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2散文阅读任务3考点突破第3讲神游千里路踪迹清可辨--分析思路结构教师用书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3讲 神游千里路,踪迹清可辨——分析思路结构分析思路结构,就是对作品的整体构思和行文方式进行分析,明确结构特点,把握句段作用。高考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考查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等。题型一般有三种:行文思路分析题、线索作用分析题、句段作用分析题。题型一 分析行文思路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高考考查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之上,它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即明考型),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即暗考型),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一、常见结构类型1.静赏式先交代赏景的缘由,暗示主题;多角度的写景;使用联想,用抒情的方式来深化主题。思路:景点概述—景点静赏—景点联想。2.参游式移步换景,因空间转换而景色不同,情感因之而变化;有时虚实相间,适当联想,篇末暗示主旨。思路:进入景点—依次欣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3.象征式详细描写物,目的是用物来象征人,形在写物,旨在写人;卒章显志;篇末深化(升华)主题。思路:物的描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表达志向。4.怀念式借联想和想象写怀念之物,表达寄托的情思;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的另一景,且另一景中寄托着作者的主要情感。思路:睹眼前景—思从前景(人、事)—抒怀念情。5.叙史式追叙史实,侧重与现实有某种程度上的契合;联系现实,追昔是为了抚今,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感慨。这类散文大多被称之为文化散文。思路:一语统篇—追述史实—抚今而感慨、抒情。6.感悟式 撷取日常生活片段,以情感或见闻为线索。思路:抒情触媒—相关场景—相关人物—生活感悟。二、常见结构关系文章内部结构关系有三种:结构关系分析相承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表现为: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相并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列式、对比式等相属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三、行文构思技巧结构技巧方式作用铺垫通过叙事、写人、描景,为下文张本;烘托人或事,使形象突出,主题深化伏笔在文章的前面将要表现的对象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照应后文对前面写的内容作回应。作用是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悬念文章设置疑问或冲突,使人产生强烈的关注心理,欲罢不能抑扬结合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使上下文形成反差和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达到鲜明或出人意料的效果点面结合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一特殊片段或细节为点,相互映衬,既能反映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物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虚实结合所谓“实”,即所见、所闻;所谓“虚”,即所感、所想。由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联想和想象,借此表达思想感情,使内容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以小见大以平凡细微的事物反映重大、深刻的主题,为读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叙事:直接切入场景,引人入胜。议论:直接表明观点,让读者一目了然。在全篇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行文思路“两个方法”题目类型解答方法直接考查划分层次法: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 找线索法:先找出文章线索,再按照线索归纳梳理。散文常见的线索有:具体事物、人物、中心事件、思想感情、时间推移、空间变化、作者见闻等间接考查心理词(感情词)组合法: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结合文本的层次或线索,然后以心理(感情)变化为突破口,用心理词(感情词)组织成合理的先后顺序,有的心理词(感情词)可从原文中提取,有的则需要自己概括【链接教材】1.《故都的秋》结构类型属感悟式,整体结构关系属相属(总分)式,中间主体段落——五幅图画在结构关系上属相并式。2.《一个消逝的山村》结构类型属感悟式,结构关系属相属(总分)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汴京的星河叶文玲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醇甜。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要兴奋地大喊大叫。现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宝。那是在汴京——开封。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让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素享盛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门如昼的姿颜,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意趣,在灯会中看汴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人,也因了那挂灯的街。先说那街。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楼;路那厢,则一色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栅,特别是那雕镂朱漆的木窗棂,很能教人想起白话小说中所写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甚至连门口那长垂的竹帘一动,你都会蓦然一惊:是要走 出一位肩搭长巾鼻头抹了点白粉的“酒保”,还是珠钗满头罗裙曳地的“女娇娃”?且说那人。也许正月正是“闲月”吧,不大的汴京城竟拥集了这么多的“闲人”。紧挨着相国寺的小商品市场,设在一条长而又长的窄巷内,天天人头攒动,熙来攘往,那琳琅满目的小摊和形形色色的顾客,还真像升平鼎盛的北宋“相国寺万姓交易”的盛况呢!那儿,摆着那么多卖各色小吃的食摊,香气四溢,烟雾腾腾,碗盏丁冬,吆声大作。那个素享盛名的“第一楼”,更是整日价顾客盈门,座无虚席。这一切,不也大有向以时令小吃著称天下的汴京城遗风么?但是,我晓得,这盛况,这胜景,前些年是断断没有的,假如没有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一向贫寒的豫东农民,能这样衣帽鲜亮亮、脸上油光光地率领举家老小来开封大饱眼福和口福吗?今年,到开封游逛的人特别多,游逛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来观灯。再说那灯。我们抵达之时,虽是正午,却见鼓楼、龙亭这些主要街区,俱已“东风夜放花千树”了。说也怪,越盼淡月胧明,偏偏日落迟迟,待挨得黄昏近,笑语喧,好心的主人却又劝阻道:此时去观灯,保准你们挨都挨不到跟前!纵然心急难耐,也只好耐下心来,远远地站在门口,放眼眺望长街,果然是人潮滚滚,黑压压一片。虽未亲临,可是一阵阵传来的欢声笑浪,越发教你心痒痒得如痴如醉了。好容易等到了“灯火阑珊”时。哦,这话儿也许不算准确,已是夜露生凉月横中天了,兴致浓浓的观灯人,还是一簇簇一队队地蜂拥不绝。汴京城名不虚传,而汴京人也果有奇术异能!你看那一盏盏巧夺天工的彩灯,真个是收尽了祥云五色荧煌炫转,那千百盏争奇斗俏的灯,一一地当街密密地排列开来,交相辉映,金光四射。近近地看,真是千姿百态,大放光华,直教人眼花缭乱;远远地望,只见高高低低,五颜六色,飞旋流转,闪闪烁烁,道它是银河垂地,一点也不夸张。不信的话,此时你抬头望望中天,平日如练的素月,也悄然失色,端端地消淡了许多光华。古人观灯,只能欣赏那奇巧百端的扎灯技艺,点的是蜡烛,糊的是绢纸,纵然巧夺天工,也难经风吹雪打;而今的灯,有了科学技术辅佐,自然更加高明。你看那腾跃而起的奔马灯浑身通亮,那纵马奔驰的勇士目光如炬;那能与人对话的机器娃娃灯前趋后仰,憨态可掬;那大书“为民作主”的扇子灯来回穿梭,熠熠生辉。呵,怪不得,所有的看灯人都不恋恋于那些只有光色,只亮不转的小灯,却把以上那些巨大的,既有传统技巧,又有现代化特色的新鲜有趣的大转灯,密匝匝地围了个水泄不通。一点不错,尽管灯节是古老传统,但人,毕竟是80年代的人,现代人最仰慕的还是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啊!兴尽欲归时,在长街的拐角处,却又见到了一幅教我怦然心动的景象——一间小木楼的门窗呀的一声启开,一根长竹竿软软地伸将出来,竹竿头上,滴溜溜地悬了一盏八角宫灯, 那宫灯虽小,款式却玲珑剔透,做工也极精致细巧。一时间,我没看清灯壁上那悠悠旋转的花卉图样,只觉得像飘过去一簇飞花,一团流云……我看得呆了,循了那挑灯的手望去,恍恍的灯影下,只见是一个穿猩红雪衫的姑娘。许是那衣衫太红,那灯光太朦胧了,我看不清姑娘的眉眼儿,只见她那笑盈盈的脸蛋儿,被身上那件红衫,手中的那盏红灯,映照成了一团艳艳的红云……那红云,那灯影,久久地晃在我的眼前,直伴着我进入梦境。午夜,我果然重温了少年时的梦——我见那闪闪烁烁的星星,都从天河里飞溅下来,变成了“灯雨”,洒落在汴京城……(有删改)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解题指津: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题干中“从结构上分析”明示该题考查对文章思路的分析。作答时,可以将该问法转换成容易解答的问题,如“文本为何这样安排结构”或是“这样安排结构有何作用”。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文章第九、十段先写了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让人不由想到街上会走出来什么样的人,自然过渡到了第十一至十四段对人的描写,而“到开封游逛的人特别多,游逛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来观灯”,所以才有了下文观灯受阻的情节和观灯盛况以及兴尽欲归时看到的美景,也才有了最后一段的点题“都从天河里飞溅下来,变成了‘灯雨’,洒落在汴京城……”。文章层层铺垫,层层推进,结构清晰,最后点题,水到渠成。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作者先写街的作用,再写人的作用,然后分析灯的作用,最后加以总括性的结论。文章思路条理,给读者以层次感答案:①先写街的繁荣作铺垫,引出人潮汹涌。②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埋伏笔。③最后写观灯盛况,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④层层铺垫,层层推进。[微提醒]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注意对散文思路的把握,理不清头绪,找不出线索。这是以情感为线索的散文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透,情感把握不准,故而理不清思路。②注意思路概括不准,遗漏信息。思路应是连贯的一个整体,是文章结构内在的脉络。有时文章层次不明显,有可能出现思路概括不准、不全的问题。题型二 分析线索作用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而线索则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高考常就散文线索方面设题,或考查对线索的阐释,或考查对其作用 的分析。常见散文线索“六大类型”线索分类阐释以事物形象为线索在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中,该事物既是线索,更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点,常常具有某种象征和寓意以感情发展为线索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会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由喜欢到厌恶,可以用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系起来。这种线索多见于抒情散文,在一些怀人叙事散文中也常常碰到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文章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文中会出现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只要抓住这些词语,文章的结构就一目了然。而有些文章虽按时间来安排结构,但没有时间性的标志词语,那就要从文中找出一些关键词语或句子,通过这些词句分析出作者叙述的中心事件,是从过去到现在的,还是采用倒叙的手法来叙述的。这种线索常为叙事散文所用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写景类散文多属此类。或移步换景,或定景换点。游记多是以游程中空间顺序为线索来写的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写某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人物作为线索串联起来,也可以用另一个人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事物串联起来。这个人物还可以是作者本人——“我”。这种线索多为写人记事散文所用以事理为线索偏重于内在逻辑性,多见于即事明理的议论散文。常常是作者从事物感受中提炼出来的一种观点,其他材料据此展开分析线索作用“两步骤”第一步:找出线索——“四看”定线索。方法分析看标题有些标题就揭示了线索,如《白杨礼赞》标题所揭示的对白杨树的赞美就是文章的情感线索看时空词语有些时间、空间词语很可能就是“时间线索”或“空间线索”,如《荷塘月色》就有空间线索看物文章中某一物若反复出现,很可能就是线索,如《记一辆纺车》就是以“一辆纺车”这一常出现的物件为线索的看议论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中蕴含的情往往就是文章的线索,如《记念刘和珍 抒情君》中表达作者悲愤情感的议论抒情句,表明了文章的线索是悲愤之情第二步:分析线索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方面分析结构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使行文富于变化内容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揭示主题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另外,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线索的不同作用,如物象线索有象征、呼应作用,情感线索有使情感浓厚、不断深化的作用等。【链接教材】1.《故都的秋》写了五幅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闲人、秋日胜景。这五幅图景的内在关联是什么?请简述之。答案:倚仗“悲凉”情绪连接在一起。“清晨静观”强调的是破败荒芜以及牵牛花的冷色调;“落蕊轻扫”强调的是生命来无踪去无痕的落寞;“秋蝉残鸣”强调的是来日无多的衰弱;“秋雨闲人”强调的是人生几度秋凉,流年已逝的感慨;“秋日胜景”强调的是盛极而衰,“胜景”是终结前的狂欢。2.温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把握其结构特点。(1)本文的线索不止一条,有情感线、游踪线、时空线。(2)文章4~6段集中写荷塘、月色,这三段是按照空间顺序写的,由低到高,由内到外。(3)联想是散文的翅膀,文章7~9段是联想部分。从4~6段写到7~9段,是按照由实到虚的思路写的。(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建水记[注](之四)于 坚看哪,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创造出来之际,藏在一座朱红色的、宫殿般的城楼后面。“明洪武二十年建城。砌以砖石,周围六里,高二丈七尺。为门四,东迎晖,西清远,南阜安,北永贞。”(《建水县志》)如果在城外20世纪初建造的临安车站下车,经过太史巷、东井、洗马塘、小桂湖……沿着迎晖路向西,来到迎晖门,穿过拱形的门洞进城,依然有一种由外到内,从低到高,登堂入室,从蛮荒到文明的仪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从此刻开始。 高高在上的是朝阳、白云、鸟群、落日、明月、星宿,而不是摩天大楼。一圈高大厚实的城墙环绕着它,在城门外看不出高低深浅。一旦进入城门,扑面而来的就是飞檐斗拱、飞阁流丹、钩心斗角、楼台亭阁、酒旌食馆、朱门闾巷……主道两旁遍布商店、酒肆、庙宇、旅馆……风尘仆仆者一阵松弛,终于卸载了,可以下棋玩牌了,可以喝口老酒了,可以饮茶了,可以闲逛了,可以玩物丧志了,可以一掷千金了,可以浅斟低唱了,可以秉烛夜游了……忽然瞥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类女子——建水的卖花女与江南的不尽相同,这边的女性身体上洋溢着一种积极性,结实、健康、天真——正挑着一担子火红欲燃的石榴,笑呵呵地在青石铺成的街中央飘着呢。不免精神为之一振,先去买几个来解渴。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大摇大摆,扶老携幼,走在正中间,俨然是这个城的君王。满大街的雕梁画栋、摊贩食廊、耄耋之辈……令司机们缩头缩脑,不敢再风驰电掣。城门不远处就是有口皆碑的临安饭店,开业都快七十年了,就像《水浒传》里描写过的那种。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喝汤的喝汤,端饭的端饭,动筷子的动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叫人望一眼就口水暗涌,肚子不饿也忍不住抬腿跨进去。拖个条凳坐下,来一盘烧卖!这家烧卖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的,肥油和面,馅儿是肉皮和肉糜。大锅猛蒸,熟透后装盘,每盘十个,五角一个。再来一土杯苞谷酒,几口灌下去,夹起一枚,蘸些建水土产的甜醋,送入口中,油糜轻溢,爽到时,会以为自己是条梁山泊好汉。临安饭店后面,穿过几条巷子走上十分钟,就是龙井菜市场,那郑屠、张屠、李屠、赵屠……正在案上忙着呢。如果是七月的话,在某个胡同里走着,忽然会闻见蘑菇之香,环顾却是老墙。墙头上挂着一窝大黄梨。哪来的蘑菇耶?走,找去,必能在某家小馆的厨房里找到,叫作干巴菌,正亮闪闪的,在锅子中央冒油呢。这临安大街两边,巷子一条接一条流水般淌开去。在电子地图上,这些密密麻麻的小巷是大片空白,电子地图很不耐烦,只是标出一些大单位的地点和最宽的几条街,抹去了建水城的大量细节,给人的印象,似乎建水城是个荒凉不毛之地。其实这个城毛细血管密集,据统计,建水城3.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30多条街巷,550多处已经被列为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性建筑,这是很粗疏的统计。许多普通人家雕梁画栋的宅子、无名无姓的巷道并不在内。在巷子里面,四合院、水井、老树、门神、香炉、杂货铺、红糖、胡椒、土纸、灶房、明堂、照壁、石榴、苹果、桂花、兰草、绵纸窗、凉粉、米线、青头菌、炊烟、祖母、媳妇、婴孩、善男信女、市井之徒、酒囊饭袋、闲云野鹤、翩翩少年、三姑六婆、环肥燕瘦、虎背熊腰、花容月貌、明眸皓齿、慈眉善目、鹤发童颜……此起彼伏,鳞次栉比。在这个城里,有个家的人真是有福啊。他们还能够像四百年前的祖先们那样安居乐业,不必操心左邻右舍的德行,都是世交啦。有一位绕过曲曲弯弯的小巷,提着在龙井市场买来的水淋淋的草芽(一种建水特有的水生植物,可食,滚油翻炒数秒起锅,甜脆)、莴笋、茄子、青椒、豆腐、毛豆、肉糜、茭瓜……一路上寻思着要怎么搭配,偶尔向世居于此的邻居熟人 搭讪,彼此请安。磨磨蹭蹭到某个装饰着斗拱飞檐门头的大门前(两只找错了窝的燕子拍翅逃去),咯吱咯吱地推开安装着铜质狮头门环的双开核桃木大门,抬脚跨过门槛,绕过照壁,经过几秒钟的黑暗,忽然光明大放,回到了曾祖父建造的花香鸟语、阳光灿烂的天井。从供销社退休已经三十年的祖母正躺在一把支在天井中央的红木躺椅上,借着一棵百年香樟树的荫庇瞌睡呢。(有删改)【注】建水:县名,在云南省,旧称临安。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解题指津: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题干已给出本篇文章采用了“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的写法,由此可以看出,该题考查对线索进行分析的能力。答题时,还要把握两个关键词“分别”“简析”。第二步:通读全文,分析线索。空间角度时间角度文章首先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写起,然后按照行踪转换依次展开,由“一旦进入城门”“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临安饭店后面,穿过几条巷子走上十分钟,就是龙井菜市场”“回到了曾祖父建造的花香鸟语、阳光灿烂的天井”等语句可知,这是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城的描写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既写了“原始之城”,又写了今日的建水城,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了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答案: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市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了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微提醒]解答这类题,常因以下问题而失分:①找不准线索,作用分析劳而无功。要找准线索,需借助前面的“常见散文线索‘六大类型’”认真读文,精准确认。②作用分析不到位,答案要点笼统。有些考生答题往往脱离文本,笼统地列出要点。如若只泛泛而谈,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不会得高分。题型三 分析句段作用句段作用分析就是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或段落,分析其在全篇结构思路中的作用,这些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子或段落,它们在结构上、内容上有特殊作用,表达上富有特色。 掌握“五大常考句段”分类作用开篇①开篇点题,往往是总领全文,点明主旨,或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情感(奠定感情基调)。②开篇不点题,则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作铺垫。③开篇描写景物,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从景物描写上看,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渲染)某种氛围等。④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开篇抒情,引起读者共鸣;抑扬开篇,强化读者印象中间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总结上文,领起下文),起过渡作用。②内容上扩展思路,丰富内涵(由写景转向抒情、由叙述转向议论、由正面转向反面等)结尾①篇末点题,卒章显志。②升华情感,深化主题。③照应前文,结构严谨。④发人深思,意蕴深远(给读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间)文中的引述性、插入性材料(语句、故事等)①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②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③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④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⑤名言:表明……观点,论证观点、阐明事理,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反复出现的句子①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②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③在表达上,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分析句段作用“三维度”维度关注点内容、主题方面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该内容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结构、思路方面结构角度可考虑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作铺垫、照应、过渡、总结上文等作用,还要考虑与标题的关系(如点题);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表达、效果方面表达角度可考虑句段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及其表达效果,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达上的特点,这一点应视具体句段而定;效果角度可考虑读者情感(心理),从这个角度可考虑有加深 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发人深思、催人想象等作用解答句段作用题“三步骤”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审题要关注三点:①句段位置;②答题方向;③提示或暗示性语言。其中“答题方向”最重要,如笼统地问有何作用(妙处)或综合问为什么要从××写起,综合问需要从内容、结构、表达等多角度回答。如只问结构上的作用,则只需从结构上作答。第二步:阅读句段本身,抓住位置考虑。在整体把握全文思路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所给句段本身,通过阅读,明确它写了什么,主要包括陈述对象是什么、是怎样陈述的、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作者表达的感情是什么等。另外,还要考虑句段在文中的位置,因为位置不同,作用就不同。第三步:掌握解题的思维方向。句段作用题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考虑,作答时,注意结合文本内容从这两个方面深入分析。【链接教材】1.《荷塘月色》开头句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全文结构中有何作用?答案:①引领全篇,是文眼句;②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2.《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散文,为什么要在倒数第三段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答案:①作者意在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②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一笔,纵横议论,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线条之美梁 衡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这个瓶子惊呆了。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条对称的弧线。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我神魂颠倒,在手中把玩、摩挲不停。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初中学几何时就知道,空间中先有一个点;点一动,它的轨迹就生成了一条线。所谓轨迹者,只是我们的想象,或者是一物划过之后,在我们的脑海里的视觉驻留。原来这线条的美正在似有似无之间,是自带几分幻美的东西。主客交融,亦幻亦真,天光云影,想象无穷。正是因了它的来无踪,去无影,永不停,却又永无结果,也就让你永不会失望。线条,一种虚幻的、没有穷尽的,可以寄托我们任何理想、情感和审美的美。点动生线,线动生面,在大千世界里,这线永处于一种过渡之中。当它静卧于纸面时就 含而不露,或如枪戟之威,或如少女之娴;而一旦横空出世,就如羽镝之鸣,星过夜空。这线内藏着无尽的势能与动能。所以中国画的白描,不要颜色,也不要西画的透视、光影,只需一根线,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山水的磅礴雄浑。那线的起落、走势、轻重、弯曲等,居然能分出几十种手法,灵动地捕捉各种美感。叶落霜天,花开早春,大河狂舞,烈马嘶鸣。确实在大自然中,从天边群山的轮廓,到眼前的一片树叶、一枚花瓣,都是曲线的杰作。无论平面还是立体的艺术,一线便可定格一个美丽的瞬间,同时也吐纳着作者内心的块垒。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简直是一幅美人线描图。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写雪后西湖的风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你看一痕、一点、一芥、一粒,虽是文字,作者却如画家一般纯熟地运用了点和线的表现手法。线条既然有这样的魔力,便为所有艺术之不可或缺,或者算是艺术之母了吧。最典型的是书法艺术,洗尽铅华,只剩了白纸上一丝黑线的游走。那飞扬狂舞的草书,漏痕、飞白、悬针、垂露等等,恨不能将人间所有的线条式样收来,再融入作者的情感,飞墨于纸。或如晴空霹雳,或如灯下细语。就这样牵着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再如舞蹈,一个舞蹈家的表演实际上是无数条曲线在空间做着力与势、虚与实、有与无的曼妙组合,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视觉的叠加。正如纸上绝不会有两幅相同的草书,台上也绝不会有两个相同的舞姿。这永不休止的奇幻变化,怎么能不教你的神经止不住地兴奋呢。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色线条。线条魅力的最高体现在于我们的人体。人,除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外,还是世间高贵的审美对象。郭兰英唱:“姑娘好像花一样,小伙心胸多宽广。”奚秀兰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些都是在说他们身上阴柔至美或阳刚至强的线条。于是就专门产生了美术界的人体绘画、摄影、雕塑,舞台上的舞蹈、戏剧、模特,竞技场上的体操、健美、杂技等等。这些都是人对自身形体线条的欣赏、开发与利用。线的魅力不止于具体的人或物,还常常注入主观精神,可囊括一个时代,代表一个地域,成了一个国家或一段历史的符号。秦篆、汉隶、魏碑、唐楷,还有春秋的金文、商代的甲骨,这每一种字体的线条,就是贴在那个朝代门楣上的标签。新中国成立之初,林徽因受命参与设计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其时她已重病在身,研究出方案后便让学生去画草图。一周之后交来作业,她只看了一眼,便大声说:“这怎么行?这是康乾线条,你给我到汉唐去找,到霍去病墓上去找。”多年前,当我初读到这段资料时就奇怪,只用铅笔在白纸上勾出的一根细线,就能看出它是康熙、乾隆,还是大汉、盛唐?带着这个疑问,我终于在去年有缘亲到霍去病墓上走了一趟。那著名的《马踏匈奴》,还有石牛、石马等作品,线条拙朴、 雄浑、苍凉,虽时隔两千年,仍然传递着那个时代的辉煌、开放、不拘一格与国家的强盛。康乾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已是强弩之末,线条繁缛奢华,怎能表现当时新中国的如日初升呢?美哉!博大精深的线条。(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文末引入林徽因的故事有何效果?解题指津:第一步:明确句段位置,读懂句段内容。这是一道句段作用分析题,所引故事在文末,属于“结尾句段作用”分析题。本段的开头有线条“可囊括一个时代,代表一个地域,成了一个国家或一段历史的符号”这样的句子,列举林徽因的故事,是对这句话的印证。第二步:确定分析角度,结合文本分析。角度一:表达技巧上引用名人故事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文末引入林徽因故事的这段文字具有议论性质,用这个故事使文章生动,同时作为例证证明了线条可以体现时代的精神气质角度二:主题上文末文字表明,线条这一象征符号可以表现出当时新中国如日初升的形象。所以,这段引入的文字,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第三步:组织答案。答案:引用故事使文章生动,作为例证有力证明了线条可以体现时代的精神气质;深化了主题,借线条这一象征符号寄托对新生共和国的美好期待。[微提醒]解答这类题,不能只套用答题术语却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比如,有时只写了“引用故事可以使文章生动”,没有后面具体的分析,拿不到高分。这是因为没有读透文本。防止这一失误也不难,我们应做到阅读在先,读透文本,再结合文本分析即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火车穿越的身与心阿 来离开格尔木,从海拔4100多米的玉珠峰车站开始,我们一路都在用汽车追赶试运行的火车,借此反复感受青藏高原上从未有过的机械与钢铁巨大力量的冲击。我驾驶着吉普在高旷的青藏路上奔驰,一次次冲到火车前方,等待火车蜿蜒着驶近,感受火车从面前不远处轰隆着经过时,脚下的地面传导到心中的轻轻震颤,再目送它从某个山口处消失。然后,一踩油门,开始新一轮的追赶。这样直到海拔达到5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 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火车在亮闪闪的两股铁轨上呼啸而至时,内心的感觉远非兴奋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20世纪80年代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要去的那个地方,也就100来公里的路,现在最多两个小时就可以抵达。但在那个时候,公路正在修筑,一行人只能牵着驮着行李与书籍的马,翻越两座雪山,徒步三天时间。后来,我坐着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去过了很多地方。记得在美国的高原上,在科罗拉多州的某个地方,有一天我开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驱驰,公路两边的金黄秋草中不断有马匹出现,草原尽头是裸露着岩石筋骨的落基山脉,这景色自然就触发了一个旅人的思乡病,让我想起了景色相仿的青藏高原。有一次,在公路与铁路交叉处,我们停下车来,看长长的铁路线上,长长的一列火车在草原和积雪的山脉之间蜿蜒而过。那时,我就想,要是也有这样一条铁路穿过青藏高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当即,我就要求朋友帮忙退掉机票,要坐这条线上的火车,穿过落基山脉,直到美国的西部海岸。这是一种情感的代入法,这样,几乎就有了在青藏高原上乘坐火车的感觉。没有想到的是,才过了几年,就在青藏高原真切地看到火车奔跑了。此次青藏之行前,我正在我的小说中写到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马车在一个藏族村庄的出现:“此前村子里有马,也有马上英雄的传奇,但是没有车,没有马车。其实,不只是这个村子,方圆好几百里,上下两三千年,这个地区都没有这个东西。”“但是,有一天,突然就有马车出现了。”我怀着欣喜的心情,用天真的笔调在小说中描述这些新事物的出现。而且,也正是在文字展开的时候,我的确真切地体味到这些事物一出现,生活就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我在另一篇小说中这样描述一座小水电站的出现:“一双从来没有写下过一个字母的手合上了电闸,并把整个村落的黑夜点亮时,大家都有一种如在梦境的感觉。可这真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光亮。”这种光亮出现了,世界的面貌与人的内心都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是的,“变化”,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多么热爱这个字眼,而又深受着它的驱迫啊!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速度带来完全不同的时间感与空间感。从唐古拉山下来,离开藏北重镇那曲,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错。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望着湛蓝的湖水,湖对岸念青唐古拉山那些亘古如此的雪峰就度到心中来了。晚上宿在帐篷中,听风声呼呼地从半空中掠过,恍然看见传说中的巨灵披着宽大的黑色大氅在星空下飞翔。于是,身心又重新沉浸在古老的西藏了。醒来之后,似梦非梦的感觉消失了。穿上衣服来到曙色一点点降临的湖边,白天那些喧哗的游人消失了,湖岸深处,那些深浅不一的岩洞里有修行者的灯火在闪烁,身体处于这亘古的寂静之中,脑子里却轰轰然有火车隆隆地奔驰。几天来高度的兴奋过后,这时,身体的 内部突然有一种撕裂感。这在我,是一种熟悉的感觉。从理性上讲,我们应该为每一件新事物的出现而欢呼,而深受鼓舞。与此同时,在身体的深处,血液中有种古老的东西会起作用,会拉响警报,提醒我们出现了某种危机。这种感觉的出现是因为一些具体事情吗?是的,就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就在纳木错,看到的种种情形,有理由让我们感到处理不好,好的变化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关于这一切,大家都说得够多了。我真正想说的是,对于本人这样的青藏高原的土著来说,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不需要理由也会在身体中冲突起来,让人体会到一种清晰的撕裂的隐痛。因为血液深处,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整个青藏高原已经不可逆转地与现代文明遭逢到一起,而在身体内部,那些遗世独立的古老文化的基因总要顽强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天一亮,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心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情绪就消失了。虽然我知道,某一天置身于某一种特别的情境中时,这种情绪或许又会重新涌上心头。但一路往南,看到铁路在渐深渐低的峡谷中穿过一个个正在播种的村庄,直到拉萨在望,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选自《大地的语言:阿来散文精选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有删改)1.(分析行文思路)请简要分析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答案:①兴奋欣喜。在青藏路上追赶火车,感受力量和速度的冲击,因新事物出现而激动。②眷恋忧虑。停宿纳木错湖边,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带来撕裂的隐痛,为遭逢现代文明的古老文化担忧。③欢快高亢。回到青藏线上,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可逆转,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变化。2.(分析文章线索)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文章的?试简要分析。答案:以“我”的旅途为线索,同时穿插着“我”的心理活动。①从格尔木到唐古拉山,“我”的心情是兴奋喜悦的;②到藏北重镇那曲,“我”的心中充满着欣喜感叹;③到纳木错湖边,“我”开始眷念和担忧;④回到青藏线眼望拉萨,“我”的情绪欢快而高亢。3.(分析句段作用)文章在叙述追赶火车的过程中穿插了过去的经历和自己小说中的内容等,有什么作用?答案:①写徒步翻山,将过去的落后与现在的发达进行对比,表达对现代文明的期盼和赞美;②写在美国的经历,为青藏高原通火车作铺垫,表达其变化之快令人惊喜;③写小说的内容,虚实结合,突出新事物给现实世界与人的内心带来的深刻变化。课时质量评价(十五)分析思路结构(建议用时:3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莫高窟余秋雨 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公元366年,一个名叫乐樽的和尚来到这里。他在峰头四顾,突然看到奇景:三危山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在跃动,与西边的晚霞遥遥对应。当时的乐樽和尚,刹那间激动万分。他怔怔地站着,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手上的锡杖也变得水晶般透明。他有所憬悟,把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胜地。和尚发愿完毕,两方光焰俱黯,苍然暮色压着茫茫沙原。不久,乐樽和尚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他在化缘之时广为播扬自己的奇遇,远近信士也就纷纷来朝拜胜景。年长日久,新洞窟也一一挖出来了。上至王公,下至平民,或者独筑,或者合资,把自己的信仰和祈祝,全凿进这座陡坡。从此,这个山岙的历史,就离不开工匠斧凿的叮当声。我来这里时刚过中秋,但朔风已是铺天盖地。一路上都见鼻子冻得通红的外国人在问路,他们不懂中文,只是连声地喊着:“莫高!莫高!”声调圆润,如呼亲人。国内游客更是拥挤,傍晚闭馆时分,还有一批刚刚赶到的游客,在苦苦央求门卫,开方便之门。我不禁对着这堵山坡傻想: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比之于埃及金字塔,印度桑奇大塔,古罗马斗兽场遗迹,中国的许多文化遗迹常常带有历史层累性。别国遗迹一般修建于一时,兴盛于一时,以后就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中国的长城就不是如此,总是代代修建、代代拓伸。长城,作为一种空间的蜿蜒,竟与时间的蜿蜒紧紧对应。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阿房宫烧了,滕王阁塌了,黄鹤楼则是新近重修。因此,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圣迹,总是葆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因此,我不能不在这暮色压顶的时刻,在山脚前来回徘徊,一点点地找回自己,定一定被震撼了的惊魂。晚风起了,夹着细沙,吹得脸颊发疼。沙漠的月亮,也特别清冷。山脚前有一泓泉流,汩汩有声。夜已深了,莫高窟已经完全沉睡。第二天一早,我又一次投入人流,去探寻莫高窟的底蕴,尽管毫无自信。游客各种各样。有的排着队,在静听讲解员讲述故事;有的捧着画具,在洞窟里临摹;有的不时拿出笔记写上几句,与身旁的伙伴轻声讨论着学术课题。他们就像焦距不一的镜头,对着同一个拍摄对象,选择着自己所需要的清楚和模糊。莫高窟确实有着层次丰富的景深,让不同的游客摄取。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都未尝不可。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会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它们为观看者存在,它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一堵壁画,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才是这堵壁画的立体生命。游客们在观看壁画,也在观看自己。于是,我眼前出现了两个长廊——艺术的长廊和观看者的心灵长廊,也出现了两个景深——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 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宗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了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只要是知闻它的人,都会以一生来投奔这种仪式,接受它的洗礼和熏陶。这个仪式如此宏大,如此广袤。甚至,没有沙漠,也没有莫高窟,没有敦煌。仪式从沙漠的起点已经开始,在沙窝中一串串深深的脚印间,在一个个夜风中的帐篷里,在一具具洁白的遗骨中,在长毛飘飘的骆驼背上。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只是仪式,只是人性,只是深层的蕴藏。过多地琢磨他们的技法没有多大用处,他们的成功只在于全身心地朝拜过敦煌。离开敦煌后,我又到别处旅行。我到过另一个宗教艺术胜地,那里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思维机敏的讲解员把宗教故事与今天的社会新闻、行为规范联系起来,讲了一门古怪的道德课程。听讲者会心微笑,时露愧色。我还到过一个山水胜处,奇峰竞秀,美不胜收。一个导游指着几座略似人体的山峰,讲着一个个贞节故事,如画的山水立时成了一座座道德造型。听讲者满怀兴趣,扑于船头,细细指认。我真怕,怕这块土地到处是善的堆垒,挤走了美的踪影。为此,我更加思念莫高窟。什么时候,哪一个大手笔的艺术家,能告诉我莫高窟的真正奥秘?日本井上靖的《敦煌》显然不能令人满意,也许应该有中国的赫尔曼·黑塞,写一部《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把宗教艺术的产生,刻画得如此激动人心,富有现代精神。不管怎么说,这块土地上应该重新会聚那场人马喧腾、载歌载舞的游行。我们,是飞天的后人。(选自《文化苦旅》,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高窟具有历史层累性特点,生生不息,至今轰传,因而我们看莫高窟不是看标本,而是看生命。B.作者对探寻莫高窟的底蕴毫无自信,表现出作者的敬畏与谦逊,也表现出了莫高窟的底蕴深厚。C.文中脚印、遗骨等意象,沧桑却不凄凉,表现了莫高窟作为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对人们精神浸润之深。D.文章尾段意蕴丰富,寓指我们既是优秀文化的受益者,得其滋养,亦应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者。B 解析:“作者对探寻莫高窟的底蕴毫无自信”表述错误。从文本“第二天一早,我又一次投入人流,去探寻莫高窟的底蕴,尽管毫无自信”看,这只是作者表达对莫高窟敬畏的说法,不能理解为“毫无自信”。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乐樽和尚观三危山奇景开篇,构思独特,动人心魄,也增添了传奇色彩。 B.文中外国游客的呼喊和迟到游客央求的情景,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了莫高窟的魅力。C.倒数第三段运用设问,通过两个外国作家的作品,表达作者探究莫高窟奥秘的期望。D.文章融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在对现实与历史的观照中对莫高窟进行了文化阐释。C 解析:“通过两个外国作家的作品,表达作者探究莫高窟奥秘的期望”表述错误。根据文本“日本井上靖的《敦煌》显然不能令人满意,也许应该有中国的赫尔曼·黑塞,写一部《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把宗教艺术的产生,刻画得如此激动人心,富有现代精神”可知,第二个是中国作家作品。★3.文章写作者离开敦煌后到别处旅行的所见所感,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答案:离开敦煌后,作者所到之地或是宗教艺术胜地或是山水胜处,但却被过多地和社会现实、道德规范相联系,反衬出莫高窟给人的玄秘、洁净和高超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善的堆垒,挤走了美的踪影”的担忧,也表达了对莫高窟及其文化的景仰之情。4.余秋雨的散文被称为“文化散文”,本文的“文化味”是怎样体现出来的?答案:①从选材方面,莫高窟是历史文化遗迹,具有历史生命,一定程度上折射民族心理,作者以此为材,淋漓尽致地体现其作品的“文化味”。②从语言的角度分析,本文语言典雅灵动如诗。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得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富有了文采。例如“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宗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了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为我们展现了莫高窟的与众不同的美。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鲁迅先生的温柔叶浅韵近距离与鲁迅先生对视,已经10天了,这是先生留于人世的能量场,我有幸被吸纳。一出房间门,我就看见先生的像,悬于空中的先生有些虚幻。在这个以先生名字命名的文学院里,被各种大师拓宽的维度与自我的渺小像一对经典的矛盾。对立统一,又不断向前发展。先生的目光里,有威严和崇高,又似多了一种温柔和亲近,令我的呼吸中也有了些春天的芬芳。书本里,画册上,先生一张冷峻的脸,像是这世界与他有仇。与我在这里天天亲近的先生塑像,莫名的大不同。我忘记了他在《彷徨》《呐喊》中医治黑暗、腐朽和麻木,忘记了他曾怀抱“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肝义胆,忘记了他的作品被人称为匕首和投枪。窗外的风,正恣意地摇动嫩黄的柳条,玉兰多情,梅花呢喃,喜鹊喳喳。这样的时刻,适合怀念先生。坚硬中的温柔,像绝壁上生香的花朵,令人迷恋。当先生的爱情之花为许广平绽放时,一定像极了楼下盛开的梅。苦寒中的香气在阳光下翩翩起舞,清风与蝴蝶不请自来。他是她永远的小白象,她是他亲昵不尽的枭蛇鬼怪。称呼里收藏不住的爱,穿越时空,依然是完美 无比的品牌精神食粮。在惺惺相惜中,被人艳羡,也被人嫉妒。谁是谁一世未了的青梅,谁又会是谁一生要摆渡的桃花。只要是你,只要有你,万水千山飞不尽的才情,在一粥一饭里,在一纸一句里。而在先生与萧红的一段对话里,更让我看到一个情趣昂然的鲁迅。素知先生博学多才,在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头衔之外,还有翻译家、书法家的称呼,就是说起时尚衣着也头头是道。从样式说到颜色,从搭配说到装饰。他说衣着,讲美学,也在说生活露性情,先生全然成了时尚达人。有时,我也会看见一个顽劣的鲁迅先生,他看见有人随地小便时,用橡皮枪瞄准人家。他的心里不仅居住着温柔,还收藏着可爱,甚至还有些小淘气。当一个孩子身上自然流露的天性在一个成年人的身上呈现时,便变为一种喜剧的色彩,增添了更多的生活质感。先生走的时候正值壮年。55岁的年龄,正是智慧峰值期。临终遗嘱有7条,除了交代丧事从简,还交代幼儿周海婴“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还有一条说,对别人应许的事物不可当真。最后一条是:万勿接近“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鲁迅先生至死也是一个是非恩怨分明的人,记着人应许他的事物还没兑现,记着该报的仇恨一定要报。他与如今处处主张宽容,宽容到要把“看不惯别人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当座右铭的做法是多么格格不入呀。先生的温柔是有棱角的,有棱角的地方,自成方圆。翻阅历史典籍,从中国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的路上,什么妖魔鬼怪,狐媚幽仙,才子佳人。侠盗勇士,奴才无赖,他们自有高贵和卑贱的安身立命处。惟有先生温柔地看着世间万物的变化,不悲不喜,不怒不嗔。东西南北,各方各圆。生死之外,世间并无所谓大事。我在先生的塑像面前,再惊天动地的语言都已是多余。春光正好时,我恰好苏醒。窗外,春天正在画里。(选自2019年4月8日《文艺报》,有删改)5.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书本、画册中鲁迅先生那冷峻的面孔,但作者却另辟蹊径,从鲁迅文学院中的鲁迅塑像显露出的温柔的目光写起,让人耳目一新。B.“春天的芬芳”生动形象地揭示出鲁迅先生的温柔所具有的魅力,表明了作者走近先生之时内心充满了喜爱与钦佩之情。C.先生遗嘱里有对周海婴将来职业的要求,有对无原则主张宽容的痛恨。作者写这些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高超的智慧。D.作者视野广阔,穿梭在中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对先生温柔看待世界之一切的态度予以高度评价,情感真挚。C 解析:“作者写这些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高超的智慧”分析错误。由原文“鲁迅先生至死也是……自成方圆”可知,作者写鲁迅先生的遗嘱是为了表现鲁迅先生的温柔是有棱角的,凸显了他是非恩怨分明的性格特点。 6.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对窗外环境的细致描写,既点明了作者怀念先生的时间,也富有诗意,饱含深情。B.作者以“楼下盛开的梅”比喻鲁迅和许广平的爱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鲁迅和许广平爱情的美好。C.这篇文章以小见大,用含蓄深沉的语言,结合叙述、议论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温柔可亲的鲁迅。D.文章篇末点睛,升华了“我”对鲁迅先生的情感,同时结构上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C 解析:“用含蓄深沉的语言”错误,本文语言朴实,偶有清新明快。7.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中鲁迅先生的“温柔”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①与许广平的爱情中的温柔。②讲求情趣,会谈论衣着时尚和美学。③有孩子般可爱而顽劣的天性。④是非恩怨分明,其温柔有棱角,有棱角的地方自成方圆。★8.本文的中心内容在于写“鲁迅先生的温柔”,而结尾却写“我”在春光正好时恰好苏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答案:①“我”结束怀想,回到现实,此时的“我”对生活中的鲁迅先生又有了另一层面的认识和理解,丰富了鲁迅先生在读者心中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②“我”是在春天的芬芳中拉开了对温柔的鲁迅先生怀想的序幕,结尾时又写“我”在春光正好时恰好苏醒,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17 05:15:02 页数:20
价格:¥2 大小:123.4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