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金华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金华一中高三3月月考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在中国的大多数乡村,春节一过,绝大多数青壮年纷纷背上简单的行囊,踏上远赴他乡打工谋生的行程。平常惟有老幼留守家园。据田野调查统计,山区及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外出打工者的人数一般在户均1.5至2人之间。在农村大量劳动力离土离乡之后,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是否还在运作?我试图以“无主体熟人社会”这一概念,描述并解释中国农村空心化之后的社会生活。之所以把青壮年大量离土离乡后的农村社区称为“无主体熟人社会”,是因为青壮年乃农村社区里最为活跃的成员,是家庭的顶梁柱,是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者以及利益冲突的当事人。大量青壮年在农村社区的长期不“在场”,构成了农村社会主体的失陷。“无主体熟人社会”具有哪些不同于“熟人社会”的特征?首先,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有赖于道德舆论压力。舆论压力的形成,又有赖于一定数量的生活共同体成员与口头传播中的舆论放大效应,只有“一传十,十传百”,才会产生“唾沫淹死人”的舆论效应。如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果舆论的传播仅仅“一”止于“十”或者无人可传播,当事人则可能将舆论视为“耳边风”,乃至胆大妄为,“如入无人之境”。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由于农村社会的主体成员大量缺席,自然村落范围的道德舆论便难以形成“千夫所指”“万人共斥”的“同仇敌忾”式的压力。人行为的“道德”含量总是与其所面临的道德舆论压力成正比,而道德舆论压力又与舆论传播者的数量成正比。其次,说“行为的‘道德’含量与行为主体面临的道德舆论压力成正比”,其所预设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是要“面子”的。可以说,“熟人社会”里的人群越是众多,一个有“面子”的人所缔结的有效人际关系网络就越是宽广,“面子”就越是具有扩张和增值的能力。在熟人社会里,你敬我一分,我敬你两分,大家无非图个“面子”。给别人“面子”,事实上也是对别人抱有“回报”的期待。但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由于构成社会主体的中青年大量地长期不在村,农村社区成员锐减,“面子”的效能难以扩展,其“含金量”明显偏低。因此鼓励了只顾眼前利益的“不要脸”的“一锤子买卖”。目前中国乡村出现大量纠纷(如宅基地和水利纠纷)的深层原因,都可以从“无主体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中得到部分解释。第三,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的社会边界是流动而模糊的,青年人已经与外部世界建立了各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朋友”网络。少数在外闯荡而终有所获的村人,他们根据人生成功程度的高低,来确定“家”的所在,挣够50万元者把“家”安在大城市,挣够20万元者把“家”安在县城,而挣够10万元者也要把“家”迁到距真正的家乡仅一步之遥的镇区中心所在地。这些幸运者已在乡村之外的世界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已没有必要回到原先狭小的熟人社会里去争得“面子”,赢取荣光,所谓“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这样,乡村社区的社会资本开始外向运作,难以在社区内累积,本土的民间权威日渐没落。此外,在正常的熟人社会里,由于每个家庭的主事者在村,加上民间权威的作用,纠纷往往得到及时化解,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伴随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家庭生命的周期性以及乡村节庆的周期性,打工者总是周期性地离乡与返乡,如一群候鸟,穿梭于城乡之间。在乡村“主体”不在村的情况下,在村的家人之间发生的摩擦往往日积月累,等待“男人”返乡时解决。还有,在外打工的村人之间发生矛盾,也往往在年底时带回家乡,由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第三者来调解。这是典型的“年终算总账”。(摘编自吴重庆《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1.下列关于熟人社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熟人社会里,乡民们活动区域相对封闭,人口流动少,村与村之间往来接触并不多。B.在各自孤立的社会圈子里,乡民们因长时间、多方面的接触而互相熟悉,日渐亲密。C.在熟悉社会中人的信用是天生的,他们并不重视契约,重视的是那些熟悉的规矩。D.“唾沫”能“淹死人”,有赖于生活共同体成员的数量与口头传播中的舆论放大效应。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多数乡村,青壮年远赴他乡打工谋生,老幼留守家园,乡村虽然还是聚居社区,邻里依然还是熟人,但已经异于传统的“熟人社会”。B.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乡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新的“朋友”网络,对回到原先狭小的熟人社会争“面子”兴趣不大。C.在外闯荡村人,挣了钱有所收获后,往往会把家安置到大城市或者镇上,挣钱越多家安得越远,这也是他们人生成功程度的一个标志。D.打工者伴随着农业生产、家庭生命和乡村节庆的周期,如候鸟一样地离乡、返乡,与此同时,乡村的矛盾调解工作也呈现相应的周期变化。3.下列俗语中,不能反映熟人社会的道德舆论压力的是()A.低头不见抬头见B.一个篱笆三个桩C.兔子不吃窝边草D.树活皮,人活脸4.请依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无主体熟人社会”的特征。5.古人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为人做事的指南。请结合材料一的观点对此加以阐述。【答案】1.C2.C3.B4.道德舆论的压力减小;“面子”效能难以扩展;本土民间权威日渐没落;民间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5.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在一个熟悉的社会里,礼俗就是行为的规矩。如果不遵从礼俗就很难获得个人自由和群体信任。【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在熟悉社会中人的信用是天生的”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二段“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可知,“在熟悉社会中人的信用是天生的”只是西洋的商人的说法。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在外闯荡的村人,挣了钱有所收获后,往往会把家安置到大城市或者镇上”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七段“少数在外闯荡而终有所获的村人,他们根据人生成功程度的高低,来确定‘家’的所在”可知,原文是“少数在外闯荡而终有所获的村人”,而不是所有“在外闯荡的村人”。故选C。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低头不见抬头见”比喻经常见面。依据材料二第六段“在熟人社会里,你敬我一分,我敬你两分,大家无非图个‘面子’”可知,因为“经常见面”,所以得顾忌“面子”,这句话反映了熟人社会的道德舆论压力。B.“一个篱笆三个桩”比喻本事大的人也需要别人的帮助。此句强调的是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不能反映熟人社会的道德舆论压力。C.“兔子不吃窝边草”比喻不在乡里作恶或不侵犯周围人的利益。依据材料二第六段“在熟人社会里,你敬我一分,我敬你两分,大家无非图个‘面子’”可知,因为“面子”,所以不好意思侵犯周围人的利益,这句话反映了熟人社会的道德舆论压力。D.“树活皮,人活脸”意思是:人活得要有尊严。依据材料二第六段“在熟人社会里,你敬我一分,我敬你两分,大家无非图个‘面子’”可知,注重“面子”原因就是为了有尊严,这句话反映了熟人社会的道德舆论压力。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1)依据材料二第五段“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由于农村社会的主体成员大量缺席,自然村落范围的道德舆论便难以形成‘千夫所指’‘万人共斥’的‘同仇敌忾’式的压力”可知,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道德舆论的压力减小;(2)依据材料二第六段“但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由于构成社会主体的中青年大量地长期不在村,农村社区成员锐减,‘面子’的效能难以扩展”可知,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面子”效能难以扩展;(3)依据材料二第七段“这样,乡村社区的社会资本开始外向运作,难以在社区内累积,本土的民间权威日渐没落”可知,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本土的民间权威日渐没落;(4)依据材料二第八段“在乡村‘主体’不在村的情况下,在村的家人之间发生的摩擦往往日积月累,等待‘男人’返乡时解决”可知,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民间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意思是:不使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用来比喻行事如果没有准则,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2)依据材料一第一段“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可知,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是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如果逾越“习”出来的礼俗,就不会获得自由和信任,所以正印证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的内涵。(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中国萧红一早晨起来就落着清雪。在一个灰色的大门洞里,有两个戴着大皮帽子的人,在那里响着大锯。“扔,扔,扔,扔……”好像唱着歌似的。不远就有一段树林,沿大道的两旁长着。说是养了一百来年的大树,从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将来还要传给第二代、第三代儿孙,最好是永远留传下去,好来证明这门第的久远和光荣。可是,今年却是这树林的主人自己发的号令,用大锯锯着。树上的喜鹊窝,新的旧的有许多。树一被伐倒,喜鹊窝也跟着覆到地上,有的跌破了,有的则整个的滚下来,就坐在那亮晶晶的雪上。一百多棵榆树,现在没几棵了。上房的门喀喀的响着就开了,老管事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从台阶上下来,怀怀疑疑,把嘴唇咬着。那两个拉锯的,一看这情景就知道大先生又在里边闹了。老管事的走进大门洞,把信封拿给他们两个细看。他们都不识字,老管事的也不识字。不过他闭着眼睛也可以背得出来,这样的信,他的主人从生了病的那天就写,一天或是两封三封,或是三封五封。已经写了三个月了,老管事的把信封头朝下、脚朝上的倒念着:中华抗日英雄耿振华吾儿收父字全念对了,中间写在红绶上的那一行,他只念了“耿振华收”。一个拉锯的,连忙补添着说:“耿振华吾儿收。”清雪还照旧的下着,两个拉锯的,又在那里唰唰的工作起来。这样好的木头那里去找去!现在锯了,毁了,劈了烧火了。好像他们自己的命运一样,看了未免有几分悲哀。“百多棵树,耿大先生想儿子想疯了。”大少爷一走,开初耿大先生不表示什么意见。他想,过了一些时候,就会回来的。自己年轻时也是那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样。孙中山先生革命的时候,还偷偷地加入了革命党呢。只希望他在外边碰了钉子就回来了。儿子的母亲,一哭哭了三四天,说儿子走的三四天前,她就看出孩子有点不对。眼泡是红的,一定是不忍心走,哭过了的,还有他问过母亲一句话,他说:“妈,弟弟他们每天应该给两个钟头念中国书。尽念日本书,将来连中国字都不认识了,等哪天咱们把日本人打跑了,还满口日本话,那该多么耻辱。”妈就说:“什么时候会打跑日本?”儿子说:“我就要去打日本了……”这不明明跟母亲露一个话风吗?可惜当时她不明白,现在她越想越后悔。儿子一去就是三年,只是到了上海时,有过两封信。以后就音信皆无了。传说就在上海的抗日部队里,当了兵。后来,又说他早就不在上海了,在陕西八路军里边工作。母亲在这三年中,会说东忘西的,无所因由似的说哭就哭。可是耿大先生则不然,关于儿子,他一字不提。只是夜里不睡觉,静静的坐着,往往一坐坐个通宵。他夜里坐了三年,竟把头发坐白了。大少爷一走,全家都散心了,院墙倒了,用一排麦秆附上;房子漏了雨,拿一块砖头压上。一切的光辉生气随着大少爷的出走失去了。现在耿大先生早已经病了,有的时候清醒,有的时候则昏昏沉沉的睡着。今年阴历十二月里,他听到儿子大概是死了的消息。这消息是儿子从前的一个同学那里传出来的。耿大先生拿起这些日子所有的报纸,看了半夜。直到鸡叫天明,他枕着那些报纸,忽然做了一梦。在梦中,他的儿子并没有死,而是做了抗日英雄,带着千军万马,从中国杀向“满洲国”来了。耿大先生一梦醒来,从此就病了。清醒的时候,他就指挥着伐树。“伐呀,不伐白不伐。”把树木都锯成短段。“烧啊!不烧白不烧,留着也是小日本的。”等他昏迷的时候,他就要笔要墨写信。只要客人来了,他就说:“你等一等,给我带一封信去。”家里的人,觉得这是一种可怕的情形。若是来了日本客人,他也把那抗日英雄的信托日本人带去,可就糟了。所以自从他发了病,也就被幽禁起来,把他放在花园角上那凉亭子里去了。那花园里素常没有人来,一到了冬天,满园子都是白雪,凉亭里边生了一个炭火盆,他寂寞的时候,就往炭火盆上加炭。有一天,厨子给老爷送饭的时候,一开门,满屋子的蓝烟。往地上一看,耿大先生就在火盆旁边卧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着,一只手按着自己的胸口,好像是在睡觉,又好像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似的。耿大先生死了。1941.3.26(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耿少爷走后音信渺茫,连死讯都只是传言,写出了动荡时局中投身抗战的东北青年辗转不定的处境。B.耿大先生年青时也参加过革命党,小说以此将两代人的青春关联起来,展现了不同时期青年同样的担当精神。C.耿大先生梦见儿子率军归来收复家园的景象,与梦醒后儿子已不在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增强了故事的悲怆色彩。D.小说结尾耿大先生被幽禁园中,孤愤难言,他的死是时代的悲剧,也与周围的人求全自保,冷漠疏离有关。7.小说中“树”多次出现,与之相关的叙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榆树是家园环境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B.养树、惜树象征对家园的热爱,对血脉传承的重视。C.伐树隐喻了家庭命运的转折和家败人亡的悲剧。D.焚树表现了耿大先生因儿子牺牲而精神错乱。8.小说中往往会出现隐性情节和表层情节相互渗透的现象,画线处振华母子的对话就包含着隐性情节,请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9.“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题风格的形象写照。萧红小说是如何透出这层“悲凉之雾”的,请结合文本分析。【答案】6.D7.D8.①更完整地理解表层情节进程中不能得到很好解释的某些因素。说弟弟们“尽念日本书”“我就要去打日本了”,这解释了耿振华离家的原因。②丰富和拓宽了小说风云变化的时代背景。“满口日本话“什么时候会打跑日本”隐含了北中国已沦陷的现实,体现日寇铁蹄践踏中国的时代特征。③巧妙地展现了人物的心路历程。“连中国字都不认识”“耻辱”“打日本”展现了爱国年的心路历程,暗示了抗日斗争的艰辛,凸显了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9.①以场景描写来营造悲凉情境感。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侵略者占领之下的小城单调压抑的日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常生活图景,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②将人物情绪的悲凉感贯穿事件的叙述中。从当前耿大先生的病写起,以其因儿子投身抗战牺牲而生病死亡的悲剧故事为主线展开叙述。③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寄寓悲凉深意。以耿家为中心,将家国浮沉、两代人的故事凝聚一处,透露出浓重的时代悲凉之感。【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周围的人求全自保,冷漠疏离”错误。结合“家里的人,觉得这是一种可怕的情形。若是来了日本客人,他也把那抗日英雄的信托日本人带去,可就糟了”“凉亭里边生了一个炭火盆”“有一天,厨子给老爷送饭的时候”分析,也是为了保护耿先生和大家的安全,并非冷漠疏离。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物象的把握能力。D.“因儿子牺牲而精神错乱”错误。文章中写到树木被砍伐时这样写道:“清醒的时候,他就指挥着伐树。‘伐呀,不伐白不伐。’把树木都锯成短段。‘烧啊!不烧白不烧,留着也是小日本的’”,由此可以看出焚树表现了沦陷区人民不屈的信念和玉石俱焚的决心。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本题要求学生从表层情节和隐性情节相互渗透的角度,对画线处耿振华母子的对话进行评析。首先要找出对话中的显性信息,再探讨其不表现于外的深层次内容。(1)对话内容很短,先是儿子跟妈妈说:“妈,弟弟他们每天应该给两个钟头念中国书。尽念日本书,将来连中国字都不认识了,等哪天咱们把日本人打跑了,还满口日本话,那该多么耻辱。”表层情节是“弟弟们尽念日本书”,其实质是隐含了北中国已经被日本占领,根本没有“中国书”可念,已经沦陷的现实,其中一句“尽念日本书,将来连中国字都不认识了,等哪天咱们把日本人打跑了,还满口日本话,那该多么耻辱”可以看出耿振华的内心想法,他是心有不甘的,所以他才会说“我就要去打日本去了……”,这也很好的解释了耿振华离家的原因;(2)文中对话简单平实,情节上在母子之间展开,只有寥寥的“妈妈说”“儿子说”,没有过多的描写,内容上也简短明了,比如“什么时候会打跑日本?”“我就要去打日本去了……”,在普通的语言对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话后面,隐含着当时残酷的社会背景,母子之间的对话是儿子走的三四天前发生的,儿子眼泡是红的,一定是不忍心走,但是为了抗战离开家里,暗示了抗日斗争的艰辛,同时也可以看出,土地可以沦陷,但是人心不能沦陷,在耿振华身上凸显了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这次对话只是耿振华母子之间的对话,也只是普通人之间的对话,却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对话”,作者截取了这样的一场看似普通的对话,反映了普通民众的想法和追求,这样处理反映了作者擅长以小人物的命运表现时代主题。【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体裁特征以及表现手法的能力。由“一早晨起来就落着清雪。在一个灰色的大门洞里,有两个戴着大皮帽子的人,在那里响着大锯”可知,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侵略者占领之下的小城单调压抑的日常生活图景,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由“他的主人从生了病的那天就写,一天或是两封三封,或是三封五封。已经写了三个月了”“百多棵树,耿大先生想儿子想疯了”“他夜里坐了三年,竟把头发坐白了”“现在耿大先生早已经病了,有的时候清醒,有的时候则昏昏沉沉的睡着”“今年阴历十二月里,他听到儿子大概是死了的消息”“耿大先生拿起这些日子所有的报纸,看了半夜。直到鸡叫天明,他枕着那些报纸,忽然做了一梦。在梦中,他的儿子并没有死,而是做了抗日英雄,带着千军万马,从中国杀向‘满洲国’来了”“耿大先生一梦醒来,从此就病了”可知,小说从当前耿大先生的病写起,以其因儿子投身抗战牺牲而生病死亡的悲剧故事为主线展开叙述,将人物情绪的悲凉感贯穿事件的叙述中。小说以耿家为中心,围绕耿少爷走的故事展开叙述,耿家因为耿少爷的离去而发生转折,伐树隐喻了家庭命运的转折和家败人亡的悲剧;耿大先生梦见儿子率军归来收复家园的景象,与梦醒后儿子已不在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小说以小见大,将家国浮沉、两代人的故事凝聚一处,透露出浓重的时代悲凉之感。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义,而以妄死非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王子比干杀身以成其忠,尾生杀身以成其信,伯夷、叔齐杀身以成其廉。因此观之,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夫士之所耻者,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举信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然则非好死而恶生也,非恶富贵而乐贫贱也。由其道,遵其理,尊贵及己,士不辞也。《诗》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言不失己也。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士君子之所以越众也。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孝闻于楚国。王欲授之相,申鸣辞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不受乎?”申鸣对曰:“舍父之孝子而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汝乐吾无忧矣。吾欲汝之相也。”申鸣曰:“诺。”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居三年,白公为乱,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父止之,曰:“弃父而死,其可乎?”申鸣曰:“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以兵围之。白公谓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鸣闻之必来,因与之语。”白公曰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申鸣流涕而应之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桴鼓之,遂杀白公,其父亦死。王赏之金百斤。申鸣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难,非忠臣也。定君之国,杀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遂自杀也。故夫士欲立义行道,毋论难易,而后能行之;立身著名,无顾利害,而后能成之。(节选自《说苑•立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白公曰/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B.白公曰/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C.白公曰/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D.白公曰/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与“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两句中的“举”字含义不同。B.“有禄”,古称死为无禄,故知生为有禄矣;也可以指当官。文中指担任相位。C.“援桴”,手持鼓槌,谓随时可以指挥进军。古时以击鼓指挥军队进击。D.“金”,先秦时期多指金属,如青铜、黄铜等,文中“金百斤”指黄铜。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读书人不应该用轻生去获取非分的名声,而要以树立个人名节为目的去实行正确的行为准则,这样才不会让人觉得哀痛。B.读书人的耻辱并不在于卑贱贫穷;但是,如果尊贵的地位是经由正道并且遵循事理而轮到了自己的话,那么读书人也是可以接受的。C.楚王想授给申鸣国相的职位,他推辞不受;在他父亲的劝说下,申鸣接受了国相的职位。后来申鸣准备为国赴难,他的父亲又制止他。D.申鸣在国难当头时,临危不惧,忠国在前,孝亲在后,功成不居,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用生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命践行的“廉、义”的高尚气节。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能不失己,然后可与济难矣。此士君子之所以越众也。②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14.申鸣认为自己忠臣还是孝子?为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答案】10.C11.A12.D13.①能够不丧失自己的节操,这样以后才能和他共度危难。这就是读书人能够超越众人的原因啊。②我听说这样的道理就是,吃国君的食物的人就要为国君的事而死,接受国君俸禄的人就要为国君竭尽自己的能力。14.是忠臣,吃国君的饭,不逃避国君的灾难;不是孝子,使国家安定,自己的父亲却被杀死。【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白公胜说:“好。”就前往劫取申鸣的父亲,用兵器挟持他的父亲,告诉申鸣说:“你帮助我,我同你平分楚国。你不帮助我,你的父亲就会被杀死。”“则往取其父”,意思完整,“其父”作“取”的宾语,故“则往取其父”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D;“子父”中“子”是“你的”意思,修饰“父”,“子父”中间不应断开,可排除A。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错误。“举”均译为“推举”。句意:天下推举忠直的人,自己却不在其中。/后来的刺史名荣推举我为秀才。B.正确。C.正确。D.正确。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用生命践行的‘廉、义’的高尚气节”错。应是充分体现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用生命践行的“忠、孝”的高尚气节。故选D。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失”,丧失;“济”,渡过;“所以”,……的原因;“此……也”,判断句。②“死”,为动用法,为……而死;“者”,……的人;“毕”,竭尽。【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食君之食,避君之难,非忠臣也。定君之国,杀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的意思是申鸣认为吃国君的饭,逃避国君的灾难,不是忠臣。使国君的国家安定,自己的父亲却被杀死,不是孝子。忠、孝之名不能两立,忠、孝之行不能两全,像这样而活着,有什么脸面立身于天下呢?由上可知,申鸣认为自己是忠臣,吃国君的饭,不逃避国君的灾难;不是孝子,使国家安定,自己的父亲却被杀死。参考译文:有勇气而且在行动上果断的读书人,不以树立名节实行道义,却以轻生去获取非分的名声,难道不可哀痛吗?读书人有杀身成仁、舍身犯难而取义的,为坚守气节和伦理,不惧怕死亡的危险,所以能够在他死后名声传播于后世。没有勇敢果断的精神,谁人能够做到这样?王子比干牺牲自己来成就他的忠贞,尾生牺牲自己来成就他的诚信,伯夷、叔齐牺牲自己来成就他们的清廉。由此看来,卑贱贫穷,并非读书人的耻辱;读书人感到耻辱的是:天下推举忠直的人,自己却不在其中;推举诚信的人,自己却不在其中;推举清廉的人,自己却不在其中。然而这并不是爱好死亡而厌恶生存,也不是厌恶富贵而喜欢贫贱。经由正道,遵循事理,尊贵的地位轮到自己,读书人也不会推辞。《诗经》上说:“我的心不是石头,不可随便翻转。我的心不是席子,不可任意收卷。”说的就是不要丧失自己的节操。能够不丧失自己的节操,这样以后才能和他共度危难。这就是读书人能够超越众人的原因啊。楚国有个名叫申鸣的读书人,在家奉养他的父亲,孝行闻名于楚国。楚王想要授给他国相的职位,申鸣推辞不接受。他的父亲说:“楚王想要任你为相,你为何不接受呢?”申鸣回答说:“为何不做父亲的孝子,却去做君王的忠臣呢?”他的父亲说:“如果在国家享有俸禄,在朝廷有地位,你乐意我也就没有担忧的了。我希望你能去做国相。”申鸣说:“好吧。”于是就入朝。楚王便授他国相的职位。过了三年,白公胜作乱,杀了司马子期。申鸣准备前去为国赴难,他的父亲制止他,说:“抛弃父亲去死,难道可以吗?”申鸣说:“我听说做官的人身体归于国君,俸禄归于亲人。如今既然离开父亲去事奉国君,难道能不为国难而死吗?”于是辞别父亲前往,进而率军围攻白公胜。白公胜对石乞说:“申鸣这个人,是天下有名的勇士,现在领兵围困我,我该怎么对付他?”石乞说:“申鸣这个人,是天下有名的孝子,用兵器前去劫持他的父亲,申鸣听到此事必定前来,便可趁机与他交涉。”白公胜说:“好。”就前往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劫取申鸣的父亲,用兵器挟持他的父亲,告诉申鸣说:“你帮助我,我同你平分楚国。你不帮助我,你的父亲就会被杀死。”申鸣流着眼泪回答他说:“当初我是父亲的孝子,今天我是国君的忠臣。我听说这样的道理就是,吃国君的食物的人就要为国君的事而死,接受国君的俸禄的人就要为国君竭尽自己的能力。如今我已不能做父亲的孝子了,只能是国君的忠臣,我岂能保全自身!”于是拿起鼓槌击鼓进兵,终于杀死了白公胜,他的父亲也因此死去。楚王赏给他百斤黄金。申鸣说:“吃国君的饭,逃避国君的灾难,不是忠臣。使国君的国家安定,自己的父亲却被杀死,不是孝子。忠、孝之名不能两立,忠、孝之行不能两全,像这样而活着,有什么脸面立身于天下呢?”于是自杀而死。所以说读书人想要树立原则、推行道义,要不论艰难或容易,然后才能实行它;立身于世显露名声,要不顾及利害,然后才能成功。(节选自《说苑•立节》)(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列小题。秋莲刘因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拟欲青房【注】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注】青房:莲蓬。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从视觉、嗅觉两个角度,写秋莲顾影自怜、寂寞无朋的辛酸处境。B.颔联“江清月冷”的环境,为秋莲的枯萎衰败更增添了寒惨凄苦的气息。C.颈联用借代修辞,写出了秋莲被秋风摧残,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的命运。D.作者将秋莲与自己的境遇联系起来,巧妙寄托身世,旨意幽深,回味绵长。16.同样是秋莲,《红楼梦》里林黛玉对“留得残荷听雨声”情有独钟,而本诗作者有“莫放扁舟酒易空”的感慨,请简要分析两人寄寓的情感有何不同。【答案】15.C16.①“残荷”和“雨声”,引发了林黛玉的身世之悲,寄寓了她的孤苦、落寞之情。(或可答:残荷与秋雨,视觉与听觉结合,寄寓了林黛玉对清冷残破之美的偏好。)②本诗中,莲花虽由盛转衰,但精气犹存,诗人由此想到自己虽已衰老,但也不能放纵逍遥,表达了诗人不甘消沉仍然要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颈联用借代修辞”错误。颈联是说“本来还以为莲蓬成长起来可以保持秋莲的晚节,哪里知道白露之时秋风已经刮起”,诗人借写秋莲遭遇白露秋风,身不由己,来表达自己难以保全晚节的凄凉和无奈之情,这是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林黛玉对“留得残荷听雨声”情有独钟,是因为她父母双亡,之后在贾府寄人篱下,饱受孤独、凄凉之苦。而“残荷”和“雨声”,在中国古典文化中代表了凄凉哀伤的意象,点点秋雨击打在“残荷”之上,视觉与听觉结合,自然引发了林黛玉的身世之悲,寄寓了她的孤苦、落寞之情,也寄寓了林黛玉对清冷残破之美的偏好。本诗中,前三联借秋莲受到风霜摧残而凋萎的景况来自喻,莲花虽由盛转衰,但精气犹存,本诗尾联“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是说“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世的盛衰一样都在我的老眼中历历分明,不要空着小船上的酒杯,珍惜眼前的好时光吧”,诗人由秋莲想到自己虽已衰老,但也不能放纵逍遥,表达了诗人不甘消沉仍然要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在《石钟山记》中,作者否定主观臆测,一定要实地考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面上赞美管箫之美,实际上是赞叹女子之美。(3)“梦”以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艺术魅力,很早就进入文人的视野。唐宋诗词中,文人常常用“梦”来描写人生际遇或抒发人生感慨,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事不目见耳闻②.而臆断其有无③.彤管有炜④.说怿女美⑤.我欲因之梦吴越⑥.一夜飞度镜湖月(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臆、彤、炜、怿、度。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对联不仅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当,而且要结构相称,节律相谐。①李渔写过一本联语入门书,题为“笠翁对韵”,假如您认真阅读应能参悟其中门道。据说,铁嘴铜牙的纪晓岚年轻时,有人给他出了个刁钻古怪的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②纪晓岚略加思索,就对出了下联:“鹦有雌雄都叫哥”。《红楼梦》中有一场彰显贾宝玉才华的重头戏,其中就有他为“沁芳亭”即兴拟的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老百姓生活中最熟悉的,自是春联。③写春联、贴春联,是年味的一个载体;也是人们祝福美好生活的一个方式。贴对联本身不是技术活,却也有讲究,④首先必须分清哪是上联贴右边?哪是下联贴左边?这就涉及对句的平仄问题。不懂其中门道的人家,需向明白人问清楚了,贴反了就会闹笑话。过去的商号、酒馆、药店等铺面,都会挂楹联。酒馆如“东不管西不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喝罢”,药店如“但愿世间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18.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19.根据语境,画线处填入对联最适合的一项是()A.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B.山静水流开画景,鸢飞鱼跃悟天机C.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D.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20.行业联既体现行业特点,又意味隽永,请据此选择文中波浪线处的一副行业联进行分析。【答案】18.A19.D20.①“酒管”和“酒馆”、“喝罢”和“喝吧”谐音双关,切合酒馆的行业特点;②“不管”“酒管”“喝罢”等采用口语化的表述,符合喝酒人的谈话风格;③“东不管西不管”“兴也罢衰也罢”语气豪放,符合人酒后的说话状态。【解析】【18题详解】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句号应放在引号内。C.分号应该改逗号。D.第一处问号应该改逗号;第二处问号可改逗号,也可改句号。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联系语境是为“沁芳亭”拟写对联,“沁芳”是说沁人心脾的芳香。作答时可以联系《红楼梦》的内容,也可以抓住“芳香”这一特点进行选择。ABC均不涉及芳香,只有D符合“沁芳”的景致和意境。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对联的能力。从修辞的角度看,“酒管”和“酒馆”、“喝罢”和“喝吧”谐音双关,音调和谐,能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活泼、幽默,切合酒馆的行业特点;从语言表达形式的角度看,“不管”“酒管”“喝罢”等采用口语化的表述,能拉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使人感觉更加亲切自然,表述也很符合喝酒人的谈话风格;从语言表述风格的角度看,“东不管西不管”“兴也罢衰也罢”语气豪放,富于激情,符合人酒后的说话状态,表述更加具有感染性。(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蜘蛛结的“八卦图”,既复杂又美丽,即使工匠用直尺和圆规也难画得如此匀称。传说法国数学家笛卡尔从蜘蛛结网中获得灵感,____①_____。笛卡尔希望用几何图形来表示代数方程,但几何图形是直观的,代数方程是抽象的,要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呢?当他看到蜘蛛在墙角结网时,豁然开朗:可以用两面墙和天花板之间的交线,来确定蜘蛛的位置,于是直角坐标系应运而生。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蜘蛛结网的过程不难发现,在构建完蜘蛛网基础框架后,蜘蛛会从最外圈盘旋着向中心结网,构成一条螺线,而这种螺线被数学家称为对数螺线。____②____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而且越绕越靠近中心,但似乎又永远不能到达中心,而且距离呈有规律地分布。蛛丝被称为强度最高的天然丝,跟同样粗细的钢丝相比,蛛丝的强度是后者的5倍。如果用铅笔粗细的蛛丝结成网,其张力可以阻止波音747这种大型喷气式客机起飞。而且____③____,直径为人类头发1/30的蜘蛛丝,拉长两倍以上才会被拉断。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对比,请分析两种手法表达效果有何异同。22.请结合材料,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21.相同点:作者使用比喻和对比,均旨在凸显蛛网结构的复杂匀称。不同点:作者将蛛网比作“八卦图”,生动形象凸显其复杂美丽的特点,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用直规构图与蛛网结构作对比,凸显其匀称的特点,使事物的形象更加立体,增强文章的艺术表达效果和感染力。22.①发明了直角坐标系;②对数螺线向着中心绕;③蛛丝的韧性也极高【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同:“蜘蛛结的‘八卦图’,既复杂又美丽”运用比喻手法,把蜘蛛网比作八卦图,说“八卦图”美丽指的是蜘蛛网结构匀称,“即使工匠用直尺和圆规也难画得如此匀称”使用对比手法,也是突出蜘蛛网结构的复杂匀称。异: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本句中将蛛网比作“八卦图”,使蛛网更加具体形象,凸显蛛网复杂美丽的特点,让人印象深刻。对比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本句中把蜘蛛结网与工匠用直尺和圆规画图作对比,说工匠画得没有如此匀称,突出了蜘蛛网的匀称,使蛛网的形象更加立体,增强文章的艺术表达效果和感染力。【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根据“可以用两面墙和天花板之间的交线,来确定蜘蛛的位置,于是直角坐标系应运而生”可知,此处是说笛卡尔“发明了直角坐标系”。②承上文陈述对象是“对数螺线”,后面说到“而且越绕越靠近中心,但似乎又永远不能到达中心”可知,此处可填“对数螺线向着中心绕”。③前面说蛛丝强度高,此处与上文形成递进关系,根据“拉长两倍以上才会被拉断”可知,“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蛛丝的韧性也极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反映,正如“京腔京韵自多情”,很多方言中的语汇具有不可替代的表现力。而推广普通话,能方便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交流,是国家战略。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讲方言的人越来越少,方言有消亡的趋势。如何在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及其代表的文化之间求得平衡,需要深入思考。“醉里吴音相媚好”的吴方言柔婉动听,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载体,如果呼唤和称谓变成了矫情,如果口语都变成了书面语,牺牲的不仅是语汇,还将有亲情,以致独特的文化风情。对于乡土方言消亡的尴尬你有怎样的感触,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特征明显(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答案】例文:四海知音,和而不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方言,正逐渐从我们的耳边淡去。取代它的是字正腔圆、便于交流的普通话,虽方便了沟通,但总有几分怅然在心中。四海知音,当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方言带着浓厚的地域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递着独特的文化风情。听温婉动听的吴地方言,便带了几丝柔情;听雄厚洪亮的西北方言,便多了几份豪迈;听几句京剧,便陡添了京派雄厚的文化底蕴。如果方言正在消失,那传承在血脉中的乡愁就会渐渐地变淡,很多以方言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消亡。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更会切出一大片,让人怅然若失。消失的方言将带走亲情友情,乃至更多的情感。因此我们必须保护方言,这不仅仅是在保护一种语言,更是在保护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当然,方言有时也有达不到沟通交流的问题。地域特色是好事,也是坏事,为了沟通和交流,普通话的存在是必须的。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若没有可用的统一语言,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就无法进行正常交流。而且我们会面临不同的场合,就必须要学会使用一定的书面语,因为口头化的语言总会给人一种不庄重的感觉。再者,现在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不推广学习普通话,便无法实现沟通交流,人也会被社会淘汰。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方言无法适应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因此学习普通话也是必然选择。四海同音,万众一心,中国的未来才会更有希望。普通话的存在,让生于农田的农民有了开阔眼界的机会;普通话的存在,给了偏远山区的孩子走出来的机会。普通话或许不柔媚、不雄厚,但它默默变成了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也让人与人之间更加亲近。但是推广普通话就要以牺牲方言为代价吗?二者真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吗?虽说方言不可灭,普通话不可少,但二者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仍需调解。我们要保护传统文化就离不开方言,我们要能沟通交流就需普通话。四海知音聚合,方能沟通交流,方能发展;四海各有不同,方才有其特色,方有文化的传承。四海知音和而不同,从你我做起,寻找到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文化之间的平衡,让方言不灭,让普通话推广。四海知音,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才是二者本应有的平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乡土方言消亡的尴尬”来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考生的“感受与思考”既要考虑到推广普通话的大政方针,又要顾及方言消亡带来的负面影响。【审题】材料由两段文字组成,第一段文字主要是介绍“方言”和“普通话”各自的特点,同时指出“方言”的现状;第二段文字指出需要深入思考“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及其代表的文化之间”的平衡关系。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的战略,生活在校园里的学生,随处可以看到此类宣传标语;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与人交流,对方言的日渐式微也有真实体悟。面对如此现实的话题,考生联系自己的经历表达感受与思考,基本都有话可说。审题应注意,任务指令中虽有“对于乡土方言消亡的尴尬你有怎样的感触”的表述,似乎可有两方面态度,但实际上从材料的第二段来看,显然材料更倾向于对方言的保护,因此写作中要在推广普通话的基础上尽量支持保护方言,但应避免过度地夸大方言的作用意义而完全贬低普通话。另外,若不认真领悟材料内涵,可能会写成保护旧事物,保护传统,或者保护传统文化中的戏曲、古建筑等。供选立意有:普通话易学,故乡音难改;四海为家普通话,吾安心处有乡音;方言,一个地域的灵魂;一句乡音一缕情;方言,融入血脉的文化;普通话毕竟是“普通”话;鼎新不必革旧。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亮丽的标题——《四海知音,和而不同》,最常见好用的拟题技巧是巧用四字短语成对偶或对仗结构。其次由材料而引出话题——明确自己的观点态度。正文主体部分先来一组排比句展示方言的魅力,指出方言的优点,然后分析方言的不足,肯定普通话的优越性,并指出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结尾照应材料,呼吁寻找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平衡,让二者共同生存,和而不同。素材:著名作家贾平凹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在《朗读者》一档节目中,全程用陕西话进行交流。后来朗读自己作品时,也是用陕西话来朗读,身为陕西人的我虽隔着屏幕,也感受到了同区人的亲切感,方言展示着独特的陕西风情,传递出独特的陕西范儿。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乡音是家乡人沟通的纽带。那年我去马来西亚,在吉隆坡的一个服装商店里选中一款喜欢的上衣,正要购买时,售货员听我的口音是家乡人,马上亲近许多,拉家常,有说不完的话。最后知道我要买衣服,劝我不要买我选的这件,他说:“这件衣服是从中国福建进的货,价格要比中国市场贵了近一半,要买就去国内买。”我见他这样对我知心交底,连声道谢!他很直爽地说:“不用客气,我们都是中国人,老家在唐山,是老乡啊!”乡音,大庆历史上这特有的乡音,曾经为这片土地注入了不同地域的乡音乡情,把一片风雪肆虐的荒原,变作一片多情而热烈的土地。乡音,还在创业的年代,汇聚交融出众志成城的精神意志,托起一个惊世的油田和一座英雄的城市。今天,当油田和城市都已是一片灿烂辉煌时,曾经响彻大庆的种种乡音,却已隐隐退去,走进历史深处。这时,再漫步于大庆这片巨变的土地上,和我邂逅的那位乡音依旧、白发苍苍的老人,总能叠印在我眼前城市的绚丽中……乡音串起的是一些人。每每听到乡音就会浮现出村庄的一些人,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模糊的面孔就浮现在眼前。白皙的,黢黑的;丑陋的,美丽的;苍老的,稚嫩的;善良的,丑恶的一一在脑海中浮现,让你一下子就回到了乡村,回到那一方水土所养育着的那一方人的怀抱中,享受着,感动着。听到乡音往往串起的是一些话,一些土得掉渣而又亲切、富有个性的话。乡音撩起的是一段情。听到乡音,梦回故里,乡音撩起的是一段情,物情,人情,乡村情。儿时的伙伴用乡音互相呼喊着乳名,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一起割草,一起玩耍。“俺不和你玩了”是儿时乡音中最令人懊恼的情,让人检讨自己,约束自己。小时候,走夜路吓掉魂,奶奶用乡音呼唤着我的乳名“XXX,来家喽”,从村南的大路一直呼喊到家门口,妈妈在一旁应答着“来了”,从村南的大路一直应答到家门口。第二天,我蹦蹦跳跳上学了,魂归吾体,奶奶的安魂曲啊,情洒一路,记忆的路。乡音撩起了漂泊的游子的情愁,可心是暖暖的……【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第21页/共2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8-25 11:42:01 页数:21
价格:¥3 大小:458.3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