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生物
>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4
2
/34
剩余3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A.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B.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它是一种严格厌氧的微生物,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为醋酸C.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制作,如酵母菌、毛霉、曲霉等D.制作泡菜利用的乳酸菌是一种厌氧微生物,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答案】B【解析】【分析】1、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当糖源都充足时能将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则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2、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常见于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详解】A、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A正确;B、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当糖源都充足时能将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则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B错误;C、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制作,如酵母菌、毛霉、曲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C正确;D、制作泡菜利用的乳酸菌是一种厌氧微生物,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D正确。故选B。2.下列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有恰当的稀释度B.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C.该实验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并以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D.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添加了酸碱缓冲剂的培养基来培养该细菌后不会使酚红指示剂变红【答案】B【解析】【分析】 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故选择培养基应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详解】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恰当的稀释度,稀释倍数太低,菌落太多会长在一起,稀释倍数太高,平板上菌落数目过少,都不易进行计数,A正确;B、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设置接种了的没有选择作用的细菌通用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对照,B错误;C、该实验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并以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C正确;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添加了酸碱缓冲剂的培养基来培养该细菌后,培养基的pH相对稳定,不会使酚红指示剂变红,D正确。故选B。3.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A.2.34×108B.2.34×109C.1.17×108D.1.17×109【答案】D【解析】【分析】对微生物进行分离、计数常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估算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时,往往选取30~300的平板,取至少三个平板的平均值,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平板的平均菌落数÷涂布的体积)×稀释的倍数。【详解】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体积×稀释倍数=234÷0.2×106=1.17×109,D正确,ABC错误。故选D。4.已知固体培养基会因碳酸钙存在而呈乳白色,且乳酸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碳酸钙。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材料进行了分离纯化乳酸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碳酸钙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且碳酸钙作为唯一碳源B.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都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C.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需要用蒸馏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D.分离纯化乳酸菌时,应挑选出不具有透明圈的菌落作为候选菌【答案】B【解析】【分析】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选择培养基是指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培养基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获得纯净的培养物关 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微生物接种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详解】A、加入碳酸钙的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乳酸菌的同化作用为异养型不能利用碳酸钙作为唯一碳源。A错误;B、培养基都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B正确;C、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稀释。C错误;D、分离纯化乳酸菌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将碳酸钙分解,应挑选出具有透明圈的菌落作为候选菌。D错误。故选B。5.在纤维素分解菌发酵产生纤维素酶浓度的检测实验中,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 )A.加入葡萄糖还是纤维素、纤维素酶的浓度B.加入葡萄糖还是纤维素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C.加入纤维素分解菌的发酵液还是蒸馏水、葡萄糖含量的变化D.加入纤维素分解菌的发酵液还是纤维素、纤维素酶的浓度【答案】C【解析】【分析】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可以用刚果红染液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提取纤维素酶后需要对其活性进行检测,纤维素酶能催化纤维素最终分解为葡萄糖,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详解】纤维素分解菌发酵产生纤维素酶浓度的检测实验思路:将等量的滤纸分别放入等量的蒸馏水中,至少设置2组→向一组添加纤维素分解菌的发酵液,另一组作为对照添加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的条件下反应相同的一段时间→检测葡萄糖的含量。由此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向反应物中添加纤维素分解菌的发酵液(含有纤维素酶)还是蒸馏水,因变量为葡萄糖含量的变化。葡萄糖的浓度越大,说明淀粉分解越快,发酵液纤维素酶的浓度越大;不含葡萄糖,说明没有纤维素酶。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6.下列有关微生物数量说法,错误的是()A.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因此分离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选择不同的稀释倍数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C.只要得到了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就能够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菌落【答案】C 【解析】【分析】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样品的稀释度将直接影响平板上的菌落数目,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数为30~300、适于计数的平板,在同一稀释度下,应至少对3个平板进行重复计数,然后求出平均值。【详解】A、样品的稀释度将直接影响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不同,含量最多的是细菌,其次是放线菌,最少的是真菌,为了获得菌落数为30~300、适于计数的平板,因此分离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选择不同的稀释倍数,A正确;B、分解尿素的细菌只是属于土壤中众多细菌的一种,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应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测定土壤中细菌总量的稀释倍数较大,B正确;C、如果得到了两个或多个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说明稀释度合适,操作比较成功,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C错误;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属于完全培养基,如果接种后的完全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D正确;故选C。7.若要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等量的果泥中加入等量不同浓度的果胶酶B.调节pH,使各组中的pH相同且处于适宜状态C.用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搅拌时间应相同D.为了检测果胶的剩余量,应该加入50%的乙醇【答案】D【解析】【分析】单一变量原则是指其他因素(无关变量)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要研究的因素—实验变量,即自变量),然后观察这个实验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本实验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果胶酶的用量是自变量,其他为无关变量,各组应一致。【详解】A、由于要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应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并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该溶液,A正确;B、该实验中pH值为无关变量,故应调节pH值,使各组中的pH值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B正确;C、搅拌时间属于无关变量,用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搅拌时间必需相同,C正确;D、果胶不溶于酒精,可用95%的酒精使果胶析出,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实验中自变量和无关变量区分,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8.下列广告词科学的是( )A.本产品含优质淀粉可被细胞直接吸收B.本公司高浓度医用酒精不会伤害您的皮肤细胞C.本产品浓缩果汁浓度高,营养丰富,消暑解渴,效果极佳D.本公司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能力,能把衣物清洗得更加干净鲜亮【答案】D【解析】【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特性包括:专一性、高效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2、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单糖能被细胞直接吸收利用,二糖和多糖不能被直接吸收利用。【详解】A、淀粉属于多糖,不能直接被吸收利用,A错误;B、高浓度酒精会使蛋白质变性,故高浓度医用酒精会对皮肤细胞造成伤害,B错误;C、高浓度果汁喝入体内,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渴觉中枢兴奋,无法解渴,C错误;D、酶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去污能力更强,D正确。故选D。9.固定化酶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起催化作用,并能反复和连续使用的酶。固定化酶用于生产前,需要获得酶的有关数据。如图:曲线①表示相对酶活性,即某种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②表示残余酶活性,即将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得的酶活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曲线①是在其它条件适宜,不同温度时测得的数据B.由曲线①可知,该酶在温度为80°C时的催化效率最高C.曲线②是将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时间,再在温度为80°C时测得数据 D.若该种酶固定化后用于生产,使用的最佳温度是80°C【答案】D【解析】【分析】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由曲线可以看出,在温度为80℃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最高;曲线②是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曲线可以看出,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保温足够长时间后,在最适宜温度下测得酶的活性随保温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在60~70℃之间保温够长时间,在最适宜温度下,酶活性较高,温度超过70℃保温,足够长时间,在最适宜温度下,酶活性急剧下降。【详解】A、曲线①表示相对酶活性,即某种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所以自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属于无关变量,因此是在其它条件适宜,不同温度时测得的数据,A正确;B、由曲线①可知,该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温度是80℃,此时相对酶的活性最高,B正确;C、根据题干信息,曲线②是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得的酶活性,根据B项分析,该酶的最适宜温度是80℃,所以曲线②是在其它条件适宜,温度为80℃时测得的数据,C正确;D、由曲线②可知,温度超过70℃保温足够长时间,在最适宜温度下,酶活性急剧下降,在60~70℃条件下保温足够长时间,在最适宜温度下,酶活性较高,因此使用该酶时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60~70℃,D错误。故选D。10.下列关于“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海藻酸钠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时,凝胶珠成形后应即刻取出B.配制CaCl2溶液时,需要边小火加热边搅拌C.活化酵母时,将适量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成糊状,使酵母细胞活化D.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时凝胶珠呈白色,过低时凝胶珠易呈蝌蚪状【答案】C【解析】【分析】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分为五个步骤:1、酵母细胞的活化:称取一定量的干酵母菌加入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酵母细胞活化;2、配置CaCl2溶液:称取CaCl2按比例溶解在蒸馏水中;3、配置海藻酸钠溶液:称取一定量的海藻酸钠按比例溶解在水中,用酒精灯加热,边加热边搅拌,直至完全溶化;4、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进行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5、固定化酵母细胞: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溶液滴加到配置好的CaCl2溶液中。 【详解】A、将海藻酸钠溶液滴加到CaCl2溶液时,凝胶珠成形后,将凝胶珠在CaCl2溶液浸泡30min左右,不能即刻取出,A错误;B、CaCl2是无机盐,易溶于水,溶解时不需要加热,B错误;C、活化酵母时,将适量干酵母与蒸馏水混合并搅拌成糊状,使酵母细胞活化,C正确;D、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时不易成形,凝胶珠易呈蝌蚪状,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低时包埋的酵母细胞少,凝胶珠呈白色,D错误。故选C。11.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纯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B.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C.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D.对样品的处理分为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透析和分离【答案】D【解析】【分析】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1)样品处理:①红细胞的洗涤,②血红蛋白的释放,③分离血红蛋白溶液。(2)粗分离: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②透析。(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详解】A、洗涤红细胞时,洗涤目的是去除杂蛋白以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纯化,加入的是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A正确;B、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B正确;C、猪的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缺少细胞器,提纯时杂蛋白较少,因而适合作为提取血红蛋白的材料,C正确;D、对样品的处理分为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D错误。故选D。12.在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提取过程中,正确的是()A.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都可用蒸馏、压榨和萃取法提取B.在玫瑰乳浊液中加入NaCl有利于玫瑰油与水分开C.在高温下延长蒸馏时间有利于充分提取玫瑰精油 D.花蕾期的玫瑰花含油量最高,最适用于提取精油【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芳香油的提取一般由蒸馏法、萃取法和压榨法三种方法,蒸馏法一般用于提取挥发性强、能随水分一同蒸馏的芳香油,压榨法一般使用于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的原料中提取芳香油,萃取法一般适宜用于提取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性质稳定的芳香油。【详解】A、玫瑰精油可以用蒸馏和萃取的方法提取,橘皮精油可以用压榨的方法提取,A错误;B、玫瑰乳浊液的处理过程中,加入NaCl的目的是降低玫瑰油的溶解度,利用水、油分层,便于分液,B正确;C、在适宜温度下延长蒸馏时间有利于充分提取玫瑰精油,C错误;D、花开盛期的玫瑰花含油量最高,最适用于提取精油,D错误。故选B。13.下列关于胡萝卜素以及胡萝卜素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在植物体内,含有胡萝卜素的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胡萝卜粉碎干燥后应制成粉末状,越细越干燥越能提高萃取效率C.因为胡萝卜素能充分溶解在石油醚中,所以在浓缩前,没有必要进行过滤D.浓缩后烧瓶中留下的是有机溶液,锥形瓶中是胡萝卜素样品【答案】B【解析】【分析】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根据碳碳双键的数目可将其划分为α、β、γ三类,β-胡萝卜素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胡萝卜素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可采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详解】A、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稳定,可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不是光合色素,不能吸收、传递、转化光能,A错误;B、胡萝卜粉碎干燥后应制成粉末状,胡萝卜的颗粒越细、越小,能使胡萝卜素充分溶解在萃取剂中,萃取效率就越高;越干燥,含水量越少,也能提高萃取效率,B正确;C、在浓缩前,需要进行过滤,以去除石油醚中的不溶物,C错误;D、浓缩后烧瓶中留下的是胡萝卜素样品,锥形瓶中是有机溶液,D错误。故选B。14.我国科学家许晓东团队发现一种由杆状病毒所编码的某种因子LEF-10为朊病毒(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此项研究将朊病毒存在的范围从细胞生物拓展至病毒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杆状病毒和朊病毒的元素组成都含C、H、O、N、PB.杆状病毒和朊病毒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C.高温处理LEF-10后,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有显色反应D.此项研究为朊病毒广泛存在的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答案】A【解析】【分析】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详解】A、杆状病毒是DNA病毒,其元素组成为C、H、O、N、P,朊病毒,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其元素组成为C、H、O、N,A错误;B、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各种生命活动,B正确;C、朊病毒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高温处理LEF-10后,其空间结构被破坏,但是肽键没有被破坏,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依然有显色反应,C正确;D、朊病毒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此项研究将朊病毒存在的范围从细胞生物拓展至病毒界,D正确。故选A。15.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镜头,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D.若乙图中铺满视野共160个细胞,目镜不变,物镜增加4倍后,视野中细胞剩约10个【答案】D【解析】【分析】形成清晰物像时,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和玻片的距离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反之,形成清晰物像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物镜和玻片的距离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 多。甲图目镜中①是低倍镜,②是高倍镜;物镜中③是高倍镜,④低倍镜。【详解】A、据图判断,丙图是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因此应选用②③⑤组合,A错误;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要先把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改用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还要调整视野亮度,故正确调节顺序: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B错误;C、如果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观察到细胞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0倍,C错误;D、若乙图中铺满视野共160个细胞,目镜不变,物镜增加4倍,视野中细胞约=160÷42=10个,D正确。故选D。16.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生物进行了分类,如图所示,以下关于其分类的描述正确的是()组别生物种类①蓝藻、大肠杆菌、支原体、乳酸菌②HIV、新冠病毒、流感病毒、T2噬菌体③黑藻、水绵、根瘤菌、硝化细菌A.①中的生物在生命系统中所属的层次是细胞和个体,都能进行无丝分裂B.②中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都无细胞结构C.③中的生物都是生产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表中的生物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都能繁殖后代【答案】D【解析】【分析】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2、真核细胞的DNA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原核细胞的DNA分布在拟核和质粒中。3、真核生物中的蛔虫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而原核生物中的蓝藻、硝化细菌等虽没有线粒体,但是细胞中含有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系统,因此能够进行有氧呼吸。【详解】A、①中的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单细胞个体,在生命系统中所属的层次是细胞和个体,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之一,A错误;B、②中的生物都是病毒,都无细胞结构,但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C、根瘤菌属于异养生物,不是生产者,硝化细菌是生产者,但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C错误;D、表中的生物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都能繁殖后代,D正确。 故选D。17.图甲中人体活细胞中几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乙是人体活细胞中几种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图甲表示细胞中化合物含量,则A代表蛋白质B.若图甲、图乙分别表示细胞中化合物含量和元素含量,则图甲的A中含图乙中的aC.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bD.图甲中的A、B可能依次是水、蛋白质,图乙中的a、b、c依次是O、C、H【答案】A【解析】【分析】图甲是人体活细胞中化合物相对含量的扇形图,则A是水,B是蛋白质,C是脂质,空白处是糖类或核酸;图乙是人体活细胞中含量较多的三种元素,则a是O、b是C、c是H。【详解】A、若图甲表示细胞中化合物含量,则A代表水,A错误;B、若图甲、图乙分别表示细胞中化合物含量和元素含量,则图甲的A水中含图乙中的a(O),B正确;C、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b,即C元素,C正确;D、图甲中的A、B可能依次是水、蛋白质,图乙中的a、b、c依次是O、C、H,D正确。故选A。18.下列关于有机物鉴定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新榨的苹果匀浆中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试剂加热煮沸,出现由无色到砖红色的变化B.向新榨的2mL豆浆中依次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0.1g/mLNaOH)、4滴双缩脲试剂B液(0.01g/mLCuSO4),会出现紫色。如果继续增加B液量,紫色会更加明显。C.如果换成煮开后冷却的豆浆重复B选项的操作,则不会出现紫色D.用苏丹Ⅲ染色处理的花生子叶徒手切片的装片,用低倍和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有大有小,大多在细胞内,细胞外极少或没有【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 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苏丹Ⅳ将脂肪染成红色,苏丹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详解】A、向新榨的苹果匀浆中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由无色到砖红色的变化,A错误;B、向新榨的2mL豆浆中依次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0.1g/mLNaOH)、4滴双缩脲试剂B液(0.01g/mLCuSO4),会出现紫色。如果继续增加B液量,过量滴加,会产生沉淀,并且自身显蓝色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B错误;C、如果换成煮开后冷却的豆浆重复B选项的操作,会出现紫色,因为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不会破坏肽键,C错误;D、用苏丹Ⅲ染色处理的花生子叶徒手切片的装片,用低倍和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有大有小,大多在细胞内,细胞外极少或没有,D正确。故选D。19.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氨基酸与蛋白质在组成元素上完全相同B.氨基酸的侧链基团不影响蛋白质多样性C.人工蛋白的体外合成需在核糖体上进行D.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水的参与【答案】D【解析】【分析】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有21种,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氨基酸的种类因为R基的不同而不同。【详解】A、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因此,氨基酸与蛋白质在组成元素上不完全相同,A错误;B、氨基酸的侧链基团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决定蛋白质多样性的因素包括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多样,可见氨基酸的侧链基团会影响蛋白质多样性,B错误;C、人工蛋白的体外合成不一定需要在核糖体上进行,C错误;D、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实现的,脱水缩合过程离不开水环境,另外肽链加工成蛋白质的过程有肽键的水解过程,据此可推测,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有水的生成,D正确。故选D。20.鉴定尿液中是否有蛋白质常用加热法来检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B.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也发生了变性C.变性后的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蛋白质经加热变性后,肽链伸展,但肽键并未断裂,由于该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其特定功能丧失。【详解】A、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蛋白质的肽链充分伸展,但没有断裂,A错误;B、食盐的作用只是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从而析出蛋白质,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没有改变,没有发生变性,B错误;C、变性后的蛋白质中肽键没有断裂,仍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C正确;D、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发生了改变,D错误。故选C。21.有3个核酸分子,经分析知,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4条多核苷酸链,它们是()A.一个DNA分子,两个RNA分子B.三个DNA分子C.两个DNA分子,一个RNA分子D.三个RNA分子【答案】A【解析】【分析】核酸包括DNA和RNA,DN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T、C、G。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U、C、G。【详解】若有三个核酸分子,含有4条核苷酸链,因为DNA通常是双链结构,而RNA通常是单链结构,所以可推知,这三个核酸分子最有可能是由1个DNA和2个RNA组成,符合这三个核酸分子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A符合题意。故选A。22.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外的核酸不携带遗传信息B.DNA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C.某种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和RNA D.原核细胞不会同时含有DNA和RNA【答案】B【解析】【分析】核酸的功能: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A、核酸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与其在细胞外没有关系,A错误;B、DNA分子特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B正确;C、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不会是DNA和RNA,C错误;D、原核细胞也属于细胞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D错误。故选B。23.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各种“现象”和“主要原因”的叙述,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现象主要原因A人和鼠细胞中蛋白质种类不同细胞吸收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B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储能不同糖类和脂肪中各元素的比例不同C细胞和无机环境的元素种类不同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D淀粉和纤维素的功能不同淀粉和纤维素中葡萄糖的空间排列不同A.AB.BC.CD.D【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脂肪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多于糖类。【详解】A、人和鼠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遗传物质的碱基序列不同,A错误;B、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储能不同,主要原因是脂肪中O的含量较低,H的含量较高,B正确;C、细胞和无机环境中元素的种类不同,主要原因是细胞对环境中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二者功能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的空间排列不同,D正确。故选A。24.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胆固醇﹑脂肪、维生素D的组成元素相同 B.核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之一C.淀粉的功能与组成其分子的单糖种类有关D.脱氧核糖和脂肪都能被细胞直接吸收利用【答案】A【解析】【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详解】A、胆固醇﹑脂肪、维生素D的组成元素都为C、H、O,A正确;B、核糖是组成RNA的成分,不能作为能源物质,B错误;C、淀粉组成成分中只有葡萄糖一种单糖,因此淀粉的功能与单糖的种类无关,C错误;D、脱氧核糖是单糖可以被细胞直接吸收,但脂肪要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细胞吸收,D错误。故选A。【点睛】25.下列与化合物存在形式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D.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体内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对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功能。【详解】A、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A错误;B、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H、O、N、P可以参与构成细胞内重要的有机化合 物,B正确;C、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生物体内的糖类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C正确;D、细胞内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叫自由水,D正确。故选A。26.水和无机盐在植物和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进而引起贫血B.自由水所占比例越大,细胞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越强C.HCO3-、等物质与人体的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有关D.无机盐只有溶解于水中形成离子,才能被植物根吸收【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内的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主要是自由水,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2、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Fe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还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详解】A、铁是血红蛋白合成的原料,长期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进而引起贫血,A正确;B、自由水所占比例越大,细胞代谢越强,细胞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越弱,B错误;C、人体的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与HCO3-、HPO42-等物质有关,C正确;D、无机盐需溶解在水中形成离子,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D正确。故选B。27.鲫鱼能在寒冷,缺氧的水环境中生存数天,其他组织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能够通过循环系统被运输到骨骼肌细胞中转化为丙酮酸,而骨骼肌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将丙酮酸转化为酒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或酒精时所需要的酶有所不同B.丙酮酸在转化为酒精时,丙酮酸中的能量能转移到酒精中C.O2充足时,丙酮酸可被转化为CO2和H2O,并合成较多ATPD.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被转化为酒精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答案】D 【解析】【分析】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多数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题目信息中鲤鱼通过无氧呼吸既可以产生乳酸也可以产生酒精。【详解】A、酶具有专一性,产生酒精和产生乳酸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进行的不同反应,A正确;B、酒精中储存了一定的能量,在丙酮酸转化为酒精的过程中,丙酮酸中的能量转移到酒精中,而没有释放,B正确;C、氧气充足时,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丙酮酸可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较多的ATP,C正确;D、丙酮酸在无氧条件转化为酒精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故选D。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点的是()A.所产能量大多数以热能形式散失B.都伴随着有机物的消耗C.都伴随有水的生成D.都需要多种酶的催化【答案】C【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场所在细胞质基质,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述两个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2、无氧呼吸场所都在细胞质基质,且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详解】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大部分能量都以热能形式散失掉,A正确;B、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细胞呼吸就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B正确;C、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H],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与氧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没有水的生成,C错误;D、不管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需要多种酶的参与,D正确。故选C。29.某研究小组对菠菜绿叶中的色素进行提取,并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分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色素带呈黄绿色,丙、丁色素带呈蓝绿色B.丁色素带最宽,所含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扩散速度最快C.菠菜绿叶的新鲜程度不会影响四种色素带宽窄的比例D.实验中通过研磨使细胞破裂,有利于有机溶剂提取色素【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丁为胡萝卜素,丙为叶黄素,乙为叶绿素a,甲为叶绿素b;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是丁>丙>乙>甲,其中叶绿素a的含量最多,胡萝卜素的溶解度最大,所以色素带最宽的是乙,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详解】A、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丁为胡萝卜素(橙黄色),丙为叶黄素(黄色),乙为叶绿素a(蓝绿色),甲为叶绿素b(黄绿色),A错误;B、光合色素乙(叶绿素a)的含量最多,滤纸条上色素带最宽的是乙,B错误;C、菠菜绿叶的新鲜程度会影响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色素含量,新鲜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丰富,否则色素可能分解,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D、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实验中通过研磨使细胞破裂,有利于有机溶剂提取色素,D正确。故选D。30.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a、b为物质,Ⅰ、Ⅱ表示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是NADPHB.b为CO2固定提供能量C.Ⅱ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D.Ⅰ过程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还原型辅酶Ⅱ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详解】A、a是光反应产生的NADPH,A正确;B、b是光反应产生的ATP,参与C3的还原,B错误;C、II过程是暗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正确;D、I过程是光反应,该过程将光能转化为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D正确。故选B。31.关于下列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大肠杆菌②白菜③蓝细菌④酵母菌⑤霉菌⑥HIV⑦水绵⑧SARS病毒⑨细菌⑩新冠病毒A.具有细胞膜而没有核膜的是⑥⑧⑩B.遗传物质为RNA的有①③⑥⑧⑨⑩C.属于真核生物的是②④⑤⑦D.必须依赖于活细胞,不能独立生存的有①③⑨【答案】C【解析】【分析】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2.常考的真核生物有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等;常考的原核生物有蓝细菌、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等;此 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遗传物质都是DNA。4.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详解】A、具有细胞膜的即为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没有核膜是指原核生物,因此,具有细胞膜而没有核膜的实质是指原核细胞,则为②白菜、④酵母菌、⑤霉菌、⑦水绵,A错误;B、遗传物质为RNA的生物是RNA病毒,分别是⑥HIV、⑧SARS病毒、⑩新冠病毒,B错误;C、属于真核生物的是具有核膜的生物,分别是②白菜、④酵母菌、⑤霉菌、⑦水绵,C正确;D、必须依赖于活细胞,不能独立生存的是非细胞生物病毒,有⑥HIV、⑧SARS病毒、⑩新冠病毒,D错误。故选C。【点睛】32.在提取蛋白质A的过程中,β-巯基乙醇的使用浓度会直接影响蛋白质A的结构,当β-巯基乙醇的使用浓度过高时,蛋白质A的二硫键断裂(-S-S-被还原成-SH),肽链伸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A的功能与其空间结构的变化直接相关B.蛋白质A受到高浓度的β巯基乙醇影响后,其元素组成发生了改变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后,仍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D.用高浓度的β-巯基乙醇处理蛋白质A并不会改变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结构:(1)氨基酸→多肽: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做肽键。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以此类推,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做肽链。(2)多肽→蛋白质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许多蛋白质分子含有几条肽链,它们通过一定的化学键互相结合在一起。这些肽链不呈直线,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更为复杂的空间结构。【详解】A、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A的功能与其空间结构的变化直接相关,A正确;B、蛋白质A受到高浓度的β巯基乙醇影响后,二硫键断裂等,但其元素组成不发生改变,B错误;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后,仍然具有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C正确;D、用高浓度的β-巯基乙醇处理蛋白质A,二硫键断裂等,不破坏肽键,并不会改变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D正确。 故选B。33.橘皮精油的提取操作流程是()A.石灰水浸泡→漂洗→过滤→静置→压榨→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B.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C.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静置→过滤→再次过滤→橘皮油D.石灰水浸泡→漂洗→过滤→压榨→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答案】B【解析】【分析】提取橘皮精油:(1)橘皮精油的性质:无色透明,具有诱人的橘香味,主要成分为柠檬烯,一般采用压榨法提取。(2)提取流程: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3)分析:橘皮洗净晾干后,要浸泡在pH为12、质量分数为7%~8%的石灰水中16~24h,其目的是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详解】橘皮精油无色透明,主要储存在橘皮部分,由于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又会产生原料焦糊问题,所以一般采用压榨法提取。提取过程为: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静置→橘皮精油,B正确,ACD错误。故选B。34.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某实验小组想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实验方案最合适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详解】根据题意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该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即设置只有细菌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别是A抗生素加细菌和B抗生素加细菌,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符合分析的图示只有C,C正确。 故选C。35.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下图中序号代表不同的化合物,面积不同代表含量不同,其中Ⅰ和Ⅱ代表两大类化合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Ⅱ为有机化合物,Ⅴ、Ⅵ、Ⅶ都含有元素C、H、OB.Ⅲ在细胞中有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存在形式,且二者能相互转化C.Ⅴ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基本组成单位含有氨基和羧基D.植物的根部细胞主要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从土壤中吸收Ⅳ【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据图示含量可知,Ⅰ为无机物,Ⅱ为有机物,Ⅲ为水,Ⅳ为无机盐,Ⅴ为蛋白质,Ⅵ为脂质,Ⅶ为糖类或者核酸。【详解】A、细胞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其中无机物更多,故Ⅱ表示有机物,有机物都含C、H、O三种元素,A正确;B、Ⅰ为无机物,水含量最多,Ⅲ为水,在细胞中有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存在形式,且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正确;C、Ⅱ为有机物,有机物中蛋白质最多,Ⅴ表示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羧基,C正确;D、Ⅰ为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水含量最多,Ⅲ为水,Ⅳ为无机盐,植物的根部细胞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从土壤中吸收Ⅳ无机盐离子,D错误。故选D。36.为研究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的有氧呼吸速率(mol·g-1·h-1),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C三点中,A点时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NADH最多B.B点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C.实验过程中可用CO2释放量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D.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的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减缓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最下面的曲线是清水组,在水淹后有氧呼吸下降,而其他用KNO3处理的组,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清水组,说明KNO3处理可对甜樱桃根的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减缓作用。【详解】A、A、B、C三点中,A点有氧呼吸速率最大,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NADH最多,A正确;B、B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B正确;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不可用CO2释放量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C错误;D、根据图示信息,淹水时用一定浓度KNO3处理,可增强有氧呼吸速率,有氧呼吸速率降低的时间推后,故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的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减缓作用,D正确。故选C。37.下图中①②③表示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③产生的水中,有部分氧原子来自最初的葡萄糖B.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相比较,①②阶段相同,③阶段不相同C.过程②产生的[H]均来自丙酮酸D.酵母菌可在线粒体中或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二氧化碳 【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过程,其中①表示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表示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③表示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详解】A、过程③产生的水中,全部的氧来自氧气,A错误;B、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相比较,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不相同,无氧呼吸没有第三阶段,B错误;C、过程②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形成[H]和CO2,产生的[H]来自丙酮酸和水,C错误;D、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产生二氧化碳,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发生在线粒体中,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正确。故选D。38.如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在有氧条件下,部分物质变化途径,其中①~④代表有关生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③、④不在生物膜上进行B.过程①、②、④都有ATP生成C.过程③产生的C6H12O6中的氧来自H2O和CO2D.过程④产生的[H]并不全都来自C6H12O6【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①表示水的光解过程,②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③表示暗反应阶段C3还原过程,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详解】A、③为暗反应阶段C3还原过程,场所是叶绿体基质,④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A正确;B、①为光反应和②④为有氧呼吸第一、二、三阶段均能产生ATP,B正确;C、③C3还原产生的C6H12O6中的O来自CO2,光反应释放的O2中O来自H2O,C错误;D、④为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来自C6H12O6和H2O,D正确。故选C。 39.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肝脏细胞既可产生CO2,又可消耗CO2B.叶肉细胞既可产生O2,又可消耗O2C.线粒体既可产生H2O,又可消耗H2OD.叶绿体既可产生ATP,又可消耗ATP【答案】A【解析】【分析】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分子葡萄糖被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的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型氢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A、肝脏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不能吸收CO2,A错误;B、叶肉细胞既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又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既可产生O2,又可消耗O2,B正确;C、线粒体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水,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水,C正确;D、叶绿体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ATP,而暗反应中消耗ATP,D正确。故选A。40.为了研究七子花不同冠层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研究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对七子花不同冠层叶片光合作用强度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时,测量上层叶片的装置中A、B两处气体CO2浓度相等B.光照强度为0.25klx时,中层叶片和下层叶片CO2的固定速率相等C.将光照强度由1.25klx降至1klx时,短时间内,中层叶片中C3/C5的比值升高D.光照强度大于0.75klx时,限制三种叶片CO2吸收速率的因素不完全相同 【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1)图甲装置,A处CO2浓度分析仪可检测到鼓风机吹入的CO2的初始浓度,同化箱中的实验材料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会引起装置中CO2浓度的变化,B处可检测同化箱CO2变化后的浓度。(2)由图乙可知,3条曲线与纵坐标下轴的交点均为呼吸强度,故七子花的上、中、下层叶片的呼吸作用强度不同,光补偿点(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也不同,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上层叶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明显高于中下层叶。【详解】A、图甲装置,A处CO2浓度分析仪可检测到鼓风机吹入的CO2的初始浓度,同化箱中的实验材料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会引起装置中CO2浓度的变化,B处可检测同化箱CO2变化后的浓度;当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乙图中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时,叶片的光和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恰好全部被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掉,叶片不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故所测量上层叶片的装置中A、B两处气体CO2浓度相等,A正确;B、CO2的固定速率(总光合速率)=CO2的吸收速率(净光合速率)+CO2的释放速率(呼吸速率),当光照强度为0.25klx时,中层叶片的CO2的固定速率=2+1=3;下层叶片CO2的固定速率=2.5+0.5=3,二者相等,B正确;C、由图乙可知,当光照强度等于1klx时,中层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即光饱和点。将光照强度由1.25klx降至1klx时,由于光照强度不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限制因素,故短时间内降低光照强度,中层叶片中C3/C5的比值不变,C错误;D、光照强度大于0.75klx时,如从0.75klx升至1klx的过程中,影响下层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限制因素不是光照强度,但影响上层和中层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即限制三种叶片CO2吸收速率的因素不完全相同,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41.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四点)。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 有________性。蓝藻细胞内光合作用色素除叶绿素外,还含有_______,属于自养________(填“需氧”或“厌氧”)生物。(3)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答案】(1)①.甲②.甲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①.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②.统一③.藻蓝素④.需氧(3)逆时针【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分析图解:甲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属于原核细胞;乙细胞中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小问1详解】分析图解可知:甲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无核膜为界的细胞核),只有拟核,属于原核细胞。【小问2详解】甲乙两细胞结构中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以及核糖体、DNA分子等结构;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蓝藻的光合色素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需氧生物。【小问3详解】视野中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由于在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也就是旋转180度,因此细胞质环流实际方向依然为逆时针。42.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其中a、b、d、e、f代表小分子,A、B、E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表示_______,其在原核细胞中彻底水解产物共有______种。(2)若E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储能物质,则E是_______,其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______细胞。(3)物质d是_____,物质f是_______,其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由于含能量多而且占体积小被生物作为长期储备能源的物质。此外,磷脂也是常见的脂质,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是_________。(4)物质b的名称是______,图中的“?”是指______元素。【答案】(1)①.核苷酸②.8##八 (2)①.糖原②.肝脏细胞和肌肉(3)①.雌性激素②.脂肪③.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成分(4)①.氨基酸②.N##氮【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E是大分子,且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为多糖,e是单糖;A的组成元素是C、H、O、N、P,应该是核酸,基本组成单位a是核苷酸;B的组成成分是C、H、O、N,应该是蛋白质,b是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d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为雌性激素。【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A和B构成病毒,且A的组成元素是C、H、O、N、P,应该是核酸,则物质a表示核苷酸;原核细胞既有DNA,也有RNA,故核苷酸在原核细胞中共有8种(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小问2详解】若E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储能物质,则E是糖原,分为两类,肝糖原和肌糖原,其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肌肉细胞。【小问3详解】物质d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雌性动物第二性征,是雌性激素;生物体作为长期备用能源物质的是脂肪,故物质f是脂肪;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成分。【小问4详解】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A是核酸,则B是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b是氨基酸,元素组成是C、H、O、N等,因此图中的?是指N元素。43.我国科学家发现“超级蠕虫”——黄粉虫(俗称面包虫)可以吃塑料,并从其肠道内分离出了能够降解聚苯乙烯(塑料的主要成分,缩写PS)的细菌,为解决全球塑料污染问题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某科研小组计划在实验室分离纯化能高效降解聚苯乙烯的细菌(目标菌),然后获取相关酶,以期实现塑料的生物酶降解。其基本思路如下:Ⅰ号培养基:水、无机盐、氮源、物质XⅡ号培养基;水、无机盐、氮源、物质X、物质Y(1)物质X和物质Y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除了图中所示方法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法在Ⅱ号培养基上纯化降解PS 塑料的微生物菌群,使其生长出单个菌落。科研人员从中挑选了3株能稳定降解PS塑料的菌种P1、P2和P3。(3)科研人员将红色PS粉碎成粉末,均匀混合在无碳固体培养基中,之后再接种经过稀释的三种菌液,一段时间后可测得透明圈大小(D)与菌圈大小(d)(如下图所示)。若使用单一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应选用P1菌种,理由是____________。(4)为测定PS降解酶降解塑料的能力,需要先将该酶分离出来,常用凝胶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分离PS降解酶的基本过程;样品加入后进行洗脱,而后收集PS降解酶。最后收集到的蛋白质样品与刚洗脱时收集到的蛋白质相比,分子质量较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5)分离得到PS降解酶后,为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对酶固定化,可以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答案】(1)①.聚苯乙烯②.琼脂(2)平板划线(3)P1的D/d值最大,对PS塑料的降解效果最佳(4)①.小②.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通过色谱柱的路程较长,移动速率较慢(5)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解析】【分析】1、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2、凝胶色谱法也称做分配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所用的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多孔球体,这些小球体大多数是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的,如葡聚糖或琼脂糖。在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人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得以分离。【小问1详解】结合题干,本实验的目的使分离纯化能高效降解聚苯乙烯的细菌,故Ⅰ号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结合题干“并从其肠道内分离出了能够降解聚苯乙烯(塑料的主要成分,缩写PS)的细菌”可知Ⅰ号培养基中含有的成分为水、无机盐、氮源、聚苯乙烯(起到选择目标菌的作用),故物质X为聚苯乙烯,Ⅱ号培养基应为固体培养基,便于涂布和分离目标菌,故物质Y为琼脂。【小问2详解】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常用的用来分离菌落的接种方法,由于图中已经使用了稀释涂平板法,故除了图中所示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平板划线法法在Ⅱ号培养基上纯化降解PS塑料的微生物菌群,使其生长出单个菌落。然后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等等特征来进行初步区分不同的品种,科研人员从中挑选了3株能稳定降解PS塑料的菌种P1、P2和P3。【小问3详解】培养基上透明圈意味着细菌降解红色PS的多少,透明圈大小(D)与菌圈大小(d)的比值越大,说明着该菌对PS塑料的降解效果最佳,由图2可知,应选用P1菌种。【小问4详解】在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聚乙烯降解酶的过程中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不进入凝胶颗粒,通过色谱柱的路程较短,移动速率较快,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通过色谱柱的路程较长,移动速率较慢,故最后收集到的蛋白质样品与刚洗脱时收集到的蛋白质相比,分子质量较小。【小问5详解】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44.(一)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从而为人类所利用。某科研团队想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筛选可分解纤维素的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组分中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2)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筛选目标菌株的方法是__________染色法。实验流程是__________→选择培养→___________→涂布平板→挑选菌落。(二)“爆爆蛋”又叫海藻魔豆,口感Q弹爽滑,轻咬外皮“噗吡”流出香甜的果汁,深受消费者喜爱。“爆爆蛋”目前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果汁、奶茶、冷饮、雪糕、沙拉、甜品等食品加工中。如图是“爆爆蛋”制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3)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为可溶性的__________,使得制备的果汁比鲜榨果汁更澄清。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需要不断地搅拌反应混合物,目的是__________。(4)果汁颗粒固定化,就是将第三步的混合液逐滴地加入到CaCl2溶液中,其作用是__________。(5)若制备的“爆爆蛋”口感偏硬,咬不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1)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2)①.刚果红②.土壤取样③.梯度稀释 (3)①.半乳糖醛酸②.使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4)使海藻酸钠发生聚沉,形成凝胶珠(5)配置的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解析】【分析】1、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刚果红染色法,其原理是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红色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2、筛选目标菌株的一般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小问1详解】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纤维素在C1酶,Cx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纤维二糖,纤维二糖再在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小问2详解】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刚果红染色法,其原理是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红色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筛选目标菌株的一般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小问3详解】果胶酶是由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组成的,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从而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需要不断地搅拌反应混合物,不断搅拌有利于增加果泥与果胶酶的接触面积,使得果胶酶能够充分地催化反应。【小问4详解】CaCl2溶液的作用是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凝胶球(凝固剂)。【小问5详解】海藻酸钠作为固定化酶的载体,对固定化酶的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将很难形成凝胶珠,导致制备的“爆爆蛋”口感偏硬,咬不动。45.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在__________中将三碳化合物转变为糖类等有机物。温度通过影响__________进而影响光合作用。(2)甲、乙两种植物中,更能适应高温环境的植物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温度高于35℃时,植物甲的__________更大。(3)若在35℃恒温条件下分别培养植物甲和植物乙一昼夜(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根据图示信息不能确定两者一昼夜有机物积累量的多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4)进一步研究发现,45℃恒温条件下增加空气湿度可以有效提高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据此推测,45℃时导致植物乙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答案】(1)①.ATP②.[H]##NADPH③.叶绿体基质④.酶的活性##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2)①.甲②.净光合速率(3)甲、乙两种植物的呼吸速率未知,不能确定黑暗条件下两者的有机物消耗量(4)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叶片气孔部分关闭,叶肉细胞吸收CO2的量减少【解析】【分析】1、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以下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2、暗反应阶段有没有光都能进行。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在这一阶段,CO2被利用,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生成糖类。【小问1详解】叶绿体基质中,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C5。温度通过影响相关过程中的酶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 【小问2详解】分析曲线图:随温度变化,植物净光合速率变化,植物甲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约在45°C左右,植物乙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约在35°C左右,且在高于35°C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大于植物乙,说明植物甲积累有机物更多,更能适应高温环境。【小问3详解】在35℃恒温条件下,植物甲和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是12小时的黑暗时间里,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根据题目无法判断两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因此无法比较一昼夜有机物积累量的大小。【小问4详解】45℃恒温条件,植物蒸腾作用较强,散失水分多,植物可能会关闭部分气孔减少水分散失,则吸收的CO2量减少,光合作用暗反应减弱,不利于植物制造有机物。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气孔打开,增加CO2的量,继而增强光合作用。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5-25 15:10:11
页数:34
价格:¥2
大小:3.07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