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古籍需不需要今译?或者说,为什么要古籍今译?这实质上关涉古籍今译的基本性质和根本目的,也是从事古籍整理的工作者经常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不仅在社会大众层面有疑问,就是专业内部,相关的疑虑也一直存在。严格地说,古籍今译乃是从20世纪才真正发展起来的。古籍今译的大规模展开则是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1985年,周林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为什么要搞今译?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无非是古为今用、传之久远。这是一桩严肃的学术问题,也是国家大事。”“古为今用、传之久远”也是整个古籍整理的根本目的。随后,一大批古籍今译的成果先后面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相应,围绕古籍今译,学术界做了很多深入的讨论。正是这些基本的认识甚至是论争,使得30多年来的今译工作始终有着理论的指导与理性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今天重新讨论古籍今译,无疑更是迫切而必要的。(摘编自马世年《为什么要古籍今译》)材料二: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了古文今译的“信、达、雅”标准,至今为人们所遵从。而通过何种方式做到“信、达、雅”,历来存在争议。比如直译和意译,鲁迅是主张“硬译”的代表,招来了众多的诟病,纯粹的直译已为学界所不取。但另一些完全不顾及原文,“六经注我”,天马行空,滥加发挥的今译同样也是不可取的。能直译者不妨直译,不能直译者须用意译,兼及二者,方为妥当。其他还有全译与选译的问题,是否文白对照的问题,是否注释和串讲的问题。我们的意见是,今译的原则既然是“取精”,就无须“用宏”,一般情况下应采取选译,慎用全译。译文忠实于原文是第一原则,因此文白对照必不可少。今译中原作信息的丢失是肯定的,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注释主要体现“汉学”方式,串讲主要体现“宋学”方式,各有所长,相得益彰。译文之外保留二者,可以适应各种文化程度的读者的需求,从多渠道体味原作意蕴,最大限度地接近文本真实。因此,应提倡注、译、解三者并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的介入,为古籍今译的外化提供了新的途径,甚至促成了古籍今译概念的延伸。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典籍里的中国》,对古籍的活化、诠释做了积极探索。故宫博物院利用丰富藏品,进行了现代方式的文创释义,意义重大。更多不同方式的 今译作品正在日益涌现,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摘编自尹波、郭齐《古籍今译的理论与方法》)材料三:古籍今译,是指把古籍翻译为现代书面语言,它是贯通古今的桥梁纽带,是古籍整理的重要形式。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是古籍今译的目的。传承古代文化,首先要阅读古籍,而古籍多用文言写成,语言成为今人阅读古籍的最大障碍。因此,好的古籍今译可以帮助今人真正地读懂古代典籍,理解古人思想,传承古代优秀文化。但是要做到“精译”,并不容易。一是如上所述之语言的差异,汉代哲学家王充早已感慨道“古今言殊,四方谈异”(《论衡•自纪》),前者强调其历史的变化,后者强调地域的差异,时间与空间的不同,有时甚至找一个准确的词语对应都颇为不易。所以古籍今译中这方面的问题最大,译文不准确使今人理解古籍出现了许多偏差。二是文体的差异,古代的文体,虽尽可以“文”概之,从萧统所编《文选》到姚鼐所编《古文辞类纂》均称“文”,但在这一“类”称之下,《文选》尚有38种文体,《古文辞类纂》合并为12种,每一种文体都有着特殊的写作要求,翻译时便不可等同视之。散体之文,相对而言今译较为成熟,可操作性比较强,一一对应的方式也可使文意呈现出来。韵体之诗与词,往往声韵谐和,联想超迈,意象连缀,风格多样,因而即使译文中补充出其字面不见的意义,也难以充分展示出诗词含蕴的意味。三是书面语言的要求,古籍今译是对原文的遵循,也是对原文的创造,它要遵循原文的思想与表意,又要以现代汉语的规范将这种思想与表意雅致地传达给今人。古人作文往往言简意赅,言约义丰,而古今语言在文意关系、口吻语气等方面的表达又有所不同,因而遵循原文之意,就要把原文的内容完整呈现出来,把原文的联系明确地建立起来,把原文的语气正确表达出来。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典籍,许多都是“树德建言”“自铸伟辞”之作,语言凝练,含蕴丰富,所以人们一直探索着如何通过古籍今译让后人更好接受的方法,并付诸实践。(摘编自张庆利《古籍今译的优劣与问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严复至今——信、达、雅——为人们所遵从B.古籍今译——“硬译”——众多诟病C.古籍今译——“六经注我”——不可取D.古籍今译——多媒体介入——均为精品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古籍今译是从20世纪才真正发展起来的,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大规模展开,“古为今用、传之久远”,是古籍整理的根本目的。 B.古籍今译的成果产生了重要影响,学界围绕古籍今译做了很多深入的讨论,讨论形成的基本认识对今译工作始终有指导意义。C.学者对古籍今译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存在很多争议,其中围绕直译和意译的争议尤其突出,学界大多认为应采取直译。D.古籍今译是贯通古今的纽带,是传承古代文化的重要方式,但其“树德建言”“自铸伟辞”的内容,是今人阅读的最大障碍。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分析了古籍今译的原因,回顾了古籍今译的发展历程,并通过专家的讲话引出其目的是“古为今用、传之久远”。B.材料二分析了古籍今译诸多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重点讨论了直译与意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古籍今译的看法。C.材料三认为古籍今译是古籍整理的重要形式,有利于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要做到“精译”却存在语言、文体等差异。D.材料一提纲挈领,从总体上说为什么要古籍今译,材料二论述的是古籍今译所采取的方法,材料三论述的是优劣问题。4.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古籍今译应该采取的方法。5.评价一部古籍今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答案】1.D2.A3.B4.①忠实于原文,文白对照必不可少。②取“汉学”“宋学”之所长,注释主要体现“汉学”方式,串讲主要体现“宋学”方式。③注、译、解三者并用,以适应各种文化程度的读者的需求。④引入多媒体,进行现代方式的文创释义。5.①译文的语言是否准确。译文的语言是否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语言的历史变化和地域差异。②译文是否符合古籍的文体特点,尤其是能否充分展示出诗词含蕴的意味。③译文能否以现代汉语的规范语言将原文的思想与表意雅致地传达出来。【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D.“均为精品”错误。文中材料二只是列举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典籍里的中国》,以及故宫博物院利用丰富藏品进行现代方式的文创释义两个成功的例子,并不意味着其余的也“均为精品”。故选D。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B.“讨论形成的基本认识对今译工作始终有指导意义”错误。材料一第3段原文“正是这些基本的认识甚至是论争,使得30多年来的今译工作始终有着理论的指导与理性的思考”表明,“有指导意义”的只是“30多年来”。C.“学界大多认为应采取直译”错误。材料二第1段原文“纯粹的直译已为学界所不取”,表明学界并不看好直译。D.“但其‘树德建言’‘自铸伟辞’的内容,是今人阅读的最大障碍”错误。材料三第1段原文“而古籍多用文言写成,语言成为今人阅读古籍的最大障碍”表明成为“今人阅读古籍的最大障碍”的,是古籍的文言语言,不是内容。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分析和评价的能力。B.“分析了古籍今译诸多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错误。材料二第一段分析了“直译和意译”“全译与选译”“文白对照”“注释和串讲”等诸多方法,对于“直译和意译”,作者分别指出“直译”“硬译”“天马行空,滥加发挥的今译”的不足,并没有分析其优点,而对于“全译与选译”“文白对照”“注释和串讲”等方法,也没有分析其“不足之处”。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译文忠实于原文是第一原则,因此文白对照必不可少”可知,要忠实于原文,文白对照必不可少。由“注释主要体现‘汉学’方式,串讲主要体现‘宋学’方式,各有所长,相得益彰”可知,要取“汉学”“宋学”之所长,注释主要体现“汉学”方式,串讲主要体现“宋学”方式。由“译文之外保留二者,可以适应各种文化程度的读者的需求,从多渠道体味原作意蕴,最大限度地接近文本真实。因此,应提倡注、译、解三者并用”可知,需要注、译、解三者并用,以适应各种文化程度的读者的需求。由“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的介入,为古籍今译的外化提供了新的途径,甚至促成了古籍今译概念的延伸”可知,需要引入多媒体,进行现代方式的文创释义。【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了古文今译的‘信、达、雅’标准,至今为人们所遵从”“但是要做到‘精 译’,并不容易。一是如上所述之语言的差异,汉代哲学家王充早已感慨道‘古今言殊,四方谈异’(《论衡·自纪》),前者强调其历史的变化,后者强调地域的差异,时间与空间的不同,有时甚至找一个准确的词语对应都颇为不易”可知,译文的语言是否准确是评价古籍今译本是否优秀的一个标准,译文的语言是否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语言的历史变化和地域差异。由“韵体之诗与词,往往声韵谐和,联想超迈,意象连缀,风格多样,因而即使译文中补充出其字面不见的意义,也难以充分展示出诗词含蕴的意味”可知,译文是否符合古籍的文体特点评价古籍今译本是否优秀的第二个标准,尤其是能否充分展示出诗词含蕴的意味。由“三是书面语言的要求,古籍今译是对原文的遵循,也是对原文的创造,它要遵循原文的思想与表意,又要以现代汉语的规范将这种思想与表意雅致地传达给今人”可知,译文能否以现代汉语的规范语言将原文的思想与表意雅致地传达出来是评价古籍今译本是否优秀的第三个标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悲咒丛桦一十年前,我去采访石马街一位老太太。那年她77岁,1947年的秋天,23岁的她与21岁的表弟结婚。他们的婚事是双方父母多年前的约定。结婚18天后新郎去邻县办事,后来便随大哥二哥去了台湾,从此不得再见。此后的六十多年中,她做梦都想见到丈夫,直把一头青丝熬成银发。“我一定要去台湾找他。”采访中,她不停地重复这句话,以至我马上想起“死不瞑目”这个词,以至我采访结束后多年都被这句话揪着。这不是小说。这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现实。她丈夫的确在台湾,也曾在去台湾后给她写过一封信,在信中,丈夫告诉她“回来遥遥无期,不要等我,你另寻幸福”。但她认为分别是暂时的,是战争造成的,丈夫一定会回来。她说,他走那天早上,还笑着对她说,你在家,要好好照顾老人,我办完事就回来。上个世纪80年代,她丈夫与石马街的亲戚屡通音讯,却没有给她任何消息。他对她这种铁铸般的死默,更坚定了她的信念。她要去台湾,要找到他,要问着他。“这无法实现。”我想。二老太太满脸网纹,但面目可亲,没有丝毫我想象的怨妇神情。她始终微笑着向我回忆,即使说到断肠处也不落泪,真是坚贞。她家摆设简陋,连电视也没有,卧室的墙上挂着几个木制相框,每个相框里面都 是丈夫的照片,都是同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丈夫寄给石马街的亲戚的,她要了来翻拍放大的。照片里的人五十多岁的样子,五官端正,戴着黑框眼镜,微胖的,没有笑意。建国后,大嫂二嫂相继改嫁,公婆爹妈也都劝过她。她本可以生儿育女,过上热气腾腾的红火日子,儿孙绕膝,颐养天年。但她不,只是等。石马街是这县城中一条古老的街,凡住在这条街上的人,多数是县城的原住民。石马街没有马,有一排国槐树,开淡绿色的小花,一边开,一边落,使八月的石马街仿佛总是下着零星小雪。有一个终年咳嗽的老汉,永远穿着黑色的衣服,永远一个人,永远咳嗽着向南一趟,向北一趟,西天的太阳被他的咳嗽一声一声震下去。除此之外,石马街有一户人家,常播放大悲咒,那招魂似的声音使这里成为一个形散神不散的大千世界。那纶音佛语一响起,我便叹想,人生于世,为什么这样的缥缈。那老汉,那放大悲咒的人,那老太太都还在吗?石马街是一条带发修行的街吗?三四月的一天,一位朋友突然向我爆料:“老太太去台湾回来了!”我登时热泪盈眶,同时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百年不遇的重大社会新闻!这将是我采访史上空前绝后的事件!这真是一个让人飙泪的喜剧!我的脑中立刻出现无穷的问号:她还活着?她丈夫也活着?她丈夫成家了没有?为什么不与她通音讯?于是十年后,我再次来到她家。门开了,一张慈悲的脸马上与十年前我的记忆重合,只是她的笑容深了。她已经不记得我,但听说我的来意后,马上扯着我的手,叫我“丛姑娘”。一刹那我觉得仿佛穿上古装,进入了“三言二拍”。说起台湾之行,她幸福、喜悦,说自己“终于从地狱里走出来了”。四年过八旬之后,她感到去日无多,更因病痛缠身,生活不能自理而开始绝望,常对照顾她的邻居说:“死了吧!死了吧!死了吧!”谁知绝处逢生,今年春天,一位陌生的好心女士帮她圆了梦,资助并陪同她飞往台北。她找到他了。出人意料的是,自21岁来到台湾,他竟也从未再娶,一直单身,在台北市北投区他的家中,她看着他,轻声叫着他的名字说:“我来看你了。”她叫得那么自然亲密,一如六十多年前。他愕然。 她笑着,说:“我想见到你,我想你呀!”她坐向沙发,就像那是她家的沙发。他拍拍她的胳膊说:“没事你走吧,我要吃饭了。”她依旧笑意盈盈地看着他说:“我和你一起吃。”……她选择性地告诉我他们见面的情形,隐去了他的绝情话。包括他说:“我不认识你,”包括谈起父母和家乡时,他说:“我没有父母,没有家。”这些,她没有说,她只是认真地用她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不止一次地向我还原那个他轻轻拍她胳膊的动作。我问:“你哭了吗?”她说:“没哭,我笑着。”“他那个家脏的,乱的,比我这个家还脏还乱,一看就是一个人……”向我说起他的困顿孤苦时,她终于下泪。采访结束时,老太太问我:“你说怪不怪,怎么他也是一个人呢?”我想了想,说:“他心里有你,记着你。”她含笑点头,竟有些羞意。一个没有再娶,一个没有再嫁,这使她百感交集,觉得脸上有光,同时又给她带来希望。她一直活在自己一厢情愿的幻象之中。她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悲剧,不是战争的悲剧,是爱与不爱的悲剧。她不能理解,同是形影相吊,他的痛苦其实比她更为深重,天涯沦落,家业荒芜,无力衣锦还乡,他早已万念俱灰。于是60年前,她自喜郎君如意,他无奈奉命成婚;60年中,她心心念念,他无影无踪;60年后,她跋山涉水,他拒之千里。从台湾回来后,邻居都以为她了却心愿,身体和精神会垮了,商量把她送敬老院,但她仿佛活回来了,一扫沉沉暮气,变得神采飞扬,说:“我不去敬老院,我要在家等他回来。”(选自《视野》,有删减)【注】大悲咒:《大悲咒》是佛教经文,佛教徒认为虔心持诵可以消障除难、得善遂愿。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丈夫与石马街的亲戚屡通音讯,却没有给她任何消息”,这一举动暗示了老太太已经被丈夫抛弃,这不是战争的原因,而是下文说的“万念俱灰”的原因。B.落花的国槐树、终年咳嗽的老汉、经常播放的大悲咒,使文中的石马街成为了一个仿佛静止的,循环往复的世界,为老太太悲剧的一生渲染了氛围,引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C.“我”初听台湾重逢时认为这是个“令人飙泪的喜剧”,为老太太欢喜,当再次采访时,敏锐地发现她 有选择性地隐藏了台湾之行的痛苦,确认这是一个无奈的爱情悲剧。D.了却心愿的老太太“一扫沉沉暮气,变得神采飞扬”,她又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等她的丈夫回来。她最终消除了人世间的一切变故,继续等待。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用“我”的视角叙述老太太的故事,“我”的情绪随着情节的推进而波动,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和可读性。B.一连串关于老太太“台湾行”的问句,且独立成段,突出了“我”对老人台湾之行的惊奇和喜悦,也引发了读者的好奇。C.小说现实与回忆不断交织,使读者更加全面认识老太太的一生,也使故事更加完整,情节波澜起伏。D.题目“大悲咒”不仅使故事充斥着浓浓的佛教悲悯的氛围,也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放下”的人生哲学。8.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现实”这句话的内涵。9.你怎么看待老太太对爱情的坚贞,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6.A7.D8.老太太对传统价值观和爱情理想的坚守,这种坚守造成的人生悲剧,是一种现实,不是虚构。9.观点一:老太太对爱情的执著和坚守,是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虽是悲剧,但有一种古典主义的美,内心的坚定能让她最终消除人世间的一切变故,得善遂愿,得到护佑。观点二:这是一个无奈的爱情悲剧,丈夫的无爱和绝情让老太太对爱情的坚守和等待变得毫无意义。【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A.“是下文说的‘万念俱灰’的原因”错误,原文“她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悲剧,不是战争的悲剧,是爱与不爱的悲剧”,作者认为,他们的悲剧,是爱与不爱的悲剧,丈夫不爱妻子。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D.“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放下’人生哲学”理解错误,大悲咒代表作者对其近乎倔强的坚守的悲悯,不 是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放下”的。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文中提到老太太的故事“不是小说。这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现实”,结合老太太的故事来看,她一生守护着自己的婚姻和爱情,坚守的爱情最后是一种悲剧结局,这也是一种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不是小说”“是……现实”意味着这种人生悲剧是一种现实,它不是虚构的;“古典主义”指的是老太太对传统价值观和爱情理想的坚守。【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观点一:结合“此后的六十多年中,她做梦都想见到丈夫,直把一头青丝熬成银发”“我一定要去台湾找他”“他对她这种铁铸般的死默,更坚定了她的信念。她要去台湾,要找到他,要问着他”“但她不,只是等”可知,石马街一位老太太与丈夫分离六十多年,却依然执着地等待,梦想着见到丈夫,去台湾找他,这是一个女人对对爱情的执著和坚守,是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这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现实”“一位陌生的好心女士帮她圆了梦,资助并陪同她飞往台北”“一个没有再娶,一个没有再嫁,这使她百感交集,觉得脸上有光,同时又给她带来希望”“她仿佛活回来了,一扫沉沉暮气,变得神采飞扬,说:‘我不去敬老院,我要在家等他回来。’”她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丈夫,尽管这是一个爱情的悲剧,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了爱情,但老太太又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等她的丈夫回来,她最终消除了人世间的一切变故,继续等待,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是坚定的,也是幸福的,最终得善遂愿,得到护佑。观点二:结合“她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悲剧,不是战争的悲剧,是爱与不爱的悲剧”“60年前,她自喜郎君如意,他无奈奉命成婚;60年中,她心心念念,他无影无踪;60年后,她跋山涉水,他拒之千里”可知,丈夫与她之间没有爱情,这是现实,也是她悲剧的根源,所以她的等待和坚守也只是她的一厢情愿,没有任何意义。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道少纯厚,好学善属文,不耻恶方食,负米奉亲之外,惟以披诵吟讽为 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天祐中,刘守光号为幽州掾。守光引兵伐中山,访于僚属,道常以利害箴之,守光怒,置于狱中,寻为人所救免。守光败,监军使张承业征辟为本院巡官。承业重其文章履行,甚见待遇。承业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记。时庄宗并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郭常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遽命道对面草词,将示其众。道执笔久之,庄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对曰:“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今大王屡集大功,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幸熟而思之,则天下幸甚也。”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为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时契丹方盛,素闻道名,欲掠而取之,会边人有备,获免。明宗入洛,遽谓近臣安重诲曰:“先帝时冯道郎中何在?”重诲曰:“近除翰林学士。”明宗曰:“此人联素谙委,甚好宰相。”俄拜端明殿学士,端明之号,自道始也。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皆与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镇之。一日,道因上谒既退,明宗顾谓侍臣曰;“冯道性纯俭,顷在德胜寨居一茅庵,与从人同器食,卧则刍藁一束,其心晏如也。”道尤长于篇咏,秉笔则成,典丽之外,义含古道,必为远近传写。晋少帝即位,加守太尉,进封燕国公。道会问朝中熟客曰:“道之在政事堂,人有何说?”客曰:“是非相半。”道曰:“凡人同者为是,不同为非,而非道者,十恐有九。昔仲尼圣人也,犹为叔孙武叔所毁,况道之虚薄者乎!”然道之所持,始终不易。道历任四朝,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以持重镇俗为己任,未尝以片简扰于诸侯。(节选自《旧五代史·冯道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B.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C.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D.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敌人/若知/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辟”即“微辟”,是汉代报用人才的一种制度,至常征召称“微”,官府征召称“辟”。B.“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此用“衣冠”指士以上的服装,文中用“衣冠”指代缙绅和士大夫。C.“太尉”,古代官职名称,是辅佐整市取向武自,汉孙“大司马”,唐宋时定为最高级武官。D.“中书”,中书令的简称。隋唐以中书令、特中、简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冯道喜欢读书,文采斐然。从小以读书为乐,善于写作,特别擅长韵文歌赋,所写文章典雅清丽,被人们传诵。B.冯道有胆有识,敢于直言。在庄宗发怒时,身为太原掌书记他能够挺身而出,权衡利弊,使庄宗息怒,也替同僚解了围。C.冯道身居要职,提携贤良。对有才能、有抱负,向来相识的穷书生也加以重用,对行为浮躁的人一律贬抑不用。D.冯道正视荣誉,坚守正道。面对人们对他毁誉参半的状况,他以圣人孔子自比,表现出了淡泊名利的胸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负米奉亲之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2)凡人同者为是,不同为非,而非道者,十恐有九。14.选文注重从侧面刻画冯道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10.B11.C12.D13.(1)除奉养父母外,只是读书吟诗,即使大雪封门、尘垢满席,也依旧安然。(2)凡是人,与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认为正确,不同的就认为错误;而认为我错的人,十人里恐怕有九人。14.①以长官、皇帝赏识重视他的文采,人们传抄他的文章,侧面刻画他擅写文章,才华横溢的形象;②以契丹欲抢走他、明宗询问并夸赞他,侧面塑造他的威名昭著、品行优良的形象;③以明宗的话语,侧面塑造他安贫乐道的形象。【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刚刚平定南方寇乱,崇韬所谏,未必失当,拒绝他可以却不可用刚才那番话挑起众议。敌人若是得知,便会说大王您这里君臣不和了。“向来之言”作“以”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不可”修饰“以向来之言”,排除A;“敌人”作“若知”的主语,在其前断开,排除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唐宋时定为最高级武官”错误,唐时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品级虽 高,无实际职事,一般只是作为加官,宋初三师三公只是作为升迁资序所用,并无执掌。徽宗年间重定武官制度后,太尉成为武阶官之首。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他以圣人孔子自比,表现出淡泊名利的胸怀”错误,原文“昔仲尼圣人也,犹为叔孙武叔所毁,况道之虚薄者乎”,不是拿孔子自比,而是说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尚且受到非议,何况我自己这样浅薄的人呢?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得分点:(1)“负米奉亲”,典故,指孝顺地奉养父母;“虽”,即使;“户”,门;“湛如”,安然。(2)“是”,正确;第一个“非”,错误;第二个“非”,认为……错误,非议。【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描写手法,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侧面刻画”,则须找出他人评价、旁人对他的态度或其他人与他对比等句子。从“监军使张承业征辟为本院巡官。承业重其文章履行,甚见待遇”“庄宗并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可见,他的文章才华让他得到长官看重,庄宗也把笔墨之事交托给他,侧面塑造出他的才华出众。“时契丹方盛,素闻道名,欲掠而取之,会边人有备,获免”“明宗入洛,遽谓近臣安重诲曰:‘先帝时冯道郎中何在?’重诲曰:‘近除翰林学士。’明宗曰:‘此人朕素谙悉,甚好宰相’”可见,敌人契丹试图掠走他,明宗进入洛阳后询问并表示自己向来知道他,并称赞他是个很好的宰相,可见他威名昭著、品行优良。“明宗顾谓侍臣曰:‘冯道性纯俭,顷在德胜寨居一茅庵,与从人同器食,卧则刍藁一束,其心晏如也’”,以明宗的话语,侧面塑造他安贫乐道的形象。参考译文: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冯道年少时,性情纯朴厚道,好学能文,不以衣食粗陋为耻,除奉养父母外,只是读书吟诗,即使大雪封门、尘垢满席,也依旧兴致盎然。天祐年间,刘守光担任为幽州掾。守光率领军队讨伐中山,在僚属寻访到他,冯道常用利弊的话来规劝他,刘守光生气了,把他投入狱中,不久被人救出免罪。刘守光失败后,监军使张承业征召他为本院巡官。张承业看重他的写文章的能力和品行,他很受优待。张承业不久举荐他做了霸府从事,稍后又任太原掌书记。其时庄宗占据河北,文牍事务 繁忙,都由冯道掌管。庄宗军队与梁军隔黄河相对峙。一天,郭宗韬以诸将校会餐人数过多,主管人供应不起,请稍减员,庄宗发怒说:“我想给那些为我效力的人管几顿饭,自己都做不得主,那么河北三镇就请三军另外选择一人任主帅,我请求回太原,以避贤让路。”随即命冯道当面草拟文书,以向部下宣告。冯道持笔呆了很久,庄宗严厉催促他,他缓缓起身答道:“我的职责就是掌管笔墨文书,岂敢不奉命从事。如今大王您屡建大功,刚刚平定南方寇乱,崇韬所谏,未必失当,拒绝他可以却不可用刚才那番话挑起众议。敌人若是得知,便会说大王您这里君臣不和了。希望再三考虑,那便是天下的万幸。”不久郭崇韬入朝致谢,因为冯道替他解了围。人们开始敬重冯道的胆识。当时契丹的势力正强,向来听说冯道的名声,想要掠夺获取他,恰逢边境的人有防备,因而得免。明宗入主洛阳后,立刻问近臣安重诲说:“先帝在位时的冯道郎中在什么地方?”安重诲回答:“不久前授翰林学士。”明宗说:“此人我久已熟知,是好宰相。”很快便拜冯道为端明殿学士,“端明”之号就是从冯道开始设立的。凡贫困微贱无所依恃却有才干、有抱负即使和他素来不相知的士人,他一律拔用;唐朝末年世族中子弟,行为浮躁的人他必定贬抑不用。一天,冯道上朝谒见退下后,明宗对侍臣说:“冯道的性情淳朴节俭,在德胜寨住在一座茅庵中,和下人用一样的器具饮食,睡觉时就躺在一把稻草上,他的心是如此的安然自若。”冯道尤其擅长饮用篇章,拿起笔就能写成,典雅工丽之外,含义颇有古风,一定会为远近之人传抄。晋少帝即位时,加封他为太尉,进封燕国公。冯道曾问朝中熟悉的人说:“我在政事堂,人们有什么说法?”客人说:“赞成和不赞成的各有一半。”冯道说:“凡是人,与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认为正确,不同的就认为错误;而非议我的人,十人里恐怕有九人。从前仲尼是圣人,尚且被叔孙武诋毁,何况像我冯道这样虚浮浅薄的人呢!”然而他所坚持的道义,始终不肯改变。他历任四个朝代,三次成为中书令,在相位上二十多年,把老成持重、抑制庸俗之风作为己任,不曾用书信干扰诸侯。(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高阳台·西湖春感①张炎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②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③,一抹荒烟。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④,草暗斜川⑤。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⑥。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注释】①张炎:南宋词人。宋亡后,家道中落。因不愿北向俯首事敌,长期寓居临安。②③断桥、西泠:均为西湖桥名。④韦曲:地名,在长安城南。⑤斜川:此处指西湖边文人雅士游览集会之地。⑥辛弃疾有“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15.下面对词的内容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从写景起笔,用平和舒缓的笔调写出春深美景,与结尾呼应,章法谨严。B.上阕六、七句,写春光已无几时,蔷薇转眼就要被风雨葬送,所以连春都怜惜即将凋零的蔷薇。C.“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既说现在的倦怠失意,又点出自己从前贵公子的身份。D.这首婉约词以细腻的笔墨写清丽柔美之景与深郁沉痛之思,于和婉中寓深意。16.有人评价张炎此词情感“郁之至,厚之至”。请分析诗歌是如何体现情之“郁”“厚”的?【答案】15.B16.郁,指沉郁;厚,指深厚。这里是评价本词情感浓厚沉郁之意。本词上片写春景,愉悦之情浓厚。“接叶巢莺,平波卷絮”“蔷薇”开处,令人“堪怜”,写莺歌燕舞、春意深厚,体现了“厚”字。春色无边,可惜“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可见惜春之情浓厚,东风已逝,蔷薇花开,只留下一抹荒烟。下片写国破家亡的哀伤之情,情感沉郁。“当年燕子知何处”用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诗意,见今昔盛衰。写尽漂泊在外,愁思满怀,怕见落花,怕听杜鹃啼叫。“见说”两句,以鸥之愁衬人之愁。“无心”两句,实写人之愁态。江山换劫,闭门醉眠,此心真同槁木死灰矣。末以撇笔作收,飞花、啼鹃,徒增人之愁思,故不如不闻不见也。体现了“郁之至,厚之至”的情感。【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B.“所以连春都怜惜即将凋零的蔷薇”分析错误。这里表达了词人惜春之意,原句“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是说,蔷薇开了,春已接近尾声,令人怜惜。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情感能力。题干要求分析此词情感“郁之至,厚之至”的特点。答题时,要先理解整首词的内容,然后抓住词中描写的景物所传达出的不同的情感,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并扣住“郁、厚”的特点。上阕起笔写景极尽赞美,“接叶巢莺,平波卷絮”,一派平和的深春美景,表达了看到美丽春景的愉悦之情,情感浓厚;“能几番游”笔锋一转,写到“东风”“蔷薇”暮春之景,体现惜春之情,情感也很浓厚;下阕“当年燕子知何处”化用“旧时王谢堂前燕”的典故点明故国之思,在这种情怀下“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就抒发了强烈的国破家亡的哀伤。这是宋亡后,作者重到西湖春景阑珊,而生亡国思。自南宋建都杭州,西湖是都人游乐宴会之地。起首三句即从游归著笔。“接叶”二句乃春晚之景。“接叶”用杜甫“接叶暗巢莺”诗句。“能几番游”二句,诵之使人有朝不保夕之感。“东风”二句尤令人怀好景无多之 惧。“蔷薇”开花于春末夏初,故有“到蔷薇春已堪怜”之句。过拍“万绿”八字,则将乱后西湖残破景象全面写出。换头以下,更将家国兴亡之感咏叹一番。“当年燕子”用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诗意,见今昔盛衰。“韦曲”本在陕西长安皇子陂西,唐时诸韦聚居之地。“斜川”在江西,陶潜有正月五日《游斜川诗》,此以古地寓南北沦丧,故有“苔深”、“草暗”之语。“新愁也到鸥边”仍归到游湖有感。“无心”二句正感伤之情绪。“飞花”、“啼鹃”,虽亦春晚之物候,实指故宫人及遗民之流落者,曰“怕见”,曰“怕听”,作者之哀思深矣。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西湖春感,沈哀沁人。“接叶”三句,平起,点明地时景物。“能几番”两句,陡转,叹盛时无常,警动之至。“东风”两句,自为开合,寄慨京深。“更”字进一层写景,“万绿”八字,写足湖上春尽,一片惨淡迷离之景。换头承上,提问燕归何处。“但”字领两句,叹春去、燕去,繁华都歇。“见说”两句,以鸥之愁衬人之愁。“无心”两句,实写人之愁态。江山换劫,闭门醉眠,此心真同槁木死灰矣。末以撇笔作收,飞花、啼鹃,徒增人之愁思,故不如不闻不见也。结合以上分析,扣住“郁、厚”二字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具体写出了秦始皇实施的愚民政策。(2)美妙的音乐声能给人以想象,把人带到一个神奇的世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通过音乐声想象自己飞向了天庭。(3)“鱼雁传书”,体现了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传送极不便利时,人们渴望亲人消息的美好愿望,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有所体现。【答案】①.(于是)废先王之道②.焚百家之言③.女娲炼石补天出④.石破天惊逗秋雨⑤.鸿雁长飞光不度⑥.鱼龙潜跃水成文【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有:焚,娲,炼,鸿,雁,潜。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共20分)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62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困难,重重的困难,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双肩。但是,焦裕禄是带着《毛泽东选集》来的,他想,要想战胜灾害,必须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详尽地掌握灾害的底细,了解灾害的来龙去脉,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部署。 焦裕禄从困难中看到希望。在他倡议和领导下,一个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被制订出来。他带领干部调查研究、生产救灾,与兰考人民同甘共苦,开展“三害”斗争。兰考面貌在不断改变,然而他的肝癌病情却加重了。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不幸逝世。他倡导制订的改造兰考的蓝图已经变成了现实。兰考县粮食初步自给。焦裕禄同志,你没有辜负党的希望,你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你的任务,兰考人民将永远忘不了你。你不愧为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起来的好党员,不愧为党的好干部,不愧为人民的好儿子!你是千千万万在严重自然灾害面前,巍然屹立的共产党员和贫下中农革命英雄的代表。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修辞手法上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否定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选文对焦裕禄的称呼由前两段的第三人称到第三段变成第二人称,请简述不同人称的表达效果。【答案】18.句子用了反复和比喻修辞,强调困难重大,凸显人物承受的压力巨大。19.要想战胜灾害,如果不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不能详尽地掌握灾害的底细、了解灾害的来龙去脉,就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部署。20.运用第三人称叙述,可以更客观、真实地呈现事物,使焦裕禄的事迹和形象更具有说服力,更能打动人心。第二人称的运用:①增加亲切感,无形中拉近了读者与文章的距离,使读者迅速融入角色,把感情调动起来;②运用第二人称,好像是读者与人物展开对话,更有利于抒情,有呼告效果,把对焦裕禄的歌颂与悼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困难,重重的困难”,两次提到“困难”,用了反复的修辞,强调困难之沉重;“像一副沉重的担子”,本体为“困难”,喻体为“担子”,比喻词为“像”。把困难比喻为“担子”,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形象的展示出苦难之重大。反复与比喻的运用,凸显困难重重,人物承受的压力巨大。【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否定句为表示否定意思的句子,剧中要有否定性词语,比如不、弗否、非等。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否定句,但不能改变原意,可用双重否定“不……就不能……”。“要想战胜灾害”是叙述话题,不需要变动。“必须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详尽地掌握灾害的底细,了解灾害的来龙去脉,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部署”相应变为否定:如果不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不能详尽地掌握灾害的 底细、了解灾害的来龙去脉,就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部署。修改为:要想战胜灾害,如果不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不能详尽地掌握灾害的底细、了解灾害的来龙去脉,就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部署。【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述人称作用的能力。文中前两段运用第三人称叙述,叙述的是焦裕禄生前的事情。“他想,要想战胜灾害”“在他倡议和领导下,一个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被制订出来”“他带领干部调查研究、生产救灾”“他倡导制订的改造兰考的蓝图已经变成了现实”,客观、真实地呈现了焦裕禄在兰考做的一系列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这样叙述,使焦裕禄的事迹和形象更具有说服力,更能打动人心,使读者产生共鸣。第三段把叙述主人公直接称呼为“你”,增加亲切感,拉近了读者与文章的距离,让读者参与其中,使读者迅速融入角色,把感情调动起来,并融入文章中去,使读者能更好地体味其中的情感和深意,增强阅读效果;此时内容为对主人公去世后的关照,用“你”来叙述,“兰考人民将永远忘不了你。你不愧为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起来的好党员,不愧为党的好干部,不愧为人民的好儿子……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这些语句,有呼告的意味,好像是读者与人物展开对话,有利于抒情,把对焦裕禄的歌颂与悼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蔚然成风,由此兴起的古风插画借助互联网广泛传播,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也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古风插画起步虽晚,但一直在有序前进,它的发展是一个①的过程。一些作品从传统文人画中汲取营养,以水墨淡彩表达情感,营构意境;还有一些作品则继承传统工笔画的艺术精髓,以细腻的线条和雅致的色彩逼真地描绘艺术形象,打造的艺术形象可谓②。科技的发展也为古风插画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今,不少插画师都以电脑为主要工具进行插画设计。为满足“网生代”在创作中③的需求,3D插画、VR插画等各种不同形态被引入古风插画创作,使其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近期在短视频平台吸引百万网友关注的《山海经》系列3D插画,不仅辅以动态3D效果,带给读者全新的视觉体验,还融合中国传统文人画、民间美术画的绘画风格重新诠释了神话传说。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古风插画的受众多呈年轻化趋势,其创作者也以“90后”甚至“00后”为主。古风插画将传统底蕴和现代表达交融,唤起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1.循序渐进栩栩如生多种多样22.不仅融合中国传统文人画、民间美术画的绘画风格重新诠释了神话传说,还辅以动态3D效果,带给读者全新的视觉体验。【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处,根据语境,中国古风插画一直在有序前进,所以填“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步骤或程序逐渐推进或提高。第②处,根据语境,以细腻的线条和雅致的色彩逼真地描绘艺术形象,强调形象的生动,故填“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第③处,据语境,3D插画、VR插画等各种不同形态被引入古风插画创作使其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满足“网生代”在创作中的多种需求,因此此处填“多种多样”。多种多样:多方面的;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或有变化的。【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语序不当,原句两个分句的内容分别是“动态3D效果带给读者全新的视觉体验”和“融合中国传统文人画、民间美术画的绘画风格重新诠释了神话传说”,“不仅……还”表示递进关系;语段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古风插画以电脑为主要工具进行插画设计,3D插画、VR插画等各种不同形态被引入古风插画创作,据此看出划线句的语义重点应在“动态3D效果带给读者全新的视觉体验”上。因此“不仅……还……”关联词语后的两个分句应调换位置。修改为:不仅融合中国传统文人画、民间美术画的绘画风格重新诠释了神话传说,还辅以动态3D效果,带给读者全新的视觉体验。四、写作(本题共1题,共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破圈”是近几年网络流行的一个热词。“圈”是什么?通常认为,圈就是认知的集合,就是生活的轨迹与范畴。有人说,了解一个人,看他交往什么样的人、在什么“圈”里以及在所处的圈里的影响力即可。现在请你以一名大学新生的身份,给你高中时的好友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及看法。要求:选谁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是关于“圈”的阐述。由“破圈”引出“圈”是什么,有人认为可以通过某人所在的“圈”去了解一个人。从材料来看,实际上就是给出了一个“圈”的话题。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圈子;有着相同爱好、理想和追求的人会处于同一个圈子中;要想加入某个圈子,不妨先了解一下这个圈子是否适合你;圈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些圈子适合久留吗?我们需不需要“破圈”?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写作的范畴,如果笼统地说,就是关于“圈”的思考,我们可以谈对“圈”的认识和理解。比如说,科学家就会入科学家的圈子,艺术家就会有艺术家的圈子。有共同志趣爱好的人才会走到一起。比如我们宇宙飞船的研制者,他们肯定有他们的圈子,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共同的追求。当然,有些圈子可能会让人们误入歧途,或者身陷沉淖当中。比如“毛毛虫效应”中,毛毛虫们不去动脑思考,只是一味跟随前者,最终身陷绝境当中。好的圈子会助人成长,而坏的圈子会贻害无穷,因此入“圈”需谨慎,一旦发现不合适,应该马上从圈子中跳出来。写作任务要求以大学新生的身份给高中好友写信,也就是说,你步入大学,应该已经成年,大学与高中有所不同,相当于半个社会,我们的交际圈会更广泛,对于高中好友,你对“圈”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可以与朋友谈一下。写作时,可以先表明观点:人要勇于“破圈”,发展自我。文章主体可以正反对比。正面以“破圈”成功者为素材,反面以不破圈,只求舒适“躺平”者为素材。最后,照应开篇即可。立意:1.积极融入“圈子”,拥抱成功。2.顺应潮流,适应“圈子”。  3.“圈子”应常新,切莫去固守。4.莫让“圈子”束住手脚。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8-01 13:39:01 页数:19
价格:¥2 大小:51.7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