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年春“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三月联合检测”高二三月联考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革命文学是代表新兴阶级——无产阶级的文学形态,它要求文学写作“与整个的新兴阶级政治运动很密切地配合起来”,具体地“担负起对于新兴阶级解放运动的斗争的任务”,当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革命文学要为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合法性书写,并参与无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直接建构。这样的文学思想对文学写作者的身份与态度提出格外的要求:文学家要以革命者的身份,采取介入革命生活的态度,进行文学写作,也就是说,文学叙述必须以革命的话语展开。蒋光慈曾把革命党人与文艺家进行类比,“倘若一个从事实际运动的革命党人,当他拿手枪或写宣言的当儿,目的是在于为人类争自由,为被压迫群众求解放,那么我们的文艺者当拿起自己的笔来的时候,就应当认清自己的使命是同这位革命党人的一样”所以,在蒋光慈看来,所谓实际的革命党人与文艺者,不过名义稍有点不同,其实质作用没有什么差异,新作家应是“革命的儿子”,同时也就是“革命的创造者”,新作家的使命与一般革命党人所负的使命一样。革命文学崇尚“力”的风度,崇尚“阳刚”的美学规范,构成这种规范的审美内容是紧张,是沉重,是革命的坚强,是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这样的审美崇尚在革命文学世界中得到生动而多样的显现。就题材形态而言,革命文学选取的题材都有很强的硬度,总是与火与血的苦难现实相连,远离冲淡平和、牧歌情调的清远之境,这样的境界即使有,也是作为革命生活的背景与陪衬出现。就情感维度而言,革命文学拒绝个人的感伤情绪,弃 绝软性的个人情感,代之以刚性的革命情感。在革命文学中,革命者被赋予崇高的气节,他们是力的化身,是坚强的符号,他们能承担来自物质与精神两重压力的损害,而保持压力下的硬汉风度,这类特征在女性革命者形象的身上可以得到更为生动的印证。革命文学追求“阳刚”的美学风格,是出于一种先在的革命政治理念,这一理念认定:革命力量是坚决的、勇敢的,革命者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可战胜的力量,革命文学的“力”的审美范式的形成正是对这一革命理念的适从。20世纪的中国革命文学充溢着浪漫的精神气息、浓郁的革命情调、积极乐观的向上情绪,这或许与知识分子的个人气质有关。知识分子天然地具有浪漫的个性,他们对革命的想象和记忆,都充满着浪漫色彩,革命的知识分子作为革命文学的书写者,自然把知识者个人的精神特点带到文学中,但这种个人性并不是没有限度的,它更多地受制于集团意志和想象模式,革命文学的浪漫性归根到底是政治想象的折射。革命的终极目标既然是未经现实兑现的,那么它就只能作为彼岸性的理想而存在。在此岸的现实革命实践与彼岸的未来革命理想之间,构成一种革命的时间过程,这一过程具有丰富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决定着政治想象的浪漫性。(摘编自雷世文《论20世纪中国的革命文学》)材料二:革命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最大的政治。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催生和运用了新文学,新文学也依凭着社会特殊的需要,获得了空前的地位,这是20世纪中国特殊的国情,也是文学发展的特殊情态。革命是文学不可回避的时代内容和思想资源,五四新文学的发轫来自中国社会物质革命、政治革命失败后的转向。曾经是五四运动骨干的傅斯年在《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一文中说:“物质的革命失败了,政治的革命失败了,现在有思想革命的萌芽了。”革命是文学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改造催生了新的思想,新的思想促进文学的更新。应该说中国自古就没有纯文学,从来没有离开社会发展的文学和离开社会变革的文学。文学的确表现了每个作家的审美趣味和独立思想,但同时更是历史演变、社会变革影响下的结果。大部分的革命文学作家是把文学作为思想观念表达的渠道,本身带有主观追求和一定的意识形态。革命文学作家也从未彻底完成对纯文学性的坚守。即便像鲁迅也曾说过文学是余裕的产物,但在《呐喊:自序》中也认为革命文学不是一种普通的职业,而是可以用于改造民族的灵魂。文学是审美的,但绝不纯粹是审美的,文学蕴含的思想赋予了文学更高的追求,赋予了现代作家强烈的社会意识和深切的文化情怀。文学与革命的互渗关系,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生态。文学与革命的互渗,并非简单地指文学产生的环境背景与创作内容,也并非革命对文学产生了现实的要求,而在于文学具有革命的本质。从五四开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走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社会现代化也历经了百年的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更是实现了百年的发展。文 学、社会、政治革命始终交互渗透、同步发展,共同形成了20世纪的中国经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关头,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种关系。(摘编自《文学的革命与革命的文学》)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革命文学从20世纪上半叶以来一直具有空前的地位,呈现出特殊的情态。B.依照材料一的观点,在创作革命文学时,文学家的文学叙述离不开革命的话语。C.无论是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前还是之后,革命文学都应担负起一定的任务。D.革命是文学不可回避的时代内容和思想资源,能够推动文学不断地向前发展。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按照蒋光慈的观点,革命文学新作家是“革命的儿子”,与一般革命党人的使命不同。B.文学、社会、政治革命始终交互渗透、同步发展,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启示之一。C.革命文学作家把文学作为思想观念表达的渠道,从而带有主观追求和一定意识形态。D.20世纪的中国革命文学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是因为知识分子个人天然的浪漫。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能体现“革命文学”特征的一项是()A.曹雪芹《红楼梦》B.鲁迅《中国小说史略》C.王愿坚《党费》D.费孝通《乡土中国》4.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二中画横线部分的观点。5.二十一世纪的作家,如何学习20世纪中国革命文学创作者的经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A2.B3.C4.①革命文学的作用:参与无产阶级的政治运动,直接建构无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②创作者的使命:与一般革命党人所负的使命一样,是“革命的创造者”;③革命文学的本质:文学与革命互渗,使得革命文学具有革命的本质,这也包含了思想的革命。5.①主动介入火热而丰富的现实生活;②认清并自觉承担自己的使命(要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和深切的文化情怀);③保持积极乐观的向上情绪;④要坚守作品的纯文学性。【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一直”错误,原文是“革命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最大的政治。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催生和运用了新文学,新文学也依凭着社会特殊的需要,获得了空前的地位,这是20世 纪中国特殊的国情,也是文学发展的特殊情态”,由此可知,中国的革命文学具有空前的地位是“20世纪中国特殊的国情”,选项表述成“从20世纪上半叶以来一直具有空前的地位”,扩大了时间范围。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与一般革命党人的使命不同”错误,结合原文“新作家的使命与一般革命党人所负的使命一样”可知,他们的使命相同。C.“革命文学作家把文学作为思想观念表达的渠道”错误,原文是“大部分的革命文学作家是把文学作为思想观念表达的渠道”,原文有限制性词语“大部分的”,不是全部,选项以偏概全。D.“是因为知识分子个人天然的浪漫”错误,“20世纪的中国革命文学充溢着浪漫的精神气息、浓郁的革命情调、积极乐观的向上情绪,这或许与知识分子的个人气质有关”,原文是“或许有关”,选项表述太绝对。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革命文学”的特征:“20世纪的中国革命文学”“革命者的身份”“以革命的话语展开”。A.不是二十世纪的作者;B.作者是革命者,但作品不属于文学作品,是学术著作;C.符合革命文学的众多特征。D.作者不是革命者,作品不是革命文学,是学术著作。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是可以用于改造民族的灵魂”可以从革命文学的作用角度作答,根据“当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革命文学要为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合法性书写,并参与无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直接建构”可知,参与无产阶级的政治运动,直接建构无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不是一种普通的职业”可以从创作者的使命角度作答,根据“实际的革命党人与文艺者,不过名义稍有点不同,其实质作用没有什么差异,新作家应是‘革命的儿子’,同时也就是‘革命的创造者’,新作家的使命与一般革命党人所负的使命一样”可知,与一般 革命党人所负的使命一样,是“革命的创造者”。“革命文学不是……而是……”可以从革命文学的本质角度作答,根据“文学与革命的互渗,……在于文学具有革命的本质”“革命是文学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改造催生了新的思想,新的思想促进文学的更新”可知,文学与革命互渗,使得革命文学具有革命的本质,这也包含了思想的革命。【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根据“它要求文学写作‘与整个的新兴阶级政治运动很密切地配合起来’,具体地‘担负起对于新兴阶级解放运动的斗争的任务’”可知,要主动介入火热而丰富的现实生活,担负起同时代的任务。根据“那么我们的文艺者当拿起自己的笔来的时候,就应当认清自己的使命是同这位革命党人的一样……新作家的使命与一般革命党人所负的使命一样”可知,认清并自觉承担自己的使命;由“文学是审美的,但绝不纯粹是审美的,文学蕴含的思想赋予了文学更高的追求,赋予了现代作家强烈的社会意识和深切的文化情怀”可知,要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和深切的文化情怀。根据“20世纪中国革命文学充溢着浪漫的精神气息、浓郁的革命情调、积极乐观的向上情绪”可知,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向上情绪。根据“革命文学作家也从未彻底完成对纯文学性的坚守”可知,要坚守作品的纯文学性。(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动人的北平林语堂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一个城市与人相似,各有不同的品格,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他包容着新旧两派,但他本身并不稍为之动摇。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北平却不理这回事。胡须苍白的画家,住在大学生公寓的对面,北平也不理这回事。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北平也不理这回事。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谁去理那回事?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谁去理那回事?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山——谁来理你?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在他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有数百万的昆虫。这些昆虫如何能知道树的大小,如何生长根,在地下有多少深,还有在别 枝上寄生的是什么昆虫?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一个人总觉得他不了解北平。在那里已经住了十年以后,你偶然会在小路上发现一个驼背的老人,后悔没有早日遇见他;或是一个可爱的老画家,露着大肚子坐在槐树下的竹椅上用芭蕉扇摇风乘凉梦想他过去的日子。或是一个踢毽子的老人,他能把毽子放在头顶上一点一点的移动着,然后由背后掉下来时,平落在他的鞋底;或是一个刀手;或是一个前朝的县太爷。一个人怎敢说他了解北平呢?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它是具有紫金的御色屋顶,以及宫殿庭园楼榭的珠玉之城。它为珠玉结成的古城,它有紫色的“西山”,青带似的“玉泉”,“中央公园”垂老的杉树,以及“天坛”、“先农坛”。并且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它有宫殿、御园、百尺宽的大道、艺术博物院、大学、医院、庙塔、艺商,与旧书摊林立的街道。北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每个邻近的铺号都许一个贫老的记账取货,街上贩卖的东西很便宜。你可以流连在那里的一个茶馆里,一整个下午不走。北平是采购者的天堂,是一个到处能买货的地方,商贩也会带着货物走上门来;在清晨,门外路上货贩众多,叫卖声形成极美妙的调门儿。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都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株梧桐或石榴树;那里的果蔬新鲜;桃就是桃,柿就是柿。他是一个理想的城市,每个人都有呼吸之地;农村幽静与城市舒适媲美。那里的街道排列恰当,清晨在花园中拔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然而距离一家大百货商店,只有一箭之地。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他有法律与触犯法律的人,守法的警察与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与保护盗贼的人,乞丐与乞丐之王。它有圣贤、罪人、回教徒、除妖的藏人、算命、拳手、和尚、妓女、中国与俄国的职业舞女、日本和朝鲜的走私者、画家、哲学家、诗人、收藏家、青年大学生、影迷。它有卑鄙的政客、年老息影的县官、新生活运动者、现充女佣的前清官吏的太太。使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的原由,可列举下列三点来加以说明:北京城虽始建于十二世纪,但它现在的式样是明朝永乐皇帝在十五世纪初建造的,因之富有皇室的华贵。紫禁城位于北城的中心,周围绕有城壕与金色瓦顶的墙垣,背后是煤山,山上共有五座亭台,顶上盖有灿烂彩色的瓦。由煤山可以看到那条中轴,附近还有鼓楼。三海位于紫禁城的西面与西南面,那里是皇室的画舫遨游之地。与中轴平行的是两条康庄的大道,在东城是哈德门大街,在西城是宣武门大街,每条大街宽约六十英尺,在紫禁城前连接两街东西直通的大道,是宽逾百尺的天安门大街,在外城南门附近,位于中轴东西两端的,是天坛与先农坛。那里是皇帝祈年风调雨顺之处。因为中国人对建筑美的观念,须兼顾雅适而不仅在高伟,宫殿屋顶所以都属于平阔一类的,也因为皇帝之外,无人许住楼房,所以到处都显得极其宽阔。 因是使北平显得如此舒适可爱的,成为居民的生活方式。居住在繁华街衢附近的人,也都能安详生活。那里的生活程度很低,生活也颇富意味。政府官员与阔人可以聚餐于大饭馆,而洋车夫用一个铜板,也可以买到油盐酱醋,不论在什么地方,附近总会有一个杂货店,与茶馆的。那儿很自由去追求你的学问、娱乐、嗜好,或者去赌博和搞政治。没有人理会你穿什么衣服,做什么事。这就是北平的兼容并包之处,你可以和贤人与恶人往来,和学者与赌徒往来,或者和画家往来。如果你要是有闲,你可以在城内的九个公园中,任意游逛,坐在竹椅上或是杉树下的藤椅上,整一下午喝你的茶;所费不过是两角五分。那些茶役常是和蔼客气。或者在夏天的下午,你可以去游什刹海(湖),或者你可以出西直门去游览颐和园。在路过颐和园的途中,你可以在那里流连一整天的时光。沿途经过许多美丽的景象,玉泉山的大理石塔便在望了,在那里你可以流连一个下午,面前就是西山,景色迷人,可以数月忘返。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们不是圣贤和教授,而是人力车夫。从西城到颐和园洋车费一元左右,你或者以为这是很便宜的。这的确是便宜,而车夫却欣然收之。看着车夫们沿途互相取乐,笑论别人的不幸遭遇,你会有莫名其妙之感。在晚上返家的途中,你也许会遇到一个褴褛的老年人力车夫。他向你讲述他的遭遇时,口吻该谐清雅。如果你以为他年纪过老,想要下车步行时,他一定要强拉你回家。但是如果你突然跳了下来,然后把车钱照付,他向你表示的那种竭诚感激,是你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选文有删节)【注】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约为1931年—1935年间。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展现北平自然的、文化的、生活的各种景象,着重表达作者对这座“珠玉之城”华贵气息和皇家文化的热爱。B.作者写道“一个人总觉得他不了解北平”“一个人怎么敢说他了解北平呢”,强调北平难以全面关照,因而只能选取大量零碎细节来描写。C.北平有多样性的人,其中包括触犯法律的人、作奸犯科的警察等。在热爱北平之余,作者也由此为北平的鱼龙混杂而叹息。D.本文不仅描写了北平景象,还表达了一种特别的情怀,作者既不全然保守,也非全面革新,而是以包容态度表达热爱、喜悦之情。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将北平比作“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老成的品格”,作者在赞美北平历史悠久,也叹息北平的守旧与落后。B.本文运用“散点透视”的描写视角,选取多个场景作为欣赏点,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关 联,共同构成丰富画面。C.文中列举“北平成为理想居住城市”的理由,将北平的建筑布局式样、居民生活方式、市井人生样貌凝诸笔端。D.本文具有雅俗交融的语言风格,既以通俗亲切的口语带来亲切感,又以诗意的语言展现北平静美、优雅一面。8.林语堂是现代散文大家,本文展现了他独具情韵的表达。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9.林语堂在创作中常常有“泛美主义”的倾向,即用审美的眼光和态度看待生活中的一切,无处不有美的内蕴。本文认为“北平最迷人的,是人力车夫”,请根据作者的创作倾向并结合文本,对此作简要分析。【答案】6.D7.A8.①对比,第二段“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对比,“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对比,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在北平相互对照、碰撞又和谐共生场景,展现北平的大度和包容。②反问句式,“谁去理那回事”“谁来理你”,加强语气,强调北平对不同事物共存的毫不在意,凸显北平的包容情怀。③比喻,将北平比作“一株古老的树木,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把生活在北平的人比作“数百万昆虫”,“数百万昆虫”靠古树滋养繁衍生息,生动形象地写出北平拥有深厚底蕴的古老和包容性。9.“泛美主义”的倾向,指用审美的眼光和态度看待生活中的一切。①文中车夫生活在社会底层,靠出卖劳力为生的,他们收入微薄。其中还有些“褴褛的老年车夫”,人生遭遇并不顺畅。这些底层人的生活本身称不上美。②作者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车夫。从车夫“欣然收之”“沿途相互取乐”,老年车夫“以诙谐清雅的口吻讲述自己的遭遇”,可见他们以一种乐观、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③作者发现和赞美的,正是他们精神上的悠游、自在,通过他们来表现北平这座城市的包容、舒适可爱。【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着重表达作者对这座‘珠玉之城’华贵气息和皇家文化的热爱”错误,作者不仅赞美北平的华贵气息,也热爱北平的平民色彩。B.“因而只能选取大量零碎细节来描写”错误,本文并非只取零碎细节,作者努力展现北平立体全景,还有深远历史景象,展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C.“作者也由此为北平的鱼龙混杂而叹息”错误,写多样性的人是为了展现北平的丰富与包容,作者并没有担忧、叹息之意。 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也叹息北平的守旧与落后”错误,作者将北平比作老人,是为了赞美北平历史悠久与包容性,并没有叹息其守旧、落后之意。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使用对比手法,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在北平相互对照、碰撞又和谐共生场景,展现北平的大度和包容。“谁去理那回事”“谁来理你”使用反问句式,表达意思更肯定,语气更强烈、生动,强调北平对不同事物共存的毫不在意,凸显北平的包容情怀。“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在他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有数百万的昆虫”使用比喻手法,将北平比作“一株古老的树木,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把生活在北平的人比作“数百万昆虫”,生动形象地写出北平拥有深厚底蕴的古老和包容性。【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据题干可知,“泛美主义”的倾向,指用审美的眼光和态度看待生活中的一切。由“从西城到颐和园洋车费一元左右,你或者以为这是很便宜的。这的确是便宜”“在晚上返家的途中,你也许会遇到一个褴褛的老年人力车夫。他向你讲述他的遭遇时”可知,文中的人力车夫生活在社会底层,甚至还有褴褛的老年车夫,他们靠出卖劳力为生,收入微薄,人生也不顺畅。这些底层人的生活本身称不上美。由“这的确是便宜,而车夫却欣然收之”“向你讲述他的遭遇时,口吻该谐清雅。如果你以为他年纪过老,想要下车步行时,他一定要强拉你回家。但是如果你突然跳了下来,然后把车钱照付,他向你表示的那种竭诚感激,是你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可知,他们虽生活在社会底层,却以一种乐观、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人力车夫的身上,体现出精神上的悠游、自在,这种生活状态与“北平是宽大的。他包容着新旧两派”相一致,作者正是通过他们来表现北平这座城市的包容、舒适可爱。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徐元杰,字仁伯,信州上饶人。幼颖悟,诵书日数千言,每冥思精索。闻陈文蔚讲书 铅山,实朱熹门人,往师之。后师事真德秀。绍定五年,进士及第。嘉熙二年,召为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言皇子肱当置后①及蚤立太子,乞蚤定大计。时谏官蒋岘方力排肱置后之说,遂力请外,不许,即谒告归。三年,迁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以疾辞。差知安吉州,辞。召赴行在奏事,辞益坚。淳祜元年,差知南剑州。会峡阳寇作,擒渠魁八人斩之,余释不问。父老或相语曰:“侯不来,我辈鱼肉矣。”郡有延平书院,率郡博士会诸生亲为讲说。民讼,率呼至以理化诲,多感悦而去。输苗听其自概,阖郡德之。丁母忧去官,众遮道跪留。既免丧,授侍左郎官。言敌国外患,乞以宗社为心。言钱塘驻跸,骄奢莫尚,宜抑文尚质。兼崇政殿说书,每入讲,必先期斋戒。丞相史嵩之丁父忧,有诏起复,中外莫敢言,惟学校叩阍力争。元杰时适轮对,言:“臣前日晋侍经筵,亲承圣问以大臣史嵩之起复,臣奏陛下出命太轻,人言不可沮抑。陛下自尽陛下之礼,大臣自尽大臣之礼,家庭之变,哀戚终事,礼制有常。自闻大臣有起复之命,虽未知其避就若何,凡有父母之心者莫不失声涕零,是果何为而然?特为陛下爱惜民彝,为大臣爱惜名节而已。”疏出,朝野传诵,帝亦察其忠亮,每从容访天下事,经筵益申前议。未几,夜降御笔黜四不才台谏,起复之命遂寝。杜范入相复延议军国事为书无虑数土所言皆朝廷大政边鄙远虑每裁书至宗社隐忧处,辄阁笔挥涕,书就随削稿,虽子弟无有知者。六月朔,轮当侍立,以暴疾谒告,特拜工部侍郎,随乞纳,诏转一官致仕。夜四鼓。遂卒。海内人士伤之。帝悼念不已,赐官田五百亩、缗钱五千给其家。赐谥忠愍。(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三》,有删改)【注】①置后:古时大夫死后无子,生者为死者别置后嗣。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杜范入相/复延议军国事/为书无虑/数十所言/皆朝廷大政/边鄙远虑B.杜范入/相复延议军国事/为书无虑数十/所言皆朝廷大政/边鄙远虑C.杜范入/相复延议军国事/为书无虑/数十所言/皆朝廷大政/边鄙远虑D.杜范入相/复延议军国事/为书无虑数十/所言皆朝廷大政/边鄙远虑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蚤,同“早”,文中与《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含义相同。B.谒告,文中指辞去官职。在古代,表示辞去官职的词还有“告老”“请辞”“乞归”“乞骸骨”等。C.授,指授予官职。原文中出现了多个与官职变动有关的词语如“迁”“知”“黜”等,它们分别是指“升官”“担任”“罢免官职”。D.疾,疾病,文中与《屈原列传》中“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的“疾”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的是()A.徐元杰聪颖尚学,颇有远见。他自幼悟性极高,谦逊好学,先后曾拜陈文蔚、真德秀、朱熹为师,后来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上言朝廷应早立太子。 B.徐元杰反对排场,讲究质朴。他上书说皇帝出行钱塘,不应该崇尚骄奢,应该抑制浮华崇尚质朴;他兼任崇政殿说书一职,每次进殿讲说,一定先按期斋戒。C.徐元杰敢于直言,据理力争。恰逢轮到徐元杰指陈时政得失、举述朝廷急务,对于丞相史嵩之起复一事,他慷慨陈词劝止,诏令终被搁置。D.徐元杰心怀社稷,饱含深情。守孝期满刚被任用,就直陈皇上需要励精图治和节俭;在他去世后,国人都感到悲伤,皇帝追念不已。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丞相史嵩之丁父忧,有诏起复,中外莫敢言,惟学校叩阍力争。(2)每裁书至宗社隐忧处,辄阁笔挥涕,书就随削稿,虽子弟无有知者。14.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分析,为什么徐元杰丁母忧去官之时,“众遮道跪留”?【答案】10.D11.B12.A13.(1)丞相史嵩之因父亲去世回家,(守丧期未满)皇上下令重新起用,朝廷内外没有人敢劝谏,只有学校向朝廷极力争辩。(2)每草拟檄文时,写到国家深可忧虑的地方,总是停笔流泪。写成后随即毁掉书稿,即使是子侄辈的也没有人知道。14.①除暴安良。徐元杰担任南剑州知州时,擒拿盗贼首领八人并将其斩首,使一方安定。②善于教化。他亲自为诸生演讲,因矛盾上诉官府者,他以理教化,百姓大都心悦诚服。③体恤民众。纳青苗税听任百姓自报,州人感念他的恩德。【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是:杜范入朝为相后,(徐元杰)又被邀请参议军国大事。他上书建言朝廷不止几十次,上书所涉及到的都是朝廷大政,边境远虑等事务。“入相”是入朝为宰相的意思,主语是“杜范”,中间不宜断开。排除BC。“无虑”是不计虑,大约,大概的意思,作“数十”的状语,不宜断开。排除AC。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及重点词的含义的能力。A.句意:他建议皇子赵肱应被立为(宋宁宗的)养子且应早被立为太子。/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B.“谒告,文中指辞去官职”错误,“谒告”是请假的意思。C.正确。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的“疾”:痛恨,痛心。句意:因为突然生病请假。/屈原痛心怀王不能听信忠言,明辨是非。 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先后曾拜陈文蔚、真德秀、朱熹为师”错误。原文“闻陈文蔚讲书铅山,实朱熹门人,往师之”,陈文蔚是朱嘉门人,在铅山讲书,徐元杰前往拜他为师。徐元杰没有拜朱熹为师。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丁父忧”,遭逢父丧;“中外”,古今异义,朝廷内外;“叩阍”,叩击宫门,指官吏、百姓到朝廷诉冤。(2)“阁”,通假字,通“搁”,放下;“就”,完成、写成。“虽”,即使。【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会峡阳寇作,擒渠魁八人斩之,余释不问。父老或相语曰:‘侯不来,我辈鱼肉矣’”面对峡阳寇贼,活捉了八个首领并杀了他们。父老百姓对他感恩,他救民于水火,使一方安定。可概括为:除暴安良。徐元杰担任南剑州知州时,擒拿盗贼首领八人并将其斩首,使一方安定。“郡有延平书院,率郡博士会诸生亲为讲说。民讼,率呼至以理化诲,多感悦而去”郡中有廷平书院,徐元杰率领郡中博士,把诸生集合起来,亲自为他们讲学。民众诉讼,他都叫到跟前以理教导,百姓大都受到感动,高兴地离开。亲自授课讲学,教化百姓,以理服人。可概括为:善于教化。他亲自为诸生演讲,因矛盾上诉官府者,他以理教化,百姓大都心悦诚服。“输苗听其自概,阖郡德之。”纳青苗税听任百姓自报,州人感念他的恩德。体恤百姓的艰辛。可概括为:体恤民众。纳青苗税听任百姓自报,州人感念他的恩德。参考译文:徐元杰,字仁伯,信州上饶人。自幼聪颖悟性高,读书每天数千言,常常能静心思考,深入研究。听说陈文蔚在铅山讲学,陈文蔚实际上是朱嘉门人,徐元杰便前去拜他为师。后又以真德秀为师。绍定五年,考中进士。嘉熙二年,被朝廷征召为秘书省正字,升迁为校书郎。他建议皇子赵肱应被立为(宋宁宗的)养子且应早被立为太子,请求早定大计。当时谏官蒋岘正极力反对皇子赵肱早立为养子的建议,于是徐元杰极力请求外调,皇上不答应,他就请假回家。嘉熙三年,升任为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他因为生病辞去了官职。派他到安吉州做知州,他也辞官不做。皇上召他到自己身边奏事,他推辞得更坚决。淳祜元年,徐元杰被差遣到南剑州做知州。恰逢峡阳寇贼大作,他活捉了八个首领并杀了他们,其余的都释放 而不予追究。父老百姓有的对他说:“您不来,我们这些人都要变成(任人宰割的)鱼和肉了。”郡中有廷平书院,徐元杰率领郡中博士,把诸生集合起来,亲自为他们讲学。民众诉讼,他都叫到跟前以理教导,百姓大都受到感动,高兴地离开。纳青苗税听任百姓自报,州人感念他的恩德。(徐元杰)因母亲去世而离职,众人拦在路上跪着挽留。守丧期满后,被授予侍左郎官。他认为对敌对国家和外来灾患,要以国家为中心。又上书说皇帝出行钱塘,不应该崇尚骄奢的生活,应该抑制浮华崇尚质朴。他兼任崇政殿说书一职,每次进殿讲说,一定先按期斋戒。丞相史嵩之因父亲去世回家,(守丧期未满)皇上下令重新起用,朝廷内外没有人敢劝谏,只有学校向朝廷极力争辩。当时正好轮到徐元杰陈述政见,他上言道:“我前一天为圣上讲论经史,有幸承受圣问,对于重新起用大臣史嵩之一事,我认为皇上下达命令过于轻率,大臣们都说圣上的诏令不可能被劝阻。(我认为)陛下应该尽到陛下的礼节,大臣应该尽到大臣的礼节,家庭的变化,(人臣应该)尽哀尽悲,礼仪制度自有常态。自从听说朝廷有起复大臣的命令,虽然不知道他如何避就,(但)凡是有父母之心的人没有谁不失声痛哭的,为什么会这样?只不过是为陛下爱惜百姓,为大臣爱惜名节罢了。”徐元杰的奏疏传出后,朝廷内外传诵,皇上也知道他为人忠诚豁亮,常常在闲谈中随口问他天下的大事,徐元杰则在筵席上更(严肃详尽地)申述自己先前的建议。不久,夜降御笔罢黜四不才台谏,于是起复的命令就被搁置了。杜范入朝为相后,(徐元杰)又被邀请参议军国大事。他上书建言朝廷不止几十次,上书所涉及到的都是朝廷大政,边境远虑等事务。每草拟檄文时,写到国家深可忧虑的地方,总是停笔流泪。写成后随即毁掉书稿,即使是子侄辈的也没有人知道。六月初一,徐元杰轮值为皇上侍讲,因为突然生病请假。特授工部侍郎,随即请求辞去官职,下诏转一官退休。夜里四更时。于是去世。消息传来,国人都感到悲伤。皇帝追念不已,赐给他的家人五百亩官田,五千缗钱。赐谥号“忠愍”。(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问菊①潇湘妃子(林黛玉)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②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③何妨片语时。注:①《问菊》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②蛩病:蟋蟀将要死去。③解语:能说话。在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花能说话的话。语出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唐玄宗把贵妃比作“解语花”事。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紧扣“问”字,既因“秋情众莫知”而问,亦因唯有菊可认作知己而问。 B.颔联紧承上联,借问菊花“花开为底迟”,赞美了菊花不趋时不从众的品性。C.颈联描写菊花的生长环境,园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清新孤寂。D.全诗围绕“问”字,一问再问,诗人把菊花作为知己知音,向它提出了郁积于心的许多问题,问菊就是问自己。16.《红楼梦》中人物的诗作往往暗含其性情与命运。请结合原著,简要分析本诗表现了林黛玉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案】15.C16.①清高孤傲。颔联描写菊花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林黛玉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性情。②孤独愁苦。颈联“圃露庭霜何寂寞”描写菊花的生长环境恶劣,暗寓林黛玉身居贾府,处境艰难,孤独愁苦。③渴望知音。尾联诗人视秋菊为知己并与之谈心,表现了林黛玉不为世俗所理解、欣赏,渴望知音。【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清新”错。“圃露庭霜何寂寞”,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菊花生长在寂寞冷清的环境中,以环境烘托菊花的寂寞。应为冷清。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清高孤傲。颔联“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孤标傲世的人应该找谁一起归隐?为什么同样是开花,你却比春花更迟?菊花在秋季开放。不趋时不从众,赞美菊花清高孤傲。此联描写菊花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林黛玉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性情。孤独愁苦。颈联“圃露庭霜何寂寞”,圃露水冷清,庭院寒霜凝降,菊花生长在寂寞冷清的环境中,以环境烘托菊花的寂寞。此联描写菊花的生长环境恶劣,暗寓林黛玉身居贾府,处境艰难,孤独愁苦。渴望知音。尾联“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整个世间没有能够和菊花谈论人,你如果懂得人的话语不妨和“我”小叙片刻。菊花无人交谈,没有知音,黛玉表示愿意和菊花交谈。诗人视秋菊为知己并与之谈心,表现了林黛玉不为世俗所理解、欣赏,渴望知音。(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贾谊《过秦论》中,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以“_________________ ”一句,高度评价屈原保持出污泥而不染的皎洁品质,并推断屈原的志向“_________________”。(3)陆游《书愤》中抒发年老岁月蹉跎、壮志未酬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②.士不敢弯弓而报怨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④.虽与日月争光可也⑤.塞上长城空自许⑥.镜中衰鬓已先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字的书写:报怨、嚼、滓、塞、鬓、斑。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央视网联合出品的新青年生活分享类节目《你好生活》第三季于近日收官。这档节目是一个主要面向年轻观众、突出青春视角、营造出一种难得的历史纵深感并搭建起青年与历史对话桥梁的节目。给人印象深刻的是第四期节目《泉源》。主持人和嘉宾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梧桐山,沿着红军曾经走过的路去寻找泉水源头。一行人一边艰难地行进,一边讲述着四渡赤水的故事,感慨长征路上的①这次“饮水思源”之旅让观众再次感叹美好生活从来不是②的,而是无数革命先辈③,用鲜血和生命瞠平了崎岖换来的,就像我们喝到清凉的泉,别忘记,它一定有“源”。不是简单呈现琐碎的日常的《你好生活》通过真实动人的故事、细致入微的生活片段,将宏大的时代命题娓娓道来。为民小学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是脱贫攻坚的生动答卷;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输城区的北京怀柔山村,是乡村振兴的名片;散落在稻田间的一座座民宿,是生态优化孕育出的金果银果……正是时代发展,成就了当下的好生活。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下列和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答案】18.千难万险(或千辛万苦、艰难险阻等)/从天而降(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等)/披荆斩棘(呕心沥血等)19. 《你好生活》将宏大的时代命题娓娓道来。它不是简单呈现琐碎的日常,而是展示真实动人的故事、细致入微的生活片段。20.A【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空,依据前文“一行人一边艰难地行进,一边讲述着四渡赤水的故事”可知,应是感慨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辛苦。可用成语“千难万险”(或千辛万苦、艰难险阻等)。千难万险(千辛万苦):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艰难险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第②空,依据后文“用鲜血和生命瞠平了崎岖换来的”可知,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可用成语“从天而降”(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等)。从天而降:比喻出人意外地突然来临或出现。轻而易举(唾手可得):比喻极容易得到。第③空,同样依据后文“用鲜血和生命瞠平了崎岖换来的”可知,这里是说革命先辈艰苦的付出,可用成语“披荆斩棘”(呕心沥血等)。披荆斩棘:比喻开创事业或在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艰苦奋斗。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血。多用来形容工作、事业、文艺创作等方面用心的艰苦。【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首先确定主句:《你好生活》将宏大的时代命题娓娓道来。再将《你好生活》的内容“不是简单展示琐碎的日常”和“真实动人的故事、细致入微的生活片段”按照“不是……而是……”的逻辑关系组成短句即可。【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是比喻,把“民宿”比作“金果银果”。A.比喻和通感,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以哭泣的声音摹写乐声的悲惨,又以露水一点一滴在残荷上滚动、滑落的视觉感受比喻乐声的悲切。B.夸张:洞庭湖把东南分裂成两块,天地万物好像在湖水中沉浮一样。诗人以夸张的手法突显了洞庭湖壮阔的气势与景象。C.互文:“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是因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绪,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D.借代。“樯橹”借代战船。故选A。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人们的印象中,世界杯往往是盛夏时节的体育盛宴,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则是首个在北半球冬季举行的世界杯。它是迄今为止“最昂贵”的世界杯,成本约是过去七届世界杯总和的5倍,它也是首届所有比赛场馆禁售酒精饮料的世界杯。此外,它还是最后一届32强赛制的世界杯。这些都彰显着这届世界杯的与众不同。①,不变的是竞技,与众不同的是风土人情,始终如一的是足球魅力。②,归根结底在于绿茵场上的巅峰对决。每一届世界杯,都为不同风格的球队提供了交锋、交流、交汇的平台,更将决定未来几年的足坛格局。桑巴足球的才华横溢,德国战车的纪律严明,英格兰队的高举高打,阿根廷队的进攻华丽……关于球队战术、技术风格的分析将一直进行下去,但没有人敢为球队的胜利打包票。世界杯舞台还见证了一代代足球偶像的冉冉升起与黯然退场。从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到贝克汉姆的圆月弯刀;从罗纳尔多的大放异彩,到梅西、C罗的横空出世;从巴蒂斯图塔泪洒绿茵场,到齐达内与金杯擦肩而过……世界杯总能勾勒出新老球迷对足球的最初印象和难忘时刻。本届世界杯,我们将迎来“80后”一批球星的谢幕演出,新生代球员的崛起也将被目睹。③,新陈代谢无法避免,不如放下感伤,抬头向前,期待未来。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21.本届世界杯,我们将迎来一批“80”后球星的谢幕演出,也将目睹新生代球员的崛起。22.①变化的是时光②世界杯吸引世界瞩目③长江后浪推前浪【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语序不当,“一批”为量词,“80”后为名词,“一批”应放在“80后”之前;第二处,中途易辙,前一分句的主语是“我们”,后一分句的主语又换成“新生代球员”,可将“新生代球员的崛起也将被目睹”改为“也将目睹新生代球员的崛起”。【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此处和“不变的是竞技”为对照句,句式应为“变化的是……”,结合前后文对各届世界杯的比较可知,一届一届世界杯,时间在变化,应填“变化的是时光”。 ②此处和后一句为因果关系,结合“体育盛宴”“足球魅力”“巅峰对决”等内容可知,世界杯最精彩的、最吸引世界关注的就是巅峰对决,应填“世界杯吸引世界瞩目”。③此处承前“谢幕、崛起”,启后“新陈代谢无法避免”,指球员的换代更新,应填“长江后浪推前浪”。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布斯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至少不要被世界改变。——电影《熔炉》台词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有人想改变自己。——列夫·托尔斯泰上述材料可以给你什么启示?请以“改变世界”或“改变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话题作文题。所给材料有三个,材料一引用乔布斯话,说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强调要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个体对世界的作用,实际上是呼吁每一个个体要相信自己、锤炼自己,为把世界变得更好做出自己的贡献;材料二是电影台词,说的是在无法改变世界的情况下要不失本心,不失本色,强调的是保持人格独立、守住初心的重要性;材料三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突出改变自己的重要性,这句话是强调,当与世界发生冲突时,人要有自我反思的精神,多反省内照,从自身的角度寻找原因并做出改变。三则材料强调的侧重点显然不同,对这样的存在不同观点的“多元”材料,我们审题时可以“异中求同”:它们都是在围绕着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而发表见解。题干要求以“改变世界”或“改变自己”为话题,考生具体写作时可以任选其一进行重点阐述,也可以兼顾两者的关系,写出思辨性。写作时,如果以“改变世界”为话题,实际上是强调个人的责任感、使命感。那么,可以 先提出观点:人应该勇于担当改变社会的责任。接下来可以强调人们树立改变世界之志的必要性: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存在,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然后从“怎么做”的角度指出,要想改变世界,先要改变自己,把自己打造成材;还要研究世界、投身社会实践。如果以“改变自己”为话题,实际上是强调有反思精神、自省意识。那么,可以提出观点:当个人与世界发生冲突时,应该多一些反观自照。接下来强调,改变自己的必要性:外在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当它无法改变时,我们只能自己做出调整。然后辩证分析,改变自己,实际上不是对客观世界的臣服投降,而是换一种角度、心态、方法来协调自己和世界的关系,进而改变世界。立意:1.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2.美好人生从改变自己开始。3.一切皆有可能,请去改变世界。4.改变自己亦在改变世界。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4-26 05:12:02 页数:19
价格:¥3 大小:50.3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