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泸县五中2023年春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管好。一、现代文阅读(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老龄化,在当代具有全球性趋势;关爱老年人生活,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话题。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目前生活状况整体较好。但本次调查对老年生活核心内容的语言生活仍缺少必要的关注。语言生活,简而言之就是以语言文字为桥梁而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个人活动。语言生活的质量高低和优劣对于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生活品质、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身心愉悦等都具有重要影响。②为了解老年人的真实语言生活状况,笔者课题组于2022年8月在江西、广东、江苏、重庆等省市的30余个城市和农村展开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455份。调查对象整体上是80岁以下、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人。③调查发现,部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在语言能力方面,多数老年人在社交中不存在语言障碍,但仍有37%的老年人在家庭之外的人际交往中经常存在因方言差异等带来的语言不通问题。在交际对象方面,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与中青年特别是青少年交流明显不够,83%的老年人很少与青少年交流,60%的老年人甚至与子女和孙辈的交流都比较少;70%的老年人表示与中年人交流有代沟,88%的老年人表示与青少年交流有代沟。在说话时长和交流意愿方面,46%的老年人表示每天说话的时间比之前减少了,43%的老年人表示主动交流的意愿比之前降低了。在网络交际方面,很多老年人会使用手机购物、查询信息、社交聊天、娱乐等,也有41%的受访老年人表示用手机只打电话,基本不会做别的事;会使用微信的老年人占47%,但会使用微博、邮箱等其他网络应用的老年人只占5%,88%的老年人还是习惯于使用电话进行联系和交际。在了解流行语和新词语方面,只有1%的受访者表示很熟悉,有84%的受访者表示基本不知道。④多数老年人从内心渴望跟上语言生活的时代步伐,但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原因的制约又使部分老年人不愿意积极参与社交语言生活。 ⑤生理老化导致老年人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所下降,如听力、视力、记忆力、发音能力、词汇检索能力、话题把控能力、语言产出流畅性、句法使用复杂性、语言理解准确性等方面,都随着年龄增长而有不同程度下降,这使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在社会交际中存在语言使用的实际困难。⑥社会角色的变化影响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环境和意愿。每个人一生中都要扮演很多社会角色,这些角色通常连续性地排列着,每个角色都和一定的年龄或生命阶段相联系。衰老会引发某些角色的丧失或中断,比如老年人从家庭、单位、社会的主角变为配角甚至“无角”,这往往成为部分老年人郁郁寡欢甚至自我封闭的重要原因。老年人构成一个亚文化群体,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可以找到共同语言,更容易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但与群体外人员有较明显的心理距离,因此老年人往往缺少与年轻人交际交流的主观动力,有时甚至刻意回避与年轻人的交流。⑦此外,很多随子女进城的老年人,由于环境陌生、方言障碍带来社交机会少、交谈对象单一、交谈话题狭窄等问题,可能会被无形地孤立,内心产生孤独,从而缺乏健康多彩的语言生活。(摘编自刘楚群、夏学胜《过好语言生活享受幸福晚年》)材料二:①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以上,该地区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较上年增加0.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较上年增加0.7%,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不仅中国如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老龄化形势尤其严峻。与此相应,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不可忽视。②如何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是老龄化社会各方必须思索的重要问题。对老年人语言衰老及障碍的研究,是提供语言训练、延缓衰老、促进积极老龄的基础;对老龄社会中老年人语言交际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和完善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信息交流渠道与方式、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前提。③目前,针对服务老年个体的语言需求、解决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国际上已形成专门的学科分支——老年语言学。该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老年人语言衰老与障碍的特征及机制,研究和解决老龄社会中的各类语言交际问题,研发延缓或改善老年人语言能力退化的服务或技术。我国老年语言学发展尚存在三个明显的“不平衡”:一是老龄社会语言问题的复杂性与老年语言学研究之间的不平衡;二是我国老年人改善语言生活质量的需求与研究成果应用范围及水平之间的不平衡;三是国外老年语言学发展水平与我国老年语言学现状之间的不平衡。④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发展老年语言学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已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要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等要求。这些均与解决老龄社会语 言问题、提供语言服务相关。⑤我国发展老年语言学,要率先攻克在老龄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语言学问题,主动服务“脑科学”等重大战略性科学攻关问题的研究等;持续开展应用性研发,如面向老年人的语言能力量表编制、提取相关老年疾病的语言标志物、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研发语言障碍的筛查诊断系统等;服务老龄化社会治理,积极开展社区语言认知障碍筛查、科普,参与老年友好型社区信息化建设,开设语言课程或活动以提升老年人语言素养和交际能力、促进积极老龄化。(摘编自黄立鹤《当你老了,语言也会衰老吗——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与我国老年语言学建设》)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生活品质、心理健康等取决于其语言生活的质量,提高老人语言生活质量才能让他们更好安享晚年。B.多数老年人渴望让自己的语言生活跟上时代,但现实并不乐观,因为他们受到生理老化、方言障碍等客观因素的影响。C.基于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的现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已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D.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发展老年语言学需要做许多方面的工作,持续开展应用性研发工作是重中之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角色的变化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其心理也随之发生改变,有的老人因此郁郁寡欢甚至自我封闭。B.在故乡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习惯了农村传统的社交方式,在跟随子女去城市生活后,可能感到孤独不适。C.推动老年语言学研究,建设老年语言学学科,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体现了学术研究服务国家的使命担当。D.为了解决我国老年语言学发展不平衡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信息交流渠道与方式。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关爱老人语言生活”的一项是()A.“父母在,不远游”,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回乡就业,实现游子和家人的“双向奔赴"。B.“不怕人老,就怕心老”,文东街道提供便捷场所,引导老年居民常出户、广交友、多唠嗑。C.“春蚕不老,夕阳正红”,“银发知播”借助网络平台,面向广大网友传授自己的毕生所学。D.“执着追求,甘于奉献”,上海民营企业家郝捷连续十六年向长宁爱晚亭敬老院捐款捐物。4.两则材料都引用了数据,请任选一处说明引用数据的作用。 5.假如你所在的学校组织研学活动,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发展老年语言学的调查报告。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这份报告的调查内容及相应建议。【答案】1.C2.D3.B4.示例一:材料一第二自然段,引用了关于课题组的调查范围、问卷回收情况和调查对象年龄情况的数据,真实、严谨、科学性强,说明该调查范围广、有效性强、可信度高、针对性强,体现了研究人员的科学精神。示例二:材料一第三自然段,引用了课题组关于老年人语言生活状况调查结果的详细数据,科学、直观、有说服力。说明我国部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大家关注。示例三:材料二第一自然段,引用了2022年末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及占比相关数据,真实、客观、严谨,有说服力。说明我国老龄化趋势显著,进而说明研究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十分有必要。5.调查内容:①从老年人的语言能力、交际对象、网络交际等方面分析老年人的语言生活存在的不足;②探究老年人语言衰老现象的产生原因。建议:①加大科研力度,改善学科发展不平衡,攻克老龄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语言学问题,持续开展应用性研发;②提高社区服务,积极开展社区筛查、科普,开设语言课程或活动以提升老年人语言能力。【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取决于其语言生活的质量”错误。从原文“语言生活的质量高低和优劣对于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生活品质、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身心愉悦等都具有重要影响”来看,“语言生活的质量”对老年人生存状况、生活品质、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身心愉悦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但不能说“取决于”,选项夸大其作用。B.“因为他们受到生理老化、方言障碍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错误。选项以偏概全,除客观条件外还有主观原因。D.“持续开展应用性研发工作是重中之重”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发展老年语言学具有独特优势”,“持续开展应用性研发工作是重中之重”无中生有。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D.“需要建立和完善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信息交流渠道与方式”错误。从原文“对老龄社会中老年人语言交际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和完善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信息交流渠道与方式、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前提”来看,“建立和完善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信息交流渠道与方式”的目的不是解决我国老年语言学发展不平衡问题,“对老龄社会中老年人语言交际问题的研究”是其前提。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B.街道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场所,引导老年人丰富自身的语言生活,体现了对老人语言生活的关爱。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方法作用的能力。示例一:材料一第二自然段“为了解老年人的真实语言生活状况,笔者课题组于2022年8月在江西、广东、江苏、重庆等省市的30余个城市和农村展开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455份。调查对象整体上是80岁以下、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人”,引用了关于课题组的调查范围、问卷回收情况和调查对象年龄情况的数据,真实、严谨、科学性强,说明该调查范围广、有效性强、可信度高、针对性强,体现了研究人员的科学精神。示例二:材料一第三自然段“在说话时长和交流意愿方面,46%老年人表示每天说话的时间比之前减少了,43%的老年人表示主动交流的意愿比之前降低了……”,引用了课题组关于老年人语言生活状况调查结果的详细数据,科学、直观、有说服力。说明我国部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大家关注。示例三:材料二第一自然段“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较上年增加0.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较上年增加0.7%,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引用了2022年末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及占比的相关数据,真实、客观、严谨,有说服力。说明我国老龄化趋势显著,进而说明研究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十分有必要。【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调查内容:由“调查发现,部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在语言能力方面,……但仍有37% 的老年人在家庭之外的人际交往中经常存在因方言差异等带来的语言不通问题。在交际对象方面,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对象主要是中老年人,与中青年特别是青少年交流明显不够……在说话时长和交流意愿方面……在网络交际方面,很多老年人会使用手机购物、查询信息、社交聊天、娱乐等,也有41%的受访老年人表示用手机只打电话,基本不会做别的事……”可知,从老年人的语言能力、交际对象、网络交际等方面分析老年人的语言生活存在的不足;由“多数老年人从内心渴望跟上语言生活的时代步伐,但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原因的制约又使部分老年人不愿意积极参与社交语言生活”“生理老化导致老年人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所下降”“社会角色的变化影响了老年人的语言生活环境和意愿”“此外,很多随子女进城的老年人,由于环境陌生、方言障碍带来社交机会少、交谈对象单一、交谈话题狭窄等问题,可能会被无形地孤立,内心产生孤独,从而缺乏健康多彩的语言生活”可知,探究老年人语言衰老现象的产生原因。建议:由“我国发展老年语言学,要率先攻克在老龄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语言学问题,主动服务‘脑科学’等重大战略性科学攻关问题的研究等;持续开展应用性研发,如面向老年人的语言能力量表编制、提取相关老年疾病的语言标志物、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研发语言障碍的筛查诊断系统等”可知,加大科研力度,改善学科发展不平衡,攻克老龄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语言学问题,持续开展应用性研发;由“服务老龄化社会治理,积极开展社区语言认知障碍筛查、科普,参与老年友好型社区信息化建设,开设语言课程或活动以提升老年人语言素养和交际能力、促进积极老龄化”可知,提高社区服务,积极开展社区筛查、科普,开设语言课程或活动以提升老年人语言能力。(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小芳汪曾祺小芳在我们家当过一个时期保姆,看我的孙女卉卉。从卉卉三个月一直看到她到两岁零八个月进幼儿园日托。她是安徽无为人。无为木田镇程家湾。无为是个穷县,地少人多。地势低,种水稻油菜。平常年月,打的粮食勉强够吃。地方常闹水灾。往往油菜正在开花,满地金黄,一场大水,全都完了。因此无为人出外谋生的很多。年轻女孩子多出来当保姆。北京人所说的“安徽小保姆”,多一半是无为人。小芳长得相当好看,高个儿,长腿,眉眼都不粗俗。她曾经在木田的照相馆照过一张像,照相馆放大了,陈列在橱窗里。她父亲看见了,大为生气:“我的女儿怎么可以放在这店让大家看?”经过严重的交涉,照相馆终于同意把照片取了下来。 小芳很聪明,她的耳音特别的好,记性也好,不论什么歌、戏,她听两遍就能唱下来,而且唱得很准,不走调。这真是难得的天赋。她会唱庐剧。木田镇有个庐剧团,小芳去考过。团长看她身材、长相、嗓音都好,可惜没有文化。小芳在庐剧团唱过几出戏。她父亲知道了,坚决不同意硬逼着小芳回了家。木田的庐剧团后来改成了县剧团,小芳的父亲有点后悔,因为到了县剧团就可由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吃商品粮。小芳如果进了县剧团,她一生的命运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她是很可能唱红了的。小芳在我们家干的活就是看卉卉。小芳看卉卉很精心。卉卉的妈读研究生,住校,一个星期才回来一次,卉卉就全交给小芳了。城市育儿的一套,小芳都掌握了。按时给卉卉喝牛奶,吃水果洗澡,换衣裳。每天上午,抱卉卉到楼下去玩。卉卉稍大一点,就带她到附近一个工地去玩沙土摘喇叭花、狗尾巴草。上了楼,一进门:“喝水,洗手!”卉卉洗手,洗她的小手绢,小芳就给做饭,蒸鸡蛋羹、青菜剁碎了加肝泥或肉末煮麦片、西红柿面条。小芳还爱给卉卉包饺子,一点大的小饺子。下午,卉卉睡一个很长的午觉,小芳就在一边整理卉卉的衣棠,缀缀线头松动的扣子,在绽开衣缝上缝两针,一面轻轻地哼着庐剧。到后来为自己的歌声所催眠,她也困了,就靠在枕头上睡着了。晚上,抱着卉卉看电视。卉卉看到电视里有什么新鲜东西,童装、玩具、巧克力,就说:“还没有这个呢!”她认为凡是她还没有的东西,她都应该有。卉卉有很多衣裳——她小姑、我的二女儿,就爱给她买衣裳,很多玩具。小芳有时给她收拾衣服、玩具,会发出感慨:“卉卉的命好,我的命不好。”小芳教卉卉唱了很多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小芳唱这些歌都带有一点忧郁的味道。有一次,小芳在厨房里洗衣裳,卉卉一个人在屋里玩。她不知怎么把门划上了,自己不会开,出不来,就在屋里大哭。小芳进不去,在门外也大哭,一面说:“卉卉!卉卉!别怕!别怕!”后来是一个搞建筑的邻居,拿了斧子凿子,在门上凿了一个洞。小芳把手从洞里伸进去,卉卉一把抓住不放。门开了,卉卉扑在小芳怀里。小芳身上的肉还在跳。小芳送卉卉上幼儿园。她用脚顶着教室的门,不让老师关,她要看卉卉。卉卉全不理会,头也不回,蹭蹭蹭蹭,走近她自己的小板凳,坐下了。小芳一个人回来。她的心里空了一块。小芳的命是不好。她才六个月,就由她奶奶做主,许给了她的姨表哥李德树。她从小就不喜欢德树,越大越不喜欢。李德树相貌委琐。他生过瘌痢,头顶上有一块很大的秃疤,亮光光的,小芳看见他就讨厌。李德树的家境原来比小芳家要好些,但是他好赌,程家湾、木田的赌场只要开了,总会有他。赌得只剩下三间土房。他不务正业,田里的草长得老高。这人是个二流子,常常做出丢脸的事。小芳十五岁的时候就常一个人到山上去哭。天黑了,她妈妈在山下叫她,她不答应。她告诉我们,她那时什么也不怕,狼也不怕。她自杀过一次,喝农药,被发现了,送到木田医院里救活了。小芳到底还是和李德树结婚了。领结婚证那天,小芳自己都没去,是她父亲代办的。李德树跟邻居借了几件家具,把三间土房布置了一下,就算办了事。小芳一天也过不下去,就天天回家哭。哭得父亲心也软了。妹妹小华后来对我们说:“究竟是亲骨肉呀。”父亲说:“那你走吧。不要从家里走。李德树要来要人。” 小芳乘李德树出去赌钱,从木田坐汽车到合肥,又从合肥坐火车到了北京。她实际上是逃出来的。过些日子,小芳的父亲来信,叫小芳快回来,李德树扬言,要烧他们家的房子,杀她的弟弟,她妈带着她弟弟躲进了山里。小芳于是下决心回去一趟。小芳这回有了主见了,她在北京就给木田法院写了一封信,请求离婚,并寄去离婚诉讼所需费用。小芳回到家里,李德树伙同几个痞子朋友,半夜里把小芳抢了出来。小芳两手抱着一棵树,大声喊叫:“卉卉!卉卉!”法院最终受理小芳的案子,判离,但要小芳付给李德树九百块钱。小芳的父亲拿出一点钱,小芳拿出她的全部积蓄,另外又借了一点钱,陆续偿给了李德树,小芳自由了。李德树拿了九百块钱,很快就输光了。小芳离开我们家后,到一家个体户的糖果糕点厂去做糖果,在丰台。糕点厂有个小胡,是小芳的同乡,每天蹬平板三轮到市里给各家送货。小芳有一天去看妹妹,带了小胡一起去。妹妹小华拿眼看了看小胡,说:“太矮了!”小芳说:“矮一点有什么关系,要那么高干什么?”据小华说:“小胡读过初中。我姐自己没有文化,特别喜欢有文化的人。”一次,小芳的三舅妈让她去相亲。这人是靠倒卖衣裳发财的,是程家湾的万元户。小芳说:“他就是亿万富翁,我也不嫁给他!”她妈说:“小胡家穷,只有三间土房。”小芳说:“穷就穷点,只要人好!”小芳和小胡结了婚,一年后生了个女儿,取名也叫卉卉。家里过不下去,小芳两口子还得上北京来找活干。不到一年,小芳又回去了,她想她的女儿。过不久,小胡也回去了,家里的责任田得有人种。听小华说,小芳现在生活很苦,有时连盐都没有。没盐了,小胡就拿了网,打一二斤鱼,到木田卖了,买点盐。小芳现在还唱庐剧吗?可能还会唱,在她哄孩子睡觉的时候。(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的小芳长得很好看,而且聪明,很有唱庐剧的天赋,在哄孩子时时常教孩子唱欢快的庐剧。B.小芳在六岁的时候被奶奶许配给表哥李德树,李德树相貌委琐,好赌,不务正业,小芳非常讨厌他。C.小芳结婚后逃到北京当了保姆,懂得了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几经波折,终于与李德树离了婚。D.小芳喜欢文化人,离婚后心甘情愿地嫁给了一个“读过初中”的“有文化”的同乡,继续过着穷困的生活。7.下列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描写了“我家保姆小芳” 的悲剧命运,写出一个女子对生活的抗争,凸显了生命个体在命运面前的弱小和无助。B.作者不惜溢词,直抒胸臆,夸小芳“长得相当好看”,接着又从正面描写“高个儿,长腿,长相不俗”,展示其肖像之美。C.小说善用细节描写,卉卉入托,小芳“用脚顶”门看卉卉刻画出她的留恋不舍;卉卉“头也不回”“蹭蹭蹭蹭”离开,表现卉卉的无情。D.小说写卉卉入托后,小芳到一家个体户的糖果蛋糕厂做糖果,认识小胡并和他结婚,为她后来依然穷困的生活埋下伏笔,突出悲剧性。8.小说行文中多次使用抑扬手法,请简要列举一例加以分析。9.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交代说“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了一个花环”,这篇小说结尾“小芳现在还唱庐剧吗?可能还会唱,在她哄孩子睡觉的时候”也同样使用了“曲笔”,请简要分析其妙处。【答案】6.A7.C8.小说典型地使用了抑扬结合手法。①小芳与李德树离婚后获得了人生自由,后来如愿嫁给了自己喜欢的小胡,爱情是甜美的,一年后生了个女儿也叫卉卉,这里使用了扬笔。②“小芳现在生活很苦,有时连盐都没有”,于是“小胡就拿了网,打一二斤鱼,到木田卖了,买点盐”,小芳的生活是艰难的,严酷的生活把她打磨成了一位彻头彻尾的农村妇女,这一段描述使用了抑笔。9.①呼应前文,使结构紧密,歌声袅袅,形成背景旋律。②唱庐剧成为她艰难人生中的精神支柱,赞美小芳坚韧乐观的品质。③结尾余味悠长,引发读者对人物的悲剧命运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④用想象的手法,给悲剧的人生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时常教孩子唱庐剧”错。原文“她不论什么歌、戏,她听两遍就能唱下来,而且唱得很准,不走调。这真是难得的天赋”“小芳教卉卉唱了很多歌”。据此看出,并非只唱庐剧。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表现卉卉的无情”错。原文“卉卉全不理会,头也不回,蹭蹭蹭蹭,走近她自己的小板凳,坐下了”,可看出应是表现小孩的懵懂无知。故选C。【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小说典型地使用了抑扬结合手法。①原文“小芳于是下决心回去一趟。小芳这回有了主见了,她在北京就给木田法院写了一封信,请求离婚,并寄去离婚诉讼所需费用”“小芳和小胡结了婚,一年后生了个女儿,取名也叫卉卉”,据此看出,小说写小芳与李德树离婚后获得了人生自由,后来如愿嫁给了自己喜欢的小胡,爱情是甜美的,一年后生了个女儿也叫卉卉,这里使用了扬笔。②原文“听小华说,小芳现在生活很苦,有时连盐都没有。没盐了,小胡就拿了网,打一二斤鱼,到木田卖了,买点盐”,由“小芳现在生活很苦,有时连盐都没有”“小胡就拿了网,打一二斤鱼,到木田卖了,买点盐”可看出,小芳的生活是艰难的,严酷的生活把她打磨成了一位彻头彻尾的农村妇女,这一段描述使用了抑笔。【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①原文结尾“小芳现在还唱庐剧吗?可能还会唱,在她哄孩子睡觉的时候”,前文写“小芳很聪明,她的耳音特别的好,记性也好,不论什么歌、戏,她听两遍就能唱下来,而且唱得很准,不走调。这真是难得的天赋。她会唱庐剧”,前后形成呼应。据此分析出,呼应前文,使结构紧密,歌声袅袅,形成背景旋律。②原文“小芳很聪明,她的耳音特别的好,记性也好,不论什么歌、戏,她听两遍就能唱下来,而且唱得很准,不走调。这真是难得的天赋。她会唱庐剧。木田镇有个庐剧团,小芳去考过。团长看她身材、长相、嗓音都好,可惜没有文化。小芳在庐剧团唱过几出戏”“小芳教卉卉唱了很多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小芳唱这些歌都带有一点忧郁的味道”。据此分析出,唱庐剧成为她艰难人生中的精神支柱,赞美小芳坚韧乐观的品质。③原文“可能还会唱,在她哄孩子睡觉的时候”,体现小芳忙碌而辛劳的悲苦生活。据此分析出,结尾余味悠长,引发读者对人物的悲剧命运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④原文写“小芳现在还唱庐剧吗”,作者提出了疑问,然后紧接着进行推测“可能还会唱,在她哄孩子睡觉的时候”,写出小芳在艰苦辛劳的日子里,凭自己的乐观坚韧会继续唱庐剧,给自己找寻精神的慰藉。据此分析出,用想象的手法,给悲剧的人生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雎至秦,王庭迎,敬执宾主之礼。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暗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B.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C.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D.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蹶,跌倒、绊倒,也指竭尽,文中指跌倒,与成语“一蹶不振”的“蹶”意思相同。B.保傅,是保官和傅官的统称,古代负责辅导太子等贵族子弟及未成年帝王的官员。C.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也代指朝廷和国家政权,在文中指后者。D.幸,侥幸,宠爱,文中指“宠爱”,与前文“先生乃幸至此”的“幸”意思一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王到庭院去迎接范雎,执行的是宾主的礼仪,屏退左右的人后长跪反复请教,这些都表现出对范雎的重视。B.范雎认为自己客居秦国,又认识到解决秦国问题会涉及秦国君臣和秦王的骨肉至亲,所以不想参与秦国政事。C. 范雎认为只要自己的主张对秦王有益,即使像箕子、接舆那样油漆涂身,也觉得是莫大的荣耀,不觉得羞耻。D.秦王被范雎的忠诚之言和对自己处境的分析打动,认为是上天派范雎来帮助自己保存宗庙的,再次悉心求教。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愿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也。(2)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14.范雎举“吕尚遇文王”事例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答案】10.B11.D12.B13.(1)我愿意献上一片浅陋的忠诚,却不知大王的心意如何,所以大王多次问我而不回答。(2)至于处境困难受辱的事,死刑、流亡的忧患,我不敢害怕。14.①想说明君臣初遇交情生疏。②想得到秦王重用再深入交谈。③表明自己会像吕尚辅佐文王一样,帮助秦王建功立业。【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先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事不论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希望先生全都教导我,不要再怀疑我了。“若此”作动词“言”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事”是下句主语,其前断开,排除AD“寡人”是“教”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理解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一蹶不振”:蹶,跌倒。跌了一跤,便缩回脚,再不敢迈步。比喻受到挫折就再也振作不起来了。B.正确。C.正确。D.“‘幸’意思一样”错误。宠爱;幸运,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句意:这是上天宠爱我的原因/先生竟然有幸到此。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不想参与秦国政事”错误。根据后文“愿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也”可知,并不是不想参与政事,而是不知道大王的心意如何。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陈”,陈述,献上;“陋忠”,浅陋的忠诚;“而”,表转折,却;“对”,应对,回答。(2)“若夫”,至于,像那;“穷”,处境困难、困厄;“辱”,被侮辱,受辱;“亡”,流亡。【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原文“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者,交疏也”可知是想借以表明自己和秦王初遇交情生疏。“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意思是,结果一谈就任吕尚做太师,用车载着和他一起回去,他们的交谈是深入的。可知是想借以表明自己也想得到秦王重用再深入交谈。“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意思是,所以文王果真在吕尚的辅佐下取得了成功,终于占有天下而成为帝王。可知是想以此表明自己会像吕尚辅佐文王一样,帮助秦王建功立业。参考译文:范雎来到秦国,秦昭王到庭院迎接,恭敬地执行采用了宾主的礼仪。看到的人无不改变脸色容颜。秦王屏退左右的人,宫中没有别人了,秦王跪着请求说:“先生拿什么来赐教本王?”范雎说:“哦,哦。”过了一会儿,秦王再次请求,范雎说:“哦,哦。”像这样多次。秦王直跪着说:“先生不肯赐教我吗?”范雎表示歉意说:“不敢这样啊。我听说当初吕尚遇到文王的时候,(身份)只是个渔父,在渭水北岸垂钓罢了。像这种情况,交情是生疏的。结果一谈就任他做太师,用车载着和他一起回去,他们的交谈是深入的。所以文王果真在吕尚的辅佐下取得了成功,终于占有天下而成为帝王。现在我是个客处他乡的人,与大王交情疏远,可是所想要陈述的,又都是纠正国君(偏差错失)的事,又处在您的骨肉至亲之间。我愿意献上一片浅陋的忠诚,却不知大王的心意如何,所以大王多次问我而不回答。大王真能按我说的去做,死亡不足成为我的担忧,流亡不足成为我的忧虑,浑身涂漆像生癞疮,披头散发发狂,不足成为我的耻辱。死亡,是人无法逃避的。处在必须一死的形势下,可以对秦国稍微有些益处,这就是我最大的希望了,我还忧虑什么呢?假如我能够像伍子胥那样进献谋略,就是把我禁闭起来,终身不再见大王,只要我的主张实行了,我忧虑什么呢?假如我可以跟箕子、接舆有相同的行为,浑身涂漆可以有益于贤明的君主(对贤明的君主有帮助),这就是我最大的荣耀了,又有什么耻辱呢?我所害怕的,只 是怕我死了以后,天下的人们看到我竭尽忠心而身体倒下,因此闭住嘴巴停住脚步,不肯到秦国了。大王上怕太后的威严,下受奸臣的伪装迷惑,居住在深宫之中,离不开辅臣的手,终身受到蒙蔽,没法照见(察明)奸佞,大则国家覆灭,小则自身陷于孤立危险的境地。这才是我害怕的!至于处境困难受辱的事,死刑流亡的忧患,我不敢害怕。我死了而秦国能够治理好,比活着更有意义。”秦王直跪着说:“先生这是什么话!秦国偏僻遥远,寡人笨拙没有才能,先生竟能光临此地,这是上天要我来烦扰先生,从而使先王的宗庙得以保存啊。我能够从先生那儿受到教诲,这是上天用来赐恩于先王而不抛弃他儿子的啊。先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事不论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希望先生全都教导我,不要再怀疑我了。”范雎拜了两拜,秦王也拜了两拜。(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深院①韩偓鹅儿唼喋栀黄嘴②,凤子转盈腻粉腰③。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注】①诗歌写于韩偓隐居期,他因不肯依附权臣朱温而遭忌。②唼喋(shàzhà),形容鱼儿或水鸟吃食的声音。③凤子,指蝴蝶。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鹅儿之嘴,令人联想到它的呷水之声,以声衬静,体现了深院之幽。B.诗人喜爱蝴蝶的轻盈舞姿,却不爱其颜色,暗示自己素雅清淡的审美情趣。C.诗人以“鹅儿”“凤子”来称呼鹅雏和蝴蝶,言辞间透出对小生命的喜爱。D.诗中看似无人,实则有人,“人昼寝”点出前两句鹅、蝶自在热闹的原因。16.请简要赏析末句“红蔷薇架碧芭蕉”的妙处。【答案】15.B16.①景物描写色彩对比鲜明,红色蔷薇花与绿色的芭蕉叶交相辉映,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②最后一句自然景物的“静”与前两句鹅蝶的“闹”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深院的幽静与冷落,也暗示深院主人的内心寂寥。【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却不爱其颜色”错误。腻粉,指脂粉。诗人描绘庭院内黄嘴的雏鹅在呷水嬉戏,美丽的蛱蝶在空中飞舞,显示出对小生命的喜爱之情。故选B。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诗句的能力。红绿黄白的有机组合,浓淡明暗的巧妙搭配,无不呈现出鲜明的色彩美,尤其末句则将“红蔷薇”与“碧芭蕉”并置,无“映”字而有“映”意,更得衬托之妙。凡此种种,足见诗人配色选声、铸词造句的匠心。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笔下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闹春的小景:庭院内,黄嘴的鹅雏在呷水嬉戏,美丽的蛱蝶在空中飞舞,红色的蔷薇花与绿色的芭蕉叶交相辉映。特别是“唼喋”“轻盈”一双迭韵字,不但有调声作用,而且兼有象声与形容的功用。于鹅儿写其“嘴”,则其呷水之声可闻;于蛱蝶写其“腰”,则其翩跹舞姿如见,表现出他对这眼前景物的热爱。同时,景物的热闹、色彩的浓烈,恰恰反衬出庭院的幽静冷落来。“红蔷薇架碧芭蕉”,最后一句自然景物的“静”与前两句鹅蝶的“闹”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深院的幽静与冷落。韩偓在唐末是一个有气节操守的人,以不肯附“逆”而遭忌。在那种“桃源望断无寻处”的乱世,这样的“深院”似乎也不失为一个逋逃薮,也暗示深院主人的内心寂寥和一颗并不平和的心。(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孔子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从“子路率尔而对曰”可以看出子路的性格直率;从述志时说的“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冉有的谦虚。(2)古代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日出的描写,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声、景两方面写了红日涌出、天鸡鸣叫的场景;姚鼐在《登泰山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主要从色彩方面写出了太阳从东海中升起后的壮观景象,充满了生气和力量,具有无比震撼的美。【答案】①.如其礼乐②.以俟君子③.半壁见海日④.空中闻天鸡⑤.正赤如丹⑥.下有红光动摇承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俟、壁、承。第II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踏入西安城门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进入了一座中华历史博物馆,这里有古朴沧桑、历经千年的青石砖墙,有“抖落黄尘举世惊”的秦兵马俑,还有见证着千年日升日落的雁塔晨钟……周礼秦制、汉唐风韵,无数远古神话、史书典籍、出土文物、古迹遗址,赋予了这座城市___①____的气质。在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坐标簇拥下,西安没有沉醉其中___②____,而是无比自信地敞开胸怀拥抱一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西安____③___,古典与现代并存,传统与时尚同在。以往,人们来到西安,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见证城市恢宏的气势,珍贵的文物古迹品味沧桑的历史。如今,西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以“千年古都,常来长安”的城市品牌而____④____。这座弥漫着历史人文气息的古老城市,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再次绽放青春活力!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修改为没有语病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删增词语,但不得改变愿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8.①无与伦比②固步自封③与时俱进④声名远播19.人们来到西安,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里感受城市恢宏的气势,从珍贵的文物古迹里感受沧桑的历史。20.①结构相同,使用了“有……有……还有……”三个相同的分句句式;内容相关,“青石砖墙”“秦兵马俑”“雁塔晨钟”都是西安城的历史遗迹。②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加强语气,突出强调西安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气息。【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此处语境是指赋予了这座城市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气质,所以应该用成语“无与伦比”。“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第二空,此处语境是指西安没有沉醉其中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所以应该用成语“固步自封”。“固步自封”,自己停留在原地。比喻保守,安于现状,不求进步。第三空,此处语境是指西安不断进取,永不停滞,所以应该用成语“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与时间一起前进。指不断进取,永不停滞。第四空,此处语境是指以“千年古都,常来长安” 的城市品牌而名声传得很广,远近闻名,所以应该用成语“声名远播”。“声名远播”,名声传得很广,远近闻名。【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有:一是结构混乱,画波浪线的句子陈述对象是“人们”,而后面句子的主语变成“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珍贵的文物古迹”,在“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仿古建筑”和“珍贵的文物古迹”的前后加上“从……里”;二是搭配不当,“见证……气势”“品味……历史”搭配不当,改为“感受……气势”“感受……历史”。【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画线句子连续运用三个“有……青石砖墙”“有……秦兵马俑”“还有……雁塔晨钟”句式相同的整句,构成排比;“青石砖墙”“秦兵马俑”“雁塔晨钟”均为西安城的历史遗迹,与前文“一座中华历史博物馆”相应。三个整句“有古朴沧桑、历经千年的青石砖墙”“有‘抖落黄尘举世惊’的秦兵马俑”“还有见证着千年日升日落的雁塔晨钟”,读起来节奏感强,加强语势,突出强调西安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气息。(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从孟子讲的“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到梅兰芳说的“移步不换形”,国乐传承其来有自,从未中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延续生命、永葆活力。①,又要结合时代条件赋予文化以时代新内涵,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博节目《国家宝藏》,用民乐的方式让人们看到国宝“活”起来,利用新技术让观众全方位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坚守传统不等于固步自封。回溯千年以来的乐器变迁史,我们会发现,琵琶、二胡、箜篌等乐器都来自外来文化,而今天,再也没有人会将它们视作“外来之音”。这说明,②。我们要利用好文化的吸引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们还要积极推动③,借力新媒体平台,不断开拓音乐传播的舞台,才能汇聚更多观众,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7月,中央民族乐团与抖音直播联合发起“乐上花火国乐大会”活动,获得了1.5亿多的观看量。网络的点击量、播放量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字,数字背后就是实实在在的热爱。21.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划横线句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B.有些学生因为某些原因提出转导师,这样,问题来了,谁来“接盘”。 C.“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B22.①我们既要立足传统②不同文化之间有相互的吸引力③传统艺术与互联网融合【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划线句子引号为特殊含义。A.表引用。B.表特殊含义。C.表特定称谓。D.表讽刺。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①根据后文“又要结合时代条件赋予文化以时代新内涵”可知是和所补写的句子成并列关系,根据“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可知前句应与古人的规矩有关,前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延续生命、永葆活力”可填“传统”,关联词可填“既要”,整合可填:我们既要立足传统;②根据“我们要利用好文化的吸引力”可知前句是有关“文化的吸引力”,前文“琵琶、二胡、箜篌等乐器都来自外来文化”说明这些乐器作为外来的文化被本土文化接受,两者属于不同文化,可填:不同文化之间有相互的吸引力;③根据后文“借力新媒体平台,不断开拓音乐传播的舞台”可知是有关网络,“我们还要积极推动”可知是推广传统艺术的另一种途径,可填:传统艺术与互联网融合。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如今中国短跑界的王者,32岁的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跑出9秒83的成绩,刷新了黄种人在100 米赛道上的最好成绩。苏炳添的成功,与他的自律密不可分: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和作息时间,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训练。当别人还在倒头大睡时,苏炳添已经来到了田径场训练。就像苏炳添自己说的“如果连自己都控制不了,那还谈什么成功?”近期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公布了一组数据,在一年时间里,孔同学来图书馆1424次;潘同学在馆天数301日;陈同学在馆时长2325.5小时;李同学168次开馆就来;郭同学167次在B1学到凌晨才离开……年打卡1424次,平均每天打卡3.9次图书馆,孔怡德坦诚说:“我没想到会登上首位,毕竟身边的同学都很努力。”今年九月小孔顺利进阶:成功考上硕士研究生。青春需要自律,这不仅是自我成长与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与民族的呼声。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切身感受,以“自律”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结合材料,围绕话题,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青春因自律而更精彩自律是一种克制,是一种反省;它更是一种风度,一份超越。能自律的人,自然会进步并取得成功,如果说人生是舟,那么自律就是水,以水推舟,方能扬帆万里,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我们的人生才会因自律而更加精彩。自律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塞尼卡曾经说过:“能自律的人就是最强有力的人。”就像短跑界王者苏炳添所说,自控才能成功;“打卡王”孔怡德因为自律,考研才能成功进阶。因此,人终将因为自律而收获幸福的回报。自律与来自于顽强的意志,加强自律就是磨炼意志的过程。自律如一个茧房,让向往成功的人在里面慢慢修炼,最后才成就羽化成蝶的绚烂。看看那些叱咤风云的商界巨子,谁个不是勤奋苦学之辈?看看功勋卓著的时代楷模,哪个不是意志顽强的成功者?青春不自律,老大徒伤悲!没有自律的青春,贫瘠,苍白,虚浮,而今后的人生亦犹如行尸走肉。岳飞在《满江红》中言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陈独秀也说过:“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作为拥有青春的时代青年,不要为个人的享乐而无所事事,要学会对欲望的控制,对诱惑的拒绝,应理智而冷静地思考,青春需要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和时代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挥霍青春的行为,均等同于犯罪。青春需要自律,这不仅是自我成长与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与民族的呼声。自律不仅是一种思想意识,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一种行动。青春可以说是整个人生中面临诱惑最多的阶段,形形色色的思想会对我们的“三观”形成强烈的冲击。我们的初心就如江河湖海中的一叶扁舟,在风浪中起伏,若是定力不够,随时都会有倾覆的危险。自律带给人的是身心上的双重磨砺,而一般而言,人又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故要真正做到“自律” ,要用恒心与毅力去引领自己的行动。像孔怡德与他的同学们,自律在他们身上,已经细化为具体而微的数字——“1424次”“301日”“2325.5小时”,这些全部是恒心与毅力的行为明证。我们都知道自律的青春最美,也应该知道自律的青春充满艰难的取舍;但困难算什么,正因其难,方显我辈青春风采!【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一道话题材料作文题。材料一中苏炳添的成功是靠严格的自律一步一步累积获得的,在32岁这个年纪,苏炳添已经将自己的极限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赛场上,就像他说的“如果连自己都控制不了,那还谈什么成功?”因此一个成功的人必须是一个自律的人。材料二中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公布的打卡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复旦大学学生自律的精神,孔怡德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而作文的话题也是“自律”。审题首先要结合材料理解“自律”这一概念的内涵,自律,就其本义而言,指遵循法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的自我约束,即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格力量,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真正的自律,首先,人格要素当中应具备合理、清晰的自我认知。其次就是要有计划,有方向感,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复制别人的自律。最后,真正自律的人,是不会经常把自律挂在嘴边,自律不是做给谁看的。能长期坚持行动,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不给自己找借口的人,才是真正自律的人。审题要有深度,还得进一步思考“如何做到自律?”这一问题。自律的过程,就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想要做到自律,我们的心理和人格就必须是健康的。还要学会制定小目标,以锤炼自己的意志力,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不断实现,在循序渐进中走向成功。要做到自律,更要敢于直面现实,正视挫折,向借口挑战,克服自身的惰性。构思行文时,要结合题目要求“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切身感受”,可以论述自律对青年人的成长和理想的实现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谈在人心浮躁的当下社会,青年人如何抵御诱惑,做到自律自强。同时进一步引申论证,青春需要自律,这不仅是自我成长与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与民族的呼声。立意:1.自律的人生更精彩。2.自律方能自强。 3.真正的自律,在于征服(战胜)自己。4.真正的自律靠行动来彰显。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7-14 11:24:02 页数:21
价格:¥3 大小:53.0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