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四川省盐亭中学高2021级2023年春第一学月教学质量监测(文科)(历史)1.战国时期,统治者防范亲贵、任用布衣的风潮盛行。各国诸侯宁肯任用那些出身微贱,有贫者之智而无僭窃之嫌的人,也不愿让其同胞手足参与政权。这一现象()A.促成了变法运动的兴起B.导致了分封体制的崩溃C.适应了官僚政治的发展D.表明了贵族集团的衰落【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防范亲贵、任用布衣的风潮盛行,这就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有利于君主选拔和任用官员,适应了官僚政治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现象是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内容,而非原因,排除A项;材料与分封制无关,排除B项;当时贵族集体仍然具有一定势力,并非衰落,排除D项。故选C项。2.以下内容出自战国秦简《为吏之道》。这反映了()A.官员个人素质的提升B.儒学统治地位的巩固C.秦国治国理念的转变D.不同政治思想的融合【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战国时期(秦国)。据材料“审当赏罚……宽容忠信……父慈子孝”等信息,可以看出秦国对官吏的要求,既有法家思想,又有儒家思想,体现不同思想的融合,D项正确;《为吏之道》是对官员的规范约束,不能得出官员个人素质的状况,排除A项;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不受统治者的欢迎,没有成为统治思想,排除B项;秦国的治国思想是法家思想,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3.周公继承并改造了殷人祭祀“鬼神”的传统,他从殷人“尊神”“事神”的知识系统中生发出了“尊礼”“近人”的礼乐文化,宗教神学逐步成为礼乐制度的附属。这表明西周()A.尊神事鬼的观念已经消亡B.早期人文思想逐渐萌发C.礼乐制度丰富了宗教文化D.民本思想在变革中发展【答案】B【解析】 【详解】根据“他从殷人‘尊神’‘事神’的知识系统中生发出了‘尊礼’‘近人’的礼乐文化”可得出西周从崇拜神到关注人,体现了早期的人文思想、民本思想的萌发,B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宗教文化,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民本思想的发展,而是萌发,排除D项。故选B项。4.“家”字在春秋以前仅有两个意思,分别是氏族宗庙、宗族。而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逐渐衍生出“个体家庭”的意思。导致“家”的含义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逐步瓦解B.宗法制趋向完善C.生产关系的变革D.各国变法的推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逐渐衍生出‘个体家庭’的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生产力大进步,推动者生产关系也发生了变革,逐渐产生了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因此出现“家”含义变化的现象,C项正确;A项主要影响诸侯关系,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变法的影响只是一部分原因,主要原因应从经济因素考虑,排除D项。故选C项。5.西汉时期,汉武帝以察举制从民间拔擢人才,为皇帝出谋划策,让他们成为皇帝的智囊团。其举措的初衷在于()A.分散丞相的权力B.加强对官员的监察C.减轻皇帝的负担D.完备中央职官设置【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拔擢人才,为皇帝出谋划策”可知是为了强化皇权,削弱相劝,A项正确;选拔的人才并不一定是监察官员,排除B项;减轻皇帝负担是其作用之一,但并不是皇帝主要目的,排除C项;选拔人才的主要目的也并非是完备中央职官设置,排除D项。故选A项。6.战国时期以来,女娲传说和伏羲传说分别流行于我国的南北各地。从西汉开始,他们或被演绎成为兄妹关系,或被演绎成夫妻关系,“伏羲鳞身,女娲蛇躯”的母题成为常见于文人诗赋、砖石和绢画的基本题材。这一变化反映了汉代()A.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B.南北文化的进一步交融C.区域间经济往来频繁D.文学创作源于神话传说【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西汉开始女娲传说和伏羲传说由之前的分别流行于我国的南北各 地变为被演绎成为兄妹关系或夫妻关系,这反映了汉代南北文化的进一步交融,B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区域间经济往来的信息,排除C项;神话传说是文学创作的来源之一,但不能得出“文学创作源于神话传说”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7.春秋时期,齐桓公规定:“有三幼者无妇征,四幼者尽家无征,五幼又予之葆,受二人之食,能事而后止。”越王勾践下令:“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气。”该时期这些政策的推行主要服务于()A.农耕技术的推广B.富国强兵的需要C.社会秩序重建D.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规定:养三个幼儿即可免除“妇征”,养四个幼儿全家免除“妇征”,养五个幼儿还配备保姆,官家发给两人份额的粮食。越王勾践下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了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个孩子的,由公家派给一乳母;一胎生两个孩子的,由公家供给饮食。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出于富国强兵的需要,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B项正确;材料与“农耕技术的推广”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社会秩序的重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8.史书记载: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伐季氏,事情已经快要成功,因叔孙氏的家臣竭力主张援助季氏,结果竟把昭公赶出国去;季氏的家臣阳虎拘囚家主,放杀异己,偷盗国宝,据邑叛变。材料说明这一时期()A.士阶层的迅速崛起B.政治权力明显下移C.法治秩序开始崩塌D.贵族等级意识分明【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伐季氏,事情已经快要成功,因叔孙氏的家臣竭力主张援助季氏,结果竟把昭公赶出国去……”,呈现了“鲁三桓执政”和“陪臣执国命”的现象,它们都体现了政治权力的下移,B项正确;叔孙氏、季氏和季氏家臣阳虎的身份都不是士,排除A项;春秋时期,以周天子为大宗的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诸侯僭用天子礼,大夫僭用诸侯礼,已司空见惯。西周模式的“礼治”行不通了,有些国家逐渐采用法治,开始崩塌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所载情况的出现正是礼崩乐坏,等级意识不明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B项。9.某墓葬中出土了一套多达60余件的青铜组合餐具,考古专家确定这套青铜餐具的主人是战国末期的“士”。作为分封制最低一级的贵族却可以拥有如此精巧的青铜餐具,这反映了 战国末期()A.阶级分化日趋严重B.血缘纽带关系弱化C.礼乐文化荡然无存D.等级秩序走向瓦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作为分封制最低一级的贵族却可以拥有如此精巧的青铜餐具”可见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个阶层的实力都有所增强,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出现僭越的现象,可见等级秩序逐渐走向瓦解,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阶级分化日趋严重,且礼乐制度遭到破坏下,等级秩序被破坏,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血缘纽带关系弱化,排除B项;“荡然无存”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0.商周青铜器是按照一定的规矩制作的。在制模阶段,用的是原始的规与矩,即今天的圆规与曲尺;在制作纹饰的阶段,用的是意识形态的规矩。从先秦的政治家到普通百姓,无不意识到各种规矩的存在。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形成的规范()A.表明青铜冶炼技术高超B.维持了商周的长治久安C.植根于匠人的劳动实践D.兼具物质与文化的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在制模阶段,用的是原始的规与矩,即今天的圆规与曲尺;在制作纹饰的阶段,用的是意识形态的规矩”、“从先秦的政治家到普通百姓,无不意识到各种规矩的存在”可以看出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形成的规范兼具物质与文化的统一,并影响了民众,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青铜冶炼技术,排除A项;B项说法夸大了该规范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体现该规范形成是植根于匠人的劳动实践,排除C项。故选D项。11.史书记载,秦完成统一后,曾一次将各地豪富二十万户迁到咸阳,还曾“徙黔首三万户琅砑台下,复(免除赋役)十二岁”;击退匈奴后又“为筑城郭,徙民充之”。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削弱豪富势力B.开发边疆地区C.增加政府收入D.巩固国家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后,控制、监督各地豪富,打败越族、匈奴并移民实边等做法,主要目的是巩固国家统一,D项正确;削弱豪富势力只是部分措施的具体目的,并非其主要目的,排除A项;开发边疆地区与将各地豪富二十万户迁到咸阳不符,排除B项;增加政府收入与“徙黔首三万户琅砑台下,复(免除赋役)十二岁”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2.《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周边的山戎希望与晋国建立友好关系,但晋悼公认为山戎“无亲而贪”,不同意与之和议,晋国的卿大夫魏绛向晋悼公陈述了“和戎”的五大好处,最终说服晋悼公与戎族订立了盟约。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A.晋国是春秋时期首个霸主B.山戎已经完全认同晋国文化C.“和戎”有利于民族交融D.晋国产生了华夏认同的观念【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山戎主动交好中原晋国,晋悼公接受“和戎”建议,与戎族订立盟约,有利于民族间的和平交往,促进了民族交融,C项正确;春秋时期首个霸主是齐国,排除A项;山戎已经完全认同晋国文化的说法绝对,排除B项;晋国产生了华夏认同的观念与“晋悼公认为山戎‘无亲而贪’”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3.《荀子·富国》中提到“……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荀子·王制》中强调“分莫大于礼”;为了达到“明分使群”,使不同等级各安其分,使社会成为有组织的群体,他又主张以法入礼,规范秩序,由此可见荀子的思想()A.有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B.有利于恢复礼乐秩序C.开启了法律儒家化过程D.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荀子主张礼法并施,从而使不同等级各安其分,使社会成为有组织的群体。结合所学可知,面对战国时期动荡的社会环境,荀子主张以法入礼,规范秩序,适应了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明分使群”、规范秩序,未涉及维护君主的权威,排除A项;材料开始的“……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就是针对战国时期动荡的社会环境而提出的,未涉及恢复礼乐秩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法律儒家化,只是主张以法入礼,排除C项。故选D项。14.《国语》《墨子》《竹书纪年》《史记》都有关于夏朝的记载,但殷墟数十万甲骨文片中都没有提到夏朝,而“二里头文化遗址,又明确了商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只是没有带文字的文物出土证明是“夏”,经综合考证,考古学家认为,可以证明夏朝的存在。这说明()A.史料多元性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的发展B.文献史料由于其主观性影响对历史的解读C.历史研究需要实物史料佐证才具有科学性D.科学地进行考古研究一定能证明夏朝存在【答案】A【解析】 【详解】材料通过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的综合考证确认了夏朝的存在,所以史料的多元性推动史学研究,A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的综合考证而不是文献史料的局限性,排除B项;历史研究需要实物史料佐证才具有科学性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科学地进行考古研究一定能证明夏朝存在表述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5.清初学者王夫之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即置郡县为“行其大公”。民初学者章太炎说:“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于秦。”“平其政”即“使人们在政治上平等”。“行其大公”和“平其政者”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序化C.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D.郡县制更利于皇帝集权【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推行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显著标志,是“公天下”的开端,主要依据是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打破贵族世袭的局面,C项正确;材料与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式化以及皇帝集权的说法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16.荀子主张“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墨子主张“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两者的主张都()A.推崇法家的思想理念B.规范了统治者的行为C.体现相同政治立场D.为治国理政提供建议【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荀子和墨子实际上都是提出了自己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主张,如荀子主张由“君子”治国,墨子主张要有法度,所以他们都是为治国理政提出自己的建议,D项正确;他们是都提出自己关于治国理政的建议,而不是推崇法家的思想理念,排除A项;他们是在提出自己的建议,并不是在规范统治者的行为,排除B项;他们的政治立场并不相同,排除C项。故选D项。17.下表为东周时期发生的部分重大事件。这些事件表明()A.诸侯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B.新旧势力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C.卿大夫成为新的统治阶级D.周天子已丧失天下共主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这些事件表明,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的历史信息,随着秦为西帝,齐为东帝的出现,说明此时的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项正确;材料并不仅仅是强调诸侯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还涉及诸侯国内的斗争信息,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新兴地主阶级与旧贵族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材料无法直接得出卿大夫成为新的统治阶级,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故选D项。18.汉初建都时,多数大臣建议定都洛阳,但娄敬和张良却认为“都关中,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最终刘邦决定“都关中”。西汉定都关中旨在()A.防范诸侯的分裂割据B.依托有利地形发展经济C.维持统驭全国的优势D.加强对关中地区的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刘邦建都关中,在于关中地理位置优越,可以制约东方诸侯,从而加强对全国的控制,C项正确;防范诸侯的分裂割据和依托有利地形发展经济的目的还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排除A、B项;关中地区已经在刘邦的控制范围之内,排除D项。故选C项。19.在陕西出土的西周中期的卫鼎、卫蚕的铭文中记录了在王朝官员审定和主持之下完成的一次土地交易。后来出土的西周中后期文物中,金文对土地田产买卖兼并的记录更加频繁。这些记录()A.反映出井田制出现松动迹象B.说明周王室的地位已严重衰落C.表明市民阶层得以迅速壮大D.体现出商品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表明自西周中期开始,出现了土地交易,并且是在王朝官员审定和主持下完成的,说明土地买卖得到了王朝的允许,土地买卖和兼并的发展破坏了井田制,A项正确;周王室地位的衰落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项;市民阶层的形成与壮大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产物,材料没有体现此类信息,排除C项;材料所述为土地买卖,不是正常的商品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20.在距今4000年前后,陕西神木地区进入繁盛期。在当地的石峁遗址考古中发现了良渚 遗址的玉琮、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的玉鹰、玉人头等众多文物。这说明当时()A.阶级分化日趋明显B.存在地域文化交流C.玉器成为权力象征D.各地迈入国家阶段【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的内容可知,良渚在长江流域,而陕西在黄河流域,在陕西出土了长江流域的文明成果,说明不同区域间有交流,B项正确;本题的主要信息是北方地区出现众多南方文物,材料无法反映阶级分化(这个分化生产力发展、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出现有关),排除A项;玉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权力象征,但这一结论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C项;D项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21.西汉初期,陆贾认为治国“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要“不违天时,不夺物性,不藏其情,不匿其诈”。这一认识()A.体现外儒内法B.强调天人感应C.彰显黄老治国D.突出天时地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陆贾认为道没有比无为更大的,行为没有比谨慎诚敬更重要的。不违背自然的规律,不改变万物的天性,不掩藏性情,不隐藏谎言。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黄老无为的思想,与材料的含义一致,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儒法思想,排除A项;天人感应思想是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未强调天地的作用,而是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排除D项。故选C项。22.西汉初年,汉高祖发布求贤诏书,命诸侯王和郡守在所封领或管治的地区发掘人才,并说:“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汉高祖此举()A.削弱了中正选官权力B.利于扩大汉政权统治基础C.完善了察举制的流程D.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命诸侯王和郡守在所封领或管治的地区发掘人才",并且如果有美名和美德相称的人,一定要亲自劝他出来,给他准备车马,送他到相国府,如果有贤人而不推举的,发现后要求免除他的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时期的这一举措使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得以笼络人才,从而利于扩大汉政权的统治基础,B项正确;中正是九品中正制下选官官员,当时尚未出现,排除A项;汉武帝时设立察举制,这是汉高祖时期,排除C项;材料中的人才并不一定是儒学人才,且汉高祖时期治国思想是道家思想,排除D 项。故选B项。23.秦始皇曾公开宣称“上农除末”。里耶秦简记载,一个名叫“枯”的士伍(身份称谓)因娶了商人的女儿为妻,竟受到戍边四年的严厉处罚。这些举措旨在()A.保护农业发展B.彰显皇帝权威C.打击商人利益D.整顿商业环境【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上农除末”,“因娶了商人的女儿为妻,竟受到戍边四年的严厉处罚”,可以看出秦朝通过这些措施来强化对农业的重视,是重农措施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农业的保护,未涉及皇帝权威,排除B项;材料侧重的是对农业的保护,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重视农业,未涉及整顿商业环境,排除D项。故选A项。24.汉初统治者反思了秦朝“举措太众,刑罚太极”,因而“兵皆罢归家”。《汉书》记载:“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邀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京师之钱累百万,贯朽而不可校。……人人自爱而重犯法。”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地方行政制度革新完善B.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D.统治政策的合理调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西汉统治政策,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汉初接受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说明这一时期的统治政策进行了合理调整,D项正确;题干没有说明地方的行政制度的变化,排除A项;汉初采取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儒学这一时期并没有成为统治思想,排除B项;汉初经济贫困,社会残破,统治者采取抑制工商业者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25.基于社会转型视角的改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希腊罗马的改革与战国变法都是由于社会阶级和权力结构需要重新组合而进行的重要改革运动。由于两者社会结构和各方面基础条件的不同,尤其是改革的推动力量有别,而使两者在运作过程中表现出对“人”及其生存的基本权利诸核心问题存在着本质性差异。古希腊罗马的社会改革,其核心内容主要围绕平民的基本权利问题而展开;而战国变法,其核心则基本围绕在加强君主专制的国家统治方面。——摘编自杨师群《战国变法与古希腊罗马社会改革之比较》材料二商鞅和梭伦的上台皆因受困于“耕”和“战”。商鞅是通过类似于军事的手段重构了政治秩序,而梭伦则主要是以平衡城邦内部不同阶层利益的方式缓和了公民集体内部的矛盾。商鞅改革使得秦人因为耕战而成为国家严密控制的对象,沦为了国家的奴隶。梭伦改革则将政治权利扩大到包括穷人在内的整个公民集体,提升了城邦公民的内部凝聚力, 使得雅典公民成为了城邦的主人。——摘编自贾文言《商鞅与梭伦耕战思想的比较分析》材料三在战国开始时,一种新型的国家出现了。在这个国家里面,国君掌握专制权力,大臣可以自由任免;同时这种官僚制度选任和提拔有才干者,淘汰不合格者。国家事务远较以前复杂,这就需要一批有管理国家本领的专家来行政,而不是任用只懂朝廷礼仪的绅士来做官。——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罗马的改革与战国变法在运作过程中出现差异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商鞅变法中推动秦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措施。【答案】(1)经济基础:古希腊罗马奴隶制工商业发达,战国时期小农经济逐步确立;思想基础:古希腊罗马改革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战国变法受法家思想影响;推动力量:古希腊罗马改革的推动力量是平民阶层,战国变法的推动力量是新兴地主。(2)影响:商鞅:打击了旧贵族,加强了君主专制;稳定了统治秩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梭伦: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城邦的发展。(3)政治:废分封,行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废除“世卿世禄制”,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初步建立职业官僚制。经济: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原因:从经济角度作答,中战国时期是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逐步确立,古希腊罗马是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从思想文化角度作答,中国战国时期变法是受法家思想影响,而古希腊罗马改革是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从推动力量角度作答,根据材料“古希腊罗马的社会改革,其核心内容主要围绕平民的基本权利问题而展开”可知推动力量是平民阶层,根据材料“而战国变法,其核心则基本围绕在加强君主专制的国家统治方面”可知推动力量是新兴地主。【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观是战国时期(中国)和古希腊时期。影响:商鞅:根据材料“商鞅是通过类似于军事的手段重构了政治秩序”再结合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可知影响是打击了旧贵族,加强了君主专制;根据所学商鞅变法使得秦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稳定了统治秩序。梭伦:根据材料“而梭伦则主要是以平衡城邦内部不同阶层利益的方式缓和了公民集体内部的矛盾”可知影响是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提升了城邦公民的内部凝聚力,使得雅典公民成为了城邦的主人”可知影响是推动了城邦的发展。 【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观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国君掌握专制权力,大臣可以自由任免”再结合所学商鞅变法在政治上废分封,行县制,建立中央集权。根据材料“同时这种官僚制度选任和提拔有才干者,淘汰不合格者”再结合所学商鞅变法的内容可知废除“世卿世禄制”,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初步建立职业官僚制。根据所学商鞅变法在经济上推动社会转型的措施是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26.春秋战国是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文化特点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下表是一些学派的观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观点:先秦诸子思想提升了统治者的国家治理能力。阐述:春秋战国是大变革时期,为了各诸侯国争霸的需要,众多思想家提出不同的治国方略。孔子认为统治者施行德政,建立仁爱体系天下才会稳定。孟子继承仁学并完善为仁政思想,希望统治者爱惜民力。荀子认为靠道德已无法挽回善治局面,提出“礼法并用”,后来其学生韩非看到,德法并施无法在短周期内实现富国强兵,只有通过法治才能规避人的弱点实现目标,秦始皇采用了法家思想统一了全国,但没道德感化建立的强权只会昙花一现。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太过理想,各个诸侯国并不认可。汉初统治者把道家“无为而治”作为基本国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促进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总之,诸子百家各种思想在碰撞中融合,“外儒内法,济之以道”成为中国古代帝王治理国家最理想、最成功的理念。【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选取《论语》、《墨子》、《老子》、《韩非子》等信息,得出观点:先秦诸子思想提升了统治者的国家治理能力。阐述: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期,为了迎合时势需要,不同的思想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国方略。从儒家思想分析,列举孔子、孟子和荀子的相关主张予以说明即可,但需 说明其主张没有适应时代的需要。从法家思想分析,列举法家思想对秦国以及之后秦朝的重大作用即可,但需点明法家思想需要其他思想的配合,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从墨家思想分析,说明墨家思想的局限性即可。从道家思想分析,列举汉初的治国思想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即可。最后总结,从不同的时代发展,要求不同类型的思想,总体来说“外儒内法,济之以道”成为中国古代帝王治理国家最理想、最成功的理念。27.材料在晋国深厚的法治传统基础上,三晋国家率先于战国前期开始变法图强。魏文侯于公元前446年即位,任李悝为相并主持变法。李悝一方面提出“尽地力”,统一分配耕地,督促农民积极耕作,增加粮食生产。另一方面采用“平籴法”,丰收年景由国家以平时的价格收储百姓手中的余粮,等到欠收年景粮食短缺时再以平价卖给百姓,既防“谷贱伤民”又防“谷责扰民”。用人方面,李悝主张有功劳者才有资格享受物质奖赏,才有资格得到爵位。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李悝写下《法经》六篇,把盗、贼列为惩治对象,描述社会上层犯罪行为为“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并相应地制定《杂律》加以惩处。魏国成为战国时代第一个新兴的霸主。——摘编自高专诚《战国前期李悝变法的历史反思》(1)根据材料,概括李悝变法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悝变法的积极影响。【答案】(1)措施:统一分配耕地;采用“平籴法”;按功劳授爵位;撰写《法经》六篇,强化社会治理。(2)影响:有利于农业发展,增强国力;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推动社会转型;对后世有借鉴意义。【解析】【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统一分配耕地,督促农民积极耕作,增加粮食生产”可归纳出统一分配耕地;根据材料“另一方面采用‘平籴法’”可归纳出采用“平籴法”;根据材料“李悝主张有功劳者才有资格享受物质奖赏,才有资格得到爵位”可归纳出按功劳授爵位;根据材料“李悝写下《法经》六篇”可归纳出撰写《法经》六篇,强化社会治理。(2)影响:结合李悝改革的措施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关于影响可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转型及影响后世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5-06 21:15:01 页数:12
价格:¥2 大小:572.9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