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上)江西省宜丰中学创新部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董仲舒在《王道通三》中指出,当夏天出现寒冷天气,当冬天出现暑热的天气,那么这一年一定是恶年,“人主当喜而怒,当怒而喜,必为乱世矣。是故人主之大守,在于谨藏而禁内,使好恶必当义乃出。”董仲舒这一论述意在()A.防止君主过度专制带来弊端B.论证天人感应具有合理性C.表明君权神授应当顺应自然D.强调君主治世应注重策略2.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D.以教化风俗为己任3.据统计,宋代300余年共修订20多次历法,每次修订都需不同机构互相验证,确保不失分毫。沈括在担任提举司天监时写成了《熙宁晷漏》一书,对后世天文观测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从侧面反映出宋朝()A.形成完善的科学研究体系B.政局稳定推动天文学发展C.统治者比较重视农业发展D.社会风气崇尚开放和自由4.陈独秀主张国民应该“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李大钊主张“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家国、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阻障、生活的烦累,应该逐渐废除”。鲁迅主张“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A.提倡民主科学B.批判伦理纲常C.呼吁自我解放D.倡导文学革命5.据梁启超的《西学书目表》统计,从咸丰末年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江南制造局、京师同文馆等刊印的各类西书共353种,其中科技类译著不下300种,哥白尼、牛顿、爱迪生等科学巨匠的名字,逐渐为国人熟悉。这些科技类译著()A.开启了西学东渐思想潮流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C.有利于推进社会发展进步D.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6.晚明时期,徐光启在《辩学章疏》中说道,“佛教东来千八百年,世道人心未能改易”,如果“必欲使人尽善”,可以采取西方基督教,达到“补益王化,左右儒术,救正佛法,裨益当朝”的效果。由此可知,徐光启()A.推崇宗教信仰自由B.践行“经世致用”思想C.主张利用西学救国D.推动国人“开眼看世界”7.发现于巴格达附近、早于《汉谟拉比法典》的阿卡德语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仇恨其城邦,并逃跑了,另一人娶其妻,当他回来时,他不得对(原)妻子主张权利。该规定()A.宣扬了汉谟拉比国王的功绩B.得益于希腊文明的扩展C.展示了古代埃及的法律成果D.旨在维护国家公共利益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非洲诸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相互影响就其程度而言,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这说明()A.非洲文明是多种文明交融的结果B.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落后C.非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明D.非洲地区影响世界各文明发展9.在人类文明早期,各区域的数学都得到一定的发展,西亚地区的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工人;古埃及保留下来的数学文献中记录了很多数学问题及解答,包括土地的丈量和分配、运河的开凿等。据此可知,人类文明早期()A.数学发展高度成熟B.生产需要推动数学发展C.各地数学独立发展D.文明交流促进数学进步10.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英国许多剧院不断上演富有意大利特色的戏剧。据统计,到1650年共有563部意大利戏剧在英国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无事生非》就是在意大利故事文本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由此可以看出()A.意大利的戏剧风靡欧洲地区B.人文主义逐步传播到英国C.英国政治变革影响戏剧创作D.英国戏剧善于借鉴和创新11.宗教在古希腊长期很盛行,但祭司在思想领域从没有起过任何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对古希腊人来说,外在的世界不仅是实在的,而且是有趣的。他们认真地观察这个世界,并对观察到的世界进行思考。这说明,古希腊人()A.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B.力图用理性思维方式认识世界C.较早摆脱了宗教控制D.主张对现存社会秩序予以反思12.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的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希罗多德撰写《历史》时遵循()A.坚持观察判断调查的原则B.展现各国传统风貌的原则C.保持历史原始信息的原则D.保存人类历史功绩的原则13.泰戈尔曾充满激情地讲一个故事:苏陀伽摩渴望在圣者乔达摩座下诵习圣典《吠陀》,因为传授和学习《吠陀》是婆罗门的专利,所以乔达摩问询他的种姓,苏陀伽摩向乔达摩坦白了他的首陀罗身世。乔达摩的婆罗门学生一致骂他是“无耻的非亚利安贱种”,但乔达摩却感动地说:“孩子,你不是一个非婆罗门,你属于再生种姓里最高的种姓,你生于一个从不欺骗人的婆罗门家庭。”据此判断泰戈尔()A.批评种姓制度B.有意美化婆罗门C.否认宗教差异D.维护了法律等级14.如果以时间和语言区域划分,印度可分为吠陀文化、雅利安文化、达罗毗茶文化、阿萨姆文化等。如果按宗教派别区分有婆罗门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锡克教文化等。上述材料旨在说明印度文化具有()A.宗教性B.统一性C.多样性D.世界性15.如表为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西河、朔方、五原等长城沿线八郡的人口数分别较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比例。该现象说明当时() 郡名人口占比西河4.13%朔方5.74%五原9.92%云中15.25%定襄8.32%雁门84.85%代45.27%上谷43.48%A.中央对边地郡县控制加强B.户籍管理制度遭破坏C.少数民族内迁具有空间基础D.游牧经济的范围扩展16.希腊航海活动中学习到西亚和埃及文化,亚历山大征服亚洲的同时将希腊文化传入亚非,丝绸之路将华夏文明传往异域,同时异域文化、物种也传入华夏,中国与朝、日、越的交流中对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近代列强殖民扩张在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工商文明。这表明文明交流()A.具有单向性,落后文明学习先进文明B.具有双向性,同等水平文明相互借鉴C.主观意愿具有随意性,毫无规律可言D.方式内容具有多样性,是历史的必然17.公元1世纪时,日耳曼人还没有金属工业,但至公元3世纪上半叶,已经有了自己的金属、织布和造船等工业。到公元5世纪末,日耳曼人的金属工业“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是铁和青铜,甚至连金和银也可以经常加工制作,还出现了仿照罗马钱币而铸造的装饰用金片。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A.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一直领先世界B.民族迁徙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C.欧洲农耕文明进程被迫打断D.亚欧大陆政治格局的变化过程较为缓慢18.如表为关于客家人来源的不同观点。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观点(出处)观点内容阐述客家中原说客家人的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客家土著说客家人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合以后产生的共同体2007年美国学术杂志实验调查数据显示,客家人的中原来源占了很大比例A.客家人与中原有极为深厚的历史渊源B.西方学术研究成果比中国丰富C.中国古代人口向南迁移形成一大趋势D.中原汉族为躲避战乱迁居山区 19.有学者研究美国外来移民地位后总结:1789—1880年,移民是备受欢迎的财富;1880—1924年,移民逐渐被看作是“威胁”而加以限制;1924—1943年,移民在美国国家利益中的地位跌入谷底;1943—1965年,美国欢迎符合其国家利益的移民入境。这一变化说明()A.世界形势的变化影响了移民走向B.外来移民是国家崛起的重要力量C.社会环境影响着外来移民地位D.社会发展程度导致移民数量变化20.有学者研究认为,15、16世纪,殖民者为在拉美站稳脚跟、巩固其殖民统治,不得不熟悉土著语言,并把一些语言总结成文字。这就是拉美迄今拥有诸多土著语言的原因。该学者强调()A.殖民侵略对拉美文化的建设性作用B.传统印第安文化的逐渐消失C.殖民战争促进了拉美文化的多元化D.拉美种族融合现象非常普遍21.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数据显示(如图所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移民总量在快速增长,移民数量从1970年的8446万人增加到了2017年的2.57亿人,移民数量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也由1970年的2.3%上升到2017年的3.4%。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活动B.国际移民成分的多样化C.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D.全球人口迁移日益频繁22.为了打破波斯人对传统丝绸之路的贸易垄断,西突厥决定将生丝直接销售给西方的拜占庭人。由于波斯的贸易垄断,拜占庭人也经常苦于丝绸等东方物资高昂的价格。双方遂互派使团,建立联盟关系,开辟了新的贸易通道。据此可知()A.商贸竞争拓展了丝绸之路的支线B.商业危机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拜占庭人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D.西突厥人揭开了世界交流的序幕23.西汉丝绸之路初通时,丝绸之路咽喉要地河西地区还“习俗颇殊,地广民稀”,到东汉初年,河西地区已是“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据此可得出()A.汉代对外贸易以经济目的为主B.经贸活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C.丝绸之路以河西地区为中心D.河西地区的民族交融趋势明显发展2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既不是互不关系的也不是彼此独立的。希腊文化传播到整个东方,主要是靠追随亚历山大军队东进的希腊商人。同样,印度佛教传播到中 国的过程也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到。”促进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两种方式是()A.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B.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C.希腊商人和亚历山大军队D.马可波罗和阿拉伯商人二、材料分析题(52分)25.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礼记·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解释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密不可分。以此观家、观国、观天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在这种伦理观下,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即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1932年11月,《东方杂志》发出征稿信:“在一九三三年的新年,让我们大家来做回好梦”。142位文化精英表达了他们对于“未来中国的梦想”。人物梦想姚楚英(教育家)未来的中国,或者经过一番苦难危险,执东方的牛耳,为世界的新兴国,那时无论海内外的同胞都得享受平等的幸福,同时替世界弱小民族求解放。彭芳草(杂志撰述员)我梦想着未来的中国,政府不守无抵抗主义。徐伯璞(山东正谊中学教员)世界第二次大战已到了一触即发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中国翻身自强之时。大战将促起了中国的自觉,促成了中国的团结一致。宋云彬(作家)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1)阅读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家国情怀的内涵并简述其历史价值。(2)阅读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20世纪三十年代知识分子“未来中国的梦想”的认识。要: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对天的敬畏深深嵌入中华民族的生活中。西方盛行基督教地区,人们惊叹时常说:“我的上帝!”(MyGod!)中国人惊叹时常说:“天哪!”西方重要的民俗节日与基督有关,最重要的节日是12月25日耶稣诞生日,圣诞节。中国重要的民俗节日都与天时有关。最重要的节日是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俗称过年,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中团聚。春节形成世界上最庞大的人口流动潮。另两个节日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和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中秋节五谷丰登,庆祝好收成,秋高云淡,观赏圆月亮。清明节在4月4日至6日,春光明媚,草木吐青,人们忙着踏青、扫墓祭祖,种瓜点豆、植树。 ——胡兆量等《中国文化地理概述》天道指天的运动变化规律。人道指人类行为的规范或规律。中国古代哲学家大都认为天道与人道一致,以天道为本,天道具有某种道德属性,是人类道德的范本。——张岱年《中国哲学史》(1)简要指出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地位。(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中国人敬畏重视天的原因。27.侨批(闽南方言中称信为“批”)是海外华侨寄回家乡附带汇款的家书及回文。侨批盛行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目前整理约有16万件。2013年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以来,闽粤等地区就是海上贸易、对外移民活跃的地区。明清时期下南洋的华人以经商谋生者居多。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掠夺,国内频繁的战乱、灾荒,造成民众流离失所,失业者日增,濒海居民遂纷纷出海渡洋谋生。I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允许英美等国在华招募青壮年劳工出国。因为应募者要订立契约,以出国后的工资为抵押换取出洋旅费,时人称为“契约华工”,又叫“卖猪仔”。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在我国东南沿海招募“契约华工”超过200万人,在东南亚的橡胶园、古巴的甘蔗园、澳洲的金矿、美洲的中央太平洋铁路都有大量的契约华工劳动。——摘编自刘平《晚清海外移民的心酸历程》材料二侨批1本日报竞载,谓小吕宋华侨自演戏至今,已捐助革命军十万,又到去九百余人矣,至下等之人亦捐五元,甚然赞叹。中国人近来之爱国心大明也。——1911年10月菲律宾华侨林书晏给黄开物的批信侨批2今者,愚欲与卿相商一事最利便于卿,何也?放足是也!放足之益实有数层,行路免艰难也;出外舟车免畏怯也;操作得自由也。有此三利而无一害,卿何妨而不为?——1914年菲律宾华侨黄开物给妻子林氏批信侨批3迳复者,顷代收到抗大捐款国币贰佰元,当遵命转交该校当局。先生等关怀祖国抗战人才之养成,爱国热忱殊堪钦敬!(抗大:抗日军政大学)——1939年周恩来回复奏国华侨苏君谦捐款批信侨批4近闻塘(唐)山春耕久旱,农田受阻,将来早稻绝望,以致米价如此突涨猛进,各处灾民叫苦连天,饥荒来临,实吾潮之不幸也……幸得俺乡侨,募国币120万元之左右,惟该项汇至汕头商号,然后领取更为妥善。——1946年马来西亚华侨蔡得松给祖父母批信侨批5家乡自解放后,在毛主席领导下,封建势力已告清除,资产阶级经被打倒,不论交通、水利等要旨,凡属国计民生者,莫不落力改建,海外华侨多阅报章,每得佳讯,除少数顽固分子外,莫不额手称庆,跃跃思归。——1951年泰国华侨刘潮俊给父母的批信(上述5则侨批从潮汕侨批数据库中收集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移民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两则侨批文献,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内容进行解读。28.有同学探究南宋初期沉船“南海I号”否到过广州,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贾耽记录了从广州经过南中国海、印度洋至波斯湾的“广州通海夷道”。——据《新唐书·地理志》材料二宋代对船舶的出入管理极严,如往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经商的船舶,必须在广州口岸发舶;往朝鲜、日本的船舶,则必须在明州(宁波)发舶。泉州在宋初未设市舶司时,其商船出海贸易亦须前来广州发舶。——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州市志》材料三朝廷要求(广州)市舶司及港口所在地方官员对到来的蕃汉商人热情迎送,海舶初到之时有“阅货宴”,停靠港口住舶期间提供酒食,离开时还要设宴张乐欢送。招待用酒来自地方官府所设的公使酒库所酿造的公使酒。——据《宋史》材料四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整理宋代地层和遗迹出土的陶瓷器时,发现大批肩部刻印字款或纹饰的酱釉大罐,与“南海I号”沉船和佛山南海奇石窑出土同类陶罐高度一致。通过考古类型学对比研究和实验室科技检测证实,这些酱釉罐都只能产自今佛山市南海区的奇石窑和文头岭窑。这批釉罐质地粗糙较为低廉,多属于酒水类盛储器等船上生活实用器,不是简单的外销商品。——《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和“南海I号”沉船出土酱釉器产地分析》(1)有同学根据上述材料,认为“南海I号”到过广州,请你谈谈理由。(2)除上述材料之外,要确证“南海I号”到过广州还需要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历史答案1.【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董仲舒用春夏秋冬四季的冷暖更替比附政治,要求君主和四季变换一样遵循治国规律,不要举措失宜,据此可知,董仲舒的这一主张旨在尽可能防止封建君主过度专制所带来的弊端,A项正确;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材料没有描述天人感应的信息,排除B项;君权神授指自己是天命派遣,于凡间管治世人,它是天神在人间的代表,作为人民只可遵从君主的指示去做,不能反抗,是古代以宗教来主导政治时期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而提倡的一种做法,材料并未强调君权神授,排除C项;材料虽指出君主治国应注意事宜,但并非说明只注重策略,因此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2.【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理学家反对当时社会盛行的婚姻论财的做法,试图维护维护原有的宗族伦理纲常,维护封建统治秩序,B项正确;材料显示当时的理学家仍非常重视婚姻中的宗族观念,而非淡化,排除A项;理学家的这些主张试图维护原有的封建伦理观念,这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需求,而非背离,排除C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宋代理学家以教化风俗为己任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宋代多次修订历法,而且能确保历法成果的正确性,并著书立说,这从侧面反映出宋朝政局稳定,为大范围的天文历法研究提供了社会条件和国力支持,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形成完善的科学研究体系”,且“完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统治者对农业发展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没有说社会风气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4.【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陈独秀主张国民要“脱离夫奴隶之羁绊”,追求“自主自由之人格”,李大钊要废除“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阻障”,鲁迅认为“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可见三者的共同点是打破束缚,获得自我解放,C项正确;题干提及的是个人与他人、家国、阶级的关系,是个人意志的觉醒,与民主科学不符,排除A项;批判伦理纲常只是部分目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解放,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文学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晚清中国。翻译西方科技类著作,有利于近代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也改变了一部分中国人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看法,促进了思想解放,这些都推动了社会发展进步,C项正确;西学东渐始于明朝后期,鸦片战争后,西学进一步传入,也即西学东渐的开始早于材料提及的咸丰末年,排除A项;“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排除B项;北京大学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排除D项。故选C项。6.【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晚明时期。根据材料“晚明时期,……如果‘必欲使人尽善’,可以采取西方基督教,达到‘补益王化,左右儒术,救正佛法,裨益当朝’的效果。”及所学可知,晚明时期,社会危机严重,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徐光启主张利用西方宗教的合理因素,挽救统治危机,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徐光启主张利用基督教的合理因素,而非推崇宗教信仰自由,排除A项;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鸦片战争爆发后,推动先进国人“开眼看世界”现象的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7.【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背景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法典对于背叛城邦者的婚姻不予以保护,这正是法典维护国家利益的体现,D项正确;题干没有显示汉谟拉比国王功绩,排除A项;阿卡德语法典规定并没有受希腊文明扩展的影响,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这是两河流域法典,不是埃及尼罗河流域,排除C项。故选D项。8.【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非洲。据材料可知,非洲的文化是非洲与外界相互影响的结果,说明非洲文明是多种文明交融的结果,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落后,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相互影响,而非非洲吸收借鉴,或者非洲对世界的影响,排除CD项。故选A项。9.【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西亚地区的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工人”、“古埃及保留下来的数学文献中记录了很多数学问题及解答,包括土地的丈量和分配、运河的开凿等。”可知,人类早期文明数学用来解决日常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据此可以反推,数学是在生产需要背景下产生并 发展的,B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史实,人类早期数学不可能发展程度很高,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重点不是人类早期各地数学独立发展,而是生产需要推动数学发展,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人类文明交流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10.【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具有意大利特色的戏剧在英国频繁演出,且莎士比亚的戏剧《无事生非》就是在意大利故事文本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据此可以判定,人文主义逐步传播到英国,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文艺复兴对英国的影响,而非风靡欧洲,排除A项;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尚未开始,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文艺复兴的影响,而非英国戏剧的创新,排除D项。故选B项。11.【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希腊时期(欧洲)。据材料可知,宗教在古希腊盛行,但是没有妨碍古希腊人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说明古希腊人主张对现存社会秩序予以反思,D项正确;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是文艺复兴,排除A项;力图用理性思维方式认识世界是科学革命,排除B项;祭司在思想领域从没有起过任何决定性的作用,无法判定是否较早摆脱了宗教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12.【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材料中的“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体现的是历史的客观叙事性,即保持历史原始信息,C项正确;坚持观察判断调查的原则与材料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不符,排除A项;展现各国传统风貌的原则与材料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不符,排除B项;保存人类历史功绩的原则与材料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3.【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印度。据材料“你不是一个非婆罗门,你属于再生种姓里最高的种姓,你生于一个从不欺骗人的婆罗门家庭。”可知,泰戈尔的故事中,乔达摩认为首陀罗是再生种姓里最高的种姓,同时他还认为苏陀伽摩生于一个从不欺骗人的婆罗门家庭,可见乔达既表达出对婆罗门种姓的不满,又肯定了首陀罗种姓的人,实际上表达出对种姓制度的不满,A项正确;材料中泰戈尔对婆罗门种姓阶层明显是不满,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宗教差异问题,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法律等级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14.【答案】C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和中古时期(印度)。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印度文化可以按照时间和语言区域,以及宗教派别,划分为诸多文化种类,体现了印度文化的多样性,C项正确;材料除了提及印度的宗教派别外,还提及不同时期和语言区域的文化类别,“宗教性”不能完整概括题干信息,排除A项;材料体现印度文化的多样而非统一,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印度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的联系,或者印度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不能体现世界性,排除D项。故选C项。15.【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东汉年间,长城沿线八郡的人口数相对于西汉大幅下降,当地人口的减少,削弱了东汉王朝抵御少数民族入侵的能力,这为少数民族的内迁提供了可能,C项正确;材料中,长城沿线八郡的人口数量减少,无法得出中央对边地郡县的控制加强,排除A项;材料中人口减少,不代表管理制度遭到破坏,排除B项;仅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游牧经济扩展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16.【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近代(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交通条件的许可,人类活动不可避免地扩大范围,当两种文明相遇时,便会产生种种碰撞和交流,所以不管何种方式都会在主观或客观上起到文明交流的作用,D项正确;文明的交流具有双向性,文明与文明之间相互影响,排除A项;文明的交流并非全部属于同等文明,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排除B项;文明的交流具有一定规律性,人类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或具体的原因,而不是随意的,排除C项。故选D项。17.【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公元一世纪至公元5世纪末(欧洲)。据材料“公元1世纪时,日耳曼人还没有金属工业,但至公元3世纪上半叶,已经有了自己的金属、织布和造船等工业。到公元5世纪末……”,可以看出日耳曼的金属工业在不断发展进步,结合所学可知,得益于民族迁徙的推动,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罗马商品经济同其他地区的对比,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日耳曼人金属工业的进步,并未提及欧洲的农耕文明发展状况,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看出亚欧大陆政治格局的变化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18.【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代(中国)。根据“主体构成为……中原的移民”“南迁汉人”“中原来源”可知,客家人与中原有深厚的历史 渊源,A项正确;材料只提及美国的一个关于客家人的研究观点,不能由此得知中西方研究成果的多少,排除B项;“形成一大趋势”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人口迁移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19.【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近现代美国。据题干可知,近代以来不同阶段的美国的外来移民由欢迎到限制。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后期美国处于资本主义开发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时期,1924年到1943年,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到196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期间,因此社会环境影响外来移民的地位,C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同阶段的国内外社会环境影响下的美国移民的变化,而不全是世界形势的变化,排除A项;只有1789-188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外来移民的地位,没有涉及移民数量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20.【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16世纪(美洲)。根据材料可知,入侵拉美的殖民者为了维护统治利益,把一些土著语言总结成文字,这有利于土著语言文化的传承,体现了殖民侵略对拉美文化的建设性作用,A项正确;学者强调土著语言文化的传承,不是传统印第安文化的消失,而且回顾所学知识可知,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排除B项;据材料,殖民者是对原土著语言进行总结,不能体现促进文化多元化,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殖民侵略对拉美文化的影响,而非拉美种族融合,排除D项。故选A项。21.【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移民总量在快速增长,移民数量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也有所增长,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促进了国际移民,C项正确;导致材料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而不是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活动,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国际移民数量和移民数量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上涨,未体现国际移民成分的多样化,排除B项;D项属于材料现象,不属于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22.【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古代(西亚)。由于波斯人对商路的垄断。最终促成了拜占庭人和西突厥之间的联盟,开辟了新的贸易通道,这说明商贸竞争拓展了丝绸之路的支线,A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两次工业革命导致世界市场形成,排除B项;“保证了”说法绝对,排除C项;西突厥的做法有利于丝绸之路的新发展,但是“揭开”“序幕”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排除D 项。故选A项。23.【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材料“西汉丝绸之路初通时……地广民稀……东汉初年,河西地区已是……民庶殷富”可知,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到东汉初年,河西地区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说明丝绸之路一定程度上带动经济发展,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经济目的,排除A项;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是河西地区,但不能说明丝绸之路以河西地区为中心,排除C项;材料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4.【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史(东西方)。据材料“主要是靠追随亚历山大军队东进的希腊商人。同样,印度佛教传播到中国的过程也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到”,可知,希腊文明的外传靠的是对外军事扩张,印度佛教文明的外传也可以通过丝绸之路了解到,说明既有暴力冲突,又有和平交流,A项正确;商业联结和文化联结,属于和平交流的一部分,排除B项;希腊商人和亚历山大军队,无法解释“印度佛教传播到中国的过程也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到”,排除C项;材料提及的是希腊商人,并未提及马可波罗和阿拉伯商人,排除D项。故选A项。25.【答案】(1)内涵: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它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历史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2)认识:1932年正值局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面对日本的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知识分子希望未来的中国能走向强大,消除阶级压迫。这些主张一方面是对国民政府的不满,另一方面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的影响。这些主张对于当时的社会思想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但是这些梦想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缺乏民族独立的前提,没有强大的民族经济支撑,根本难以实现。【解析】【详解】(1)内涵:根据材料“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密不可分”可知,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根据材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国情怀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它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历史价值:根据材料“在这种伦理观下,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即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可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2)认识: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2年正值局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日本的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知识分子希望未来的中国能走向强大,消除阶级压迫。这些主张一方面是对国民政府的不满,另一方面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的影响。从实践的可能性看,这些主张对于当时的社会思想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但是这些梦想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中国,缺乏民族独立的前提,没有强大的民族经济支撑,根本难以实现。26.【答案】(1)基督教信仰是中世纪西欧的普遍文化符号,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基督教文化对西欧思想发展和文学艺术创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中国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农业发展与天(自然)紧密相关,受天(自然)的影响大;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中国历代统治者倡导敬天保民和遵循天道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西方重要的民俗节日与基督有关”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督教对西欧封建制度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对中世纪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神学思想成为了欧洲社会中影响最深的一种宗教信仰,所以在中世纪时期欧洲社会中基督教神学思想占据着重要地位,基督教信仰是中世纪西欧的普遍文化符号,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国重要的民俗节日都与天时有关。最重要的节日是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中秋节五谷丰登,庆祝好收成,秋高云淡,观赏圆月亮”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国家,农业长期占主导地位,统治阶级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农业发展与天(自然)紧密相关,受天(自然)的影响大;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哲学家大都认为天道与人道一致,以天道为本,天道具有某种道德属性,是人类道德的范本”可得出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代统治者倡导敬天保民和遵循天道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7.【答案】(1)特点:①移民主要来自广东、福建东南沿海地区;②移民数量急剧增加;移民以契约劳工为主;③移民输出地范围广,以东南亚为主。原因:①鸦片战争后,西方经济侵略导致自然经济解体,农民手工业者破产;②国内的战乱,社会动荡民生凋敝;③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掠夺劳动力;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殖民地开发对廉价劳动力的大量需求。(2)任选材料如侨批3:抗日战争期间,华侨捐款给抗日军政大学,支持抗日人才培养,反映了华侨心系祖国,共赴国难的爱国情怀。(两则)【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闽粤等地区就是海上贸易、对外移民活跃的地区”可得移民主要来自广东福建东南沿海地区;根据材料一“濒海居民遂纷纷出海渡洋谋生”可得移民数量急剧增加;根据材料一“因为应募者要订立契约……时人称为‘契约华工’”可得移民以契约劳工为主;根据材料一“在东南亚的橡胶园、古巴的甘蔗园、澳洲的金矿、美洲的中央太平洋铁路都有大量的契约华工劳动”可得移民输出地范围广,以东南亚为主。原因:根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掠夺”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经济侵略导致 自然经济解体,农民手工业者破产;根据材料一“国内频繁的战乱、灾荒,造成民众流离失所,失业者日增”可得国内的战乱,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根据材料一“应募者要订立契约,以出国后的工资为抵押换取出洋旅费”可得出,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掠夺劳动力;根据材料一“西方国家在我国东南沿海招募‘契约华工’超过200万人”“在东南亚的橡胶园、古巴的甘蔗园、澳洲的金矿、美洲的中央太平洋铁路都有大量的契约华工劳动”可得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殖民地开发对廉价劳力的大量需求。【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解读的,解读时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达清晰。例如可选择侨批3,据材料二侨批3“代收到抗大捐款国币贰佰元,当遵命转交该校当局”“先生等关怀祖国抗战人才之养成,爱国热忱殊堪钦敬”可得支持抗日人才培养,反映了华侨心系祖国,共赴国难的爱国情怀。28.【答案】(1)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宋代官方规定要从广州出海;广州市舶司和广州地方官员对中外商人的热情款待;“南海I号”、南越国宫署遗址、佛山奇石窑出现的酱釉罐高度一致。(2)笔记、外国文献、档案资料等【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南宋时期(中国)。据材料“从广州经过南中国海、印度洋至波斯湾的”,得出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据材料“宋代对船舶的出入管理极严,如往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经商的船舶,必须在广州口岸发舶”,得出宋代官方规定要从广州出海;据材料“朝廷要求(广州)市舶司及港口所在地方官员对到来的蕃汉商人热情迎送”,得出广州市舶司和广州地方官员对中外商人的热情款待;据材料“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整理宋代地层和遗迹出土的陶瓷器时,发现大批肩部刻印字款或纹饰的酱釉大罐”,得出“南海I号”、南越国宫署遗址、佛山奇石窑出现的酱釉罐高度一致。【小问2详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0-05 07:10:01 页数:15
价格:¥3 大小:80.9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