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温馨提示: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祝同学们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秦汉到明清地方体制中,一级、二级地方政府体制多有更迭,但县制作为最低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和区划,其数目、职权变动不大。县制如此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县制设置沿袭传统B.县小易于中央直辖C.百姓对县制的推崇D.县制有效治理地方【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县作为最低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和区划,可以有效地贯彻朝廷的各种法令、法规,封建政府通过县可以有效地实现对整个国家的控制与治理,D项正确;县制设置沿袭传统不是县制稳定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县小并不是县制稳定的主要原因,而且“直辖”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百姓在古代地位有限,不可能真正在县制传承中起决定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2.在表面上看,今天的英国政治和中世纪的没有什么两样,仍然有国王、贵族和议会,某些古老的仪式依然存在,它没有美国和法国那样的“国庆”或“解放日”。这主要表明了英国A.现代政治体制改革步伐的滞后性B.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C.民主政治具有不彻底性D.近代政治发展的渐进性【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今天的英国政治和中世纪的没有什么两样,仍然有国王、贵族和议会,某些古 老的仪式依然存在”强调的是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渐进性及保守性,D项正确;材料与政治改革的滞后性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无关,排除B项;英国民主政治发展是同其国情结合的产物,不彻底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3.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作为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明代制定更加严格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进行。上述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B.管理水平不断提高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皇帝用人制度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明代制定更加严格的考绩制度……”可以看出,秦到清对官员考核的日益严密,反映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C项正确;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并不涉及君主专制,排除A项;B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4.《法国民法典》借鉴了罗马法中的契约自由原则,规定只要契约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就可以包括任何内容。《德国民法典》也借鉴罗马法中保护私有财产权的原则,规定“物之所有人,在不违反法律或第三人权利的范围内,可自由处置该物”。这反映了A.法院根据法律独立行使司法权B.罗马私法原则对后世立法的影响C.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根本动力D.大陆法系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法国民法典》借鉴了罗马法中的契约自由原则”“《德国民法典》也借鉴罗马法中保护私有财产权的原则”体现的是罗马法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B项正确;材料与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无关,排除A项;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根本动力是资本主义发展,排除C项;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是英美法系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5.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伊犁将军管军政和边防,民政根据维吾尔各族原有社会组织推行伯克制。而清朝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僧俗高级官员任免,稽查财政收支、军队调防、边境防务。材料体现了 A.因地制宜的管理B.中央集权的加强C.专制主义的削弱D.地缘政治的特点【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对新疆地区实行的是军、民分治,而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这是为了适应新疆和西藏不同的发展特点和现实状况,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管理。故答案为A项。B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不能说明不同措施体现出的问题,排除;材料中体现的是对新疆和西藏的管理,与专制主义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地缘政治,排除D项。6.1648年通过的《维斯特伐利亚条约》,确认了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通过的《国际联盟盟约》正式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并首次确立了国际会议制度;1945年《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大国-致"原则。这说明A.世界各国的独立主权得到尊重B.国际法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有限C.世界集体安全机制的不断完善D.限制和制止国际战争有了法律依据【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国际法的发展。根据材料“集体制裁的国家法基本原则”“国际会议制度”“大国一致原则”等信息可知,随着国家法的发展,集体安全机制也得到不断完善,C项正确;ABD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故选C项。7.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唐初,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A.中央的控制力逐渐减弱B.农民徭役负担逐渐加重C.农民人身控制逐渐放松D.土地兼并之风逐渐杜绝【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放松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故选C;材料中赋税制度的变化,与中央的控制力减弱无关,排除A;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不能体现农民徭役负担加重,且男 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减轻了农民徭役负担,排除B;D项中“杜绝”表述太绝对,错误。8.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这样报道:“失业者的日子并不好过,但他们确实还能设法比一些有工作的最穷邻居拿回较多的钱……就业后的收入要纳税,但从失业救济金中得来的收入却不需纳税。”材料意在强调(  )A.英国税收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B.失业救济制度缩小了贫富差距C.社会保障制度要兼顾公平公正D.福利制度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即失业者收入比工作者收入还高,作者意在强调要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制度,故选C;材料强调的是社保制度的弊端,而不是税收制度,故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失业救济制度缩小了贫富差距,故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福利制度存在一定问题,而不是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D说法错误,排除。9.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这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材料旨在说明A.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B.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C.阶级和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的标志D.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排除A项;材料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而不是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和文明产生的标志,排除BC项。故选D项。10.《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使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B.得益于铁犁牛耕的使用C.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D.主要在于水利工程兴修 【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农业进步主要和生产力发展,即铁犁牛耕的使用,B项正确;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是在安史之乱后,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1.17世纪,在荷兰政府的支持下,一些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19世纪末,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建立A.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都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产物C.都推动了世界市场发展D.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答案】C【解析】【详解】荷兰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是服务于殖民扩张的组织,而垄断组织是列强瓜分世界狂潮的产物,都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发展,故C符合题意;荷兰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有利于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而19世纪末的垄断组织有利于资本的积累,故A不符合题意;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以政府为后盾,是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产物,故B不符合题意;垄断组织并非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从2016年10月1日起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除欧元、美元、英镑、日元之外的第五种货币。据此说明(深度解析)A.中国改革成就突出,成为经济主导B.人民币和欧元等结盟对抗美元C.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加快D.新国际货币体系仍以美元为主导【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表明人民币走向世界,体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加快,故C项正确;“成为经济主导”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各种货币之间的关系,故排除B项;D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点睛】13.1801-1850年,英国住房压力巨大。19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立法制定住房标准,市政机 关直接参与住房建设经营;鼓励地产开发,通过市场满足人民的住房需求。这反映了英国A.政府大力干预经济B.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C.加速建设福利国家D.阶级对立的日渐加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801-1850年”、“鼓励地产开发,通过市场满足人民的住房需求”可知工业革推动英国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住房紧张,政府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B选项符合题意;政府对经济大力干预是在经济大危机之后,A选项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14.这些国际运河均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的成本,大大改变了世界航运格局,不仅分别成为两国经济生命线,更是东西方互联互通的要道,成为大国角力场、兵家必争地。文中“两国”指的是()A.西班牙、摩洛哥B.新加坡、马来西亚C.法国、英国D.埃及、巴拿马【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这些国际运河均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的成本,大大改变了世界航运格局,不仅分别成为两国经济生命线,更是东西方互联互通的要道,成为大国角力场、兵家必争地”并结合所学可知,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连接了地中海和红海,巴拿马运河连接了南北美洲,降低了东西方物资交流的成本,大大改变了世界航运格局,更是东西方互联互通的要道,成为大国角力场、兵家必争地,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最窄处在西班牙马罗基角和摩洛哥西雷斯角之间,与材料“东西方物资交流……”等信息不符,排除A项;马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与材料的“两国”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埃及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初,英法为自身利益展开了对其争夺,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5.在1918年的大流感中,人们开始意识到,无论贫富还是体质强弱,没有人可以对大流感免疫,归根结底,流病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这一认识A.有利于全民保健体系的建立B.刺激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C.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D.促进了战后世界格局的调整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人们开始意识到,无论贫富还是体质强弱,没有人可以对大流感免疫,归根结底,流病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可得出当时的人们对于疫病的认识有所提升,这有利于全民保健体系的建立,A项正确;材料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无关,排除B;一战已经爆发,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到战后世界格局的调整,排除D。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3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韩非子》材料二自古以来,“刑德”就被视为经世治民之“二柄”,以刑法和刑罚为中心的古代法律制度,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与制度的重要载体。从法律上看,除战国时代和秦朝曾经由法家思想指导法制建设外,其他各朝的法律制度,大到立法的基本原则,宏观的法律政策,小到某一项具体的规定,都可能是受儒家理论和价值观的影响。通常所说的中国古代法的伦理特性,所谓的“礼法结合”,都是与儒家学说密切相关的。——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韩非子的“法治观”。(2)依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答案】(1)“法治观”: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依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2)特点:以刑法和刑罚为中心;受到儒家理论和价值观影响,礼法结合。【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可知,韩非子强调君主能够有 服术行法,以加强对天下的控制,体现了韩非子强调法、术、势的作用;根据材料“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可知,大意为法度应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才能治理得好,社会治理与社会实际相适应,才能取得成效,体现了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法随时变;根据材料“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可知,强调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和尊贵,体现了韩非子宣扬君权至上。【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以刑法和刑罚为中心的古代法律制度,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可得出中国古代法制以刑法和刑罚为中心;根据材料“大到立法的基本原则,宏观的法律政策,小到某一项具体的规定,都可能是受儒家理论和价值观的影响”可得出中国古代法律受到儒家理论和价值观的影响,礼法结合。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正式开通,这是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它展示了机械牵引的优越性,也带动了英国的筑路热潮。私人铁路公司以全新的商业管理模式运营,依托银行和股市迅速扩张。随着大型路网优势的逐步显现,铁路公司的兼并运动愈演愈烈。为解决路网连结问题,议会于1846年立法规定铁路公司必须采用标准铁轨。1847年,格林威治标准时间成为“铁路时间”,并逐渐成为通用标准。铁路遍及城郊后,政府要求铁路公司上线票价低廉的工薪族火车,铁路通勤人数大量增长。不断延伸的铁路线推动了“地区性和全国性组织的形成”及“本地和国际文化使者的往来”。材料二随着公路、航空运输的兴起,20世纪中后期铁路运营在英国等发达国家每况愈下。进入21世纪,在能源、环境等问题的影响下,许多国家再度将铁路建设提上议事日程。英国铁路通过国有化得以重振。中国则开启以高铁运输、研发、贸易为核心的“高铁时代”;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高铁开始对外出口。——据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铁路改变世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铁路兴衰历史启示。【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与技术革新;市场化的集资与运营模式;英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与领先地位;制度保障与立法推进;标准化与科学管理。 影响: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带动了相关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与资本的集中;便利了出行,加快了生活节奏,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推动了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带动了世界各国铁路事业的发展。(2)启示:铁路事业的发展是综合国力的体现;铁路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动脉;铁路交通运输在现代社会中仍具独特优势;铁路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技术创新、政府重视、科学规划是铁路事业发展的保障;铁路事业发展需要积极回应市场需求,协调好系统发展与民生、环保的关系。【解析】【小问1详解】原因:根据材料时间1830年可知,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技术革新快,促进英国铁路迅速发展;根据材料“私人铁路公司以全新的商业管理模式运营,依托银行和股市迅速扩张。随着大型路网优势的逐步显现,铁路公司的兼并运动愈演愈烈”可知,市场化的集资与运营模式;根据材料“议会于1846年立法规定铁路公司必须采用标准铁轨”得出:制度保障与立法推进;根据材料“1847年,格林威治标准时间成为“铁路时间”,并逐渐成为通用标准”得出:标准化与科学管理。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铁路迅速发展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对于交通、经济而言,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促进了生产与资本的集中;对于城市而言,推动了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对于人们生活而言,便利了出行,加快了生活节奏,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对于世界而言,带动了世界各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推动全球化的进程。【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路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其在现代化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铁路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政府重视、科学规划,要协调好系统发展与民生、环保的关系。该题可以从铁路的重要性、发展好铁路具备的条件、铁路发展好产生的影响等角度出发。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蔗糖原产地在亚洲,8世纪以后,阿拉伯人将制糖技术传入欧洲。由于甘蔗种植需要强烈的阳光、肥沃的土地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套侈品。1503年,西班牙第一座糖厂在美洲开张,之后西欧国家相继在加勒比海建立甘蔗园,先前居住的加勒比人几平全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从非洲贩运来的黑奴。16世纪末,糖在英国是贵重的药品,只有贵族和富人才能食用。17世纪初,茶叶传入英国,喝加糖红茶更是身份高贵的象征。伴随着茶叶税减少和印度茶叶的大量种植,蔗糖消费也迅速提升,至1800年,英国的 糖消费在150年的时间里大概增长了近25倍。19世纪中期,自由主义贸易风潮在英国风起云涌,蔗糖价格大幅度下跌,糖成为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多吃几口糖,就能少吃很多饭,欧洲尤其是英国的穷人们很快变得比贵族更加嗜糖。高强度的工作压缩工人的用餐时间,生活的压力迫使女性走进工厂,无暇准备饭菜,一杯加了糖的热茶、一块抹了奶油跟糖的面包,既能立时提神,又能迅速补充热量,最终成为产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工人的象征,糖成为餐桌上的必需品。——摘编自【美】西敏司《甜与权力》等问题∶结合蔗糖从奢侈品变成大众消费品的过程,说明蔗糖的发展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舌尖上的血泪史"。【答案】经济史角度∶新航路的开辟,美洲大陆被发现,三角贸易使欧洲市场蔗糖的供给量大大增加;伴随殖民扩张和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不断扩大,饮茶加糖的风气逐渐普及,蔗糖作为奢侈品的地位逐渐下降;工业革命的开展,自由贸易政策使蔗糖价格下降,同时,工业革命也导致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廉价方便的茶、糖、面包逐渐成为劳动人民的必需品。血泪史角度∶蔗糖贸易是建立在对美洲、非洲掠夺的基础上。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印第安人大量死亡、黑奴被贩卖、压榨,美洲、非洲的发展进程被打断;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工人的用餐时间短、生活贫困,家庭主妇外出工作等,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改变。【解析】【详解】经史角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泛泛地谈论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体系,几乎难免流于空疏,而“糖”却是一个以小见大的极好切入点。糖可说是第一种世界性商品,它的生产与消费“标志着向一个世界市场的诞生迈进了重大一步”。与之紧密相关的种植园生产体系则与纺织工业一起,奠定了此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范型。在此基础之上伴随殖民扩张和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不断扩大,饮茶加糖的风气逐渐普及,蔗糖作为奢侈品的地位逐渐下降。血泪史角度:为了满足甜味这样美好愉悦的味觉,无数人沦为奴隶,被看不见的市场之手推入无情的生产体系之中。这确实是一种欧洲的发明:种植园的奴隶虽然从事的是农业,但实际上却在以工业的方式在进行生产——田野就是工厂车间,他们挣微薄的工资,不自由地重复劳动,而所有的日需品则无一例外几乎都是别人生产的。劳动力、资本、市场在此紧密结合,而背后则是已经确立的欧洲口味标准和权力对世界的宰制,同时塑造了母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并伴随着庞大的生产机制和分配机制。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4-12 00:00:01 页数:10
价格:¥2 大小:35.5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