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生物
>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5
2
/25
剩余2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孟德尔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以下关于他的研究,正确的是()A.分离定律不能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自由组合定律能分析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B.孟德尔选择豌豆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豌豆染色体数目较少,易于分析C.他提出的分离定律实际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受精卵形成过程中D.孟德尔的实验过程是在严格控制传粉的条件下进行的,采用正交和反交进行比较【答案】D【解析】【分析】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性状易于观察,生长周期短,易于栽培。【详解】A、分离定律可以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自由组合定律不能分析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A错误;B、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并不研究其染色体,与染色体数目无关,B错误;C、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均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C错误;D、孟德尔的实验过程用人工授粉严格控制,并采用正交和反交进行比较,D正确。故选D。2.下列事实可作为验证分离定律最直接的证据的是()A.显微镜观察计数,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B.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C.测交实验,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D.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2:1【答案】A【解析】【分析】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其内容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25- 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由分析定律可知,杂合子产生两种类型比例相等的配子,利用显微镜观察计数,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可作为证明分离定律的直接证据,A正确;B、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不能直接证明杂合子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错误;C、测交实验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间接证明了杂合子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错误;D、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错误。故选A。3.某种高度近视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A)引起的遗传病,但男性不发病。现有一女性患者与一不携带该致病基因的男性结婚,其后代女性患病率为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女性患者的基因型是XAXAB.该女性患者的双亲可能都不是患者C.人群中男性不携带该致病基因D.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约为50%【答案】B【解析】【分析】某种高度近视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A)引起遗传病,但男性不发病。在群体中女性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XAXA(高度近视)、XAXa(高度近视)、XaXa(视力正常)。男性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XAY(视力正常)XaY(视力正常)。【详解】A、现有一女性患者(XAX-)与不携带该致病基因的男性(XaY)结婚。①假设该女性患者基因型为XAXA,则后代基因型及表现型为XAXa(女儿高度近视)、XAY(儿子正常),后代女性患病率为100%,与题意不吻合。②假设该女性患者基因型为XAXa,则后代基因型及表现型为XAXa(女儿高度近视)、XaXa(女儿正常)、XAY(儿子正常),XaY(儿子正常),后代女性患病率为50%,与题意吻合。因此该女性患者基因型为XAXa,A错误;B、该女性患者(XAXa)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母亲,一条来自父亲,如果XA来自父亲,双亲的基因型可以是XaXa、XAY,表现型都正常,B正确;C、人群中男性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XAY(视力正常)、XaY(视力正常),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但不患病,C错误;D、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1,且男性全正常,但女性中存在患病和正常的,因此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低于50%,D错误。-25- 故选B。4.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种群中的雌性无尾猫与雄性无尾猫繁殖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因为无尾基因变成了有尾基因C.后代无尾猫中不存在纯合子D.两只无尾猫杂交产生3个后代,若其中两个是无尾猫,那么另一个一定是有尾猫【答案】C【解析】【分析】无尾猫杂交出现有尾猫属于性状分离显性,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是显性杂合子,出现1/3的有尾猫的原因是显性纯合致死。【详解】A、雌性无尾猫与雄性无尾猫繁殖多代,出现有尾猫,说明无尾是显性性状,A错误;B、后代出现有尾猫是性状分离显性,即由于等位基因分离、配子的随机结合,B错误;C、后代无尾猫中不存在纯合子,显性纯合致死才能出现题目比例,C正确;D、两只无尾猫杂交产生3个后代,可能都是有尾猫、都是无尾猫、有尾无尾都有,子代数目过少不一定符合比例,D错误。故选C。5.在孟德尔两对相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1在产生配子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不一定遵循分离定律B.若F1中卵细胞的存活率只有50%,F2也会出现9:3:3:1的比例C.F1自交产生F2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9种D.对F1进行测交,可推测其产生配子的比例及数量【答案】B【解析】【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黄色圆粒豌豆实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黄色圆粒豌豆YyRr,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能产生4种配子。【详解】A、F1在产生配子时遵循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也一定遵循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25- B、若F1中卵细胞的存活率只有50%,F1产生的卵细胞中,仍有YR、yr、Yr和yR4种基因型,比例为1:1:1:1,F2也会出现9:3:3:1的比例,B正确;C、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4×4即16种,C错误;D、F1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出F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但无法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D错误。故选B。6.牵牛花中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一对表现型为普通叶白色种子和枫形叶黑色种子的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与若干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与F1基因型不相同)进行杂交,得到F2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表现型普通叶黑色种子普通叶白色种子枫形叶黑色种子枫形叶白色种子数量448459153148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普通叶对枫形叶为显性,种子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C.若对F2中普通叶进行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是2:1D.F2普通叶黑色种子中杂合子占1/3【答案】D【解析】【分析】一对表现型为普通叶白色种子和枫形叶黑色种子的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普通叶黑色种子,可知普通叶和白色种子为显性性状,且亲本均为纯合(AAbb、aaBB),F1基因型为AaBb;F1与若干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得到F2,分析其表型比例,普通叶:枫形叶=(448+459):(153+148)=3:1,则另一杂交个体叶形基因型为Aa;黑色种子:白色种子=(448+153):(459+148)=1:1,则另一杂交个体种子颜色基因型为bb,因此另一杂交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表型为普通叶白色种子。【详解】A、根据F2结果可知,F1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且比例相同,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25- B、根据F1表型可知,普通叶对枫形叶为显性,种子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B正确;C、F2中普通叶的基因型为AA:Aa=1:2,产生的配子比例为A:a=2:1,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是2:1,C正确;D、F2普通叶黑色种子基因型为AABb或AaBb,均为杂合子,D错误。故选D。7.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自交,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型的影响,下列关于子代的说法正确的是()A.后代性状分离比为6:3:2:1,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A__和__BB的个体致死B.后代性状分离比为7:3:1:1,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组成为Ab(或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C.后代性状分离比为4:1:1,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组成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D.后代性状分离比为5:3:3:1,则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B【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Ab:aB:ab=1:1: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详解】A、当AA(或BB)纯合致死时,后代表现型比例为(2:1)×(3:1)=6:3:2:1,A错误;B、若AaBb产生的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配子组合为(AB:aB:ab)×(AB:Ab:aB:ab),统计后代分离比为7:3:1:1,B正确;CD、若AaBb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配子组合为(Ab:aB:ab)×(AB:Ab:aB:ab),统计后代分离比为5:3:3:1,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D错误。故选B。8.现利用一个豌豆群体(基因型为AA:Aa=1:1)和玉米群体(基因型为Bb:bb=1:1)进行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若豌豆群体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为7:1B.对豌豆群体进行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C.若玉米群体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为7:1-25- D.对玉米群体进行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A、豌豆为自花传粉的植物,若豌豆群体在自然状态下交配,则后代的基因型AA=1/2+1/2×1/4=5/8,Aa=1/2×1/2=1/4,aa=1/2×1/4=1/8,即性状分离比为7:1,A正确;B、对豌豆群体进行测交,子代的基因型aa=1/2+1/2×1/2=3/4,Aa=1/2×1/2=1/4即性状分离比为3:1,B正确;C、玉米为异花传粉,若玉米群体在自然状态下交配,产生的配子为3/4的b和1/4的B所以,后代的基因型bb为3/4×3/4=9/16、Bb=3/4×1/4×2=3/8、BB=1/4×1/4=1/16,即子代的性状比为9∶7,C错误;D、对玉米群体进行测交,子代的基因型bb=1/2+1/2×1/2=3/4,Bb=1/2×1/2=1/4,即性状分离比为3:1,D正确。故选C。9.某同学利用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做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积木,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DD:Dd:dd=12:6:2,他对此感到很疑惑。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A.应将某桶内的2种积木各减少到一半,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B.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C.重复抓50次以上,保证实验统计样本数目足够大D.可以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答案】A【解析】【分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实验结果失败的原因是:(1)方形积木不易混匀,导致实验误差较大;(2)每次抓取后没有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使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不相等。【详解】A、该学生抓取的结果不符合1:2:1,原因是其操作存在错误,而非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A错误;B、如果每次抓取后没有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会使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不相等,所以每次-25- 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以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B正确;C、继续重复抓取,如重复抓50~100次,以保证足够大的样本数,减少实验误差,C正确;D、使用方块可能使两种积木混合不均匀,因此应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D正确。故选A。10.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不考虑异常分裂),正确的有()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会发生于生物体同一器官内②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③着丝粒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一分为二④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有0条或1条或2条Y染色体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一定存在等位基因A①②⑤B.④⑤C.②⑥D.⑤⑥【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最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详解】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可以同时发生于生物体生殖器官内,①错误;②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没有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②错误;③着丝粒在减数分裂Ⅱ后期一分为二,③错误;④由于减数分裂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有0条或1条或2条Y染色体,④正确;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这是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⑤正确;⑥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可能存在等位基因,也可能存在相同基因,对于性染色体来说也可能存在非等位基因,⑥错误。综合以上,正确的是④⑤。故选B。11.利用显微镜观察果蝇(2n=8)精巢的临时装片,下列观察到的现象与做出的推测不匹配的是-25- ()选项观察到的现象推测A含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移向两极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B染色体着丝粒分裂该细胞中核DNA数等于染色体数目C4个四分体该细胞含有4种形态的染色体D同源染色体相应片段互换该细胞形成的配子种类不一定增加A.AB.BC.CD.D【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有丝分裂过程。【详解】A、含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移向两极,说明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此时该细胞处于减I后期,精巢内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A正确;B、染色体着丝粒分裂,说明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核DNA分子,即核DNA数等于染色体数目,B正确;C、一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个四分体,观察到细胞中含有4个四分体,但由于X、Y染色体形态有差异,该细胞含有5种形态的染色体,C错误;D、如果原来的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纯合子,同源染色体相应片段交换,但形成的配子仍然只有一种,配子的种类数不一定增加,D正确。故选C。12.下列有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分裂类型的相同时期,雌雄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同B.精子的形成需要经过变形,卵细胞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变形C.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均发生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25- D.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数量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联会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该时期DNA已完成复制,染色单体已形成,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均属于减数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雌雄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同,A正确;B、精子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变形,而卵细胞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变形,B正确;C、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裂,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C错误;D、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得到4个精细胞,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得到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D正确。故选C。13.某二倍体生物的某个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此时其核DNA分子有10个,且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相等。下列情况中最可能出现的是()A.此时该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B.此时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该生物体细胞的2倍C.该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正在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正在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特点: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MⅠ前(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MⅠ中: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MⅠ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MⅠ末:形成两个次级性母细胞。MⅡ分裂与有丝分裂基本相同,区别是无同源染色体。【详解】A、某二倍体生物的某个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此时其核DNA分子有10-25- 个,且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相等,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有5个DNA分子,呈奇数,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A不符合题意;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该生物体细胞的相同,B不符合题意;C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正在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4.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B.图甲可对应于图乙中的de段C.图乙中bc段细胞可以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图乙中的bc段都含有同源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甲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者第一极体。乙图即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又可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详解】A、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不可能位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则基因A、a位于一常染色体上,A错误;B、图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可对应于图乙中的bc段,B错误;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c段对应的时期可以是有丝分裂前、中、后期,也可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C正确;D、bc-25- 段对应的时期可以是有丝分裂前、中、后期,都有同源染色体,也可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就没有同源染色体了,D错误。故选C。15.基因型为AaBbDd的某动物(三对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染色体互换),若产生基因组成为以下图示类型的精细胞。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B【解析】【分析】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精细胞,在不互换的情况下,基因要么全部相同,要么全部互为等位基因。【详解】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精细胞,在不互换的情况下,基因要么全部相同,要么全部互为等位基因。分析图中精细胞的基因型可知,②⑥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①④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③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⑤来自一个精原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ACD错误,B正确。故选B。16.甲、乙两个精原细胞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甲细胞在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1与2未分离,则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可能为AaB、AaB、b、bB.若甲细胞在减数分裂Ⅱ时A基因所在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B、aBC.若乙细胞不发生染色体互换,则正常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D:ad=1:1D.若乙细胞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D:ad:Ad:aD=4:4:1:1.则发生染色体互换的精原细胞的比例为20%-25- 【答案】D【解析】【分析】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就图乙而言若有1个原始的生殖细胞发生交换,就会形成比例相等的四种类型配子。【详解】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若甲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1与2未分离,则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aB、AaB、b、b或Aab、Aab、B、B,A正确;B、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的随机组合,若甲细胞减数分裂时A基因所在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未分离的染色体可以和B所在染色体组合,也可以和b所在染色体组合,则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AB、B、ab、ab或AAb、b、aB、aB,B正确;C、若乙细胞同源染色体1与2上的基因完全连锁,将随染色体进入同一个细胞,则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D:ad=1:1,C正确;D、若有一个细胞发生交叉互换,则产生若乙细胞产生AD:ad:Ad:aD=1:1:1:1,若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D:ad:Ad:aD=4:4:1:1,证明有两个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一共10个配子,需要2.5个原始生殖细胞,则发生交换的原始生殖细胞的比例为2/2.5=80%,D错误。故选D。17.摩尔根用白眼雄果蝇和野生型红眼雌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均为红眼,F1雌雄果蝇杂交,F2果蝇表型及比例如图。已知X染色体与Y染色体存在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存在等位基因,而非同源区段不存在对应的等位基因。据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根据F2中的表型及比例,可判断眼色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C.根据上述过程可确定控制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其等位基因D.仅利用上述实验材料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无法验证相关基因是否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答案】C【解析】-25-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正确;B、根据F2中红眼∶白眼=3∶1,可以判断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眼色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B正确;C、根据上述过程不能确定控制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其等位基因,还可能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C错误;D、仅利用上述实验材料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无法验证相关基因是否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还需要设计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杂交实验进行判断,D正确。故选C。18.某植物体细胞内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不同相对性状(不考虑染色体互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三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B.图中B、b和D、d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3种表型且比例为1:2:1D.图示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是9:3:3:1【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图中三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A正确;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a和D、d或B、b和D、d-25- 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自交后代会出现2种表型且比例为3:1,C错误;D、基因A、a与D、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型,比例为9∶3∶3∶1,D正确。故选C。19.小鼠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某科研小组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黄毛弯曲尾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黄毛弯曲尾的雄鼠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所得的表型及比例为黄毛弯曲尾(♂):黄毛正常尾(♂):灰毛弯曲尾(♂):灰毛正常尾(♂):黄毛弯曲尾(♀):灰毛弯曲尾(♀)=3:3:1:1:5:2。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毛和正常尾均为显性性状B.毛色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C.亲本基因型AaXBXb、AaXBYD.F1中致死的基因型为AAXBXB【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基因型相同的黄毛尾弯曲的雌鼠作母本,基因型相同的黄毛尾弯曲的雄鼠作父本杂交,子代出现灰毛和正常尾,说明黄毛对灰毛是显性,弯曲尾对正常尾是是显性。子代雄鼠弯曲∶正常=1∶1,雌鼠都是弯曲尾,性状与性别有关,说明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代基因型为XBXb、XBY。子代雌鼠和雄鼠都有黄毛和灰毛,说明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亲代基因型为Aa。子代雄鼠黄∶灰=3∶1,雌鼠由于致死效应,出现黄∶灰=5∶2的异常比例。综上所述,亲代基因型为AaXBXb、AaXBY。【详解】A、基因型相同的黄毛尾弯曲的雄鼠作父本杂交,子代出现灰毛和正常尾,说明黄毛对灰毛是显性,弯曲尾对正常尾是是显性,A错误;B、子代雄鼠弯曲∶正常=1∶1,雌鼠都是弯曲尾,性状与性别有关,说明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尾形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而子代雌雄鼠均表现为黄毛和灰毛,因而说明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错误;C、基因型相同的黄毛弯曲尾雌鼠和基因型相同的黄毛弯曲尾雄鼠杂交,后代雄鼠中黄∶灰=3∶1-25- ,雌鼠由于致死效应,出现黄∶灰=5∶2的异常比例,说明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黄色对灰色为显性,亲本的相关基因型为Aa,子代中雌鼠均表现弯曲尾,雄鼠中弯曲尾和正常尾的比例均等,因而说明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C正确;D、据C项可知,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中黄毛尾弯曲(♀)基因型应为1AAXBXB、1AAXBXb、2AaXBXB、2AaXBXb,可见子代中出现5份黄毛弯曲尾的原因是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的个体致死,进而出现异常的分离比,D错误。故选C。20.在遗传物质的研究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等人做了相关的经典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研究表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理由是肺炎链球菌和噬菌体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和DNA容易分开研究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侵染时间过短所致D.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答案】B【解析】【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原理: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它们地作用。实验原因:艾弗里实验中提取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2)实验过程:①标记噬菌体: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或放射性同位素32P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用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③短时间培养后,搅拌、离心。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④检测和记录结果。【详解】A、研究表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理由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和DNA容易分开研究,通过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没有提取DNA或蛋白质,避免了提取物中少量杂质的干扰,B正确;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35S标记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C错误;-25- D、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第5组加入S型菌的提取物和DNA酶,DNA酶使DNA水解,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D错误。故选B。21.下列关于双链DNA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条DNA链上的相邻碱基G和C之间以氢键相连B.嘌呤与嘧啶碱基的结合保证了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C.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使其具有较强的特异性D.若一条DNA单链的序列是5'—GATA—3',那么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5'—CTAT—3'【答案】B【解析】【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同一条DNA链上的相邻碱基G和C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A错误;B、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前提是嘌呤与嘧啶碱基的结合,B正确;C、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但DNA的特异性是因为DNA分子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C错误;D、DNA分子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如果一条DNA单链的序列是5'—GATA—3',那么它的互补链的序列是5'-TATC-3',D错误。故选B。22.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则下列有关结构数目错误的是()A.该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B.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C.该DNA分子中A+C的数量占50%D.该DNA分子两条链中的(A+G)/(T+C)的比值相等【答案】D【解析】-25- 【分析】双链DNA分子中A和T配对,C和G配对,故A=T、C=G,嘌呤数等于嘧啶数,不互补的两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详解】A、A和T之间有两个氢键,C和G之间有三个氢键,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鸟嘌呤为m/2-n,AT之间有2n个氢键,CG之间有3m/2-3n个氢键,共有(3m-2n)/2,A正确;B、一条链中A+T的数量等于两条链中A的数量,等于n,B正确;C、A等于T,C等于G,该DNA分子中A+C的数量占50%,C正确;D、根据A和T配对,C和G配对,该DNA分子中的(A+G)/(T+C)的比值等于1,两条链中(A+G)/(T+C)的比值互补,D错误。故选D。23.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是()A.酶①为DNA聚合酶,酶②为解旋酶B.③为5'端,④为3'端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Ⅱ后期分开D.DNA复制时不会出现差错,保持了亲子代遗传信息的连续性【答案】D【解析】【分析】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等条件。DNA复制需要4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DNA复制时,子链只能从5’端向3’端延伸,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相反。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详解】A、据图,酶①使子链延伸,为DNA聚合酶,酶②打开DNA双链,为解旋酶,A正确;B、和甲母链互补的子链延伸的方向是3'端,则和乙母链互补的子链的③为5'端,④为3'端,B正确;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分裂Ⅱ后期随着着丝粒的分裂而分开,C正确;D、DNA复制保持了亲子代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但DNA复制偶尔会出现配对错误导致基因突变,D-25- 错误。故选D。24.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0)置于没有放射性的31P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进行两次有丝分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次分裂中期和第二次分裂中期,1个细胞中带放射性的染色体都有20条B.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二次分裂后期,1个细胞中带放射性的染色体都有40条C.经过两次有丝分裂后,带放射性的子细胞最少有2个D.经过两次有丝分裂后,带放射性的子细胞最多有4个【答案】B【解析】【分析】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每个子代DNA由一条亲代DNA的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动物体细胞置于没有放射性的31P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进行两次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时复制产生的子代DNA均为一条链被32P标记、一条链为31P;第二次分裂时复制产生的子代DNA中,有一半为一条链被32P标记、一条链为31P标记,另一半DNA两条链均为31P。【详解】A、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所有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带放射性,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所有染色体上均为一个DNA带放射性、一个DNA不带放射性,都为20条,A正确;B、第一次分裂后期所有染色体上的DNA具有一条链带放射性,为40条,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半染色体的DNA带放射性,为20条,一半染色体的DNA不带放射性,B错误;C、第二次有丝分裂时一半染色体有放射性,若在两个细胞中都进入同一个子细胞,则带放射性的子细胞最少,此时为2个,C正确;D、第二次有丝分裂时一半染色体有放射性,若在两个细胞中都进入不同的子细胞,则带放射性的子细胞最多,此时为4个,D正确。故选B。25.遗传规律和遗传物质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科学探究历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艾弗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B.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的电子显微镜图像C.DNA复制方式的发现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和离心技术D.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答案】C-25- 【解析】【分析】15N和14N是氮元素的两种稳定同位素,这两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含15N的DNA比含14N的DNA密度大,因此,利用离心技术可以在试管中分离开含有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的氮元素的DNA。【详解】A、艾弗里没有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利用了细胞培养技术,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技术,A错误;B、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的衍射图谱,B错误;C、DNA复制方式的发现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和离心技术,用15N标记DNA分子,离心后观察不同的位置,C正确;D、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26.已知某高等植物的叶缘(深裂、浅裂)和叶形(心形、条形)两对相对性状,其中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B、b和D、d表示)。其中B、b位于2号染色体上,D、d位于8号染色体上。取一株深裂心形叶植株与一株纯合浅裂条形叶植株进行杂交,F1为深裂心形叶植株与浅裂心形叶植株。让F1中深裂心形叶植株自交,所得F2共有960株,其中深裂心形叶360株、深裂条形叶280株、浅裂心形叶180株、浅裂条形叶140株。回答下列问题:(1)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是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a________(填“是”或“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3)F2植株中深裂与浅裂的性状分离比不为3:1.且已测知F2中深裂植株全为杂合子,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对F1中深裂心形叶植株测交,则后代中的表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__。(5)F2中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若令F1中的深裂心形叶植株与浅裂心形叶植株随机交配,其子代浅裂心形叶个体占________。【答案】(1)①.叶形②.F1深裂心形叶植株自交所得的F2中,心形叶:条形=9:7(2)①.否②.据F2表现型及比例可知叶缘与叶形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故A、a与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答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可)(3)控制深裂的基因纯合致死(4)3:1:3:1(5)①.18②.27/80-25- 【解析】【分析】由题可知,心形叶与心形叶杂交,后代全为心形叶,则心形叶为显性性状,条形叶为隐性性状。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深裂为显性性状,浅裂为隐性性状。【小问1详解】F2中,深裂:浅裂=(360+280):(180+140)=2:1,心形:条形=(360+180):(280+140)=9:7,这为9:3:3:1的变式,故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小问2详解】F1深裂心形叶植株自交,所得F2共有深裂心形叶、深裂条形叶、浅裂心形叶、浅裂条形叶4种表型,叶缘和叶形发生了性状的重新组合,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说明控制叶缘和叶形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A、a与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小问3详解】由题可知,叶缘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故F1为杂合子,而F2中深裂:浅裂=2:1,理论上应为3:1,可推测深裂显性纯合致死。【小问4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深裂的基因型为Aa,浅裂的基因型为aa,心形叶的基因型为B_D_,条形叶的基因型为bbD_、B_dd、bbdd,那F1深裂心形叶的基因型为AaBbDd,进行测交实验:AaBbDd×aabbdd,后代中叶缘深裂:浅裂=1:1,心形:条形=1:3,后代表型比例为二者比值的成绩,为1:3:1:3(顺序可调)。【小问5详解】F1深裂心形叶的基因型为AaBbDd,进行自交实验,求F2的基因型,每对等位基因可分开来看。Aa×Aa后代基因型有Aa、aa2种(AA纯合致死),Bb×Bb后代基因型有BB、Bb、bb3种,Dd×Dd后代基因型有DD、Dd、dd3种,则F2共有基因型2×3×3=18种;F1深裂心形叶的基因型为AaBbDd,F1浅裂心形叶的基因型为aaBbDd,且二者比值为1:1,二者随机交配,求子代浅裂心形叶(aaB_D_)个体所占比值,可用配子法求解,已知A概率为1/4,a为3/4,B为概率为1/2,b为1/4,C概率为1/4,c为1/4,则aa=3/4×3/4=9/16,AA纯合致死,则aa/(Aa+aa)=9/16÷15=3/5,B_D_所占后代比值=3/4×3/4=9/16,aaB_D_所占比值为3/5×9/16=27/80。27.如图1中甲、乙、丙为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25- (1)该生物为________(填“雌”或“雄”性,图1中若丙细胞由乙细胞直接分裂而来,则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2)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1中的哪个细胞________(用“甲”“乙”“丙”表示),其对应图2中的细胞类型是________(填字母标号)。(3)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是________。着丝粒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_。A.a→bB.b→aC.c→dD.d→c(4)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既能保持遗传稳定性,又表现出遗传多样性。请写出配子多样性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雌②.极体(或第一极体)(2)①.乙②.b(3)①.de②.BD(4)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减数分裂Ⅰ前期(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解析】【分析】图1中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处于简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2中,a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包括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所有时期,c细胞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体细胞,d细胞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e细胞是减数分裂完成的细胞。【小问1详解】图乙细胞不均等分裂,判断该生物是雌性;图丙中染色体白色大、黑色小,说明来自于图乙的上面较小的一极,丙的名称是第一极体。【小问2详解】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乙。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完成复制,是核DNA的2倍,且没有细胞-25- 分裂核DNA为4n,故对应图2中的b。【小问3详解】减数第二次分裂及减数分裂完成的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图中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e细胞是减数分裂完成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比例由2:1变成1:1,有丝分裂后期是b→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d→c。【小问4详解】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的重组,导致配子的多样性,包括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减数分裂Ⅰ前期(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28.下图为甲、乙两个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个家族患胱氨酸尿症(相关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另一个家族患鱼鳞病(相关基因B、b位于性染色体)。每个家族均不含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家族患的病是________,鱼鳞病的遗传病类型是________遗传。(2)若Ⅱ5带有甲家族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则:①甲家族遗传病的类型是________遗传,如果只考虑甲病基因,则Ⅰ2和Ⅱ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②若同时考虑两种病,Ⅲ6的基因型是________,她与Ⅲ17婚配,生下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________。该正常女儿与一正常男性(甲家族致病基因携带者)婚配,则生出完全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1)①.胱氨酸尿症②.伴X染色体隐性(2)①.常染色体隐性②.1③.AaXBXB④.1/2⑤.21/32【解析】-25- 【分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患者的儿子和父亲都患病;伴X染色体显性病的遗传特点是:女患者多余男患者,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小问1详解】甲家庭Ⅱ3患病父亲正常,说明不是X染色体隐性病,Ⅱ4患病,Ⅲ6正常,说明不是X染色体显性病,即甲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为胱氨酸尿症;乙家庭是鱼鳞病,Ⅱ13和Ⅱ14正常,Ⅲ17患病,说明是隐性病,因该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说明是X染色体隐性病。【小问2详解】①若Ⅱ5带有甲家族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而不患病,说明为隐性病,隐性病的前提下Ⅱ3患病,Ⅰ2正常,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病。如果只考虑甲病基因,则Ⅰ2基因型为Aa和Ⅱ5的基因型也为Aa,相同的概率是1。②每个家族均不含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若同时考虑两种病,Ⅲ6的基因型是AaXBXB,Ⅲ17的基因型是AAXbY,后代都正常,男女各占一半,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2。该正常女儿的基因型是1/2AAXBXb或1/2AaXBXb,与一正常男性(甲家族致病基因携带者)基因型为AaXBY婚配,对于甲病来说,患病的概率是1/2×1/4=1/8,正常概率是7/8,对于乙病来说,患病概率是1/4,正常概率是3/4,完全正常概率是7/8×3/4=21/32。2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于核酸的分离和鉴定。为研究DNA的复制,现进行以下实验:大肠杆菌在条件适宜时约20分钟繁殖一代。研究人员先培养大肠杆菌,然后提取DNA,经离心后,再测定溶液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吸收光谱的峰值位置对应离心管中DNA的主要分布位置。实验步骤如下:a.将大肠杆菌在15NH4Cl(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足够长时间。b.提取大肠杆菌的DNA,测定吸收光谱(图1a所示,峰值出现在P处)。c.将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d.在培养到6、13、20分钟时,分别取样,提取DNA,并测定吸收光谱,结果如图1b~d所示。(1)通过提取菌液,并提取大肠杆菌的DNA,经离心并测定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峰值出现在P位置。设计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 (2)关于大肠杆菌DNA复制的方式有三种假设: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型复制,其原理如图2所示。据图1的实验结果可以否定________复制方式。(3)如果分散型复制这一假设成立,则40分钟时紫外光吸收光谱的峰值个数及峰值的位置分别为________。A.峰值个数为1,峰值出现在Q点位置B.峰值个数为1,峰值出现在Q点位置的上方C.峰值个数为2,一个峰值出现在P点位置,一个峰值出现在Q点上方D.峰值个数为2,一个峰值出现在Q点位置,一个峰值出现在Q点上方(4)如果半保留复制的假设成立,则40分钟时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如何?请在图3方框中绘制预期的结果________。(5)根据图a~d,可以看出紫外吸收的峰值的位置由P点逐渐向上,移动到离心管的Q点,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提取原始的亲代DNA分子,以此作为验证DNA复制方式的对照组(2)全保留(3)B(4)(5)DNA复制是以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逐渐合成子链(答出:半保留复制,逐渐合成子链,即可给分)【解析】【分析】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即以亲代DNA分子的每条链为模板,合成相应的子链,子-25- 链与对应的母链形成新的DNA分子,这样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且每个子代DNA分子都含有一条母链。将DNA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移到14N培养基中培养,因合成DNA的原料中含14N,所以新合成的DNA链均含14N。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第一代的DNA分子应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小问1详解】通过提取菌液,并提取大肠杆菌的DNA,经离心并测定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峰值出现在P位置。此步骤是为了提取原始的亲代DNA分子,以此作为验证DNA复制方式的对照组。【小问2详解】因为复制时间是20min,全保留复制会形成一个含两条14N的的子代DNA,一个含两条15N的的子代DNA,所以会产生两组峰,且一组峰与P重合,另一组峰不仅高于P而且从高于Q,而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20分钟都会产生含一半15N一半14N的DNA双链,而且都为与Q点重合的一组峰。因为有两个峰,所以可以否定 全保留复制方式。【小问3详解】若DNA的复制方式为分散型复制,则40分钟时(DNA复制两代)峰值个数为1,子代DNA中14N占比更大,所以会继续向上移动,故高于Q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小问4详解】若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40分钟时会出现15N/14N-DNA和14N/14N-DNA两种数量相等的DNA分子,显示出的紫外光吸收光谱即为2个峰值,一个峰值Q点的位置,另一个1峰值出现在Q点上方。紫外吸收光谱结果为:【小问5详解】紫外吸收的峰值的位置由P点逐渐向上,移动到离心管的Q点,原因是DNA复制是以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逐渐合成子链。-25-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解析版)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解析版)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解析版)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解析版)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解析版)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解析版)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5-31 18:54:02
页数:25
价格:¥2
大小:1.07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