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浙江省绍兴市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绍兴市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中调测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采用闭卷考试。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①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sǒngyǒng____________下“豁啷啷”地歌唱。(铁凝《哦,香雪》)②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xiàxì_____________。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③它那强烈的明灯/在chénxī____________中逐渐暗淡。(雪莱《致云雀》)【答案】①.怂恿②.罅隙③.晨曦【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①怂恿,指鼓动别人去做(多指不好的事情)。②罅隙,指缝隙、裂缝。③晨曦,指黎明后的微光。2.默写填空。(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即的月亮,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2)《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3)《插秧歌》中,运用比喻,写出“插秧”忙碌紧张情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劝学》中,以行路为喻,论述积累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静女》中描写男子见不到约会女子而焦急不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虞美人》一词,通过永恒自然和沧桑人事的强烈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亡国之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明明如月②.何时可掇③.少无适俗韵④.性本爱丘山⑤.笠是兜鍪蓑是甲⑥.雨从头上湿到胛⑦.故不积跬步⑧.无以至千里⑨.位卑则足羞⑩.官盛则近谀⑪.爱而不见⑫.搔首踟蹰⑬.雕栏玉砌应犹在⑭.只是朱颜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掇、韵、笠、兜鍪、蓑、胛、跬、谀、搔、踟蹰、雕、砌。3.下面文段中有几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评价、分析和理解写出来,就是文学短评。②写文学短评,有利于积累个人的阅读经验,领悟创作、鉴赏的规律,提高文学审美能力。③写文学短评主要运用叙议结合的方式,要适当复述、介绍或者引用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和评论。④“叙”要精当,为议提供支撑或依据;“议”要紧密结合“叙”,思路清晰,态度鲜明,最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⑤叙议有机融合,也能将见解表达清楚,有理有据,令人信服。(1)语句修改为(2)语句修改为(3)语句修改为【答案】(1)①语序不当,应改为“理解、分析和评价”。(2)③缺少介词“在”,在……基础上。(3)⑤关联使用不当,“也”改为“才能”【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1)①处语序不当,“评价、分析和理解”语序不当,应改为“理解、分析和评价”。(2)③处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在”,应改为“在复述、介绍或者引用作品内容的基础上”。(3)⑤处不合逻辑,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条件关系不能用“也”,应改为“才”。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残缺美是从美感的角度对残缺加以审视而产生的审美体验。从某种意义说,①______是审美体验产生的动力因素,为什么呢?一方面,从审美客体来说,文学作品的残缺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思索的空间,②______。而无穷无尽的想象,可以使欣赏者能动地把审美对象加以改造或创造,从而产生新的形象,另一方面,③______,文学作品欣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受众通过再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以达到赏心、悦目、怡情的目的。【答案】①.残缺因素(或“残缺”)②.引发无穷无尽的想象③.从审美主体来说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前文解释残缺美的概念,后文说“从审美客体来说,文学作品的残缺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思索的空间”,因此“审美体验产生的动力因素”是“残缺”,故填写“残缺因素”或“残缺”。第二空,前文说“文学作品的残缺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思索的空间”,可见残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再根据后文“而无穷无尽的想象”的提示可知,应填写“引发无穷无尽的想象”一类的句子。第三空,由“一方面,从审美客体来说”和“另一方面”可以推知,两处句式相同,对象相对,因此填写“从审美主体来说”。5.请根据文意,在语段空格处填上适当的词语。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画出一个圈子。范围的大小依着中心的①_____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没有势力的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②_____(写一俗语),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③_____能力。(费孝通《乡土中国》)【答案】①.势力厚薄(“势力”一词必须出现,后面两字意思对即可)②.树倒猢狲散(意思相近的俗语也可)③.伸缩(意思相近即可)【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补写词语的能力。第一个空根据“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没有势力的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填入关键词“势力”,即“势力厚薄”;第二个空根据举的《红楼梦》种大观园的例子,和“可是势力一变”,以及“写一俗语”的要求,填入“树倒猢狲散”,即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有权势的人一垮台,依附他的人就跟着散伙了,词语词性为贬义词;第三个空根据文段前面内容,填入一个概括性的词语,即“伸缩”,“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二、阅读理解(40分)(一)(13分)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各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彰__________(2)贤__________(3)通__________7.下列关于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师说》的作者“韩愈,字退之”,与王安石一起倡导古文运动。B.“六艺经传”中的“六艺”指儒家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能。C.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荀子》为其独著之书。D.《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道”,是“道理”的意思,其文化内涵包含“仁”“义”等内容,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短句。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劝学》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答案】6.①.清楚②.超过③.全面7.D8.(1)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2)听到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9.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彰:清楚。句意: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2)贤:超过。句意: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3)通:全面。句意: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地学习了。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与王安石一起倡导古文运动”错误,应该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B.“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能”错误,应该是《易》《书》《诗》《礼》《乐》《春秋》六本经书。C.“《荀子》为其独著之书”错误,《荀子》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假”,借助;“水”,游泳;“绝”,横渡。(2)“术业”,学术技艺;“攻”,学习,研究;“是”,此,这样。【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按照课程顺序则始于诵读《诗经》《尚书》,终止于研读《礼记》;按学习的意图则始于做一个知礼达仪之人,最终达到德、才无上的圣人境界。真能持久学习就能深入了。“其数则始乎诵经”与“其义则始乎为士”结构一致,分别成句,故在“经”“礼”和“士”后断开;“终乎为圣人”与“终乎读礼”结构一致,故在“圣人”后断开;“久”是“真积力”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则”表顺承,前后不能断开。参考译文: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更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更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荀子《劝学》)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听到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韩愈《师说》) 学习从哪里开始呢?到哪里终止呢?答曰:按照课程顺序则始于诵读《诗经》《尚书》,终止于研读《礼记》;按学习的意图则始于做一个知礼达仪之人,最终达到德、才无上的圣人境界。真能持久学习就能深入了;学习到死才能停止。因此学习有顺序有终止,而学习的意图则时刻不能丢弃,按照意图去做,是人所必须的;丢弃意图,就如同禽兽一样。《劝学》(二)(7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0.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总结上片,带起下片,前句对大自然发出由衷的赞叹,后句则由“江山”引出“豪杰”。B.《念奴娇·赤壁怀古》整首词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气势磅礴,格调清新,上片侧重写景,下片因景生情,极豪放之致。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点出了历史风云,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的感叹。D.“铜雀春深锁二乔”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变迁,而是通过间接描绘二乔将要承受的命运,把战争胜负写得含蓄蕴藉。11.《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中作者都借用周瑜的典故,各有何用意?【答案】10.B11.(1)苏词借此引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反衬自己年华老去却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2)杜诗蕴含造化弄人的意味,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解析】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B.“格调清新”错误,本词应该是“格调雄浑”。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苏轼词中极写周瑜的年轻英俊,而功业盖世,塑造出其风度翩翩又年少即建功立业的儒将形象,其实是为了反衬出自己已近中年,却被贬黄州,可以说“一事无成”的怅然失意,表达自己年华已逝而“早生华发”,难以实现壮志的伤感。杜牧诗中是借周瑜火烧赤壁之战是因借东风之天时方得成功,倘若当初没有这阵东风,或许吴国便会战败。作者是借此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受,自己缺乏的正是周瑜当初的这阵“东风”,生不逢时,以至于无法施展才华。(三)(7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做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 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选自茹志鹃《百合花》)12.通过选文,我们可以看出,《百合花》全文通过“我”的见闻和感受展开叙述,还有一条线索是13.题目《百合花》具有哪些象征意义?14.赏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作用。【答案】12.新媳妇的情感变化13.百合花色泽淡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小说中,作者赋予了它丰富的象征意义,小通讯员和新媳妇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美、人情美。14.情节上,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口子是在新媳妇家抱被子时弄破的,新媳妇缝补破洞与上文情节形成呼应;人物形象上,新媳妇为小通讯员缝补衣服破洞的细节描写,表达她对壮烈牺牲的通讯员深切的哀悼和崇敬之情。【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线索的能力。“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写新媳妇认出受伤的小通讯员时的惊讶;“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写新媳妇听到小通讯员英勇事迹时的震惊;“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写新媳妇为通讯员擦拭身体时内心的庄严与虔诚;“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明明知道小通讯员已经牺牲,新媳妇还是为他缝补衣服上的破洞,表现她对壮烈牺牲的通讯员的哀悼与崇敬;“‘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 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她把百合花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为他流泪,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牺牲的痛惜之情。可见,选文以新媳妇的情感变化为线索。【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题丰富意蕴的能力。从“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可知,作者赋予百合花的象征意义是纯洁和感情。具体来说,就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儿两人纯洁高尚的灵魂,他们都是善良的人,表现了人性美、性格美;新媳妇为小通讯员缝补衣服破洞的细节描写,表达她对壮烈牺牲的通讯员深切的哀悼和崇敬之情,小通讯员(军)和新媳妇儿(民)之间的军民情,体现了人情美。【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从情节结构看,前文写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口子是在新媳妇家抱被子时弄破的,此处“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写新媳妇一针一针地缝补破洞,与前文情节相照应;从塑造人物看,此处是一处细节描写,“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描写新媳妇缝补破洞的动作,这些动作描写传达出她对壮烈牺牲的通讯员深切的哀悼和崇敬之情。(四)(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尤镇的天空李国明那是盛夏的一个午后,干渴的玉米地,刚刚落下一场透雨。尤镇的柏油路面湿滑,能听到路边低洼处的积水往沟壑里潺潺流动的声音。我正沉浸在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较量中。突然,窗外沿街上传来喊叫声。这是一个女人,从尤镇柏油路面上发出的尖叫。你们快看,天上出现什么了呀?在哪儿呢?我咋看不见?偶尔有人应声。好奇心诱使我合上书,忙三火四地跑到了庭院,向院子的天空张望。枣树的枝叶,四周的屋檐,遮挡了我的视线。我生活在这样一个天井里,天空奇观,什么也见不到。我往街面上跑去,可还是迟了一步。没看到尤镇天空的奇观,只见到了沸腾的人群。因一道奇观,改变了他们原本平静的神情。他们聚拢在一起,没看到的人,向看到的人问东问西。他们谈论着,说笑着。话题从天上奇观,谈到丈夫打工;从丈夫打工,谈到旧城改造;从旧城改造,谈到外国总统选举。 街面上的人越聚越多,认识的,不认识的,相互点头致意。那些从来不爱出门的宅女宅男,也走上街头。人们似乎忘记了刚才尤镇上空出现的奇景,街面上东张西望密集的人群,反而成了一景。有人用手掌遮挡住额头上刺眼的阳光,脖颈望得酸了,眼睛乏了,也没看到天上的亭台楼阁呀。在那里,看到了!我看到了!又是一个女人的惊叫声。女人被许多人围在中央,她的食指,指向那片镶嵌着阳光的金色的天空。失望,又一次汇集成声声叹息。我并不想放弃,我的目光剥离一片片清淡的云朵,寻找不到亭台楼阁,它像神话般传奇。带着心底蒙上的一层迷雾,我惴惴不安,又坐回到书房。那个惊叫的女人是谁?我绞尽脑汁,才调动出一些记忆来。是段家三妮,娟。三岁她失去了父母,跟随着她的哥哥,在全国各地闯荡。五年前,她回过一次尤镇。那次,她出钱把尤镇主街道的泥水路改造成了柏油路后,就一去无踪。一个行者,平日里是很少回家的。继续感受书中老人与海较量的场景。在百般振奋鼓舞中,我脑海里又忽然蹦出娟的惊叫声。合上书。走到天井仰望,蔚蓝的天空,点缀着几朵白云,什么也没有。我又步行到街面的柏油路上,发现街上的行人,走几步,都会习惯地望一望天空,好像寻找丢失了的什么。小镇还是二十年前的小镇,这块偏远贫穷的土地,除了小树长成了大树,房屋依然破败不堪。镇上的人们,举手投足,各自小心翼翼。他们始终认为,存折比银行卡安全,现金比扫码支付更爽快稳妥。我忽然觉得,二十年来,自己和小镇上这些人同一个节奏,在理想的王国里自命不凡,与外面新鲜的空气相隔绝。迷茫之际,我跑去问娟。她说,你何不去做一个行者。一个行者,可以轻松看到天空中瞬间出现又消失的海市蜃楼。我走出书屋,告别待了三十年的小镇,行走在茫茫人海中。在大城市我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在新环境中忙活起来,忙了,海市蜃楼的事被我忘得一干二净。这天,田野里又下了一场透雨。我似乎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着大海的味道。猛抬头,看到了天空中被云层包裹着一道怪异的奇景:高高的居民楼直耸云端,高低交错的建筑群落,时隐时现,亭台楼阁绿树掩映。我张大嘴巴,禁不住尖叫了一声: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哪儿呢?在哪儿?尤镇的人们聚拢过来,沿着我手指的方向向天空望去。太阳铺盖了云层,天空中发出一道道耀眼的光。看到了!我也看到了!我咋瞧不见呢?有人惊诧地惊呼。一些人在失望中叹息,另一些人手舞足蹈,描绘着刚刚见到的神奇一幕。 我欲言又止。一个行者,扇动她的翅膀,犹如展示她飞翔的灵魂。一个行者,思想里灌输些什么,现实的天空就会呈现出什么。不久,我发现尤镇的人们走出家门,不再天天仰望天空,不再抱怨,也忘记海市蜃楼的事情了。他们提着大包小包,有说有笑,远离自己的家园,向遥远的城市走去。15.文章第一段是环境描写,作者用意何在?16.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有什么好处?17.文中“海市蜃楼”意蕴丰富,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5.(1)“刚刚落下一场透雨”,为后文出现海市蜃楼作好铺垫,为整个故事的发展奠定基础;(2)从侧面来写环境的寂静,使下文“女人的尖叫”显得尤为突兀;(3)“能听到路边低洼处的积水往沟壑里潺潺流动的声音”象征文明对落后的引导(渗透)。16.(1)真实,亲切,拉近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如同和“我”一起亲历了神奇的过程;(2)“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情节得以自然展开;(3)使小说抒情性文字显得真实自然。17.(1)尤镇人民看到的尤镇天空的奇观——“亭台楼阁绿树掩映”,我闯荡归来后看到尤镇天空中的奇景;(2)我走出偏远贫穷的小镇,外出闯荡后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视野;(3)鼓励人们走出熟悉、封闭的环境,走向陌生、遥远的生活。【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文章开头写“那是盛夏的一个午后,干渴的玉米地,刚刚落下一场透雨”,此处描写“刚刚落下一场透雨”,为后文出现海市蜃楼作好铺垫,为整个故事的发展奠定了感情基础。“尤镇的柏油路面湿滑,能听到路边低洼处的积水往沟壑里潺潺流动的声音”,从侧面来写环境的寂静,使下文“这是一个女人,从尤镇柏油路面上发出的尖叫”中“女人的尖叫”显得尤其突兀。“能听到路边低洼处的积水往沟壑里潺潺流动的声音”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象征文明对落后的引导作用。【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第一人称作用的能力。从内容上来看,使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读者如同和“我”一起亲历了神奇的过程,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从情节上来看,“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使情节得以自然展开。从表达效果上来看,使文章更具故事性和曲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得体会作者心情,使小说抒情性文字显得更加真实自然。【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从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思想情感等角度作答。表层含义:“猛抬头,看到了天空中被云层包裹着一道怪异的奇景:高高的居民楼直耸云端,高低交错的建筑群落,时隐时现,亭台楼阁绿树掩映”,文中“海市蜃楼”指的是尤镇人民看到的尤镇天空的奇观——“亭台楼阁绿树掩映”,我闯荡归来后看到尤镇天空中的奇景。深层含义:“我发现尤镇的人们走出家门,不再天天仰望天空,不再抱怨,也忘记海市蜃楼的事情了。他们提着大包小包,有说有笑,远离自己的家园,向遥远的城市走去”,“海市蜃楼”指的是我走出偏远贫穷的小镇,外出闯荡后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视野。思想情感:文中描写“海市蜃楼”,意在鼓励人们走出熟悉、封闭的环境,走向陌生、遥远的生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三、作文(40分,其中书写附加分5分)18.请以“屏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少于700字;(2)不出现校名、人名等与考生个人相关的信息。【答案】例文:屏蔽那个少年,登上了他心目中最渴望学府,他的父母十分高兴,给他买了最新款的手机。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微信号,添加了一些好友,当然,他的父母也不例外。最开始,小明每天都认真学习,早出晚归,可后来,也许是游戏的诱惑太大,也许是每天学习太累了,他迷恋上了游戏。小明每晚都在游戏中度过,因此,白天上课时,他总是心神不定,昏昏欲睡。但待到下课铃响,他定是最清醒的那个,冲出教室,三步并作两步赶回寝室,寻找一块“宝地”,又开始了他的游戏生涯。渐渐的,他朋友圈中的内容,渐渐从生活成了游戏,泡酒吧。一天,他与往常一样,打开了朋友圈,发现了一个名字,一个多时未见过的名字出现在了评论区。“妈妈:这些东西你还是少接触为好”。他看到了这条评论,略显尴尬又觉得烦躁,将他的父母亲一同设了朋友圈的权限。这意味着,他们以后看到的儿子朋友圈,只剩下一条横杠。他又毫无忌惮地日日夜夜打游戏了。一天,一声铃声划破了寝室的寂静。他看了看手机,是母亲打来的。“喂,小明啊,最近身体怎么样 啊?现在学习很忙吧,妈妈看你都没时间发朋友圈了。学习再忙,也要照顾好自己啊!最近生活费够不够啊,一定要吃好喝好……”他愣住了。手中的手机落在了桌上,发出了一声不甘的声音,他哭了。几天后,同学们十分诧异地发现,那个日夜打游戏、泡酒吧的小明消失了。一个崭新的、上课尽心尽力的小明出现在了课堂上。他的父母手机上也重新变得七彩斑斓:春天的绿,夏天的红,秋天的黄,冬天的白。在朋友圈中的信息交汇也变得多了,千言万语,到了朋友圈里,化成一股暖流,在他与父母的心中穿梭着。一切步入正轨。期末考试的铃声叩响,那个少年带着笑容进了考场。他打开了他的笔盒,旁人发现,那上面的图片,从一张张游戏的画像,变成了一张全家福。一张简简单单的全家福,看上去简单,却让他每次看见,脸上都挂满了自信二字。浪子回头,不晚,一切都还来得及。堕落,或者升华,也许只在一念之间。父母就如同暗物质一般,可能他们没有近在眼前,但是他们对我们的引力尚存。屏蔽朋友圈,屏蔽的不是他人,更多的是自己的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全命题式作文题。作文要求以“屏蔽”为题,我们就应当先准确理解这一词语的含义。“屏蔽”的原意是指遮蔽、阻挡的意思,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屏蔽有时候还指隔离。试题要求我们写作一篇记叙文,因此我们在审题时,就需要针对“屏蔽”一词思考:谁屏蔽了谁?在这件事中是怎么屏蔽的?屏蔽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在写作时,可充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如我们因为害怕父母太过关心而问东问西或过分担心,在朋友圈屏蔽了父母;我们为了不影响学习而屏蔽了游戏等娱乐方式;我们因为害怕失败而选择了屏蔽各种尝试与失败,却也失去了总结反思与成长的机会。总之,只要我们能针对某一次“屏蔽”经历展开具体的叙述,并能据此经历有所思考、有所收获即可。立意:1.我在朋友圈屏蔽了父母。2.我屏蔽了自己最爱的游戏。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浙江省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检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10月检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10月检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绍兴市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绍兴市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绍兴市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绍兴蕺山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20:56:02
页数:13
价格:¥2
大小:42.5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