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9

2/39

剩余3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射洪中学高2021级2023年上期第三学月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在繁殖和发酵过程中不会产生CO2的微生物是()A.酵母菌B.醋酸菌C.毛霉菌D.乳酸菌【答案】D【解析】【分析】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详解】酵母菌、醋酸菌、毛霉菌均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ABC错误,D正确。故选D。2.若要统计学校菜园每克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接种时应该采取的方法是()A斜面接种B.穿刺接种C.稀释涂布平板法D.平板划线法【答案】C【解析】【分析】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可以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能将单个微生物分散在固体培养基上,之后经培养得到的单菌落一般是由单个微生物繁殖形成的纯培养物。【详解】稀释涂布平板法除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外,也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综上所述,仅C项符合题意。故选C。3.制备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的正确步骤是()A.计算→称量→溶化→灭菌B.计算→称量→灭菌→溶化C.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D.称量→计算→溶化→灭菌【答案】A【解析】 【分析】选择培养基是指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详解】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基本过程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纤维素选择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没有倒平板这一步,BCD错误,A正确。故选A。4.发酵食品是中国传统食品中一个重要的类别,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请结合所学发酵知识和生活经验,指出下列未经发酵的食品是()A.泡菜B.黄酒C.牛奶D.苹果醋【答案】C【解析】【分析】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详解】A、泡菜制作的原理是利用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不符合题意;B、黄酒的制作需要酵母菌参与发酵,B不符合题意;C、牛奶是未经发酵的食品,C符合题意;D、苹果醋的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菌的有氧发酵,D不符合题意。故选C。5.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每次划线前都需要灼烧接种针,划线后则不需要B.为防止被污染,每次灼烧后需立即划线C.12345都能出现菌落,但只有5区域为所需菌落D.每次划线的始端需与上次划线的末端相交【答案】D【解析】【分析】平板划线的操作的基本步骤是:(1)右手持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待凉后,在火焰旁打开盛有菌液的试管棉塞,并将试管口过火焰,将以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沾取一环菌液,将试管口过火焰并塞上棉塞。(2)左手斜持琼脂平板,皿盖打开一条缝,右手于火焰近处将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 线,盖上皿盖,接种环不应划破培养基表面。(3)烧灼接种环,杀灭环上残留菌液,待冷却(是否冷却,可先在培养基边缘处试触,若琼脂溶化,表示未凉,稍等再试),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内划线,重复以上操作,在第三四五区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相连。(4)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详解】A、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A错误;B、灼烧后应冷却后再划线,防止烫死微生物,B错误;C、在5个区域中,只要有单个活细菌,通过培养即可获得所需菌落,C错误;D、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总是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D正确。故选D。6.下图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方,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成分蛋白胨牛肉膏NaCl含量10.0g5.0g5.0g操作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调节pH为7.0~7.2A.该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B.该培养基是选择培养基C.该培养基中含有维生素D.该培养基不适合霉菌生长【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图中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方可知,该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无凝固剂),牛肉膏主要充当碳源,蛋白胨主要充当氮源。【详解】A、该培养基成分中无琼脂,是液体培养基,A正确;B、从功能上说,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通用(基础)培养基,适合绝大多数细菌生长,不具有选择性,B错误;C、牛肉膏和蛋白胨提供了维生素,C正确;D、霉菌适合在酸性培养基中生长,D正确。故选B。 7.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泡菜制作过程可以随时取出食用不同酸味的泡菜B.制作泡菜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和种类将减少C.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大量的食盐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过程D.泡菜的制作前期需要通入氧气,后期应严格保持无氧条件【答案】C【解析】【分析】泡菜制作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发酵原理,提供的新鲜蔬菜是它的培养基,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在缺氧的环境条件下发酵可产生大量乳酸,能抑制其他厌氧菌的生存;在有氧情况下,自身受抑制,不能进行乳酸发酵,使需氧菌繁殖而变质。乳酸菌生长繁殖需要消耗有机物,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种类的有机物。【详解】A、制作泡菜时应保持无氧环境,故不能随时取食泡菜,以防氧气进入,A错误;B、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乳酸菌无氧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有机物的干重降低,但由于一些中间物质的产生,有机物的种类将增多,B错误;C、若泡菜盐水浓度过高,乳酸菌会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抑制乳酸菌生长,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C正确;D、泡菜的制作过程中都应严格保持无氧条件,D错误。故选C。8.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盐酸酸化条件下B.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把显色反应样品与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较,可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D.配制溶液所用提取剂为氯化镉与氢氧化铝乳液【答案】D【解析】【分析】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详解】A、由分析可知,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盐酸酸化条件下,A正确;B、由分析可知,重氮化反应后,亚硝酸盐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正确;C、由分析可知,把显色反应样品与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C正确; D、配制溶液所用的提取剂为氯化镉与氯化钡,D错误。故选D。9.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答案】B【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和培养基的组成和功能,确定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知识,然后根据选项提示进行判断。培养基的组成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有的还有生长因子,以CO2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自养微生物,培养基中还必须提供氮源、水、无机盐。【详解】A、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氮源,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A正确;B、该碳源是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能源物质,B错误;C、无机盐是微生物生长繁殖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C正确;D、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D正确。故选B。【点睛】10.下列与微生物实验室培养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培养霉菌和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酸性B.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对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C.干热灭菌应在160~170℃加热1~2小时,培养基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灭菌D.接种环、接种针、涂布器等用具,可以在酒精灯火焰的内焰部分灼烧灭菌【答案】B【解析】【分析】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2、大多数微生物最适生长pH值为5~9。大多数细菌的最适生长pH值为6.5~7.5;霉菌最适生长pH值为4.8~5.8;酵母菌最适生长pH值为3.5~6.0。 3、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该方法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详解】A、用于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应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而用于培养真菌的培养基应将pH调至酸性,A错误;B、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方法都可以对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B正确;C、培养基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C错误;D、接种环、接种针、涂布器等用具,可以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灼烧灭菌,外焰的温度最高,D错误。故选B。11.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C.果醋发酵液中,液面处的醋酸菌密度低于瓶底处的密度D.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参与腐乳发酵【答案】B【解析】【分析】制作果酒的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制作酸奶的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只能在无氧条件下繁殖,制作果醋的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养型;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发达的白色菌丝。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以蛋白酶为主各种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详解】A、乳酸菌是一种严格的厌氧菌,有氧气存在时,其发酵会受到抑制,因此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应一致处于密闭状态,否则会导致发酵失败,A错误;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与腐乳过程中所用的菌种均来源于自然环境,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过程,因此均不是纯种发酵,B正确;C、醋酸菌属于好氧菌,在果醋发酵液中,液面处的醋酸菌更易接触到充足氧气,因此其密度大于瓶底处的密度,C错误;D、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参与腐乳发酵,D错误。故选B。 12.利用卷心菜发酵制作泡菜过程中,乳酸菌、酵母菌细胞数量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无成形的细胞核B.前6d时pH下降主要由乳酸菌代谢引起C.发酵中期(22-26天)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D.亚硝酸盐含量在发酵过程中持续增多【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在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的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于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不断产生乳酸,故pH呈下降趋势;酵母菌的数量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详解】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乳酸菌是原核生物,乳酸菌无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B、结合曲线图分析,前6天,由于乳酸菌远多于酵母菌,其产生的乳酸会降低培养液的pH,B正确;C、由于整个发酵过程都是在无氧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在发酵中期(22~26天),酵母菌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C正确;D、不同时期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不同,泡菜中的亚硝酸含量随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D错误。故选D。【点睛】13.如图为腐乳制作过程的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胶条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B.毛霉为需氧型真菌,为避免其无氧呼吸,放置豆腐时要留出一定缝隙C.加卤汤、密封腌制过程中,毛霉不断增殖,并产生大量的酶,分解蛋白质D.加盐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同时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答案】C【解析】【分析】1、传统的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2、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的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3、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若酒的含量过高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若酒的含量过低,则不能抑制杂菌污染。4、装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详解】A、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A正确;B、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而毛霉为好氧型真菌,所以为避免其无氧呼吸,放置豆腐时要留出一定缝隙,B正确;C、加卤汤、密封腌制,可防腐杀菌,同时使腐乳具有一定的风味,在此条件下毛霉不能生长、增殖,C错误;D、加盐腌制的目的: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调制腐乳的风味,确保腐乳具有一定的咸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腐乳的制作,要求识记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腐乳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4.下列关于无菌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A.无菌技术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B.对操作者的双手可用酒精擦拭进行消毒C.实验操作过程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D.对于玻璃器皿等可用酒精擦拭进行灭菌【答案】D 【解析】【分析】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术应围绕着如何避免杂菌的污染展开,主要包括消毒和灭菌。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微生物。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详解】A、无菌技术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术应围绕着如何避免杂菌的污染展开,主要包括消毒和灭菌,A正确;B、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微生物,对空间和操作者一般进行消毒,对操作者的双手可用酒精擦拭进行消毒,B正确;C、酒精灯火焰附近可形成无菌环境,实验操作过程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C正确;D、对于玻璃器皿等可用干热灭菌,酒精不能灭菌,D错误。故选D。15.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腐乳制作利用了微生物发酵的原理,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B.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有利于腐乳成形C.卤汤中含酒量应该控制在21%左右,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D.腐乳中的大分子物质经过发酵作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答案】C【解析】【分析】腐乳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因为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而腐乳本身又便于保存。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酵母、曲霉和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详解】A、腐乳制作利用了微生物发酵的原理,涉及酵母、曲霉和毛霉的发酵作用,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A正确;B、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形成了腐乳的皮,使腐乳成型,B正确;C、卤汤中含酒量应该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C错误;D、腐乳中的大分子物质经过发酵作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具有特殊的香味,D正确。故选C。16.痢疾杆菌会引发人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监测饮用水中痢疾杆菌的数量有利于预防这类疾病的发生。如图表示检验某饮用水中痢疾杆菌数量的简要步骤及部分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1的梯度稀释次数,样品一共被稀释了106倍B.图1中过程③可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C.图1中接种的三个平板不可能对应图2中的d培养皿D.用图2中a、b、c三个培养皿的菌落数求平均值计算【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1分析:表示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痢疾杆菌的过程;据图2分析:abc三个培养属于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d培养属于平板划线法接种。【详解】A、根据图1的梯度稀释次数,样品一共被稀释了105倍,A错误;B、由于需要计数,接种方法只能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错误;C、由于需要计数,图1中接种方法只能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而图2中的d培养皿中菌落是平板划线法获得的,C正确;D、根据图2的结果,b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明显远少于a、c培养皿,不适宜用来计数,D错误。故选C。17.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历史悠久,下列发酵产物所需要的微生物相同的是()A.果酒与果醋B.果酒与腐乳C.酸奶与果醋D.酸奶与泡菜【答案】D【解析】【分析】传统发酵制作有果酒、果醋、腐乳、泡菜,所需菌种依次为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详解】A、果酒发酵需要酵母菌,果醋发酵需要醋酸菌,两者不是同一微生物,A错误;B、果酒发酵需要酵母菌,腐乳发酵需要毛霉,两者不是同一微生物,B错误;C、酸奶制作需要乳酸菌,果醋发酵需要醋酸菌,两者不是同一微生物,C错误;D、酸奶与泡菜均需要乳酸菌,D正确。故选D。18.如图是常见的先果酒后果醋的连续发酵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果酒发酵前需要对该发酵瓶进行消毒B.果酒和果醋发酵时需要通过充气口充气C.果酒发酵时需用夹子将排气口软管夹住D.发酵结束后才能通过出料口检测发酵情况【答案】A【解析】【分析】图是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图,其中出料口的作用是出料、检测;充气口的作用是在果醋制作时通入氧气的;排气口是排气,其弯弯曲曲的好处是防止杂菌和浮尘的污染。【详解】A、制作果酒果醋的装置需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A正确;B、果酒发酵时,应关闭充气口,B错误;C、果酒发酵时会产生CO2,需将排气口打开排出产生的气体;C错误;D、在发酵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出料口对发酵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测,D错误。故选A。19.下列对日常生活中采取的消毒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A.保质期半年的牛奶采用巴氏消毒法处理B.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可以使用沸水消毒C.自来水的消毒可以采用氯气等化学试剂D.室内空气的消毒可以采用熏蒸食醋【答案】A【解析】【分析】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消毒方法常用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对于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还有化学药剂(如酒精、氯气、石炭酸等)消毒、紫外线消毒。【详解】A、采用巴氏消毒处理的牛奶保质期非常短,常温下保质期半年的牛奶采用的是高温灭菌处理,A错误;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B正确; C、自来水的消毒可以采用氯气等化学试剂,氯气先和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氧化杀菌作用,C正确;D、醋酸具有消毒功能,室内空气的消毒可以采用熏蒸食醋,D正确。故选A。20.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B.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C.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答案】D【解析】【分析】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下面是耐阴的一些草本植物,最上层为乔木层(喜光的高大的乔木)。受光照影响,植物出现垂直分层现象。由于食物和栖息空间,森林群落中动物也存在分层现象。植物和动物的分层现象都显著提高了利用资源的能力同时减缓了竞争。【详解】A、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在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照的利用有关,A正确;B、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动物的分层现象,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B正确;C、分层现象是群落中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受光照影响的,D错误。故选D。21.如图所示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点和b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等B.0-d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小于零C.a-b时间段内,该锂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b-c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答案】B 【解析】【分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当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增大;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下降。【详解】A、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图中a点和b点出生率/死亡率都是1.5,但具体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未知,所以增长率不一定相等,A错误;B、0-d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是c点,此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鲤鱼种群的增长率小于零,B正确;C、a-b时间段内,鲤鱼种群出生率/死亡率大于1,该锂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错误;D、b-c时间段内,鲤鱼种群出生率/死亡率先大于1之后小于1,所以该鲤鱼种群的数量先增大后减小,D错误;故选B。22.北极北部冰雪覆盖的荒原地带和北极南部森林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区被称为苔原。在苔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依靠地衣来维持生命活动。而热带雨林地区的物种资源十分丰富,当遭到一定程度破坏时可以保持原状。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遭到破坏,恢复原状,体现的是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苔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恢复力稳定性较弱,抵抗力稳定性也较弱C.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很强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引入外来物种,增加生物种类,改变营养结构【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一方面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恢复力稳定性。【详解】A、遭到破坏,恢复原状,体现的是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A错误;B、苔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抵抗力稳定性较弱,因为环境条件恶劣恢复力稳定性也较弱,B正确;C、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变弱,C错误;D、外来物种的引进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可能破坏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B。2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属于化学信息,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B.生态系统的信息都是由生物产生的,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C.蝙蝠通过自身发出声波对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属于物理信息: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 级传递D.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鸟类的“求偶炫耀”不属于行为信息【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详解】A、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气味是属于化学信息,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A正确;B、生态系统的信息可以由生物产生,也可以由无机环境发出,例如光照、温度,B错误;C、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属于物理信息,信息传递是双向的,C错误;D、植物可以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也可以通过物理信号传递信息;行为信息是指动物的特殊行为,故鸟类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D错误;故选A。24.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循环利用C.引进物种一定可以提高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并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害虫的死亡率来降低其种群密度【答案】A【解析】【分析】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在环境容纳量水平上下波动,这个平均水平就是所谓的合理的环境容纳量;“桑基鱼塘”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改变昆虫的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详解】A、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可改善生态环境,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A正确;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提高了能量利用率,B错误;C、引进物种可能造成不利的物种入侵现象,会降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并减弱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错误; D、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的目的是通过降低害虫的出生率来降低其种群密度,D错误。故选A。25.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某课外小组对某地区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年份20152016201720182019豚草0.30.61.11.52.3狗尾草10.09.286.85.5龙葵3.02.00.400A.五年内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增加B.该区域中豚草的种群数量将保持“J”型增长C.豚草的入侵不改变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D.用样方法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时应做到随机取样【答案】D【解析】【分析】从题图看出,随着时间推移,豚草种群密度增大,狗尾草种群密度降低,龙葵被淘汰,因而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降低,据此分析。【详解】A、据图分析,2018、2019年龙葵的数量消失,说明物种的丰富度在减少,A错误;B、由据题表数据,豚草相邻两年的种群增长倍数不同,所以该区域豚草的种群数量不是“J”型曲线增长,B错误;C、据图可知,豚草入侵后种群数量持续增加,改变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使得种群密度减少,C错误;D、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应该用样方法,要做到随机取样,D正确。故选D。26.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下图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B.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100%表示C.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D.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答案】B【解析】【分析】1、某一营养级的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其中粪便中的能量是该营养级未同化的能量。2、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1)自身呼吸作用消耗;(2)流向下一个营养级;(3)被分解者利用;(4)未被利用。【详解】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能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而马尾松与松毛虫在数量上出现倒金字塔模型,A错误;B、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100%表示,B正确;C、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D+F表示,C错误;D、若迁走全部杜鹃,由于食物和环境条件是有限的,松毛虫的种群数量仍然是“S”型增长,D错误。故选B。2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d表示大气中的CO2,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其含量夏季可能低于冬季B.通过a的吸收,a、b的呼吸作用,c的分解作用及e的燃烧,实现碳循环C.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CO2量通常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CO2量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答案】D【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d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b代表消费者,c代表分解者,a代表生产者,e可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d→a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c→d的过程是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现的。【详解】A、d表示大气中的CO2,由于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强于冬季等因素的影响其含量夏季低于冬季,A正确;B、碳循环是指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往返运动,即通过a的吸收,a、b的呼吸作用、c的分解作用及e的燃烧,可实现碳循环,B正确;C、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朝复杂化演替的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C正确;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D错误。故选D。28.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净化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在AB段,溶氧量减少的原因是藻类减少且好氧细菌大量繁殖B.在BC段上,藻类由于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使其数量上升C.图中所示过程体现出该河流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若上游工厂继续向该河流排放大量污水,将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B【解析】【分析】藻类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是溶解氧的来源。细菌是分解者,能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此过程是好氧细菌完成的,所以要消耗氧气。据图分析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藻类数量的减少,造成溶解氧的减少,同时由于污水(含大量有机物)的排入,导致细菌大量繁殖,也造成溶解氧的大量消耗。另一方面,细菌分解有机物的同时能产生大量的无机盐离子,又有利于藻类的生长。 【详解】A、在AB段,溶解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好氧细菌的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被大量消耗,A正确;B、在BC段,藻类利用的是污水中的无机物进行光合作用,进而使藻类大量繁殖,B错误;C、通过自净过程,河流生态系统又恢复了污水排放前的相对稳定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这种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C正确;D、生态系统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上游工厂继续向该河流排放污水,则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会被破坏,D正确。故选B。29.有关下图的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B.图中细菌处于最高营养级C.该食物网中狐为第三、四营养级D.若人为大量捕杀兔子,可能会造成昆虫数量增加,草场被啃食严重【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详解】A、据图可知,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狐,草→昆虫→鸟→狐,A正确;B、图中细菌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组成,图中狐处于最高营养级,B错误;C、图中有两条食物链,在食物链草→兔→狐中,狐为第三营养级,在食物链草→昆虫→鸟→狐中,狐为第四营养级,C正确;D、若人为大量捕杀兔子,狐会增加对鸟的捕食,鸟数量下降,可能会造成昆虫数量增加,草场被啃食严重,D正确。故选B。30.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或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诱虫器来采集土壤小动物主要是利用了其向光、趋热的习性B.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 C.制作小生态缸时,各组分和营养级之间的比例要合适,密封后要放置于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D.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的实验中,不做处理的土壤为对照组【答案】A【解析】【分析】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详解】A、由于土壤中小动物具有避光、趋湿、避高热的习性,所以可以用诱虫器来采集土壤中小动物,A错误;B、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故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B正确;C、制作小生态缸时,各组分和营养级之间的比例要合适,密封后要放置于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避免温度升高对实验造成影响,C正确;D、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中是否含有微生物,因变量是土壤中落叶的腐烂情况,对照组土壤不做处理,实验组土壤进行灭菌处理,D正确。故选A。31.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往复意味着任何生态系统的物质上都能自给自足B.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C.只有生物才会对信息有反应,因此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答案】B【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3、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前开花;二是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交尾的环保型防虫法。【详解】A、自然生态系统的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不断循环确保了其在物质上的自给自足,但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不断的输出,需要不断的补充矿质元素,如由于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因此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A错误;B、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B正确;C、信息传递还可以发生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C错误;D、由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不都是按食物链(网)来传递的,D错误。故选B。32.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无瓣海桑生长快,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蔽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物群落的恢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B.无瓣海桑由幼苗迅速长成高大植株,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该实例体现了群落初生演替这个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1、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演替的种类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2、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①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②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③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的种群特征是年龄组成。【详解】A、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数据偏大,A错误;B、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空间分布,无瓣海桑由幼苗迅速长成高大植株是同一物种的生长过程,不属于垂直结构,B错误;C、由题干信息“无瓣海桑幼苗在隐蔽环境中成活率低”可知,逐渐被本地植物代替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正确;D、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 故选C。33.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存在对照实验,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B.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入培养液C.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D.若将酵母菌的接种数量增加一倍,其它条件不变,则K值减半【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纵坐标表示种群个体数,曲线表示随时间变化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其中ab段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升高,种群数量增长加快,b点时种群增长最快;bc段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增长减慢;ce段种群数量逐渐下降。【详解】A、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本实验前后之间形成自身对照,A正确;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应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在盖玻片边缘,B正确;C、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在K/2时,所以K/2两侧可能有增长速率相同的时刻,C正确;D、K值与环境条件有关,酵母菌的K值与酵母菌的接种量没关系,因此培养条件不变,K值也不变,D错误。故选D。34.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采取措施降低环境容纳量,能从根本上限制有害动物的种群数量B.消灭捕食者,引入被捕食者是保护濒危动物的根本措施C.在田鼠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防治,消耗的防治成本最低D.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2时进行捕捞有利于鱼类的可持续增产 【答案】A【解析】【分析】“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项 目“J”型曲线“S”型曲线含 义种群不受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的数量往往呈指数增长。它反映了种群增长的潜力。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当种群数量为1/2K时,增长速率达最大值。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无限环境资源有限λ(Nt+1/Nt)保持不变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种群增长率(dN/Ndt)保持不变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种群增长速率(dN/dt)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上升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上升,到一定密度再下降K值(环境容纳量)无K值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详解】A、采取措施如减少有害动物的食物来源,增加其天敌的数量,破坏其栖息环境等,降低环境容纳量,能从根本上限制有害动物的种群数量增长,A正确;B、建立自然保护区,给濒危动物创造更宽广的生存空间,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濒危动物的根本措施,B错误;C、在种群数量达到K/2前防治,防治成本最低,C错误;D、鱼类养殖过程中,捕捞后的剩余量接近K/2时,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D错误。故选A。35.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例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孵出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C.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D.调节生物种群的巢穴温度,维持适宜的性别比例【答案】C【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三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2、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的稳定。【详解】A、题中显示的信息传递在种群内部进行,A错误;B、发生在生物体内部的信息传递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与题意不符,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说明信息传递能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C正确;D、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不能调节生物种群的巢穴温度,D错误。故选C。36.白酒是蒸馏酒的一种,其一般制备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糖化作用时可添加淀粉酶等酶制剂处理原料B.蒸煮原料的目的之一是杀死附着在原料上的杂菌C.酵母菌所需的碳源、氮源等营养成分可由原料经糖化作用后提供D.在酵母发酵作用的整个阶段,需严格控制无氧条件以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答案】D【解析】【分析】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详解】A、糖化阶段可以添加淀粉酶,促进淀粉的水解,A正确; B、蒸煮原料的目的之一是杀死附着在原料上的杂菌,B正确;C、高粱、稻米等原料中含有淀粉和蛋白质等,故酵母菌所需的碳源、氮源等营养成分可由原料经糖化作用后提供,C正确;D、在酵母发酵作用阶段,需要先通气增加酵母菌的数量,再密闭进行酒精发酵,D错误。故选D。37.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该细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是相同的B.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使培养基的pH降低,加入酚红指示剂后变红C.对10mL土样稀释106倍后,取0.1mL该溶液进行重复的涂布实验,测得的菌落数分别为18、234、276,则该10mL土样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数为1.16×108个D.与平板划线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形成单菌落的效果更好【答案】D【解析】【分析】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需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计数的关键是经梯度稀释后的稀释倍数要合适,计数时通常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详解】A、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尿素分解菌为异养型,利用的是有机碳源;硝化细菌是自养型,以二氧化碳为碳源,二氧化碳为无机物,A错误;B、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呈碱性,使培养基的pH上升,加入酚红指示剂后变红,B错误;C、对10mL土样稀释106倍后,取0.1mL该溶液进行重复的涂布实验,测得的菌落数分别为18、234、276,舍去18,则该10mL土样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数为(234+276)÷2÷0.1×106×10=2.55×1010个,C错误;D、与平板划线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在不同稀释度下接种形成单菌落,适宜的稀释度下形成的单菌落较为分散、均匀,效果更好,D正确。故选D。38.牛奶消毒及细菌检测实验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步骤①为巴氏消毒法,这种消毒法的特点是既能杀死牛奶中的绝大多数微生物,又基本不会破坏牛奶 中的营养成分B.实验中对试管、培养皿的灭菌可采用的方法是干热灭菌,这种方法适用的是能耐高温且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C.实验中的培养基适宜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D.实验中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答案】D【解析】【分析】无菌技术:1、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2、实验室常用的消毒方法:煮沸消毒;化学药物消毒;紫外线消毒。3、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①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②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③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C的条件下,维持15~30min。【详解】A、步骤①为巴氏消毒法,因为所使用的的温度不是很高,故使用这种方法对生鲜牛奶进行消毒的好处是既能杀死牛奶中的绝大多数微生物,又基本不会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A正确;B、能耐高温且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试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干热灭菌法,B正确;C、实验中的培养基一般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C正确;D、实验中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偏低,原因是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计数的是一个菌落,D错误。故选D。39.野生型伤寒沙门氏菌(his+)可合成组氨酸,某种突变体丧失了这种能力,必须在添加组氨酸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称为组氨酸营养缺陷型(his),下图甲、乙为培养伤寒沙门氏菌时两种不同的接种方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用培养基均为固体培养基B.图甲所示接种方法可用于对微生物的分离纯化C.图乙所示接种方法可用于对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D.将接触过某药物的his菌株接种在含有组氨酸的培养基上能长出菌落,说明该药物有致突变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划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A、若要观察菌落,应选择固体培养基,A正确;B、图甲用到了接种环接种,为平板划线法接种,可对微生物分离纯化,B正确;C、图乙用到了涂布器,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可对微生物分离和计数,C正确;D、野生型鼠伤寒沙门氏菌(his+)可合成组氨酸,突变体丧失了这种能力,必须在添加组氨酸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故应将接触过某药物的his菌株接种在不含组氨酸的培养基上能长出菌落,说明该药物有致突变作用,D错误。故选D。40.下列有关传统发酵产物、所用微生物及其发酵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选项发酵产物所用微生物发酵条件A果酒酵母菌30~35℃,无氧B果醋醋酸菌18~25℃,有氧C腐乳毛霉15~18℃,有氧D泡菜乳酸菌阳光直射,无氧 A.AB.BC.CD.D【答案】C【解析】【分析】传统发酵技术中四种常用菌种的比较: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生物学分类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异养需氧型异养需养型异养厌氧型发酵条件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一直需氧一直需氧无氧生长适宜温度18~25℃30~35℃15~18℃室温生产应用酿酒、发面酿醋制作腐乳制作酸奶、泡菜【详解】A、酵母菌属于异养兼性厌氧型真核生物,进行果酒发酵时的条件是18~25℃,无氧,A错误;B、醋酸菌属于异养需氧型原核生物,进行醋酸发酵时的条件是30~35℃,有氧,B错误;C、毛霉菌属于异养需养型真核生物,进行腐乳发酵时的条件是15~18℃,有氧,C正确;D、乳酸菌属于异养厌氧型原核生物,进行泡菜发酵时无氧,但泡菜坛应该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温度升高导致其他细菌大量繁殖,腌制失败,D错误。故选C。41.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某实验小组想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实验方案最合适的是()A.B.C.D.【答案】C 【解析】【分析】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详解】根据题意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该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即设置只有细菌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别是A抗生素加细菌和B抗生素加细菌,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符合分析的图示只有C,C正确。故选C。42.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A.2.34×108B.2.34×109C.1.17×108D.1.17×109【答案】D【解析】【分析】对微生物进行分离、计数常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估算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时,往往选取30~300的平板,取至少三个平板的平均值,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平板的平均菌落数÷涂布的体积)×稀释的倍数。【详解】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体积×稀释倍数=234÷0.2×106=1.17×109,D正确,ABC错误。故选D。43.朱鹮是濒危动物,其食物来自植食性动物小鱼,来自于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小型肉食动物,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若朱鹮干重增加1.5kg,则至少需消耗植物干重137.5kgB.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范围的缩小等都是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C.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接收到的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D.易地保护是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存在植物→小鱼→朱鹮,植物→植食性动物→小型肉食动物→朱鹮的食物网。【详解】A、若朱鹮增加1.5kg体重(干重),则从肉食动物那里获得1kg,从小鱼获得0.5kg,至少消耗水草1÷20%÷20%÷20%+0.5÷20%÷20%=137.5kg,A正确;B、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范围的缩小等都是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B正确;C、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朱鹮接收到的这种信息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 D、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是就地保护,D错误。故选D。44.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将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套种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B.豌豆地里高茎与矮茎豌豆混合种植不属于群落垂直结构C.根据群落的分层现象,在种植玉米时进行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中的光能D.不同地段的群落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表现,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合理套种,搭配种植适当的品种,来提高产量。【详解】A、利用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将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套种能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这样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A正确;B、豌豆地里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属于同一种群,不是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B正确;C、一块地中的玉米属于种群,无垂直结构,合理密植是为了充分利用光照,C错误;D、水平结构是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D正确。故选C。45.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项成分蛋白胨葡萄糖K2HPO4伊红美蓝蒸馏水琼脂含量10g10g2g0.4g0.065g1000mL20g①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②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③该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提供特殊营养物质④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和消毒后就可以接种使用⑤该培养基可以用于培养HIV病毒⑥该培养基可以用于大肠杆菌的鉴定,其菌落出现黑色A.1项B.2项C.3项D.4项 【答案】B【解析】【分析】此培养基中有琼脂,是固体培养基,伊红-美蓝可以鉴别大肠杆菌。【详解】①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①正确;②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②正确;③该培养基中的蛋白胨可提供特殊营养物质,③正确;④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和灭菌后就可以接种使用,④错误;⑤HIV病毒需寄生在细胞内才能存活,该培养基不可以用于培养HIV病毒,⑤错误;⑥伊红美蓝培养基一般用来鉴定大肠杆菌,其菌落出现黑色,⑥正确。故选B。46.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占比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形增长B.三种蝌蚪之间为种间竞争关系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详解】A、无水螈的池塘中,最初一段时间由于食物和生存空间充足,近似呈J型增长,但由于蝌蚪间 的竞争关系,最终仍然呈S型增长,A错误;B、由图及题意可知,三种蝌蚪生活于一个池塘,它们之间虽食物不同,但它们之间会争夺生存环境,故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B正确;C、由图分析知,池塘中水螈数量越多,锄足蟾蝌蚪和蟾蜍蝌蚪数量越少,雨蛙蝌蚪数量基本不变,由此可知水螈喜捕食锄足蟾蝌蚪,C正确;D、由于水螈爱捕食锄足蟾蝌蚪,使锄足蟾蝌蚪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从而改变三种蝌蚪的相互关系,D正确。故选A。47.已知某种霉菌的正常生长需要多种微量金属元素。为探究该霉菌生长所需微量金属元素的种类,研究小组将该霉菌的悬浮液与经灭菌处理后不含任何微量金属元素但含有其他必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混合后倒平板,然后在平板上划分多个区域,将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离子分别添加到不同区域,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培养基灭菌的过程中只能杀死其表面和内部的部分微生物B.倒平板后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C.图示结果表明该霉菌生长过程中需要微量金属元素甲和丁D.图示方法不可用于其他菌种对所需微量金属元素的筛选【答案】C【解析】【分析】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种和氧气的要求。【详解】A、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A错误;B、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后才倒平板,并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B错误;C、由于该霉菌的菌落基本上都聚集在甲和丁的交界处,说明该霉菌的生长除了其他必需营养物质还需要甲和丁两种微量金属,C正确;D、不同的菌种所需的生长因子不同,图示方法可以用于其他菌种对所需微量金属元素的筛选,D错误。 故选C。48.纸片扩散法是药敏试验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取少量大肠杆菌的培养液,均匀涂在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再放上4片含有链霉素(抗生素的一种)的圆形滤纸,然后在无菌适宜条件培养12~16h,滤纸片周围出现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环圈(简称抑菌圈,见下图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为倒平板操作,需等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时在酒精灯火焰旁完成B.图2中将平板进行倒置培养,能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和冷凝水珠冲散菌落C.图3中Ⅳ号纸片上抗生素的抑菌效果最差,抑菌圈中的菌种具有链霉素抗性D.将链霉素换成青霉素进行上述实验,Ⅳ号纸片上的区域仍会出现相应的菌落【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可知,图1中为倒平板操作,图2中将平板进行倒置培养,图3中Ⅳ号纸片上环圈最大,抗生素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中出现菌落,说明菌种具有链霉素抗性。【详解】A、图1中为倒平板操作,当培养基温度下降到50℃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A错误;B、图2中将平板进行倒置培养,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将平板倒置,既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冲散菌落,又可以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的挥发,B正确;C、据题意可知,含抗生素的滤纸片能抑制大肠杆菌生长而产生环圈,抑菌效果越好,产生的环圈越大,因此图3中Ⅳ号纸片上环圈最大,抗生素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中出现菌落,说明菌种具有链霉素抗性,C错误;D、图3中Ⅳ号纸片上,抑菌圈中的菌种具有链霉素抗性,可能不具有青霉素的抗性,将链霉素换成青霉素进行上述实验,Ⅳ号纸片上的区域不会出现相应的菌落,D错误。故选B。49.下列对四种微生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CO2和NH3分别是硝化细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NH3的氧化B.CO2和硝酸盐分别是褐藻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太阳能C.葡萄糖既是酵母菌的碳源也是其能源,但CO2一定不是酵母菌的碳源 D.糖类和N2是乳酸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乳酸的氧化分解【答案】D【解析】【分析】1、自然界中的某些细菌,能够利用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称化能合成作用。2、生物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有机物的方式是自养;生物通过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获得营养的方式称为异养。【详解】A、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需氧型微生物,CO2和NH3分别是硝化细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NH3的氧化,A正确;B、褐藻是自养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CO2和硝酸盐分别是褐藻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太阳能,B正确;C、酵母菌是异养生物,葡萄糖既是酵母菌的碳源也是其能源,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二氧化碳,所以CO2一定不是酵母菌的碳源,C正确;D、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微生物,不能固氮,所以糖类和含氮有机物是乳酸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D错误。故选D。50.将大肠杆菌接种到适宜的细菌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并放置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培养24小时后,所得结果如表: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所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编号abcdef处理方法接种大肠杆菌接种大肠杆菌,并覆一吸有抗生素X的圆纸片接种大肠杆菌,并覆一吸有抗生素Y的圆纸片接种大肠杆菌,表面全被醋覆盖接种大肠杆菌无接种菌温度40℃40℃40℃40℃0℃40℃观察结果全表面呈浑浊纸片周围呈现一片清晰区,其余表面呈浑浊全表面呈浑浊全表面清晰全表面清晰全表面清晰A.编号a和f比较可知,有大肠杆菌培养基的表面会变浑浊B.根据编号b和c的观察结果,可知抗生素Y比抗生素X的杀菌能力强 C.将编号e和a的结果比较可知,0℃的环境不适合大肠杆菌生长D.若揭开编号f的盖子,24小时后培养基表面会出现浑浊【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表信息分析可知,表中表示将大肠杆菌接种到适宜的细菌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并放置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所得的结果。比较a和f可知有大肠杆菌培养基的表面会变浑浊;比较b和c可知抗生素X比抗生素Y的杀菌能力强;比较e和a可知0℃不适合大肠杆菌生长。【详解】A、根据对照原则,a、f的区别在于是否接种了大肠杆菌,比较a、f的观察结果,有大肠杆菌培养基的表面会变浑浊,A正确;B、含有抗生素的纸片覆盖在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可根据培养基表面的浑浊程度判定此种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杀菌能力,吸有抗生素X的圆纸片周围呈现一片清晰区(没有生长该细菌,起到了抑制作用),其余表面呈浑浊,吸有抗生素Y的圆纸片全表面呈浑浊,故抗生素X比抗生素Y的杀菌能力强,B错误;C、e、a形成对照,其自变量温度,40℃时培养基全表面呈浑浊,0℃时培养基全表面清晰(没有生长该细菌,起到了抑制作用),由此可知,可知0℃不适合大肠杆菌生长,C正确;D、f暴露在空气中后,会自然接种菌种,形成菌落,使培养基表面出现浑浊,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51.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并利用传统发酵技术生产酒、醋、酱等各种风味的发酵食品和调料。回答下列有关发酵食品制作的问题:(1)在果酒发酵的基础上可进行果醋发酵,此过程中醋酸生成的物质变化是___________。(2)制作腐乳时,抑制微生物的物质有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制作泡菜的盐与水的比例一般为__________,盐水需要煮沸并冷却。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答案】(1)氧气充足时,醋酸菌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醋酸(2)①.酒②.香辛料(3)①.1:10②.乳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减少③.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会抑制其它杂菌的生长繁殖【解析】【分析】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 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30℃;生产中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2、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小问1详解】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小问2详解】腐乳制作中加入的盐太少,则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加入的太多,则会影响腐乳的口味,腐乳制作时加酒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酒香味,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因此在腐乳制作过程中,盐、酒、香辛料等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小问3详解】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10:1,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因为在缺氧、酸性条件下适于乳酸菌的生长而不适于其他杂菌的生长导致乳酸菌数量逐渐增多而其他杂菌数量逐渐减少。52.某品系大肠杆菌常作为基因工程的工程菌用于各行各业,因此需经常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对其进行纯化培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对大肠杆菌进行纯化培养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进行。(2)若要使大肠杆菌数量快速增加,应该使用物理状态为________的培养基。培养基中为大肠杆菌提供碳源和氮源的物质是________。(3)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4)由于需频繁使用大肠杆菌,应采用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这种保存方法的缺点是________。(5)某研究者接种培养后得到的平板如右图所示,说明该研究者在操作时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答案】(1)①.制备培养基②.纯化(大肠杆菌) (2)①.液体②.牛肉膏、蛋白胨(3)高压蒸汽灭菌法(4)①.临时保藏②.保存的时间不长,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5)涂布不均匀【解析】【分析】分析图中可知,该图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对大肠杆菌进行纯化培养,根据培养基上菌落的分布可知,纯化时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小问1详解】纯化培养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制备培养基和纯化目的菌。【小问2详解】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微生物的繁殖,固体培养基用于菌落特征的观察以及计数,因此若要使大肠杆菌数量快速增加,应该使用物理状态为液体的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牛肉膏和蛋白胨都能提供碳源和氮源。【小问3详解】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小问4详解】对于需频繁使用的微生物的保存方法是临时保藏,其缺点是保存时间不长,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小问5详解】图中培养皿上的菌落不是均匀分布的,可能是操作者在操作时存在涂布不均匀的问题。53.近年来,烟台地区苹果种植户开始发展生态果园模式,据图回答:(1)烟台地区创建苹果生态果园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2)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来看食用菌属于_________,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角度分析,果农除草、治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4)不考虑其他捕食者,害虫同化的能量也不会全部流向鸡、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二是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a-1),其中进入A的能量表示该营养级的摄入量,据图分析,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J·cm-2·a-1(填数值)。【答案】(1)①.物质循环再生②.能量多级利用(2)①.生产者(果树、杂草)固定的太阳能②.分解者③.将动植物的遗体以及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3)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4)还有一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未利用(5)30【解析】【分析】1、分析图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即果树、杂草;鸡、鸭、害虫属于消费者;食用菌和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从图中可发看出鸡、鸭与害虫、杂草的关系是捕食。研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主要意义是实现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减少环境污染。2、分析图二:图示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粪便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小问1详解】创建苹果生态果园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小问2详解】生产者(果树、杂草等)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食用菌属于真菌,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来看,其属于分解者,其作用是将动植物的遗体以及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小问3详解】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小问4详解】能量流经每一个营养级,都有一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未利用,因此害虫同化的能量不会全部流向鸡、鸭。【小问5详解】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B为80J•cm-2•a-1,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80-50=30J•cm-2•a-1。【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稳定性的有关知识,考生能够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意义以及相关计算,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以及调节机制等,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4.我们生活的地球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群落,请回答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问题:(1)不同群落的划分依据往往是群落外貌和__________________,而后者往往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若森林发生火灾,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火灾之前的状况,这属于次生演替,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3)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图1中该种群数量在a到d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____型,b点时,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____(用λ表示),e点的种群数量比d点的种群数量___________(填“多”或“少”或“基本不变”)。(4)图2是研究某海洋生物群落过程中构建的捕食者——猎物模型,若猎物为某种鱼的种群,捕捞后剩余量为图中_________________种群数量时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5)某草原面积为160hm2,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猫头鹰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32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该农场猫头鹰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答案】(1)群落的物种组成(2)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3)①.“S”②.λ-1③.少(4)N2/2(5)100只/hm2【解析】【分析】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①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②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小问1详解】 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群落中的生物也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小问2详解】发生火灾后,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森林发生火灾,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火灾之前的状况,这属于次生演替。【小问3详解】图1分析可知,图中ad段λ的数值先增大后减少到1,说明种群数量先迅速增加后增加速率变慢,最后不变,因此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种群的增长率为=(当年的种群数量-一年前的种群数量)÷一年前的种群数量,结合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可知b点种群的增长率为λ-1。de段λ值小于1,因此e点的种群数量经过一段时间下降,比d点的种群数量少。【小问4详解】分析图2可知,猎物种群数量在N2处上下波动,所以猎物种群的K值为N2,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捕捞到此种群数量时(即N2/2)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小问5详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6-28 05:36:02 页数:39
价格:¥2 大小:910.3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