了拭,便睁开来细细打量这住的地方,却又吃了一惊。原来这房里的一切,都新堂堂、亮澄澄,平顶白得耀眼,地板暗红闪光,照出人影子来;紫檀色五斗橱,嫩黄色写字台,更有两张出奇的矮凳,比太师椅还大,里外包着皮,也叫不出它的名字来。陈奂生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他知道自己身上不大干净,生怕弄脏了被子……随即悄悄起身,悄悄穿好了衣服,不敢弄出一点声音来。他走到门口柜台处,朝里面正在看报的大姑娘说:“同志,算账。” “几号房间?”那大姑娘恋着报纸说,并未看他。“几号不知道。我住在最东那一间。”那姑娘连忙丢了报纸,朝他看看,甜甜地笑着说:“是吴书记汽车送来的?你身体好了吗?”“不要紧,我要回去了。”“何必急,你和吴书记是老战友吗?你现在在哪里工作?……”大姑娘一面软款款地寻话说,一面就把开好的发票交给他。笑得甜极了。接到发票,低头一看,陈奂生便像给火钳烫着了手。“多少?”他忍不住问,浑身燥热起来。“五元。”“一夜天?”他冒汗了。“是一夜五元。”千不该,万不该,陈奂生竟说了一句这样的外行语:“我是半夜里来的呀!”大姑娘立刻看出他不是一个人物,她不笑了,话也不甜了,像菜刀剁着砧板似的笃笃响着说:“不管你什么时候来,横竖到今午十二点为止,都收一天钱。”陈奂生看着那冷若冰霜的脸,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哪里还敢再开口,只得抖着手伸进袋里去摸钞票,然后细细数了三遍,交给大姑娘时,那外面一张人民币,已经半湿了,尽是汗。陈奂生出了大价钱,心里忿忿然。本想一走了之,想到旅行包还丢在房间里,就又回过来。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道:“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弄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便安心坐着啃饼,觉得很舒服。他是个看得穿的人,这时就有了兴头,想道:“这等于出晦气钱——譬如买药吃掉!”他出得门来,一路上看看野景,倒也容易走过;眼看离家不远,忽然想到这次出门,连本搭利,几乎全部搞光,马上要见老婆,交不出账,少不得又要受气。忽然心里一亮,拍着大腿,高兴地叫道:“有了。”他想到此趟上城,有此一番动人的经历,这五块钱花得值透。他总算有点自豪的东西可以讲讲了。试问,全大队的干部、社员,有谁坐过吴书记的汽车?有谁住过五元钱一夜的高级房间?他精神陡增,顿时好像高大了许多。果然,从此以后,陈奂生的身份显著提高了,不但村上的人要听他讲,连大队干部对他的态度也友好得多。从此,陈奂生一直很神气,做起事来,更比以前有劲得多了。(有删改)【注】①高晓声在农村生活过二十多年,与农民患难与共,多年的经验和观察使他对中国农民的性格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这促使他致力于描写和反映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民命运。1980年,他创作 发表《陈奂生上城》,进一步探讨解决温饱后农民的精神层面问题,当时的心情既轻松又沉重。②漏斗户:意指常年负债的穷苦人家。③油绳:一种油煎的面食。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从“漏斗户主”“百货公司”“五元钱一夜的高级宾馆”等语言中可以看出,本文记叙的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故事。B.文章开头交代买帽子的原因,“年纪到了,也怕脑后风了”,为下文因忘记先买帽子而导致晚上重感冒埋下伏笔。C.陈奂生“抖着手”“摸钞票”“细细数了三遍”等动作细节,让大姑娘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D.“总算有点自豪的东西可以讲讲了”,可以看出陈奂生一直以来因贫困而自卑,上城的这段经历成为一个转机。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A.陈奂生花了五块钱最终提高了自己在村里的地位,因祸得福。喜剧式的结尾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B.小说借陈奂生的眼睛呈现宾馆的陈设,与《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对贾府的观察视角一样,作者采用的都是主人公视角。C.小说插叙了县委吴书记与陈奂生过去交往的经历,而略述送他来宾馆的过程,制造了悬念,内容详略得当。D.文章语言诙谐幽默,付账前“不敢弄出一点声音来”,付账后“大摇大摆走了进去”的行为反差,增强了喜剧效果。8.小说主人公陈奂生身上颇具“阿Q式”精神胜利法的特色,请从文中找出依据。9.高晓声始终关注农村小人物的共同命运,在塑造陈奂生这一形象时“心情既轻松又沉重”,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中的原因。【答案】6.C7.A8.①“精神胜利法”是通过对自己精神的暗示,来自我安慰,用纯想象式的胜利,作为对自己实际失败的补偿的一种心理方式。②卖油绳,少了三角钱。陈奂生“自认晦气”,借“双拳不敌四手,两眼难顾八方”自我开解,并为还能赚三块钱而感到知足。③因未先买帽子而重感冒。陈奂生以“一生干净,问心无愧”为由开导自己不会死去,安心躺在椅子上休息。④花五块钱住高级宾馆的经历。陈奂生认为“这等于出晦气钱——譬如买药吃掉!”摆脱内心的郁闷忿然,并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份。 9.①陈奂生是一个人,却又是一个群体,一个阶层。②作者“轻松”“高兴”的是农村许多贫困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物质生活得到提升,社会得到了进步。③作者“沉重”“慨叹”的是陈奂生视野的狭隘、自卑的等级观念、精神追求的低质化等的国民性,温饱后农民的精神境界需要快速提升。【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C.“……动作细节,让大姑娘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错,大姑娘在这些动作之前就是因为看出了陈奂生的贫穷的真实身份而态度冷淡。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A.“提高了自己在村里的地位,因祸得福。喜剧式的结尾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错误,原文“从此以后,陈奂生的身份显著提高了,不但村上的人要听他讲,连大队干部对他的态度也友好得多。从此,陈奂生一直很神气,做起事来,更比以前有劲得多了”“身份显著提高”更多的是陈奂生的自我感觉,是他摆脱内心的郁闷忿然的阿Q式心理暗示。作者是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表达对陈奂生之流的反思,不是喜剧式结尾。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①“阿Q式”“精神胜利法”是通过对自己精神暗示,来自我安慰,用纯想象式的胜利,作为对自己实际失败的补偿的一种心理方式。②“卖完一算账,竟少了三角钱。他叹了一口气,自认晦气。真是双拳不敌四手,两眼难顾八方”卖油绳,少了三角钱。陈奂生“自认晦气”,借“双拳不敌四手,两眼难顾八方”自我开解,并为还能赚三块钱而感到知足。③“可又一想,他陈奂生是个堂堂男子汉,一生干净,问心无愧,死了也口眼不闭;活在世上多种几年田,有益无害,完全应该提供宽裕的时间,没有任何匆忙的必要。想到这里,陈奂生高兴起来”因未先买帽子而重感冒。陈奂生以“一生干净,问心无愧”为由开导自己不会死去,安心躺在椅子上休息。④花五块钱住高级宾馆的经历。“一转念,忿忿想道:‘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弄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便安心坐着啃饼,觉得很舒服。他是个看得穿的人,这时就有了兴头,想道:‘这等于出晦气钱——譬如买药吃掉!’”陈奂生穿着鞋进房间、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安心坐着啃饼,认为“这等于出晦气钱,譬如买药吃掉!”摆脱内心的郁闷 忿然,并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份。【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①“漏斗户主”陈奂生是常年负债的穷苦农民,是农村小人物的典型。他同他的前辈不一样,临逢到好时候,苦难凄悲的命运已与他无缘了;但他还有同他的前辈一样,见少识浅,愚昧自卑,即便在新时期的祥云笼罩下,还无法将因袭的阿Q气褪尽展示了老一代农民灵魂中的光华和阴影,折射着处在新时期农村变革中的老一代农民形象,所以陈奂生是一个人,却又是一个群体,一个阶层。②“他到城里去干啥?他到城里去做买卖。他去卖什么?卖油绳。自家的面粉,自家的油,自己动手做成的”一九七八年的年底决分吹掉了陈奂生头上的那顶“漏斗户”(意指常年负债的穷苦人家)的帽子,物质生活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囤里有米,橱里有衣”,抽空还可进城卖点农副产品。作者“轻松”“高兴”的是农民迈出新生活第一步时的喜悦,农村许多贫困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物质生活得到提升,社会得到了进步。③卖油绳,少了三角钱。陈奂生“自认晦气”,借“双拳不敌四手,两眼难顾八方”自我开解,并为还能赚三块钱而感到知足。花五块钱住高级宾馆的经历。陈奂生认为“这等于出晦气钱——譬如买药吃掉!”摆脱内心的郁闷忿然,并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份。作者“沉重”“慨叹”的是陈奂生身上的那股阿Q气,陈奂生视野的狭隘、自卑的等级观念、精神追求的低质化等的国民性,温饱后农民的精神境界需要快速提升。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魏主珪将立齐王嗣为太子,魏故事,凡立嗣子辄先杀其母,乃赐嗣母刘贵人死。珪召嗣谕之曰:“汉武帝杀钩弋夫人,以防母后预政,外家为乱也。汝当继统,故吾远迹古人,为国家长久之计耳。”嗣性孝,哀泣不自胜,珪怒之。嗣还舍,日夜号泣,珪知而复召之。左右曰上怒甚入将不测不如且避之俟上怒解而入。”嗣乃逃匿于外,唯帐下车路头、王洛儿随之。珪之贺夫人生清河王绍。绍凶狠无赖,好轻游里巷,劫剥行人以为乐。珪怒之,尝倒悬井中,垂死,乃出之。齐王嗣屡诲责之,绍由是与嗣不协。戊辰,珪谴责贺夫人,囚,将杀之,会日暮,未决。夫人密使告绍曰:“汝何以救我?”绍夜与帐下及宦者宫人数人通谋,逾垣入宫,至天安殿。左右呼曰:“贼至!”珪惊起,求弓刀不获。遂弑之。己巳,宫门至日中不开。绍称诏集百官于端门前北面立,绍从门扉间谓百官曰:“我有叔父,亦有兄,公卿欲从谁?”众愕然失色,莫有对者。良久,南平公长孙嵩曰:“从王。”众乃知宫车晏驾,而不测其故,莫敢出声,唯阴平公烈大哭而去。于是朝野恟恟,人怀异志。肥如侯贺护举烽于安阳城北,贺兰部人皆赴之,其余诸部亦各屯聚。绍闻人情不安,大出布帛赐王公已 下。齐王嗣闻变,乃自外还,昼伏匿山中,夜宿王洛儿家。洛儿邻人李道潜奉给嗣,民间颇知之,喜而相告。绍闻之,收道,斩之。绍募人求访嗣,欲杀之。王洛儿为嗣往来平城,通问大臣,告安远将军安同等。众闻之,翕然响应,争出奉迎。嗣至城西,卫士执绍送之。嗣杀绍。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永兴。追尊刘贵人曰宣穆皇后,公卿先罢归第不预朝政者,悉召用之。《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五》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左右曰/上怒/甚入将不测/不如且避之俟上怒解/而入。B.左右曰/上怒甚/入将不测/不如且避之/俟上怒解而入C.左右曰/上怒/甚入将不测/不如且避之/俟上怒解而入。D.左右曰/上怒甚/入将不测/不如且避之俟上怒解/而入。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故事”与“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中的“故事”含义相同。B.晏驾,本意指帝王的车驾晚出,文中是对北魏帝拓跋珪死亡的讳称,“登遐”“驾崩”也可用来指“帝王之死”。C.“唯阴平公烈大哭而去”与“彭泽去家百里”《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去”含义不同。D.改元,指帝王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变年号。年号是皇帝特有的,主要用来纪年,如“太祖”“崇祯”。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拓跋珪打算立拓跋嗣为太子,为预防拓跋嗣母后干涉朝政,外戚作乱,效法古人,赐死齐王嗣的母亲刘贵人。B.拓跋珪为惩治拓跋绍的恶行,将他倒挂在水井里,直到快要死了才拉出来,拓跋绍也多次被拓跋嗣训教,与拓跋嗣产生隔阂。C.拓跋绍接到母亲贺夫人的秘密求救后,受手下宦官和宫女等人的唆使,与他们共同谋划,夜间翻墙进宫,弑杀了父亲。D.拓跋嗣返回京师后,李道暗中供应他日常用品,王洛儿为他充当信差,众臣得知拓跋嗣返京的消息后,一致支持他夺回皇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肥如侯贺护举烽于安阳城北,贺兰部人皆赴之,其余诸部亦各屯聚。(2)公卿先罢归第不预朝政者,悉召用之。14.齐王嗣最终能够登上王位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答案】10.B11.D12.C 13.(1)肥如侯贺护在安阳城北燃起烽火,贺兰部落的人都投奔他,其他各部落也各自集结人马。(2)以前免职回家不能参与朝政决策的公卿官员,全都召回任用。14.①面对“立子杀母”荒唐规定,齐王嗣性情孝顺,不违伦常,未失民心。②其弟拓跋绍凶狠无赖,不得民心,且弑父夺权,不得臣心。③回京之后,受到李道、王洛儿的帮助,以及众大臣的拥护,里应外合。【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拓跋嗣左右侍从劝他说:“皇上十分愤怒,进宫将遭遇不测,不如暂且逃避,等皇上怒气消除再进宫”“甚”是“怒”的后置状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C;“之”是“避”的宾语,宾语“之”后断开,排除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都是“先例”意思。句意:按照北魏先例/追随六国灭亡的先例。B.正确。C.正确。离开;距离。含义不同。句意:只有阴平公拓跋烈大哭着离开/彭泽离家有几百里。D.“年号……如‘太祖’”错误。“太祖”是庙号。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受手下宦官和宫女等人的唆使”错误,原文说的是“绍夜与帐下及宦者宫人数人通谋”,并无受唆使之意。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举烽”,燃起烽火;“赴”,投奔;“屯聚”,集结人马。(2)“归第”,回家;“预”,参与;“公卿先罢归第不预朝政者”,定语后置,即“ 先罢归第不预朝政(之)公卿”,以前免职回家不能参与朝政决策的公卿官员。【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魏故事,凡立嗣子辄先杀其母,乃赐嗣母刘贵人死……嗣性孝,哀泣不自胜,珪怒之。嗣还舍,日夜号泣”可知,面对“立子杀母”荒唐规定,齐王嗣性情孝顺,不违伦常,未失民心。②由原文“绍凶狠无赖,好轻游里巷,劫剥行人以为乐”“众愕然失色,莫有对者……于是朝野恟恟,人怀异志”可知,其弟拓跋绍凶狠无赖,不得民心,且弑父夺权,不得臣心。③由原文“夜宿王洛儿家。洛儿邻人李道潜奉给嗣,民间颇知之,喜而相告”“众闻之,翕然响应,争出奉迎。嗣至城西,卫士执绍送之”可知,回京之后,受到李道、王洛儿的帮助,以及众大臣的拥护,里应外合。参考译文:北魏帝拓跋珪将要册立齐王拓跋嗣为太子,按照北魏先例,凡是要确立皇位继承人时,就要先杀掉皇位继承人的母亲,于是赐死拓跋嗣母亲刘贵人。拓跋珪召见拓跋嗣告诉他说:“汉武帝刘彻杀钩弋夫人,是为了防止(汉昭帝刘弗陵)母后干涉朝政,外戚作乱。你要继承大统,所以我效法古人,是为国家做长远的打算罢了。”拓跋嗣性情孝顺,悲哀号泣不能承受,拓跋珪对他很生气。拓跋嗣回到住所,日夜悲号哭泣,拓跋珪知道后又召见他。拓跋嗣左右侍从劝他说:“皇上十分愤怒,进宫将遭遇不测,不如暂且逃避,等皇上怒气消除再进宫。”拓跋嗣于是逃出京师藏匿起来,只有属下车路头、王洛儿随从。拓跋珪的贺夫人生清河王拓跋绍。拓跋绍凶狠残暴,不讲道理,喜欢换上平民衣服在巷子里游逛,把掠夺抢劫行人当做乐趣。拓跋珪对他很生气,曾经把他头朝下脚朝上悬挂在水井里,直挂到快要死了,才让他拉出来。齐王拓跋嗣多次训诲督责他,拓跋绍因此与拓跋嗣不和。戊辰日,拓跋珪严厉地斥责贺夫人,把她囚禁起来,想要杀了她,正好这时天已黄昏,拓跋珪犹豫不决。贺夫人秘密派人对拓跋绍说:“你怎么救我?”拓跋绍夜间和自己手下的宦官、宫女等数人共同谋划,翻墙进宫,直奔天安殿。左右侍从呼喊:“有贼!”拓跋珪惊醒,从床上跳起来,急找弓刀武器但没找到。于是拓跋绍杀了父亲拓跋珪。乙巳日,皇宫城门到中午仍然不开。拓跋绍声称皇帝下达诏令,召集文武百官在端门(正南门)前集合,面向北方站立。拓跋绍从门缝里对百官说:“我有叔父,也有兄长,你们想要拥护谁?”(这话令)众官员惊愕,脸色大变,一时没有人回答。许久之后,南平公长孙嵩说:“拥护大王!”大家这才知道拓跋珪已死,可是又不知道拓跋珪死亡的原因,没有人敢出声,只有阴平公拓跋烈大哭着离开。在当时,朝野动荡不安,人们各怀心思。肥如侯贺护在安阳城北燃起烽火,贺兰部落的人都投奔他,其他各部落也各自集结人马。拓跋绍知道人心不安,就拿出大量布匹绸缎,赏赐王爵公爵以下官员。齐王拓跋嗣听闻政变,就从外地返回京师,白天在深山中藏匿,晚上在王洛儿家住。王洛儿邻居李道 暗中提供日常用品给拓跋嗣,民间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高兴得奔走相告。拓跋绍听到消息,逮捕了李道,杀了他。拓跋绍又募集人手寻觅探访拓跋嗣,想要杀掉拓跋嗣。王洛儿替拓跋嗣来往首都与平城之间,以此与大臣互通音讯,通知安远将军安同等人。大家知道拓跋嗣的消息后,一致响应,争着出城迎接。拓跋嗣抵达城西,皇宫里的卫士逮捕了拓跋绍,并将其押送到拓跋嗣面前,拓跋嗣杀死拓跋绍。拓跋嗣登上皇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兴。追尊刘贵人为宣穆皇后,以前免职回家不能参与朝政决策的公卿官员,全都召回任用。(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点绛唇王禹偁①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②,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③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④!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韫英雄泪?【注】①王禹偁,遇事敢言,三遭贬斥。②鲈鱼堪脍: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时想起家乡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莼鲈之思指思乡归隐。③求田问舍:三国时,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买地置屋,受到刘备批评。④树犹如此:西晋桓温北征收复失地时经过金城,见从前栽种的柳树已有十围之粗,慨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词的“雨恨云愁”与辛词的“献愁供恨”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表达效果生动形象。B.王词开篇写江南风景美丽依旧,但云雨中弥漫着恨和愁,此处以乐景写哀愁,欲抑先扬。C.“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一句勾勒出富有江南生活气息的水乡画面,“一缕孤烟”景中含情,寓意孤寂。D.辛词下片化用典故“树犹如此”,借西晋桓温北征时的慨叹,表达自己无法收复失地,虚度光阴的悲愁。16.王词的下片与辛词的上片都运用了“鸿”的意象,请结合诗句分析异同。【答案】15.B16.同:都运用了“鸿”的意象来表达漂泊在外的孤寂。 异:①王词中的“征鸿”指奋飞的大雁,象征词人也有高飞的远大理想,又暗寓其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怅惘;辛词的“断鸿”指失群的孤雁,象征漂泊江南的词人自己,以此衬托出词人的孤独寂寞;②王词将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怅惘凝聚在对“天际征鸿”的凝视之中,含蓄深沉;辛词表达自己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时没有再选用“鸿”这个意象,而是借助“看”“拍”两个动词表达出来,更加慷慨激昂。【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欲抑先扬”错,“欲抑先扬”,“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此处是以乐景衬托哀愁,没有欲抑先扬。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情感的能力。王词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即事即目,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物景色,并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天边的鸿雁向远方急飞,遥望整齐的雁行连缀在一起。“征鸿”指奋飞的大雁,词人遥见冲天远去的大雁,触发的是“平生事”的联想,想到自己漂泊在外,孤寂之情顿生;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恨无知音,愁无双翼,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有一种壮志难酬的怅惘。最后,“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王词将“平生事”凝聚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之中,显得含蓄深沉,言而不尽。辛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虽然出语沉痛悲愤,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激昂慷慨的,表现出辛词豪放的风格特色。“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出来。(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别出新意,写出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悲剧美。(2)巴蜀之地历来充满神秘,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神话传说对蜀道的开凿进行了浪漫而又夸张的描写。 (3)《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屈原追求理想、坚守高洁的品质、纵死不悔的情怀。【答案】①.出师未捷身先死②.长使英雄泪满襟③.地崩山摧壮士死④.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⑤.亦余心之所善兮⑥.虽九死其犹未悔【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捷、襟、崩、栈、钩、犹、悔。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到今天拥有自己的空间站,中国人经历了几十年时间,终于让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国际上拥有①的地位,这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不断砥砺前行,不辞艰辛,努力拼搏而来的。为了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几代航天人不断在技术壁垒中寻求突破,如老黄牛般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从东方红一号到北斗组网,从载人航天到深空探测,再到建造、运营中国空间站,经过航天人不懈的努力,中国航天事业达到了一个又一个新高度。广大航天工作者还勇于自主创新,以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工程等方面取得②的伟大成就,谱写了我国航天事业气势磅礴的发展篇章,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强国使命时不我待,新时代的航天人要坚持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扬老一辈航天人③的优良作风,勇攀高峰,锐意进取,坚决突破受制于人的“卡脖于”和薄弱环节,大力推进国家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用实际行动和成果推进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中国航天事业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技术突破,达到了一个又一个新高度”,与原文意思基本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8.①举足轻重/至关重要②举世瞩目/万众瞩目③筚路蓝缕/艰苦奋斗19.坚决突破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术和薄弱环节,大力推进国家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用实际行动和成果推进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原句:①整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节奏协调。写出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清晰历程,突显了中国航天人不断突破创新的可贵精神及取得的伟大成就。②运用比喻,把“中国航天人”比作“老黄牛” ,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航天人的踏实勤奋与无私奉献。改句:语言高度概括,句意简明。【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形容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国际上拥有重要的地位,可填“举足轻重/至关重要”。举足轻重: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至关重要:相当地重要,在要紧关头是不可缺少的,比喻最重要的。②形容成就巨大,引人注目,可填“举世瞩目/万众瞩目”。举世瞩目:指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万众瞩目:大家十分关注,目不转睛地注视。③形容老一辈航天人在艰苦条件下仍然奋斗不止的精神,可填“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艰苦奋斗:不畏艰难困苦,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成分残缺,“卡脖子”后加“技术”。成分残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前加介词“为”。【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原句“从东方红一号到北斗组网,从载人航天到深空探测,再到建造、运营中国空间站”是整句,整个画线句整散结合,句式错落有致,写出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清晰历程,突显了中国航天人不断突破创新的可贵精神及取得的伟大成就。“几代航天人不断在技术壁垒中寻求突破,如老黄牛般默默地奉献着自己”运用比喻,把“中国航天人”比作“老黄牛”,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航天人的踏实勤奋与无私奉献。改句“中国航天事业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技术突破,达到了一个又一个新高度”语言高度概括,句意简明。(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美育是一个近代兴起的词汇,在中国古代,与美育大体相当的词是“乐教”,①,早在《尚书·舜典》中就有用诗歌、音乐等艺术来教导人,以使人神相和的记载。中国自进入近代以来,真正对美育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是蔡元培。他将美育作为教育方针提出来,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了美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他特别说明,虽将美育单独提出来,②,因为在教育实践中,美育与德育是不可分割的。蔡元培的这种教育观对于当代的美育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因而,在新时代的教育工作中,要想做好美育工作,就要坚持立德树人,紧紧遵循美育特点,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③。具体来说,就是要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水平,培养其审美能力,陶冶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坚持立德树人,从而真正实现当代中国美育的宗旨。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修辞立其诚”古已有之,是中国传统修辞的核心与精华。B.敌人“围剿”那百亩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C.魏杰同志把我叫去了,要我当“交通”,下山和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D.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以上。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B22.①乐教历史悠久②但并不意味着割裂美育与德育③让德育和美育充分结合起来【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引号表示强调。A.表示引用;B.表示强调;C.表示特殊含义;D.反语,表讽刺或否定。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前句提到“乐教”,后文主要介绍我国乐教的历史记载,应填:乐教历史悠久。②“虽将美育单独提出来”,下句转折,“因为在教育实践中,美育与德育是不可分割的”是说二者不能割裂,应填:但并不意味着割裂美育与德育。③“因而”表示总结概括,语段“要想做好美育工作,就要坚持立德树人”主要讲德育与美语的结合,应填:让德育和美育充分结合起来。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出自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意思是不懒惰是一切善行的老师。“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出自《左传》,意思是民众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物质匮乏。 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天分比他低些的人。——茅盾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饥寒。管仲又说:“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耕织不仅是衣食之源,也是礼仪文明的基础。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劳可安邦。 回首历史,但凡伟人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黄帝建造屋宇,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创制乐律;虞舜种田补鱼,烧制陶器,天下大和,百姓无事;苏秦熟读兵法,不舍昼夜,终有所成,名垂青史。无论是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历史佳话,还是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无不展现着勤劳使人杰出的真理。 不仅如此,勤劳也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原因之一。中华民族何以屹立不倒,绵延至今?有人说是外儒内法的治国之道,有人说是农耕文明的稳固保守,有人说是大海、大漠、大山对于外来文明的阻隔,也有人说是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共生能力。诸如此类的回答,不胜枚举。我想,中华民族的延续性与长期扎根于农耕的中国人自然形成的勤劳淳朴、任劳任怨的精神特质也不无关系。因为勤劳,我们在黄河岸边的黄土地上留下了民族的足迹;因为勤劳,我们走过了坎坷屈辱的抵御列强的近代重生之路;因为勤劳,我们坚定不移、从容自信地追逐着我们的复兴之梦。 因为勤劳,我们也才有了闻名于世的国家名片。上面印着苍茫山脊上的万里长城,恢弘壮丽的兵马俑,庄重神圣的莫高窟,横跨世界屋脊的西藏铁路,深入海底的钻井平台,静默不言的跨海大桥,呼啸而过的中国高铁。当然,仔细看去,上面还写着一排无形的大字——勤劳的中国人。 反观当下,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却存在着回家葛优躺,洗衣靠父母,吃饭等人送,扫地不积极,学习变懒散等不正之风。英国有句谚语:“懒惰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我想,长此以往,我们失去的不仅是生活的自理能力,更是求知的动力。有人说劳动的事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诚然,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科技给予了我们越来越多的便利。但是,科技也不可能完全解决我们人类的全部需要,相反,人类需要更高级的劳动和更高的智慧来管控科技。否则,被奴役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在未来人工智能流行的年代里,我希望我们仍然能够时刻想起《平凡的世界》里那些在黄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们,想起那句:“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尊严的活着,劳动对每个人来说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存需要,而是体现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任何劳动都会受人尊重。” 请谨记:“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引用了三句名言,从中可提炼出关键词“勤劳”。勤劳就不会使物质匮乏,懒惰成性则其成就不会很大。材料意在引导考生正确看待“勤劳”与“懒惰”的关系,认识到勤劳的意义和懒惰的危害。第一句将“不懒惰”,也就是“勤劳”与“善行”联系起来,指出不懒惰,是一切善行的老师。说明了“勤劳”的价值巨大,意义非凡。第二句从“民生”角度思考,“勤劳”则不会物质匮乏,这对当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也颇具启发,只有全民勤劳,才能让社会不断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第三句则从“勤劳”与个人发展的角度讨论,天赋再好,不努力发展也不会有所成就。三则材料从个人到社会、国家,都揭示了“勤劳”的意义,“懒惰”的危害。由此启示我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勤奋进取,勤学苦练,以勤勉处世,实现人生价值。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勤勉的内涵,“勤劳”与“懒惰”的辩证关系,勤劳的重要性,如何做到勤劳勤奋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勤劳的重要性”时,可以从个人、社会、国家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王羲之笔成冢,池水尽墨,终成一代“书圣”的事例,论证勤奋是走向成功的必要基石。也可以引用张衡“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名言,以及《颜氏家训》中“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的古训,论证懒惰的危害和勤奋的重要性。在论据的选择上,应注意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的综合使用。如可以引用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也可以立足于当下,结合当下社会存在的“佛系躺平”“摆烂”等社会现象,以其危害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立意:1.于勤中汲力,成济济人才。2.人生在勤,不索何获。3.勤奋造就成功,奋斗走向未来。4.让勤奋为人生着色。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河南省许昌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许昌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许昌市、平顶山市、汝州市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商丘市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项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21:35:01
页数:20
价格:¥2
大小:54.8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