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本堂考试15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 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具备了冲突、抗争与毁灭三个主要因素,悲剧就产生了,并具有了审美价值。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C.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悲剧的产生,悲剧的主要构成要素,悲剧的审美价值,审美对象等角度逐层深入分析了悲剧美的奧秘。B.文章例举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普罗米修斯和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是为了论证说明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C.文章例举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论证说明了悲剧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阐述了悲剧的核心内涵,它表现的是人类社会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也反映了悲剧主体在面对痛苦和毁灭时,无法摧毁的崇高和伟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这震撼人心的悲剧足以成为一个直接的审美对象。 B.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C.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也成为了一个经典的悲剧形象。D.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答案】1.A2.C3.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具备了冲突、抗争与毁灭三个主要因素,悲剧就产生了,并具有了审美价值”错误,从“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可知,冲突、抗争与毁灭只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论证说明了悲剧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错,从“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可知,例举歌剧《白毛女》的例子,只是说明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甲午海战中的致远舰,还只是一个现实的悲剧,没有成为文学艺术作品,而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故选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机体是如何通过免疫系统发挥免疫防御功能的吧。皮肤、黏膜是我们抵御外界入侵者的第一道防线,任何突破这道防线的入侵者立刻会受到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狙击。固有免疫系统的细胞 (包括NK细胞、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补体系统,它们的激活共同构成了我们抵御外界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些固有免疫系统的细胞被激活后大量释放炎症介质,并通过吞噬的作用消灭病原体,炎症介质的释放也同时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发热,与此同时,炎症的局部会出现发红、肿胀、疼痛。当肆虐的病原体突破了人体的前两道防线,我们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构成的第三道防线(适应性免疫反应)就会发挥强大的作用,产生T细胞和B细胞,分泌抗体,建立持久的免疫力。(摘编自孙佳鹏《让我们帮您了解您所不知道的免疫系统》)材料二: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后,首先登场的是淋巴因子,它可以摧毁入侵的病毒,也不放过正常细胞,同时上场的还有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吃完病毒和细胞尸体,需要把垃圾通过鼻咽部送出体外。我们的鼻涕开始变色、变黏稠,咳嗽、咳痰也就出现了。随着局部冲突愈演愈烈,鼻咽部的抵抗力量已无法阻挡大量繁衍的病毒,人体开始提升战争等级——变局部战争为全面战争。为抑制病毒复制速度、防止病毒扩散,中枢神经系统命令体温升高——我们还是发烧了。与此同时,抗原呈递细胞把病毒的特征传递至免疫系统总部,快速找到能匹配入侵病毒的T细胞和B细胞。在随后几个小时内,免疫系统会产生成千上万的T细胞,并调集大军开赴前线;而B细胞则产生上百万个抗体。T细胞负责消灭在细胞内的病毒,B细胞产生的抗体负责让细胞外病毒缴械。全面战争非常消耗我们的能量,身体会缩减其他器官的能量供给,尤其是高耗能的肌肉。运动肌群缺少能量,我们开始乏力疲倦;胃肠的平滑肌群缺少能量,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此时,充足的休息就是对我们免疫系统最有力的支持:降低全身能量消耗,优先保障T细胞和B细胞大军的补给。大战结束后,神经系统将体温调回正常,人体通过出汗散热快速恢复正常体温。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吞噬细胞还在继续打扫战场,所以我们暂时还会有一些咳嗽和流涕。一般来说,流感病程为2—3周,我们需要耐心地等待战争结束。如果让药物代替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久而久之,免疫系统里的士兵们战斗力难免下降。(摘编自孙虎《你可能不知道,感冒是这么一回事儿》)材料三:大多数情况下,当病毒在体内大量增殖的时候,免疫系统的反应速度还要更快一些,所以不用借助外来力量,我们就可以控制住这些病毒实现自愈。当然,对于战争异常艰难的患者,外来力量也会参与进来,发挥帮助作用。一方面,给需要的人群增派援军(一些抗流感病毒药物);另一方面,帮我们缓解和处理战争期间的误伤(伴随或继发症状)。(摘编自王冉冉《流感病毒背后的秘密》)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外界病原体突破皮肤和黏膜后,人体固有免疫系统被激活,形成抵御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个阶段人体会出现炎症反应。 B.如果病毒没有被固有免疫系统的细胞全歼,冲入第三道防线,免疫系统就会产生大量T细胞和B细胞来消灭细胞内的病毒。C.鼻咽部的抵抗力量无法起到抵抗病毒繁衍的作用,为抑制病毒复制速度,中枢神经系统便通过提高体温的方式与病毒战斗。D.随着感冒病毒对人体的攻击强度加大,咳嗽的症状逐渐变得明显,直到人体恢复正常体温之后,咳嗽的症状就会彻底消失。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带有病毒的玻璃碎片扎进脚趾时,病毒已经突破了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B.人体免疫系统跟病毒的战争会大量消耗肌群能量,从而导致疲倦、腹泻症状。C.有些感冒药的作用是收缩鼻腔血管,以此减轻流涕的症状,这是治标不治本。D.被流感病毒感染后三周内,服用感冒药症状好转,不一定是药物产生了作用。6.你如果得了流感,有咳嗽发烧的症状,并不想按父母的要求马上用药,可以向父母传达哪些信息来说服他们?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答案】4.A5.B6.①咳嗽发烧的症状是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与病毒战斗的必然表现,不必过分惊慌;②流感病程为2—3周,要有耐心,如果让药物代替免疫系统的功能,不利于免疫系统的锻炼;③免疫系统的反应速度快,一般不需借助外力就可以控制病毒实现自愈。【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如果病毒没有被固有免疫系统的细胞全歼”错,由材料一“固有免疫系统的细胞(包括NK细胞、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补体系统,它们的激活共同构成了我们抵御外界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可知,构成第二道防线的是“固有免疫系统的细胞(包括NK细胞、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补体系统”,选项缺少“补体系统”。C.“中枢神经系统便通过提高体温的方式与病毒战斗”错,材料二是说“中枢神经系统命令体温升高”不是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体温与病毒战斗。D.“咳嗽的症状就会彻底消失”错,材料二是说“我们暂时还会有一些咳嗽和流涕”。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人体免疫系统跟病毒的战争会大量消耗肌群能量”错,材料二“全面战争非常消耗我们的能量,身体 会缩减其他器官的能量供给,尤其是高耗能的肌肉。运动肌群缺少能量”,不是战争会大量消耗肌群能量,而是身体主动缩减高耗能的肌肉能量供给。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结合材料二“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后……需要把垃圾通过鼻咽部送出体外。我们的鼻涕开始变色、变黏稠,咳嗽、咳痰也就出现了”“随着局部冲突愈演愈烈,鼻咽部的抵抗力量已无法阻挡大量繁衍的病毒……为抑制病毒复制速度、防止病毒扩散,中枢神经系统命令体温升高——我们还是发烧了”可知,咳嗽发烧的症状是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与病毒战斗的必然表现,不必过分惊慌;结合材料二“一般来说,流感病程为2—3周,我们需要耐心地等待战争结束。如果让药物代替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久而久之,免疫系统里的士兵们战斗力难免下降”可知,流感病程为2—3周,要有耐心,如果让药物代替免疫系统的功能,不利于免疫系统的锻炼;结合材料三“大多数情况下,当病毒在体内大量增殖的时候,免疫系统的反应速度还要更快一些,所以不用借助外来力量,我们就可以控制住这些病毒实现自愈”可知,免疫系统的反应速度快,一般不需借助外力就可以控制病毒实现自愈。(三)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邢兰①孙犁去年冬天,我随了一个机关住在鲜姜台。我住着一个高坡上一间向西开门的房子。这房子房基很高,那简直是在一个小山顶上。看西面,一带山峰,一湾河滩,白杨,枣林。到下午,太阳慢慢地垂下去……其实,刚住下来,我是没心情去看太阳的,那几天正冷得怪。雷,还没有融化,整天阴霾着的天,刮西北风。我躲在屋里,把门紧紧闭住,风还是找地方吹进来,从门上面的空隙,从窗子的漏洞,从椽子的缝口。我堵一堵这里,糊一糊那里,简直手忙脚乱。这时,邢兰推门进来了。我以为他是这村里的一个普通老乡,来这里转转。我就请他坐坐,不过,我紧接着说:“冷得怪呢,这房子!”“是,同志,这房子在坡上,门又冲着西,风从山上滚下来,是很硬的。这房子,在过去没住过人,只是盛些家具。” 这个人说话很慢,没平常老乡那些啰唆,但有些气喘,脸上表情很淡,简直看不出来。“唔,这是你的房子?”我觉得主人到了,就更应该招呼得亲热一些。“是咱家的,不过没住过人,现在也是坚壁②着东西。”他说着就走到南墙边,用脚轻轻地在地上点着,地下便发出空洞的嗵嗵的声响。“呵,埋着东西在下面?”我听见这个人随便就对人讲他家藏着东西,并没有一丝猜疑、欺诈,便顺口问了这句话。他却回答说:“对,藏着一缸枣子,一小缸谷,一包袱单夹衣服。”他不把这对话拖延下去。他紧接着向我说,他知道我很冷,他想拿给我些柴禾,他是来问问我想烧炕呢,还是想屋里烧起一把劈柴。他问我怕烟不怕烟,因为柴禾湿。当我说怎样都行的时候,他便开门出去了。不多会儿,他便抱了五六块劈柴和一捆茅草进来,好像这些东西,早已在那里准备好。他把劈柴放在屋子中央,茅草放在一个角落里,然后拿一把茅草做引子,蹲下生起火来。他向我说:“我知道冷了是难受的。”从此,我们便熟识起来。我每天做着工作,而他每天就拿些木柴茅草之类到房子里来替我生着,然后退出去。晚上,有时来帮我烧好炕,一同坐下来,谈谈闲话。有时,他拿些黄菜、干粮给我。但有时我让他吃我们一些米饭时,他总是赶紧离开。起初我想,也许邢兰还过得去,景况不错吧。终于有一天,我坐到了他家中,见着他的老婆和女儿。女儿还小,母亲抱在怀里,用袄襟裹着那双小腿。我看见那女孩子没有裤子穿……邢兰没表情地说:“穷的,孩子冬天也没有裤子穿。过去有个孩子,三岁了,没等到穿过裤子,便死掉了!”从这一天,我才知道了邢兰的详细。他从小就放牛,佃地种,干长工,直到现在,还只有西沟二亩坡地,满是砂块。小时放牛,吃不饱饭,而且每天从早到晚在山坡上奔跑呼唤。……直到现在,个子没长高,气喘咳嗽……现在是春天,而鲜姜台一半以上的人吃着枣核和糠皮。但是,我从没有看见或是听见他愁眉不展或是唉声叹气过,这个人积极地参加着抗日工作,我想不出别的字眼来形容邢兰对于抗日工作的热心,我按照这两个字的最高度的意义来形容它。 邢兰发动组织了村合作社,发动组织了村里的代耕团和互助团。代耕团是替抗日军人家属耕种的,互助团全是村里的人,无论在种子上,农具上,牲口、人力上,大家互相帮助,完成今年的春耕。而邢兰是两个团的团长。邢兰参与抗日工作是无条件的。按照他这样一个人,矮小、气弱、营养不良,有些工作他实在是勉强做去的。有一天,我看见他从坡下面一步一步挨上来,肩上扛着一条大树干,明显地他是那样吃力,但当我说要帮助他一下的时候,他却更挺直腰板,扛上去了。当他放下,转过身来,脸已经白得怕人。他告诉我,他要锯开来,给农具合作社做几架木犁。而竟在一天,我发现了这个家伙是个“怪物”了。他爬上一棵高大的榆树修理枝丫,停下来,竟从怀里掏出一只耀眼的口琴吹奏了。他吹的调子不是西洋的东西,也不是中国流行的曲调,而是他吹熟了的自成的曲调,紧张而轻快,像夏天森林里的群鸟喧叫……在晚上,我拿过他的口琴来,是一个“蝴蝶牌”的,他说已经买了二年,但外面还很新,他爱好这东西,他小心地藏在怀里,他说:“花的钱不少呢,一块七毛。”我粗略地记下这一些。关于这个人,我想永远不会忘记他吧。他曾对我说:“我知道冷是难受……”这句话在我心里存在着,它只是一句平常话,但当它是从这样一个人嘴里吐出来,它就在我心里引起了这种感觉:只有经受寒冷的人,才贪婪地追求一些温暖,知道别人的冷的感觉;只有病弱不幸的人,才贪婪地拼着这个生命去追求健康、幸福……记到这里,我才觉得用不着我再写下去。而他自己,那个矮小的个子,那藏在胸膛里的一颗煮滚一样的心,会续写下去的。一九四O年三月二十三日夜记于阜平【注】①本文节选自孙犁同名小说,有删改。②坚壁:把物资转移走或埋藏起来,使不落到敌人的手里。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描写了抗日根据地寒冷萧瑟的自然环境,为主人公的出场做好了铺垫,更衬托出邢兰的热情。B.小说没有正面写惊心动魄的战斗,而是用粗犷简洁的笔触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C.邢兰身世悲苦,家境贫寒,却“无条件”地“参与抗日工作”,有些工作可能力不从心,但他一直任 劳任怨。D.“那藏在胸膛里的一颗煮滚一样的心”,语言生动,形象地表明邢兰对革命工作的无私奉献会一直持续下去。8.小说中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花“一块七毛”买一只口琴,对邢兰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小说中邢兰买口琴、吹奏口琴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9.孙犁说:“因为有时我们常常抽象地谈艺术的政治性或是文学的艺术性,反倒把生活性忘记了。没有丰富的切实的生活经历,政治性和艺术性都不能产生。”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这篇小说是如何体现孙犁所主张的生活性的。【答案】7.B8.①丰富了小说情节。邢兰重金购入生活中并不必需的口琴,还熟稔地吹奏自成的曲调,与前文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情节更丰富。②丰满了人物形象。这些情节体现了邢兰的精神追求,让他摆脱了刻板生硬的先进农民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③突出了小说主题。通过邢兰对生活的热爱,积极投身抗战工作,突出了在敌后开展抗战工作的正义性和必要性,表达了抗战必胜的信念。9.①小说选材体现了生活性。小说以抗日根据地觉醒了的先进分子的平凡小事作为素材,源于生活本真。②小说人物的细节描写体现了生活性。邢兰坚持每天抱着木柴茅草来为“我”生火取暖,我到邢兰家见到怀抱里的女儿等细节,描绘了抗日根据地百姓的生活实际。③小说的环境描写体现了生活性。“一带山峰,一湾河滩,白杨,枣林”等艰苦的自然环境,显示出抗日根据地鲜明的地理特色。④小说语言体现了生活性。具有地域特色的对话正是抗日根据地日常生活的写照。【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能力。B.“用粗犷简洁的笔触刻画人物形象”错误,孙犁的整体文字风格应为“细腻委婉的笔触”。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小说情节作用的能力。由“终于有一天,我坐到了他家中,见着他的老婆和女儿。女儿还小,母亲抱在怀里,用袄襟裹着那双小腿。我看见那女孩子没有裤子穿……”“他从小就放牛,佃地种,干长工,直到现在,还只有西沟二亩坡地,满是砂块。小时放牛,吃不饱饭,而且每天从早到晚在山坡上奔跑呼唤。……直到现在,个子没长高,气喘咳嗽……”“现在是春天,而鲜姜台一半以上的人吃着枣核和糠皮”可知,虽然鲜姜台环境恶 劣,邢兰家境贫寒,但是他依然爱好音乐,吹奏着自成的曲调也能自得其乐,享受生活,这些情节与前文邢兰贫寒的家境形成鲜明对比,使情节更丰富。邢兰一心支持抗战工作,他不善言辞、踏实肯干、思想觉悟高,这些是常见的先进农民形象;小说中邢兰买口琴、吹奏口琴的情节说明他还有艺术爱好,有不一样的精神生活,形象更为丰满。邢兰正是因为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人民,所以才会满怀热忱地全力投入到抗战工作中,突出了文章主旨。【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小说选材的生活性。在邢兰身上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刀光剑影的战争,通过琐碎的日常小事表现根据地人民对抗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展现了亲密淳朴的军民鱼水之情。小说人物的细节描写的生活性。邢兰坚持每天抱着木柴茅草来为“我”生火取暖,然后默默退出去。邢兰在屋中蹲着引火时,说着最朴实的乡里话:“我知道冷了是难受的。”这些细节充满了真挚与恳切,让人感到融融暖意。小说环境的生活性。“一带山峰,一湾河滩,白杨,枣林”,“只有西沟二亩坡地,满是砂块”这些艰苦的自然环境具有鲜明的地理特色。小说语言的生活性。见面的寒暄,“冷得怪呢,这房子”等方言的使用,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裴枢,字纪圣,御史大夫裴寅子,咸通十二年登进士第。宰相杜审权出镇河中,辟为从事,得秘书省校书郎,再迁蓝田尉,直弘文馆。大学士王铎深知之,铎罢相失职,枢亦久之不调。从僖宗幸蜀,中丞李焕奏为殿中侍御史,迁起居郎。中和初,王铎复见用,以旧恩徙为郑滑掌书记、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入朝历兵、吏二员外郎。龙纪初,擢拜给事中,改京兆尹。宰相孔纬尤深奖遇。大顺中,纬以用兵无功贬官,枢坐累为右庶子,寻出为歙州刺史。乾宁初,入为右散骑常侍,从昭宗幸华州,为汴州宣谕使。初,枢自歙州罢郡归朝,路经大梁,时朱全忠兵威已振,枢以兄事之,全忠由是重之。及枢传诏,全忠皆禀朝旨,献奉相继,昭宗甚悦,迁兵部侍郎。时崔胤专政,亦倚全忠,二人因是相结,改枢吏部侍郎。未几,换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其年冬,昭宗幸华州,崔胤贬官,枢亦为工部尚书。天子自岐下还宫,以枢检校右仆射、同平章事,出为广南节度使。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崔胤诛,以全忠素厚。相位如故。从昭宗迁洛阳,驻跸陕州,进右仆射、弘文馆大学士、太清宫使,充诸道盐铁转运使。哀帝初嗣位,柳璨用事,全忠尝奏用牙将张廷范为太常卿,诸相议,枢曰:“廷范勋臣,幸有方镇节 钺之命,何藉乐卿?恐非元帅梁王之旨。”乃持之不下。俄而全忠闻枢言,谓宾佐曰:“吾常以裴十四器识真纯,不入浮薄之伍,观此议论,本态露矣。”切齿含怒。柳璨闻全忠言,寻希旨罢枢相位,和陵祔享,拜尚书左仆射。五月,责授朝散大夫、登州刺史,寻再贬泷州司户。六月十一日,行及滑州,全忠遣人杀之于白马驿,投尸于河,时年六十五。初,全忠佐吏李振曰:“此等自谓清流,宜投诸河,永为浊流。”全忠笑而许之。史臣曰:枢因盗而振,盗憎而亡,宜哉!君子守道远刑,盖虑此也。(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三·列传第六十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B.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C.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D.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辟”表征召、征用之意,与《张衡传》中“连辟公府不就”的“辟”意思相同。B.“幸蜀”的“幸”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而君幸于赵王”的“幸”意思不同。C.“兄事”的“事”与《张衡传》中“衡因上疏陈事”的“事”意思相同。D.“素厚”的“素”与《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的“素”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裴枢中进士后得到权贵人物杜审权、王铎、李焕、孔纬等赏识,升官一直很顺利,很快做到了给事中、京兆尹等职。B.裴枢结识朱全忠以后受到赏识,先后担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户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及工部尚书等高级官职。C.崔胤在朝廷专政,依靠朱全忠,而这时裴枢与朱全忠交好,故裴枢同崔胤二人相交很好,崔胤被贬后,裴枢依然身居高位。D.裴枢虽因朱全忠而身居高位,却又终因朱全忠而遭遇杀身之祸,可见依附朱全忠这样的“盗”并非全身远祸的良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顺中,纬以用兵无功贬官,枢坐累右庶子,寻出为歙州刺史。(2)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10.C11.C12.A 13.(1)大顺年间,孔纬因为用兵无功被贬官,裴枢受牵累获罪任右庶子,不久出任歙州刺史。(2)相如估计秦王纵然斋戒,但一定会违背约定,不给赵国城邑,就派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和氏璧,从小路逃走,把璧送回赵国。【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制书颁下后朱全忠保举他,说裴枢有经国济世之才,不应该抛弃到岭南,不久重新拜任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多次升任兼吏部尚书,判度支。“制出”是动宾结构,后面断开;“朱全忠”是句子的主语,前面断开,排除AD;“保荐之”是动宾结构,后面断开;“言”是“枢有经世才”的谓语,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一词多义的能力。A.“辟”,都是“征召”的意思。句意:征用为从事/多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B.“幸”,帝王驾临某地/宠幸、器重。句意:随从唐僖宗前往蜀中/而您被赵王宠幸。C.“意思相同”错。“事”,侍奉/事情。句意:裴枢以兄长的礼节事奉朱全忠/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D.“素”都是“向来、一向”的意思。句意:因为朱全忠与裴枢一向交情深厚/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升官一直很顺利”错。得赏识是真的,升官并不顺利。如“铎罢相失职,枢亦久之不调”“大顺中,纬以用兵无功贬官,枢坐累为右庶子,寻出为歙州刺史”,可见受王铎、孔纬影响不能升职或贬官都有过。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以”,因为;“坐累”,受牵累获罪;“为”,担任;“寻”,不久。(2)“度”,估计;“负”,违背;“衣”,穿;“亡”,逃走。参考译文: 裴枢,字纪圣,御史大夫裴寅的儿子。咸通十二年考中进士科,宰相杜审权外调镇守河中,征用为从事,任秘书省校书郎,二次升任蓝田尉。任弘文馆直学士。深为大学士王铎所赏识,王铎被免去宰相之职,裴枢也长期得不到调任。随从唐僖宗前往蜀中,中丞李焕上奏任他为殿中侍御史,改任起居郎。中和初年,王铎重新被任用,因为过去的恩情升任他为郑滑掌书记、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召入朝历任兵、吏二部员外郎。龙纪初年,升任给事中,改任京兆尹。宰相孔纬尤很器重他。大顺年间,孔纬因为用兵无功被贬官,裴枢受牵累获罪任右庶子,不久出任歙州刺史。乾宁初年,召入任右散骑常侍,侍从昭宗前往华州,任汴州宣谕使。当初,裴枢被免去刺史从歙州回朝,路过大梁,当时朱全忠的兵势已壮大,裴枢以兄长的礼节事奉朱全忠,朱全忠因此器重他。等到裴枢传达诏命,朱全忠都听从朝廷的旨意,贡献不断,昭宗非常高兴,于是升任裴枢为兵部侍郎。当时崔胤当政,也倚靠朱全忠,二人因此相交结,改任裴枢为吏部侍郎。不久,改任户部侍郎、同平章事。这年冬天,昭宗前往华州,崔胤被贬官,裴枢也任工部尚书。天子从岐下回宫,任命裴枢为检校右仆射、同平章事,出朝任广南节度使。制书颁下后朱全忠保举他,说裴枢有经国济世之才,不应该抛弃到岭南,不久重新拜任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多次升任兼吏部尚书,判度支。崔胤被杀,因为朱全忠与裴枢交情深厚,仍然像以前一样当宰相。随从昭宗迁往洛阳,途中住在陕州,升任右仆射、弘文馆大学士、太清宫使,充诸道盐铁转运使。哀帝初即位,柳璨当政,朱全忠曾经上奏任用牙将张廷范为太常卿,诸位宰相商议,裴枢说:“张廷范是功臣,最好任用为方镇节度使,哪里用得着任太常卿?恐怕不是元帅梁王的旨意。”于是争执不下。不久朱全忠听说了裴枢的话,对僚属说:“我曾经认为裴十四度量见识纯正,不是浮华轻薄之辈,看他的这些议论,本性暴露无遗了。”对裴枢愤怒得咬牙切齿。柳璨听说了朱全忠的话,不久迎奉他的旨意免去裴枢的宰相职位,和陵陪祭,拜任尚书左仆射。五月,受罚贬任朝散大夫、登州刺史,不久二次贬任泷州司户。六月十一日,行至滑州,朱全忠派人在白马驿杀了他,把尸体投入黄河,时年六十五岁。当初,朱全忠手下官吏李振说:“这些自称自己是清流的人,都应该投他们到黄河中,永为浊流。”朱全忠笑着答应了。史臣曰:裴枢因盗贼而得高位,又因受贼的憎恨而死,罪有应得!君子遵守道义远避刑罚,就是担忧这样的事情。(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三·列传第六十三》)(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龙吟①过南剑双溪楼辛弃疾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②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③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④。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注】①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辛弃疾53岁,闲居11年后被起用,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职。②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鬼怪。⑧元龙:陈元龙,三国时人,为人忠亮高爽,有扶世济民大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隐居自适的生活。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北浮云”既可能是如“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中真实的浮云,也可能是指大宋沦陷的北国江山。B.“斗牛光焰”与苏轼《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斗牛”都指斗宿和牛宿。C.“我觉山高,潭空水冷”与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空”均是空荡的意思。D.词最后三句与开篇战云密布的形象不同,夕阳中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抛锚,渲染一派和平景象。1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这首《水龙吟》中,也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两句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说明理由。【答案】14.C15.①相同。都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悲叹。②“廉颇老矣”句,借廉颇老了,还有人要启用他,而自己却无人过问,慨叹自己报国无门。③“元龙老矣”句,则是借陈元龙代指自己,可是如今已经老了,还不如归隐,过“冰壶凉簟”的日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抑郁愤懑之情。【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体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对“空”的理解错误。两个“空”的意思不一样,“潭空水冷”指空荡;“泪空流”中指徒劳的。说还没有灭胡鬓发就白了,白白地流了。陆游《诉衷情》中的“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故选C。【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这是一道比较分析词的情感的题目,是古诗词的常考的题目之一。此类试题解答时,回答词句表达的作者的情感,除了回答出具体的情感,还要根据上下文回答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回答词句的表现手法,要先答出具体的手法,然后再回答此手法的具体表现和表达效果。联系词文作答是鉴赏的必然步骤。本题需要明确观点——情感相同。然后结合词句内容分析情感相同的原因。本词中“廉颇老矣”句,运用廉颇的典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显然是对廉颇当年人虽老而心犹壮的敬仰,同时也暗含对他最终未被任用的同情和感慨。联系词人自己的经历,词人慨叹自己报国无门的忧虑之情。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章”,用反语,以淡静之词,勉强抑遏自己飞腾的壮志。这时作者年已在五十二岁以后,任福建提点刑狱之职,是无从施展收复中原的抱负的。以下千古兴亡的感慨,低徊往复,表面看来,情绪似乎低沉,但隐藏在词句背后的,又正是不能忘怀国事的忧愤。两句情感相同,都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悲叹、愤懑之情。【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凭吊英雄人物,以一杯清酒祭月,来开解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家国情怀,《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面对廉颇的“宣恶言”也同样抱有“_________”以大局为重的爱国思想。(3)古人写花,可不着一字不点出花名,而尽得风流,如李清照在《醉花阴》里便有如此绘菊“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人生如梦②.一尊还酹江月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⑤.东篱把酒黄昏后⑥.有暗香盈袖【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尊”“酹”“忧”“篱”“盈”“袖”。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的繁荣兴盛,才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厚重、悠久的文化内涵,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是全国各族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让非遗好好“活”下来,真正“火”起来,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它对增进民众的历史文化认同,对筑牢文化自信①。学校特别是高校原本就是学术研究、创新发展的重镇,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鲜活名片,对其历史遗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具有②的优势。 例如,坐落在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是全国修复最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所古代书院,历经千年,弦歌不绝。讲堂高悬的匾额上所书“实事求是”,是1917年湖南公立工业学校搬进岳麓书院办学时确立的校训,它取自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写下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是对古人求索真知的文化传承。青年毛泽东曾在此生活居住,思索着改造旧中国的方案,使这里成为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策源地。湖南大学不断推动书院文化资源的“活化”,以书院为依托进行习礼育人,并打造纪录片和专题片等文化产品向外传播,让全社会感受到中国古代书院的文化内涵。尽管我国非遗项目③,但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校园非遗更需珍视。我们期待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本着在创新中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为目的,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积极性开发做出更多的努力,让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文明活化石在当下再次绽放出新的文化光芒。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9.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加点的“活化”一词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C.包身工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D.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答案】17.①大有裨益②得天独厚③数不胜数/不可胜数/不计其数。18.病句修改为:我们期待各地的非遗传承人以在创新中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为目的,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积极性开发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19.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处,语境强调当下让非遗进行转化的益处很大,可填“大有裨益”。大有裨益:形容益处很大。②处,文中写高校对其历史遗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条件上很有优势,可填“得天独厚”。得天独厚:意为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③处,文中语境强调我国非遗项目众多,可填“数不胜数/不可胜数/不计其数”。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不可胜数:不能数完,形容数量非常多。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的语病有两处:一是结构混乱,“本着在创新中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为目的”,为“本着……”和“以……为目的” 两个句式的杂糅,可改为“以在创新中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为目的”。二是成分残缺,“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积极性开发”缺宾语中心语,可在“开发”后加“等方面”。【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能力。文中“活化”是化学术语,本意是使分子、原子的化学性质变得更为活泼、能量更大,文中指湖南大学让书院文化展现出新的活力、新的内涵,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引号表示直接引用。B.“暴徒”为转述段政府的话语,引号有否定作用。C.“做”“不做”中的引号表示突出强调。D.“绿囚”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故选D。(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饮食习俗都遵循着二十四节气的更迭规律。“冬至饺子夏至面”“雨前香椿嫩如丝”“立秋啃秋瓜”等民间俗语皆是对节气饮食文化的提炼,直至今日仍不过时。因此,我围绕①,创作了《二十四节气吃什么》系列插画,让人们在了解吃什么的同时,对节气背后的历史渊源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我而言,色彩是十分重要的表现元素。我注重在大自然中取色,②。如插画《春分》描绘了大面积的粉色樱花,并点缀鹅黄色和嫩绿色,直观地呈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夏季以绿色系为主,但从《立夏》到《大暑》,又呈现出由浅绿到深绿的微妙变化。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中,春天的场景大多是暖色系,③,但作画时我却打破常规注重情绪的表达。插画《立冬·猫》,虽然窗外寒风阵阵,但家中的暖黄色壁纸、冒着热气的红色水杯,一只睡得香甜的橘色小猫,营造出暖意十足的空间基调,这未尝不是一种对节气面貌的真实记录。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文中引用“冬至饺子夏至面”“雨前香椿嫩如丝”等谚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答案】20.①不同节气的特色美食②用色彩的变化突出(表现)各个节气的特色③冬天的场景则多为冷色系21.①让表达更生动更形象。所引谚语中的“饺子”“面”“香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中国人的饮食习俗和二十四节气的联系。②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处,根据“围绕……”可知,本处应该是创作的主题,根据后文“创作了《二十四节气吃什么》系列插画”“让人们在了解‘吃什么’”的提示可知,本处说的主题应该是吃,而且是不同节气应该吃什么。故本处可填:不同节气的特色美食。第②处,从后文“如插画《春分》描绘了大面积的粉色樱花,并点缀鹅黄色和嫩绿色,直观地呈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夏季以绿色系为主……”可知是在说明节气变化与色彩变化的关系,可以填:用色彩变化突出(表现)各个节气的特色。第③处,根据前文“春天的场景大多是暖色系”,以及说明冬天场景的色彩,可以填:冬天的场景则多为冷色系。【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表达效果的能力。作答需要结合引用这些谚语的前后语境内容进行分析。结合“中国人的饮食习俗都遵循着二十四节气的更迭规律”分析,引用的谚语“冬至饺子夏至面”“雨前香椿嫩如丝”中“饺子”“面”“香椿”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饮食,这些饮食习俗与“冬至”“夏至”等二十四节气有密切的联系,民间谚语的使用使语言生动真实,充满生活气息;谚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引用民间谚语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四、写作(60分)22.作文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材料一:《尚书·旅獒》有言:“玩人丧德,玩物丧志。”材料二:现代画家兼作家木心则说:“玩物丧志,其志小,志大者玩物养志。”对于“玩物”会“丧志”或者“养志”,你有什么体会与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一借《尚书》中的言论,表明“玩物丧志”的观点。意在告诫、提醒那些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的人,不要沉迷于某些外物,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材料二引用木心“玩物丧志,其志小,志大者玩物养志。”的言论,说明“玩物”不只会丧志,也会“养志”“长志”,而其标准就在于志向的大小。如果只专注于眼前一时的快乐,那么则会“玩物丧志”;而如果有远大的理想志向,那么则会在志向的引领下,以“玩物”为手段媒介,使自己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从而实现人生价值。材料围绕着“玩物丧志”与“玩物养志”展开,指出了有远大志向的“玩物”能催人长志,而沉迷于消极错误的事物会使人丧志。意在启示我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具有辩证分析的能力,应树立远大的理想志向,培养高雅的志趣爱好,锻炼自制力,在“玩物”的道路上保持清醒,不迷失自我,最终驾驭好外物,从而成就一番事业。写作时,可以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玩物”的内涵,“玩物丧志”与“玩物养志”的原因,二者的内在联系,如何正确处理“玩物丧志”和“玩物养志”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到“玩物养志”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行文过程中,可以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活着》一书中的主人公富贵流连于灯红酒绿与纸醉金迷之间,最终由风光无限的地主家少爷变成穷困潦倒之人,以此来论证“玩物丧志”的原因。也可以引用“先有兴趣,而后广博,广博而后深邃,深邃而后学有所用。”的名言,以此论证只有坚定远大志向,才能不被物欲所困,达成“玩物养志”之境。在素材的选取上,应注意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的综合使用。可以列举宋徽宗耽于玩乐,沉迷书画与蹴鞠,最终导致国家覆灭的例子,以及“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一辈子在玩,有业无业、有名堂无名堂地玩,玩醉了,玩透了。他玩出了古鉴成就、收藏成就、学术成就、美食成就等事例作为事实论据。也可以立足于当下,着眼于社会热点话题,如“中学生沉迷游戏”“外卖小哥醉心诗词,终获诗词大会冠军”等,以此辩证分析“玩物”的利弊及正确的对待方式,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立意:1.玩物未必丧志,兴趣导向成功。2.“玩物”有度,方能致远。3.取物之精魄,成瑰丽人生。4.树立远大志向,方能“玩物长志”。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Word版带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考语文模拟检测试题(一)(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6-02 16:06:02
页数:20
价格:¥2
大小:53.0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