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第2课时课件(部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8

2/28

3/28

4/28

剩余2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课外古诗词诵读第2课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 诗词主旨05走近作者01创作背景02朗读指导03CONTENTS教学目录词意速通04诗词赏析06 走近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他的词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意境雄奇阔大、气势磅礴。 在语言方面,辛词善用典故,托古喻今,冲破音律限制,大量吸收口语、古语入词,多用比兴手法,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使宋词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著有《稼轩长短句》,代表作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创作背景太常引,词牌名。建康,今江苏南京。吕叔潜,名大虬(qiú),字叔潜,词人的朋友,生平不详。本词可能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为即席寄兴的赠友之作。当时南宋朝廷根本没有收复中原的决心,反而对金人屈辱求和,辛弃疾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均未被采纳。辛弃疾十分痛心,在中秋节夜晚与友人吕叔潜饮酒赏月时,写下这首词,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 朗读指导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héngzhuósuō 词意速通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月光飞天之明镜,指月亮即嫦娥,传说中月宫的仙女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译文:一轮秋月缓缓移动着,洒下万里金光,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空。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白发日增,好像有意欺负我,怎么办?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传说月中有桂树。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斫,砍。 译文: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瞰祖国的大好山河。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在人间的光辉更多。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诗词主旨词人通过写在中秋月下的所见所想,抒发了岁月流逝、功业无成的愁闷,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地的政治理想和坚定信念。 诗词赏析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上片对月抒怀。开篇两句写中秋的圆月皎洁。月轮转动,暗示着时光流逝。白发不请自来,词人忍不住向月中嫦娥发问。这一问有力地展示了词人功业无成、白发已多、怀才不遇的苦闷。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下片运用想象,揭示主旨。词人乘风飞去,到万里高空看祖国山河,月桂的婆娑却遮蔽了月光,朝廷中那些阻碍北伐的人,不正像这月桂吗?问月的情趣与隐喻的含意融为一体,强烈地表现了词人渴望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 浣溪沙纳兰性德 诗词主旨05走近作者01创作背景02朗读指导03CONTENTS教学目录词意速通04诗词赏析06 走近作者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文武兼修,尤善填词,多写悼亡、恨别、男女情思、思乡思亲等,写景逼真传神,写情真挚浓烈,清丽婉约,格高韵远,独具特色,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有《侧帽集》《饮水词》。 创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性德奉命赴梭龙巡边,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这一时期。 浣溪沙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朗读指导shù 词意速通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那边怎样的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译文:(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方向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断了骏马的嘶鸣,在这深秋的边塞,(该用)怎样的情怀(去感受这苦寒空旷)!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边防驻军的营垒关塞上的城堡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译文:一抹晚烟飘过使营垒更显荒凉,半竿斜阳返照使关城更显破旧。古往今来多少故事涌上心头,悄然而生的幽恨何时才能平复! 诗词主旨这首词描绘了深秋远塞、荒烟夕照的萧瑟凄凉之景,寄寓了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抒发了词人“幽恨难平”的凄惘之情。 诗词赏析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上片,起句点明此行的目的地,表明行程之远。“北风”句描述一路境况,突出边塞苦寒、空旷的环境特征。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断”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马嘶声在北风中被阻断的现象,更描绘了人被阻绝在荒凉之地的感觉。“若为情”的发问中带出了作者对到任的迷茫与不安。 下片,前两句以古朴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图。晚烟“一抹”,斜阳“半竿”,用语新奇巧妙。“一”“半”两个量词,写出了与丰富、繁多完全相反的萧疏、稀薄之感,反衬出塞外的空旷荒凉。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结句画龙点睛,这“幽恨”既不同于被遣关外的流人凄楚悲苦的呻吟,又不同于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词人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豪迈真挚。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7-11 17:18:01 页数:28
价格:¥2 大小:4.41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