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成都市教科院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作答时,将答案涂或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每题2分)1.新冠肺炎爆发期间,酒精成了必备生活品,一般用来杀灭病菌的医用消毒酒精浓度是A.45%B.50%C.75%D.100%【答案】C【解析】【详解】高浓度的酒精能够将细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质迅速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酒精进入细菌体内,因而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人们经过反复的试验知道浓度为75%的酒精杀菌力最强(使病毒、细菌的蛋白质变性),故医用消毒酒精浓度是75%;答案选C。2.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B.丁烷的球棍模型: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答案】A【解析】【详解】A.次氯酸中Cl最外层为7个电子,为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拿出一个电子与其他原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O原子最外层为6个电子,为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拿出两个电子与其他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因而次氯酸的电子式为,A错误; B.丁烷的分子式为C4H10,碳原子与碳原子、氢原子之间以单键相连,则其球棍模型为,B正确;C.乙烯分子含有碳碳双键,不能省略,其结构简式为CH2=CH2,C正确;D.C是6号元素,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若有8个中子,则该碳原子质量数是14,用原子符号表示为:,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3.若甲烷与氯气的体积之比为1∶1,则得到的产物为A.CH3Cl HClB.CCl4 HClC.CH3Cl CH2Cl2D.CH3Cl CH2Cl2 CHCl3 CCl4 HCl【答案】D【解析】【详解】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连锁反应: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与氯气和甲烷的量无关,因此得到的产物为CH3Cl、CH2Cl2、CHCl3、CCl4、HCl,D正确;选D。4.如图所示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空间填充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丁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答案】C【解析】 【详解】A.由比例模型可知甲为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故A错误;B.由比例模型可知乙为乙烯,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C.由比例模型可知丙为苯,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故C正确;D.由比例模型可知丁为乙醇,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D错误;故选:C5.面粉主要营养成分是A.淀粉B.油脂C.葡萄糖D.维生素【答案】A【解析】【详解】面粉富含淀粉,故选:A。6.下列物质中能用来鉴别乙醇和乙酸的是A.碳酸钠溶液B.氯化钠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葡萄糖溶液【答案】A【解析】【分析】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具有较强酸性;【详解】A.碳酸钠溶液和乙醇不反应、和乙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鉴别,A正确;B.氯化钠溶液和乙醇不反应、和乙酸不反应,B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和乙醇不反应、和乙酸反应无明显现象,C错误;D.葡萄糖溶液和乙醇不反应、和乙酸不反应,D错误;故选A。7.下列关于检验某病人尿糖的做法正确的是A.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观察发生的现象B.取尿样,加入过量稀H2SO4,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观察发生的现象C.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D.取尿样,加入Cu(OH)2固体,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答案】C【解析】【详解】A.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没有加热,影响检验结果,A错误;B.取尿样,加入过量稀H2SO4,再加入新制Cu(OH)2 悬浊液,氢氧化铜会与稀硫酸反应而被消耗,检验尿糖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B错误;C.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若产生砖红色沉淀,则含尿糖,C正确;D.检验尿糖要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不能加Cu(OH)2固体,D错误;答案选C。8.如表实验操作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或者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目的或结论将表面积相同的同品质钠块分别放入、乙醇中比较醇羟基中氢原子与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活性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溶液并继续加热至分散系刚好呈红褐色所得分散系中含直径在之间分散质将浓硫酸加入到适量的蔗糖内滴有几滴水中探究浓硫酸是否有脱水性、强氧化性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溶液中的杂质A.B.C.D.【答案】D【解析】【详解】A.钠与水剧烈反应,乙醇和水反应缓慢;根据钠与水、乙醇反应的剧烈程度可比较醇羟基中氢原子与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活性,故A正确;B.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溶液并继续加热至分散系刚好呈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之间,故B正确;C.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后,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蔗糖逐渐变黑,并伴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故C正确;D.和均与反应,最终生成硝酸亚铁,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故D错误;答案选D。9.下列实例利用了蛋白质变性原理的是①利用过氧乙酸对环境、物品进行消毒  ②利用高温、紫外线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 ③蒸煮鸡蛋食用 ④松花蛋的腌制 ⑤用牛奶灌服重金属中毒的病人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答案】A【解析】【详解】①过氧乙酸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①正确;②高温、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②正确;③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③正确;④碱能使蛋白质变性,用石灰腌制松花蛋便于保存和食用,故④正确;⑤重金属盐中毒的原理即破坏人体的蛋白质结构,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服用鸡蛋清、豆浆、牛奶,可防止人体本身的蛋白质被破坏,能用于解毒,故⑤正确;综上分析,①②③④⑤均正确,答案选A。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制氢氧化铜可用于区分葡萄糖和蔗糖B.酒精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C.油脂属于酯类物质,按状态分成油和脂肪D.淀粉与纤维素的分子式均可表示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D【解析】【详解】A.葡萄糖为多羟基醛,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蔗糖不是还原性糖,不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新制氢氧化铜可以鉴别葡萄糖和蔗糖,A项正确;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B项正确;C.油脂属于酯类,分为液态的油和固态的脂肪,C项正确;D.淀粉与纤维素的分子式均可表示为(C6H10O5)n,但n值不同,因此淀粉与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答案选D。11.能证明乙烯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是A.乙烯分子里碳氢个数比为1:2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 C.1mol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是需要消耗1mol溴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详解】A.分子里碳氢个数比为1:2,则该分子可能为烯烃,也可能为环烷烃,A不符合题意;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表明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但不一定含碳碳双键,也可能含碳氧双键,B不符合题意;C.乙烯与溴能发生加成反应,则表明分子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1mol乙烯需要消耗1mol溴,则分子内含有1个碳碳双键,C符合题意;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表明分子内可能含有碳碳不饱和键,也可能含有醛基或是苯的同系物,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决定乙酸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是A.甲基(-CH3)B.羟基(-OH)C.羧基(-COOH)D.氢离子(H+)【答案】C【解析】【详解】决定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乙酸分子的官能团是羧基(-COOH),因此决定乙酸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是羧基(-COOH),C符合题意;答案选C。13.已知反应:甲()+乙→丙()+H2O,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乙物质为甲醇B.该反应为取代反应C.甲和乙都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D.甲、乙、丙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原子守恒,乙的化学式为CH4O,根据甲和丙的结构可知,乙为甲醇CH3OH,A正确;B.该反应为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正确;C.甲结构中的-COOH和乙结构中的-OH均能与Na发生反应生成H2,C正确;D.甲、丙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乙不能与Br2 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故本题选D。14.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采用水浴加热法控制温度B.采用边反应边蒸馏的方法提高产率C.采用乙酸过量提高丁醇利用率D.用氢氧化钠溶液分离提纯出产品【答案】C【解析】【详解】A.反应的温度超过100℃,不能采用水浴加热,A错误;B.制备乙酸丁酯时采取直接回流的方法,待反应后再提取产物,B错误;C.采用乙酸过量,可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丁醇利用率,C正确;D.氢氧化钠和酯类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分离提纯产品,D错误,答案选C。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A.钾第四周期第IA族元素B.HCl的形成过程:C.N2的电子式为D.CO2的结构式:O=C=O【答案】C【解析】【详解】A.钾为19号元素,是第四周期第IA族元素,故A正确;B.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为:,故B正确;C.氮气中含有1个氮氮三键,每个氮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结构,氮气去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D.二氧化碳中氧原子和碳原子共用2对电子对,结构式为O=C=O,故D正确;故选C。16.反应Cl2+2NaOH=NaClO+NaCl+H2O可用于制备含氯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2中共价键类型为极性共价键B.NaOH中没有极性共价键C.NaClO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D.Cl-与Na+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答案】C 【解析】【详解】A.Cl2中含有的是Cl-Cl非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B.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O-H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C.NaClO中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之间以离子键结合,次氯酸根离子中含有共价键,故C正确;D.Cl-核外有3个电子层,Na+核外有2个电子层,两者电子层结构不同,故D错误;答案选C。17.我国导航卫星的“心脏”使用的是铷原子钟。关于铷原子()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数是37B.质量数是85C.电子数是38D.与互称同素异形体【答案】B【解析】【分析】核素的表示方法为:元素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详解】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是85-37=48,A错误;B.核素的表示方法可知,质量数是85,B正确;C.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电子数为37,C错误;D.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与互称同位素,D错误;故选B。18.如图所示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的2倍。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X元素是镁B.M元素可形成一种温室气体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N>MD.Y的氧化物是铝热剂的成分之一【答案】D【解析】【分析】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由图可知,为第二、三周期元素;已知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的2倍,设M原子序数为x,则X原子序数为x+6,则(x+6)=2x,x=6,则M、N、X、Y分别为碳、氮、镁、铝;【详解】A.X元素是镁,A正确;B.碳元素形成的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B正确;C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氮大于碳,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N>M,C正确;D.Al是铝热剂的成分之一,D错误;故选D。1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向淀粉-KI溶液中滴入适量新制的氯水比较Cl2、I2的氧化性强弱B将Na、K分别投入水中比较二者金属性的强弱C将亚硫酸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比较S、C的非金属性强弱D过量的NaOH溶液分别滴入MgCl2、AlCl3溶液中比较Mg、Al的失电子能力强弱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向淀粉-KI溶液中滴入适量新制的氯水,发生反应:Cl2+2KI=2KCl+I2,I2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因此可证明氧化性:Cl2>I2,A正确;B.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相应单质的活动性就越强,越容易与水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2,故将Na、K分别投入水中,K反应比Na更剧烈,可比较二者金属性的强弱,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H2SO3不是S元素最高价含氧酸,因此不能根据将亚硫酸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反应产生CO2气体,由酸性:H2SO3>H2CO3,来比较S、C的非金属性强弱,C错误;D.过量NaOH溶液滴入MgCl2溶液中,反应产生Mg(OH)2沉淀,而滴入AlCl3溶液中,首先反应产生Al(OH)3沉淀,然后会被过量NaOH溶解变为可溶性NaAlO2,证明Mg(OH)2显碱性,而Al(OH)3显两性,从而证明Mg比Al容易失电子,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20.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K>Na>SB.酸性:HClO4>H2SO4>H3PO4C.稳定性:HF>H2O>NH3D.还原性强弱:Cl->Br->I-【答案】D 【解析】【详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K>Na>S,故A正确;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酸性:HClO4>H2SO4>H3PO4,故B正确;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稳定性:HF>H2O>NH3,故C正确;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简单阴离子还原性增强,还原性强弱:Cl-<Br-<I-,故D错误;选D。第Ⅱ卷二填空题(共60分)21.乙烯是重要化工原料。结合如图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B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4)F是一种高分子物质,可用于制作食品塑料袋等,F结构简式是_______。(5)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原子经济性”,即原子的理论利用率为100%。下列转化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_______(填序号)。a.乙醇制取乙醛b.甲烷制备CH3Clc.2CH3CHO+O22CH3COOH【答案】(1)(2)羟基(3)2CH3CH2OH+O22CH3CHO+2H2O (4)(5)c【解析】【分析】按流程图,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1,2-二溴乙烷。乙烯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为乙醇,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和氧气反应生成E为乙酸。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为乙酸乙酯。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F为聚乙烯,据此回答;【小问1详解】反应①为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1,2-二溴乙烷,化学方程式是;【小问2详解】1,2-二溴乙烷水解生成B为乙二醇,官能团名称是羟基;【小问3详解】反应④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化学方程式是2CH3CH2OH+O22CH3CHO+2H2O;【小问4详解】由分析可知F为聚乙烯,F的结构简式是;【小问5详解】a.乙醇制取乙醛,其化学方程式为,原子的利用率不是100%,故a不符合题意;b.甲烷制备,其化学方程式为,原子的利用率不是100%,故b不符合题意;c.乙醛氧化成乙酸,其化学方程式为,原子的利用率是100%,故c符合题意;答案为c。2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一①二②③④ 三⑤⑥⑦⑧四⑨⑩(1)元素②的一种核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核素的符号为_______。(2)由元素①和④可形成18电子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3)图中标出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用化学式回答),写出该水化物与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4)将⑤、⑥、⑨单质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用元素符号回答)(5)元素的非金属性⑧_______⑩(填“>”或“<”);下列事实不能证明上述结论的是_______。A.元素⑧的单质与⑩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溶液变为黄色B.元素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元素⑩的强C.元素⑧和⑩的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D.元素⑧的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比元素⑩的弱E.元素⑧的氢化物的还原性比元素⑩的弱【答案】(1)(2)H2O2(3)①.HClO4②.(4)①.K②.Al(5)①.>②.D【解析】【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Na、⑥为Al、⑦为S、⑧为Cl、⑨为K、⑩为Br,以此解题。【小问1详解】元素②为C,C的一种核素可测定文物年代,则这种核素的符号为;【小问2详解】由元素①(H)和④(O)形成的18电子化合物为过氧化氢,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2O2;【小问3详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以上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元素,则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其化学式为HClO4 ,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与高氯酸反应生成Al(ClO4)3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⑤、⑥、⑨分别为Na、Al、K,将Na、Al、K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由于金属性K>Na>Al,故K与盐酸反应最剧烈,金属完全反应,Al表现+3价,Na、K均表现+1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Al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最多;【小问5详解】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⑧>⑩;A.元素⑧的单质与⑩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溶液变为黄色,说明有Br2生成,证明Cl元素非金属性比Br强,故A不符合题意;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元素⑩的强,非金属性⑧>⑩,故B不符合题意;C.元素非金属性与氢化物稳定性一致,元素⑧和⑩的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说明⑧的非金属性更强,故C不符合题意;D.氢化物酸性强弱不能说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如酸性HF<HCl、H2S<HCl,但非金属性F>Cl,Cl>S,故D符合题意;E.元素⑧的氢化物的还原性比元素⑩的弱,说明⑧的非金属性更强,故E不符合题意;答案选D。23.大豆和鸡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由大豆和鸡蛋配制出来的菜肴很多,它是人体营养物质中最重要的补品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所吃的豆腐是一种_______。A.蛋白质凝胶B.纯蛋白质C.脂肪D.淀粉(2)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醋酸铅溶液,现象为_______,这种现象在化学上称为_______,滴加一定量的浓硝酸并微热,现象为_______,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填序号)。①滴加稀硝酸 ②滴加浓硫酸 ③滴加酒精 ④火焰上灼烧(3)请以甘氨酸()为例,写出其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服的汗渍、血液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_______。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蚕丝织品⑤涤纶织品⑥绵纶织品(5)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常用药剂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27℃)对受伤部位进行局部冷却麻醉处理,工业上制取氯乙烷有两种方案:a.CH3CH3+Cl2CH3CH2Cl+HClb.CH2=CH2+HClCH3—CH2Cl你认为制备氯乙烷的最好方案为_______(填“a”或“b”)。【答案】(1)A(2)①.产生白色沉淀②.蛋白质的变性③.鸡蛋白变黄④.④(3)+NaOH→+H2O(4)②④(5)b【解析】【小问1详解】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的石膏,能使豆浆凝结成豆腐,所以豆腐是一种蛋白质凝胶,故答案为A。【小问2详解】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醋酸铅溶液,即蛋白质中加入重金属离子,发生蛋白质的变性,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滴加一定量的浓硝酸并微热,即蛋白质中加入浓硝酸,发生蛋白质的颜色反应,现象为鸡蛋白变黄;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简便方法是在火焰上灼烧,因蚕丝的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丝”没有,故选④。【小问3详解】甘氨酸中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2O。【小问4详解】加酶洗衣粉,能将衣服上的汗渍、血迹和人体排放的蛋白质分解而除去,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制品就不能用加酶洗衣粉。①棉织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②毛织品和④蚕丝织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③腈纶织品⑤涤纶织品⑥锦纶织品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这说明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在酶存在下能水解,故不能使用加酶洗衣粉。故选②④。【小问5详解】 a方案中CH3CH3和Cl2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反应产物中除CH3CH2Cl和HCl外,还有很多副产物,产物不纯,产率低;b方案中CH2=CH2和HC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产物中只有CH3CH2Cl,产品纯度高、产率高。24.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请填空:(1)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2)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3)试管b中装有_______溶液,其作用是(填字母编号)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4)若要把试管b中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答案】(1)加入沸石(或碎瓷片)(2)①.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②.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①.饱和Na2CO3溶液②.中和乙酸③.溶解乙醇④.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4)分液【解析】【分析】无水乙醇和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发生反应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由于乙酸、乙醇具有挥发性,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目的是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以此解题。【小问1详解】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入沸石(或碎瓷片);【小问2详解】a中反应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情况下的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小问3详解】由分析可知,试管b中装有饱和Na2CO3 溶液;其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小问4详解】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所以混合液分层,可以利用分液操作分离出乙酸乙酯。25.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1)甲同学在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mL冷水,再各滴加几滴酚酞试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钠、镁、铝、钾金属块,通过观察现象判断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实验中发现b、c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目的,请你帮他选出合适的方法_______(填字母)。A.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B.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浓硝酸Ⅱ.乙同学设计实验探究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已知酸性强弱:亚硫酸>碳酸)(2)实验步骤:连接仪器、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3)问题探究:①装置E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②试管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③能说明非金属性碳强于硅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④依据试管D中的反应,能否证明非金属性硫强于碳?_______(填“能”或“否”)。【答案】(1)AB(2)检查装置气密性(3)①.除去过量的SO2②.CO2+H2O+SiO=H2SiO3↓+CO(或2CO2+2H2O+SiO=H2SiO3↓+2HCO)③.E试管中的溶液褪色不完全,F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④.否【解析】【分析】II.铜与浓硫酸共热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过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 【小问1详解】A.镁和热水能缓慢反应,铝和热水不反应,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可判断Mg、Al的活泼性,故选A;B.镁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比铝剧烈,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可判断Mg、Al的活泼性,故选B;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浓硝酸,铝在浓硝酸中钝化,且镁和硝酸反应放出二氧化氮气体,污染空气,故不选C;选AB。【小问2详解】本实验涉及气体反应,连接仪器后要检验装置气密性。【小问3详解】①二氧化硫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能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装置E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干扰。②试管F中二氧化碳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碳酸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SiO=H2SiO3↓+CO(或2CO2+2H2O+SiO=H2SiO3↓+2HCO)。③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CO2+H2O+SiO=H2SiO3↓+CO反应发生说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能说明非金属性碳强于硅的实验现象是E试管中的溶液褪色不完全,F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④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不是硫的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依据试管D中的反应,不能证明非金属性硫强于碳。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3-04-22 05:50:02 页数:18
价格:¥2 大小:621.7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