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庆市2021-2022学年缙云教育联盟高三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届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人画是具有“文人气”的画,它具有人文价值的追求,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中国传统顶尖大师的文人画,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现的纯粹美,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宁静高贵的希腊雕塑、深沉阔大的欧洲古典音乐才能与之相比。推动传统文人画发展的根本因素,在于“真”,一种是外在形象的真实,一种是生命的真实。画家将笔墨、丘壑(代指文人画中的具象性因素)、气象三者融为一体,使之呈现出一种超越形式的思考,变形似的追求。画作是重视性灵传达的文人画家间“交谈”的“语言”。这套语言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题材语言,一山一水(寒林、枯木、远山、近水、空亭、溪桥)就是他们的语言,莽莽的历史中蕴藏着的无限的人和事(典故)也成为他们的语言;二是笔墨的程式化,如董源模式,是一套裹孕着披麻皴、江南山水特征、空灵的世界等内容的传统模式,米家山水又是以水晕墨染、体现空蒙迷离视觉效果的一套模式;三是境界的程式化,如画境的荒寒,自北宋以来便成为文人画着力表现的气韵特点,云林的寂寞,也成为明清画人效仿的程式。文人画不是对“目”而是对“心”的,也就是说,它不是画给你看的,而是让你融入其中而获得生命的感悟。视觉性使人容易停留在具体的图像世界里,这与文人画所主张的境界创造、生命呈现的观点不合;视觉性的空间容易启发人由具体的事象引起想象活动,使人受到情理世界的裹挟,这也与文人画追求的超越境界不合。文人画致力于创造一种“生命空间”,“生命空间”是一种绝对空间形式,“惟恐有画,是谓能画”就是对空间性的超越。物理学上也有“绝对空间”的概念,但“绝对空间”仍然是一种具体空间形式,只不过是一种永恒存在、处处均匀、永不移动的空间。文人画的根本旨归在于脱略具体空间,反映内在生命的逻辑。为了追求永恒的真实,对时间性的超越是其必然路径。非时间性,并不代表对历史的忽略,正相反, 文人画有一种强烈的“历史感”,一种超越历史表象的深沉历史感受。文人画从总体气质上可以说是“怀古一何深”。文人画推重的“无画史纵横气息”,就是强调绘画的根本在于创造,而不在于记录。文人画家要到历史表象的背后去发现真实,发现真正的“历史”——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总之,文人画是一种超越形式的绘画,画家通过程式化、非视觉性、非时间性等文法显现出其生命真实的人文价值。有些作品即使不再存世,所包含的创作者和接受者的生命省思依然可以给人以生命启发。(摘编自朱良志《传统文人画的人文价值》)材料二:宋画无论内容或形式,都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美学传统。诗意追求和细节真实的同时并举,与诗文发展趋势相同,日益成为整个中国艺术的基本美学准则。元画却与宋画有极大不同,最明显的是社会急剧变化带来的审美趣味的变异。蒙古族进据中原,一部分士人放弃“学优则仕”的传统道路,把时间、精力和情感寄托在文学艺术上,山水画也成为这种寄托的领域之一。随着赵宋王朝的覆灭,山水画的领导权终于落到在野士大夫手中,自此“文人画”正式确立。所谓“文人画”,当然有其基本特征。首先是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可说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但形与神、写实与诗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这种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便使后者绝对性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次要地位,更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中国绘画中一贯讲求的“气韵生动”的美学基本原则,到这里不再放在客观对象上,而完全是放在主观意兴上。对笔墨的突出强调,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更在于描画的线条、色彩,亦即笔墨。笔墨不仅是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和兴味。任何逼真的摄影之所以不能替代绘画,其实正在于后者有笔墨本身的审美意义在。它不是自然界所具有,而是经由人们长期提炼、概括、创造出来的美。赵孟頫说:“石如飞白木如箱i,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画师、书家兼诗人,一身三任焉,自兹成为对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基本要求和理想。从元画开始的另一中国画的独有现象是画上题字作诗,以诗文来直接配合画面,相互补充和结合,这是唐宋都没有的。唐人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一线细楷,但决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影响对画面的欣赏。元人则大不同,画面上的题诗写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了很大画面,画家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面既是使书、画两者以同样的线条美来彼此配合呼应,另一方面又是通过文字所明确表述的含义来加重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因之“元人工书,虽侵画位,弥觉其隽雅”。与此同时,水墨画也就从此压倒青绿山水,居于画坛统治地位。虽然早有人说,“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风不待五色而粹,是故运墨而五色俱,谓之得 意”(《历代名画记》),但真正实现这一理想的是讲求笔墨趣味的元画。正因为通过线的飞沉涩放,墨的枯湿浓淡,点的稠稀纵横,皴的披麻斧劈,就足以描绘对象,托出气氛,表述心意,传达兴味观念,从而也就不需要也不必去考虑如何真实于自然景物本身的色彩的涂绘和线形的勾勒了。既然重点已不在客观对象的忠实再现,而在精炼深永的笔墨意趣,画面也就不必去追求自然景物的多样或精巧,而只在如何通过某些自然景物以笔墨趣味来传达出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就够了。画面景物可以非常平凡简单,但意兴情趣却很浓厚。(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注:籀(zhòu),大篆的一种,和“飞白”“八法”同为书法用语。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文人画表现出了宁静高贵、深沉阔大的纯粹美,呈现出超越外在形象的人文价值。B.文人画的“非视觉性”使欣赏者不易受现实世界和情理世界裹挟,从而领略其“生命空间”。C.宋画丰富了民族的美学传统,诗意追求和细节真实并举日益成为中国艺术的基本美学准则。D.唐宋画作虽有题款或细楷,但是有意识地使字和诗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内容却自元朝开始。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人画“非时间性”的特点是由其追求真性的思想决定的,为追求永恒的真实,超越历史是必然路径。B.文人画在题材等方面要有一定的程式化,方能满足画家之间的性灵的传达,否则就无法完成思想的交流。C.受政治环境影响,山水画领导权元时落人士大夫手中,“文人画”才正式确立,这和材料一的说法并不矛盾。D.北宋的《千里江山图》青绿中间以赭色,表现了山水的秀丽壮美,实现了“运墨而五色俱”的创作理想。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陈师曾说:“文人画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画法,使画中更觉不简单。”B.倪瓒说:“爱此风林意,更起丘壑情。写图心闲咏,不在象与声。”C.白阳说:“山水作正艰,变幻初无形。闭户觅真意,展转复失真。”D.唐志契说:“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水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4.请分析材料中两处画线部分的论证效果。5.古人有“文人画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又有“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的说法,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此的理解。【1~5题答案】【答案】1.A2.C3.A 4.①对比论证,将文人画创造出的“绝对空间”和物理学“绝对空间”概念进行比较,鲜明论证文人画旨归在于脱离具体空间,反映内在生命逻辑、获得生命感悟的观点。②引用论证,通过引用赵孟頫的诗,论证了绘画的美更在于描画的线条、色彩的观点,极具权威性、说服力。5.①“气韵”是文人画笔墨精神的境界和兴味。②中国绘画中一贯讲求“气韵动”的美学原则,淡化形似与写实,更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③画面不追求自然景物的多样或精巧,而追求以笔墨趣味来传达出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中国传统文人画表现出了宁静高贵、深沉阔大的纯粹美”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中国传统顶尖大师的文人画,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现的纯粹美,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宁静高贵的希腊雕塑、深沉阔大的欧洲古典音乐才能与之相比。”可知,“宁静高贵”指的是希腊雕塑的美,而不是“中国传统文人画”。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为追求永恒的真实,超越历史是必然路径”错误。材料一第四段“为了追求永恒的真实,对时间性的超越是其必然路径。非时间性,并不代表对历史的忽略,正相反,文人画有一种强烈的“历史感”,一种超越历史表象的深沉历史感受。”可知,“为追求永恒的真实”,其必然路径是“对时间性的超越”。B.“否则就无法完成思想的交流”错误。材料一第二段中“画作是重视性灵传达的文人画家间‘交谈’的‘语言’。这套语言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题材语言,……二是笔墨的程式化,……三是境界的程式化,……”,可知,这些是满足画家之间的性灵的传达的程式,但不能说没有这些就“就无法完成思想的交流”,“否则”一词过于绝对。D.“表现了山水的秀丽壮美,实现了‘运墨而五色俱’的创作理想”错误。材料二“但真正实现这一理想的是讲求笔墨趣味的元画”可知,应该是“元画”而非“北宋的《千里江山图》”。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的观点是“文人画是具有‘文人气’的画,它具有人文价值的追求,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A.“文人画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画法,使画中更觉不简单”这句话是在强调书法对文人画的价 值。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一处横线处:“文人画致力于创造一种‘生命空间’”“‘生命空间’”是一种绝对空间形式,将两种形式的概念进行对比,所以这是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鲜明准确地论证了文人画旨归在于脱离具体空间,反映内在生命逻辑、获得生命感悟的观点。第二处横线处:引用赵孟頫所说的名言,这是采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主要论证地是本段开头“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更在于描画的线条、色彩,亦即笔墨”的观点。引用名人名言使得文章更具权威性,极具说服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题目中“文人画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这两句话是在强调文人画主要以气韵为主,着力表现气韵。材料二中“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更在于描画的线条、色彩,亦即笔墨。笔墨不仅是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和兴味”可以看出“气韵”是文人画笔墨精神的境界和兴味。材料二中“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次要地位,更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中国绘画中一贯讲求的‘气韵生动’的美学基本原则,到这里不再放在客观对象上,而完全是放在主观意兴上。”可以看出中国绘画中一贯讲求“气韵动”的美学原则,淡化形似与写实,更强调主观的意兴心绪。材料二中“在精炼深永的笔墨意趣,画面也就不必去追求自然景物的多样或精巧,而只在如何通过某些自然景物以笔墨趣味来传达出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就够了。画面景物可以非常平凡简单,但意兴情趣却很浓厚。”可知画面不追求自然景物的多样或精巧,而追求以笔墨趣味来传达出艺术家主观的心绪观念。(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果树园丁玲这时张裕民和杨亮①还留在果树园里。从树叶中漏进来的阳光,斑斑点点铺在地上,洒在他们身上。他们吃着果子,摘了满满一篮。这是张裕民舅舅郭全的,他在去年清算复仇后,分了许有武的五分果木园子。杨亮从来没看见过这样的景致。葫芦冰的枝条,向树干周围伸张,像一座大的宝盖,上边密密地垂着 深红,浅红,深绿,淡绿,红红绿绿的肥硕的果实。杨亮每走过一棵树,就问是谁家的。当知道又是属于穷人的时候,他就禁不住喜悦。他问道:“这么一株树的果子,至少有二百斤吧?”“差太远了。像今年这么个大年,每棵树至少也有八九百斤呢。”他们走了一阵,仍觉得园子里很静,没有什么人。只有郭全老头儿在他们摘过果子的树下耙松土。他们把果子账算到一个阶段的时候,张裕民又接着他们在路上没谈完的话:“在会上我当然不能提,干部里面有他②的耳目呢。再说,提出来了,通不过也是白费。”“你不是已经派了民兵暗地监视着吗?”“民兵也不敢全告诉呀!要是都能像张正国那才好。这是一条汉子,大义灭亲,死活只有一个党。”“赵得禄是老村长了,他家里穷得那样子,老婆连件上衣也没有,这样的人也靠不住?”“这人心里明白,就脸软,拉不下来。唉,各有各的藤藤绊绊,斗哪一个,也有人不愿意!”“要斗这个人,首先干部就不可靠,是么?”“老杨,老百姓的眼睛在看着干部,干部却不肯带头,你说这事怎么办嘛!”“干部不出头,咱们先找群众,只要群众肯出头,就不怕干部讲私情。”接着杨亮又鼓励了张裕民。当张裕民觉得杨亮并非一个没有办法的人,他就更感到有依靠了。他听从了杨亮的嘱咐,要与大家共同商量出一个办法来。他看到天色已经不早,就先提着一篮果子走回去。杨亮便再走到郭全住的看园子小屋来。这个老头有两撇八字胡,是一个不爱多说话的老头子。他靠在屋外的一个树根上,仿佛很悠然自得。杨亮看见他膝前篮子里捡得有十几个烂了的果子,便问:“这有什么用呢?”老头子笑了,含糊地说:“全是烂的,唉……还有半边不坏,晒干喝茶可好呢……”后来他睁眼望着杨亮说:“同志,以前连捡这么个烂的也不成呀!干望着这几棵树五六十年了,今年才算有了三棵半树,就敢把这烂的丢了?不丢,不丢!”杨亮听他这样说,又想起适才当他外甥来摘果子时他的慷慨样子,他指点着,叫他们多摘些,还说吃完了他会再送去,要张裕民不要来,他明白他外甥是个忙人。杨亮便说:“你这人太好了,看我们刚才摘了你那么多。”“多?不多。”老头子又正经地说,“这还不全是你们给咱的。你们是好人,你们把富人的东西全分给咱们穷人了。你们这回又来干这号子事,村子上人全明白呢。”“咱们是什么人呢?为啥要干这号子事呢?”杨亮觉得这老头很有趣。“你们,”老头子确切的笑了,“你们是八路军,是共产党。你们的头子毛主席叫你们这么干的嘛!”“毛主席又为啥呢?老伯,你说说看。” “他为咱们嘛!他为的是穷人,他是穷人王。”老头子仍然很肯定地笑着。“哈……”杨亮也靠在树干上笑开了。他笑过之后,悄悄地问老头子:“你们村上有共产党没有?”“没有。咱们没有这个。”“你怎么知道没有呢?”“咱村子上的人咱全认识,都是老百姓,没这个。”“老伯,假若你们村上有共产党,你入不入?”杨亮试探着他。“为啥不入?只要有人我就入,要是没有人,我一个人就不入。”“一个人怕什么呢?”“不怕什么,一个老头子办不了事呀!”“呵……”杨亮觉得意外地高兴了,劝他参加党,共产党是为了许多许多人的幸福的。老头子听得迷迷糊糊地笑着,结果他也告诉杨亮,假如他入党,得先找一个人商量商量。杨亮说:“这种事怎么能找人商量呢?只能你自己做主呀!万一碰着坏人了呢?”老头子便显出为难的样子,最后杨亮只好问他想和谁商量,老头子低低地说:“咱外甥嘛!你看能成不能?”杨亮呵呵笑了,连连点头说:“能成,能成。”天已经在黑下来,杨亮觉得这果园真使人留恋,他再三地去握老头子的手,告诉他,他会再来看他。老头子憨憨地笑着,要留杨亮吃晚饭。但杨亮却不得不去了,走以后还时时地回头望着这渐渐被黑暗模糊了的果木林,和模糊在林中的郭全老头儿。(节选自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文本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首次出版于1948年9月,描写的是1946年华北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初期的情况,通过暖水屯一个普通村庄的土改运动,从发动到取得初步胜利的描写,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揭示出各个不同阶级不同的精神状态,并且展现了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踏上的光明大道。全书58节,每节都描写一个中心情节或中心人物,作者吸收了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有头有尾、情节集中等长处,又使情节与自己擅长的心理分析、环境描写相结合,使得全书波澜起伏,舒徐有致。【注】①张裕民是暖水屯的党支部书记。杨亮是上级派来领导土改斗争的干部。②指恶霸地主钱文贵。当时因为群众尚未发动起来,所以还难以展开对他的批斗。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持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在“深红”“浅红”“深绿”“淡绿”之间用逗号,表示一个完整句子的浓缩,用“红红绿绿”重复前面的内容,目的在于强调葫芦冰果子色彩鲜艳,令人喜悦。B.“在会上我当然不能提”的话语可以暗示出杨亮曾经问他为什么不在会上提出斗钱文贵,这话也引出了张裕民对干部们情况的介绍,推动了对话的展开。 C.郭全老头的话语具有浓郁的口语色彩,如“你们这回又来干这号子事”“你们的头子”“他是穷人王”之类,这与杨亮文绉绉的话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D.小说最后所写的“渐渐被黑暗模糊了的果木林,和模糊在林中的郭全老头儿”写出了景物与人物在黑暗中逐渐消失的过程,富有动感,也有很强的画面感。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杨亮和张裕民在密谋斗争恶霸地主钱文贵时,因为干部中有钱文贵的耳目,怕被听到后泄密,所以特意来到安静的果树园。B.对一棵葫芦冰能产多少斤果子,杨亮说的数目与实际产量相差太远,说明他长期在上层工作,不熟悉农村,工作尚未深入到农民之中。C.故事发生的时间正是国共双方进行战略大决战的阶段,斗争形势非常严峻,党员身份还需保密,所以郭全不知道外甥是共产党。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具体真实地表现了土改运动时期我国农村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长篇小说8.杨亮觉得这果园真使人留恋的原因有哪些?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9.请结合文本二,简要评析文本一的艺术特色。【6~9题答案】【答案】6.C7.D8.①果园景致美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杨亮产生了喜爱之情。②果园的果树已经归穷人所有,杨亮作为一个土改干部,由衷地为此高兴。③果园的郭全老头儿的憨厚、对党的赞许,让杨亮心情愉快。9.①情节集中、人物集中。文本一以杨亮为主,只写了他与张裕民、郭全对话两大内容,显得不枝不蔓。②情节推进与环境描写相结合。作者在写人物对话时,使他们置身于果树园的环境之中,既推进情节发展,又刻画人物形象。【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与杨亮文绉绉的话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述错误,杨亮的话语并没有明显的文绉绉的特点,并且也是相当通俗、口语化的,如“咱们是什么人呢?为啥要干这号子事呢”“毛主席又为啥呢?老伯,你说说看”。故选C。【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特意来到安静的果树园”表述错误,从开头“这时张裕民和杨亮还留在果树园里”可知,不是他两个特意去的。B.“不熟悉农村,工作尚未深入到农民之中”表述错误,此意于文无据。能否知道果树的产量,是较为专业的问题,与是否熟悉农村、工作是否深入没有关系。C.“正是国共双方进行战略大决战的阶段”表述错误,当时是“华北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初期阶段”。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由“从树叶中漏进来的阳光,斑斑点点铺在地上,洒在他们身上……杨亮从来没看见过这样的景致。葫芦冰的枝条,向树干周围伸张,像一座大的宝盖,上边密密地垂着深红,浅红,深绿,淡绿,红红绿绿的肥硕的果实”可以看出,杨亮觉得这果园真使人留恋的原因之一是“果园景致美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杨亮产生了喜爱之情”。由“杨亮每走过一棵树,就问是谁家的。当知道又是属于穷人的时候,他就禁不住喜悦”可以看出,杨亮觉得这果园真使人留恋的原因之二是“果园景致美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杨亮产生了喜爱之情”。由“就敢把这烂的丢了?不丢,不丢”“他为咱们嘛!他为的是穷人,他是穷人王”“杨亮觉得意外地高兴了”可以看出,杨亮觉得这果园真使人留恋的原因之三是“果园的郭全老头儿的憨厚、对党的赞许,让杨亮心情愉快”。【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文本一以杨亮为主,只写了他与张裕民、郭全对话两大内容,如“这么一株树的果子,至少有二百斤吧”“差太远了。像今年这么个大年,每棵树至少也有八九百斤呢”“毛主席又为啥呢?老伯,你说说看”“他为咱们嘛!他为的是穷人,他是穷人王”,这样的设计使文章显得不枝不蔓,也突出了“情节集中、人物集中”的艺术特色。正如文本二中所言“每节都描写一个中心情节或中心人物,作者吸收了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有头有尾、情节集中等长处”。作者在写人物对话时,使他们置身于果树园的环境之中,如文中所言“这时张裕民和杨亮还留在果树园里”“这时张裕民和杨亮还留在果树园里”,这样既推动了情节和对话的展开,又刻画了土改运动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做到了情节推进与环境描写的相结合。正如文本二中所言“又使情节与自己擅长的心理分析、环境描写相结合,使得全书波澜起伏,舒徐有致”。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B.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C.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D.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庙号,如刘邦被称为汉高祖、李渊被称为唐高祖。B.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又一人在右,称车右或骖乘。由武士充任,负责警卫。C.禁中,表示禁令所及范围之内,指帝王所居宫内,也作“禁内”。帝王所居的宫苑,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有此称。 D.陛下,陛,原指帝王的宫殿。“陛下”后来变成了尊称帝王的称谓。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樊哙出身低微,以杀狗为生,当初和高祖在丰县起兵,高祖为沛公,樊哙为舍人,跟从沛公攻打沛县、胡陵、方与。B.樊哙有勇有谋。鸿门宴上,项庄舞剑,威胁沛公安全时,樊哙毅然闯入军帐,面对项羽慷慨陈词,明为责备项羽,实则为沛公开解。C.樊哙生性豪爽。在项羽帐中,大口喝酒,生食猪腿,不仅没有被项羽治罪,反而赢得了项羽的称赞。D.樊哙胆识不凡,忠心为君。高祖一度病重,不肯见人,樊哙率众闯入,以赵高作乱之事警示高祖。高祖一笑而起。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2)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14.樊哙为什么能垂名汉廷,德流子孙?请结合文本分析。【10~14题答案】【答案】10.C11.D12.A13.(1)沛公带领一百多骑兵来到项营,通过项伯的关系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并没有封锁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入关中的事。(2)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了。14.(1)与刘邦结识较早,立下赫赫战功。(2)在鸿门宴中,智勇双全,化解了刘邦的危机。(3)对朝廷一片忠心。【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高祖一度病得很厉害,讨厌见人,他躺在宫禁之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去看他。群臣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哙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一人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恶”意思是“厌恶”“讨厌”,此处是说高祖讨厌见人,“见人”属于动宾短语做“恶”的宾语,所以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B;“上”意思是“皇上”,是“独枕……”的主语,且前一句中,“随”是动词,主语是“大臣”,宾语是“之”,主谓宾俱全,应在“之”和“上”之间断开,排除D;故选C。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陛,原指帝王的宫殿”错误,“陛”应该指殿前的台阶。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A.“当初和高祖在丰县起兵,高祖为沛公,樊哙为舍人”错误,时间和事件不一致,从文中来看,第一段说“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由此可知,刘邦称沛公,樊哙为舍人,是在攻下沛县之后。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从”,动词使动,使……跟从,或“率领”;“骑”,骑兵;“因”,介词,通过;“面见”,当面拜见,“面”,名词做状语;“谢”,谢罪。(2)“是日”,这一天;“微”,(如果)没有;“谯让”,责备;“几”,几乎;“殆”,危险。【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由“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可知,樊哙与刘邦结识较早,曾和高祖一起隐居,一起起兵。由“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可知,樊哙跟随刘邦立下了赫赫战功。由“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可知,樊哙先是勇敢闯入营帐,并不畏惧项羽;然后以理服人,打动了项羽。可见樊哙在鸿门宴中,智勇双全,化解了刘邦的危机。由“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可知,樊哙在群臣都不敢劝谏刘邦时,怀着一片忠心对其劝谏,对朝廷一片赤诚。参考译文: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卖狗肉为生,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居在乡间。当初跟从高祖在丰县起兵,攻取了沛县。高祖做了沛公,就以樊哙为舍人。接着,他跟随沛公攻打胡陵、方与,回过头来又镇守 丰县,在丰县城下,击败了泗水郡郡监所带领的军队。项羽驻军戏下,准备进攻沛公。沛公带领一百多骑兵来到项营,通过项伯的关系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并没有封锁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入关中的事。项羽设宴犒赏军中将士,正在大家喝得似醉非醉的时候,亚父范增想谋杀沛公,命令项庄拔剑在席前起舞,想乘机击杀沛公,而项伯却一再挡在沛公的前面。这时只有沛公和张良在酒席宴中,樊哙在大营之外,听说事情紧急,就手持铁盾牌来到大营前。守营卫士阻挡樊哙,樊哈径直撞了进去,站立在帐下。项羽注视着他,问他是谁。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称赞道:“真是个壮士!”说罢,就赏给他一大碗酒和一条猪前腿。樊哙举杯一饮而尽,然后拔出宝剑切开猪腿,把它全部吃了下去。项羽问他:“还能再喝一碗吗?”樊哙说道:“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这酒吗!况且我们沛公首先进入并平定咸阳,露宿霸上,以此来等待您的到来。大王您今天到这里,就听信了小人的胡言乱语,跟沛公有了隔阂,我担心天下从此又要四分五裂,百姓们都怀疑是您一手造成的啊!”项羽听罢,沉默不语,沛公借口要去上厕所,暗示樊哙一同离去。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了。以前在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一度病得很厉害,讨厌见人,他躺在宫禁之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去看他。群臣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哙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一人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樊哙等人见到皇帝之后,痛哭流涕地说:想当初陛下和我们一道从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么样的壮举啊!而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惫不堪啊!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您难道不知道赵高作乱的往事吗?”高祖听罢,于是笑着从床上起来。太史公说:我曾经到过丰、沛,访问当地的遗老,观看原来萧何、曹参、樊哙、滕公居住的地方,打听他们当年的有关故事,所听到的真是令人惊异呀!当他们操刀杀狗或贩卖丝缯的时候,难道他们就能知道日后能附骥尾,垂名汉室,德惠传及子孙吗?(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中秋言怀谢应芳①战骨缟如雪,月色惨中秋。照我三千白发,都是乱离愁。犹喜淞江西畔,张旭②门前杨柳,堪系钓鱼舟。有酒适清兴,何用上南楼?擐金甲,驰铁马,任封侯。青鞋布袜,且将吾道付沧州。老桂吹香未了,明月明年重看,此曲为谁讴?长揖二三子,烦为觅菟裘③。[注]①谢应芳:元末明初学者、诗人,元末天下兵起,避居吴中(今苏州)。②张旭:南朝人,官至太 常卿,领国子祭酒,美风姿。武帝植柳于灵和殿前,曾感叹:“此杨柳风姿可爱,似张旭当年时。”③菟裘:古邑名,春秋时鲁隐公隐居之地。15.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作标题交代了写作背景,“南楼”“老桂”“明月”等意象紧扣标题“中秋”二字。B.词作开篇“战骨”“月色”两句写出了枯骨横野、月色惨淡的景象,奠定全词情感基调。C.词人对泛舟钓鱼的隐居生活满怀期待,用“张旭”之典意在突出淞江西畔杨柳风姿之美。D.“擐金甲”等三个短句豪放壮阔,与“青鞋布袜”形成反差,借此传达词人深沉的感慨。16.“照我三千白发,都是乱离愁”含意丰富,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抒写了哪些“乱离愁”。【15~16题答案】【答案】15.C16.①伤时忧民的哀愁:天下兵起,词人目睹“战骨缟如雪”,心忧民生疾苦,愁绪满怀。②壮志难酬的苦闷:词人慕张旭功业,有“擐金甲,驰铁马,任封侯”之志,但乱世之中,只能“青鞋布袜”“且将吾道付沧州”,请人“烦为觅菟裘”,心中贮满有志难伸的苦闷。③人生无常的悲绪:词人与二三好友中秋相聚,见眼前“老桂吹香未了”,想“明月明年重看,此曲为谁讴”,生发出自然永恒、人事难料的悲情哀绪。【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C.“对……隐居生活满怀期待”“意在突出淞江西畔杨柳风姿之美”错误,用“张旭”之典意在与其形成对比,表达自己的苦闷之情。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品味诗歌情感的能力。由诗歌注释一“元末天下兵起”可知当时社会状况,由“战骨缟如雪”可知战争的残酷,给人民带来的伤害,战场枯骨横野,这是伤时忧民之愁。由“擐金甲,驰铁马,任封侯”可知,词人有披甲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志向,而由“青鞋布袜,且将吾道付沧州”“长揖二三子,烦为觅菟裘”可知,现实之中,词人只能身着平民之衣避乱吴中,无奈归隐,这是壮志难酬之愁。由词题“中秋言怀”以及下阕“老桂吹香未了,明月明年重看,此曲为谁讴”可知,词人与二三好友在中秋相聚饮酒言怀,想到明月可以“明年重看”,但“此曲为谁讴”,流露出自然永恒而人世无常之感,这是人生无常之愁。(三)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在《短歌行》中希望贤才越过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屈尊驾车来问候自己,并且设想了大家在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温馨场景。(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山林中猛兽的吼叫,这声音使山林战栗震惊;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到浔阳地处偏僻,终年听不到悦耳的音乐,而当地的山歌听起来的感受是“____________”。(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当地人民忘记了战败的耻辱,在侵略者的祠堂前祭祀赛社的场景。【17题答案】【答案】①.契阔谈䜩②.心念旧恩③.熊咆龙吟殷岩泉④.呕哑嘲哳难为听⑤.佛狸祠下⑥.一片神鸦社鼓【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䜩”“殷”“嘲哳”“佛”。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春秋时期属于封建时代。这里的封建时代和历史教科书所说的并不一致,而是特指西周战胜殷商王朝后建立的特殊制度。因为当时的西周人口不足二十万,所以周人为了控制东到泰山,南到江汉,北到燕山,西到陕甘,以及长江、淮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只能______,划分出七十多个地区,在各个战略要地分别封建邦国。其本质就是军事分治,军事领袖带着家属和军队_________各地,防止当地的人造反,这就是封建。诸侯将领地内反抗的倾向压制住,然后兴礼乐文明。然而周人所办教育只面向国人群体。以山东曲阜一带为例,周人带领很多河南地区的殷商移民、手工业者在这里建立邦国后,住在城里,被称为国人。这些人在国中实行礼乐教化,文明也仅限于城墙内。山东的广大土著居民,被周人称为东夷,他们自古以来虽然就生活在这里,但只能被称为野人。对于野人,周人是不办学的。而孔子办学处于西周封建制即将解体时期,这时国人和野人的区别逐步被打破,很多野人希望出仕。所以《论语·先进》篇中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虽然学者们对这段话的阐述_______,但对基本文意并无分歧,大致是:先要学习礼乐再进身的是野人,出身高贵的人则先进身有官职,再学习礼乐。因为野人没有受过教育,所以要先有学历才能进身。而孔子却说:如果让我用的话,我从先进用,也即从野人用。因为野人质朴、_______。孔子的话反映出野人进身的状况,说明中国历史正在发生变化。()。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分崩离析定居各执己见不甘人后B.化整为零驻扎莫衷一是积极进取C.化整为零定居各执已见积极进取D.分崩离析驻扎莫衷一是不甘人后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广大的山东土著居民,被周人称为东夷,他们虽然自古以来就生活在这里,但只能被称为野人B.山东广大的土著居民,被周人称为东夷,他们自古以来虽然就生活在这里,但只能被称为野人C.广大的山东土著居民,被周人称为东夷,他们自古以来虽然就生活在这里,但只能称为野人D.山东广大的土著居民,被周人称为东夷,他们虽然自古以来就生活在这里,但只能称为野人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A.这种状况之下,正因孔子打破国、野的教育限制,办私学,才打破了周人和土著居民的发展限制B.这种状况之下,孔子办私学,打破了周人和土著居民的发展限制,国、野的教育限制也被打破C.这种状况之下,孔子办私学,打破国、野的教育限制,也打破了周人和土著居民的发展限制D.这种状况之下,正因孔子办私学,打破国、野的教育限制,周人和土著居民的发展限制才被打破【18~20题答案】【答案】18.C19.A20.B【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的能力。第一处:“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崩溃;“化整为零”,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的部分。由后面“划分出七十多个地区”可知,此处是说周人把地区划分为零散的部分,应使用“化整为零”。第二处:“驻扎”,(部队)在某地住下;“定居”,在某个地方固定地居住下来。语境指“军事领袖带着家属和军队”固定在各地,成为封国,应该用“定居”。第三处:“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各执己见”,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语境后文说“但对基本文意并无分歧”,空处前语境为“虽然学者们对这段话的阐述”,强调阐述时各有自己的看法,填“各执已见”。第四处:“积极进取”,主动努力向前争取进步;“不甘人后”,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结合上下文“很多野人希望入仕”“孔子的话反映出野人进身的状况”,此处是说野人主动求知,应使用“积极进取”。故选C。【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他们自古以来虽然……”语序不当,“自古以来”与“就”均表时间较早,共同作“生活”的状语,所以“自古以来”应紧邻着“就”,放在“虽然”的后面。“土著”指一个地方的原始居民,应该紧邻“山东”,句中“广大”一词形容范围广阔,放在句首以便与上文“文明也仅限于城墙内”形成鲜明对照,所以表述成“广大的山东土著居民”;“但只能被称为野人”中“被”不能遗漏,以便与前文“被周人称为东夷”形成照应,另外,分句主语为“他们”,只能“被称为”。故选A。【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第一段话题为“周人和土著居民”,第二段谈的是“国、野”,括号内容是对上文的总结阐释,应该遵循上文的顺序,先说“周人和土著居民”,最后落脚于“国、野的教育限制”,排除ACD。正确的顺序是“孔子办私学”,然后“打破了周人和土著居民的发展限制”,进而“国、野的教育限制也被打破”。故选B。(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当下的很多年轻人接触过信贷产品,这似乎强化了某种道德判断:年轻人①。消费便是消费,是正常的经济行为,一旦加上“主义”二字,好像便具有了价值判断的特征。其实,看待经济现象,②。以“刚需”为例,在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不断下行的当下,如果还将其理解为基本的吃穿用度,那当然会觉得年轻人正在陷入消费陷阱。我们如果将审视的目光置于动态框架之下,就会发现年轻人敢于借贷、直面风险的底气来自对自身能力和社会前景的判断。年轻人消费或许时有冲动,③。担忧往往来源于陌生。过往几十年的社会经验,有时很难诠释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图景,但这在后发国家是很正常的情况。“时空压缩”的发展速率,一定会不停地制造各种新奇的现象。对于新现象,不妨以动态、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历程表明,人们在经济上的选择自由,是社会发展最起码的标志之一。从这个角度说,尊重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就是尊重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1~22题答案】【答案】21.①正陷入消费主义陷阱;②不能在静态框架下审视;③却并不缺乏理性22.因为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图景是后发国家的正常社会现象,所以需要尊重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以动态、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能力。解答时一是要考虑整个文段的写作对象;二是要注意文段的叙述层次,即考虑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三是注意特殊词语的提示,比如关联词和代词。第一空:结合后一句“消费便是消费,是正常的经济行为,一旦加上‘主义’二字,好像便具有了价值判断的特征”可知,应是对前一句的展开,从本句提取关键词语“消费”“主义”,所以第一空与这些词语有关,文段开篇说“年轻人接触过信贷产品,这似乎强化了某种道德判断”,可推测后文是人们对年轻人消费的一种判断,后文“那当然会觉得年轻人正在陷入消费陷阱”点明了前文人们的判断,结合以上信息即可推断第一空应填“正在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第二空:结合前一句“看待经济现象”可知,此空应该是阐述看待经济现象的方法,再结合后文“我们如果将审视的目光置于动态框架之下,就会发现年轻人……”,说明前文看待经济现象的方式应该是“将审视的目光置于动态框架之下”,即可推断第二空应填“不能在静态框架下审视”;第三空:本空可通过后一句“就会发现年轻人敢于借贷、直面风险的底气来自对自身能力和社会前景的判断”作为入手点判断,此句说明年轻人敢于消费并非毫无理性的,即可推断第三空应填“却并不缺乏理性”。【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述文段内容的能力。“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图景”这一新现象应该如何对待的问题,开篇点出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图景,但这在后发国家是很正常的情况”,说明这是一种新生的正常的现象,“对于新现象,不妨以动态、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尊重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就是尊重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则是阐述了人们应该有的态度。这些信息提取出来就是本段的主要内容。本题具体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概述主要内容,因此将这些信息提取出来之后,还要找出其中存在的因果关系,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图景是后发国家的正常社会现象,所以该有的态度才是“以动态、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尊重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就是尊重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如此就构成了因果关系,组织语言时再注意字数要求。 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2年2月8日,中国选手谷爱凌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中,夺得金牌!这是本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第三金!而在此前,她已经获得洛桑青年冬奥会2枚金牌、冬季极限运动会2枚金牌、自由式滑雪世锦赛2枚金牌,以及多个世锦赛冠军。这位18岁女孩,在过去两三年间被贴上了各式各样的标签,这是赞许也是压力。但她很坦然,她说:“这些标签都是别人选择性地贴在我身上,但我没把自己想象成这样。成长过程中做好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为了兼顾好学业和滑雪,谷爱凌从小就学会了如何分配时间。2021年前,谷爱凌一直是一名全职高中生,只有周末才能有完全的精力滑雪,而别人有5天。加入滑雪队后,周末两天,妈妈都会带着谷爱凌从旧金山开车到太浩湖练习滑雪。并不算大的汽车后座成了谷爱凌身份转换的匣子,谷爱凌自述:“从家到太浩湖的雪场有4小时车程,我学会了在车上写作业,在车上睡觉,车上换衣服,车上吃饭。”人们称她为“天才少女”,但她在接受访谈时却说:“我只有0.1%的天赋。”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题答案】【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的主要人物是谷爱凌。材料第一段主要介绍了谷爱凌在2022年冬奥会及其他比赛中获得的奖牌。材料第二段主要讲她虽然被贴上各类标签,但是她做好自己最重要。材料第三段主要讲她很好地处理了学业与滑雪之间的关系,把时间合理分配,利用好一切时间。当别人称她为“天才少女”时,她认为自己的天赋只占极少的一部分。言外之意,哪有什么天才,只不过她把别人玩耍的时间,用来学习和训练了。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谷爱凌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绩,与她做好自己分不开;更与她付出别人更多的努力分不工。因此说,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你,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目标,都应该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做好自己最重要。此外,没有什么天才,其实每个成功者的成功背后都是他们默默付出,努力拼搏的结果。在写作时,我们不能只是针对谷爱凌的成功进行分析论述,我们应该从这件事情拓展开去,让读者意识到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完全靠天赋是不行,必须要有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关于努力拼搏取得成功的例子有很多,可以根据自己对材料的占用选择文体,或者是选择文章的结构形式等。立意:1.成功者的背后是辛苦付出。2.认清自己,做好自己。3.没有随随便便成功。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4-14 04:26:01 页数:20
价格:¥3 大小:45.6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