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峨眉二中21级高二下半期考试历史科试题一、选择题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据此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B.货币C.食具D.礼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祭祀是国家重大的时期,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知青铜器是作为礼器在使用,D项正确;根据所学青铜农具在商周时期数量很少,所以青铜器主要作用不是农具,排除A项;材料中青铜器作为“政治权力的象征”,所以通过材料看不出青铜器有货币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中青铜器作为“政治权力的象征”,所以通过材料看不出青铜器有食具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2.西周将所征服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室的子弟、亲戚及功臣,组成一种新的由多个不同族氏居民混居在一起的共同体。这一举措在客观上()A.使周王能直接管理地方事务B.强化了血缘在政治中的作用C.为华夏民族形成提供了条件D.促进了氏族部落的快速壮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西周将所征服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室的子弟、亲戚及功臣,组成一种新的由多个不同族氏居民混居在一起的共同体”及所学知识可得,西周通过分封制度加强了与各地之间的联系,不同族氏居民混居在一起,为华夏民族形成提供了条件,C项正确;周王直接管理地方说法不正确,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不是血缘,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西周已经是奴隶制国家了,而不是氏族部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3.据学者研究,殷商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名的“诸妇”多达204位,这些女性贵族可参与祭祀、军事等国家管理活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出征,战功赫赫。这表明,在商代()A.阶级分化尚不明显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C.存在母权制度残余D.奴隶制度日渐成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殷商甲骨文和金文中有名的‘诸妇’多达204位,这些女性贵族可参与祭祀、军事等国家 管理活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出征,战功赫赫”,并结合所学可知,商朝女性贵族地位较高,说明母权制度残余仍然存在,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商朝的阶级状况,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商朝女性贵族地位较高,与王权和神权的结合无关,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奴隶制度日渐成熟,排除D项。故选C项。4.《诗经·大雅·生民》记述了周人先祖后稷诞生的传奇故事及创建农业的事迹,歌颂了后稷功德,后稷形象实为一位神化了的英雄。这反映了西周A.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B.“重农抑商”的思想和实践C.敬天保民的人文精神D.慎终追远崇德尚贤的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诗经•大雅•生民》中,记述了周人先祖后稷诞生的传奇故事及创建农业的事迹,反映出西周慎终追远崇德尚贤的思想,D项正确;《诗经·大雅·生民》的创作手法是现实主义,而不是浪漫主义,排除A项;商鞅变法之后才提出重农抑商,排除B项;敬天保民主张既要敬从天命,又要以民为本,体察民情,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5.战国时期,朝觐作为邦交手段主要有诸侯朝天子、诸侯相朝、天子朝诸侯三种。据统计,秦国受朝觐16次,魏6次,周、赵、齐各3次,韩1次,这反映出当时()A.诸侯争霸斗争激烈B.统一趋势十分明显C.周王统治名存实亡D.诸侯外交非常频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国受朝觐16次,魏6次,周、赵、齐各3次,韩1次”,可知战国时期朝觐诸侯比较频繁,说明周天子名存实亡,C项正确;春秋主要是争霸斗争,战国则是兼并战争不断,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朝觐,无法说明统一趋势,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朝觐诸侯,并未提到是谁朝觐,诸侯外交非常频繁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D项。故选C项。6.如表为黄帝到春秋战国时期部落和语言方言的变化情况,部落和语言方言的变化反映了时代部落语言方言黄帝万国万语夏代诸侯三千地域性方言 西周诸侯八百若干方言区域形成春秋战国列国几十秦代“书同文”A.国家统一趋势加强B.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发展C.铁犁牛耕的使用D.贵族等级体系瓦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黄帝到春秋战国时期,部落和语言方言的变化的情况可以看出,从“万语”到最后秦朝统一文字,反映出统一的趋势,A项正确;材料强调语言的统一,而不是华夏认同,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生产工具,排除C项;贵族等级体系瓦解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7.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韩非子说:“今轻刑罚,民必易之。犯而不诛,是驱国而弃之也;犯而诛之,是为民设陷也……则可谓伤民矣!”这表明两者()A.重视民众的治理B.轻罪重刑的策略C.外儒内法的思想D.以刑辅德的理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今轻刑罚,民必易之。犯而不诛,是驱国而弃之也;犯而诛之,是为民设陷也……则可谓伤民矣!”可知,孔子认为,政策宽人民就会忽视,而政策严人民就会受到伤害,所以对人民的政策要宽严相济;韩非子认为,轻刑不罚,民众愈加放纵违法,等犯了大罪,再加以惩治,这是给民众挖坑,是伤民的行为;综上可以看出,孔子和韩非子都在对民众的治理进行表达观点,即重视民众的治理,A项正确;材料中描述孔子与韩非子在治民方面的观点,而轻罪重刑的策略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无法全面概括二人观点,排除B项;外儒内法是一种中国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与材料中描述的重视民众治理思想不符,排除C项;孔子认为政策应宽严相济,韩非子认为要重法,而非以刑辅德,排除D项。故选A项。8.西周国家管理可分为一系列政治单元,每个单元中基本上都有国、野两类政治区域,且这两类政治区域各自有不同的管理制度和社会职能。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国、野渐趋一体化至无界限之分。这一变化()A.反映社会等级趋向平等B.说明中央集权日渐加强 C.导致战争频发社会动荡D.源自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下,被分封者率本族族人到达封地后,首先建立“城”这样的军事据点,这种城及其近郊在当时即为“国”,国以外广大田土则为“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私田大量出现,国野二元结构渐趋消融,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等级趋向平等,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未能实现全国中央集权,国家处于诸侯争霸割据时期,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实力大增,导致战争频发,排除C项。故选D项。9.商鞅变法“分异令”中规定:家庭内如果有两个及以上成年儿子,要为其子分家,否则要加倍征收其家之赋税。这一措施旨在()A.保证国家治理的物质基础B.为秦国兵源提供有利保障C.为小农经济形成奠定基础D.加强中央对地方严格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当时税收来源很大一部分是所谓“户赋”即按户缴纳赋税,政府要求从原本的大家庭中析分出大量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这样政府所掌握的户数大大增加,其征收的户赋收入自然随之提高,就会为国家治理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A项正确;B项和C项不是其主要作用,排除BC项;县制主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严格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10.云梦唾虎地出土的梁简《为吏之道》提出了聚官吏必须避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安静毋苛,审当赀罚,严刚毋暴……宽容忠信,慈下勿凌,敬上勿犯”“勇能屈,刚能柔,仁能忍”。这说明秦代()A.基层治理完善B.官员素质提升C.儒法思想并用D.儒学正统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由51支竹简组成的《为吏之道》突破了传统认识,竹简中“严刚毋暴……宽容忠信,慈下勿凌,敬上勿犯”“仁能忍”,这些内容与儒家经典相似,同时也受到法家影响,C项正确;该材料是对官员的规范,不完全属于基层治理的范畴,排除A项;对官员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并不代表官员素质的提升,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1.秦律针对不孝的惩罚很细致,将不孝视为重罪,鼓励父母告发子女不孝,针对不孝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的刑罚,赡养老人逐渐成为强制性义务。这反映出秦代() A.社会稳定是施政的重要考量B.改变了以法为教的治国方针C.尝试采用外儒内法统治策略D.维护纲常伦纪是其立国根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律针对不孝惩罚可知,律法中融入孝伦理,来达到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作用,这反映出秦代社会稳定是施政的重要考量,A项正确;材料不能证明改变了以法为教,排除B项;“外儒内法”指的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秦朝的治国思想是法家思想,不是“外儒内法”,排除C项;“维护纲常伦纪是其立国根基”,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2.“县官”一词,传世文献中先秦时期仅有两例。秦汉以后文献中则大量出现“县官”一词,如《史记》中含注共出现36次,《汉书》中含注共出现82次,《后汉书》中含注共出现28次。这一变化()A.说明中央官制日趋完备B.折射出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C.表明地方监察体系健全D.主要得益于史学著作的涌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县官”一词在《史记》《汉书》《后汉书》出现的频率,反映出这一时期郡县制的逐渐完善,国家对于地方的治理水平也日益完善,B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地方官制,与中央官制无关,排除A项;“县官”是地方的主官,不是监察官员,无法反映这一时期的监察体系,排除C项;D项内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3.先秦时期地理著作对中国西部边缘的记述有“弱水”“昆仑”“流沙”等地名,这些地名源于神话和传说,没有确切的地理指向。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后,这些地名的定位日益明确;《汉书·地理志》可见金城郡临羌县有“弱水、昆仑山祠”,敦煌郡广至县有“昆仑障”。张掖郡居延县条载:“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这表明西汉时期()A.疆土版图意识增强B.华夏民族认同加强C.汉文化向边疆辐射D.丝绸之路促进交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后,这些地名的定位日益明确”“《汉书·地理志》可见金城郡临羌县有‘弱水、昆仑山祠’,敦煌郡广至县有‘昆仑障’。张掖郡居延县条载:‘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可知西汉时期强化了对边疆地区地理位置的设定,对一些领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疆土版图意识增强,A项正确;华夏即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其他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以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材料未体 现华夏民族认同加强,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汉代疆土版图意识增强,与扩大汉文化的影响力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丝绸之路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14.《礼记·祭统》载:“天子亲耕於南郊,以共齐盛。”《谷梁传·桓公十四年》载:“天子亲耕,以共粱盛。”西汉桓宽《盐铁论·授时》载:“县官……故春亲耕以劝农。”据此推知()A祭祀传统贯穿封建社会始终B.历代君主实行重农抑商C.国家重视改进农业生产技术D.农本理念影响政府行为【答案】D【解析】【详解】据三则材料“天子亲耕於南郊,以共齐盛。”、“天子亲耕,以共粱盛。”、“县官……故春亲耕以劝农。”可知,材料或记载了天子“亲耕”、或是官员的劝农行为,据此可推知政府受农本理念的影响,重视发展农业生产,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祭祀传统”,排除A项;材料文献反映的春秋及西汉时期,故B项中的“历代”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农业生产技术,排除C项。故选D项。15.汉武帝初期,十三部刺史为丞相属吏,由"司直(丞相下属官员)督刺史",而到汉武帝晚期,刺史则改由御史大夫统领,由御史中丞“督部刺史”。这一变化()A.提高了刺史的政治地位B.折射出中枢权力的调整C.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力度D.旨在规范监察部门职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汉代刺史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刺史由丞相统领改为由御史大夫统领,说明丞相失去了监察职权,反映了中枢权力的调整,B项正确;材料中刺史隶属关系的变化,无法说明其政治地位的提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刺史对地方监察力度的加强,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监察部门职权的变化,无法说明是规范职权,排除D项。故选B项。16.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详解】汉代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地广人稀,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民南迁,江南地区逐渐发展成为“民多田少”,④位于江南地区,D项正确;①②③不在江南地区,排除A、B、C项。故选D项。17.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B.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可得出汉族的习惯中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内容,体现了民族间的交融,C项正确;群言百家指各家著述,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不是人口的流动,也不是地方的物产,排除BD项。故选C项。18.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封建时代皇室、贵族、大官、富豪、寺院等占有并经营的大片土地,称为“庄园”,实际上是地主所有的一个农业生产单位。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地主依旧圈占的成片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故C项正确,排除D项;井田制为奴隶制国有土地,排除A项;均田制并未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排除B项。故选C。19.历史人物评价常易引发讨论,如对商的王、曹操、武则天等人,古今史家众说纷纭。尤其是新材料的发现会引发新一波的讨论,以曹操墓的发现为例,一时曾有“不堪寂寞,曹操出土”的说辞。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和方法,合理的是A.知人论世,以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标准B.与时俱进,以今日之价值标准全面衡量前人之是非C.察言观行,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侧重动机而非效果D.综合考量,看是否符合历史运动趋势推动社会进步【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评价历史人物既要辩证的看待,又要历史的看待,应该综合考量,看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推动社会进步等,故D正确;“以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标准”有些片面,故A错误;“以今日之价值标准全面衡量前人之是非”就是苛求古人,不足取,故B错误;评价历史人物活动既要看动机又还要看效果,故C错误。20.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并且“皇帝又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宰相数量增多,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故D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属于君主专制问题,不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级别略低的官员”是否是知识分子,排除B项;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君权,C项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21.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根据材料推断即可,根据“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说明道家、佛家的地位变化较大,只有儒教的地位相对稳定。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地位的变化22.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A.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代楷书盛行,楷书具有字体方正、笔画工整、遒劲有力的特点,与材料形象化的描述相符,B项正确;小篆是秦朝时期的字体,且篆书比较舒朗,具有曲线美,排除A项;行书与草书都具有灵活、流动的特点,以适意为主,不要太受法度之限制,与材料信息不相符,排除CD项。故选B项。【点睛】本题围绕盛唐书法的时代气象和艺术风格创设情境,彰显了书法艺术承载的美学理念,引导学生培养审美感受力和领悟力,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摘自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23.如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 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答案】B【解析】【详解】从两幅图片及注释对比来看,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的娱乐场所、饮食服务业、零售与服务业等部分的分布相对分散,这说明的是当时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限制,B正确;材料未涉及经营种类的变化,A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商业监管相对放松,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24.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有学生以下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唐)刘禹锡《马嵬行》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五代)刘昫等《旧唐书》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A.《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B.《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C.《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D.《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旧唐书》为后晋刘昫等撰写。《资治通鉴》则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因此对于同一事件的记载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二者作为史料时,应该考虑到不同时代史学家的立场,D项正确;《马嵬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排除A;“还原”的说法错误,排除B;可信度高或者低,不能通过成书的早晚来判断,排除C。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华夏国家形成于西周,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王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中国的官僚制国家孕生于春秋,成长于战国,定型于秦汉,完善于隋唐,至明清达到极致。——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地处中原地区的周、卫、齐、鲁、晋(韩、赵、魏)等政权皆被视为“中国”,秦、楚、吴、越等政权则被看成是夷狄。到秦朝“以兵灭六王,并中国”以后,按照五德终始学说,以其代周“火”德自为“水”德,以“中国”正统自居,就连周朝时秦、楚、吴、越等政权所辖地区也被视为“中国”了。汉武帝时,承认秦朝代替周朝的中国正统地位,以西汉代秦“水”德为“土”德。汉人在称汉朝为“中国”的同时,又构建起了中国各个民族皆为“炎黄子孙”的血统体系。——摘编自赵永春《中国古代的“中国”与“国号”的背离与重合》材料三毛泽东曾指出:“爱国主义的内容,看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来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摘编自王永浩《深刻认识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统一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简析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嬗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国家观念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现代中国国家观念更新时代意义。【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使用和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阶级关系发生新变化,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瓦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法家提出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各诸侯国变法运动的推动。(2)变化:“中国”从中原地区扩展到“大一统”王朝所辖全境;境内各族同祖同源。原因:秦汉政治统一;各民族交往密切,民族交融加强;大一统观念增强。(3)意义: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开展;有利于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由材料一中“随着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王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可知,此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卿大夫势力壮大,阶级关系发生新变化,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瓦解;结合所学,唯物史观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使用和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与此同时,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各学派纷纷为统治者提出治国理念,其中,法家主张中央集权、严刑峻法,适应了诸侯国变法图强的要求,也推动着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第一小问是国家观念的变化,由材料二中“春秋战国时期,地处中原地区的……政权皆被视为‘中国’,秦、楚、吴、越等政权则被看成是夷狄”“到秦朝……以‘中国’正统自居,就连周朝时秦、楚、吴、越等政权所辖地区也被视为‘中国’了”“汉武帝时,承认秦朝代替周朝的中国正统地位”,可见秦汉时,“中国”从中原地区扩展到“大一统”王朝所辖全境;由材料二“汉人在称汉朝为‘中国’的同时,又构建起了中国各个民族皆为‘炎黄子孙’的血统体系”,可见到了汉代,“中国”境内各族同祖同源。第二小问分析原因,结合所学中关于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从政治、民族关系、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阶段,可知原因包括秦汉政治统一和大一统观念增强;与此同时各民族交往密切,民族交融加强。【小问3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由材料三中习主席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 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结合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可见于现代中国而言,国家观念的更新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开展、有利于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旧制度到新制度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随着朝代的更替,制度也在不断更新。历史告诉我们,在制度演变中,旧制度不是被"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而是被新制度所吸收改造;新制度也不是同旧制度"做最彻底的决裂",而是承继了旧制度的大部分遗产。更常见的是,旧制度中不断渗入新因素,"借壳上市",在保留旧形式中完成制度转化。——摘编自孙录见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提炼材料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示例观点:政治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创新。论述:秦朝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汉初,“汉承秦制”,汉武帝为加强集权,建立中朝,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到东汉时期,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汉初沿袭秦朝的郡、县制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设立十三州刺史,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综上所述,政治制度在继承基础上,随着大一统国家治理的需要而不断创新。【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随着朝代的更替,制度也在不断更新”可拟定论点为政治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关于阐释可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发展、中央集权的发展、选官制度及监察制度的发展等角度去分析政治制度的创新,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点睛】2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两年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于魏晋一 致。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三重城围都城行制的出现,也改变了过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摘编至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和举措。(2)简析北魏重建洛阳在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答案】(1)原因:洛阳旧城衰败;为迁都做准备;便于对中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举措:任用汉人筹划重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晋洛阳城主体建筑;扩大城市规模,新建外郭城;统一规划里坊。(2)使古都洛阳重现生机;成为中国古代后世都城建设的榜样;影响日韩等亚洲国家古代城市建设。【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可知洛阳旧城衰败;根据材料“故有意迁都”可概括出为迁都做准备;根据材料“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可概括出便于对中原的控制,强化政权正统性。举措:根据材料“令穆亮和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可概括出任用汉人筹划重建;根据材料“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可概括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晋洛阳城主体建筑;根据材料“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可概括出扩大城市规模,新建外郭城;根据材料“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使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可概括出统一规划里坊。(2)根据材料“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和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可概括出使古都洛阳重现生机;根据材料“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一大创举”“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可概括出成为中国古代后世都城建设的榜样;结合所学从影响日韩等亚洲国家古代城市建设的角度补充。28.司马光修史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参考了各种史料。他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说明取舍史料的理由。以下是《考异》的几个事例材料一关于隋末名将薛仁果的名字,《考异》提到《旧唐书》《新唐书》《柳宗元集》写作“仁杲”,《太宗实录》写作“仁果”。而唐太宗陵墓前有石马六匹,其中一匹的铭文为“白蹄乌,平薛仁果 时所乘”。《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材料二关于唐玄宗的生日,《考异》提到《玄宗实录》记载的是八月一日,但通过查询历法发现这一时间有误。玄宗时文人顾况有诗曰:“八月五夜佳气新,昭成太后生圣人(即皇帝)。”故而《考异》认为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材料三关于吐蕃赞普世系,唐代林恩撰写的杂史《补国史》记载,唐文宗时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其弟继位。此事《文宗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考异》参照《补国史》编入。(1)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资治通鉴》在哪些情况下会采用官修史书以外的其他史料。【答案】示例(1)①史书:又可分为实录,如《太宗实录》;正史,如《旧唐书》;杂史,如《补国史》。②文集(和诗词),如《柳宗元集》、顾况的诗。③石刻、碑铭(或金石史料),如唐太宗陵墓前的石马铭文。(2)①当官修史书出现明显史实错误时,参照可靠的杂史、诗文等来编写。如材料二中《玄宗实录》关于玄宗出生日期的记载有误,司马光采用了顾况诗中的描述。②官修史书史事缺载时,酌情根据杂史、小说的记载补入。如材料三中《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司马光根据《补国史》补入。③多种官修史书记载相互冲突时,采择与历史事件时间更近、错误可能性更小的其他史料。如材料一中正史与实录记载有冲突时,采用了唐太宗陵墓前的石马铭文。【解析】【详解】(1)史料及举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料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及口述史料,如《太宗实录》;正史,如《旧唐书》;杂史,如《补国史》。②文集(和诗词),如《柳宗元集》、顾况的诗。③石刻、碑铭(或金石史料),如唐太宗陵墓前的石马铭文。(2)情况:结合上述材料可知,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当官修史书出现明显史实错误时,参照可靠的杂史、诗文等来编写。如材料二中《玄宗实录》关于玄宗出生日期的记载有误,司马光采用了顾况诗中的描述;官修史书史事缺载时,酌情根据杂史、小说的记载补入。如材料三中《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司马光根据《补国史》补入;多种官修史书记载相互冲突时,采择与历史事件时间更近、错误可能性更小的其他史料。如材料一中正史与实录记载有冲突时,采用了唐太宗陵墓前的石马铭文。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5-31 21:54:02 页数:16
价格:¥2 大小:644.8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