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5
2
/15
剩余1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南平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长江下游地区发现某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存有稻谷、玉器、刻纹黑陶、竹编器物、丝麻织品等。该文化最有可能是()A.大汶口文化B.良渚文化C.龙山文化D.仰韶文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某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根据所学,良渚文化位于长江下游地区,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B项正确;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都位于黄河流域,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2.下图为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分布情况。据此可知,当时()A冶铁技术达到古代顶峰B.铁器使用普遍推广C.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D.区域商贸联系密切 【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分布情况”,结合图示可以看出铁器分布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说明此时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C项正确;仅从图示,无法得出冶铁技术状况,排除A项;图示反映的铁器的分布状况,不能得出“普遍推广”,排除B项;从图示中,无法得出区域商贸之间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C项。3.汉代祥瑞崇拜之风盛行,上自郡王为标榜统治清明而大兴龙兽朱雀,下至民间也视凤凰麒麟为太平,江苏徐州九女墩墓室中就有“九穗禾、玉兔、灵芝、嘉果”等画像。这一现象体现了()A.尊崇自然的价值理念B.天人感应的社会影响C.政治清明的王朝气象D.富足怡乐的民众生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汉代祥瑞崇拜之风盛行,上自郡王为标榜统治清明而大兴龙兽朱雀,下至民间也视凤凰麒麟为太平,江苏徐州九女墩墓室中就有‘九穗禾、玉兔、灵芝、嘉果’等画像。”并结合所学可知,祥瑞带有神秘色彩,承载了传达上天旨意的功能,材料中郡王和民间大兴祥瑞,体现出天人感应对社会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对自然的崇敬,排除A项;材料所述与政治清明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民众生活富足怡乐,排除D项。故选B项。4.唐朝规定“工商之家不得预于仕”。但到宋朝淳化年间,则“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政府允许工商杂类中的“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应举,因而出现“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这一变化的主要作用是()A.严密科举考试程序B.改变重农抑商政策C.彰显皇恩体恤关怀D.扩大国家统治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可以看出宋朝对于工商人员入仕的松动,有利于扩大国家统治基础,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科举的考试程序问题,排除A项;历朝政府的一贯政策是重农抑商,不可能改变,排除B项;对于工商人员的管理变化,主要是为了统治需要,排除C项。故选D项。 5.“台谏”是宋朝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台谏官收说政言,监督宰相,约束皇帝,有时乘体对抗皇上,有时还与事相联合对抗皇帝,成为了监督朝廷官员以及规课皇帝的重要力量。这说明宋代()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C.君主专制统治渐趋衰弱D.君臣猜忌彼此相互倾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台谏官收说政言,监督宰相,约束皇帝,有时乘体对抗皇上,有时还与事相联合对抗皇帝,成为了监督加廷官员以及规课皇帝重要力量。”可知,台谏制度的执行,可以监督宰相,约束皇帝,成为了监督朝廷官员以及规课皇帝的重要力量,说明宋代的制度建设规范了权力的运行,B项正确;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台谏制度的推行,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排除C项;君臣猜忌彼此相互倾轧,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6.宋代有些地方根本不种粮食,而是专门种菜、种果、种花、种茶、种棉、种桑。当时还出现了专营各种农产品的农户,如菜户、茶户、果农、燕农、花户、园户、药户、酒户、渔户等。这说明当时()A.政府控制加强B.自然经济解体C.粮食产量下降D.商品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专门种菜、种果、种花、种茶、种棉、种桑……菜户、茶户、果农、燕农、花户、园户、药户、酒户、渔户等”,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出现了专业的农产品种植,是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D项正确;无法得出政府的控制状况,排除A项;鸦片战争之后,自然经济才开始解体,排除B项;无数据的对比,不能得出粮食产量的状况,排除C项。故选D项。7.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创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A效仿唐朝所创规制B.推动政权汉化进程C.源自本族发展需要D.缓和域内民族矛盾 【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少数民族政权创制实施了‘南北面官’……一系列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少数民族政权通过实施以上制度,有利于本民族的发展,C项正确;“南北面官”是效仿唐朝的制度,但其它两个不是,排除A项;“四等人制”是一种民族歧视和压迫制度,不利于推动汉化进程,排除B项;“四等人制”,易加剧社会民族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8.元朝在行省区域划定上,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这种设置()A.扩大了统治疆域B.妨碍了商品长途贩运C.缩小了贫富差距D.抑制了地方凭险割据【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行省打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扩大了统治疆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妨碍了商品长途贩运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贫富差距,排除C项。故选D项。9.明朝时期,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及宋应星《天工开物》等重要科技著作先后撰成。这反映出中国古代传统科技()A.引领世界科学发展B.理论研究获得突破C.深受科举制度影响D.进入经验总结阶段【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及宋应星《天工开物》等重要科技著作先后撰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著作是对前代经验的总结,D项正确;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已开始走下坡路,排除A项;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经验,轻视理论研究,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科举制对科技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10.乾隆时期设立金瓶掣签,规定藏传佛教最高等大活佛转世灵童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进行确认,并报请朝廷批准。这反映了西藏()A.政教事务权归中央B.各教派间矛盾消除C.佛教拥有至高地位D.正式归属国家版图 【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规定藏传佛教最高等大活佛转世灵童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进行确认”,可以看出乾隆时期设立金瓶掣签,强化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A项正确;各教派间的矛盾消除,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清朝对西藏的管理,不能体现出佛教的地位,排除C项;元朝时期,西藏正式归属国家版图,排除D项。故选A项。11.《人民日报》曾评价:在某战役中,冯子材以近70岁高龄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驰赴沙场,精忠报国,其展现出的民族气节与爱国主义精神令人称颂。该战争是()A.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冯子材以近70岁高龄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驰赴沙场,精忠报国,其展现出的民族气节与爱国主义精神令人称颂。”可知,在中法战争中,老将冯子材近70岁高龄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驰赴沙场,精忠报国,取得了镇南关大捷,C项正确;鸦片战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中日甲午战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2.维新变法期间,光绪帝曾发谕旨“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迭经谕令各将军、督抚切实筹办……乃各省积习相沿,因循玩懈,虽经严旨敦迫,犹意存观望”。这反映了()A.后党势力蓄意破坏B.地方尖锐对抗中央C.政治改良遇阻艰难D.汉族官僚乘势崛起【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积习相沿,因循玩懈,虽经严旨敦迫,犹意存观望”可知吏治腐败,从而导致变法诏令流于形式,反映了政治改良遇阻艰难,C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后党势力蓄意破坏,排除A项;“尖锐对抗”表述过于严重,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汉族官僚乘势崛起,排除D项。故选C项。13.19世纪末中国各个政治派别,都试图将传统的王朝国家整合成在国际体系中具有平等地位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当时()A.民族危机日趋严重B.社会阶层救国方案趋同 C.近代国家观念萌生D.政治精英效仿西方政体【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都试图将传统的王朝国家整合成在国际体系中具有平等地位的民族国家”,可以看出19世纪末中国各个政治派别通过各自的努力,试图将传统国家整合成民族国家,体现出近代国家观念的萌生,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国政治派别的近代国家观念,不能得出民族危机的状况,排除A项;社会阶层救国方案不可能趋同,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效仿西方政体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14.1916年12月陈独秀言道:“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木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陈独秀意在()A.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B.强调思想解放的重要性C.强化民众对民国政权的认同D.指出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可以看出陈独秀强调对民众思想解放的重要性,B项正确;此时袁世凯复辟帝制已经失败,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思想解放,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制度建设的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15.1923年中共三大强调无产阶级的职责是“最先竭全力参加促进此国民革命军,并唤醒农民,与之联合而督促苟且偷安的资产阶级,以引导革命到底”。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适应国情调整革命策略B.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武装斗争C.统一认识促进经济发展D.根据矛盾变化扩大阶级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最先竭全力参加促进此国民革命军,并唤醒农民……”,可以看出此时中共认识到自身力量问题以及联合其他阶级将革命进行到底,说明中共从当时中国的实际角度出发考虑问题,A项正确;武装斗争是土地革命时期,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发展经济的问题,排除C项;中共的阶级属性不会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16.1937年,洛川会议通过了毛泽东制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将人民战争路线具体化,指出只有完全地、坚决地实行这个纲领,才能达到保卫祖国战胜日寇之目的。由此可见() A.国共合作推动全民族抗战B.群众是敌后抗战的中坚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D.中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洛川会议确立了我军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利用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实行全面抗战路线,D项正确;材料强调战争的路线问题,并未提到国共合作,排除A项;材料不仅包括敌后抗战,而是针对所有形式的对日战争,排除B项;国民党中央通讯社1937年9月22日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17.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使缅甸战场的日军陷于被动,也为英印军队在印度英帕尔地区作战及整个缅甸战场取得胜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此可见,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A.刺激了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基地B.推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C.赢得了沿海工业西迁的宝贵时间D.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使缅甸战场的日军陷于被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看出中国远征军入眠作战,有着较大的国际影响,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项正确;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是在1941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此时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建立,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远征军入缅作战的世界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18.1945年重庆的新闻传媒采用了诸如《毛泽东先生来了》《团结在望国家之光——欣闻毛泽东先生抵达重庆》和《迎毛泽东同志来渝》这样的社论标题,对毛泽东到重庆的意义深切关注并大事渲染。据此可知,这一事件()A.得益于美国调停的重大进展B.有利于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主动C.加速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进程D.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45年重庆的新闻传媒采用了诸如《毛泽东先生来了》《团结在望国家之光——欣闻毛泽东先生抵达重庆》和《迎毛泽东同志来渝》这样的社论标题,对毛泽东到重庆的意义深切关注并大事渲染。” 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社论标题有利于展现中共对于和谈的诚意,使得在重庆谈判中,中共赢得更多主动权,B项正确;这一事件与美国调停无关,且美国支持国民党政权,排除A项;这一事件并未加速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进程,且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党是“假和谈,真内战”,希望通过重庆谈判为内战做准备,排除C项;制定社论标题并不会增强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排除D项。故选B项。19.“美军一溃千里过汉川,再也难北犯。势均力敌时,只好对峙三八线”。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开展文化大革命时期D.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信息“美军”“三八线”并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借联合国名义,组织“联合国军”参战,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局势逆转,1950年10月,美军、南朝鲜军北上越过三八线,并推进至中朝边境,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25日赴朝参战。结合时间信息,可知此时正处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A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56年至1966年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排除B项;1966年至1976年中国爆发文革,排除C项;1978年中国共产党作出改革开发的伟大决策,1978年至今是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20.1951年上半年,中央人民政府基本制止了外币流通,统一管理和经营外汇,逐步收回各解放区发行的货币。此举旨在()A.活跃市场与改善民生B.统一货币与抢占市场C.统一财经与巩固政权D.稳定金融与提振经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央人民政府基本制止了外币流通,统一管理和经营外汇,逐步收回各解放区发行的货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上述措施目的在于统一财政,巩固政权,C项正确;活跃市场与改善民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统一货币与抢占市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政府通过米面之战和银元之战使物价和金融市场趋于稳定,排除D项。故选C项。21.1965-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 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由此可见,三线建设()A.推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B.改变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布局C.建立了国家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D.改善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环境【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965—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可以看出三线建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国民经济格局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对中西部的作用,并未涉及工业体系的状况,排除C项;这一时期,还未开始改革开放,排除D项。故选A项。22.1965年后,西藏社会经济实现历史性增长。与1978年相比,2014年的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38倍、41倍。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B.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D.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与1978年相比,2014年的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38倍、41倍”,可以看出西藏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得益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西藏经济的发展,未涉及国家统一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排除AC项;材料并未提及人民如何行使权利,排除D项。故选B项。23.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载入“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说明()A.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B.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变化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D.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88年的宪法修正案从法律上认可私营经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这说明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A项正确;宪法修正案后生产资料的性质仍然是公有制,排除B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4.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初步显露世界一流超大城市群和国际自由贸易港雏形,未来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巨型门户枢纽和世界级经济平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说明了港澳回归()A.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B.有利于港澳与内地的共同发展C.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实现D.开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粤港澳大湾区已初步显露世界一流超大城市群和国际自由贸易港雏形”“巨型门户枢纽和世界级经济平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可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繁荣,表明港澳回归有利于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共同发展,B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排除A项;港澳回归并不能说明祖国统一大业得到彻底实现,排除C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25小题14分,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4分,第28小题12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485年,北魏推行均田制,由政府将无主的土地按人口分配。入主中原不久的游牧政权无法准确掌握人口、土地的数据,且豪强大族把持乡里,也不利于政府调查数据。次年,北魏实行三长制,从基层起严密控制户籍。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由三长负责检核人口和土地状况,并配合租调制,对受田农民征发租调和徭役。——摘编自郭建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材料二自唐代中叶以后,作为户籍制物质基础的均田制渐趋废止。由于赋役剥削不断加重,逃避赋役的人也不断增多,而隐瞒地亩毕竟比隐瞒人口困难一些。所以自明代中叶一条鞭法实行摊丁入地以后,鱼鳞图册(地籍)便成为征派赋役的主要根据,而仍依向例编造的赋役黄册(户籍)实际上已退居于次要的位置。——摘编自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原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魏推行三长制的目的。(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北魏、唐及明朝户籍制度功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答案】(1)目的:准确掌握人口与土地数据;打击豪强大族的势力;保证均田制、租调制的推行;恢复与发展经济;加强基层治理。 (2)变化:北魏户籍具有人口稽查、土地分配、赋役征发等基层管理综合功能,到唐代户籍的土地分配功能削弱,到明代户籍的赋役征派功能减弱。主要因素:土地兼并的严重;国家政策的推动;农民的反抗;经济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目:根据材料“入主中原不久的游牧政权无法准确掌握人口、土地的数据”得出为了准确掌握人口与土地数据;根据材料“豪强大族把持乡里”得出打击豪强大族的势力;根据材料“由三长负责检核人口和土地状况,并配合租调制,对受田农民征发租调和徭役”得出保证均田制、租调制的推行,有利于恢复与发展经济;根据材料“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得出加强基层治理。【小问2详解】变化:根据材料“隐瞒地亩毕竟比隐瞒人口困难一些。所以自明代中叶一条鞭法实行摊丁入地以后,鱼鳞图册(地籍)便成为征派赋役的主要根据,而仍依向例编造的赋役黄册(户籍)实际上已退居于次要的位置”得出北魏户籍具有人口稽查、土地分配、赋役征发等基层管理综合功能,到唐代户籍的土地分配功能削弱,到明代户籍的赋役征派功能减弱。主要因素:结合所学得出土地兼并的严重;根据材料“明代中叶一条鞭法实行摊丁入地”得出国家政策的推动;根据材料“由于赋役剥削不断加重,逃避赋役的人也不断增多”得出农民的反抗;结合所学可知经济的发展也影响户籍的变化。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史记》以圣王同祖于黄帝的思想作指导,描述一个从五帝、三王到秦、项(羽)、刘汉的政治统绪(即政权的连续性)轨迹,“五帝三王”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统绪的渊源;它宣扬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同源共祖于黄帝,视各民族为中国历史的共同创造者;它不但重视对黄帝、夏禹和秦朝的国家疆域沿革考察,而且对汉王朝的大一统政治格局作出了全面反映,体现了司马迁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一种认同。——摘编自汪高鑫《<史记〉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材料二辽、西夏政权都是以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但在权力的运作中,汉族士大夫扮演着重要角色。辽、西夏重用汉人,吸纳中原王朝的官制建立本朝制度。耶律德光将“大契丹国”改国号为“大辽”,“大辽”有包容广大之意。党项族的元昊称帝时,国号为“大夏”,“夏”者义训为“大”,亦有继承夏朝之意。这些国号更名也是对历史文化认同的表现,同时显示出它们是“大汉”“大唐”“大宋”的延续者。 ——摘编自刘开军《再现民族间心灵沟通的历史长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史记》历史叙事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西夏政权修改国号的原因及其意义。【答案】(1)特点:政治统绪性;民族一体(同源)性;疆域认同性。(2)原因:汉族士大夫的作用;中原政治制度的影响;政权正统性的需要;统治者的推动。意义: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加强了历史文化的认同;促进了民族交融;加速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再次形成的进程。【解析】【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描述一个从五帝、三王到秦、项(羽)、刘汉的政治统绪(即政权的连续性)轨迹”,得出政治统绪性;依据材料“它宣扬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同源共祖于黄帝,视各民族为中国历史的共同创造者”,得出民族一体(同源)性;依据材料“司马迁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一种认同”,得出疆域认同性。(2)原因:依据材料“但在权力的运作中,汉族士大夫扮演着重要角色”,得出汉族士大夫的作用;依据材料“辽、西夏重用汉人,吸纳中原王朝的官制建立本朝制度”,得出中原政治制度的影响;依据材料“这些国号更名也是对历史文化认同的表现”,得出政权正统性的需要;从统治者的角度分析,得出统治者的推动。意义:从国家治理角度分析,得出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依据材料“这些国号更名也是对历史文化认同的表现”,得出加强了历史文化的认同;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分析,得出促进了民族交融;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分析,得出加速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再次形成的进程。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毛泽东开拓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时,重视中国近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中国是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与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并存,自然经济的绝对优势表现出的特殊城乡依存关系,即城市离不开农村,农村却可以相对脱离城市独立存在。国内各反动派的势力范围和统治力量在全国分布不均、强弱不平。毛泽东在突出分析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及具体表现之后明确指出:“这个特点,不但基本地规定了我们政治上的战略和战术,而且也基本地规定了我们军事上的战略和战术”。——摘编自阙正红《毛泽东开拓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方法及其当代价值》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 “遵义会议”,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由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使党摆脱困境,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伟业的良好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首要任务是,在国民经济不能满足人民基本需要的关键时刻,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把一切工作的重心放在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温饱、稳定国家局势、提升人民物质水平上,让我国的经济健康而稳健地发展。同时通过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摘编自蒋利佳《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如识,指出毛泽东开拓的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分析其依据。(2)规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遵义会议"所做出的伟大决策,并分析其历史意义。【答案】(1)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依据:自然经济的绝对主导性;农村社会的相对独立性;反动统治力量的地域不均性;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2)决策:以经济建设以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意义: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析】【详解】(1)革命道路:依据材料“城市离不开农村,农村却可以相对脱离城市独立存在。国内各反动派的势力范围和统治力量在全国分布不均、强弱不平”,得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依据:依据材料“自然经济的绝对优势表现出的特殊城乡依存关系”,得出自然经济的绝对主导性;依据材料“农村却可以相对脱离城市独立存在”,得出农村社会的相对独立性;依据材料“国内各反动派的势力范围和统治力量在全国分布不均、强弱不平”,得出反动统治力量的地域不均性;依据材料“毛泽东在突出分析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得出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2)决策:依据材料“把一切工作的重心放在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温饱、稳定国家局势、提升人民物质水平上”,得出以经济建设以中心;依据材料“同时通过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得出实行改革开放。意义:依据材料“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由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得出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依据材料“使党摆脱困境,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伟业的良好开始”,得出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从社会道路的角度分析,得出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史实,围绕“中国与世界”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论证: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2001年,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对于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结论:综上所述,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体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担当。【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得出论题: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论证:依据材料“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得出1953 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依据材料“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得出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依据材料“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得出2001年,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对于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结论:综上所述,得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体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福建省南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福建省南平市2021-202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Word版带答案)
福建省南平市2021-2022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Word版带解析)
福建省南平市2021-2022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Word版带解析)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Word版附答案)
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答案)
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4-11 22:52:02
页数:15
价格:¥2
大小:167.0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