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0月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理综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O—16S—32Cu—64C1—35.5As—75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腊肉一般选用新鲜的带皮五花肉,分割成块,用盐和香料腌渍后,再经风干或熏制而成,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等功效。下列有关腊肉的叙述,错误的是()A.腊肉中肌肉细胞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B.腊肉中Zn、Fe、K等微量元素比较丰富C.腊肉制作过程中,部分蛋白质会发生变性而易于消化D.腊肉腌渍会导致部分微生物过度失水而死亡【答案】B【解析】【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详解】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为蛋白质,因此腊肉中肌肉细胞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也是蛋白质,A正确;B、K是大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B错误;C、熏制使得部分蛋白质变性,结构松散,便于消化分解,C正确;D、腌渍一般采用高浓度食盐,使得微生物失水死亡,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D正确。 故选B。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的遗传控制中心是拟核B.蚕豆叶下表皮细胞的“系统边界”是细胞膜C.真菌分泌纤维素酶需要高尔基体参与D.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均位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叶绿体中【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因此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2、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其遗传控制中心是拟核。【详解】A、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控制中心是拟核,A正确;B、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因此蚕豆叶下表皮细胞的“系统边界”是细胞膜而不是细胞壁,B正确;C、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真菌分泌纤维素酶需要高尔基体参与,C正确;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D错误。故选D。3.下列有关教材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和实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水的作用原理相近B.盐酸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的作用相同C.向某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葡萄糖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后将刮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其中【答案】A【解析】【分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是使细胞分散开来。【详解】A、在“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中,水的作用原理相近,都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维持细胞形态或使细胞涨破,A正确;B、盐酸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作用是解离,使组织细胞分离开来;在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中的作用除了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外,还具有使染色体中的DNA 和蛋白质分离,加速DNA与染色剂结合的作用,B错误;C、向某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是葡萄糖,C错误;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为维持细胞形态,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后将刮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其中,D错误。故选A。4.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抗,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下列所示化学反应不在这些“区室”内完成的是(  )A.叶肉细胞中利用CO2合成三碳化合物B.动物细胞中损伤、衰老细胞器的分解C.酵母菌利用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D.细胞核中DNA的复制以及转录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1、生物膜系统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生物膜系统功能:(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详解】A、叶肉细胞中利用CO2合成三碳化合物,即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该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叶绿体属于生物膜围成的区室,A不符合题意;B、动物细胞的溶酶体将损伤、衰老细胞器的分解,溶酶体属于生物膜围成的区室,B不符合题意;C、酵母菌利用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不在“区室”内完成,C符合题意;D、细胞核DNA上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细胞核属于生物膜系统围成的区室,D不符合题意。故选C。5.“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且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即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这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叙述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同一条肽链经过不同折叠方式形成的蛋白质可以具有相同的性质和行使相同的功能 B.癌细胞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减弱,有利于细胞扩散转移和无限增殖C.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形成突触后膜,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神经递质受体蛋白D.线粒体内膜比外膜的通透性差,能严格控制分子和离子等通过,有利于反应的进行【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生物高分子。蛋白质分子上氨基酸的序列和由此形成的立体结构构成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蛋白质具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详解】A、同一条肽链经过不同的折叠方式形成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行使不同的功能,A错误;B、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得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而与细胞无限增殖无关,B错误;C、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形成突触前膜,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受体蛋白位于突触后膜,C错误;D、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通透性较好,物质比较容易通过,内膜的通透性很差,能严格控制分子和离子通过,有利于反应的进行,D正确。故选D。6.豌豆的茎高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高茎(D)对矮茎(d)完全显性,一株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自然状态下繁殖产生了60粒豌豆,假定含有D基因的花粉不能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豌豆植株产生的含d基因的花粉:含D基因的卵细胞:含d基因的卵细胞=1:2:2B.使用该株豌豆做测交实验,则测交实验的正反交结果相同C.该豌豆所结的60粒豌豆中定有30粒含有D基因D.该豌豆的子一代理论上为高茎:矮茎≈l:1【答案】D【解析】【分析】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详解】A、该豌豆植株只产生的含d基因的花粉,含D基因的卵细胞:含d基因的卵细胞=1:1,植物产生花粉的数量与卵细胞的数量不能确定比例,A错误;B、因含有D基因的花粉不能形成,故以基因型为Dd作父本测交子代全为矮茎,而以基因型为Dd作母本测交子代为高茎∶矮茎=1∶1,正反交结果不同,B错误;C、一株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自然状态下繁殖,由于含有D基因的花粉不能形成,因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1∶1,故该豌豆所结的60粒豌豆中理论上应有30粒含有D基因,但实际上不一定是30粒,C 错误;D、基因型为Dd的豌豆花粉中只产生d配子,卵细胞中含D和d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故该豌豆的后代理论上为高茎∶矮茎≈l∶1,D正确。故选D。7.ATP和酶是维持细胞正常代谢的两种重要物质。下图为ATP的结构式和某类酶促反应原理模型图。回答下列问题:(1)ATP结构式中的五碳糖是___(填“核糖”或“脱氧核糖”)。若以ATP为原料合成某种酶,则需要ATP脱掉_______(2)ATP在细胞中含量都很低,但是细胞内的_____机制实现了细胞对大量能量的需求。酶的含量也很低,但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__,所以能够保证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3)若某类酶促反应模型中产物是两分子葡萄糖,则图中的酶的名称为____,推测该酶促反应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答案】(1)①.核糖②.两分子磷酸基团(2)①.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②.高效性(3)①.麦芽糖酶②.不需要【解析】【分析】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1)ADP和ATP的关系:ADP是二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分子式可简写成A-P~P。从分子简式中可以看出。ADP比ATP少了一个磷酸基团和个高能磷酸键。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对细胞的正常生活来说: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2)ATP的水解: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于是远离A的那个P就脱离开来,形成游离的Pi(磷酸)。(3)ATP的合成:在另一种酶的作用下,ADP接受能量与一个Pi结合转化成ATP。ATP与ADP相互转变的反应是不可逆的,反应式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ADP和Pi可以循环利用,所以物质可逆;但是形成ATP时所需能量绝不是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所以能量不可逆。【小问1详解】由题图知ATP结构式中的五碳糖含有两个羟基为核糖。若以ATP为原料合成某种酶,该酶应为RNA ,此时ATP需要脱掉两分子磷酸基团。【小问2详解】细胞中ATP含量虽然很低,但是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可以实现对细胞大量供能。因为酶具有高效性,所以酶的含量虽然很低,但是也能够保证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小问3详解】两分子葡萄糖脱水形成的化合物为麦芽糖,所以若某类酶促反应模型中产物是两分子葡萄糖,则图中的酶的名称应该为麦芽糖酶,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故该酶促反应过程是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点睛】本题考查ATP和ADP之间相互转化以及与酶相关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8.袁隆平院士曾说,实现耐盐碱水稻种植1亿亩的目标是他的第三个梦想。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亩产量在300公斤以上的水稻品种。现有普通水稻和耐盐碱水稻若干,由于标签损坏无法辨认类型,某生物兴趣小组使用0.3g/mL的KNO3溶液分别处理两组水稻细胞,结果如下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1中A→C段,能观察到I组水稻细胞发生了_____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大小的变化是_____。(2)实验过程中并未添加清水,Ⅱ组水稻原生质体体积逐渐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3)该兴趣小组继续探究了耐盐碱水稻的耐盐能力,实验结果如图2,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尝试写出他们的实验思路:_____。(4)分析图2可知,该品系的耐盐碱水稻更适合种植在盐浓度低于_____的土壤中。【答案】(1)①.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②.基本不变(2)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或发生渗透吸水(3)配置一系列浓度大于0.3g/mL的KNO3溶液,分别将II组水稻细胞置于各组KNO3溶液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并记录。(4)0.4g/mL 【解析】【分析】分析图1可知,使用0.3g/mL的KNO3溶液分别处理两组水稻细胞后,II组水稻原生质体的体积增加,说明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发生渗透吸水;而I组水稻的原生质体体积先减小后增加,说明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因此初始时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液溶液浓度,因此II组水稻为耐盐碱水稻。【小问1详解】A→B段,I组水稻发生质壁分离;B→C段,I组水稻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因为细胞壁的伸缩性差,细胞大小基本不变。【小问2详解】使用0.3g/mL的KNO3溶液分别处理两组水稻细胞后,II组水稻原生质体的体积增加,说明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发生渗透吸水。【小问3详解】根据分析可知,II组水稻为耐盐水稻,因此探究耐盐水稻的耐盐能力,可选用II组水稻进行合理分组。图2中的横坐标表明,需要配置一系列浓度大于0.3g/mL的KNO3溶液,分别处理II组水稻细胞,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并记录。小问4详解】据图2可知,细胞在0.4g/mL的KNO3溶液中刚好未发生质壁分离,而在0.45g/mL的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因此若要其正常渗透吸水,需要将该品系的耐盐水稻种植在盐浓度低于0.4g/mL的土壤中。【点睛】本题考查了质壁分离相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9.为研究遮阴处理对种植在塑料大棚中的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自然光照条件和相当于自然光照强度1/3的遮阴条件下,分别测定草莓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相对值)。回答下列问题:处理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对照组0.420.120.33遮阴组0.550.180.39(1)仅根据上表实验结果推测,遮阴处理可能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草莓的光合作用效率,作出这种推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进一步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相当于自然光照强度1/3的遮阴条件下草莓叶片固定CO2 的速率降低,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3)若要进一步研究本课题,探究提高大棚草莓产量的环境条件,接下来应该将_________确定为实验变量进行研究。【答案】①.提高②.光合色素含量增加,叶片吸收、转化光能的能力增强③.光照不足,光反应速率减慢导致暗反应速率减慢;温度降低,与CO2固定有关的酶活性降低④.不同遮光程度【解析】【分析】在光反应阶段,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可促成ADP与Pi结合形成ATP,可将水在光下分解产生[H]和O2。暗反应阶段发生的物质变化是:CO2与C5结合生成两个C3,C3被还原为糖类和C5,此阶段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H]。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对光合作用产生影响。【详解】(1)通过表格可知:遮阴组的光合色素即叶绿素a、叶绿素b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都高于对照组,说明遮阴组叶片吸收、转化光能的能力强,因此遮阴处理可能提高草莓的光合效率。(2)遮阴条件下,光照不足,光反应速率减慢,产生的[H]和ATP减少,从而使暗反应速率减弱,进而使叶片固定CO2的速率降低;遮阴条件下,温度会降低,使得与暗反应有关的酶活性降低,导致固定CO2的速率降低。(3)遮阴条件下,光合色素的含量提高,但CO2的固定速率下降,因此,若要进一步研究本课题,探究提高大棚草莓产量的环境条件,应将不同遮光程度确定为实验变量。【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及其二者的关系,明确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据此结合题意作答。10.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发现,种植同一玉米品种的甲、乙两个相邻地块中,与乙地块的玉米植株相比,甲地块的玉米植株茎秆粗壮、叶片肥厚且颜色浓绿有光泽。甲、乙两地块的水、肥等环境因素基本相同,二者的差异主要是由甲地块玉米喷洒BEM(一种发酵产品)所致。该小组成员认为此变异可能由以下三种情况引起:①BEM诱发了玉米基因(显性)突变;②BEM仅仅影响了基因的表达,并没有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③BEM诱导了玉米染色体数目加倍。为判断这些假设的合理性,小组成员根据所学知识展开讨论并确定了实验探究方案,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小组成员认为假设①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组成员认为假设②可以成立,因为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判定该假设是否正确,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组成员认为假设③也可以成立,因为多倍体植株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为判定该假设是否正确,可用两种简单的方法鉴定: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杂交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喷洒BEM后,所有玉米不会发生同样的变异②.让甲地块玉米自交得到F1,种植F1后不喷洒BEM,观察并记录F1植株的性状③.茎秆粗壮、叶片和果实较大④.镜检法,取茎尖等分生组织制成装片,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是否加倍⑤.让甲、乙两地块玉米杂交得到F1,判断F1是否高度不育【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①BEM诱发了玉米基因突变(显性突变),将甲地玉米的种子再种植下去,观察子代玉米是否“茎秆粗壮,叶片肥厚且颜色浓绿有光泽”;②BEM仅仅影响了基因的表达,并没有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可将甲地产生的玉米种子再在甲地种植,但是不喷洒BEM,然后观察玉米的表现型,如果不出现“茎秆粗壮,叶片肥厚且颜色浓绿有光泽”,说明观点正确;③BEM诱发了玉米染色体数目加倍,可采用染色体观察法,即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是否加倍。【详解】(1)假设①(BEM诱发了玉米基因突变)不成立,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喷洒BEM后,所有玉米不会发生同样的变异,因此不可能出现普遍优良性状。(2)假设②(BEM仅仅影响了基因的表达,并没有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可以成立,因为生物的形状是基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的结果,为确定该假设是否正确,简单的方法是将甲地产生的玉米种子再在甲地种植,让其自交得到F1,种植F1后不喷洒BEM,观察并记录F1植株的性状,如果不出现“茎秆粗壮,叶片肥厚且颜色浓绿有光泽”,说明观点正确。(3)假设③(BEM诱发了玉米染色体数目加倍)也可以成立,因为多倍体植株具有茎秆粗壮,叶片和果实都比较大的特点。为确定该假设是否正确,可用两种简单的方法鉴定:方法一:镜检法,取茎尖等分生组织制成装片,观察细胞染色体数目是否加倍,如果加倍,则观点正确;方法二:杂交法,让甲、乙两地块玉米杂交得到F1,判断F1是否高度不育,如果不可育,则观点正确。【点睛】易错点: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由此所得的品种不可能出现普遍优良性状。【生物——选1:生物技术实践】11.鲸死亡后会沉入海底,俗称“鲸落”。“鲸落”后期会形成一个以厌氧菌和硫细菌等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厌氧菌以“鲸落”肌肉中的脂肪为食,同时产生一些硫化氢等硫化物。硫细菌将硫化物氧化成硫酸盐,并以该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请回答相关问题:(1)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一般都会含有水、无机盐、氮源和碳源,培养“鲸落”群落中厌氧菌的碳源必须是________。要培养硫细菌,培养基中的成分需要特殊配制,主要体现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可以用来专一性培养硫细菌,所以称为________培养基。 (2)在分离“鲸落”中的微生物时要制备固体培养基,在倒平板操作后,将平板倒置,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研究“鲸落”中含有微生物的情况,需将“鲸落”提取物加水稀释,然后将稀释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下面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情况中,不可能由该方法得到的是________。(4)若想得到“鲸落”中某目标菌种,可用平板划线法进行纯化。若下图甲是接种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图,对应的平板划线操作示意图为____。图甲中的③更易获得单菌落,判断依据是_______。【答案】(1)①.脂肪②.碳源必须是含碳无机物(或碳酸盐),同时加入硫化物③.选择(2)防止培养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皿造成污染,防止培养皿表面的水分过快地挥发(3)①.稀释涂布平板法②.D(4)①.丙②.每次划线的菌种都来自上一次划线的末端,最后一次划线细菌数目最少,结束时更容易获得单菌落【解析】【分析】微生物生长所需要营养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对于异养微生物,需要添加有机碳源。自养微生物的培养不需要添加含碳有机物。选择培养基是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包括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小问1详解】厌氧菌以“鲸落”肌肉中的脂肪为食,属于异养微生物,故培养“鲸落”群落中厌氧菌的碳源必须是脂肪。硫细菌将硫化物氧化成硫酸盐,并以该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即硫细菌为化能自养生物,所以要培养硫细菌,培养基中的成分需要特殊配制,主要体现在碳源必须是含碳无机物(或碳酸盐),同时加入 硫化物。这种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小问2详解】在倒平板操作后,将平板倒置,这样做目的是防止培养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皿造成污染,还可使防止培养皿表面的水分过快地挥发。【小问3详解】使用涂布器涂布的接种微生物的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微生物会在培养基上形成均匀分布的菌落,而平板划线法接种的微生物在划线的起始部分菌落连在一起生长,由图可知,A、B、C均形成了均匀分布的单个菌落,属于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而D中菌落是连在一起生长的,是通过平板划线法接种的,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小问4详解】进行平板划线操作时,下一次划线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因此,对应的平板划线操作示意图为丙,由于在平板划线法的过程中,每次划线的菌种都来自上一次划线的末端,最后一次划线细菌数目最少,结束时更容易获得单菌落,所以图中③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9-07 18:55:01 页数:11
价格:¥3 大小:149.9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