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一轮复习
>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6部分写作第1讲解出题心思定文章方向--审题立意课件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6部分写作第1讲解出题心思定文章方向--审题立意课件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77
2
/177
3
/177
4
/177
剩余17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六部分 写作 2022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与往年相比,出现了一些大的变化:体现时代内涵、思想深刻、突出思辨、锤炼语言的作文更被命题者、阅卷专家看好。考题现实性强,注重引导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突出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立德树人的思想导向,强化“四个自信”的主流价值观;文体方面,开放与限制结合,要求有鲜明的文体特征。 第1讲 解出题心思,定文章方向——审题立意 一 任务型作文01 一、“看法与评价类”任务型作文【题型解读】1.阐释:命题者在题目中直接要求学生阐述看法或就材料中的事物进行评价,以表明自己的态度。2.特点:不是简单地让考生进行是或非的判断,或者对某个现象进行褒贬,而是要求考生统筹材料的整体内容,写出自己的看法。 3.类型及要求类型:(1)以争议事件为材料,让考生提出自己的看法;(2)以社会现象为材料,让考生就现象发表看法。要求:这类考题是多角度择一写作,我们只要选准一个自己有话可说的角度即可;材料中也可能暗示了写作角度,需要我们概括语意并判断。 【典例突破】典例1(2022·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实施“鲲鹏行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新时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如95后姑娘徐枫灿,在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满分通过考核,成为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90后青年工人杨杰,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浙江工匠”,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35岁以下成员占比近九成,勇闯国内智能超算领域“无人区”,斩获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 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立意】材料内容本题所给材料共两段。第一段指出浙江省强化创新驱动,重视人才,并通过多个人才工程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促使全省保持高质量发展;第二段列举了不同领域的新时代浙江青年开拓创新并有所成就的事迹 分析材料材料展示了“时代”“创新”“人才”“青年”之间的关系:浙江省顺应时代发展,以创新驱动和人才工程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各行各业的青年人才提供了发展机会和舞台,而青年又通过开拓创新,成就自我,助力社会发展。结合导写部分的“未来发展”的“启示”可知,材料意在引导考生结合浙江省当前人才发展战略,以徐枫灿、杨杰、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为榜样,作出对未来发展的规划,思考个人发展与家国期待如何共振的时代命题,去开拓创新,成就个人价值,助力国家发展 确定立意①青年当以创新精神,强省强国;②借力国家政策,创新驱动发展;③担发展之责,走创新之路;④顺应时代发展,做创新有为青年;等等 【技法指导】第一步:提取材料中的各方观点(或分析材料陈述的现象)。第二步:比较、分析后选择一个熟悉的角度(或找出材料中的核心句子,确定写作角度)。第三步:遵循驱动任务,根据对争议事件或社会现象的理解,确立自己的观点。 【佳作赏析】破圈发展,青年要行动鲲摇尾以潜不设水之深广,鹏振翅而起不预天之高远。大凡有为者,皆勇于破圈。顺风于文明腾飞的时代大势之下,吾辈青年当有锐意进取,重转昆仑之破圈意识,方能成个人之利剑,助国家之巨轮行稳致远。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勇士”提剑,鏖战天命的不公,方能拼得个人的不朽芳华。 双耳失聪的“90后”女孩江梦南,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最终从无声的世界里突围出来;身患脑性瘫痪的“00后”张梦秋,靠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儿,用6年时间在高山滑雪中找到了自己的“金色赛道”;双腿残疾的“00后”黄欢用自强与乐观,逆风翻盘,向阳而生……“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他们虽承受了身体的局限,却破除了心中的枷锁;虽遭遇命运禁锢之“圈”,却“破”出了璀璨光明的前途。勇士提剑,其身已是非凡。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新时代青年突破传统之“圈”,使得传统文化戾天跃渊,彧彧花繁。“95后”彭静旋在法国街头弹古筝,引起当地居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视频传到网络后,更多国人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峨眉武术传承人、1998年出生的凌云因穿睡裤“提剑丢垃圾”视频爆红网络,后来在河南卫视《七夕奇妙游》的《破阵乐》中饰花木兰一角,顺利打入主流文化传播。他们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处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华里坚持,走过了处处受限的瀑布碌崖,重塑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灿烂康庄。 大国崛起须以科技创新为錾,方能描绘出新时代的飞天画卷。发射、入轨、着陆,九天探梦一气呵成;追跑、并跑、领跑,50多年差距一载跨越。因为创新突破,神舟遨游太空,蛟龙驰骋海底,从“嫦娥”揽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羲和”探日,一个个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背后,见证的是一代代航天人“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的热血豪情,是一次又一次“破圈”发展之下“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步伐。 蹀躞千里,踽踽而寻。揆诸当下,不乏不思进取、苟安一隅的胆小鼠辈和日益骄固的短视主义者、易生“娇骄”二气的心理“巨婴”……如此之人定会在时代浪潮汹涌而来之际,湮灭于惊涛骇浪之中。唯有破圈发展,方能成长成才。岁月不淹,春秋代序。百转千回,百炼成钢,百年风华正茂;千山万水,千磨万击,千秋伟业在胸。吾辈青年定要破圈发展,绰厉奋发,才能在共和国的赤县神州之上写下青年注脚,擘画国家发展的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名师点评:文章立足于国家、时代层面阐述“破圈发展”这一主题,突出青年行动的观点。这一主题是为时代而发声,使文章的观点产生了深远意义。分析过程中,考生选择的事例典型、契合度高,且能营造磅礴之气势,论证有力。写作过程中,考生不仅安排了生动的词语、整齐的句式,还运用文白相间的风格组织论证,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即时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沈阳的潘先生开车送发高烧的女儿到儿童医院就诊,但由于医院内地面正在施工,停车位特别紧张。情急之下,潘先生只好把车临时停在医院外的路边,先送女儿就诊。他在车上留下了“警察叔叔,孩子急病,停车场没位了,请不要贴我。碍事我就移车,谢谢了”的字条。警察看到后,就没开罚单,还留言说:“祝早日康复,以后尽量按位停车。”事件引发热议,警察留下的字条更被称为“暖心字条”。 “暖心字条”引发了你哪些联想?请写一篇文章,写出你对“暖心字条”的看法和认识。写作指导:本次作文的材料属于事件类,材料呈现出一个话题或主题——暖心字条,要求考生回答与之相关的问题,说明对“暖心字条”现象的看法和认识。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深入思考: (1)敬法畏法,方有秩序与和谐。法律本就是一套维护社会秩序、保证多数人利益的运行机制,对违法行为不应纵容。潘先生固然情有可原,可毕竟违反了法律,应该受到处罚。虽然警察对他的请求表示谅解,但不代表他这样做就是对的,这种做法更不值得他人效仿。(2)字条暖心,法亦有情。人情、民意是法律不可忽视的现实存在,也是法官判案、警察执法时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沈阳交警面对潘先生情真意切的字条,回了表示理解和祝福的“暖心字条”,体现了法律之外的人情,让我们感受温暖,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3)坚守法律,辅以人情。人们常说,法不容情。确实,把法律晾在一边不管,完全依据个人感情执法是坚决不行的,任何情感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作为公民,应知法懂法,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执法者,更应该知法守法,依法办事。但我们也需知道,法不容情,这里的“情”指的是“私情”,即执法者的个人意志,执法者的“亲朋故旧”之情。法律是刚性的,但却不应该是冰冷的,法律的存在本身体现的就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人文关怀。法律与私情水火不容,但并不代表法律就不能有“温度”,执法之人就不能有“热心肠”。 参考立意:①规则应该遵守,违背规则就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②规则之外要有人情,执法也要有人情味儿;③规则要遵守,人情也要有;④慎行职权,人性执法;④严于守法,学会变通;⑥宽容之心长在。 二、“权衡与选择类”任务型作文【题型解读】1.阐释:命题者给出有争议、有分歧的材料,让考生结合自身体验进行研究、探讨,通过权衡、比较,然后进行选择,最终得出观点并写出一篇文章。2.特点:指令性、矛盾性、思辨性、比较性、权衡性。权衡性就是针对多则材料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要求我们根据自己对现实的理解,经过权衡与思考,作出恰当、准确的“选择”,表达个性化的认识。 3.审题要求:这类题目,常常会在陈述完事件或者现象之后,罗列出在同一范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看法、说法、做法,从而让考生作出选择或判断,阐发成文。这样的作文材料,所给的选项一般没有绝对的对错标准,也可能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然而,由于不同的人的素养、学识、家庭、人生阅历、看问题的角度(站位)等存在着差异,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不同。 【典例突破】典例2(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分析要正确理解主题中的三个关键词。首先,考生应当明确,“选择”“创造”“未来”这三个主题词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因为什么样的“选择”将决定着哪个方向的“创造”,从而决定了什么样的“未来” 理解材料开篇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与任务指令“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征文活动”明确了作文的特定语境,考生需要站在“建团百年”这个历史背景下,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写出个人真实的独特感悟和个性化思考 选择当代青年该如何“选择”呢?材料关键词“奋发有为”和关键句“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给出了明确的提示,考生可从立足自身实际、服务时代需要与民族复兴大业的视角,畅谈自身的“选择”。“创造”,考生可从材料提及的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创新和城市建筑创新等角度切入,谈如何砥砺奋斗、开拓创新。“未来”,只要每一个中国青年既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又仰望星空、勇于创新,我们就拥有了开启美好未来的磅礴力量,民族复兴的梦想之光就能水到渠成地照进现实 【技法指导】第一步:仔细分析所给的不同选项,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第二步:结合材料,深度理解各现象或看法的意义(或材料背后的深层主题)。第三步:通过权衡与比较,根据写作任务作出合理选择,确立自己的观点。 【佳作赏析】与时代同频共振,用创新点亮未来正是那位科学家的选择,“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才得以普及;正是那位摄影家的选择,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才得以增强;也正是那位建筑家的选择,才有了从“千城一面”到“千城千面”的变化……作为担负着强国重任的新时代青年,作为新长征路上的一名共青团员,我们也将面临着人生中的重大选择,我们一定要应时代需要而选择,与时代同频共振,用创新引领人生之未来。 当你选择了那扇未知的窗,未来的阳光已经照在你幸福的脸上。艾略特说过“发展成长最有力的原则在于人的选择”。她叫樊锦诗,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本可以选择一条春暖花开的路,但她毅然奔赴漫天风沙的敦煌。樊锦诗带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来到敦煌,选择了自己的命运航向。在工作中,她始终坚持贯彻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重视科技在石窟保护中的作用。她带领科研人员,经过艰苦 探索和不懈努力,在古遗址的科学保护管理上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路子。几十载时光,她将敦煌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视为自己的使命。“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她用智慧与力量增添了自己生命的厚度,让博大的敦煌文化的未来在历史长河里无限地延伸。 当你脚踏实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未来就在你的脚下。“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富有智慧的人会随着世事变化来规划人生,先贤之言,振聋发聩。从“人字形铁路”到京张高铁,从杂交水稻到海水稻,从只能依靠国外技术到自主研发操作系统……我们从未停下创造的脚步。因为我们深知,只有高瞻远瞩的创造者,才能铸就崭新的辉煌。选定了人生的方向,创造便成为我们前进的罗盘,以拳拳之心,创时代新机,我们终将抵达梦想的彼岸。 当你投身时代,积极进取,终将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疾风骤起,新的世界加速拼图,历史正在奔腾冲刷,淘荡出新的河床,镌刻出新的走向。何方有出路,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在自问。然而,我们发觉自己早已明了问题的答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甘心当一辈子无名英雄的邓稼先,大湾村一户不脱贫就不撤岗的余静……他们将自身的热爱与国家的使命相结合,将旺盛的创造力焕发为光与热,终立赫赫之功,抵达星辰大海。 且让你我开“小我”之苔花,绽“大我”之芳华,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的蓝图,应时代需要而选择,将创造的热忱注入民族的血脉,引领人生之未来;远方不远,未来已来! 名师点评:作者对题意理解准确,紧扣“选择·创造·未来”三个关键词展开论述,而且逻辑关系清晰,“选择”“创造”都是面向“未来”。文章内容充实,有大量的例证,有恰当的引用,有精到的分析;设置三个分论点,逐层推进,逻辑严密,结构完整严谨。 【即时训练】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地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而共享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共享单车符合低碳出行理念,为解决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支撑。3个 多月前,成都街头开始兴起共享单车,为市民短距离出行和与公共交通系统接轨换乘提供了方便。但也随之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乱停乱放、单车被盗、私自加锁、用户私藏、改装兜售等。特别是近日三圣花乡共享单车被烧案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有人据此断言:“凭国人现在的素质,共享单车我们还玩不起。” 是“共享单车提供了方便”,还是“共享单车我们还玩不起”?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第一步,分析(区别与联系)共享单车有好处:低碳出行、打通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壁垒、方便出行。同时,共享单车的提供也显现出了一系列问题:乱停乱放、被盗遭毁、私自加锁、改装兜售等。前者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方便,后者又带给我们一些麻烦。 第二步,理解(深层探究)是什么导致了共享单车问题多多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甚至根本就没有监管;其二,共享单车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其三,部分国民素质不高。 第三步,选择(依照任务指令)比较共享单车的优劣可知,共享单车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人们需要直面,并想方法加以解决,不能简单举起“国民素质低下,共享单车我们玩不起”的虚无主义旗帜。关于新生事物,要多看事物的优点,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一棒子敲死。由此可从政府部门和个人两个方面来立意,前者可从建立文明用车的奖惩制度来谈,如将使用共享单车与个人的信用挂钩;后者可谈论我们要提高个人素养,做合格公民。 三、“组合与延伸类”任务型作文【题型解读】1.阐释:此类作文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作用,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进行说理论证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 2.审题要求——读懂任务(1)在精读材料和要求的基础上,区分显性任务和隐性任务;从文体、内容、思维和对象等方面锁定各类任务。(2)读懂关键词(或句子)之间的关联是关键,因为选取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决定了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与立意高低。 【典例突破】典例3(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明确任务要想读懂这则材料,考生还需要明白两个问题。一是明确材料话题。读完材料,并联系材料中所提及的《醉翁亭记》中的句子,考生自然能联想到“引用”“化用”“传承”“创新”等话题。二是读懂材料的侧重点。从贾政对三种题名方式的态度来看,虽说他直接否定了“直接移用”之“翼然”,对“借鉴化用”之“泻玉”不置可否,但从他默许贾宝玉“根据情境独创”之“沁芳”,以及材料对“沁芳”二字妙处的解释来看,命题者褒扬“根据情境独创”的情感倾向不言自明 选择组合本题的材料节选自《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一个情节,众人给大观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时用了“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根据情境独创”三种方式。其实,单就给匾额题名这件事来看,“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根据情境独创”这三种方式各有千秋,只要契合所处情境,并能巧妙运用,三者都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因此孰优孰劣并无区分 确定立意考生只要抓住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就能基本把握审题立意,确立主题 【技法指导】第一步:仔细审读作文题目。从“材料+要求”中找出各种具体任务,并分条列出来。第二步:从题目中选取两三个内涵相关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键词(或名句),对所选取的关键词或名句进行组合。第三步:根据不同形式的组合方式,通过权衡和比较,确定文章的中心论点。 【佳作赏析】博采众长 推陈出新品一段红楼,齿颊留香;吟一首诗词,兰芳盈袖。“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此为怡红公子于沁芳园作的对联。贾政点头默许,肯定的是宝玉题写的合乎花木掩映的美景,但更是赞宝玉的独创智慧。宝玉结合眼前情景,化用前人成果,并推陈出新、独创致胜,而绝非贾政门客一般生搬硬套,单纯地移用化用。 蜿蜒过时代的围城,独创更显难能可贵。创新也早已超越了文学范畴,而成为个人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良鉴,新时代深谙独创精神,同时合理借鉴前人经验,有助于成就非凡人生,建立创新强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博采众长不失为一种策略。然只知生搬硬套,却易落入窠臼,毫无新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有前车之鉴的美谈,亦有邯郸学步贻笑大方,同样是将他人经验为我所用,为何取得两种截然相反的效果?原因就在于前者合理借鉴,后者只是盲目移用化用,诸门客的移用化用也是如此。屠呦呦借古书中的记载研制出青蒿素,从此再无疟疾肆虐;而我党早期也曾盲目借鉴苏联模式,殊不知,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的方式并不适合我国国情。由此观之,盲目借鉴不可取。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结合情境,巧用独创之智,推陈出新,方可于时代的大潮中屹立不倒。“惟变所出,万变不从。”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怡红公子善于结合元妃省亲的应制之情,收获了“沁芳”的惊艳。中华民族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攻坚克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光明无限。回顾艰难的建设岁月,一批批仁人志士意识到创新的必要性,用创新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可谓“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于是,从北斗导航到天问探火,从绿皮火车到青藏高铁,从穷乡僻壤到美丽乡村,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民族正在创新的道路上愈行愈远。当今世界形势波谲云诡,未知的危险潜藏在每一个角落,这是人尽皆知的情境,与此之时,独创精神应始终是我们手中的一张王牌。我想,双减政策的实施就是为了把学生们从盲目刷题、盲目借鉴中释放出来,发掘其博采众长,独立思考,推陈出新的本领,让他们深入到学问的最深处,历史的最深处,文明的最深处,创新的最深处,此乃国之大计。博采众长,鞠银河万顷;推陈出新,扛华夏大旗。 名师点评:(1)整体把握,切合题意。全国甲卷以红楼梦切入,以题写的三个匾额的内容包含命题意图。作文材料的提示语部分提出是移用、化用还是创造的问题。有较大的审题难度。考生以“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为题,切合题意。 (2)结构清晰,论证严谨。考生在行文中采用了层层递进的论证方法,首先提出了中心观点:博采众长,推陈出新,然后从个人角度论证了博采众长的必要性,接着从国家角度论证创造的重要性。从艺术到人生再到国家,步步深入论证了创造的重要性。(3)论据丰富、语言流畅。考生以丰富的论据支撑观点,丰富的材料体现了考生对时事的关心,体现了考生扎实的基本功,开头用贴合材料的优美诗句入题,行文中善于引用、化用前人诗句,富有文采的语言为文章增色不少。 【即时训练】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1)审题数量限制“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两三个关键词”是指不能少于两个,也不要过多,“两三个”即可内容驱动“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则是敲定了写作的方向——“作者是如何认识中国的” 对象设定“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是写作的目的,这句话说明了“你向谁介绍中国”,也就是不能随便介绍,要“帮助”“读懂”思维驱动“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要注意将关键词归类,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共同构成介绍的内容 (2)立意可以有下面几种立意组合的角度:①正向思考组合。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 ②对比思考组合。如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历史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相联系,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象征的封闭文化与当下的“一带一路”象征的开放合作相互对照。 ③批判思考组合。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性,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性,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 二 材料作文02 提供材料,要求学生根据具体材料以及命题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这种命题形式通常称为材料作文。这就好比不仅为奔跑者提供了场地,还规定了场景,属情境型奔跑,远比在环形运动场或一般的公路赛有趣多了——它是动态变化的,不是固定的。 类型一 事实类材料作文【题型解读】1.阐释: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多种多样,可以是寓言故事、历史事实、最近发生的事件、报刊上刊登的新闻等等。可以是单一材料,也可以是组合材料。 2.审题要求:吃透材料是写好材料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把握材料主旨常用的方法:①注意材料的标题;②注意材料的开头和结尾;③注意材料里面抒情、议论性的句子,出题者往往在文章里借助抒情、议论性的句子点出文章的中心;④注意材料后面的要求或提示语。 【典例突破】典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概括现象“二战”期间,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加强对战机的防护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分析现象(1)一般人只从自己所关注的那一点上得到结论,刻意忽略其他客观事实。(2)沃德为什么能力排众议?是因为他能看到问题的实质,有求异思维。(3)看到问题的实质并坚持了自我如何解决应避免“我只看见我想看的”,唯有透过表象看见本质,多角度地看问题,才能高效得出解决方法 确定立意材料涉及多个角度:飞机的角度、人们观察飞机的角度、统计学家与众人看法不同的角度等。(1)从飞机的角度。机身弹痕多的部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因为这些飞机返航了。而机身弹痕少的部位一旦中弹,飞机很难有机会返航,因为这些部位是重要部位,却被人们忽略了。由此,可以立意:本质往往被现象掩盖,吸引眼球的不一定是要害等。 确定立意(2)从人们观察飞机的角度。人们注意到机身弹痕多的部位,认为这些部位需要加强防护。因为这些飞机返航了,人们能直接观察到,眼见为实。而飞机的重要部位一旦中弹,飞机很难有机会返航,人们看不到它们。由此,可以立意:眼见不一定为实,习惯思维不可取等。(3)从统计学家与众人看法不同的角度。统计学家沃德独具慧眼,看到多数人看不到的东西,提出要加强防护机身弹痕少的重要部位。由此,可以立意:透过现象看本质,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等 【技法指导】事实类材料作文要有针对性。必须针对材料所列出的现象进行评论,有的放矢。要有准确的立意角度。评论的标题能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你的态度或观点,而且角度要小,切合材料,不要扣上大帽子。要有说理性,以理服人,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事实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四步骤:第一步:概括现象。(是什么)第二步:分析现象。(为什么)第三步:如何解决。(怎么办)第四步:确定立意。 【佳作赏析】“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漫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这种方法本没有错,但这对症下药的做法背后,也反映出一种定式思维:看问题时,人们往往只看事物的一面,而忽略其他方面。这提醒我们看问题要全面、深入、透彻。 材料中的英美军方只考虑加强幸存飞机弹痕多的部位,却忽视了弹痕少的部位,事实上,如果弹痕少的部位受到重创,战机将很难有机会返航。这充分说明:看问题必须全面,分析查找原因时,不能片面思考。纵观历史,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赤壁之战中,曹军将战船相连,他们只考虑到整体的战斗能力,却忽略了个体的机动灵活性。结果,对方采用火攻,曹军一败涂地。中国革命史上的“左”倾冒险主义和右倾投降主义,都是因为忽视了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给当时的中国革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这样的教训极其惨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全面把握革命斗争的形势,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最终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集体或一个家庭,看问题、做事情时切勿只看一面,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固然是治病良方,但是根据病症,溯源头,寻根本,才是对症下药的上策。比如说治理国家,物质文明必须要抓,但是精神文明更要重视,而且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论偏向哪一方,都可能导致发展的不均衡。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的句子:“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这是蔺相如向其门客讲的话。句中的“两人”一是指有攻城野战之大功的武将廉颇,一是指有勇有谋的文官蔺相如。国家的强盛,离不了文武人才,如果缺少一方,国力很难全面提高,国富民强的梦想最终将难以实现。 今天,我们青少年在学习时,也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如果偏科严重,便难以成大事。人们常说的“6-1=0”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培育建设祖国的人才时,有些人只看重分数,而忽视道德品质这一重要方面。这样长期下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难以完成,培育出来的所谓人才,也很难与社会要求相匹配。 材料中,沃德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己新颖、独到、正确的建议。他给很多思维有漏洞者上了一课,给片面追求某一方面而走极端者敲响了警钟,给人云亦云的从众者树立了榜样。新时代的青年,现在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吧? 名师点评:考生在文中多次运用熟语,例如“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尤其是标题直接借用熟语,将抽象的主题表达得通俗而含蓄,新颖别致。事例典型,立意深刻,考生能够巧妙运用课本中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观点,如用赤壁之战、《廉颇蔺相如列传》分别证明“全面地看问题”“文武兼具,全面治国”的观点,选材精准,分析到位,实属难得。文章还联系现实,指出新时代青年要全面发展,眼界高远,立意深刻。 【即时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2019年的军运会上,一向“凶猛”的国乒队队员在对战斯里兰卡运动员时,不断让球、收力,还在观众为对方喝倒彩的时候示意安静。在这场注定会赢的比赛中,给艰难的对手以体面,这是一个尝过苦难滋味的大国的善意: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给别人撑把伞。自己的声音曾被忽略,所以无法装作听不见别人的呼喊。这,也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 材料二:辜鸿铭曾说:“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这份温良在2021年的河南郑州特大暴雨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无数的消防官兵、武警战士,在第一线承担着拯救人民的责任;无数商家免费提供物资、住处,为受困的人们提供温暖的落脚港湾;无数志愿者积极参加救援活动,用自身的力量支撑起灾区的希望……瓢泼大雨,冲刷了整座城市,但没有冲刷掉中国人的温良。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本题是材料作文,两则材料均是具体的事例,一是军运会国乒队队员对斯里兰卡运动员的善意,二是在郑州特大暴雨面前中华儿女所展现出来的“温良”品质。两则材料都涉及一个核心词汇——温良,材料一从国家层面展现了一个民族温良的品质,材料二则是从个人层面突出了中国人“温良”的品质。 材料主题是民族的温良,出自孔子《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温良从字面上理解是温良恭俭让的意思,指的是做人要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读文题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多为他人考虑,体现出待人接物的无私与博爱精神,在立意时要综合考虑两则材料,从个人和国家两个层面写作均可,构思应扣合时代主题,在结构上可以以“总分总”的形 式分层解题,以温良为出发点,展开联想与思考,对家庭、学校、社会上发生的暖心之事进行解读。可以用具体的事例阐述我们民族的温良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发生的时事进行论证,如2021年河南郑州的特大暴雨让我们再一次看见了中华民族的无畏精神,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体会到中国人的温良;可以通过伟大的科研工作者的事例展现温良,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默默奉献,为我们 解决了国人的粮食难题,等等。也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思路构思写作,即先由两则材料引出主题——温良,再对其内涵进行分析,最后具体论证如何才能具有温良的品质。在写作过程中可结合防疫、抗灾和承办奥运会具体展开论述。需要强调的是,文章要有一定的深度,要写出你对“温良”的看法,立意要具有时代性,如联系新冠疫情和社会民生问题立意,也可以化大为小抓住一点写出深度。 类型二 名言类材料作文【题型解读】1.阐释: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2.审题要求:关键在于理解材料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意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意,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 【典例突破】典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方志敏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黄大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立意】第一步:读方志敏名言:抓关键词“江山破碎”“国弊民穷”“光明的前途”。陶行知名言:抓关键词“大家”“爱国”“本分”。黄大年名言:抓含蓄句“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抓关键句“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第二步:联方志敏:革命家方志敏面对屠刀,仍然坚定地相信中华民族会有光明的未来。陶行知:对青少年的谆谆教诲,至今仍叩击着中华儿女的心灵。黄大年:科学家黄大年学成回国,用宝贵的生命兑现了自己的铮铮誓言 第三步:悟可结合中国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深入思考中国当代青年的角色定位和历史使命,思考个人与国家,甚至个人与全人类的关系,探究爱国精神在历史与当下的丰富内涵,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第四步:定三则材料既相互独立,又都围绕爱国主义主题,切合时代要求,分别表达了在逆境中对祖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个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以及献身人类历史发展、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人生观、价值观。立意角度1:致敬为祖国献身的人,缅怀先烈,以此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立意角度2:将爱国与新时代青年应承担责任、应拼搏奋斗相结合,彰显青年力量 【技法指导】第一步:读。一抓关键词,二抓含蓄句,三抓关键句,进而读懂句子。第二步:联。联想不仅有助于对材料深意的把握,而且有助于我们审题立意以至行文思路。第三步:悟。结合材料与现实,确定材料对我们自身的启发。第四步:定。确定立意。 【佳作赏析】以我之浪花,筑国之巨浪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方志敏坚信,即使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中国也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而他之所以有如此信心,正是因为每一个奋斗的中国人心中都有一朵小我的浪花,坚信它们可以筑成国家的辉煌巨浪。以我之浪花,筑国之巨浪,是坚定的爱国信念。 陶行知曾言:“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爱国不仅是一种信念,它还指引着人民努力的方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与使命感,对邻里路人的热心帮助,对工作学习的勤奋刻苦,其实都是个人爱国的体现。想要筑成国之巨浪,首先要坚定爱国信念,用爱国精神激励和鞭策自己,用爱国之思指引和坚定自己,然后投身于奋斗中去。 以我之浪花,筑国之巨浪,需要高扬奋斗的翅膀。如果有满腔爱国热情却不付诸行动,最终只能落为空谈。只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国家才会有发展,民族才能得进步。屠呦呦多年如一日,一心扑在青蒿素的提取上,最终为我国医学界赢得了荣誉;王继才王仕花夫妇30多年来始终在开山岛上尽职守卫,维护了国家安全;张渠伟终日奋斗在扶贫脱贫的一线,心系百姓,实地考察,为我国的扶贫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还有守卫边疆的战士们,教书育人的老师们,救死扶伤的医生们……他们每个人都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汗水铸就民族强盛的基石。 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加入时代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想这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信念,也是每个中国人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以我之浪花,筑国之巨浪,团结是必不可少的精神。 若有了爱国信念,有了奋斗动力,却没有团结相辅,国家发展的道路终究不会长远。团结是联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重要纽带,是一个国家能走得长、走得远的重要精神品格。个人的奋斗,涉及方方面面,而团结能够将个体连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整体。城乡一体化建设将城和乡团结在一起,精准扶贫将贫和富团结在一起,“一带一路”倡议将各个国家团结在一起…… 团结是涓涓细流汇入大海,是荣荣树木聚成森林,是将每个人的奋斗凝聚成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以我之浪花,筑国之巨浪,靠的是每一个将爱国热情化作爱国之行,并团结奋斗的中国人。大海没有了浪花,难成拍岸之势,浪花没有了大海,难现奋斗价值。个人价值的实现,应和时代需求相统一。将每一朵浪花,汇入国家发展的巨浪,是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更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 名师点评:(1)思路清晰,结构明朗。本文立意精准,不仅准确提炼了材料中的关键词——爱国、奋斗、团结,而且以此作为行文脉络,层层深入,论证了三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让新时代青年在与先进人物、祖国成就的对话中,接受精神洗礼。(2)内容充实,时代感强。时代感是本文最大的特色,本文列举了屠呦呦、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张渠伟等时代先锋的事迹和成就,非常具有说服力,也让新时代青年从他们身上汲取无穷的力量。 【即时训练】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如果你过分珍爱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损伤,那么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再能够凌空飞翔。——雪莱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想法?请围绕其中一个角度,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积累来写即可。题目自拟,标题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作指导:英国诗人雪莱善于在诗歌中借助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人生情怀和追求。诗歌中的物象,往往是一种人生的暗喻。阅读此材料,不难看出“羽毛”是指一个人的“名誉”“名声”,“凌空飞翔”是指实现人生的梦想,关键词是“过分珍爱”。围绕这些相关的词语,认真地揣摩理解,才能寻找到合适的立意角度。 仔细思考所给的材料,我们对“羽毛”的理解要慎重考虑。生活在尘世,很多人珍惜自己的“羽毛”,凡事三思而后行,步步谨慎;也有很多人只顾为着追求好名声而迷失了自己;也有人不顾一切挥霍自己的名声,最终弄个身败名裂的结果。不同的群体,对个人“名誉”的看法有着不同的想法,也就出现形形色色的结果。 在历史人物中,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很多事让人感慨和警醒。古有项羽为着“霸王”的荣耀刚愎自用,结果轻视刘邦而身亡;司马迁为写完《史记》,虽然遭遇宫刑,却“不拘名节”而撰写《史记》获后人尊重。 在构思时,可以选择“珍爱与损伤”来思考我们该如何珍惜自己的名誉,也可围绕“过分珍爱与挫折”来探寻人生路上“过犹不及”的失望,还可以考虑“如何正视‘羽毛’”来辩证分析。在角度的选择上,可以见仁见智,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但是,如果选用“战胜挫折”“面对困境”“敢于选择”等角度,则是失之偏颇,不符合文意的,在构思考虑时一定要慎重。确定合适的角度后便可考虑采用具有新颖性和有深度的材料,加之以流畅的语言和深刻的分析,在表现主旨上,更能起到震撼读者的效果。 类型三 漫画类材料作文【题型解读】1.阐释:以漫画为材料的作文。2.审题要求:(1)要弄清画面内容,联系相关社会现实,理解漫画寓意,进行准确立意。(2)漫画中的留白及潜台词,也要思考。写作时要时刻扣题,把漫画背后隐藏的问题写出来。 【典例突破】典例3(2021·新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第一步:弄清漫画要素,把握漫画寓意图1中“撇”的书写说明是“逆锋起笔,藏而不露”,结合“起”字,“藏”可理解为贮藏、隐藏之意,可意指:人生之始应敢于迎难而上,适时积累并隐藏自己的能力、实力,不外露张扬虚浮。图2的书写说明是“中锋用笔,不偏不倚”,蕴含的道理是人生应该在有为的过程中不偏不倚,不偏私,不履斜,不取巧,踏实勤恳,做事为人适宜得体,端方正直。 图3的书写说明是“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其意为“人”字的那一捺在收笔时要顿一顿,实则是说,人之为人做事讲求方式方略,即使胜利在望,在收官阶段,也要行稳,不要轻率冒进仓促而为。这样最后才能形成图4的一个完美的端方的“人”字,如此也就可能让他人去描红,去模仿,成为别人的榜样。从整体看,四幅图表面上蕴含着这样一个意思,即如何写成一个完美的端方的“人”字。其实它内含着这样一个人生道理,即如何去做人的问题。 第二步:多角度思考,与现实对接,确定立意材料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描红”这一行为的内涵,揭示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世间万事万物同理,写“人”与做人亦不例外。这一题目具有很强的情境感和文化感。材料中的前三幅画面,表现出写“人”的过程,同时也反映出做人的道理,清楚地提示了写作的方向。如何起笔,如何用笔,如何迂回,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命题者通过描红时的笔法分析,表达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如何将两者巧妙联系,从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需要考生调动细腻的思维,深入体会每一个笔画中所承载的为人处世之理。这样,就可以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挖掘出能够反映思想情怀的观点态度。 参考立意:(1)面对困境,应该逆流而上,静水深流。(2)追梦路上,应该脚踏实地,砥砺前行。(3)成功在即,应该低调含蓄,心境淡然。(4)写人即做人,走好每一步。 【技法指导】第一步,抓要素。仔细、全面,认真观察画面中的人物、事物、时间、地点、背景、文字。观察主要人物的特征,通过画面分析心理。第二步,理关系。从整体着眼,分析人物关系,注意抓住画面构图特点。很多漫画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隐喻、象征、比拟、对比等艺术手法,以引起观者共鸣,达到讽刺或警示的目的。 第三步,思寓意。一是把握人物、事件的比喻义、象征义,二是从人物关系把握寓意,三是结合画面文字注释把握寓意。第四步,联现实。展开类似联想想象,跳出画面,联系现实,揣摩画外之音。要多角度思考,切忌就画论画。在理解漫画意思的基础上,联系漫画特点,进而思考漫画反映什么现象,流露什么感情,表达什么深刻思想,进而斟酌权衡确定立意。 【佳作赏析】藏锋守正,缓缓成人唐光雨先生的漫画内容是“人”字的描红,从起笔到收笔,通过图画和文字把运笔技巧讲得明明白白,好像是老师娓娓道出书法的真谛,但仔细品味,我更多的是明白了成人的道理:藏锋守正,缓缓成人。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起笔就像人生之初,不能是“淈其泥而扬其波”的随波逐流,而应是“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逆行出征;不应只是“农村的土猪要拱大城市白菜”的热血沸腾,而应是“我来自贫困山区,我要回去”的百色朝霞。这是人生起笔之逆,但逆得理所当然,逆得当仁不让,它融在每个人的心里,温暖着中国每一片土地,把个人的追求和祖国的需要紧密联系,虽逆而顺,不藏不露,人生是迎风起舞的日子,飘扬而不张扬。 “中锋用笔,不偏不倚。”中锋就像人生之中,讲的是要坚守正道,不能走了邪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古人尚知诗乐是用来抒发喜怒哀乐的,不能过度,不能不及,更不能脱离歌唱的本意。但惊闻选秀节目里,出现了“打榜倒牛奶”的乱象。庆幸的是国家及时出手,严厉打击了对选秀艺人的炒作,还艺术一片清朗的空气。人生没有捷径,守正就是捷径;人生要走正道,家国才是正道。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泱泱中华五千年,靠的就是这“不偏不倚”的“中锋用笔”。天地间充满浩然正气,守正自然得正。 “停滞迂回,缓缓出头。”收笔在即,胜利可望,停一停,不要慌。“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这是共产党人胜券在握时的清醒,“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这是共产党人实现民族复兴的智慧。每一次成功,每一次胜利,都来之不易,“行百里路半九十”。越到最后,越是紧要关头,顺利时要前瞻可能出现的困难,困难时要相信必将到来的顺利。这一缓缓的收笔,成长也在成人。一撇是藏锋,一捺是守正,收笔徐徐停,描红见人生。新时代青年可以从书法中领悟做人的道理,但更要在实践中成长成人。 名师点评:优点一是能紧密结合材料,通过对漫画内容的阐述和寓意的解说,论述了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成人的道理。优点二是材料丰富典型,方法形式多样,有力地证明了论点。优点三是句式工整,音韵和谐,用词生动,语言流畅。优点四是论述严谨,思维深刻。 【即时训练】3.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同是“低头”却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生状态,请结合两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本题属于漫画类作文,题目由漫画(原材料)、引导语、常规要求三部分构成。漫画由两幅具有对比意义的图片组成,漫画上各有“向上攀登的人一定低着头”和“只欣赏鸡的脚印,便看不到天上的雄鹰”的说明性文字。说明性文字,对比性明显令人深思,漫画下的引导语暗示性明显,审题的难度不大。题目旨在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价值取向,以引发其对人生状态——埋头苦干还是庸碌无为的思索。 三 命题作文03 命题作文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如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命题“文明的韧性”,只要结合相关材料,一切人、事、物,只要是目之所及,均可纳入写作范围,让每个考生都有写作的空间。 二是以“提示语+命题”的半命题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如2017年高考全国Ⅲ卷作文命题,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在考生写作时,应添加主标题。副标题对写作材料的选择、判断有着明显的暗示作用。 类型一 全命题作文【典例突破】典例1(2022·北京卷节选)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60分)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审题立意】材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强调了“学不可以已”这一观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学习是不分年龄的,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一部分,突出了重视学习这一角度,写作时应该将其作为基础,列举具体事例突出这一话题。 第二部分从“当代中国”的角度出发,引申出古今学习的异同。学习,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活动,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然而,时代是发展的,人们的观念也是不断进步的,学习自然在一些方面也表现出与古人不同的地方。 在立意时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重视学习,古今之道。学习,是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只有重视学习,才能促进人的进步,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学习,经历几千年的发展与完善,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恰恰反映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学习的观念,却古今有异。对待学习的认识,古今人们虽然有共性认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正确认识这种差异,才能更好地端正学习态度。 【技法指导】1.探究寓意法标题的含义往往是多方位的,有浅层的,也有深层的;有明言的,也有隐含的。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审题时不能仅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透过表面意义去挖掘内在的含义以及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寓意,这样才能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如“弯道超越”,题目喻指“利用或抓住机遇,超越对手、自我”,写作重点应落在“超越”上,但如果孤立地谈机遇与挑战,或者直接将“弯道”等同于困难、挫折,都是偏离题意的。其他如“找回童年”“绿色生活”等,其中的“童年”“绿色”都不能局限在固有词义上理解。 2.增补信息法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用“添加词语,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从而在立意上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理解题意的目的,使作文更好地紧扣中心。如“熟悉”这个题目,审题时可以在词语后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如“熟悉的身影”“熟悉的胡同”“熟悉的笑容”等;也可以添加内容,使命题更具体,如“熟悉胡同的往事”等。 3.明确重心法命题作文的关键是审题,必须准确找到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称“题眼”。抓住“题眼”,是确立文章写作中心和文体的关键。词语式命题,如“他们”“尝试”等,这类标题本身就是题眼,审题时要理解词语的内涵和外延,要切入题意的深层。短语式标题往往以一个偏正、动宾、并列、主谓等结构的短语形式出现,这类命题限制性更多,审读题眼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偏正 短语,题眼多是修饰语,中心词规定写作的内容与角度,而修饰成分的词则往往影响选材;动宾短语,题眼多是动词;并列短语,多数情况下,关键是找出并列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谓短语,题眼多是谓语。句子式标题常常以一个观点式的形式出现,如“不要轻易说不”,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立意的重心,但要抓住关键词“轻易”,才能更好地把握作文的重点,突出中心。 4.以问领想法“以问领想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以问领想法”可使学生多角度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 5.化意为象法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进行提高和深化;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还有些命题是虚实兼备,学生写作时需要虚实结合。如“踮起脚尖”,实指是人为了提高自身高度,脚尖着地;虚指是寄寓人们要脚踏实地,全力拼搏,努力争取达到更高的标准。又如“我想握住你的手”,这里的“你”可实指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物,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抒写动人的亲情、友情等;也可虚指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或人物。 6.辩证分析法有些高考作文命题是由两个以上的概念组成的关系型作文命题,审题的关键是要在把握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找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梳理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一般有依存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取舍关系等。 【佳作赏析】学习今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学习应该有的样子。然而,试看今日之谓“学习”,我们不禁发问——学习应给人成就感还是失败感?学习是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同龄人之间分出三六九等优良中差的工具,还是睁眼探索未知世界、荡涤蒙昧心智的不二法门,还是安放精神抚慰灵魂的炉火春风? 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君不见,多少习题反反复复刷,多少名言名句哼哧哼哧背,背佝偻而唇嗫嚅,两眼茫茫架厚镜,两股战战跑不动。放假则换个地方写作业,毕业则撕教材而撒天花。更有毕业即失业,手握文凭而胸无点墨,悠悠苍天无以自处;遂考证、考公、考编,学而不止,考而不休。学习成了常态,却似乎没有带来更美好的生命质地、更充盈的生活姿态。 学习当是内视。何不看看古人!有悬梁刺股,也有负箧曳屣,其内心强大的驱动力,让学习艰而不苦;有程门立雪,也有三顾茅庐,其执着的求知欲望,让学习散发梅香。学习是对生命的成全,而非杀伐众友的铁鞋;是无止境的慢慢挪动,而非苦不堪言的蹙额忍耐。当我们内视自身,不辜负孱弱而唯一的生命,学习或许会产生绽放的力量。 学习当是突围。为什么我们总是匍匐在知识面前,自甘渺小,裹足不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时代已然有此喟叹,今日学科门类无比细化、知识爆炸日新月异,更是今非昔比。学习当是生命的突围,而非蜗牛背壳一般的负累。何不看看古人!他背起药箱赶往下一个草药山头,他提笔撰写史记的下一篇列传,他转身进入词阕吟唱重湖叠清嘉。专一就是力量,专一就是快乐,学习者尤是。 学习当是常态。学无止境,这不是漫长的沙漠之旅,而是嗅路边野花、观世界之美的旅途。学习并没有绝对的终点,学习之人也不是苦行僧。学习何不看看古人!尚贤、崇智、尊道,这是一条永恒之路,身在菩提,心在云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学习是生命之河的流淌史,学话、学步,学数、学字,学舞、学蹈,学善、学恶,学修正、学出发,学放下、学在乎。 古之学者当然有其逼仄、狭隘,今之你我当然也有挑战、唐突。我们要做的是从绵绵时空里寻到共通的学习密码。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休矣,不亦快哉。 名师点评:一是以“今”为起点。本文以“今日学习状态”为起点,则笔力更集中、火力更有效。在对学习不足处的表达中,可淋漓尽致地展示写作个性,甚至可浩然抒情而无碍,让“今说”斩钉截铁、动人心旌。二是以“说”为姿态。本文未将“说”字理解为戏说、散谈之意,而是结合教材课文,拎出该文体之精髓,试图将其传神写出。行文过程中,有意识地借鉴《马说》之激愤、《师说》之浩叹,语句上较为娴熟地使用了含蓄引用、澎湃排比、精微借代等手法。 三是以“学习”为主线。文内则着重述“苦”,铺垫渲染,苦不堪言则思解答,三则药方顺势和盘托出,以古之良方医今日之病,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不乏思辨与批判。 【即时训练】1.(2021·北京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安分随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论生逢其时”着眼于“逢”与“时”,通过导语启发学生认识和理解身处的时代(即“时”),反思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道路选择(即“逢”),围绕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小我与大我、个人的人生道路与外部(国家、民族、时代等)发展的关系,把握时代脉动;让学生认识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与时代机遇之间可以互相促成,个人发展只有与国家发展的前景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在个人之“生”与时代之“时”间建立起良性的“遇”与“逢”的关系;倡导学生应以积极的姿态响应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的时代呼唤,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写作时可思考怎样才能“生逢其时”,需要哪些条件和因素,如积极的人生观、坚定的信念、艰苦奋斗、勇于探索挑战的精神等。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也可追溯古往今来“生逢其时”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阐述。或者兼顾前两种人生态度:“生不逢时”和“安分随时”,思考背后的思想根源,分析其利弊,并且与“生逢其时”的人生态度进行比较;也可辩证思考个人对时代的反作用力,比如个人可以发挥能动性,改变、创造时代等。另外,可以充分运用素材, 对比不同的“时”,比如人大代表申纪兰,与新中国同成长,见证了新中国人大制度的发展;可以思考在不同的“时”中不同的人生道路,比如同为新时代青年,戍边将士陈祥榕、博士生刘大一恒与建筑工人邹彬的人生道路不同,但他们奋斗的精神一致;也可以对比不同人生选择的不同结果:逆境中把握历史时机也能建功立业,机遇面前不思进取也无法有所作为,等等。通过举例、对比等方式展开论述,把素材与题目、观点有机结合,重温那些在历史机遇中展现自我才华又报效民族国家的人物故事,表现自己的积累水平、逻辑思辨与论证能力,同时又通过理性而深入的思考得到一次思想修养上的教育。 类型二 半命题作文【典例突破】典例2(2020·新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审题要点:任务驱动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的主旨,作答时要认真审读材料。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 审题过程:今年的作文创新主要体现在题材方面,它要求写一篇主持词。学生也许在演讲、辩论这些方面的经历比较多,而当主持人的经历比较少。因此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有代入感,要想着如何结合平时自身的经历去当好这个主持人。另外,根据作文材料判断,学生不仅仅可以写平时训练比较多的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散文等。重点是如何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或通过抒情性比较强的文体写出真实感受,本次作文给考生一定的发挥空间。 该作文最重要的,还是要体现出情境感、对话感。在写主持词的时候,要符合格式的要求,开头面向观众问好,接着还要考虑怎么去体现对话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份,注意与观众互动、对话。该作文题注重情境,对学生而言不陌生,这也是近两年来高考作文题的一个方向,大部分学生容易把握。 参考立意:“走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本文写作的重点。考生可以通过详细描写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点出自己的内心受到何种强烈震撼,产生何种情感变化,总结该次体验唤醒自己对于地名承载的历史、文化的记忆。 【技法指导】半命题作文补题两大原则原则一:扬长避短,熟悉为先(1)补题时根据自己的文体特长,选填相宜的词语,将半命题化为自己最拿手文体的全命题来运营文思。 (2)选自己熟悉的领域。补题后所确定的内容,须是自己较为熟悉、感受较为深刻的生活事件或情感体验。如以“我的高考”为副标题,正标题可供选填的内容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梦想的天空”“报国的宏图”等(也可不受以上词组限制,自行选词填补),很显然,任何一位学生对上述诸种情感体验不可能有着同样的感受,这时他们就必须“趋熟避生”。 原则二:创新求异,独树一帜(1)充分运用求异思维。选词所表现的内容,最好是别人遇不到、想不起、写不出的。如“2017年全国Ⅲ卷”给“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加主标题,多数考生选择“勤奋”“奋斗”“成功与失败”等词,但有一位考生却自出机杼,将文题补为“我和崇高的对话”,抒写自己一次真实而独特的心路历程,充满情趣、理趣。 (2)半命题作文补题应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运用思维。思维越发散,联想和想象就越奇特,则与其他考生的区分度就越高,内容就越新颖鲜活,文章就越能独树一帜。 【佳作赏析】带你走近北京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中华地名》。本期节目由我来给大家主持,请允许我“带你走近北京”,领略北京的风光与文化。 带你走进北京,先得问哪里是北京?地理学家会告诉你东经116°北纬40°就是北京。历史学家会告诉你燕、蓟、渔阳、金中都、元大都就是北京。胡同里的老大爷会告诉你姚广孝建的三头六臂哪吒城就是北京。而写字楼里的白领会说只有每天晚上的1.5m2才是北京。究竟哪里是北京? 就在这个白领上班的写字楼后面,我静静地伫立着。耳畔传来的是各种财务报表、销售业绩汇报,其中还夹杂着一两句对旁边立交桥的咒骂。我的背后就是车水马龙的二环路,我的面前却是一条静静的小街。旁边的路牌上写着“高梁桥”。有谁知道这个看似是纪念农作物丰收的地名,却是在纪念一个少年英雄? 高亮,一个只存在于野史与传说当中的人物。传说当年军师姚广孝建起了三头六臂哪吒城,惹怒了北京当地的龙王。龙王负气出走并带走了北京的水源。满朝文武只有高亮一人主动请缨前去夺水。幸运的是他追上了龙王夺回了水源,不幸的是他却被大水淹没,尸骨无存。相传他夺回来的大部分是苦水,可京城人民依旧感谢他夺回来了救命水,不仅将他牺牲的地方取名“高亮桥”,还把他夺回来的甜水井供奉在了他出城赶水的起点。只可惜“高亮桥”已经被改成了“高梁桥”。 就这样,高亮赶水的故事在一代代的北京人中口耳相传。我宁愿相信这个传说是真的,一个翩翩少年为人民谋福祉,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他的英灵沉睡在这里,才拯救了一方百姓。似乎只有这样我们的纪念才更有意义。我第一次了解高亮赶水的故事是看小人书,后来听大鼓也唱过这个故事。 逆着高亮出城的路途,我们向城里进发,想去那口甜水井继续追寻。途中却追寻到了另一个豪气冲天的英灵——文天祥。如果说“高梁桥”还算是对高亮的一种纪念,那么对于文天祥的纪念处在了一个跟他毫无关系的地方——府学胡同。元朝人入京,将“胡同”这个词传入京城,同时带入京城的还有一代忠臣文天祥。我始终认为要是文天祥在崖山,那陆秀夫一定会被史书抛弃。京城有幸埋忠骨,当文天祥沉吟着“人生自古谁无死”英勇就义的时候,他给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注入了一股英气。中国人也叫它“骨气”。然而文天祥留下的骨气好像只有在高末儿香味的衬托下才更完整。 告别了文天祥,我们继续向城内走,不一会就来到了我熟悉的地方——灯市口。我在这里学习生活了七年,从一个不知愁滋味的小孩长成了风度翩翩的少年。我听见“松二爷”点了一碗烂肉面,闻到油锅里飘来的“炸虾球”的香味,看到一个圆圆的“商”字。这来自天南地北的一切构成了我最熟悉的北京地标。我曾经不止一次地站在这里,横打鼻梁骄傲地说:“这里是北京!”可我了解的越多,我就越含糊,这里究竟是不是北京? 这就是灯市西口,左手边先是商务印书馆和涵芬楼,再走几步就是人艺的首都剧场。反方向的南边是王府井教堂。右手这个路口走进去就是灯市口大街,里面坐落着我的母校——北京景山学校。不过再向南走不到五分钟,我就找到了高亮留下的那口甜水井——王府井。这被围栏围着、有机玻璃盖着的究竟是不是高亮留下的遗迹根本无从考证。但是我却闻到了井口传来的一股甜香。 其实,每段故事都有着与之相配的美食味道。就像炒肝的酱香会让我想起奶奶讲的铸钟娘娘;豆汁的酸香会让我想起爸爸讲的袁崇焕;奶酪的酒香会让我想起妈妈讲的教子胡同里王氏教子;而豌豆黄的甜香会让我想起姥姥讲的团城上君臣斗智。我们能看见不远处工地的围栏上写着“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要我说北京精神又何止这些?每个在这片土地上逝去的英灵都为这片土地注入了他们的精神,同时这片土地也将这些精神毫无保留地教给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一辈辈北京人。 北京有句俗话“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在我看来传的就是这一个个英灵留下的丰厚的北京精神。再简单点说,传的是一种特有的性格,这种性格会让每个北京人踩着脚下的土地,一拍胸脯,横打鼻梁:这里是北京! 名师点评:例文开篇就“哪里是北京”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地理位置上的,历史意义上的,不同阶层认识上的。然后追问“究竟哪里是北京”,作者从自己的视角,按照行踪线索,带着我们领略了北京的历史与文化:高梁桥、府学胡同、灯市口等等。最后,指出北京的文化意义:英灵留下的丰厚的精神。 【即时训练】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走近历史,我们可以在盛衰规律中寻找成功之道;走近他人,我们可以以人为镜,发现自身的优劣长短;走近自然,我们可以在山水风光中陶冶情操。走近,需要的是心灵的感悟,没有了真实的感悟,即使置身其中,也仍旧不会真正懂得。请以“走近_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该半命题的补充部分,在导引材料中已经作了较为明白的指点。考生只需从历史、他人和自然三个概念中,精选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便容易写出符合命题需要的文章。具体构思时,如果从家庭考虑,可选择亲情、母爱、温馨等;从学校考虑,可选择语文、《红楼梦》、高考等;从社会考虑,可选择爱心、宽容、网络等;从自然考虑,可选择大山、海洋、大漠等;从自身考虑,可选择思考、责任、进取心等。无论写什么,都应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来补充题目。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写作:审题立意》ppt1
初三部编版语文下册教学课件:第2单元写作 审题立意
2022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第4部分写作专题13审题立意课件(人教版)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七审题立意课件
部编九下语文第2单元写作 审题立意教案
部编九下语文第2单元写作 审题立意课件
202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写作:审题立意课件(部编版)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审题立意第1课时课件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6部分写作第1讲解出题心思定文章方向--审题立意教师用书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6部分写作第5讲断须定一字字字当传神--语言传神教师用书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一轮复习
发布时间:2023-08-21 16:05:01
页数:177
价格:¥2
大小:1.26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