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和平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第Ⅰ卷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年轻一代虽然不如现在的成年人稳健干练、经验丰富,但年富力强,蒸蒸日上,其势无比,前途无量,孔子对“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人才交替规律深信不疑,所以他断言“()”。相反,人若到了四五十岁这个本该学有所成、业有所树的年龄,却仍寂寂无闻,那就不值得惧怕了。由于个人的资质、兴趣、才能千差万别,所成之名也就各不相同。换言之,在哪方面有所成就,要因人而异,不可(),更不能邯郸学步,践人后尘。孔子善于因材施教,根据人的资质、禀赋、性格等的不同来循循善诱。他经常借弟子侍坐之机,询志并评志,随时对弟子进行()、引导和鼓励。__________。孔子设课多门、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弟子的成材广开门路。在孔子的精心培养下,门徒们多能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有些逐渐成为出色的人才、闻名全国的人物。孔子主张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踏实勤奋地进德修业,培养真才实学,忌沽名激进,要使实际的德才与名望相符合。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后生可畏勉为其难指点B.后生可畏急功近利指教C.后来居上勉为其难指教D.后来居上急功近利指点2.下列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孔子利用这种询志评志的方法,促进了弟子之间的互相学习、砥砺,同时也加深了对弟子们的了解,便于相机教导B.孔子利用这种询志评志的方法,便于相机教导,加深了对弟子们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弟子之间的互相学习、砥砺C.这种询志评志方法使孔子促进了弟子之间的互相学习、砥砺,同时也便于相机教导,加深了对弟子们的了解D.这种询志评志方法使孔子加深了对弟子们的了解,便于相机教导,同时也促进了弟子之间 的互相学习、砥砺【答案】1.A2.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后生可畏”,年轻人往往能够超过老一辈,是可敬畏。“后来居上”,比喻后来的人和事,进步很快,赶上或超过了先前的。本处是说孔子断言年轻一代能够超过老一辈,所以可选“后生可畏”。“勉为其难”,勉强做能力所不及的或不想做的事。“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眼前的成效和利益。本处是说由于个人的资质、兴趣、才能千差万别,所成之名也就各不相同,所以在哪方面有所成就,要因人而异,不可勉强,所以可选“勉为其难”。“指点”,指示给人看;引导。“指教”,用作请人提意见的客套话。本处是说孔子对弟子进行引导和鼓励,所以选用“指点”。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根据“他经常借弟子侍坐之机,询志并评志,随时对弟子进行指点、引导和鼓励”,这是一种询志评志方法,所以所填之句的主语为“这种询志评志方法”,排除AB;这种询志评志方法的直接效果应该是“使孔子加深了对弟子们的了解,便于相机教导”,然后进一步的效果才是“促进了弟子之间的互相学习、砥砺”,所以语序上应为“使孔子加深了对弟子们的了解,便于相机教导,同时也促进了弟子之间的互相学习、砥砺”,排除C。故选D。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之道》节选自《礼记·大学》。《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做。《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B.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爱人当不分亲疏贵贱,没有等级差别,这样才能避免混乱,从而实现天下太平。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被称为“平民哲学家”,其思想学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平民的愿望,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利益和要求。C.《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继承了《汉书》开创的以记人为中 心的纪传体例,深刻影响着后世史学的发展,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汉文学史纲要》)。D.《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开头的短序,为北宋欧阳修所作,是一篇典型的史论。文章借助后唐庄宗前期意气洋洋与后期众叛亲离的对比,指出其灭国亡身,实出于人事,印证“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史记》继承了《汉书》开创的以记人为中心的纪传体例”错误,《汉书》是在《史记》之后出现,它继承了《史记》开创的以记人为中心的纪传体例。《史记》开创了以记人为中心的纪传体例,深刻影响着后世史学的发展,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故选C。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大家都知中国人喜讲“中庸之道”,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异,不惊世骇俗,调和折衷,不走极端而言。然此等乃通俗义,非正确义,《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无论何事都有两端,此两端,可以推到极处各成为一极端。在此两极端间之中间都叫做中,此一“中”可以有甚长之距离。所谓“中”,非折中之谓,乃指此两极端之全过程。如言真善美,是此一极端,不真不善不美是那一极端。但此真、善、美三分,只是西方人说法。照中国人讲,此世界便是一真,不是伪,真伪不能对立。若论美丑,此世界是浑沌中立,既非极美,也非极丑。中国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看重了人的一面,则善、恶对立不能不辨。但纵是一大圣人,亦不能说他已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善。纵是一大恶人,亦不能说他是百分之百的恶。人只在善、恶两极端之“中道”上,既不在此极端,亦不在彼极端。但必指出此两极端,始能显出此中道,始能在此中道上理论有根据、行为有目标,故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若非执其两端,则中道无可见。真实可用者乃此中道,非其两端。此乃中国人所讲“中庸之道”之正确意义。在此等观念与意识之下,我认为中国文化尽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充实更光 辉。并不如一般人想法,保守了中国固有之旧,即不能吸收西方现代之新。似乎大家总爱把一切事物作相反对立看,不肯把此等相反对立来作互通合一看。所以我们中国所讲“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此刻实该大大地再阐明。这和我们当前所该采用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实有很大的关系。中国人惟其有此中庸之道,亦可使各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一样调和融通起来。佛教、回教、耶稣教来到中国,不仅和中国传统文化无冲突,在此诸大宗教之相互间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你看中国社会上,这里一个天主堂,那里一个和尚庙:母亲信佛教,儿子信耶稣。这不是信仰不真,却是受了中国人相传那一套中庸之道之影响,大家可以说得通,不争执。《中庸》上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那隐微处,在别人无可代他用力处,在每一人之独处,最是那中庸之道之存在流行处。这也是讲的圣人难做。但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不为,非不能”,此又是说圣人易做。明代的王阳明也说圣人易做。王学讲到后来,说到满街都是圣人。有一位罗近溪,正在讲堂讲学,正讲每人可以作圣,有一端茶童子进来,听讲人问,那童子是否也能做圣人?罗说,他早就是圣人。为何呢?那童子的职务是端杯,他把茶小心谨慎地端来,没有泼,没有翻,端上讲台,目不邪视地走了,那已百分之百尽了他的职。纵使要孔子来端这茶,孔子也这么端,不会比这童子端的更好,这已是止于至善,不能不说他已是一圣人。这也是讲圣人易做。只因我们误解了此中庸之道,好像中国人讲的中庸之道不痛不痒,不黑不白。一人说这对,一人说那对,不要紧,大家都对。这就成了滑头主义,走上了乡愿的路,所以孔子孟子要讲此中道,却最讨厌乡愿。(摘编自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材料二】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核心思想,即道德判断依赖于人们推己及人的能力,也就是只有通过使自己的个体性跨越其边界与其他人的个体性相重叠的想象力,人们的道德判断才能成为可能。在这里感受他人情感的过程,也就是同情,是道德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秩序。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中庸”加注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所以,古今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都可谓成秩序,定天下。无论追名亦或逐利,无非为了追求幸福。那么幸福是什么呢?关于幸福,亚里士多德在论及自由时说幸福在某种情况下是“关于财富的中庸之道”,而财富则是获取幸福的必要手段,但如果太贪婪就会成为财富的奴隶,也就失去了自由,也就毫无幸福可言。反之,若能 守住中庸,人就获得了自由,而自由的人,才是有了“幸福”的人。孔子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也就是人将对亲人的关爱推及他人,推及万物,因而需要相应的规范以对人的行为加以约束,避免自己追求幸福的行为妨碍别人追求幸福。因此要文明,要有精神生活,要有“中庸之道”对经济欲望的限制,才会有幸福,才能让更多的人得到幸福。在这个意义上,显然守不住中庸之道,极端追求财富的人,是与幸福背道而驰的。譬如信任危机的出现,人人自危,相互不信任之下,何来幸福可言。(摘编自孔波涛、李慧《探讨“中庸之道”下经济的考察衡量》)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庸之道”认为,事物可以假设有相反的两极,两极之间都是“中庸”所说的“中”,这个“中”的距离可以是很长的。B.佛教、回教、耶稣教传到中国,诸大宗教间之所以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是因为受了我国“中庸之道”的影响。C.同情是指要有恻隐之心,这是道德生活的基础,由此形成社会秩序。因此,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都可说是秩序。D.“中庸之道”认为要对经济欲望加以限制,这样才能幸福,这里所说的限制就是我们的欲望必须满足秩序与道德要求。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庸之道”,前者强调概念认知,后者强调社会行为。B.孟子和王阳明都说圣人易做,是指“中庸之道”没有绝对标准反而显得更容易。C.我们在生活中一团和气,很少苛责,不强调是非曲直,这其实并不是中庸之道。D.道德判断能力高的人更易践行“中庸之道”,因为他们往往更能感受他人的情感。6.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B.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C.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D.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答案】4.C5.B6.A【解析】【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C.“因此,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都可说是秩序”错,相关内容在材料二第一段“在这里感受他人情感的过程,也就是同情,是道德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秩序……所以,古今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都可谓成秩序,定天下”,两个句子前后无因果关系,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是“成秩序,定天下”。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是指‘中庸之道’没有绝对标准反而显得更容易”说法错误,材料一第六段写“那童子的职务是端杯,……纵使要孔子来端这茶,孔子也这么端,不会比这童子端的更好,这已是止于至答,不能不说他已是一圣人。这也是讲圣人易做”,意在强调心无杂念地干好自己的事情,哪怕是干好别人认为的小事情也是可以成为“圣人”,而不是说“中庸之道”没有绝对标准。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主要讲“中庸之道”,即“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A.强调应该在“质”与“文”两极中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材料一“取两用中”的观点;B.强调为人与功业的问题,不属于“中庸之道”;C.强调社会关系与社会状态的问题,不属于“中庸之道”;D.强调彼此转换的问题,不属于“中庸之道”。故选A。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选文一】夏为天子,十有余世。殷为天子,二十余世。周为天子,三十余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以礼,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夫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 也;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而安危之萌应于外矣。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皆以积渐然,不可不察也。人主之所积,在其取舍。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哀乐之感,祸福之应也。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与汤武同,然而汤武广大其德行,六七百岁而弗失:秦王治天下,十余岁则大败。此亡它故矣,汤武之定取舍审,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矣。夫天下,大器也。今人之置器,置诸安处则安,置诸危处则危。天下之情与器亡以异,在天子之所置之。汤武置天下于仁义礼乐,而德泽洽,禽兽草木广裕,德被蛮貊四夷,累子孙数十世,此天下所共闻也。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德泽亡一有,而怨毒盈于世,下憎恶之如仇雠,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此天下之所共见也。是非其明效大验邪!人之言曰:“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今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引殷、周、秦事以观之也?(取材于《汉书·贾谊传》)【选文二】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 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取材于贾谊《过秦论(上)》)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上者告讦也讦:揭发B.此亡它故矣亡:灭亡C.德被蛮貊四夷被:覆盖D.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及秦而不然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B.为人主计者为之于未有C.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D.因河为池欲因此时降武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B.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C.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D.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德教/或驱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选文一】提到,礼的作用在于将某一行为制止在它发生之后,法律则是对已发生的行为进行惩罚。所以法律的作用明显,而礼的作用却难以觉察。B.【选文一】认为,君主面对各种不同的言论,必须有正确的辨别之道,那就是以事实验证,要判断某人说的话是否正确,一定要观察他所说的是否符合事实。C.【选文二】中,秦统一天下后一系列愚民、弱民的措施及防卫策略,突显了统治者仍以武力治天下的思维,为下文的“过秦”做铺垫。 D.【选文一】作者提出,秦始皇把国家安置于法令、刑罚之上,因而怨恨充斥天下,这一观点与【选文二】中归纳的秦的过失基本吻合。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12.【选文一】第三段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礼义的作用?【答案】7.B8.A9.C10.A11.(1)最可贵之处在于能将罪恶断绝于未形成的时候,从细微之处推行教化,使天下百姓日益趋向善良,远离罪恶,自己还没有觉察到。(2)一个戍卒率众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被动句1分)这是为什么呢?12.(1)防患于未然,绝恶于未萌。(2)潜移默化,起教于微眇(3)坚持礼义教化,则礼义积而民和亲。【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亡:通“无”,没有。这里没有别的原因。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均表示转折,却。句意分别为:到秦朝却不是这样/那些有四种德行却自认为不行的人。B.①介词,替句意:替君主出谋划策。②动词,做。句意: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C.①主谓之间,取独。句意:而秦始皇决定取舍不慎重。②定语后置标志。句意:人们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D.①凭借。句意:凭借着黄河来做护城河。②趁着。句意:想要趁此机会逼迫苏武投降。故选A。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所以,君主想要百姓善良温顺的愿望是相同的,只是用来使百姓善良温顺的方法不同。有的用道德和教化进行引导,有的用法令进行惩罚。用道德和教化进行开导的,随着道德和教化的深入人心,民风就会和乐;用法令进行惩罚的,法令使用到极点,民风就会令人悲哀。“世主欲民之善同”句意完整,“同”作“世主欲民之善”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道之以德教者”与“驱之以法令者”为对称句式,各自断开,排除A。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礼的作用在于将某一行为制止在它发生之后”错误。原文说“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礼的作用应该是将某一行为制止在它发生之前。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贵”,形容词作名词,最可贵之处;“起教”,推行教化;“远罪”,远离罪恶。(2)“隳”,毁坏,此处指“灭亡”;“为”,被;“……者,……也”表判断。【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贵绝恶于未萌”,防患于未然,绝恶于未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潜移默化,起教于微眇。“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坚持礼义教化,则礼义积而民和亲。参考译文:【选文一】夏朝的天子传了十几代,然后由殷商继承。殷商的天子传了二十几代,然后由周继承。周朝的天子传了三十几代,然后由秦继承。秦王朝的天子只传了两代就被推翻了。人的秉性相差并不很大,为什么三代的君主以德治世维持了长期的统治,而秦王朝的君 主残暴无道呢?这个原因是可以理解的。古代英明的君主,在太子诞生时,就举行礼仪,所以,太子从婴儿的时候起,就接受了道德礼义。所以,太子从诞生之时开始,所见到的都是正经的事,所听到的都是正派的语言,所实行的都是正确的原则,左右前后都是正直的人。一直与正直的人相处,他的思想和行为不可能不正直,就好像生长在齐国的人不能不说齐国话一样;经常与不正直的人相处,就会变成为不正直的人,就像生长在楚国的人不能不说楚国话一样。到秦朝却不是这样。秦朝的风俗本来就不崇尚谦让,它崇尚的是奸诈;本来就不崇尚礼义,它崇尚的是刑罚。人的智力,能认识已经发生的事,不能认识将要发生的事。礼的作用在于将某一行为制止在它发生之前,法律则是对已发生的行为进行惩罚。所以法律的作用明显,而礼的作用却难以觉察。用庆赏来奖励善行,用刑罚来惩治罪恶,先王推行这样的政治,坚定不移,实施这样的政令,准确无误。根据这一公正的原则,政治才能像地载天覆一样无偏无私,怎么能说先王不使用庆赏和刑罚呢?然而,人们一再称赞的礼,最可贵之处在于能将罪恶断绝于未形成的时候,从细微之处推行教化,使天下百姓日益趋向善良,远离罪恶,自己还没有觉察到。孔子说:“让我断案,我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有什么独特见解,那就是推行仁义),使讼案不再发生。”为君主出谋划策,不如首先确定选择什么抛弃什么,取舍标准一旦在心中确定,相应的安危后果就会表现出来。天下安定不是一天就能实现的,天下危亡也不是一天促成的,都是日积月累渐渐形成的,因此,不可以不观察它的积累过程。君主所积聚的治国方法,在于他选择什么,抛弃什么。选择礼义方法治国的君主便积聚礼义,选择刑罚治国的君主便积聚刑罚。刑罚积聚到一定的程度,百姓就会埋怨而背叛君主,礼义积聚到一定程度,百姓就会和睦而亲近朝廷。所以,君主想要百姓善良温顺的愿望是相同的,只是用来使百姓善良温顺的方法不同。有的用道德和教化进行引导,有的用法令进行惩罚。用道德和教化进行开导的,随着道德和教化的深入人心,民风就会和乐;用法令进行惩罚的,法令使用到极点,民风就会令人悲哀。哀乐的感受,便是应验祸福的东西。秦始皇想尊奉宗庙安定子孙后代,这与商汤王和周武王是相同的,但是,商汤王、周武王广泛推行德政,他们建立的国家得以保存了六七百年;秦始皇统治天下只有十多年就土崩瓦解了。这里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商汤王、周武王决定取舍很慎重,而秦始皇决定取舍不慎重。国家政权好比一个大器物,现在有人安放器物,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便安全,放到危险的地方就危险。治理国家的道理与放置器物没有什么不同,关键就在于天子把它安置在什么地方。商汤王、周武王把天下安置在仁、义、礼、乐之上,因而恩德滋润天下,禽兽蔓延,草木富饶,四方蛮夷都受到恩惠,王位留传子孙数十代,这是人所共知的。秦始皇把国家安置于法令、刑罚之上,德和恩都 没有,因而怨恨充斥天下,百姓憎恶他如同对待仇敌一样,几乎祸及自身,子孙被灭绝,这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这不是充分证明了取舍不同后果就明显不同吗?有人说:“要判断某人说的话是否正确,一定要观察他所说的事实,那样,说话的人就不敢胡言乱语了。”现在,假如有人说,治理国家,礼义的作用不如法令,教化的成效不如刑罚,君主为什么不拿商朝、周朝、秦朝盛衰兴亡的事实给他看呢?(取材于《汉书·贾谊传》)【选文二】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西周、东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取材于贾谊《过秦论(上)》) 第Ⅱ卷四、(22分)1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幽州新岁作张说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颇有意趣。B.诗人慨叹人事无常,不能自主,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感到欣慰。C.颈联写新年伊始,普天同庆,不论京都边塞,全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D.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己上寿。(2)请赏析颈联。(3)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1)D(2)①运用虚实结合,由眼前边镇欢庆新年,想到京城燎火彻夜的景象;②运用映衬渲染的手法,视听结合,写出无论是边镇还是京城都欢庆新年;③表达了作者新春的喜庆,心系朝廷的心情。(3)①通过描写景物、气候的变易,抒发对南北流徙、时光荏苒的感慨,喜中寓悲;②诗人身在边关,心系朝廷,渴望能早日回到长安。【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为自己上寿”理解错误。尾联的意思是向西遥望长安,希望回到朝廷,献酒于君王,祝他寿比南山。故选D。【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炼句的能力。颈联“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意思是“守卫边镇士兵的歌声连夜不息,京城的 烛火彻夜大放光明”。诗人身在边镇,心却在京城,耳听着戍卒唱出的通宵不绝的歌声,眼却遥望着朝廷燃起的彻夜不息的燎火。“边镇戍歌连夜动”实写,“京城燎火彻明开”是诗人的想象,为虚写,虚实结合;“戍歌连夜动”“燎火彻明开”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新年的欢乐气氛。颈联表达了作者新春的喜庆,心系朝廷的心情。【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全诗围绕“新岁”的景物来写。首联写诗人去年新年,在荆州看到梅花遍地开放如同漫天飘飞的雪花,今年新年,在幽州看到雪花漫天飘飞宛若遍地盛开的梅花,去年今岁,处境不同,暗示了诗人一年来的仕途遭遇。颔联,诗人感叹人事无常,变化不定,只有自然的时序,周而复始,不失常度。最后两联,写诗人由边镇将士庆贺新年的情景,联想到京城灯火通明的新年景象,希望能回到长安,为皇上敬酒,祝皇上寿比南山。表达了希望重新得到皇上信任的思想。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回答弟子子贡所问的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了自己保持清白现身正道的决心“伏清白以死直兮”,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高度评价屈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气高洁,堪比日月。(4)“__________________,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笔下那一轮有情的明月,也曾徘徊在苏轼亡妻的孤坟前,“料得年年肠断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证那千古不渝的爱情。【答案】①.其恕乎②.己所不欲③.勿施于人④.千里之行⑤.始于足下⑥.推此志也⑦.虽与日月争光可也⑧.不知江月待何人⑨.明月夜⑩.短松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己”“勿”“冈”。 五、(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孩子的力量【俄】列夫·托尔斯泰“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个人的身材高大,腰板挺直,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这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他被抓获,现在押去处决。“有什么办法呢!力量总不在我们一边。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他们的天下。死就死吧,看来只能这样了。”他想,耸耸肩膀,对人群不断的叫嚷报以冷冷的一笑。“他是警察,今天早晨还向我们开过枪!”人群嚷道。但人群并没有停下来,仍押着他往前走。当他们来到那条横着昨天在军警枪下遇难者尸体的街上时,人群狂怒了。“不要再拖延时间!就在这儿枪毙那无赖,还把他押到哪儿去?”人群嚷道。被俘的人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但领头的人决定把他押到广场上去,去那里解决他。警察愤怒的情绪高涨。离广场已经不远,在一片肃静中,人群后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叫声。“爸爸!爸爸!”一个六岁的男孩边哭边叫,推开人群往俘虏那边挤去,“爸爸!他们要把你怎么样?等一等,等一等,把我也带去,带去!……”孩子旁边的人群停止了叫喊,他们仿佛受到强大的冲击,人群分开来,让孩子往父亲那边去。“瞧这孩子多可爱啊!”一个女人说。“你要找谁呀?”另一个女人向男孩俯下身去,问。“我要爸爸!放我到爸爸那儿去!”男孩尖声回答。“你几岁啊,孩子?”“你们想把爸爸怎样?”男孩问。“回家去,孩子,回到妈妈那儿去。”一个男人对孩子说。俘虏已听见孩子的声音,也听见人家对他说的话。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 “他没有母亲!”他对那叫孩子去找母亲的人说。男孩在人群里一直往前挤,挤到父亲身边,爬到他身上去。人群一直叫着:“打死他!吊死他!枪毙坏蛋!”“你干嘛从家里跑出来?”父亲对孩子说。“他们要拿你怎么样?”孩子问。“你这么办。”父亲说。“什么?”“你认识卡秋莎吗?”“那个邻居阿姨吗?怎么不认识。”“好吧,你先到她那儿去,待在那里。我……我就来。”“你不去,我也不去。”男孩说着,哭起来。“你为什么不去?”“他们会打你的。”“不会,他们不会的,他们就是这样。”俘虏放下男孩,走到人群中那个发号施令的人跟前。“听我说,”他说,“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他指指男孩,“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就对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了。到那时……到那时你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你们。”领头的人同意了。然后俘虏又抱起孩子说:“乖孩子,到卡秋莎阿姨那儿去。”“你呢?”“你瞧,我同这位朋友一起溜达溜达,我们再溜达一会儿,你先去,我就来。你去吧,乖孩子。”男孩盯住父亲,头一会儿转向这边,一会儿转向那边,接着思索起来。“去吧,好孩子,我就来。”“你一定来吗?”男孩听从父亲的话。一个女人把他从人群带出去。等孩子看不见了,俘虏说:“现在我准备好了,你们打死我吧。”这时候发生了完全意想不到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所有这些一时变得残酷,对人充满仇 恨的人们身上,同一个神灵觉醒了。一个女人说:“我说,把他放了吧。”“上帝保佑,”又一个人说,“放了他。”“放了他,放了他!”人群叫喊起来。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选自《哈吉穆拉特》)1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等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形象。B.儿子的出现,使事态发生变化,不仅让警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而且也使得愤怒的群众生发悲悯情怀。C.从警察起初的执拗到最后的落泪,从百姓起初的怒不可遏到最后的宽容谅解,小说在巨大的落差中凸显了人性的力量。D.“脸色越发阴沉了”表现了警察内心对周围群众的仇恨和对儿子的担心,“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表现了他被谅解后内心的愧疚悔恨以及惊喜之情。16.小说中的警察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17.“孩子”的出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从主题思想、形象塑造和结构安排三个方面探究。【答案】15.C16.①仇恨群众,冷漠固执高傲;②维护孩子的尊严、充满父爱温情;③尚未泯灭人性,最终被感化。17.①从主题思想上看:孩子的出场有利于展现文章主题。孩子的出现促成立场相对、抱仇视态度的双方再次审视自己,改变了先前的态度,尤其是人们从起初的愤怒仇恨到最后的宽恕谅解,前后态度的反差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放弃残酷仇恨,回归友善纯真。②从形象塑造上看:孩子的出场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原本冷漠高傲的警察,也有父爱温情;原本充满仇恨的人们,心底深处却是善良仁爱的,人物形象本身看似矛盾却是真实的再现。③从结构安排上看:孩子的出场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孩子的出现打破了双方的对立态度,使文章情节从起初的剑拔弩张逆转为后来的充满温情,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出,吸引读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A.“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形象”错误,应该是一个仇恨群众、冷漠固执高傲的形象。B.“儿子的出现……让警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错误,这位警察在孩子走了之后对领头的人说自己准备好了,打死自己吧,说明他并不是意识到自己的过错。D.“表现了警察内心对周围群众的仇恨”错误,“脸色越发阴沉了”只是表现了警察对儿子的担心。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本文所写警察曾经打死过无辜民众,即使被捉住,也“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表现出他的冷漠、固执和对群众的仇恨;“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在孩子面前,他却要求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处死他,表现出其温情父爱的一面;“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当大家决定放了他时,他大哭,表明他并没有完全泯灭人性,最终被感化了。【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本题要求比较明确,从主题思想、形象塑造和结构安排三个方面探究。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看,孩子出场之前的警察对群众没有一丝怜悯之心,也没有一点悔过之意,表现出来的就是冷漠残忍的形象,而孩子出现后,“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就对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了。到那时……到那时你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你们”他作为父亲温情的一面才得以展现出来。原本冷漠高傲的警察,也有父爱温情;原本充满仇恨的人们,心底深处却是善良仁爱的。孩子的出场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从表现主题的角度看,“这时候发生了完全意想不到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所有这些一时变得残酷,对人充满仇恨的人们身上,同一个神灵觉醒了”“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孩子的出现使愤 怒的群众受到了触动,有了原谅警察的意愿,而警察也被群众所感化,唤醒了内心的人性,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孩子的出现促成仇恨双方再次审视自己,改变了先前的态度,尤其是人们从起初的愤怒仇恨到最后的宽恕谅解,前后态度的反差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告诉我们应放弃残酷仇恨,回归友善纯真的美好世界。从情节结构来看,没有孩子的出现,就不会有后面情节的发展,所以孩子的现出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孩子的出现打破了双方的对立,使文章情节从起初的剑拔弩张逆转为后来的充满温情,使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出,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六、(6分)18.结合以下三则材料中的任意两篇,以“唤醒”为主题,写一个300字左右的语段。(1)第五大题阅读材料《孩子力量》(2)选必(上)课文《复活》(3)选必(上)课文《大战中的插曲》附:孩子的力量【俄】列夫·托尔斯泰“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个人的身材高大,腰板挺直,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这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他被抓获,现在押去处决。“有什么办法呢!力量总不在我们一边。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他们的天下。死就死吧,看来只能这样了。”他想,耸耸肩膀,对人群不断的叫嚷报以冷冷的一笑。“他是警察,今天早晨还向我们开过枪!”人群嚷道。但人群并没有停下来,仍押着他往前走。当他们来到那条横着昨天在军警枪下遇难者尸体的街上时,人群狂怒了。“不要再拖延时间!就在这儿枪毙那无赖,还把他押到哪儿去?”人群嚷道。被俘的人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但领头的人决定把他押到广场上去,去那里解决他。警察愤怒的情绪高涨。离广场已经不远,在一片肃静中,人群后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叫声。 “爸爸!爸爸!”一个六岁的男孩边哭边叫,推开人群往俘虏那边挤去,“爸爸!他们要把你怎么样?等一等,等一等,把我也带去,带去!……”孩子旁边的人群停止了叫喊,他们仿佛受到强大的冲击,人群分开来,让孩子往父亲那边去。“瞧这孩子多可爱啊!”一个女人说。“你要找谁呀?”另一个女人向男孩俯下身去,问。“我要爸爸!放我到爸爸那儿去!”男孩尖声回答。“你几岁啊,孩子?”“你们想把爸爸怎样?”男孩问。“回家去,孩子,回到妈妈那儿去。”一个男人对孩子说。俘虏已听见孩子的声音,也听见人家对他说的话。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他没有母亲!”他对那叫孩子去找母亲的人说。男孩在人群里一直往前挤,挤到父亲身边,爬到他身上去。人群一直叫着:“打死他!吊死他!枪毙坏蛋!”“你干嘛从家里跑出来?”父亲对孩子说。“他们要拿你怎么样?”孩子问。“你这么办。”父亲说。“什么?”“你认识卡秋莎吗?”“那个邻居阿姨吗?怎么不认识。”“好吧,你先到她那儿去,待在那里。我……我就来。”“你不去,我也不去。”男孩说着,哭起来。“你为什么不去?”“他们会打你的。”“不会,他们不会的,他们就是这样。”俘虏放下男孩,走到人群中那个发号施令的人跟前。“听我说,”他说,“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他指指男孩,“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就对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了。到那时……到那时你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你们。”领头的人同意了。 然后俘虏又抱起孩子说:“乖孩子,到卡秋莎阿姨那儿去。”“你呢?”“你瞧,我同这位朋友一起溜达溜达,我们再溜达一会儿,你先去,我就来。你去吧,乖孩子。”男孩盯住父亲,头一会儿转向这边,一会儿转向那边,接着思索起来。“去吧,好孩子,我就来。”“你一定来吗?”男孩听从父亲的话。一个女人把他从人群带出去。等孩子看不见了,俘虏说:“现在我准备好了,你们打死我吧。”这时候发生了完全意想不到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所有这些一时变得残酷,对人充满仇恨的人们身上,同一个神灵觉醒了。一个女人说:“我说,把他放了吧。”“上帝保佑,”又一个人说,“放了他。”“放了他,放了他!”人群叫喊起来。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选自《哈吉穆拉特》)【答案】例文:用善良唤醒慈悲大爱善良是什么?是阳光、雨露、绿荫、清风、明月、春华、秋实……是人生最重要最不能舍弃的美好。让我们心存善念,用善良之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用善良唤醒沉睡的慈悲大爱!“人之初,性本善”,是说人之根本是善,人人内心都有善;又有“修之大道,善也”,它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修养就是善,要怀有善心并坚持它,化小善为大善。与善良为友,就是与成功为友。走过一生,你会发现是善良之友帮你登上胜利的山峰;与善良为友,就是与荣誉为友,历经一世,再回首,身后是朋友栽下的绚丽的鲜花;与善良为友,就是与幸福为友,并肩走过一生,人生将不留遗憾。  拥有善良的人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善良是可以传递的,让我们用善良唤醒沉睡的慈悲大爱,让人道主义精神永远流传!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写作要求:本题要求结合《孩子的力量》《复活》《大战中的插曲》三则材料中的任意两篇,以“唤醒”为主题,写一个300字左右的语段。写作思路提示:《孩子的力量》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写一位将被执行枪毙的父亲面对天真无邪的孩子,不愿孩子伤心,尽量在减少孩子的伤痛,请求杀手们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执行,孩子天真的眼神、单纯的思想唤醒了杀手们内心的善良,他们答应了。这就是人性善良的力量,一种无形的力量!《复活》也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课本节选了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善良的,一方面是邪恶的,最终善良的情感占了上风,唤醒了聂赫留朵夫人性中美的一方面,帮助玛丝洛娃。《大战中的插曲》讲述了抗日战争年间,聂荣臻同志捡到了两位流离失所的日本小女孩,并给予她们最大的帮助,突显出中国军队的人道主义精神。是我国我党我军人民以自己内心的善良唤醒了对方心底的善良。这三则材料都指向了人性之善唤醒了对方心底的善良,赞美了善良的力量。写作时,针对“唤醒”这个词语,我们需要关注“唤醒”的含义、“唤醒”的方式和唤醒的结果。“唤醒”这个词语是一个心理学上的词汇,它的含义如下:唤醒是指个体受到刺激而产生的感知觉的反应,唤醒可分为生理唤醒与心理唤醒。传统的唤醒概念主要是生理唤醒,指的是生理的激活或自主性反应。心理唤醒是个体对自己身心激活状态的一种主观体验和认知评价。在“唤醒”这个词语的定义中,有两个内容需要我们注意,那就是“生理唤醒”和“心理唤醒”,写作时重点关注“心理唤醒”。写作的主要表达方式,题干没有明确要求,因此可以写成抒情性的、议论性的或者叙事性的。写作可以有形象,有事迹;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也可以赞美和抒情,可以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有文采,更有吸引力。300字左右。七、(40分)19.在这个特别的岁末年初,我们在回望中走向未来。2022,在无数个划破晨曦的“做核酸”声中醒来,屈指可数的线下课,无数个止于“非必要”的远方,朋友圈里的“两道杠”,高烧不下火线的沸羊羊 ,还有冬奥赛场空间站,东航客机梨泰院……这一年,得到,失去,遗憾,期许,喧闹,静默,欢笑,悲酸,每个人的生活都被深度重构,困缚于巨变与惶惑,又不甘于麻木与注定,一边重振旗鼓,一边踉跄前行。请以“写给我的2022”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写给我的2022回望2022,有累累硕果,有五味杂陈,有百感交集,有刻骨铭心。无论之于国际社会,还是对于中华民族,这一年都极不寻常、殊为不易。这一年,大变局、大棋局纵横演进。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俄乌冲突震动世界、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与洪涝灾害频现,在这个人口超过80亿的星球上,变革和动荡两种趋势持续演进,团结与分裂两种取向相互激荡。这一年,新跨越、新蓝图激荡人心。逐梦寰宇,太空安家,我们在探索浩瀚宇宙的航程上跑出了“加速度”;相约冬奥会、一起向未来,我们在冰雪世界中展现了一个开放、包容、富强、美丽的中国。灾难与生机并存,动荡与复兴交织。一年有太多故事,走过的路,将成为前行路上的“北斗”;迈过的坎,终化作照亮前路的“星光”。回望2022,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每个人都了不起。我们见证了守望与温暖,从医生到护士、从网格员到村支书,许许多多普通劳动者用自己的汗水和奉献,呵护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守护着城市的安宁。我们见证了青春与激情,在与病毒较量的每一个日子里,在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每一个地方,广大青年书写着“强国有我”的无悔青春。我们见证了成长和希望,在“居家”与“复课”中辗转、在“线上”和“线下”间切换,无论有多难,永远不失对生活的热爱。一张张无言坚守的面孔,一个个挺身而出的身影,一幕幕温暖人心的场景,汇聚成2022年最具显示度和标识性的风景。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抗疫三年,国家在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迎来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新阶段。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以党的二十大为新起点,一幅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美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铺展。崭新的起点召唤使命与担当,伟大的目标凝聚信心和力量。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辞旧迎新,筑梦前行。新的一年,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作为,烟火如常的生活定能早日回归,一个充满机遇、大有可为的崭新春天将扑面而来。再见2022,你好2023!让我们拍去身上的征尘,抖擞精神,振奋士气,共赴一个美好而崭新的春天!【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总起,时值岁末年初的交替关头,我们在回望中走向未来。“回望”与“未来”是一对相反相成的词,视角一为回头看,总结旧岁的成败得失,二为向前看,展望新年的宏图愿景。回望是基础,是必要,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第二句列举2022年普遍社会现象和国际国内大事件。背景是新冠疫情持续,年内局部多点爆发,病毒多次变异症状转轻,近年底政策“全面放开”经历调整阵痛,伴随人们生活的,是经常性集体核酸,线下课程转线上,“非必要不出行”留守原地,朋友圈晒“阳康”“阳过”病历,感染发烧者坚守岗位……于个人而言,大疫之难贯穿整年,阴霾之下积极配合政府防控政策,轻“阳”不下火线,又处处体现了团结抗疫、坚韧乐观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举办冬奥会借高科技连线太空举世瞩目,东航客机坠毁、韩国梨泰院发生踩踏等灾难事件则令人揪心……于国家乃至国际社会而言,这一年同样有成就也有伤痛。第三句先是总结,得到与失去,遗憾与期许,喧闹与静默,欢笑与悲酸,皆是一体两面、好坏并存,正符合过去一年的客观情势。那么,如何走向未来呢?“重构”是一学术词汇,在此指疫情冲击下原有生活常态被打破,个人亟需建立起新的秩序、目标和行动路径。大环境剧烈变动,小个体不可避免地惶惑迷茫,但是人性不甘于安守现状和接受所谓“宿命”的失败,因此“重整旗鼓”“踉跄前行”,也即重新出发,克服困难,向前发展。概括来说,对待过去应客观评价,认识到阴霾中有光辉,困局中现生机;面向未来应积极展望,致力于重建生活,发展进步。导语指定题目为“写给我的2022”,议论文可以写成书信体,即“给自己的一封信”,做一份属于个人的“年终总结”。行文核心是围绕大疫情下微小的个人如何自处、如何发展展开,注意结合青年人的使命担当明确“小我”对“大我”的责任,挖掘人类精神的超越力量,确立积极乐观的基调。 立意:1.回望过去,走向未来。2.致敬2022,开启2023。3.新冠第三年,我之得与失、常与变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4-11 18:32:02 页数:25
价格:¥2 大小:56.6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