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宣城市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一化学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l-35.5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A.金(Au):“虽被火亦未熟"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D.石钟乳():“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答案】C【解析】【详解】A.金“虽被火亦未熟”是指金单质在空气中被火灼烧也不反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与其氧化性无关,A不合题意;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是指CaO+H2O=Ca(OH)2,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的水汽,而CaO由块状变为粉末状,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其氧化性无关,B不合题意;C.石硫黄即S:“能化……银、铜、铁,奇物”是指2Ag+SAg2S、Fe+SFeS、2Cu+SCu2S,反应中S作氧化剂,与其氧化性有关,C符合题意;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是指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其氧化性无关,D不合题意;故答案:C。 2.《GreenChemitry》报道了我国学者发明的用处理CO2的新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的电子式为B.的结构式为C.NaClO是漂粉精的有效成分D.CO中有非极性共价键【答案】B【解析】【详解】A.NaCl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错误;B.为共价化合物,结构式为,故B正确;C.漂粉精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故C错误;D.CO中有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B。3.我国在冬奥会、神舟飞船和“华龙一号”核电等方面展示了巨大的科技成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火炬“飞扬”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外壳,该材料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B.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C.核电站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与互为同位素D.吉祥物“冰墩墩”的主要材质是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属于纯净物【答案】C【解析】【详解】A.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为玻璃、陶瓷、水泥,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由碳原子构成,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B.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B错误;C.同位素是指同一种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与互为同位素,C正确;D.聚氯乙烯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聚氯乙烯属于混合物,D错误;故答案为C。4.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和,所用试剂除外,还需要A.NaOH、、HClB.KOH、、HCl C.NaOH、CO、D.NaOH、、【答案】A【解析】【详解】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和,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BaCl2、Na2CO3溶液,沉淀完全后,过滤,加入HCl,故选A。5.下列物质在给定的条件下不能实现转化的是A.B.C.D.(淀粉)(葡萄糖)【答案】A【解析】【详解】A.Fe和氯气反应生成FeCl3,与氯气的量无关,错误;B.NO2和水反应生成HNO3,少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正确;C.C4H10经过高温裂解可制备乙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正确;D.淀粉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可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正确;答案选A。6.下述项目对应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选项项目化学知识A分类回收废旧电池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环境B剧烈运动后可饮用葡萄糖溶液补充体力葡萄糖属于二糖C利用氨气和水形成喷泉,感受实验之美氨气极易溶于水D使用冷藏车运输新冠病毒疫苗蛋白质受热易变性AAB.BC.CD.D【答案】B 【解析】【详解】A.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土壤和水源,A正确;B.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饮用葡萄糖溶液可补充体力,但是葡萄糖属于单糖,B错误;C.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利用氨气和水形成喷泉,C正确;D.蛋白质受热易变性,新冠病毒疫苗属于蛋白质,运输时要注意温度不能太高,D正确;故选B。7.将下端卷成螺旋状的铜丝插入足量热的浓硫酸中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处现象:先变红后褪色B.b和c处褪色原理相同C.铜与浓硫酸反应,硫酸只体现酸性D.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答案】D【解析】【分析】铜丝插入足量热的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从具支试管支管口进入硬质玻璃管,分别与紫色石蕊、品红、酸性KMnO4、NaOH反应,尾气储存在安全气球,防止污染空气。【详解】A.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错误;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漂白品红,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C.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体现浓硫酸的酸性,同时浓硫酸得电子价态降低生成二氧化硫,体现浓硫酸的氧化性,故C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反应生成的水,故底部只能产生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故D正确;故选:D。8.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氢气中质子的数目为2B.溶液中,的数目为3C.标准状况下,中分子的数目为0.5D.17g羟基含有电子的数目为7【答案】C【解析】【详解】A.无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B.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其离子的数目,故B错误;C.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分子的数目为0.5,故C正确;D.1个-OH含有9个电子,17g羟基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17g羟基含有电子的数目为9,故D错误;故选C。9.下列工业生产涉及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不合理的是:A.冶炼镁:2MgO(熔融)B.合成氨:C.侯氏制碱法:D.制取乙醇:【答案】A【解析】【详解】A.工业生产中使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冶炼镁,故A错误;B.工业使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故B正确;C.工业上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氢钠固体,故C正确;D.工业上乙烯和水加成生成乙醇,故D正确;故选A。10.一种回收再利用CO2的流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I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II吸热反应C.乙酸的分子结构模型为D.实验室用反应III制取CH4,则发生装置可与制取O2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I为CO2和CH4反应生成CH3COOH,根据原子守恒,无其他物质生成,故原子利用率为100%,故A正确;B.反应II为醋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故分子结构模型为,故C正确;D.反应III为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取甲烷,制取氧气用氯酸解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故发生装置相同,故D正确;故选B。11.如图中的字母代表硫及其化合物,相关推断不合理的是A.ab溶液反应有d生成B.e和f都存在酸式盐C.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涉及b→c的转化D.检验g中阴离子所用试剂只需溶液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可知,a为H2S,b为H2SO3,c为H2SO4,d为S,e为硫化物,f为亚硫酸盐,g为硫酸盐。【详解】A.H2S和H2SO3反应可以生成中间价态的S,故A正确;B.若为钠盐,则e为-2价的Na2S或NaHS,f为Na2SO3或NaHSO3,故B正确;C.b为H2SO3,c为H2SO4,硫酸型酸雨H2SO3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H2SO4,故C正确;D.检验硫酸根,应该用盐酸酸化的溶液,故D错误;故选D。12.海带中含碘量约为海水中的10万倍。灼烧海带提取时,用下列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A.灼烧干海带B.过滤得到浸出液C.反应生成I2D.分离碘水中的I2【答案】D【解析】【详解】A.灼烧在坩埚中进行,图中装置合理,A正确;B.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溶液,可选择图中装置分离出浸出液,B正确;C.酸性溶液中双氧水可氧化碘离子生成单质碘,可选择图中装置反应生成I2,C正确;D.乙醇与水互溶,不能萃取分离碘,应选择苯或四氯化碳,D错误;答案选D。13.X、Y、Z、M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周期序数,YX3的水溶液显弱碱性,Z的核外电子数等于X、Y核内质子数之和,M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Z>M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YC.X与Z形成的10电子微粒:只有2种 D.化合物MX中X的化合价:-1价【答案】C【解析】【分析】X、Y、Z、M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周期序数,YX3的水溶液显弱碱性,为NH3,X为H、Y为N;Z的核外电子数等于X、Y核内质子数之和,Z为O;M与X同主族,M为Na。X为H、Y为N、Z为O、M为Na,据此解题。【详解】A.O2-和Na+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即O2->Na+,故A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H2O>NH3,故B正确;C.H与O形成的10电子微粒有OH-、H3O+、H2O等,故C错误;D.化合物NaH中Na为+1价,H为-1价,故D正确;故选C。14.一定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A、B,发生反应:,12s时生成0.8molC,A、B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1,c=2B.平衡时向容器中充入Ne,反应速率不变C.平衡时气体总压强是起始的9/13D.若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答案】D【解析】【详解】A.12s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0.8molC,由图可知,A、B分别消耗的物质的量为(1.6-0.4)mol=1.2mol,(1.0-0.6)mol=0.4mol,由物质的转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1.2:0.4:0.8=3:1:2,故b=1,c=2,故A正确;B.容器容积不变,平衡时向容器中充入Ne,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B正确; C.起始总物质的量为2.6mol,由A项知,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4+0.6+0.8=1.8mol,根据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得,,则平衡时气体总压强是起始的,故C正确;D.容器的容积不变,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若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D。15.若其他条件相同,在无催化剂和有催化剂(I、II)时反应的c-t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有催化剂时反应才能发生B.催化剂II比催化剂I更高效C.a表示使用催化剂II时c(X)随t的变化曲线D.使用催化剂I,0~2min内:【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知无催化剂反应也能发生,A错误;B.单位时间内,使用催化剂I的浓度变化量更大,因此催化剂I比催化剂II更高效,B错误;C.a曲线表示的是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即表示X的浓度变化的曲线,2min内,X的浓度减少2.0,由可知,生成物Y的浓度应增加4.0,其对应的应是使用催化剂I的曲线,C错误;D.使用催化剂I,0~2min内:,,则,D正确;故答案为D。 16.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炽热的木炭投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B向溴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再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溶液先变橙色,后变蓝色氧化性:C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乙醇中含有水D在锌与稀硫酸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硫酸铜产生气泡速率加快是反应的催化剂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由于浓硝酸受热分解,向浓硝酸中插入红热的木炭,产生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浓硝酸和碳反应得到的二氧化氮,也可能是硝酸分解得到的二氧化氮,故A错误;B.向溴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先变橙色,说明发生反应:,再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溶液,后变蓝色,说明发生反应:Br2+2NaI=2NaBr+I2,故氧化性顺序为:Cl2>Br2>I2,故B正确;C.乙醇也能和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故C错误;D.在锌与稀硫酸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硫酸铜,产生气泡速率加快,是因为锌与硫酸铜置换生成铜,溶液中锌、铜、稀硫酸构成了原电池,加快了氢气的生成速率,故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17.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是实现煤的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主要产物及转化关系如下: (1)途径I是煤的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途径II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3)煤直接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下图表示“双碱法”烟气脱硫过程:①方框内的物质是___________,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从物质类别视角看,SO2属于酸性氧化物,上述流程中能体现该性质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③上述流程的优点是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答案】(1)①.干馏②.化学(2)(3)①.②.NaOH③.④.污染物零排放等【解析】【分析】煤经过干馏得到出炉煤气、煤焦油和焦炭,煤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煤经过直接液化得到液体燃料,间接液化得到水煤气。【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途径I是煤的干馏,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属于化学变化。【小问2详解】途径II为煤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O和H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亚硫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氢氧化钠,亚硫酸钙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石膏。①由分析可知,亚硫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氢氧化钠,因此方框内的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OH。②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上述流程中能体现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的离子方程式为:。③由分析可知,过程中不产生污染性物质,因此上述流程的优点是:污染物零排放。18.实验室用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乙酸乙酯。I.实验装置(1)甲、乙装置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丙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除冷凝外,另一作用是___________。II.实验步骤(2)a.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①中加入3mL乙醇,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再加入几片碎瓷片,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b.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溶液;c.用酒精灯小火加热试管①,当观察到试管②液面产生___________现象时停止加热。III.问题讨论(3)加热一会儿后发现忘记加入碎瓷片,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4)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5)从试管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答案】(1)①.乙②.防止倒吸(2)①.饱和Na2CO3②.一定量无色油状液体 (3)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碎瓷片(4)(5)分液【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制备类的实验题,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实验时,乙酸和乙醇容易挥发,进入第二个试管,故要注意放倒吸,甲装置易产生倒吸,丙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体积较大,可以起着防止倒吸的作用,以此解题。【小问1详解】该反应中有乙醇和乙酸挥发出来,且两者易溶于水,要注意防倒吸,故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较合理的是乙,丙同学将甲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其中的玻璃导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乙;防止倒吸;【小问2详解】b.该实验中是用饱和Na2CO3来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故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c.试管②中会收集到乙酸乙酯,且其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故现象是一定量无色油状液体;【小问3详解】补加碎瓷片时需要待已加热的试液冷却后再加入,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碎瓷片;【小问4详解】试管①中发生的反应是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方程式为:;【小问5详解】乙酸乙酯和水不互溶,可以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19.电池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1)下列化学反应,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B.C.(2)纸电池是未来电池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其组成与传统电池类似,电极和电解液均“嵌"在纸中。根据 下图纸电池结构示意图,利用氯化钠、蒸馏水和滤纸制备了电解液和隔离膜,用铜片分别与锌片和另一种银白色金属片,制作了两个纸电池,用电流表测试时,发现指针偏转方向相反。①银白色金属片的位置是___________(填“a”或“b”,下同),电池工作时阴离子移向___________。②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相反的原因是___________,铜片与锌片组成的纸电池,电流表指针偏向___________。③研究表明,酸性条件下参与的原电池电极反应可视为两步完成:___________;。【答案】(1)BC(2)①.a②.b③.铜片与锌片相连,铜片为正极,电流由铜片到锌片;另一电池,铜片为负极,电流由银白色金属片到铜片④.铜片⑤.【解析】【小问1详解】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且必须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A项,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B项,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且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设计成原电池;C项,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且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设计成原电池。故选BC。【小问2详解】①铜片与锌片食物,锌活泼,做负极;铜片和另外银白色金属时,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相反,故铜做负极。根据电子的方向可知,b为负极,故银白色金属片的位置是a。阴离子流向负极b。②铜片与锌片相连,铜片为正极,电流由铜片到锌片;另一电池,铜片为负极,电流由银白色金属片到铜片,所以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相反。铜片与锌片组成的纸电池,铜片作正极,故电流表指针偏向铜片。③酸性条件下得电子最终生成H2O,总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故分两步:,。20.下图1、2是利用手持技术测定喷泉实验过程中仪器内压强的变化。 (1)连接好装置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2)装入药品后,实验开始前应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打开a,关闭bB.打开b,关闭aC.同时打开a和bD.同时关闭a和b。(3)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在瓶口c处放一小片___________,当出现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已收集满气体。(4)氨气收集满后停止加热,引发喷泉的操作是:用带有胶头滴管(预先吸入水)的橡胶塞塞紧瓶口___________,使水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由图2可知,喷泉最剧烈的时刻对应的是___________点(填字母)。【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A(3)①.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③.试纸变蓝(4)①.关闭a,打开b,挤压胶头滴管②.C【解析】【分析】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后,关闭弹簧夹b,打开弹簧夹a,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氨气,用三颈烧瓶收集氨气,氨气集满后,停止加热,关闭弹簧夹a,用带有胶头滴管(预先吸入水)的橡胶塞塞紧瓶口c,打开弹簧夹b,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中,形成喷泉。【小问1详解】实验中有气体参与,因此连接好装置后应检查装置气密性。【小问2详解】实验的目的是先收集氨气,因此装入药品后,实验开始前应关闭弹簧夹b,打开弹簧夹a,答案选A。【小问3详解】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氨气为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因此检验氨气已经集满的方法是:在瓶口c处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当出现试纸变蓝现象时,说明氨 气已经集满。【小问4详解】氨气极易溶于水,三颈烧瓶中收集满氨气后,停止加热,关闭弹簧夹a,用带有胶头滴管(预先吸入水)的橡胶塞塞紧瓶口c,打开弹簧夹b,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中,形成喷泉;氨气溶于水后,造成烧瓶内压强变小,A到C点压强在不断减小,C点时压强最小,与外界空气形成的压强差最大,此时应是喷泉最剧烈的时刻,随着大量水涌入烧瓶,烧瓶内压强开始增大。21.一定量某烷烃完全燃烧生成和。(1)求该烷烃的质量和分子式__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已知:R(烃)一R(烃基),如一(甲基)、(乙基)等。写出由该烷烃得到的所有烃基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答案】(1)5.8g(2)、、、【解析】【小问1详解】的物质的量为=0.4mol,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N(C):N(H)=0.4:(0.5×2)=2:5,又烷烃的通式为CnH2n+2,故符合N(C):N(H)=2:5的烷烃的分子式为。烷烃的质量为0.4mol×12g/mol+05.mol×2×1g/mol=5.8g。【小问2详解】失去一个H得到烷基-C4H9,结构简式为、、、。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3-06-25 20:24:02 页数:17
价格:¥2 大小:1.3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