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模拟考试
>
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9
2
/19
剩余1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3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什克洛夫斯基十分关注小说家如何通过叙事视角的选择来达到陌生化的效果。他在阐述“陌生化”理论时,以托尔斯泰在小说《耻辱》中对鞭笞的陌生化描写为例,指出:“托尔斯泰通过避免直接指称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的办法,使事物变得新奇陌生。他的描写使人觉得是初次见到事物,或者感觉到某事为初次发生的那样。”什克洛夫斯基这里所强调的“初次”,就是事物的新鲜感,也就是“陌生化”的新奇效果。此外,什克洛夫斯基还提到托尔斯泰在《霍尔斯托密尔》中以一匹马为叙事者,通过这匹马的叙事视角,使得故事的内容和场景显得陌生,以动物的无是无非的眼光无声地披露了人类社会的自私和贪婪。视角问题是小说叙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美国小说理论家路伯克曾指出:“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要受到角度问题——叙述者所站的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的调节。”20世纪以来,出现了各种有关视角问题的分类。传统小说大多采用上帝般超然的全知叙事视角,全知叙事者的目光无所不在、无所不及,叙事者对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件了若指掌,对人物的内心活动亦能明察秋毫。与此相对应的是人物有限视角,叙事者转用故事中或故事外某个人物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对事件的发展知之甚少,对人物的认识具有局限性,作品因而充满了悬念。英国新批评的代表人物I·A·理查兹曾将语言分为指称性的实用语言和非指称性的诗歌语言,诗歌语言是对实用语言的陌生化,人物有限视角则是对全知叙事视角的陌生化。全知叙事视角将事件、人物的过往和将来娓娓道来,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盘托出,其结果往往是纷至沓来的信息使读者流于无意识的、被动的阅读。在这样的作品里,事件得到了强调,而读者对事件的感受则被自动化、机械化。采用人物有限视角叙事的作品则相反,事件往往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物对事件的感受。正如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受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有限视角再现了人们在生活中感受新事物、认识新事物的渐进过程,读者在渐进的阅读过程中充分领略、欣赏事物,沉醉于对它的感觉和体验之中,这既延长了读者感受的时间,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情趣。福楼拜堪称自觉在创作中采用人物有限叙事视角的第一位作家。例如,在《包法利夫人》“马车里的沦落”一节中,包法利夫人和她的情人赖昂在奔驰的马车上纵情寻欢,然而叙事者并不是采用全知叙事视角对马车内的场面作细致入微的描写,而是让读者置身于车夫和市民的有限视角,展示马车外发生的画面,这些画面都是运用非指称性的语言来描写的,即人们似乎第一次看见这样一系列画面。有限叙事视角在这里的运用,使人们熟悉的对象陌生化了,延长了读者的审美体验并激发了读者进行有效阅读、填充文本空白的积极性。(摘编自邓建英《“陌生化”与小说叙事视角》)材料二:“陌生化”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代表之一什克洛夫斯基在《艺术作为手法》一文中提出的:“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受如同你所见的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识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这里的“反常化”即是“陌生化”。在日常生活中,一切言谈、动作、行为等,一旦成为一种习惯性的东西,便变得带有机械性,沉入人的无意识中而无法引起人的注意。“事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却对它视而不见。”而文学的功能则在于使人摆脱这种麻木、迟钝的状态,唤起人对生活的新鲜、强烈的感受。为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陌生化”。也就是说,“文学中所表现的事物应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认识,以一套新鲜的语词突出出来”。从研究角度看,陌生化不仅表现于叙事文本结构中有限叙事视角,更主要集中于诗歌语言分析。诗歌语言分析方面,研究者认为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表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语音层面,近体诗相对于古体诗,词相对于诗,白话诗相对于古典诗词等都在音节、押韵等方面构成了“陌生化”;二是语法层面,主要是语法上的不合规则构成“陌生化”效果;三是语义层面,主要是词语所指的改变。有不少学者从作品研究的角度,提出一些有意思的观点,如辛弃疾词中大量典故,折射出词人的主体品性之美,组织结构方式也十分巧妙,正是对于前人词作的“陌生化”;又如盛唐诗歌在“入神”“天然”的诗美方面,后人再难企及,因此,宋诗的尚“逸”求“奇”就是对唐诗的“陌生化”。(摘编自陈静《近十年“陌生化”理论研究评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人物有限视角或非指称性诗歌语言进行表述,是取得陌生化效果的有效途径。B.全知叙事视角往往会减少文学作品独具魅力的空白与悬念,影响读者的审美体验。C.有限视角贴合人们生活中感知新事物的渐进过程,更易于准确表现作品思想主题。D.文学的“陌生化”可以激发人们因为生活的机械重复而变得麻木迟钝的初始感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霍尔斯托密尔》以马为叙事者取得“陌生化”效果,方能披露人类社会的自私贪婪。B.非指称性诗歌语言不以准确指示目标对象为目的,其意在引发人们对事物的新鲜感,追求艺术效果的创设。C.“陌生化”文本能增强感受难度,延长感受时间,使读者在充分体验事物新颖别致中获得新的审美体验。D.作家们在追求“陌生化”过程中,也在不断地突破前人形成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的创新发展。3.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支撑论证“陌生化”理论观点的一项是()A.《城南旧事》以英子的口吻讲述故事,呈现出儿童固有的直觉性和非理性特征,赋予小说浓厚的儿童色彩,带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B.《红楼梦》以一块通灵石头讲述其幻形入世、历尽离合悲欢与世态炎凉的故事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神奇神秘的茫茫宇宙、渺渺乾坤。C.《三国演义》内容驳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在千头万绪中,作者刻意突出对军事斗争的描绘,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战略思想。D.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绿”字,将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打破寻常语法规则,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4.材料二第一自然段中,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他是从哪些方面阐释这一观点的?5.请结合材料观点,简要分析下面文段是如何体现“陌生化”效果的。刘姥姥只听得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锣柜筛面一般,不免东瞧西瞧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地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回)【答案】1.C2.A3.C4.①观点:艺术的存在在于唤起人们对事物的感受。②分三层进行阐释:一是强调这种感受是非理性认知;二是说明这种感受依靠“反常化”手法实现;三是点明这种感受重在体验。5.①叙事上,采取有限视角,借未见世面的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时的所见所闻所想,去认识、感受贾府的种种新奇,从而使读者获得“陌生化”的审美体验;②语言上,选用“打锣柜筛面”“秤砣”等平常物、通俗语来描述当时的舶来品、奢侈物挂钟,二者之间形成巨大反差,给人新颖别致之感,进而唤起读者对事物的新鲜独特感受。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更易于准确表现作品思想主题”错。材料一原文“有限视角再现了人们在生活中感受新事物、认识新事物的渐进过程,读者在渐进的阅读过程中充分领略、欣赏事物,沉醉于对它的感觉和体验之中,这既延长了读者感受的时间,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情趣”,有限视角与准确表现作品思想主题没有直接关系。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方能”不合逻辑。“《霍尔斯托密尔》以马为叙事者取得‘陌生化’效果”与“方能披露人类社会的自私贪婪”二者不能构成充分条件。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陌生化”理论观点说的是用有限视角再现了人们在生活中感受新事物、认识新事物的渐进过程,读者在渐进的阅读过程中充分领略、欣赏事物,沉醉于对它的感觉和体验之中,这既延长了读者感受的时间,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情趣。C.《三国演义》中,作者刻意突出对军事斗争的描绘,只是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战略思想,并不能读者在渐进的阅读过程中充分领略、欣赏事物,沉醉于对它的感觉和体验之中。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①由“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提出观点:艺术的存在在于唤起人们对事物的感受。②由原文“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受如同你所见的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识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这三个分句可知,作者分三层进行阐释:一是强调这种感受是非理性认知;二是说明这种感受依靠“反常化”手法实现;三是点明这种感受重在体验。【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由材料一原文“有限视角再现了人们在生活中感受新事物、认识新事物的渐进过程,读者在渐进的阅读过程中充分领略、欣赏事物,沉醉于对它的感觉和体验之中,这既延长了读者感受的时间,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情趣”可知,叙事上,采取有限视角,借未见世面的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时的所见所闻所想,去认识、感受贾府的种种新奇,从而使读者获得“陌生化”的审美体验。如“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可见刘姥姥没见过世面。②由材料二原文“为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陌生化’。也就是说,‘文学中所表现的事物应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认识,以一套新鲜的语词突出出来’”可知,语言上,选用“打锣柜筛面”“秤砣”等平常物、通俗语来描述当时的舶来品、奢侈物挂钟,二者之间形成巨大反差,给人新颖别致之感,进而唤起读者对事物的新鲜独特感受,反衬了刘姥姥初入贾府的心情,渲染环境氛围。这一细节描写十分高明,以刘姥姥从未见过的“匣子”和她的心理描写,衬出贾府的华贵。(二)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光荣(节选)孙犁大家知道,滹沱河在山里受着约束,昼夜不停地号叫,到平原,就今年向南一滚,明年往北一冲,自由自在地奔流。河两岸的居民,年年受害,就南北打起堤来,两条堤中间全是河滩荒地,到了五六月间,河里没水,河滩上长起一层水柳、红荆和深深的芦草。常常发水,柴禾很缺,这一带的男女青年孩子们,一到这个时候,就在炎炎的热天,背上一个草筐,拿上一把镰刀,散在河滩上,在日光草影里,割那长长的芦草,一低一仰,像一群群放牧的牛羊。“七七”事变那一年,河滩上的芦草长得很好,五月底,那芦草已经能遮住那些孩子们的各色各样的头巾。那时候,东西北三面都有了炮声,渐渐东南面和西南面也响起炮来,证明敌人已经打过去了,这里已经亡了国。国民党的军队和官员,整天整夜从这条渡口往南逃,还不断骚扰抢劫老百姓。是从这时候激起了人们保家自卫的思想,北边,高阳、肃宁已经有人民自卫军的组织。那时候,是一声雷响,风雨齐来,自卫的组织,比什么都传流得快,今天这村成立了大队部,明天那村也就安上了大锅。青年们把所有的枪枝,把村中埋藏的、地主看家的、巡警局里抓赌的枪枝,都弄了出来,背在肩上。枪,成了最重要的、最必需的、人们最喜爱的物件。渐渐人们想起来:卡住这些逃跑的军队,留下他们的枪枝。这意思很明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敌压境,你们不说打仗,反倒逃跑,好,留下枪枝,交给我们,看我们的吧!先是在村里设好圈套,卡一个班或是小队 逃兵的枪;那常常是先摆下酒宴,送上洋钱,然后动手。后来,有些勇敢的人,赤手空拳,站在大道边上就卡住了枪枝。那办法就简单了。这渡口上原有一只大船,现在河里没水,翻过船底,晒在河滩上。船主名叫尹廷玉,是个五十多的老头子,他有一个儿子刚刚十五岁,名叫原生,河里有水的时候,帮父亲弄弄船,看过飞机,割芦苇草。这一天,割满了草筐,天也晚了,刚刚要杀紧绳子往回里走,他听得背后有人叫了他一声。“原生!”他回头一看,是村西头的一个姑娘,叫秀梅的,穿着一件短袖破白褂,拖着一双破花鞋,提着小镰跑过来,跑到原生跟前,一扯原生的袖子,就用镰刀往东一指,东面是深深一片芦苇,正叫晚风吹得摇摆。“什么?”原生问。秀梅低声说:“那道边有一个逃兵,拿着一枝枪。原生问:“就是一个人?”“就是一个。”秀梅喘喘气咬咬嘴唇,“崭新的一枝大枪。”“人们全回去了没有?”原生周围一看,想集合一些同伴,可是太阳已经下山,天边只有一抹红云,看来河滩里是冷冷清清的没有一个人了。“你一个人还不行吗?”秀梅仰着头问。原生看见了这女孩子的两只大眼睛里放射着光芒,就紧握他那镰刀,拨动苇草往东边去了。秀梅看了看自己那一把弯弯的明亮的小镰,跟在后边,低声说:“去吧,我帮着你。”“你不用来。”原生说。原生从那个逃兵身后过去,那逃兵已经疲累得很,正低着头包裹脚上的燎泡,枪枝放在一边。原生一脚把他踢趴,拿起枪枝,回头就跑,秀梅也就跟着跑起来,遮在头上的小小的白布手巾也飘落下来,丢在后面。到了村边,两个人才站下来喘喘气,秀梅说:“我们也有一枝枪了,明天你就去当游击队!”原生说:“也有你的一份呢,咱两个伙着吧!”秀梅一撇嘴说:“你当是一个雀虫蛋哩,两个人伙着!你拿着去当兵吧,我要那个有什么用?”原生说:“对,我就去当兵。你听见人家唱了没:男的去当游击队,女的参加妇救会。咱们一块去吧!”“我不和你一块去,叫你媳妇小五和你一块去吧!”秀梅笑一笑,就舞动小镰回家了。走了几步回头说:“我把草筐和手巾丢了,吃了饭,你得和我拿去,要不爹要骂我哩!”原生答应了。原生从此就成了人民军队的战士,背着这枝枪打仗,后来也许换成“三八”,现在也许换成“美国自动步”了。他登上自家的渡船,同伙伴们开走的时候,原生也不过望着那抱着小弟弟站在堤岸柳树下面的秀梅和一群男女孩子们,嘻嘻笑了一阵。这不像离别,又不像是欢送。 从这开始,这个十五岁的青年人,就在平原上夜晚行军,黎明作战;在阜平大黑山下砂石滩上艰苦练兵,在孟平听那滹沱河清冷的急促的号叫;在五台雪夜的山林放哨;在黄昏的塞外,迎着晚风歌唱了。他那个卡枪的伙伴秀梅,也真的在村里当了干部。村里参军的青年很多,她差不多忘记了那个小小的原生。战争,时间过得多快,每个人要想的、要做的,又是多么丰富啊!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民党军队弃战溃逃、骚扰百姓等种种行径,与百姓投身抗战、保卫家乡的积极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B.小说开头用较大篇幅交代社会生活背景,真实反映了当时的抗战现实,为后文原生挺身夺枪做了铺垫。C.小说在描述二人商量夺枪的情节时多用语言描写,借助简明的人物对话,形象揭示了他们的恐惧心理。D.“秀梅笑一笑,就舞动小镰回家了”颇具意味,既有成功夺枪的喜悦自豪,也有调侃原生的洋洋得意。7.下列有关“夺枪”这一情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秀梅发现河滩上带枪的逃兵之后,并没有贸然动手夺枪,说明当时她是心存顾虑的。B.原生的一句“你不用来”,说明了在秀梅的鼓励之下,他对成功夺枪已是胸有成竹。C.夺枪后转身飞跑,急速离开,这是人的本能之举,真实体现出人物的特定心理状态。D.秀梅遇事有主见等品性在夺枪一事中得以体现,后来她能成为干部自然在情理之中。8.小说中画线句子交代了原生等人参军的送别场面,试简要说明这样写的合理性。9.本文同《荷花淀》一样,体现了孙犁小说“诗意化”的特点,请结合本文简要说明。【答案】6.C7.B8.①送别场面既无悲伤不舍,也不庄重热烈,这样写切合人物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他们没有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也不觉得参军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故能态度自然,感情平和;②这样写符合生活实际,保卫家乡,毅然参军,在当时已是司空见惯之事,故能坦然处之;③送别场面数语带过,不作重点渲染,更能彰显民众真实、朴素、自然的爱国之情,可以更好地体现人物的精神境界。9.①小说描绘了滹沱河两岸的自然风貌及人们的生存状态、劳动场景,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和时代特点,体现画面的诗意之美;②小说淡化故事情节,不渲染战争的残酷,重在表现秀梅和原生朴素的革命自觉,凸显人性的诗意之美;③小说语言不事绚烂,真挚自然,朴实清新,极富生活化,彰显语言的诗意之美。【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形象揭示了他们的恐惧心理”错。通过对话交代夺枪时的情况,没有表现恐惧心理。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作用的能力。 B.“他对成功夺枪已是胸有成竹”错。“你不用来”是表现原生的勇敢和对秀梅的爱护。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特点和作用的能力。“他登上自家的渡船,同伙伴们开走的时候,原生也不过望着那抱着小弟弟站在堤岸柳树下面的秀梅和一群男女孩子们,嘻嘻笑了一阵。这不像离别,又不像是欢送”小说中离开家乡去当兵的原生十五岁,给他送行的伙伴们也是这个年龄,送别场面既无悲伤不舍,也不庄重热烈,这样写切合人物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他们没有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也不觉得参军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故能态度自然,感情平和。“我就去当兵。你听见人家唱了没:男的去当游击队,女的参加妇救会。咱们一块去吧”“村里参军的青年很多,她差不多忘记了那个小小的原生”结合原生的话和秀梅的态度可知,保卫家乡,毅然参军,在当时已是司空见惯之事,这样写符合生活实际,故能坦然处之;“是从这时候激起了人们保家自卫的思想,北边,高阳、肃宁已经有人民自卫军的组织。那时候,是一声雷响,风雨齐来,自卫的组织,比什么都传流得快”文章写“七七”事变之后人们的抗日热情和自觉,送别场面数语带过,不作重点渲染,更能彰显民众真实、朴素、自然的爱国之情,可以更好地体现人物的精神境界。【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点、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滹沱河在山里受着约束,昼夜不停地号叫,到平原,就今年向南一滚,明年往北一冲,自由自在地奔流”“河两岸的居民,年年受害,就南北打起堤来,两条堤中间全是河滩荒地,到了五六月间,河里没水,河滩上长起一层水柳、红荆和深深的芦草”“这一带的男女青年孩子们,一到这个时候,就在炎炎的热天,背上一个草筐,拿上一把镰刀,散在河滩上,在日光草影里,割那长长的芦草,一低一仰,像一群群放牧的牛羊”小说描绘了滹沱河两岸的自然风貌及人们的生存状态、劳动场景,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和时代特点,体现画面的诗意之美;“我就去当兵。你听见人家唱了没:男的去当游击队,女的参加妇救会。咱们一块去吧”“他那个卡枪的伙伴秀梅,也真的在村里当了干部。村里参军的青年很多,她差不多忘记了那个小小的原生”小说没有表现战场上斗争残酷的一面,而是重在表现秀梅和原生朴素的革命自觉,淡化故事情节,凸显人性的诗意之美;“背上一个草筐,拿上一把镰刀,散在河滩上,在日光草影里,割那长长的芦草,一低一仰,像一群群放牧的牛羊”“穿着一件短袖破白褂,拖着一双破花鞋,提着小镰跑过来,跑到原生跟前,一扯原生的袖子,就用镰刀往东一指,东面是深深一片芦苇,正叫晚风吹得摇摆”“这个十五岁的青年人,就在平原上夜晚行军,黎明作战;在阜平大黑 山下砂石滩上艰苦练兵,在孟平听那滹沱河清冷的急促的号叫;在五台雪夜的山林放哨;在黄昏的塞外,迎着晚风歌唱了”小说语言不管是叙述还是描写都真挚自然,朴实清新,极富生活化,彰显语言的诗意之美。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德宗命李泌为相,常于便殿语及玄宗朝,尤惜谬用李林甫,因再三叹息曰:“中原之祸,自林甫始也。然以玄宗英特之姿,何始不察耶?”泌因奏曰:“玄宗盛年始初,已历则天、中宗多难之后,及降封临淄,备闻人间疾苦。又以天纵英姿,志除内难,有汉高之多异,仗萧王①之赤诚。故英威一震,奸凶自殪。而夙尚儒学,深达政经。自初登宝位,乐近正人。惟帝之难,力所能举。上既勤俭,政事无不施行,又得良臣,天下自化。及东封之后,上每览帝籍,有自多之言。用声色为娱,渐堂阶之峻。故古语曰:“贫不学俭而俭自来,富不学奢而奢自至。'若以勤俭为志,则臣下守法,官无邪人。及嗜欲稍深则政亦怠矣故林甫善为承迎上意招顾金玉讬庇左右安国委相之迹如是则百吏可知是以扬雄言:昔武帝运帑藏之财,填庐山②之壑,未为害也。今货入权门,甚于此矣。”由是泌屡以是非讽之,上怡然听从,似喜所得。(节选自唐·李濬《松窗杂录》)材料二:德宗愤积世之弊,悯王室之卑,南面之初,赫然有拔乱之志。而识度暗浅,资性猜愎,亲信多非其人,举措不由其道,赋敛烦重,果于诛杀,故关外之寇未平而京师之盗③先起矣,于是困辱于奉天④,播迁于山南,公卿拜于贼庭,锋镝集于黄屋,尚赖陆贽尽心于内,李晟、浑瑊输力于外,故能诛夷元凶,还奉宗社。自是之后,消刚为柔,刓方为圆,逮其晚节,偷懦之政甚于祖考矣。(节选自宋·司马光《稽古录》卷十五)【注】①萧王: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前的封号。②庐山:匈奴山名。③京师之盗:指“泾原兵变”,建中四年(783年),泾原镇士卒兵变,攻陷长安。④奉天:今陕西乾县。下文的“山南”指太华、终南两山以南之地。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嗜欲稍深/则政亦怠矣/故林甫善为承迎/上意招顾/金玉讬庇左右/安国委相之迹如是/则百吏可知/B.及嗜欲稍深则政/亦怠矣/故林甫善为承迎/上意招顾/金玉讬庇左右/安国委相之迹/如是则百吏可知/C.及嗜欲稍深/则政亦怠矣/故林甫善为承迎上意/招顾金玉/讬庇左右/安国委相之迹如是/则百吏可知/D.及嗜欲稍深则政/亦怠矣/故林甫善为承迎上意/招顾金玉/讬庇左右/安国委相之迹/如是则百吏可知/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封,指帝王行封禅事,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既东封郑”的“东封”意思不同。 B.赋敛,此处意为田赋、税收,与《捕蛇者说》中“赋敛之毒”的“赋敛”意思相同。C.锋镝,指兵刃与箭头,泛指兵器,与《过秦论》中“销锋镝”的“锋镝”意思相同。D.晚节,指晚年的节操,同“晚节不保”中的“晚节”,古人重保晚节以求人生完美。12.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德宗非常赏识李泌,任用他担任宰相,常和他谈论玄宗时的朝政,并慨叹玄宗不能及时明察用人之弊。B.起初玄宗励精图治,任人唯贤,后来玄宗效武帝穷奢极欲,致天下大乱:李泌以此劝谏德宗勤俭毋奢。C.司马光认为德宗见识浅薄,本性多疑刚愎,施政多有不当,以致外患未平而内患滋生,被迫逃离了京城。D.依靠陆贽、李晟等忠臣良将平定叛乱后,德宗转变了执政思想和态度:后来德宗苟且懒政,甚于先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英威一震,奸凶自殪。而夙尚儒学,深达政经。(2)德宗愤积世之弊,悯王室之卑,南面之初,赫然有拨乱之志。14.“中原之祸”的原因有哪些?请从唐玄宗自身的角度简要概括。【答案】10.C11.D12.B13.(1)所以英勇威武之气一旦振奋,奸诈凶恶之人自会灭亡。而且玄宗向来崇尚儒学,深深通晓理政之法。(2)德宗对数代累积的社会弊病感到愤恨,为王室地位的衰弱而忧愁,刚刚登基的时候,显然有治理乱政的决心。14.①功成则满,骄矜自傲;②奢靡放纵,耽于享乐;③怠于政事,任用奸佞。【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句意:等到玄宗追求享受的欲望逐渐加深,对待国家政事也就懈怠了,所以李林甫善于做奉承迎合皇帝的意图,如聚敛惦念金玉钱财,庇护安插左右近人的事情,像安定国家的宰相的行迹就是这样,那么百官众吏可以知道也是如此了。“政亦怠矣”中“政”作主语,与后面“亦怠矣”不宜断开,且“则”一般放在句首,前面应当断开,排除BD。“承迎上意”和“招顾金玉”都是动宾结构,各自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 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和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A.“既东封郑”的“东封”意思是在东边使……成为边境。意思不同,判断正确。句意:等到其泰山封禅之后。/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B.都指田赋、税收,判断正确。句意:赋税日加烦重。/搜刮老百姓的税收的毒害。C.都指兵刃与箭头,泛指兵器,判断正确。句意:兵器藏于帝王所居宫室。/销毁兵器。D.说法错误,文中的“晚节”指晚年,“晚节不保”中的“晚节”指晚年的节操,不相同。句意:到了晚年。/已经到了晚年却未能保住自己的节操。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玄宗效武帝穷奢极欲”说法错误,原文为“用声色为娱,渐堂阶之峻”“及嗜欲稍深则政亦怠矣”,并没有说玄宗效武帝穷奢极欲,选项无中生有。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震”,同“振”,振奋;“殪”,灭亡;“夙尚”,向来崇尚;“政经”,理政之法。(2)“愤”,意动用法,对……感到愤恨;“悯”,为动用法,为……忧愁;“南面”,登基;“拨乱”,治理乱政。【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及东封之后,上每览帝籍,有自多之言”可知功成则满,骄矜自傲;结合“用声色为娱,渐堂阶之峻”可知奢靡放纵,耽于享乐;结合“及嗜欲稍深则政亦怠矣故林甫善为承迎上意……”可知怠于政事,任用奸佞。参考译文:材料一唐德宗任命李泌担任宰相,常常和他在休息宴饮的宫殿谈及玄宗时的朝政,特别感到痛惜的是玄宗误用李林甫为相,因而多次叹息说:“中原遭受的祸乱(安史之乱),是从李林甫开始的。然而凭借玄宗的超群才智,为什么最开始的时候他没有明察呢?”李泌趁机上奏说:“唐玄宗年轻之时,就已亲历武则天、唐中宗时的 众多苦难,等到他受封到临淄,已尽知天下疾苦。他又凭借卓越的天资才华,立志清除朝廷内部的动乱灾难,李隆基既有汉高祖刘邦的异像异能,又有光武帝刘秀推心置腹的赤诚。所以英勇威武之气一旦振奋,奸诈凶恶之人自会灭亡。而且玄宗向来崇尚儒学,深深通晓理政之法。自玄宗始登皇位,乐于接近正直之人,想要作为皇帝所面对的困难之事,(玄宗就)尽力把能够做的(都)做到。皇帝做到了勤俭,那么凡是政事就没有不执行实施的,又有良臣辅佐,天下便可自然化育。等到其泰山封禅之后,每次浏览皇室谱录,已多有自夸之言。用声色作为娱乐,会浸染淹没朝堂的威严。所以古话说:贫不学俭而俭自来,富不学奢而奢自至。如果以勤俭作为志向,那么臣子们便会奉公守法,官场也没有心术不正的人。等到玄宗追求享受的欲望逐渐加深,对待国家政事也就懈怠了,所以李林甫善于做奉承迎合皇帝的意图,如聚敛惦念金玉钱财,庇护安插左右近人的事情,像安定国家的宰相的行迹就是这样,那么百官众吏可以知道也是如此了。用扬雄所说的话:当初汉武帝把国库的钱财,填匈奴庐山的沟壑(指汉武帝征伐匈奴耗尽国家财资,穷兵黩武之事。李隆基亦有类似行径,杜甫有诗云“武皇开边意未已”)对国家并没有产生什么危害。而今财货进入权贵手中,却比这要严重的多了”。自此,李泌多次用是非之理来劝谏德宗,德宗也欣然听从,好像对自己的所得而感喜悦。材料二德宗非常愤恨安史之乱以来积累的诸多弊端,感慨于朝廷威严的衰微,即位之初,奋然有拨乱反正重振大唐的国威的志向。然而他的见识与器度愚昧浅薄,天生又好猜忌并自负,所任用的亲信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他们颁布的许多军政措施不符合富国强军之道。他不体恤百姓,在赋税之外大量聚敛财物且日加烦重,轻率武断地诛杀大臣,以致关外的叛乱还未平定,而京城却首先遭到叛贼的窃夺,结果德宗狼狈地逃到奉天后又避难于山南。留在京师的王公大臣们都在叛贼朱呲的伪朝充任官职,兵器藏于帝王所居宫室,幸亏朝内有陆贽的尽心谋划,朝外则靠大将李晟、浑瑊的捍卫和调集各路军队围攻叛贼,才能够消灭了盘踞长安的首恶叛逆,得以奉迎德宗回京。自从这次磨难以后,德宗刚烈方直之气一下变为柔弱怯懦。到了晚年,偷安怯懦之性,更甚于肃宗代宗。(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山行唐·杜牧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桥东。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山行宋·罗与之烟草凄迷露未晞,一筇①伴我立晴晖。丹枫虽老犹多态,散作漫山野蝶飞。 【注】①筇:竹杖。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诗前两句空间跨度大,适度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诗人陶醉之情溢于言表。B.罗诗次句,诗人倚杖观望,在晴天丽日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兴致勃勃,神采奕奕。C.杜诗以“迷”字,折射出山景之美:罗诗以“迷”字,直接描绘出山景迷蒙之态D.两首诗都突出移步换景,强调以视角变化来切换所见风景,曲折有致,耐人寻味。16.两首诗是如何表现山行者的情志的?请分别结合诗的三、四句赏析说明。【答案】15.D16.①杜诗使用叠词“潇潇”“落落”,分别将“短发”与“暮雨”、“长襟”与“秋风”关联,人景相融,形成双关,表现出诗人虽鬓发稀疏、独立风雨却沉迷美景、泰然处之的超然气质。(或“表现出诗人虽沉迷美景却遭遇风雨的凄冷感受与落寞心境”。)②罗诗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将凋落的枫叶看作漫山飞舞、充满生机的蝴蝶,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老当益壮、洒脱乐观的浪漫情怀。【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移步换景”错。“移步换景”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下来。两首诗对景物的描写都是固定视角来描写。杜诗的“碧水桥东”和罗诗的“晴晖之处”。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由杜诗“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可知,三四句对仗万分工整,短发对长襟,潇潇对落落,暮雨对秋风,人景相融,形成双关。这两句诗写出诗人山行时突然遭遇暮雨秋风,稀疏的短发裸露在夜晚的小雨中,身上的长衫被秋风吹得随风飘摇,表现出诗人虽鬓发稀疏、独立风雨却沉迷美景、泰然处之的超然气质。由罗诗“丹枫虽老犹多态,散作漫山野蝶飞”两句可知,罗诗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将凋落的枫叶看作漫山飞舞、充满生机的蝴蝶,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诗用“老”称凋谢辞树的枫叶,用“虽” 作转折,言其老而还能表现出新的姿态来:化为野蝶漫山翻飞。由枫联想到蝶,诗人呼应不同经验,虚实相融,加大了形象密度,突出了主体物象。“丹枫虽老”,实言“我”年虽老;丹枫“多态”,实言“我”有豪情;野蝶翻飞之象,其实叠合着“我”游兴方浓,正欲纵览四山,领略泉石云林秀色!也表现出诗人老当益壮、洒脱乐观的浪漫情怀。(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表达了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其中深情回忆与妻子在轩中学习时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2)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呼吁当权者要重视人才,这与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有异曲同工之妙。(3)“金风”就是秋风,“玉露”常指秋露,这两个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同时出现,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从余问古事②.或凭几学书③.未必人间无好汉④.谁与宽些尺度⑤.金风玉露一相逢⑥.便胜却人间无数(由来碧浪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玉露沾翠叶,金风鸣素枝/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凭”“逢”“畔”“沾”。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①)的,是中华民族(②)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自觉继承并发扬光大,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我们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指明了奋进的方向。上世纪60年代,为了林县人民解决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靠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自发组成的10万人的修渠大军。没有任何现代机械设备,用近10年时间,硬是靠双手,一锤、一钎、一铲,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太行山腰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今天,人们置身于红旗渠俯瞰一渠清水穿山越岭奔向田野,依然能够感到无比震撼。当年“劈开太行山,高举红旗永向前”的号子声犹在耳边,300名青年突击队在坚硬的岩壁上穿山凿洞的场景犹在眼前。 正是一个个这样(③)、艰苦奋斗的故事,铺就了我们通往复兴的宽广大路;正是有一代代青年的顽强拼搏,奠基了今天的中国模样。也正因此,今天我们青年一代才有了较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资源,有了与父辈不一样的视野,能够更加自信从容地与世界同代人比肩而行。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数字,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①一脉相承②不可磨灭③筚路蓝缕(披荆斩棘)19.示例一:林县人民为了改变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在靠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自发组成了10万人的修渠大军。示例二:林县人民为了解决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问题,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自发组成了10万人的修渠大军。20.①使用数字,突出工程之大、困难之多、任务之重、成就之高,更具真实性,更有说服力、震撼力;②有力衬托出林县人民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依据“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历史记忆”推断精神传统是一以贯之的,故可填写“一脉相承”。“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第二空:依据“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自觉继承并发扬光大”推断精神传统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故可填写“不可磨灭”。“不可磨灭”: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会消去。第三空:依据“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推断应填入的成语与上下文的意思一致,故可填写“筚路蓝缕”或“披荆斩棘”。“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土地,形容创业的艰苦。“披荆斩棘”:指拨开荆丛,砍掉荆棘;比喻开创事业或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艰苦奋斗。【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四处语病: 一“为了”开头导致句子主语缺失,应将“为了”放在“林县人民”后面;二“解决”缺失宾语,应在后面添加“问题”;或修改为“林县人民为了改变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三“……下”介词短语缺失成分,应是“在……下”;四“自发组成的10万人”中“的”助词使用错误,导致成分残缺,应为“了”。【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能力。由原文“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太行山腰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可知,所列数字为事实论据,增加文章的真实性、科学性和说服力。用具体的数字突出了工程之大、克服困难之多、完成的任务之重、取得的成就之高;通过这些数字,也让读者形象具体的地感受到林县人民的丰功伟绩,以及只有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取得这样宏伟的业绩,有力衬托出林县人民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二)语言文字运用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的自然诗很多,但是还有谁写过像杜甫从秦州经同谷到成都一路上那样的纪行诗,使人“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的呢?这是一段艰险的路程,这些诗不是用眼看出来的,也不是用心神会出来的,而是用饥饿的身躯走出来的。在中国诗人中,还有谁能把一个时代整个的图像融汇在像杜甫在天宝之乱前后与寓居夔州以后所写的那样的长篇巨制里的呢?面对“艰难”,①,甚至还专心一意地去寻找,执着如斯。正因为此,动物界里的马与鹰、自然界里的大江与落日,②;人间的悲壮感与崇高感,在他的诗里也都得到充实的表现。不只如此,他的诗中还表现出世外桃源的优美感。“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鹅儿黄似酒,对酒爱鹅儿”……这类诗以他在长安任左拾遗与初至成都时(这两个短期也诚然是他生命里两段暂时的休息期)写得最多。其实只这一部分诗,也足以塑造出另一个杜甫。虽然他写过很多此类诗句,但都只是暂时的。正如他走入某寺院,游览某山庄,③,然而走出来,他面对的依然是艰难和悲苦。21.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三个较短的陈述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示例一:杜甫在天宝之乱前后与寓居夔州以后写出了长篇巨制,把一个时代整个的图像融汇在其中,这一点在其他中国诗人中还没有谁能做到。 示例二:杜甫在天宝之乱前后与寓居夔州以后把一个时代整个的图像融汇在作品中,写出了长篇巨制,在其他中国诗人中还没有谁能像他这样。22.①杜甫毫不躲避地去承受(面对)②在他的诗里都得到尽情的描写③固然会感到一时的舒快【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原句的主干表达为“还有谁能……融汇在……长篇巨制里的呢?”这是一句反问句。而题目要求改成三个较短的陈述句,因此对于这一主干句,首先可以改为“这一点在其他中国诗人中还没有谁能做到”或“在其他中国诗人中还没有谁能像他这样”。而在句子其他成分中,如“把一个时代整个的图像融汇在像杜甫在天宝之乱前后与寓居夔州以后所写的那样的长篇巨制里”,主要包括“一个时代整个的图像”“杜甫在天宝之乱前后与寓居夔州以后所写的那样的长篇巨制”这两个可以充分宾语的成分,以及动词“融汇”。对此,可以考虑与整个语段统一,将主人公“杜甫”作为句子主语,将“融汇”和“写”作为谓语动词,而将其他部分作为宾语,如“杜甫在天宝之乱前后与寓居夔州以后写出了长篇巨制,把一个时代整个的图像融汇在其中”或者“杜甫在天宝之乱前后与寓居夔州以后把一个时代整个的图像融汇在作品中,写出了长篇巨制”。【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原文“面对‘艰难’,……,甚至还专心一意地去寻找,执着如斯”中的递进关系“甚至还”,可知杜甫在面对“艰难”不仅能做出像优秀的普通人一样的反应,甚至远远超过世人,由此可填“杜甫毫不躲避地去承受(面对)”。第二空,根据后文“人间的悲壮感与崇高感,在他的诗里也都得到充实的表现”及其前的分号可知,前面应是说明杜甫对动物界和自然界都有充分体现,故可填“在他的诗里都得到尽情的描写”。第三空,根据后文“然而走出来,他面对的依然是艰难和悲苦”的转折连词“然而”可知,游览山庄寺院的杜甫,能够忘却一时的艰难痛苦,获得短暂的轻松快乐,故可填“固然会感到一时的舒快”。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当下,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各种各样的群:家族群、同学群、旅游群、创业群……何为“群”?人们既说“人以群分”,也说“群而不党”;既说“群星璀璨”,也说“群魔乱舞”;既说“卓然超群”,也说“害群之马”。 “群”既是同类,构成集体;也是亲朋,传递温情。“群”既有“众多”之数,也有“聚合”之力。梁启超《新史学》有言:“人类进化云者,一群之进也,非一人之进也。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志道者少友,逐俗者多俦叔本华曾说:“真正伟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鹰一样,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在孤独的高处。”诚如斯言,我们生而不同,也注定将与众不同。芸芸众生间,志道者少友,不必磨平光芒,与世俗同流合污;逐俗者多俦,然而“群”不同不相为谋,惟愿固守本心,携清风一缕,细嗅百花幽芳。这世上没有什么非黑即白,习惯在人群中谈笑风生,推杯换盏是一种潇洒;喜欢在角落里娴静幽雅,怡然自得,也是一种精彩。而后者表面上的不合群,也不过是在暗暗积蓄了力量,在独处中有了一种精神上的成长,而非为泯然众人矣。《乌合之众》云:“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被愚蠢的洪流淹没。”绝壁上的松柏,以倒挂的姿态,扎根于陡崖,于是乎成就了“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的凛然傲骨;深林中的猛兽,以单枪匹马的架式,凌架于动物界食物链顶端,于是乎便有了“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的唯吾独尊。正如王开岭所说:“人群往往是人的坟墓。其实,合群的人,更容易迷失自己。”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而狂欢却是一群人的孤独,这看似多么荒诞可笑,实则不然。在这个迷惘朦胧的时代中,太多人在群体中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迷失了本真,在岁月的泥潭中沉沦的无影无踪……且不谈西方的梵高、莫扎特等大艺术家的孤僻不合群的种种,单说上世纪30年代的北平知识分子之一钱钟书,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怪人,他可谓为相当不合群了,清华大学毕业之际,校长希望他留下来继续读硕士,他却一口回绝,并狂傲地以“清华无可为其师者”为由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工作生活中他总是拒绝任何采访,也从不去恭维权贵之人,他不愿为庸俗之事误了自己学术的研究;同时在同样的知识分子中,他亦是直言不讳地表明自己对其他人的批评与反对,甚至对鲁迅也是评价其“只适合写短篇小说”。有的人就是这样,永远不合群,永远不在乎世俗的眼光,永远只纯粹地做自己。所有人皆隐匿着自己的精华,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不合群又何妨?毕竟我们不必活成同一种形状。其实,比起一个圆滑的毫无痕迹的妥协,吾侪更愿力求追寻一个在棱角分明的外壳下,却仍包藏着一颗温润如玉的内核的完美结合。哪怕是别人看起来的怪异行为,我也要以最轻松的方式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俄罗斯方块教会我们:如果你合群,你就会消失。斜汉朦胧,数尽残钟,微风细雨,暗潋花梢。何不寄情于山水,放浪于形骸,又何必小心翼翼隐没于多数,志道者固然少也,我也不愿泯灭了清高,成为这形形色色中的大多数。人群仿若无际的沙漠,偶尔的那抹绿,虽是长满尖刺的荆棘、无处落脚,却依旧盎然了这一季锦绣繁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段主要阐述何为“群”,人们置身于各种各样的群,“群”有好坏之分。材料第二段主要阐述“群”的重要作用,可以传递温情,可以形成合力,可以共同进步等。总之,从上面材料可知,作文实际上给出了一个“群”的话题,你写作的时候可以围绕“群”展开,表达你对“群”的认识。关于“群”,你可以认为人应该合群,只有合群才不会感到孤独,才会从中体会被包围感和温情,尤其是当你碰到困难之后,可能会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尤其是要完成一项任务时,如果是群策群力,自然容易成功,这就是群力或合力的作用;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这也是群力的作用。因此说,人要合群,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并且容易形成合力的更大价值。你也可以人不应该合群,因为合于群中,人容易失去自我,容易人云亦云,从而没有棱角,只是跟随别人的脚步,这样的合群是悲哀的,大凡有大的成就的人,往往都是保持独立,追求自我,不受别人和外界的影响,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梵高、莫扎特等,他们不“合群”,反倒在艺术上有了更大的成就。总之,不论合不合“群”,我们都要言之成理。比如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在首段先表达:人只有融入“群”中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主体可以先写自然界中的现象,比如一滴水、一棵小草、一朵鲜花等,因为小和少,不能汇成大河,不能成就草原和春天。再写社会中,是因为合“群”,形成合力,办成了大事。最后结尾重申观点,表明态度。立意:1.百花齐放春满园。2.合力才是最大的力量。3.一群人走得更远。4.孤芳自赏也不随波逐流。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山东省烟台市202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三模试题(PDF版附解析)
2022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政治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化学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英语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数学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烟台市2023届高三语文一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模拟考试
发布时间:2023-09-25 08:20:01
页数:19
价格:¥3
大小:52.7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