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讲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型一客观题考点1理解分析图表材料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1

2/31

3/31

4/31

剩余2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题型一 客观题高考全国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两道选择题都要求考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选项内容要么对原文相关信息进行概括转述,要么对文中现象进行评析推断,选项在原文中都能找到对应信息或部分相关信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题的设错方式同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设错方式基本相同,都是从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混淆是非、曲解文意、说法绝对、推断过度等角度设下“陷阱”,解题时考生可以运用比对法,即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进行比对,判断选项的正误。从材料类型来分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客观题可分为图表材料选择题和文字材料选择题。考点帮 考点1理解分析图表材料高频点 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图文并茂的材料形式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很常见,如在2017年、2018年、2019年、2021年的全国卷中均有呈现。一般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考查图表,主要考查对图表中的数据变化及趋势的分析等;二是考查框架图,主要是以框架图的方式梳理材料的内容,重点考查事件的发展过程、材料的重点内容以及材料的结构等。考点帮 考向1图表分析(图表转换为文字)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的图表材料包括表格、条形图、饼状图、曲线图以及这几种图形结合的复合图等,图表分析是对阅读材料中的图表进行分析,即把图表内容转换为文字表述。此类试题有以下特点:①主要题型为客观题。如2021年全国乙卷、2018年全国卷Ⅱ和全国卷Ⅲ、2017年三套全国卷。但也有考查主观题的可能,如要求结合图表及其他材料分析某一问题。②考查范围广。既有对图表数据变化的具体说明,也有对趋势特点的概括与分析,还有对图表所反映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建议。考点帮 必备知识明确图表类型,掌握读图要点考点帮图表类型读图要点表格1.明确表格构成。表格一般分为四部分:标题(表格的具体内容)、表头(涉及的对象)、表身(所占比例、具体数目)、表注(对表格内容的注释)。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阅读表格时,要注重分析表格的各个部分,然后通过分析数据的最高值、最低值、数据差以及位居前几位或后几位的数据来判断其具体意义。 续表考点帮图表类型读图要点条形图1.明概念。条形图使用条形来直观反映对象的具体数据等。2.抓数据。阅读条形图时,要注重把握条形代表的数据和不同条形之间数据的差别及其体现的意义等。饼状图1.明概念。饼状图表示一个数据系列中各项所占的具体比例。2.抓数据。阅读饼状图时,要注重分析各项所占比例的大小及具体数据体现的意义。 续表考点帮图表类型读图要点曲线图1.明内容。理解坐标内容,看清坐标横轴、纵轴的具体内容,把握坐标代表的意义。2.找规律。找出曲线走向,无论曲线在区间中如何高低起伏,总有一个总体趋向。3.析意义。分析曲线转折点,曲线的每一个转折点都代表了特殊意义,尤其要重视最高点、最低点。 关键技法掌握读图方法,关注命题要素1.掌握读图的方法。(1)关注表头、图例等,读懂图表,明确比较、分析的对象和内容;(2)注意图表中相关数值的变化趋势,对图表进行整体分析;(3)注意图表中不同对象之间的差别,对其加以横向比较;(4)明确选项中要求的比较区间,并在图表中找到相应的数据。概之,一看表头与图例,二知数据会分析,三明对象作比较,四读选项找对象。2.注意选项中描述图表信息的关键词语。主要有上升(上涨)/下降(下滑)、峰值/低谷、回升/回落、反弹、回暖、负增长、失衡/平稳、递增(减)、稳中有升(降)、持续上涨、遥遥领先等。考点帮 3.关注描述图表信息的词语前的修饰限制词语。表示数据差别比较大的有:明显、迅猛、井喷式、急剧等。表示数据差别比较小的有:略有、放缓等。限定表述对象的有:均、同步、每年/每月、逐年/逐月等,这时需要同时关注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数据变化趋势。4.准确把握对图表信息进行推断的内容。一些题会根据图表信息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选项中往往有“说明”之类的字眼。解题时,考生要注意两点:①关注选项中表述过于绝对的词语;②将选项中的推断内容和材料中的信息相互印证。考点帮 典例1[2021全国乙卷,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考点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图1: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1996~2018年)图2:2017年三大谷物品种单位面积产量对比考点帮 图3:中国粮食总产量(1996~2018年)(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考点帮 材料二:山东省临朐县是一个有着90多万人口和近90万亩耕地的山区农业大县。临朐县山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错综复杂,起伏多变,成百上千亩集中连片且开阔平坦的农田很少见,加之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其不便。用乡亲们的话说:“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耕地就像百衲衣,一顶苇笠也能盖一块地。”近年来,临朐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立足山区实际,把解决地块零散、水电路不配套等问题作为重点,坚持集中连片规划建设,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县共改造中低产田3.7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摘编自张正瑜等《山东临朐 立足山区实际 科学谋划建设高标准农田》)考点帮 材料三:近几年,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江下村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6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过去,江下村因土地贫瘠,一直没有找到产业发展的好路子,祖辈守着一亩三分地种水稻及常规农作物,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为改变现状,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作为高标准农田的“集成模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江下村大显身手——粮食耕、种、管、考点帮 收实现全程机械化,逐步提高智能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去年11月,江下村2168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始动工,项目如今已全部完成。现在村里的耕地质量普遍提升两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5%,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高标准农田已成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贫困群众稳步脱贫的有力引擎。(摘编自李慧《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4日)考点帮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2010年开始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突破5000公斤,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B.2017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的每公顷产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见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C.2003~2015年,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势头,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D.从2015年起,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上水平,这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考点帮B 分步解题首先,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这道题是对材料一中三个图表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然后,看三个图表的标题,快速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最后,比对选项和材料,判定正误。考点帮选项分析A选项中“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等关键词,引导考生关注图1。由图1可看出,自2010年开始,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突破5000公斤。由材料一第1段可知,粮食安全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意味着粮食生产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续表考点帮选项分析B选项中“稻谷、小麦、玉米”等关键词,引导考生关注图2。由图2可看出,2017年我国稻谷、小麦的每公顷产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2017年我国玉米的每公顷产量仅略高于而非“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三大谷物属于粮食作物,关乎温饱,与“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的提升联系不紧密,而选项中的“可见”表示因果推理,其后的结论推理不出来。C选项中“粮食总产量”等关键词,引导考生关注图3。由图3可看出,从2003年到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呈现出连续增长的趋势,说明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由材料一第2段中的“确立了以我为主……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可知,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 续表考点帮选项分析D选项中“粮食总产量”等关键词,引导考生关注图3。由图3可看出,从2015年到2018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均在65000万吨以上。由材料一前两段可知,粮食问题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故我国粮食总产量的稳步上升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考向2框架图分析(文字转换为图表)以框架图的形式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梳理,一般要求考生分析材料中事物之间的关系、材料的结构层次,以及材料中事件的发展过程或变化趋势。关键技法梳理文章思路,解决框架图题1.把握关键词,找准答题区间。框架图题多用关键词和箭头表示逻辑关系或变化趋势,关键词是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根据框架图中的关键词在材料中找到对应语句,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考点帮 2.做好比对,逐一判断。将框架图与材料进行比对时,一看前后关键词的梳理是否正确,二看箭头上、下方的说明文字是否正确,三看箭头的方向是否正确。框架图中的关键词一般是从前往后按照某种逻辑、流向、发展的进度列举的,箭头上、下方的文字的主要作用是解说流程的走向或者构成框架的条件等,箭头的方向则体现事物发展的方向或流程。答题时要注意概括的要素是否全面、复述的材料是否准确、分析的关系是否清晰等。考点帮 典例2[2019全国卷Ⅱ,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材料一: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中国工程人员数十年来在桥梁建设工程中作过许多努力,有过很多成绩,钱塘江铁桥就是中国工程人员自己设计的。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过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五十年前的黄河铁桥是由比利时包工的,其后的钱塘江铁桥的主要结构部分也是由德国、英国、丹麦三个“洋行”分别承包的。这就不可能使我们系统地积累自己的桥梁建设经验,没有能组成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中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也就长期停滞不考点帮 前。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将改变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面貌。三年来,主持武汉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的工程人员和地质人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既考虑了最经济地建设桥梁,又考虑了航运等有关部门对利用长江的要求,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完成了这个伟大工程的初步设计。同时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工程还将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国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摘自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人民日报》1954年2月6日)考点帮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对于这座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而言,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处距海平面46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截至通车前夕,港珠澳大桥共完成项目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7项创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考点帮 主研发。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如今,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而随着这张名片一同递出的,是我们身为国人的自信心。(摘编自王忠耀等《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考点帮 材料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以信息化为基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创造具有感知储存能力、学习判断能力的智能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扩展、延伸工程建设者的感知能力、预测能力、控制能力及作业能力,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紧密结合,形成人机一体化智能建造系统,使工程建设更为安全。智能建造平台由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及应用层组成。感知层是基础,借助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采集各类数据信息,类似人的眼睛等感官;网络层利用光纤通信网等技考点帮 术,将感知层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传输至数据层,类似人体神经系统;数据层中存储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借助数据库、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应用支撑层是运算中心,类似于大脑,实现数据融合,最终在应用层形成各种智能控制系统,辅助工程建设者进行决策。(摘编自林鸣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考点帮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考点帮D 分步解题首先,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这道题是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然后,根据框架图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找到对应语句。考点帮选项原文分析A岛隧工程智能建造以信息化为基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创造具有感知储存能力、学习判断能力的智能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扩展、延伸工程建设者的感知能力、预测能力、控制能力及作业能力。框架图中的“工程建设者的感知等能力”是对原文“工程建设者的感知能力、预测能力、控制能力及作业能力”的概括。 续表考点帮选项原文分析B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紧密结合,形成人机一体化智能建造系统,使工程建设更为安全。框架图中的“保障”是对原文“使”的转述。C网络层利用光纤通信网等技术,将感知层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传输至数据层,类似人体神经系统。框架图的叙述顺序与原文的叙述顺序不一致,考生要多加注意原文的表述。分析句子可知,“网络层”是“感知层采集的数据信息”传输至“数据层”的载体,故“依托”一词使用正确。 续表考点帮选项原文分析D数据层中存储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借助数据库、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应用支撑层是运算中心,类似于大脑,实现数据融合。原文中有两个“实现”,要弄清楚两个“实现”的前后对象。“数据层”实现的是“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而实现“数据融合”的是“应用支撑层”。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22 03:00:02 页数:31
价格:¥2 大小:410.4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