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2
2
/22
剩余2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济南市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1世纪以来,在人类不断突破既有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局限的条件下,艺术家的艺术思维逻辑和科学家的哲学社会科学思维逻辑不断在并行中发生交叉,产生交集,形成互动,激发出一种突破性发展的可能性。科学与艺术、人文结合的一个重要的例子是艺术家设计出“情绪几何”。这是个结合了科技与艺术的互动装置,邀请观众在暗箱中触摸几何模型,触摸的情绪会通过心率等生理数据采集装置记录并计算出来,这些情绪数据会影响初始几何图形的变化,生成一个个“因人而异”的情绪化的几何图形,并最终通过自动粉笔机械装置绘制在黑板上。作品从代数几何的抽象性和纯粹性中获得启发,并尝试把数学对现实世界提纯化的解释与艺术对现实世界复杂化的解读结合在一起,完成一次同时处于现实之上和现实之中的艺术实验。艺术某种意义上是在给世界回归混沌提供“熵”力。与数学家所追求的纯粹性和抽象化相比,一个视觉艺术家的工作基本是给这个世界“添乱”。“情绪几何”将充满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混沌性的个体情绪数据与纯粹的、抽象的几何数据进行耦合与杂交,就像往真空中注入雾霾、往纯水中注入污液、往真理中注入无理。这种形而下的“添乱”式的艺术实验的目标不为揭示任何纯粹的普世真理,只为呈现任意存在的个体真相。作品拒绝让观众以理性的方式来理解代数几何数学,而是让观众以感性的方式通过与几何图形的感性接触以及提供个体的情绪数据来与艺术家和数学家共同完成一次无法预期的创作。回溯人类进步的历史,实际上科技发展的同时,艺术一直如影随形,艺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22- 出现交融、借鉴甚至陷入重大分歧的情形比比皆是。达·芬奇的绘画就曾经涉及当时欧洲医学中较为先进的解剖学,他通过美术的概念让人们获得了解剖学的认知;在摄影设备出现后,印象派艺术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雷诺阿,通过参考照片完成了诸多创作,导致西欧的绘画在很长一段时期主动对科技保持着疏离,画家们希望绘画艺术远离照片。而中国的国画更是以写意见长,强调意境之美,即使现代画家创作时从照片中寻找到一些思想内涵的元素和载体,但最终形成的作品还是旨在寻求艺术本体的价值。(节选自张富利《新技术与美学的互生之旅:人工智能艺术何以可能》)材料二: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成为2022年央视春晚的“刷屏”之作。它带观众进入名画《富春山居图》中畅游,林峦浑秀,烟波浩渺,画中人物放声吟唱,渔樵耕读悠然自得。舞剧《只此青绿》将传世经典《千里江山图》搬上舞台,“火”到一票难求。近年来,“高冷”古画接连出圈,引发现象级传播。破解古画在今天的流量密码,将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有益启示。动起来,换一种古画的“打开方式”。手握长卷,徐徐展开,仿佛置身其间,一步一景,可观可游。这原本就是中国古代绘画特有的“打开方式”之一,古人因而有徜徉画中山水的“卧游”之说。今天,科技的赋能让“人在画中游”有了无与伦比的实现可能。借助数字绘景和3D复现技术,一幅《秋林读书图》可以从平面变得立体,上一秒刚跨过秋林中的潺潺溪水,下一秒视角便已经跃升到空中,俯瞰群山巍峨。数字副本让珍稀古画的“露面”机会越来越多,在3D、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全息投影、交互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下,“画游系列”成为当下沉浸式艺术展的热门主题。围绕古画的这些“动起来”,虽不能取代对原作的欣赏,但无疑打开了普通人接近传统瑰宝的通道。有人说:古画动了,世界静了。也有人说:古画动了,身体里的DNA也跟着动了。古画动起来,不仅是对观众的“循循善诱”,也向创作者敞开了宝贵的审美资源和文化资源。3D动画形式的广泛运用,更为古画图像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大展身手提供了新的可能。融起来,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超链接”。作为传统文化的视觉集成,古画不着一言、气象万千,能够集纳服饰、妆容、音乐、舞蹈、诗词等内容于一体,成为演绎传统文化的生动场景。在时下的国风国潮中,以“画境”统摄传统要素和当代形式,在融合性表演情境中展现文化的古韵与新貌,已经成为一种创作趋势。去年火出圈的舞蹈《唐宫夜宴》就伴随着娇憨可爱的唐代女乐官的舞姿,徐徐展现《簪花仕女图》《捣练图》《备骑出行图》等画面,舞与画呈现有趣“互文”。这种融合不仅是艺术形式上音、舞、诗、画的结合,也是传统舞台艺术与电视艺术、视频形式的结合,是文艺与数字科技的结合,是媒介形式上的优势互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也通过更为综合的媒介形态不断“升维”。-22- 活起来,用新讲法激发新创造。在系列短片《此画怎讲》之前,有许多“讲”画的方式,但这一次,画作上的人物自己开口了。“古画会说话”和之前的“国宝会说话”类似,意在以亲切的面貌、活泼的语态,拉近古画与当代人的距离,让更多人感受传统与当下的息息相通。讲述传统的方式变了,回应传统的方式一定也会变化。传统“活”在当下、文化传承有“我”,渐渐成为一种创作共识。越来越多的人从传统中汲取自信和底气,热情参与文艺众创,推动国风国潮的创意奔涌。当然,动起来、融起来、活起来,只是开始;静下来、沉下来、传承创新下去,任重道远。有关古画的故事还有很多,有关古画的讲法还有很多,像古画这样积淀着中华民族审美旨趣、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的文艺样式还有很多。传统浩浩荡荡,创造生生不息。传统文化的新表达,不仅要讲出趣味,也要讲出深度;不仅要讲出美来,还要讲出美背后的精神、理想与追求;不仅要面向当代受众,讲出新的时代内涵,还要面向世界,在更高维度上彰显中华文化与古为新的接续创造。(节选自《人民日报》胡妍妍《让古画动起来融起来活起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同属大脑思维,艺术思维逻辑和哲学社会科学思维逻辑天然会产生交叉、交集、互动。B.数学是对世界进行提纯化解释,艺术是对世界进行复杂化解读,后者是对前者的添乱。C.与西欧某些画家不同,中国国画并不排斥用照片寻找元素,但更看重艺术作品的意境。D.“人在画中游”的古画打开方式优于对原作的直接欣赏,它可以帮助普通人读懂古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情绪几何”互动装置设计以代数几何为主,将观众个体的情绪可视化为几何图像,其主要目的在于展示科技对艺术的赋能。B.在摄影设备出现后,印象派艺术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雷诺阿参考照片完成诸多创作,证明了科技发展的同时,艺术一直如影随形。C.春晚舞剧《只此青绿》与经典画作《千里江山图》“互文”,“融”起来的方式让“我见青山多妩媚”有了生动具体的意象。D.“古画动了,身体里的DNA也跟着动了”可以理解为“动起来”的古画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A.依托图像处理算法,冬奥会开幕式“冰瀑”环节中,一滴水墨从天而降晕染开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唤起人们心底的文化情结。-22- B.航天工作者自主研发全新的电机驱动系统,用16套由链条、钢丝绳和导轨组成的机械结构,使得冬奥开幕式上“冰立方”拔地而起。C.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幅表现冰嬉场面的宫廷绘画长卷《冰嬉图》,借助三维动画,画上160组“运动员”们的冰上动作得以“复原”。D.“果亲王”讲述古画《果亲王允礼像》中的文房摆设、服饰妆容,由一盆墨兰花里的灵芝,谈及兰芝竞秀、君子之交的传统文化寓意。4.两则材料都提及科技与艺术的关系,但论述的角度不同。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5.科技赋能艺术,有人认为这会让人们看到的世界更具艺术性,更美好;也有人认为这会使人们的自主感悟力退化。你认同哪一种说法?请结合材料具体阐述。【答案】1.C2.A3.B4.不同点:①材料一提及艺术创作对科学的帮助,以及艺术创作与科技的分歧;②材料二提及科技在艺术作品传播与欣赏中的作用。5.参考答案一:我认同“感受到的世界更美好”。①科技使普通人以创作的方式感受世界。比如“情绪几何”装置,让情绪变为可被视觉化的符号,参与者不仅能感受到,还能“看到”自己的情绪。②科技使观者的体验更丰富。比如科技使“古画”变得立体,“人在画中游”的欣赏方式带给观者多感官沉浸式的艺术体验。③科技能使观者同时体验多种艺术形式,感受到世界多样的美,如艺术形式上音、舞、诗、画的结合,多种媒介的融合。参考答案二:我认同“使人们的自主感悟力退化”。①科技使得艺术作品的呈现外感化,人的自主感悟力肤浅性退化。如“情绪几何”,将情绪变为可被视觉化的符号,在数学、艺术、心理融合上是很巨大的进步,但将由“心”去感受的情绪转移到用“眼睛”去看,这种化外在人们的感悟力上是一种退化。②科技作用于艺术作品的传播,观众的审美体验是被动的,感悟力的“自主性”退化。如“画游系列”使作品呈现的角度一致化、审美固定化,观众失掉了“卧游”古画时“各美其美”的个性审美自由。③科技作用于多种艺术形式或者媒介的融合,使观众的艺术感受纷繁杂乱,自主感悟力的“静悟”受到影响。如“此画怎讲”中人物对古画的讲解过于偏重故事性、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专业性。【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天然会产生交叉、交集、互动”错误,原文材料一第一段“不断在并行中发生交叉,产生交集,形成互动”,可见,不是“天然”。-22- B.“后者是对前者的添乱”错误,材料一中所说“添乱”是一种形象化说法,有特殊含义,指艺术某种意义上是在给世界回归混沌提供“熵”力。D.“优于对原作的直接欣赏”错误,材料二是说“虽不能取代对原作的欣赏,但无疑打开了普通人接近传统瑰宝的通道”,可见,它只是一种新的打开方式,并不能取代对原作的直接欣赏。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以代数几何为主”错误,材料一是说“几何图形”,而“作品从代数几何的抽象性和纯粹性中获得启发”代数几何只是互动设置作品受启发的图形。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让古画动起来融起来活起来”,论述科技与艺术(绘画)的关系。B.冬奥开幕式上“冰立方”拔地而起,突出科技与奥运关系,与材料二观点不一致。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材料一“艺术家的艺术思维逻辑和科学家的哲学社会科学思维逻辑不断在并行中发生交叉,产生交集,形成互动,激发出一种突破性发展的可能性”“艺术某种意义上是在给世界回归混沌提供‘熵’力”“科技发展的同时,艺术一直如影随形,艺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出现交融、借鉴甚至陷入重大分歧的情形比比皆是”提及艺术创作对科学的帮助,以及艺术创作与科技的分歧。材料二“‘高冷’古画接连出圈,引发现象级传播。破解古画在今天的流量密码,将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有益启示”“动起来,换一种古画的‘打开方式’”“融起来,实现与传统文化的‘超链接’”“活起来,用新讲法激发新创造”以古画为例,“让古画动起来融起来活起来”,提及科技在艺术作品传播与欣赏中的作用。【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首先亮明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如果认同“感受到的世界更美好”:结合材料一“艺术家设计出‘情绪几何’”“观众在暗箱中-22- 触摸几何模型,触摸的情绪会通过心率等生理数据采集装置记录并计算出来,这些情绪数据会影响初始几何图形的变化,生成一个个‘因人而异’的情绪化的几何图形,并最终通过自动粉笔机械装置绘制在黑板上”可知,科技使普通人以创作的方式感受世界。结合材料二“科技的赋能让‘人在画中游’有了无与伦比的实现可能。借助数字绘景和3D复现技术,一幅《秋林读书图》可以从平面变得立体”“在3D、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全息投影、交互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下,‘画游系列’成为当下沉浸式艺术展的热门主题”可知,科技使观者的体验更丰富。结合“在时下的国风国潮中,以‘画境’统摄传统要素和当代形式,在融合性表演情境中展现文化的古韵与新貌,已经成为一种创作趋势”“这种融合不仅是艺术形式上音、舞、诗、画的结合,也是传统舞台艺术与电视艺术、视频形式的结合,是文艺与数字科技的结合,是媒介形式上的优势互补”可知,科技能使观者同时体验多种艺术形式,感受到世界多样的美,如艺术形式上音、舞、诗、画的结合,多种媒介的融合。如果认同“使人们的自主感悟力退化”:结合“邀请观众在暗箱中触摸几何模型,触摸的情绪会通过心率等生理数据采集装置记录并计算出来”可知,“情绪几何”,将情绪变为可被视觉化的符号,艺术作品的呈现外感化,人的自主感悟力肤浅性退化。结合“手握长卷,徐徐展开,仿佛置身其间,一步一景,可观可游”“古画动起来,不仅是对观众的‘循循善诱’,也向创作者敞开了宝贵的审美资源和文化资源”可知,科技赋能艺术作品的传播与欣赏,把观众带入其中的情境,感知能力增强的同时,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就会变得被动。结合“在系列短片《此画怎讲》之前,有许多‘讲’画的方式,但这一次,画作上的人物自己开口了”“古画会说话”使古画活起来的同时,人物对古画的讲解使观众自主感悟力的能力受到影响,科技对艺术的融合可能使观众的艺术感受纷繁杂乱。(三)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谁在窗外徘徊夏艳平夜有些深了,世界慢慢静了下来。童子介批阅完最后一份文件,准备起身回家时,听到窗外有响动。不,应该是感觉到窗外有-22- 响动。那响动,轻微,细碎,像风吹落叶、猫走墙头,但他还是感觉到了。童子介装着仍在看文件,目光却折向了窗外。从明亮的灯光里看出去,窗外的世界一片朦胧。童子介把两只耳朵竖了起来。童子介断定,窗外有人。童子介有了警觉。童子介不能不警觉。他记起来,从他走进这间办公室的第一个晚上,窗外好像就有这响动。水城是个复杂的地方,前任县委书记和县长,就是被人举报后落马的——有人将他们收受贿赂时的录像,直接寄给了上级纪委。水城出现塌方式腐败后,上级把童子介从邻县调来担任县委书记。上任还不到半个月,就被人盯上了?童子介轻轻地笑了笑,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难道自己身上有了“缝”?童子介并不怕人盯。他到水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县委、县政府办公楼前高高的围墙拆了,他要让前来办事的人都能自由进出。接着又把自己的办公室搬到了一楼,而且无论昼夜,只要他在办公室里,门就不会关着,窗帘也只是一个装饰,不会闭合的。童子介知道,老百姓希望他这样,他也应该这样。为老百姓办事,还怕老百姓看到?童子介缓缓地站起身来,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还打了一个响亮的哈欠。他是有意给窗外报信呢。可窗外并不买账,那响动连节奏都没变一下。童子介感觉,那人应该就在他窗外不远处,来回地踱着步。“不对呀,他要是来监视我的,见我起身,早跑得没影儿了,哪会还有响动?莫非是来反映情况的?”童子介凝眸一想,觉得有这种可能。前任领导虽然落马了,但案子并没有完全了结,有些问题,还在进一步调查审理中。自己初来乍到,别人可能还拿不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想反映情况,又有些犹豫。童子介缓缓地走出了办公室。外面有淡淡的月光,但比室内还是暗了不少。童子介把眼睛微微地闭了一下,稍稍适应后才睁了眼往办公楼后面走去。办公楼后面是一块开阔的草坪。草坪与办公楼之间,有一道约半人高、修剪得齐齐整整的绿化带。童子介看到,从窗口处泄出来的灯光,漫过那道绿化带,落在了草坪上。这样,那块草坪上就有了一块长方形的金色瀑布。童子介还看到,在那块金色瀑布的边缘,有一个人来回踱着步。他不由笑了起来,自己的感-22- 觉还真准呢。那个人走得很有规律,走过一段就折转身子往回走,走过一段又折转身子往回走。他走的线路,与办公楼和绿化带平行,径长比他办公室的宽度稍长,大概五六米的样子。也就是说,那个人一直在他的窗外徘徊。那个人走得很投入,童子介怕吓着了他,就站在办公楼的拐角处,轻轻咳嗽了一声。听到咳嗽声,那个人停住脚步,朝童子介这边看了一下,然后,缓缓地转过身,朝着另一端走去。“请留步。”童子介赶紧喊了一声,那个人就停了下来。童子介一惊,站在他面前的竟是一位老人。童子介愣怔半天才说:“老人家,您有事吗?来,跟我进屋吧。”老人摇了摇头,说:“没事,睡不着,我随便走走。”童子介说:“正好,我也睡不着,我陪您。”老人说:“那哪儿行啊?你明天还有事,不像我这个老头子。”童子介说:“没事,反正睡不着。”童子介陪老人在草坪上慢慢走着。老人问童子介:“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个人有点儿怪,这夜半更深的,还在这里瞎转悠?”童子介说:“没事,老人多转转有好处。”童子介说完,听到老人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一阵沉默过后,老人告诉童子介,他是刘清明的父亲。童子介又是一惊,刘清明就是水城刚落马的县委书记啊!老人说,刘清明读书很聪明,中考考了个全校第一,上了县一中。一个农村孩子能上县一中,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他把刘清明送到学校后,就去深圳打工,他要为刘清明攒足上大学的学费。三年后,老人把学费攒足了,可刘清明落榜了。刘清明母亲去世得早,他去打工后,刘清明没人管教,整天跟几个坏孩子搅在一起,打架斗殴,不好好学习。老人无奈,就辞工回家,陪着刘清明复读。这一年,老人时刻紧盯着刘清明。最后,刘清明如愿考上了重点大学。说到这里,老人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唉,我真是糊涂啊!明知他自制能力差,管不住自己,却不盯着他。我要是像他高中复读时那样,一直盯着他,兴许他就不会出事儿了。”老人抬手擦了擦眼睛,接着说:“我知道,现在后悔也迟了,可每天夜里,我还是忍不住要来这里。我真的希望,屋子里面坐着的,是他。”老人说话时,眼睛一直看着那个亮着灯光的窗口。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有些深了,世界慢慢静了下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写出了童子介勤奋的工作精神。B.童子介拆掉围墙,办公的时候不关门,都在向人们暗示自己坦坦荡荡,在任上一定会亲民务实。-22- C.童子介在拐角处轻轻咳嗽一声,既是想引起那位老人的注意,又不想因为突然打招呼而吓着他。D.老人所说的刘清明上学时整天跟坏孩子搅在一起,预示着他成为领导者后将因贪腐而成为罪人。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像风吹落叶、猫走墙头”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外人小心翼翼而担心被发现的心态,也写出了童子介耳力之强、警惕性高。B.老人对身份的交代,照应了前文所说的县委书记落马的内容;而对老人走路规律、所走线路的描述,照应了题目中的“在窗外徘徊”。C.结尾时的“眼睛一直看着那个亮着灯光的窗口”,透露出老人复杂的心理,同时它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了读者深深的思考。D.小说的故事情节极简单:童子介夜晚工作时听到窗外有响声,出来遇一老人并与之进行了对话。但它以小见大,表达了深刻的主题。8.小说情节简单,却多设悬念,颇有引人入胜之功,试对此作简要分析。9.小说的主旨是什么?本文是怎样表达这一主旨的?【答案】6D7.A8.①小说题目“谁在窗外徘徊”以疑问引发了读者一探究竟的欲望。②小说开头写童子介很警觉,发觉窗外有人,猜疑有人盯上了自己。再一次强化了读者的好奇。③情节发展部分写童子介又猜测有人是反映情况,使读者也增加了猜测。④反复描述老人的怪异行为,却迟迟不揭示老人是谁。答案补充∶①小说开头童介听到窗外有响动,断定窗外有人,但不知是谁,不知身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②童子介打了一个响亮的哈欠后,那人并没有走还是来回踱着步,说明不是来监视他的,那是来干什么的?再一次强化了读者的好奇。9.主旨:党员干部应廉洁自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才能对得起家人。表达①借对童子介的心理描写,揭示身正不怕影子歪、做好自己就不怕有人盯的道理;②借对老人的语言描写,突出刘清明未被监督而走向贪腐的教训。【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D.“预示着他成为领导者后将因贪腐而成为罪人”错误,刘清明后来在父亲的监督下成功考上了重点大学,说明缺少监督就可能走上歪路,领导干部需要人民的监督。-22- 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写出了窗外人小心翼翼而担心被发现的心态”错误,“像风吹落叶、猫走墙头”是童子介的主观感受,童子介打了一个响亮的哈欠后,那人并没有走,还是来回踱着步,说明窗外人并没有小心翼翼担心被发现的心态。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情节特点的能力。小说题目“谁在窗外徘徊”,设置了悬念,这是一个疑问句,到底是谁在徘徊?在谁的窗外徘徊?为何徘徊?以疑问引发了读者一探究竟的欲望。小说开头“童子介批阅完最后一份文件,准备起身回家时,听到窗外有响动……童子介有了警觉。”“童子介断定,窗外有人”“上任还不到半个月,就被人盯上了?”,写童子介很警觉,发觉窗外有人,猜疑有人盯上了自己,但不知是谁,不知身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情节发展部分,“童子介缓缓地站起身来,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还打了一个响亮的哈欠。他是有意给窗外报信呢。可窗外并不买账,那响动连节奏都没变一下”,童子介打了一个响亮的哈欠后,那人并没有走还是来回踱着步,说明不是来监视他的,那是来干什么的?再一次强化了读者的好奇;“自己初来乍到,别人可能还拿不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想反映情况,又有些犹豫”,写童子介又猜测有人是反映情况,使读者也增加了猜测。“那个人走得很有规律,走过一段就折转身子往回走,走过一段又折转身子往回走。他走的线路,与办公楼和绿化带平行,径长比他办公室的宽度稍长,大概五六米的样子。也就是说,那个人一直在他的窗外徘徊”,反复描述老人的怪异行为,却迟迟不揭示老人是谁,进一步引发读者探究的欲望。【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主旨及表现手法的能力。小说以窗外的脚步声引出故事,童子介来当县委书记,发觉有人在窗外徘徊,疑似有人监督,“童子介并不怕人盯。他到水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县委、县政府办公楼前高高的围墙拆了,他要让前来办事的人都能自由进出。接着又把自己的办公室搬到了一楼,而且无论昼夜,只要他在办公室里,门就不会关着”“童子介知道,老百姓希望他这样,他也应该这样。为老百姓办事,还怕老百姓看到”,童子介内心坦荡,主动接受老百姓监督。通过介绍童子介的心理及具体做法-22- 表明,身正不怕影子歪、做好自己就不怕有人盯的道理;随着情节的发展,交待老人徘徊的前因后果,“老人时刻紧盯着刘清明。最后,刘清明如愿考上了重点大学”“明知他自制能力差,管不住自己,却不盯着他。我要是像他高中复读时那样,一直盯着他,兴许他就不会出事儿了”,老人没有监督好儿子,致使儿子贪腐落马,突出刘清明未被监督而走向贪腐的教训,表明领导者是应该被监督着的。在童子介和刘清明在水城为官的不同表现中表达了小说的主题,党员干部应廉洁自律,像童子介那样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无私无畏,坦荡为官做事,对得起党和人民,才能对得起家人。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为太学生。仪凤中,吐蕃数盗边,元忠上封事洛阳宫,言命将用兵之要。高宗善之。迁监察御史。徐敬业举兵,诏元忠监李孝逸军。至临淮,孝逸惧,按兵未敢前。元忠曰:“公以宗室将,天下安危系焉海内承平久闻狂狡窃发皆倾耳翘心以待其诛今军不进使远近解情万一朝廷以他将代公且何辞”孝逸然之,乃部分进讨。时敬业保下阿谿,弟敬猷屯淮阴。元忠曰:“敬猷博徒不知战,且其兵寡易摇,大军临之,势宜克。乘胜进,破之必矣。”孝逸乃引兵击淮阴,敬猷脱身遁,遂进击敬业,平之。迁洛阳令。陷周兴狱当死,以平扬、楚功,得流。岁余,为御史中丞,复为来俊臣所构,流费州。酷吏诛,人多讼元忠者,乃召复旧官。因侍宴,武后曰:“卿累负谤铄,何邪?”对曰:“臣犹鹿也,苟须臣肉为之羹,彼将杀臣以求进,臣顾何辜?”圣历二年,迁检校洛州长史,治号威明。张易之家奴暴百姓,横甚,元忠笞杀之,权豪惮服。为检校左庶子,奏曰:“小人在君侧,臣之罪也。”易之等恨怒,共谮元忠,遂下制狱。中宗复位,迁兵部尚书。武后崩,帝居丧,军国事委元忠裁可,拜中书令,封齐国公。神龙二年,知兵部尚书,当朝用事,群臣莫敢望。安乐公主私请废太子,求为皇太女,帝以问元忠,元忠固称不可,自是语塞。武三思用事,京兆韦月将上书言其恶,帝搒杀之,后莫敢言。王同皎谋诛三思,不克,反被族。元忠居其间,依违无所建明。初,元忠相武后,有清正名,至是辅政,天下倾望,冀正王室,而稍惮权幸,不能赏善罚恶,誉望大减。卒,年七十余。谥曰贞。(选自《新唐书·列传四十七》)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安危系焉/海内承平久/闻狂狡窃发/皆倾耳翘心以待其诛/今军不进/使远近解情/万一朝廷以他将代/公且何辞/-22- B.天下安危系焉/海内承平/久闻狂狡窃发/皆倾耳翘心以待其诛/今军不进/使远近解情/万一朝廷以他将代公/且何辞/C.天下安危系焉/海内承平/久闻狂狡窃发/皆倾耳翘心以待其诛/今军不进/使远近解情/万一朝廷以他将代/公且何辞/D.天下安危系焉/海内承平久/闻狂狡窃发/皆倾耳翘心以待其诛/今军不进/使远近解情/万一朝廷以他将代公/且何辞/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吐蕃:公元7至9世纪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B.淮阴,地名,因在淮河的南面而得名。古代常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C.酷吏,中国古代对采用严刑峻法的官吏的称呼,他们常常玩弄法律、草菅人命。D.兵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军令等,其长官是尚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元忠智略超群,通晓军事。在徐敬业举兵作乱时,他监朝廷大军进剿,劝李孝逸勇敢上前,并提出了先打弱敌策略,最终取得了平叛的胜利。B.魏元忠善于为政,被诬下狱。他担任检校洛州长史期间,张易之的家奴残害百姓,他就将其逮捕并打死,因此受到张易之等人的诬陷,被抓进了监狱。C.魏元忠忠于李唐,抑止邪谋。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企图废掉太子而自己做皇太女,以便将来做女皇帝,魏元忠坚决反对,终使其阴谋未能得逞。D.魏元忠顺从权势,晚节有亏。他晚年辅政时期,皇帝打死进谏的韦月将,王同皎谋诛武三思失败而被灭族,他身为重臣不敢直言,有负清正之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敬猷博徒不知战,且其兵寡易摇,大军临之,势宜克。(2)天下倾望,冀正王室,而稍惮权幸,不能赏善罚恶,誉望大减。14.魏元忠回答武后问话时所解释的表面原因是什么?实际原因是什么?【答案】10.D11.C12.B13.(1)李敬猷是个赌徒,不懂作战,而且他的军队人数少容易军心动摇,大军压境,其势应该能够打败他们。(2)天下人都仰慕他,希望他纠正皇室的错误,可是他渐渐害怕权幸,不能赏善罚恶,声望大大地降低了。14.①表面原因:自己是弱者,诬陷者势力大,诬陷者可以对他任意而为。-22- ②实际原因:他的正直行为妨害了诬陷者的利益。【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天下的安危就维系在你的身上,现在天下太平时间已经很长,听说狂妄狡诈的贼人悄悄发动叛乱,都侧着耳朵悬着心来等待他们被消灭,如果军队不前进,让远近的人离心,万一朝廷让别的将领来代替你,你用什么话来应对呢?“久”修饰“承平”,表示太平的时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公”做“代”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C.“他们常常玩弄法律、草菅人命”错误。酷吏专门和豪强做对,用今天的词就是热衷“打黑”。酷吏的政绩大都相当突出,尤其是善于强化治安。其有三个特点,一是比较廉洁;二是喜用重典不畏豪强,对不服从法律的人,特别是豪门贵族,敢于痛下辣手;三是几乎都没落得个好下场。并非常常玩弄法律、草菅人命。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他担任检校洛州长史期间,张易之的家奴残害百姓,他就将其逮捕并打死”错误。由原文“为检校左庶子,奏曰:‘小人在君侧,臣之罪也。’易之等恨怒,共谮元忠,遂下制狱”可知,担任了检校左庶子,上奏说:“小人在皇上身边,这是我的错误。”易之等人又恨又怒,共同诬陷魏元忠,魏元忠被抓进监狱。由此可知,是在担任了检校左庶子时,上奏说小人在皇上身边,因此受到张易之等人的诬陷,被抓进了监狱。-22- 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知”,懂;“战”,作战;“易摇”,容易军心动摇;“克”,战胜,攻破。(2)“倾望”,仰慕;“冀”,希望;“正”,纠正;“稍”,渐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由原文“因侍宴,武后曰:‘卿累负谤铄,何邪?’对曰:‘臣犹鹿也,苟须臣肉为之羹,彼将杀臣以求进,臣顾何辜?’”可知,趁着魏元忠侍宴,武后问他“你多次受别人诽谤诋毁,为什么呢?”元忠回答说:“我就像一只鹿,人们如果需要我的肉来做羹汤,他们就要杀掉我来求取升官,我却有什么罪”由此可知,把自己说成是一只鹿,表明自己是弱者,表面原因是自己是弱者;人们如果需要我的肉来做羹汤,他们就要杀掉我来求取升官,说明诬陷者势力大,诬陷者可以对他任意而为。再结合“陷周兴狱当死”“为御史中丞,复为来俊臣所构,流费州”等可知,实际原因是他的正直行为妨害了诬陷者的利益。参考译文:魏元忠,是宋州宋城人,是太学的学生。仪凤年间,吐蕃多次侵扰唐朝边境,元忠向洛阳宫呈上封事,议论任命将帅、使用军队的关键。高宗认为他说得好。升任监察御史。徐敬业举兵叛乱,皇帝下诏让魏元忠监督李孝逸的军队前去讨伐。到了临淮,李孝逸害怕,停下军队不敢前进。魏元忠说:“您以宗室的身份率领军队,天下的安危就维系在你的身上,现在天下太平时间已经很长,听说狂妄狡诈的贼人悄悄发动叛乱,都侧着耳朵悬着心来等待他们被消灭,如果军队不前进,让远近的人离心,万一朝廷让别的将领来代替你,你用什么话来应对呢?”孝逸认为他说得对,就部署进军征讨之事。当时李敬业守卫下阿谿,其弟李敬猷镇守淮阴。魏元忠说:“李敬猷是个博徒,不懂作战,而且他的军队人数少容易军心动摇,大军压境,其势应该能够打败他们。乘胜前进,打败他们是一定的了。”孝逸就率军进击淮阴,敬猷脱身逃跑,于是进军攻打李敬业,平定了他。调任洛阳令,陷入周兴审理的案件而被判死罪,凭着平定扬州、楚地的功劳,得以被流放。过了一年多,担任御史中丞,又被来俊臣诬陷,流放费州。酷吏被杀,有多人为魏元忠辩冤,就召他恢复原来的官职。趁着魏元忠侍宴,武后问他:“-22- 你多次受别人诽谤诋毁,为什么呢?”元忠回答说:“我就像一只鹿,人们如果需要我的肉来做羹汤,他们就要杀掉我来求取升官,我却有什么罪?”圣历二年,升任检校洛州长史,他的治理号称威严英明。张易之的家奴残害百姓,暴横得厉害,魏元忠打死了他,权豪都害怕而服从其管束。担任了检校左庶子,上奏说:“小人在皇上身边,这是我的错误。”易之等人又恨又怒,共同诬陷魏元忠,魏元忠被抓进监狱。中宗复做皇帝,升魏元忠为兵部尚书。武后去世,皇帝守丧,军国大事都委托魏元忠裁决,任命他担任中书令,封为齐国公。神龙二年,担任兵部尚书,在朝廷上执掌大权,群臣没有人能和他相比。安乐公主私下里请求废掉太子,请求自己做皇太女,皇帝拿这个来询问魏元忠,元忠坚持说不可以,这种话自此就被截住了。武三思掌权,京兆韦月将上书弹劾其罪恶,皇帝打死了韦月将,后来人们都不敢说话了。王同皎谋划诛杀武三思,没有成功,反而被灭了族。魏元忠在这中间,依从权势没有什么建议。当初,魏元忠辅佐武后,有清廉正直的名声,到这时候辅政,天下人都仰慕他,希望他纠正皇室的错误,可是他渐渐害怕权幸,不能赏善罚恶,声望大大地降低了。去世,时年七十余岁。谥号是贞。(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①王安石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②学凤凰。【注】①本诗写于作者年轻时代。②伶伦:黄帝时代的音乐家,他发明了笙,并且用笙演奏凤凰的声音。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森然”写一径翠竹郁郁葱葱,“四座凉”写翠竹遮挡了阳光,为下面的人留下清爽之阴。B.次句写径旁之竹的阴影拖得很长,内容上暗示竹之高而且多,结构上与第一句形成了照应。C.第三句写竹直而瘦,表达作者的怜悯之情;第四句强调竹老而刚,表达了作者的赞许之意。D.颈联将翠竹与蒿藜进行了对比:同样承受了雨露,但只有竹可以与松柏一样能够经霜凌寒。16.从全诗看,尾联可谓画龙点睛之句,请对其作简要赏析。【答案】15.C16.尾联表达了作者要珍惜竹子、物尽其用之意,隐含要珍惜人才、让其发挥真实才干之意。向世人表明自己是如竹子般正直、不畏艰难的士人,渴望被赏识任用。-22- 【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表达作者的怜悯之情”说法错误。“人怜直节生来瘦”是描写竹子生来就挺劲有节,这事对竹子品格的赞颂,“怜”在此有喜爱之意,而非怜悯。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本诗的尾联“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的意思是:欲将竹管送给伶伦制成乐器,以奏凤鸣之音。这里运用伶伦学凤凰鸣叫的典故,表明竹子只有在伶伦的手中才能成就其最大的效用。此处作者以竹子自喻,指出自己正直有气节,也有非常的才干,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如今只是缺少伶伦一样的人物来赏识提拔。这一联卒章显志,表达了作者自信刚强的决心,也表达了渴望被赏识任用愿望。而“烦君惜取根株在”一句也隐含要珍惜人才,不要让贤才埋没,而应让其发挥真实才干之意。(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姜夔《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花朵虽美却无人欣赏,侧重写出了战乱造成了城郭残破、人烟稀少的悲惨境况。(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是作者从唐庄宗先劳苦以成功、后享受而致败的不同结果中总结出来的。(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与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都以水中蛟龙舞蹈来侧面描写音乐的高妙。【答案】①.念桥边红药②.年年知为谁生③.忧劳可以兴国④.逸豫可以亡身⑤.舞幽壑之潜蛟⑥.老鱼跳波瘦蛟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逸豫、、舞、幽壑、瘦。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2- 乡情像一条()而绵长的丝线,我无论走到哪里,它总是伴着我一同前行。山和水剪不断也隔不断。在城市住久了,思念故乡的心越发殷殷的了,这一叠重重的乡情该怎样寄托呢?哦,托给那一脉幽幽的月光吧——那时湿漉漉、晶莹莹的月光,会翻过山岭,跨过河流,穿过翳密的林薮,把我一缕缕厚甸甸的情思,把一朵朵鲜润润的吻,一声声热乎乎的问候,给我的小河,给白杨林,给梨园,给场院,给每一朵野花,给每一株小草……啊,给我那像按在平原上一枚图钉大小的乡村。而今,又是月到中秋了。月,对城市来说,实在太吝啬了。即使这中秋之夜,那月光也是慵慵的,倦倦的,只在遥远的天空微微睨着。我的思绪也像鸟儿一样,乘着这()的月光飞去了,飞过迷蒙的烟水,飞进故乡那()月色里……瓜棚月夜,那是孩子心目中最动人的一幅画了!我们常常()地去偷瓜,在月色里演出一幕幕喜剧、闹剧和恶作剧来。看瓜的是隔壁家的一位大爷——一个瘦瘦的老头儿,我们都叫他鳖三爷。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中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坚韧虚无缥缈如诗如画三五成群B.坚忍虚无缥缈诗情画意三五成群C.坚忍缥缥缈缈诗情画意成群结伙D.坚韧缥缥缈缈如诗如画成群结伙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它相伴,山和水剪不断也隔不断我们一同前行。B.无论我走到哪里,它总是伴着我一同前行。山,隔不断;水,剪不断。C.我无论走到哪里,它总是和我相伴一同前行。山,剪不断;水,隔不断。D.无论我走到哪里,它总是和我相伴,山和水,隔不断也剪不断我们一同前行。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8.D19.B20.运用排比,将“情思”“吻”“问候”分开来写,前面分别用“一缕缕”“厚甸甸”“一朵朵”“鲜润润”“一声声”“热乎乎”加以修饰,不仅句式对称,节奏鲜明;使用叠词,音韵和谐,也能强调突出乡情之重之浓之细腻,增强亲切感。【解析】【分析】【18题详解】-22-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坚韧:意思是坚固而有韧性。一是指物体,坚固而柔韧,不容易折断;二是指人的性格品质,不屈不挠,意志坚定,坚忍有韧性。坚忍,指的是坚持不动摇。强调的是一种状态,以极大的毅力忍耐、忍受。语境形容乡情绵长而不断,应选“坚韧”。虚无缥缈:形容空虚渺茫。指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就像人的思想境界一样,没有实体感。缥缥缈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语境形容月光隐约朦胧的意境,应选“飘飘缈缈”。如诗如画:形容风景美丽。诗情画意: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趣;也指风景优美,耐人寻味,就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语境形容故乡的月色,应选“如诗如画”。三五成群: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成群结伙:众多人物聚集在一起。语境强调众多,应选“成群结伙”。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我……,它……”中途易辙,改换了主语,改为“无论我走到哪里,它总是……”;二是“山和水剪不断也隔不断”搭配不当,改为“山,隔不断;水,剪不断”。修改正确的只有B项。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从排比修辞看,“一缕缕厚甸甸的情思”“一朵朵鲜润润的吻”“一声声热乎乎的问候”句式对称,节奏鲜明,同时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起突出强调的作用。从句意看,修饰语用“一缕缕”“厚甸甸”“一朵朵”“鲜润润”“一声声”“热乎乎”,能够调动各种感官,在句意上更加突出乡情的细腻与温馨,有人间烟火气。从用词看,连续使用“缕缕”“甸甸”“朵朵”“润润”“声声”“乎乎”等叠词,且用数量词和形容词加以修饰,有音乐美,音韵和谐,很有节奏感,同时也有画面感,让人似乎闻其香,让乡情有温度,可触可感。-22-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中国绘画史上,①,便很快成为主流。这是西方所没有的。正为此,中国画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体系与文化体系。过去我们常用南北朝谢赫的“六法论”来表述中国画的特征,这其实是很荒谬的。在南北朝时期,中国画尚处在雏形阶段;(),因为,文人画使中国画文人化。文人化是中国画的本质。在绘画之中,文人化致使文学与绘画结合;②,则是写作人与画家身份的合二而一。西方的写作人作画,被看做一种跨专业的全才;③,则是理所当然的。因而中国人常把那种技术高而文化浅的画家贬为画匠。这是中国画一个很重要的传统。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文人画成为主流之后,中国画真正成熟B.中国画的真正成熟,是在文人画成为主流之后C.中国画是在文人画成为主流之后真正成熟的D.文人画成为主流之后,才使中国画真正成熟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21.B22.(1)文人画兴起不久(2)在绘画之外(3)中国文人作画【解析】【分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由第一段空前部分只要谈中国画,空后谈“文人画使中国画文人化”可知,应该有“中国画”与前文衔接,排除A、D。由“因为”一词,可见要强调结果,故要填“是在文人画成为主流之后”。排除C。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能力。文段主要意思是说中国画的本质是文人化。-22- 第一空,这里作段首语,是一个总结句,由后文“文人画使中国画文人化”及“便很快成为主流”中“便”“很快”强调时间短,故可填“文人画兴起不久”。第二空,分号提示前后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对应“在绘画之中”,此处应填“在绘画之外”。第三空,分号提示前后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前句是说西方写作人作画,后面应说中国文人作画的情况,据此应填“中国文人作画”。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牵牛花,你永远高挂在别人的肩上,开自己的花。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借力助成功柔弱的牵牛花借助其他事物的支撑而在高处开出美丽的鲜花;口渴的乌鸦衔来石子投入瓶中使水位上升最终喝到了清水。由此我们得到启示:想达到目标,获得成功,需要借助外力。借助外力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借助外力呢?首先,要适时地借助外力。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借东风便显得尤为重要。当自身的力量不够,而事情又必须要做,否则就会贻误大好时机,甚至贻害子孙后代,那么,就须要借助外力。我国具有漫长的海岸线和辽阔的海域,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我国亟须建造航空母舰。而建造航母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恰好,瓦良格号航空母舰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68%。我们将其购买回来,继续建造改进,使之成为我国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在维护国家利益上发挥了作用,也为我国继续建造航母奠定了基础。借力是为我所用。其次,要有效地借助外力。王安石游褒禅山,进山洞观奇景,要带足够的火把用于照明,否则,“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要根据目的恰当地借助外力。借助竹篮去淘菜,能到达目的,取得成效;如果用竹篮去打水,结果自然是如俗话所说——“竹篮打水一场空”,徒劳无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要渡过江河,须假借舟楫;要陆上远行,则须假借车马。反之,目标定然无-22- 法达成。还须注意的是,借助外力不能孤立地、静止看待问题,而要有联系的、发展的眼光。20世纪中叶,为解决猪禽饲料问题,人们在我国南方一些水域放养原产于南美的水葫芦。水葫芦疯狂生长覆盖水面,导致当地很多水生植物因为缺乏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水生动物随之因为缺氧而死亡。现在,水葫芦仍然在许多省市肆虐,滇池、太湖、黄浦江及武汉东湖等都出现水葫芦泛滥成灾的情况,有关方面耗费巨资却无法根治。类似的生物入侵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贻害无穷,必须警惕。第三,要适度地借助外力。我们借助外力,要以自身为主体,而不能完全依赖外力。有人生病了,需要借助药物予以治疗,但必须对症下药,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自身的免疫力。据报道,中国需要从国外进口适量的铁矿石,但数量过大,供大于求,目前从国外运到中国港口的几万亿吨铁矿石堆积如山,还在源源不断地运进来,这必然会造成浪费。美国以前要大量进口石油,而随着页岩气开采技术的逐渐成熟,美国对国外石油的依赖度越来越小,并有望从石油输入国变成输出国。这给我们启发:借助外力,绝不能忘记自力更生的精神。“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通向成功的路上,也许有无数的困难,我们要有战胜勇气和毅力,在自力更生勤奋努力的基础上适时地、有效地、适度地借助外力,创造精彩与辉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性质的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牵牛花意象是我们熟悉的,要全面、准确地体悟诗中蕴含的哲理,才能正确立意。牵牛花虽然花茎很细,很不起眼,但是它善于把自己的身体全部缠绕在一切可攀爬的物体上,无论风吹雨打,都不会示弱。只知道向上,最终开出自己艳丽的花朵。从肯定的角度看,牵牛花善于借助外在的力量,由此联想开去,人生在世,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匡衡凿壁借光,得到了知识的滋润,步入了学问的殿堂。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牛顿站到巨人的肩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善于凭借是人生的智慧。从否定的角度看,牵牛花依附于其他,缺乏独立性,由物及人,我们不要有依赖性,而应独立天地间,保持精神与人格的独立。行文构思时,我们可以写善假于物方能成功。首先结合材料提出中心论点,牵牛花之所以在高处开出鲜艳的花是因为它善假于其它物的力量。接着列举诸葛亮草船借箭、荀子《劝学》等例子分别论证善假于物是取得成功的秘诀、善假于物是取得成功的阶梯、善假于物是取得成功的明灯,最后总结升华主题,善假于物是明灯照亮我们曲折坎坷、沟壑纵横的路,善假于物是秘诀是阶梯-22- 是力量,它铺垫了通往人生最高峰的路。立意:1.善假于物,方可远足。2.拥他人助,铸辉煌梦。3.外力是走向成功的阶梯。4.克服依赖,独立生活。5.好风频借力。6.立巨人肩上,舞出我人生。-22-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开学学情检测(期末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开学学情检测(期末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开学学情检测(期末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学情检测(期末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湖北省鄂西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学情检测(一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天津市东丽区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8-25 11:48:01
页数:22
价格:¥3
大小:91.5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